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中國文脈的優秀讀書心得(通用8篇)

中國文脈的優秀讀書心得(通用8篇)

中國文脈的優秀讀書心得 篇1

一股文化潛流,流過《楚辭》,屈原的沉吟感慨在楚江上空迴旋;流經熠熠生輝的漢賦,司馬家的絕唱千古流傳……隨着時代的變遷,又經歷了三國兩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的淘洗,將中國文脈傳承至今。

中國文脈的優秀讀書心得(通用8篇)

中國的歷史文化成就頗高,然而要在此中探尋到一條文脈,實屬不易。《中國文脈》這本書的作者餘秋雨先生是一位探求文化、傳承文化的旅者。他踏遍中國與世界古文明發源地,獨自尋找着文化的根源,只為剖析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他以自己獨特的文筆為讀者呈現出了中國文化的精華。他細緻地尋找、深刻地思考,憑藉文章的感染力與表現力再現了藏匿於時間深處的文化光華。這感受讓人回味無窮,這過程讓人難以忘懷。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唐代文化描述的片段——唐詩幾男子。唐代是一場審美爆發的時代,是詩歌的盛世。這一盛世誕生了豪邁激昂的詩仙李白,誕生了具有憂國憂民、悲天憫人情懷的詩聖杜甫。唐詩包含了最豪放的想象、最幽深的思念、最仁愛的同情。它有“月落烏啼霜滿天”的自然美景,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誓言,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的豪情,有“會當凌絕頂”的壯志。在我看來,唐代是全人類詩歌領域的巔峯時期,唐詩在中國文脈中散發着綿綿不絕的温熱。

中國文化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消失,反而會踏着那早已為之鋪好的紅地毯,身披屬於他的光輝,且行且吟。我也願在閲讀這條道路上慢慢探索,默默熱愛。

中國文脈的優秀讀書心得 篇2

最初對餘秋雨老師的印象,是在前些年的央視歌手大賽上,他作為文化課考官,在評點歌手答題的同時,為我們普及了很多文化歷史知識,當時很多聽不太懂,只是覺得他出口成章,各種文學典故信手拈來,讓很多人崇拜至極。

後來,讀了他最有名的《文化苦旅》,似乎讀懂了幾分他的苦心,他對於中華文化是如此的熱愛如此的維護,一心想推廣開來,可是在當今這個人心浮躁一心向錢的社會,他所做的就像是對着大海吶喊一樣,聲音被隱沒在海浪裏了。

但是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人,一起為民族文化吶喊,一起為保留我們燦爛的精華而吶喊,可能這些聲音就能匯聚成強有力的音符,能穿透海浪傳播到四面八方。

這篇《中國文脈》,餘老師是依照歷史的順序,為我們一一清點每個階段最偉大的文學家。

從《詩經》的吟唱開始,中國文化開始上路,歷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偉大的詩人和瑰麗的文學作品。首先,在先秦諸子中,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莊子、孟子;第二等級:老子、孔子;第三等級:韓非子、墨子。

而餘老師認為屈原是整個先秦時期的文學冠軍。漢賦的成就相對最弱,幸好還有佔據歷史性學至高地位的司馬遷和《史記》。

魏晉文脈,分為三段,第一個在戰火硝煙中接續文脈的,是曹操。有很多成為熟語的詩句都是出自他的手筆,例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他用乾淨樸素凝鍊的筆墨,以開闊的氣勢來寫宇宙人生。第二段,是阮籍,嵇康兩人,真正稱得上“魏晉名士”。第三段的主角,陶淵明,他以自己的詩句展示了最鮮明的文學主張,戒色彩,戒繁複,戒深奧,戒典故,並創造了一種以“田園”為標識的人生境界,成了一種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陶淵明為中國文脈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自然之氣,潔淨之氣,淡遠之氣。本人也是最喜歡他身上這種悠然淡定的超然氣息。

唐代文化上的繁榮,留下最壯麗的一篇。餘老師心中唐代詩人的前四名,當屬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唐代的文章,寫的好的當屬韓愈和柳宗元。

宋代文脈的首席,讓給了蘇東坡,他是一個全才,詩、詞、文、書法、音樂、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詞作、散文、書法三項,皆可傲視千年。排在他後面是是辛棄疾、陸游和李清照。

