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書心得(通用5篇)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書心得(通用5篇)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書心得 篇1

第一次讀這篇文章的時候,立即被那淳樸真摯的父愛感動了。那一句“晚了也得去,怎麼可以逃學!起!”讓我頗有感觸,命令中帶有憤怒,嚴厲中滲透着慈愛,這也會讓我想到我的媽媽。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書心得(通用5篇)

每個父母都愛着自己的孩子,但他們的方式都不同。看了文中爸爸對英子的愛,不禁讓我想到在海南時媽媽對我的另一種愛。

在海南的第二天,經過了一上午的休息,下午要去遊園了。我換好了衣服,見媽媽遲遲不起,便催促着她。可媽媽慢慢地從牀上爬起來,對我説:“不行啊,我現在過敏的很厲害,不能曬太陽。所以,等一下就你和爸爸去……”“不行!”我還沒等媽媽把話説完,我就反對道。媽媽沒有説什麼,只問了一句“為什麼?”我沒有料到媽媽會這樣問我,可我還是振振有詞地説到:“我們好不容易來一次海南,每一個行程都那麼好玩,不應該錯過,可你卻要把這一下午的時間拿來休息!”説完這段話,我偷偷瞄了一眼爸爸,只見他手拿着一根煙卻沒有點着,緊皺着眉頭。安靜了三秒……

“幫我拿杯冷水來。”爸爸放下了煙。

“沒有,這裏只有熱水。”

“不行,我只要冷水……”

“你這是強人所難!”

“你剛才也是強人所難,知道嗎?”爸爸瞪大了眼睛。

“好了,好了。沒事的,我可以去,走吧!”媽媽一邊穿衣服一邊説到。這時候,我不知道該説什麼,驚訝地看着她。而媽媽,居然笑了。

父親的嚴厲是一種愛;母親的付出是一種愛。只有真正經歷過的,才能知道——父愛如山,母愛如海!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書心得 篇2

他們説:“一個好的作者是可以讓讀者調動起自己的經驗參與到他的作品中去的。”這麼説來,林海音是一個很好的作者了,因為她的《爸爸的花兒落了》讓我想起了那場國小畢業典禮。

我們一起拍畢業照,大家站成四排,第一排是老師,後面的是同學,大家對着照相機淺淺地笑。校園裏的香樟樹葉在風中好像要飛翔一樣,夏日的陽光透過樹葉落在我們的臉上、發間,地上是一片斑駁的樹影。

少年時分,離別季節,可我們還不懂惆悵的滋味。只是隨着日子慢慢地流逝,那些同學少年的記憶卻如底片般漸漸在時光的顯影液下清晰起來——那些我們一起流淚的日子,那些我們一起歡笑的日子。

我一個人站在窗前,雨水落在了窗玻璃上……

我努力地想回想起那些國小同學的面容,卻驚訝地發現,有些面容在我的記憶中已經模糊不清了。我知道,我在失去他們,記憶中一次懵懵懂懂的離別,讓我在今天已經開始失去他們了。這一刻,我突然有點羨慕林海音了,她怎麼能將從前的歲月保存得這麼清晰?

我從來沒有害怕過離別,但是當離別被意識到以後,我還是不禁感到傷感,它讓我突然害怕起長大了,如果長大必須要經歷這些離別的悲傷。就像《爸爸的花兒落了》中説的一句話:“我們是多麼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麼怕呀!”

前幾天參加一個閲讀寫作大賽,又見到了三個分別很久的國小同學,微微和瑩瑩長高了,變得穩重了,小陽幾乎一點也沒變,還是那麼出眾。比賽開始前,微微衝我晃了晃手臂,興奮地説:“加油!加油!”那一刻,我恍惚了,彷彿時間又回到了從前。記得以前,微微總是鼓勵我,每次都是晃着手臂説:“加油!加油!”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簡單的話,卻讓我有了一份小小的幸福……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書心得 篇3

我喜歡林海音的作品《城南舊事》的最後一章,因為它寫作手法獨特,是我在其它作品中所看不到的。

首先,它的題目一語雙關,爸爸的花兒落了,不僅是寫爸爸中的花落下來了,還是寫親愛的爸爸去世了。從此,林海音就擔起了家庭重任。這篇文章很巧妙地運用了插敍的手法,回憶了爸爸,表達了對父親和父愛的眷戀與懷念。因為正是當年爸爸對她嚴厲而又不失慈祥的父愛,才成就了今天輝煌的林海音。

林海音對於《城南舊事》的評價是:“每一段故事的結尾,裏面的主角都是離我而去了,一直到最後一篇《爸爸的花兒落了》,親愛的爸爸也離我而去了我去不了的地方。”對於這樣的一個超乎悲慘的童年,卻寫出了生活的快樂,或許,這才是《城南舊事》的魅力所在。

而且,最後一張也使她成熟。因為英子原是個懵懂好奇的旁觀者,觀看着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直到爸爸病故,她的童年結束,她的旁觀者身份也至此結束,在十三歲的年紀“開始負起了不是小孩子該負的責任”。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書心得 篇4

他是一個復仇者。

他愛也徹底,恨也徹底。報恩也徹底,復仇也徹底。這就是在我讀完《基督山復仇記》後對他這個人物的感受。

他——故事的主人公——青年水手埃德蒙鄧蒂斯——一個正直誠實的年輕人。本來應該是一個前程似錦的人———19歲就要被提升為船長,並且要與他的愛人美茜蒂絲成婚。但是在幸福的表面下正醖釀着一場陰謀。美蒂西斯的表哥弗男也想娶美茜蒂絲為妻,這位被鄧蒂斯稱作“朋友”的人,為了破壞鄧蒂斯和美茜蒂絲的婚姻,就與覬覦船長之位的唐各拉爾一同設計了一個陷阱。婚宴上,當鄧蒂斯正沉浸於幸福的光環時,被突如其來的警衞帶走,在被法官維爾福審判時,由於涉及到維勒福自身的利益以及一個不可告人的原因,鄧蒂斯成為了他的犧牲品,之後他被莫名其妙的關押在臭名昭著的伊夫堡監獄裏一關就是-年。

