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靈魂只能獨行的讀書心得(通用3篇)

靈魂只能獨行的讀書心得(通用3篇)

靈魂只能獨行的讀書心得 篇1

“我們在黑暗中並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聖路上,無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個聖地,因為我們無法向別人甚至向自己説清心中的聖地究竟是怎樣的。然而,同樣的朝聖熱情使我們相信,也許存在着同一個聖地。作為有靈魂的存在物,人的偉大和悲壯盡在於此了。”

靈魂只能獨行的讀書心得(通用3篇)

進入高中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迷茫空乏,甚至對未來對以後都沒有一丁點想法。從前就算單薄就算無厘頭就算不切實際的理想——或者姑且稱之為夢,好像也缺少了什麼一樣,那些奇怪卻生動的夢變得“無所謂”“隨它去吧”“就這樣好了”,但是呢?學業很忙,生活節奏很快,壓力很大。我卻無所適從,不知道要幹什麼。眼前的似乎不是我想要的,但也不知道為了我想要的,應該去做些什麼。惴惴然地活着,兩點一線地活着走着。

生命中出現過,或者將要出現很多很多的人,父母親人同學老師朋友。有時覺得那麼多人可以依賴,那麼多人在自己身邊。可是在夜深人靜,在晚上的最後一盞燈也被熄滅,在你覺得這個城市只有你才醒着的時候,或者僅僅是在與喧囂與吵鬧格格不入的那一瞬間,突然地,就發現其實只是自己一個人啊。周圍是人山人海,可你的靈魂卻只有自己一人相依。

從前第一次參加了親戚的葬禮,第一次發現死亡它其實離自己那麼那麼近,甚至夜晚的時候躺在單人牀上時不敢關燈,生怕自己那麼閉上眼就真的死去了,自己好像還有那麼多的事沒有做過,沒有試過。還害怕有那麼一天父母也會離開,從小一起生活的長輩也會離開。那種恐懼無法言語盡述,不知道你有沒有過經歷,或者也許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經歷過吧。但好在,不知不覺地,慢慢長大了也就不再那樣的怕了。“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歌裏這麼唱,也許是這樣的吧。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就算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就算默契高的驚人,也無非如書中描寫的“在黑暗中並肩而行”罷。我們的目的地終將不同,因為連我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目的地到底在哪裏。

你也許聽古典音樂交流莫扎特貝多芬巴赫,你讀晦澀的文學哲學思想理論,你思考學習研究。可是你也不知道這樣的精神生活是不是你想要的,是不是離心中的聖地更加近一步。但也許也只是滿足自己“讓自己看起來精神境界變得更高”的願望吧。靈魂註定孤獨,沒有什麼能夠改變。

只有自己能夠拯救自己,只有自己的心能夠指引自己,只有自己的靈魂能夠帶着自己走向那個所謂的聖地。

只要有了自己的追求。

讀周老這樣一本充滿哲理意味的書,很多地方不懂,很多地方難懂。理解很淺,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

靈魂只能獨行的讀書心得 篇2

幾年前看過周國平的《靈魂只能獨行》。如今,書裏的內容都忘得差不多了,只有這個書名多年來依然保留着初相遇時的冷峻,那麼觸目驚心地刻在我腦海的某個角落。思維的光線即便輕輕拂過這幾個字,整個人都彷彿從温暖的豔陽天冷不防地跌進了冰庫裏,撲面而來的寒意無孔不入地將自己包圍,在濛濛升騰的寒霧中,我的靈魂似乎都要無助地為自己的孤苦伶仃而啜泣。

後來在書店裏站着看完了周叔平的《妞妞》,稀里嘩啦的我一直沒有勇氣將《妞妞》收藏在自己的書架裏。苦難是最好的老師麼?如果真是這樣,我寧願選擇自學成才也不要什麼又苦又難。

