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精選16篇)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精選16篇)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 篇1

雖然説《京華煙雲》是林語堂先生的作品,但是我都一直未曾拜讀過他的文學作品。我這是第一次認真地拜讀林語堂先生的文章。在老師佈置我們閲讀林語堂先生的文章後,我有在網上搜索他的文章,也在其中看過《生活的藝術》和《武則天傳》。不過因為《生活的藝術》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就看不怎麼懂,所以我也就放棄了閲讀這篇文章。至於《武則天傳》是由於時間不足也就沒有細看了。所以我就看了下林語堂先生所寫的散文。雖然文章都很簡短不過內容是相當的豐富精彩。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精選16篇)

在讀《秋天的況味》的時候感覺先生的文章都是由生活中的一些細小的事物而可以體會到四季中“秋”的獨到、人生中“秋”的成熟與練達,那種自由、閒適的心境不是一般俗人能達到的。先生心中的詩意、禪意透過文字不經意的表達出來,深深地吸引着讀者,不由得一遍又一遍的讀着,不忍放下。

我也是一個愛秋之人,我愛它是因為,它沒有春的陰雨綿密、沒有夏的炎熱迫人、沒有冬的寒風凜冽。愛它那份成熟淡定。不過相對於先生對於秋的愛和理解,我的這些太過於膚淺罷了。

我雖然到現在還是有些許不懂先生為什麼在文末加了那段關於煙的文段,不過在這些段文字當中可以體會到先生對於生活當中許多細微的事物都觀察的很是細膩。就像大煙在煙燈上燃燒時所發出的那微微譁剝的聲音,先生也會覺得有一種詩意。還有陶鍋在烘爐上用慢火燉豬肉時所發出的鍋中徐吟的聲調,同樣能夠讓先生感到同觀人燒大煙一樣的興趣。雖然我不能夠體會得到先生的這種感受,但是我想我能夠感受到先生在觀察這些細微的事物的當時的心情。

在看這篇文章後我還順便看了下《孤崖上的一枝花》。對於這篇文章我種油然而生的喜愛。很喜歡這句“花只有—點元氣,在孤崖上也是要開的。”我覺得這句話,這篇文章給人很大的勉勵。我看了這句話所理解的就是:只要還存在一絲絲的希望,那麼不管當時的處境是多麼的艱難、絕望,都要堅持下去。即使再失望也要有微笑的理由。我不知道先生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的意義是些什麼,但是我在這篇文章當中所領悟的就是這些。

先生的文章我雖然讀得不多,但是先生在文章當中所用的詞此我都很是喜歡得緊。不像有些文章盡是些浮華字句、盡是無病呻吟、平淡無奇。。先生的文章雖然有時候有點讓人捉摸不透,但是在過後細細品味還是會在其文字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見解,同時也會在其中悟出很多的人生哲理。先生能夠通過最普通的事物來育人。

讀過先生的文章後我覺得自己體會得挺多的,覺得平時閒着無聊的時候看看先生的書會受益匪淺的。並且先生的書會讓喜歡它的人更加喜歡,不喜歡的人也不會覺得枯燥無味。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 篇2

《林語堂散文》讀起來叫人愛不釋手,輕鬆幽默的話語緊緊吸引着我,常常一人放聲大笑,笑過之後一陣輕鬆。我想,如果人們常讀這樣的文章,精神狀態一定會很健康而能從容面對生活。

林先生明明是“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卻説“論理莽原社諸先生既非正人君子又非當代名流,當然有與我合作之可能。”林先生幽默、機智,“道理滲透是幽默,性靈解脱有文章”,隨手摘錄部分,“今日小學生無不知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這實在是我們可以自負的。無論這五千年中是怎麼混法,但是五千年的的確確被我們混過去了。一個國家能混過上下五千年,無論如何是值得敬仰的”;話説的再明白不過了,普普通通,平平實實的語言包含着作為炎黃子孫的驕傲和自豪。通過文章來了解林先生,他説自己是:“行尊孔、孟,思從老、莊。”説文學反映人生,來了一段比喻:“比方照相,有人為照相而照相,有人是為飯碗而照相。為照相而照相是素人,是真得照相之趣,為飯碗而照相,是照相家,是照他人老婆的相來養自己的老婆。”“軍閥不來罵文人,早有文人自相罵。文人不敢罵武人,所以自相罵以出氣,這與向來妓女罵妓女,因為不敢罵嫖客一樣道理。”“現在的學者最要緊的就是他們的臉孔,倘是他們從三層樓滾到樓底下,翻起來時,頭一樣想到是拿起手鏡照一照看他的假鬍鬚還在乎?金牙齒沒掉麼?雪花膏未塗污乎?至於骨頭折斷與否,似在其次。學者只知道尊嚴,因為要尊嚴,所以有時骨頭不能不折斷。”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 篇3