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報仇也是需要養精蓄鋭的,並不是憑着一時的心緒就可輕舉妄動的。而基督山伯爵,則是最具體的用自己的行動闡釋了這句俗語的。在經歷了噩夢般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後,他的人生要義就是找尋曾經的親人、曾經的恩人和曾經的仇人。在確認了所要尋找的人以後,他並沒有如我們在武俠小説裏所見的那樣,於恩人抱拳雲“赴湯蹈火,再所不惜”,於仇人一劍刺死。他選擇了他自己的方式。對曾經有恩於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着,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卻從來不讓他們知道其實自己就是為了報恩而來。如果説他的報恩令人感動,那他的復仇則是如此的淋漓盡致,在我們也有幾度的叫好後不免有點心驚。

在基督山復仇的過程中,不斷的捲入了一些無辜的人,有罪的人雖然得到了應有的報應,同時也造就了新的慘劇。————這是一幕人類復仇過度的悲哀,一聲無罪人變為有罪人的慨歎。

馬瑟夫死了,阿爾貝和美茜蒂絲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浪者;維爾福家中陸續死了3個無罪的人,尤其當愛德華和維爾福夫人死在他的面前,他想要救愛德華,卻已經無力迴天。這使他動搖了,他恍惚了,他開始責問自己究竟有沒有權利這樣做。他問自己:“夠了,夠了,已經夠了,一個死了,一個瘋了,我是不是做得太過分了呢?”

於是他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堅決了,在故事的結局他給與鄧格拉斯嚴厲的懲罰之後,放了他一條性命,這樣的結局大概會比人都死絕了的結局要好,畢竟鄧蒂斯的本性是善良的,並不是天生的劊子手,而且活着的人還要繼續承受自己種下的苦果,一直到死才能得到解脱。

最終,他的三個仇人,一個妻離子散,身敗名裂,自殺身亡;第二個全家老小相繼死去,最後孤家寡人,也不成人樣了,第三個傾家蕩產,從富翁一下變成了一文不名的糟老頭。

死了,一了百了。

瘋了,雖然痛苦,但是至少精神上解脱了。

清醒地活着,卻又失去了自己看重的名利,這才是真正的活受罪。三個仇人的結局各不相同,孰輕孰重,自見分曉。

有時候,最嚴厲的懲罰並不是死亡,而是生存。

但他的復仇雖然成功了,卻也失敗了。復仇成功給他帶來了什麼呢?快樂嗎?當然不是。大仲馬借幾近精神失常的維爾福之口説出:“瞧呀,看呀!你報復得夠多了吧?......”基督山只能默然無語,他感到他不能再説“上帝與我同在”這句話了,他的報復超越了限度。冤冤相報帶給人的,只能是愈加痛苦。它在現實及猛烈的鞭撻中清醒了。他找回了寬恕。

人擁有生命畢竟不是為了復仇的。

於是復仇的狂潮找到了它的歸宿,無聲的吶喊驚醒了靈魂最深處的人性。他寬恕了鄧格拉斯,拯救了凡蘭蒂,拋棄了所有的財產做了他力所能及的事。當復仇的劍鑄為寬恕的犁時,一個人才能懂得生活是幸福的。不能拋棄復仇的人最終也寬恕不了自己!

當復仇使我們不幸時,寬恕使我們落淚。

痛苦消融在人性中,便生出完美。

想直麪人生,必須學會寬恕;向勇往直前,必須放棄痛苦。我們沒有理由不善待這個世界,畢竟如基督山所説的:“人類的智慧全在這兩個詞語中,那就是:等待和希望。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書心得 篇5

魯迅回故鄉,是為了買房搬家,接自己的母親和侄子;魯迅離鄉,是因為故鄉的人和事。

豆腐西施楊二嫂,説話時的尖利,順手牽羊的貪婪,骨子裏頭的勢利;中年閏土的寡言少語,辛苦麻木……還有那些沒有寫進去的人和事,是不是也類同呢?

教高中語文的劉老師説,魯迅的這篇小説反映了當時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廣大農民在夾縫裏的生存的真實狀態,面對殘酷的剝削,生活的艱難拮据;傳統封建思想的等級觀念,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隔膜……

嚴肅正經的講解,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因為心中那份對文學的摯愛,具體説是對魯迅的敬意。我聯想到歷史課上的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或許跟小説的背景有那麼一點關係吧。辛亥革命雖然結束了兩千多年來的清王朝的封建統治,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並且在思想上開啟了民智,促進了民族的覺醒,但是卻有其侷限性和不徹底性的,在社會的底層尤其是農村,甚至在上層社會,仍然還存在着封建殘餘,比如後來的袁世凱復闢,掀起“反孔復古”的逆流,就是例證。而《故鄉》中的楊二嫂、中年閏土便是社會底層的典型代表,他們在封建思想的樊籬下甘於庸俗,保持着封建統治下固有的國民的奴性。

如今,當我再次翻開書頁,有關《故鄉》的往事也如同潮水般湧來,在我平靜的內心擊起一簇簇浪花,晶瑩剔透。

我還在沉思着,試圖磨練一雙犀利的眼睛,像托爾斯泰一樣洞察世界,像契訶夫一樣捕捉人間的冷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g7kv0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