週末在姥姥家看到外甥女的書架上有一本週國平的書,裝幀得十分精美的大開本,日記體,遊記性質的,就算做睡前的功課吧。書裏插有許多圖片,前半部分主要是風景照,有南極的,後半部分多是歐洲的。周的文字於我,就像掉進一張密密的珠網,卻絲毫不用擔心會被粘住,他的語言裏自有一種理性的力量在做引導,讓你徐徐沉浸在他的邏輯中,而內心卻清楚不過地明白,在前方的某一個未知處定會有他思想的結晶閃現,不管是一句話,還是幾句話,都會帶給你意料之中卻又出其不意的驚喜,讓你體會到思想的美妙。而他,這個始作俑者,卻始終與人遠遠地拉開一段距離,對你的快樂與感動無動於衷。書中還有周的照片,他的妻子紅和小女兒啾啾的照片。啾啾,多可愛的名字,讓人聯想到剛剛出殼的、“啾啾啾”、“啾啾啾”地鳴叫着,有着稚嫩的、尖尖的喙和紅紅的小腳丫,在細沙上留下一行歪歪扭扭印記的小雞雛。

早上早早的醒來,老媽問我要不要和他們一起晨練,我問半夢半醒的小姑娘留她一個人在家可否,小傢伙睡眼朦朧的搖了搖頭隨後又嘟囔着她不管,明顯的不希望我離開的意思。於是婉拒了老媽的邀請,卧在沙發裏繼續讀周國平。

靈魂只能獨行,這樣一句話出現在了他在南極寫的一篇日記裏。只是他繼續寫道,獨行的靈魂並不是孤單的,因為,他會遇到許多相似的靈魂。就像走在森林裏,你會從一點蛛絲馬跡,像一個煙頭,一個座標一樣發現曾經有人來過的痕跡,因此你並不孤獨。就像他讀泰戈爾,那種相知的暢意要遠遠大於周遭的人帶來的快意。儘管剛剛讀完,可是周的原話我卻幾乎忘記了,只記得個這樣的大概意思。但我卻從中感覺到了一種徹悟的輕鬆,彷彿一直懸而未決的問題找到了答案,不需為獨行而顧影自憐。在浩渺的歷史中,在茫茫的人海里,總會有機會遇到同類者留下的印跡,總會有“頻率”相似的靈魂將彼此認出。有了這層意義,靈魂為什麼要拒絕獨行呢?獨行的靈魂並不孤單。可是這個道理為什麼非得一定要通過他説出來,自己才會覺得,嗯,真是這樣呢,心情才會釋然開朗。

靈魂只能獨行的讀書心得 篇3

通常來説,網絡就是一大雜燴,魚龍混雜,我們必須煉就一雙火眼金睛,才不會被其迷誤。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我們也要學着適應並接受它,就像接受社會潛規則一樣,其實,虛擬社會中也存在你心目中那個世外桃源。在我看來,豆瓣讀書就有類似的感覺。閒來無事,抑或心緒混亂,我都會去豆瓣坐坐,尋覓幾本感興趣的書,讓心慢慢沉澱下來。而周國平的這本《靈魂只能獨行》就是這樣被我發現的。

起初,只因書名叫人心動,便有讀下去的衝動,一起讀的還有另一本靈脩類的書《少有人走的路》。帶着好奇之心自然不能悟懂寫作之人要傳達的思想,我便試着放下塵念,慢慢進入寫着的精神世界。

第一次接觸周國平,大概是在你高中的閲讀課上,每人拿着一本雜誌,靜靜地品味文學的魅力。在我還不知文學為何物的時候,竟痴迷上了幾百字的散文,“對於現代人來説,適時回到某種單純的動物狀態,這既是珍貴的幸福,也是有效的淨化。現代人的典型狀態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沒有信仰,離神很遠;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離自然也很遠,彷彿懸在半空中,在爭奪世俗利益中度過複雜而虛假的一生。那麼,從上下兩方面看,小生命的到來都是一種拯救,引領我們迴歸簡單和真實。”,一段《寶貝,寶貝》,還記得當時讀到這段文字時的心情,好容易把它從網上摘下來,放在這。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講過:人是一隻會思想的蘆葦。生命雖然脆弱,但可貴,因為會思想。而人的高貴的靈魂必須擁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在這個物慾橫流、瞬息萬變的21世紀,很難再找回曾經的靜態,曾經的春暖花開。在商品大批量生產的推動下,人才也即將踏上這條機械化的道路。中國則是最典型的例子。雖然大陸的很多地區,還有孩子念不起書上不起學,卻已不再缺大學生。每年,從大學畢業,走向社會,等待就業的大學生大概有三百萬。這是個比較龐大的數字,在人才緊缺的年代,中國的人才好像供不應求。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從之前的北漂到現在的蟻族蝸居,無不正面的諷刺中國的教育。當教育逐步走向產業化時,我不認為這個民族能真正地強大起來。