及至元代,詩歌、散文不值一提,但戲劇的出現,彌補了中華文明幾千年來的一個重大缺漏。關漢卿、王實甫的出現,讓中國可以立即在戲劇上與其他文明並肩而“毫無愧色”。明清兩代五百多年,中國文脈嚴重衰弱,還好有一部《紅樓夢》以世界性的高度存在着,慰撫了五百年的荒涼。

中國近、現代文學,成就較低。現代作家之中,真正懂文脈的也就是魯迅。

現代如此荒瘠,如何重新推進中國文脈?餘老師説,首先領略兩種偉大——古代的偉大和國際的偉大,然後重建自己的人格,創造未來。每個試圖把中國文脈接到自己身上的年輕人,首先要從當代文化圈裏逃出,濾淨心胸,騰空而起,靜靜地遨遊於從神話到《詩經》、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杜甫、蘇東坡、關漢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學星座的蒼穹之中。

然後就有可能成為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託者、和期盼者。

我們在等待……

中國文脈的優秀讀書心得 篇3

我平時讀書,喜歡挑作者,喜歡挑書的封皮。

借中國文脈,餘秋雨先生完整地梳理了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學淺如我,捧起來也是“津津有味,一睹為快”,讓我擺脱了對教科書的“後怕”,而是自覺自然親近了中國歷史,親近了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在品讀“中國文脈”的過程中,似乎能從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中聽到中國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們身上的體温。

網上評述中國文脈是“最好看的中國文學簡史”,我想這個評論一點都不為過。

有人説,對文學,應讓人們自由取用,不要劃分高低。這是典型的“文學民粹主義”,似是而非。就個人而言,不經過基本教育,何能自由取用?鼠目寸光、井蛙觀天,恰恰違背了“自由”的本義;就整體而言,如果在精神文化上也不分高低,那就會失去民族的大道、人類的尊嚴,一切都將在眾聲喧譁中不可收拾。

如果不分高低,只讓每個時間和空間的民眾自由取用、集體“海選”,那麼,中國文學,能選得到那位流浪草澤、即將投水的屈原嗎?能選得到那位受過酷刑、恥而握筆的司馬遷嗎?能選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艱苦躬耕的陶淵明嗎?他們後來為民眾知道,並非民眾自己的行為。而且,知道了,也並不能體會他們的內涵。因此我敢斷言,任何民粹主義的自由海選,即便再有人數、再有資金,也與優秀文學基本無關。

這不是文學的悲哀,而是文學的高貴。

我主張,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領域,應該重啟文脈之思,重開嚴選之風,重立古今座標,重建普世範本。為此,應努力撥去浮華熱鬧,)遠離滔滔口水,進入深度探討。選擇自可不同,目標卻是同歸,那就是清理地基,搬開蕪雜,集得高牆巨磚,尋獲大柱石礎,讓出疏朗空間,洗淨眾人耳目,呼喚亙古偉步,期待天才再臨。由此,中華文化的復興,才有可能。

在閲讀的過程中,我有一個很直接的想法:如果哪天我真的客居異國他鄉的話,我一定會把餘秋雨先生的一系列書和作品帶上飛機,因為他會讓我明白我原本來自一個什麼樣的地方,那裏曾經住着什麼樣的人,發生過什麼樣的事。而我身上,一定有某些部分與他們息息相關。

中國文脈的優秀讀書心得 篇4

餘秋雨評價唐朝詩壇:“一羣男子,一路辛苦,成了民族邁向美的天域的里程碑。他們,都是中國文脈的高貴主宰。”唐朝時中華民族最大的驕傲,那心境平和,氣韻高華的大唐文明成就了這個民族的氣質與高貴,使從此以往的中國人血液裏都流淌着一種剝離不去的詩情畫意,或孤傲,或華貴,或清冽天真,卻也都彌足珍貴。

