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論語》心得100字(通用17篇)

《論語》心得100字(通用17篇)

《論語》心得100字 篇1

《論語·衞靈公》中有這樣的一段記載:“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用現在的話説就是,子貢問他的老師孔子,有沒有一句話可以作為終身的行動準則,孔子説,那就是寬恕、原諒,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

《論語》心得100字(通用17篇)

如果現在的人能夠按照孔子所説的那樣去要求自己,我相信很多事情是萬萬不能發生的,比如暴力強拆,又比如搶劫,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不會發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我們應當從自身做起,不論社會地位是卑賤,還是高貴,我們都應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心得100字 篇2

《論語》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家文化的經典着作。其中有這樣的句子,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説:“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越來越迷惘,只思考不學習就很危險了。”告訴我們讀書人如果只接受書本的知識,而不知道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是雷聲大,雨點小。我想把它作為座右銘,時時提醒自己。古典文化是一個民族留給後世的精神之火,而少年兒童就是接過這火把的人選。這束火把,一定會陪着我們更好的走過屬於自己的人生。我建議,同學們都來學習《論語》,多讀古典書籍,一定會受益無窮,這燦爛的火光會照亮一生。

《論語》心得100字 篇3

在《論語》這本書中,孔子曾説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我相信每個人都非常熟悉這句名言,而且也經常掛在嘴邊。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説學習了知識又按時實踐,不也是很愉快嗎?讀了這句話,我深深地感悟到了孔子希望我們學習了一樣本領後就要經常去練習,這樣才不會忘記。

讀完《論語》就會覺得它主要引導我們怎樣學習、複習;怎樣為人處事;怎樣去合作……而且都圍繞一個字“德”。

《論語》心得100字 篇4

三年級這一年,白老師讓我們背誦了《論語》這本世界的瑰寶,裏面有許多條,值得我們小學生學的。

在這裏我懂得了要尊敬長輩,愛護同學,還有老師,因為這裏面孔子寫的特別好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還有,“巧言令色,鮮亦仁。”等

總之這本論語我一定要堅持背下來,那樣做什麼事就不會小雞肚腸、埋怨別人了。

《論語》心得100字 篇5

《論語》是凝聚我們中國人智慧的一本書。四年級的時候,爸爸就給我買了一本孔子的論著—《論語》,並語重心長的對我説:“《論語》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可以教給我們很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聽後迫不及待的翻開《論語》,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意思是説:做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就必須做到隨時隨地都在學習中,內心充滿着掌握真理的愉悦。“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知。”這句話是令我感悟最深,受益最多的。它的意思是説:要學習別人的長處,用別人的短處來反省自己的不足,並且改正。讓我明白了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是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別人的缺點呢,就用來當一面“鏡子”,看一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這些缺點,有,就要把它及時改正。沒有,就用來告誡自己,以後不要犯這些錯誤。

《論語》心得100字 篇6

孔子主張仁愛。

“愛人”就是對一切人的尊重和愛敬之情,把人當作是具有平等人格的人而對待,即”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顏淵》),“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子路》)。

“仁”字在上古時代已出現,意為二人以上的人與人之間親密友善的關係。孔子繼承了仁的基本內涵並作了重要發展,明確指出仁的基本精神是愛。“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論語》心得100字 篇7

《論語》中有許多深奧的古代語言等待着我們自己去探索、解説。如孔子説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讓我們不要去害怕別人不瞭解自己,需要擔憂的是自己不瞭解他人。

而它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告訴我們,幾個人之中一定有一個人比我做得好。祖先給我們留下了這麼多的寶貴的知識,我們一定要認真研讀。

《論語》心得100字 篇8

在我們班的圖書角里,我利用課餘時間,讀了一本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書——《論語》。這本書是春秋戰國之際,記載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語言簡練而形象生動,裏面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等各方面。

《論語》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家文化的經典着作。其中有這樣的句子,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説:“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越來越迷惘,只思考不學習就很危險了。”告訴我們讀書人如果只接受書本的知識,而不知道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是雷聲大,雨點小。我想把它作為座右銘,時時提醒自己。古典文化是一個民族留給後世的精神之火,而少年兒童就是接過這火把的人選。這束火把,一定會陪着我們更好的走過屬於自己的人生。我建議,同學們都來學習《論語》,多讀古典書籍,一定會受益無窮,這燦爛的火光會照亮一生。