饞了!隨手從書架取下林語堂大作。這本是三九折買來滴!當時,只是因為他是大家,相信他一定不會令我失望,定會對於我的人生有所啟迪,所以入手。

昨晚,信手翻閲《林語堂散文》,至《論讀書》,不禁又有朗讀,拍案,會心微笑,鼓掌大笑滴衝動。大師果然不負我之所望,知己呀!

大師説:“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警醒呵,第一次看到這句古訓,反省!偶爾我也會站着説話不腰疼,雖説旁觀者清,畢竟事未臨頭不能真正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只能想當然地侃侃而談,把書中的大道理強加給人家,強勢地指責或批評,不顧忌他人感受,不講究方式方法,冷靜滴想想,微薄的內心並不能完全服人,卻要從態度上壓倒對方,氣焰囂張,不可取呵。

大師説:“今人讀書,或為取資格,得學位,在男為娶美女,在女為嫁賢婿;或為做老爺,踢屁股;或為求爵祿,刮地皮;或為做走狗,擬宣言;或為寫訃聞,做賀聯;或為當文牘,抄賬簿;或為做相士,佔八卦;或為做塾師,騙小孩。”這些情態基本同樣適用於今天哪?!指責國人以讀書為名取利祿之實,但能撼得動教育體制的力量在哪兒?當然還有一句,“有人拿父母的錢,上大學。”這令大師不齒的現實,同樣在今天也遍地開花呵?!我忽然想,大師如果不能撼得動這現象,那麼是否大師把浪漫滴讀混同於求生存的讀了囁?是不是讀書本來就分很多種,只有等自己的人生奮鬥到一定高度時候,才有資格進入下階段的讀?果然,大師接下來説,“今日所談,非指學堂中的讀書”噓^果然!大師提醒學子不要讀死書,要透過文字看本質,持懷疑態度做學問。

接着,轉入正題,是自由讀書。大師説:“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射手座的強勢主觀使我極容易鑽牛角尖,但讀了一點書,開了一點竅,發現前面的路還很寬,何必每每自尋煩惱,換個角度看問題,並不是天塌地陷的危難,樂觀的活才是正理。就是這句,“幼時認為什麼都不懂,大學時自認為什麼都懂,畢業後才知道什麼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麼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現在處於中年的我,回憶前面的路,發現幼年時是多麼滑稽好笑可愛,因為不懂,所以對什麼都感興趣,盲目地摸索痴迷地流戀。青年時以為頓悟了,終於成年了,多了幾許憂愁幾許忐忑,其實只是看見了幼年時的可笑。中年時以為這次真得成熟了,所以有一點感觸就忙着記下來,熱衷於不停地寫,記錄,慨歎原來這才叫‘知道’,漸漸,發覺,有些東西並不是那樣,就微微地有些茫然起來,呵,原來就是在變老。

大師説:“讀書的主旨在於排脱俗氣,不讀書便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具體我也不敢妄言,但讀過一點書後,真得偶有話不投機半句多之嫌,不僅如此,即便那人的笑聲刺耳,都會令人不爽。我想,這跟健康報上的氣味説有雷同罷,各人找適合各人氣味的朋友才是。若讀得書是適合自己口味的書,那麼此種讀書必定是會影響人的談吐及思維方式的,有興致地讀,必定有所收穫;為賣弄而淺薄地強讀,必定食古不化疳積胃滯。所謂“讀書須求氣質相合。”

大師説:“有你所應讀,我所萬不可讀,有此時可讀,彼時不可讀,即使有必讀之書,亦決非此時此刻所必讀。見解未到,必不可讀,思想發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讀。”讀書需順其自然之勢。世上無必讀之書,各人有各人的生存狀態,當某人某日某種心境下,有了某種讀得衝動,想應和心境地讀,必能在彼時讀出一時之味來。比如,我國小時候鑽在閒置書堆裏讀《紅樓夢》,只是少年時期的春心萌動,好奇它與課本的不同,感受它直抒男女之情的奇妙。二三十歲,關注的是人物的關係,人物的性情,場面的恢弘。