我們很欣喜地發現詩人這一特殊羣體以其特有的敏感記錄着歷史不一樣的審美格式。李白筆下對山水性靈的驚訝,他如不繫之舟,奔忙追趕着充滿陌生的美好,他自由舒展的靈魂,構築了中華文明中最飄逸最性情的成分,也充溢着令人嚮往的盛唐氣象,這樣的浩蕩,山川共仰。杜甫的生命卻交織在苦難與飄零的漩渦中,而他最動人的博愛憫人也恰如其分地從這荒澤泥沼中綿綿不絕地滋生出來,面對風雨飄搖的悽楚與不堪,他報以眼淚、悲憫和隨之即來的筆墨,他綿亙着荒亂時代為數不多的善良與大美。王維則沾染着略顯貴族的安靜的詩意,像餘秋雨所説“連憂傷都是浩蕩的,連曲折都是透徹的,連私情都是乾爽的,連隱語都是靚麗的”,他的美,是平易卻也是深邃的。而提及他們三人,不僅因為他們的文字造詣幾乎佔去唐詩的大半靈氣,而且他們的命運都經歷了相同的拐點——安史之亂。這場逼得唐玄宗落荒出逃,唐王朝元氣大損的浩劫動亂,險些斷送這三個稀世大詩人的生命,因而我們不得不審視一個共同命題:政脈與文脈的重疊與交錯。

餘秋雨並未在書中詳述政治對文化的操縱,想來是因為在寫這些文字時正處於敏感動盪期,他本人也因為政治問題而不得已躲入深山小屋中,才慢慢梳理起中國文脈的。但我們能清晰地感知,縱然政治文明和物質文明不能限制住文化發展的進程,就像連魏晉那樣荒謬無度的亂世也出了許多風姿超羣的名士,但政治權利卻總是在其存在的狀態中凌駕於文學領域之上,因而開放自由的政治格局纏繞着的是文化的汩汩湧動的欣欣向榮,而愚昧僵硬的統治下文脈大多隻能委屈地苟活,這樣的敏感脆弱,我想應不是文學的悲哀,而是文學的高貴。

我們仍就祈願,在當下,能依然延續着中國文脈的生命潛流,這樣盛大的脈絡將成為民族進程的天際中最燦爛的雲霓。

中國文脈的優秀讀書心得 篇5

談到文化,勢必是一個極為博大深遠的話題。它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根源,是我們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歷經千餘載歲月的滌盪,我們獲得了不計其數的文化瑰寶。面對如此之繁華盛景,一箇中國人,若是對自己的文化淵源一無所知,甚至鄙薄,顯然是極端可怕的。這不禁讓我們意識到,品鑑和把握先祖賦予我們的財富,並將其不斷延續,推向高峯,是每一個炎黃子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古往今來,文化洪流奔湧不息,其之大,浩浩蕩蕩,其之深,難尋其底,其之絢麗多姿,琳琅滿目。正如我上文所説,把握和品鑑其精髓是關鍵所在。而文學的發展變遷正是華夏文化延續變化的一條清晰而又重要的主線,它的活力充分展現了我國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璀璨的精華。因此,抓住這條主線,有助於我們更準確,更深刻地領悟文化的神韻精髓。

於是,我仔細研讀了餘秋雨先生的作品《中國文脈》。

然而我驚喜的發現,這本書從一開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開篇第一句即指出“中國文脈,是指中國文學幾千年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劉和審美潛流。”這正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指明瞭我所追尋的方向,將文學的主線昇華為了文脈,這正是其根源所在。

點明主題之後,作品《中國文脈》以中國文字起源為原點,從作品《詩經》講起,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及楚辭,再到秦漢時期的統一與書同文對文學的影響,漢賦及作品《史記》,魏晉時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賢”等文人雅士的詩作文采,再到唐宋詩詞,元曲及明清小説,一氣呵成,展現出一條清晰的脈絡,既是文學的發展,亦是歷史的變遷,生動地為我解讀了中國文化的演化過程。

縱觀全書,開始的兩個篇目,作品《中國文脈》和作品《筆墨歷史》是總體綱領,它們酣暢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國文學的精神主脈,以及作為文脈載體的中國書法史,之後是對每個時代文脈分別以個體進行精細論述,使全書更加豐滿充實。

作者站在研究者個人的角度,展現的是研究者個人的史觀和研究心得,並不過分強調説教,雖有爭議,但對於像我這樣非專業平民,能夠站在研究者的肩膀上,努力藉助研究者的眼睛,鳥瞰浩瀚的中國文脈,“竊取”某些研究者的點滴研究成果已經獲益匪淺。