《論語》心得100字 篇9

孔子有點小心眼。一天,孔子正在上課,一個青年闖進來,拿着寶劍舞了一陣,劍鋒好幾次逼近孔子,孔子動也不動。後來孔子收了這個青年做學生,他就是子路。但是孔子時不時會讓子路難堪。比如説,子路、公西華、冉有、曾皙侍坐那一次,子路説了自己的理想,卻落了個“夫子哂之”的下場。還有一次,閔子、子路、冉有、子貢圍在孔子身邊。子路看上去剛強英武,其他人則温和正直,安詳從容,孔子就説:“像子路那樣,是不得好死的樣子。”

《論語》心得100字 篇10

首先,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使用的恰當與否,會直接導致文學作品的成敗。早於《論語》的《尚書》等著作,語言雖莊重渾厚,然其斧鑿痕跡頗重,不適合大眾閲讀和傳播。

《論語》因為基於了口頭語,兼收了古文特點,把兩者融二為一,使其雖與我們隔了上千年的時光,讀起來仍然朗朗上口、雋永有味。

讀《論語》,時間概念模糊了,我們彷彿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那個老人的親切睿智,那羣學生的坦率可愛,統統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論語》心得100字 篇11

初識孔子,是在國中。一篇《論語十則》在把我搞得暈頭轉向之餘,又使我對孔子佩服得五體投地。孔子不僅精通音樂、禮節、書寫、計算、射箭、駕車等各種技能,更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等佳話。於是,我下定決心,讀完了整本《論語》。

孔子學識淵博。一本《論語》,就涉及哲學、美學、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詩學、史學、宗教學等多種領域。而過去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説法,更是形象地説明了孔子的德才兼備。

《論語》心得100字 篇12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樣看“中庸”這兩個字的。或許在現代漢語中它含有一些貶義的成分。但《論語》中所説的中庸,或者説我這裏所説的中庸,卻不是那個意思。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第六)。其中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衷的態度”(金山詞霸?高級漢語大詞典)。

個人覺得,還可以推而廣之,將中庸解釋為:不走極端,尋找矛盾雙方之間的平衡點。應該説,這是貫穿整部《論語》的一個重要思想。我們不妨看幾個例子。

《論語》心得100字 篇13

我們學校要舉行論語讀後感比賽我先來介紹介紹論語吧,論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經典之作。記錄了孔子與弟子的言行與,《大學》《中幅》《孟子》稱為,四書。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與朋友交言而不信,呼意思是;不尊守諾言。我來説説我吧有一次星七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姥姥家到了門外面我突然想起我好向還有一些事情一想願來是和朋有一起去玩我和爸爸媽媽説了説爸爸媽媽走了朋有來了我説別但心我給朋有講講,朋友説你真是個守信用的人。我開心急樂

你要來到我們班就會聽到我們的朗讀聲。

《論語》心得100字 篇14

《論語》以語錄體的形式,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言行,説理深入淺出、言簡意賅。通篇以當時的羣眾語言為基礎,兼借書面語言典雅精粹之風格,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創一體、自成一派。

《論語》雖非純粹的文學作品,然其大量文句卻逐漸演變成了格言、成語和典故,至今仍然保持着強盛不衰的生命力,充分説明了它有強大的思想內涵和鮮明的文學特色。本文擬從語言使用的靈活性,塑造人物形象的飽滿性和記敍事情的洗練性三方面入手,對《論語》一書的文學特色作一淺析。

《論語》心得100字 篇15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第二)

這裏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鑽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説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論語》心得100字 篇16

首先,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使用的恰當與否,會直接導致文學作品的成敗。早於《論語》的《尚書》等著作,語言雖莊重渾厚,然其斧鑿痕跡頗重,不適合大眾閲讀和傳播。

《論語》因為基於了口頭語,兼收了古文特點,把兩者融二為一,使其雖與我們隔了上千年的時光,讀起來仍然朗朗上口、雋永有味。

讀《論語》,時間概念模糊了,我們彷彿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那個老人的親切睿智,那羣學生的坦率可愛,統統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論語》心得100字 篇17

作為一個略知一點中國歷史的中國人,我認為,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夠像《論語》這樣長久而深遠地影響着中國的歷史。也正因為這樣,我對《論語》的態度一向是隻敢仰視而不敢觸及。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讀,也從不敢隨便發表什麼評論。

畢竟我對其瞭解的深入程度還遠沒有達到可以對其歷史地位或性質妄加評論的程度。這個學期,思修課佈置寫《論語》的讀書筆記作為平時作業,於是我只有硬着頭皮寫一點點我的想法。其中肯定有很多錯誤,請老師給予指正。

標籤: 論語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o3qmm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