現在的生活的確像一條匆忙、躦程的急流,誰都能被這條急流裹着向前,不富有寧靜的沉思,閒適的享受,潛心的精神的創造。然而,我們都能否在匆匆趕路時,停下來,稍作休整,給心靈一個緩衝的時間。有着純正追求的青春歲月,是人生最美好的歲月,而大家卻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部世界,最終剩下的只能是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

孤獨是一種具有形而上學意味的人生體驗。在最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愛並不能消除這種孤獨。我們在黑暗中並肩前行,走在各自的朝聖路上,無法預知是否在走向同一個聖地,因為我們無法向別人甚至自己説清心中的聖地,究竟是怎樣的,但同樣的朝聖熱情使我們相信,也許存在着同一個朝聖地。

孤獨之所以為人生的重要體驗,不僅是因為唯有在孤獨中,人才能與自己的靈魂相遇,而且,是因為唯有在孤獨中,人的靈魂才能與上帝與神祕、與宇宙的無限之光相遇。

而今,孤獨寂寞早已成為流行語,我不知道他們嚴重的孤獨是不是周國平所言的孤獨,但我能感受到的是,這個節奏快得有些畸形的社會,正在發出一些怪異的聲音。人們不再追求心中的那份純粹的情感,而是竭力掩蓋內心最真實的吶喊,彷徨在心門外,大喊孤獨,在夜生活愈發豐富的都市,越來越多的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尋找他們的共鳴。

在外地上大學,除了不能常回家,我認為最大的遺憾就是不能親眼看着家鄉那日新月異的變化。每當寒暑假回家時,總能感受但鋼筋水泥撲面而來的青大力量。昔日的羊腸小道已被寬敞的柏油路替代,所有的食物都在向現代化靠攏。欣喜地同時,總有幾分傷感,假如我幾十年不回家,那會不會不再識得回家的路?家,在我看來,是心靈的歸屬地,當一顆漂泊的在外的心,已找不到迴歸的路,可能更多會感到無助和悲傷吧。

記住回家的路,不管它現在是怎樣的,將來又如何,我們都必須要銘記。

在交往中,人面對的是部分和人羣,而在獨處的時候,民面對的是整體和萬物之源。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愛你的人,你愛的人,都永遠只能是“同牀異夢”的痛苦。我們都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即使你極不願面對獨處的時刻,也必須得接受。

一切注重靈魂生活的人對於盧梭的這話都會發生同感∶“我獨處時從來不感到厭煩,閒聊才是我一輩子忍受不了的事情。”這種對於獨處的愛好與一個人的性格完全無關,愛好獨處的人同樣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喜歡朋友的人,只是無論他怎麼樂於與別人交往,獨處始終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來,一種缺乏交往的生活當然是一種缺陷,一種缺乏獨處的生活則簡直是一種災難了。

死亡,不管你有沒有思考過,接不接受它,它都是真實存在的,沒有死,就沒有愛和激情,沒有冒險和悲劇,沒有快樂和痛苦,沒有生命的魅力,它的存在不得不等待它的來臨。我相信一切深刻的靈魂都藴藏着悲觀。換句話説,悲觀自有其深刻之處。在我看來,沒死來臨時,我們已經不在。因而死與生者和死者都無關。”盧克萊修也附和説:“對於那不再存在的人,痛苦也全不存在。”

死是多麼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這隻能用怯懦或糊塗來解釋。用貝多芬的話説:“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憐蟲!”當然,我們可以補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憐蟲!”真正深刻的靈魂決不會沉溺於悲觀。悲觀本源於愛,為了愛又竭力與悲觀抗爭,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創造,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過,深刻更在於,無論獲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內心藴藏的悲觀,因而終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成功。如果一種悲觀可以輕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斷定那不是悲觀,而只是膚淺的煩惱。

靈魂只能獨行,只有這條上,沒人能伴你同行,可能會存在信仰,指引着你走在朝聖路上。我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也不要把心靈放到記憶中的恰當位置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pemlq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