大浪淘沙,歷史沉浮,那一條貫穿中國文化的文脈正逢抉擇的關鍵。我們面對着繼承與發揚的機遇與挑戰,餘先生的作品點明瞭社會的現狀與背景的潮流。經典不可複製,此話擲地有聲,既承認了人類一切文化壯舉由盛而衰的必然規律,同時也提出,應當敬畏經典,保護經典,如此,才能重整重組,在大力改革中創造與推進新的中國文脈。

中國文脈的優秀讀書心得 篇6

作品《中國文脈》整書對中國浩瀚的歷史中的文化按時間順序做了一次梳理,讀完這近40萬字的鉅作,花了不少時間,但其中的大部分時間是用來細讀了前面的兩篇“中國文脈”和“筆墨歷史”。

如果説坐上火箭就能看清地球的全貌,那麼前兩篇文章就像火箭一樣,把人帶入了高空,讓中國的整個文學脈絡一覽無遺。個人比較喜歡從大局上去看待一個文學時代,這樣會比較客觀,等細緻到個人時,也許就會帶上一些主觀色彩了。

古代的文學其實從小就接觸到了,“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上學以後漸漸的接觸到了更多“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但以前並不明白,李白的詩到底美在哪。作品《詩經》在中國文學路上佔着多重要的地位。作品《中國文脈》一書中就很好了為我們闡述了其中的緣由。

有人評論説作品《中國文脈》是“最好看的中國文學簡史”,當然我也是同意的,但必須解釋一番,"好看"可以看做是“好看懂”,整書的時間線索十分清晰,文學的發展從遠至近,一步一個腳印。分類也是相當的清楚。

為什麼沒有用很多時間去細讀後面的一些文章,就像我之前所説的,很多都帶上了作者的一些個人喜好,當然,作為一種的文化的梳理,這也是自然。相對的這也能體現出作者的獨到見解。會讓人有不同的感悟。當讀到作者和我是一樣想法的時候,就會開心的笑笑,想法不同的時候,會失落,會思考一番。

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對曹操的評價。作者不僅肯定了的曹操的文學造詣,更是對他的筆墨讚美了一番。曹操在人的刻板映象中就是“壞”"奸詐",這也只能歸功於作品《三國演義》。曹操做為建安文學的核心人物,其詩文都有開創一代風氣之功勞。其以樂府古題寫時事,不僅開創了樂府詩歌創作的新風,而且為後世詩歌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和啟示。他活在五言騰踴的時代,又使四言詩重放光彩,對嵇康、陶淵明、韓愈等人的四言詩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如果有人説孔明的文學造詣高於曹操,我也只能“呵呵”一笑。

歷史淘盡了無數的英雄,文學何嘗不是呢,“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文學又何嘗不是呢!

中國文脈的優秀讀書心得 篇7

讀完了餘秋雨先生的作品《中國文脈》,全文近三萬字,共計425頁,一氣呵成,粗線條概括了中國文化(以文學為主徑的小文化)的經脈。餘秋雨先生的文化眼光、概括力和藝術感覺都是超常的,表達力更是一流,因此文章寫得中氣充沛、淋漓酣暢。而這種駕馭歷史、囊括文化、指點江山、評判古今的做法,沒有宏大的視野、敏鋭的洞察力、鮮活的欣賞力與聰穎的表達智慧,也無法奏其功。

餘秋雨先生是中國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他學風嚴謹,善思求真,具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不凡氣度和才情,二十多年前他孤身一人走遍中華大地,考察並闡釋諸多被埋沒的文化遺址,作品《文化苦旅》等著作轟動一時;十多年前他又不辭艱辛穿越全球數萬公里,考察人類最重要的文明故地,對當代世界文明作出了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在作品《中國文脈》一書裏,他以“文脈”提綱挈領,生動解讀中國三千年文化史,讓那些隱沒的高級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綱舉目張。他以高視野、新角度和強烈的文化使命感寫作本書,目的是“清理地基,搬開蕪雜,集得高牆巨磚,尋獲大柱石礎,讓出疏朗空間,洗淨眾人耳目,呼喚亙古偉布,期待天才再臨”,期待中華文化的復興。

餘秋雨先生像一位畫壇巨匠,以充沛的才情,飽蘸深情的筆墨,大氣磅礴地勾勒出漫長的中國文脈畫卷,流露對中華文學家園的滿腔撫愛和關切之情,時而工筆重彩,繪聲繪色;時而妙筆生花,汪洋恣意;時而清新點染,靈光流動……畫卷從充滿了稻麥香和蟲鳥聲的作品《詩經》開始,蜿蜒曲折,飽滿生動:百花齊放絢麗多姿的先秦諸子;行吟在江風草澤邊孤傲而爛漫的屈原;忍辱負重奮筆疾書“以史立身”的司馬遷;叢林邊上的文化望族曹家父子仨人曹操、曹丕、曹植;竹林裏風骨飄逸、奇譎多才的魏晉名士阮籍、嵇康;在田園中氣定神閒、流淌潔淨淡遠之氣的陶淵明;在唐詩巍峨頂峯瀟灑行走的幾男子:李白、杜甫、王維;宋代數個同時足踏在文化巔峯和政治巔峯上瘦骨嶙峋的身影:王安石、司馬光、范仲淹、蘇軾;元代定國安邦的奇才耶律楚材;在酒和山水中浸潤的怪才黃公望;明清六百年的鬱悶中,一枝獨秀的曹雪芹……他們是文脈畫卷中俊俏的峯巒,餘先生用詩意充沛的筆墨夾敍夾議,讓那些在漫長曆史長河中漸漸模糊的形象清朗而感人。同時,對影響文脈至深的科舉制度進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評價,並深入剖析文脈之根——精神之脈和人格之脈,於中國文明有重大意義的佛教文化,精闢論述其生命力、影響力和獨特魅力;對玷污集體人格的負能量——小人,展開精細解剖和分類,具有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在閲讀作品《中國文脈》過程中,我總是忍不住會想起明朝文學家楊慎所作作品《臨江仙》中的兩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的,在中國文脈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杜甫、蘇東坡、關漢卿、曹雪芹……就像滾滾長江,呈現過一波又一波讓人矚目的璀璨,但是隨着時間推移,終究會淘盡一些璀璨,有些璀璨也註定會成為不可複製的經典,就像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紀君祥等一大批文化天才合力創作的元雜劇,讓中國文脈在元代突然超常發達,但是元代之後,風華耗盡的元雜劇,像一個衰落的英雄,完成了生命過程便轟然倒下,拒絕有人以“振興”的説法來做人工呼吸、打強心針。儘管後世怎麼投入力度,也無法追趕元雜劇的依稀蹤影。對此,餘秋雨評價説:“文脈,從來不是一馬平川的直線,而是由一組組拋物線組成。要想繼續往前,必須大力改革,重整重組,從另一條拋物線的起點開始。一切需要刻意“振興”的文化,都已經與文脈無關。而且,極有可能擾亂了文脈的自然進程。現在社會上經常有人忙着要把那些該由博物館保護的文化遺產折騰到現實生活中來,而且動靜很大,我就很想讓他們聽聽元雜劇轟然倒地的壯美聲響。

中國文脈的優秀讀書心得 篇8

車窗外是綿延的山脈,高低起伏,各有其態。遍佈竹海的高山少不了幾許裸露的山脊,卻也不覺突兀,黃褐色的土壤與竹的墨綠相襯,頗有幾分相映成趣的味道。這,或許便是一種脈吧?一種自然的脈,有起有落,或有斷裂,卻依然渾然一體。這,又多像餘秋雨先生在《中國文脈》中所提到的文脈啊。不過是一個有形而一個無形罷了。

所謂文脈,在餘秋雨先生看來,便是一個減法。依我所想,所謂減法,便是由加法演變而來。如若沒有餘秋雨先生那般多的底藴,沒有巨人之肩的高度,便也不會有這文脈一説了,更遑論餘秋雨先生那種手握斧鉞大膽取捨的果敢與對文化的敏鋭洞察之深刻。

全文從太過古老以致無法考究的神話開始,帶領我們穿越一個個朝代,領略朝代中各個文采魅力均是驚豔絕倫的著名文人,探尋他們的內心,瞭解他們的生平,追隨他們的足跡,直至今朝。而將這一切串聯後得到的,即是餘秋雨先生所説的“文脈”。

初論及文脈,我不能説一無所知,但也大略明白約是如山脈一般的、專屬文化的一條脈絡。然而卻從未想過這脈絡中湧動的是什麼,或者説是什麼組成了這脈絡。那麼,是什麼呢?是文人嗎,還是所謂“文化”呢?

我自是沒有餘秋雨先生那般幸運,家門前的大山裏還能有幸遇到古舊的藏書閣,但畢竟,家附近還是有山的。懷揣着對“脈”的一種敬意,我登上了山。在山頂俯瞰,俯瞰山脈,也俯瞰林立的樓房。入目密佈的樓房,假若城市是一種“脈”,那樓房該是這條“脈”的基礎。那文脈的基礎是文章麼?是詩詞歌賦麼?不,我想不是,文脈的基礎當是文字,是餘秋雨先生口中的“筆墨”之雛形。因它只是墨色端莊的方塊字,還未曾擁有那種恣肆壯美的體態與內在。

餘秋雨先生認為,筆墨是用來書寫歷史的,它貫穿了古今,述説了一代又一代的傳奇。沒有錯,筆墨的確承載了歷史,但在我看來,在看了《中國文脈》一書後的我看來,承載歷史真正內涵的,卻是文字,筆墨真正能代表的,不過是當代人的一種精神罷了。我從未覺得自古以來的文人是文脈的全部,對我而言,文字才是全部。

在書中隨餘秋雨先生的思潮,隨歷史的波濤,我見過了太多文人一生的足跡、坎坷和輝煌。沒錯,他們是筆墨的傳承者,他們也用自己的精神書寫了歷史,但是,倘若沒有文字,歷朝歷代的文人們又何以書寫呢?筆墨於我,不過是文字的衍伸,是一種更具國人內心真情的文字。但換個角度,筆墨又是文字的昇華,用文字來講述情感,或許需要很多描寫,而筆墨,也許只需幾許。也因此,筆墨和文字成為兩種不同的體系,儘管它們本是同源,同是用於表達國人內心真情。當然,文字更深得我心。

我無意感慨,但眼看這時代,筆墨除了成為文檔中字體一欄的固定一員,也並無太多用處,並不為大多數人鍾情。儘管政府提倡學寫毛筆字,學習這種筆墨,可是真正喜愛它,不將它視為一種無奈的任務,抑或是炫耀的資本的人,又有多少呢?我不否認在千千萬萬人中,總有那麼些鍾情於筆墨的人們,但需要我們灌注情感、花費大把時間和精力的筆墨,除了那些真正有底藴、有閲歷的人們,又還剩多少呢?

故而,我更為看重文字。

無論多少年過去,文字依舊是人們表達、體現情感的主要方式。這種方式從國人出生開始,由身邊人引導;上學,又轉變為談吐和作文;工作,又演變成所謂論文的存在;再過幾年,它又成為你抒發內心愁緒和歡樂的表達方式。就這樣,文字成為證明國人生活閲歷、文化內涵,抒發國人內心情感的幾近唯一的方式。墨色端莊的方塊字牢牢佔據了絕大多數國人的內心,國人慣於用此表達,也鍾情於用此表達。這種表達,往往成為中國歷史上浩長文脈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篇章神話、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直至近代、現代、當代的散文、新詩、小説等等。也正是因為這種表達,專於文字的表達,使得文字無可替代地成為中國文脈奠定的基礎。

至此,我終於解開困擾我內心許久的謎題,明白在我心中文字才是文脈之基礎。中國自古以來流傳的端莊方塊字是有無窮魅力的,僅一個字,就可以從它的變形中發現無數奧妙。而當文字一個個匯聚在一起,成為文章的時候,文字就彷彿是你的心,它連接了現實世界和精神世界,在四維空間和二維平面中架起溝通的橋樑,這才是文字真正的精華所在,也是其獨特的魅力所在。

文字的傳承,文化的傳承,生命的傳承,生生地擔起了中國的文脈。

行走在這條文脈之上,領略文字的偉大,雖從不曾妄圖將自己與文脈相接,但卻深深地明白,文字仍在,文脈永存。

文字中華民族的根源,中國文脈的基礎,深深根植在每個中國人內心的中國之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grp4r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