大師説:“讀書必以氣質相近,凡人讀書必找一位同調的先賢。找到師法對象,全心投入、氣質浸潤。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學上之情人,心胸中感覺萬分痛快,而魂靈上發生猛烈影響,如春雷一鳴,蠶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這是我最欣喜的一段收穫。我記得以前我説過,我找到了我的羣,我一直相信有那麼一個羣,這個羣的人無需太多解釋就能理解對方。因為大家氣味相投,想想滿眼都是我的菜,各種喜歡各種有愛,那麼就不會有太多的不融洽不和諧。我相信從星座血型裏我們都能找到這種類同感,而讀書,使我們尋找組織的強度更大,能夠感應氣質性靈相近的同類更多。

開卷有益,想必也是要有氣質相合的卷,才能遭遇閲讀滴歡喜吧!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 篇4

遲子建的散文有一種奇特的魅力,它總是能牢牢抓住我的心,不斷地驅使着我,讓我對它產生了一種貪婪的渴求。

遲子建的文章總是勾人心魄的,就像是絕世美人一般,對我來説,有着極大的誘惑。但我更喜歡她那淡雅的,像詩一樣的文字,就像是絕代美女卸粧後清秀的眉目,我喜歡這清麗的散文。

在我傷懷之時,她細膩的文風像陽光照進我心,像緩和的溪水緩緩流過我的心田,我總能感到人生充滿了希望與快樂。

《時間怎樣地行走》是我讀的一篇頗有感悟的文章。

時間怎樣地行走?這一直是作者和我的疑問。

時間看不見,摸不着,它到底在哪兒?它從哪裏開始,又從哪裏結束?

我曾天真地以為時間是被一雙神祕的大手給放在掛鐘裏的,從來不認為那是機械的產物。它不會因為貪婪窗外的鳥語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腳步,也不會因為北風肆虐、大雪紛飛而加快腳步。它的腳,是世界上最能禁得起誘惑的腳,從來都是循着固定軌跡行走。時間藏在掛鐘裏,與我們一同經歷風霜雨雪、潮漲潮落。

時間可以讓一棵青春的小樹變得枝繁葉茂,讓車輪的幅條沾染上鏽跡,讓一座老屋逐漸地駝了背。時間毫不留情,它總是持之以恆、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在我們不經意走過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夢中。

我終於明白時間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在漲了又枯的河流中,在小孩的嬉笑聲中,在花開花落中,在候鳥一次次遷徙中,在我們成長着的臉龐上,在桌椅不斷增添新的劃痕中,在一個人的聲音由清脆變得沙啞的過程中,在一場接着一場去了又來的寒冷和飛雪中。只要我們在行走,時間就會行走。我們和時間是一對伴侶,相互依偎着,不朽的它會在我們不知不覺間,引領着我們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 篇5

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段,也莫如“漸”。在不知不覺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因為其變更是漸進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漸進,猶如從斜度極緩的長遠的山坡上走下來,使人不察其遞降的痕跡,““不見其各階段的境界,而似乎覺得常在同樣的地位,恆久不變,又無時不有生的意趣與價值,於是人生就被確實肯定,而圓滑進行了。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變衰,也全靠這“漸”的助力。“漸”的本質是“時間”。時間我覺得比空間更為不可思議,猶之時間藝術的音樂比空間藝術的繪畫更為神祕。因為空間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廣大或無限,我們總可以把握其一端,認定其一點。時間則全然無從把握,不可挽留,只有過去與未來在渺茫之中不絕地相追逐而已。性質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議,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為一般人對於時間的悟性,似乎只夠支配搭船、乘車的短時間;對於百年的長期間的壽命,他們不能勝任,往往迷於局部而不能顧及全體。試看乘火車的旅客中,常有明達的人,有的寧犧牲暫時的安樂而讓其座位

於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暫時的美譽);有的見眾人爭先下車,而退在後面,或高呼:“勿要軋,總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會”或“世界”的大火車的“人生”的長期的旅客中,就少有這樣的明達之人。

然人類中也有幾個能勝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壽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們能不為“漸”所迷,不為造物所欺,而收縮無限的時間並空間於方寸的心中。故佛家能納須彌於芥子。中國古詩人(白居易)説:“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國詩人(Black)也説“一粒沙裏見世界,一朵花裏見天國;手掌裏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 篇6

再讀《豐子愷散文集》,心中不自覺籠上了一層悲哀,來得如此無奈。隱隱約約中,彷彿看到了自己那些無法挽回的歲月,清楚地羅列在眼前。想抓住,卻已飄遠了。那一刻,才發現自己不復是黃金時代的人了。

尤其偏愛豐老的《送阿寶出黃金時代》,記得他曾在文中説道:“我的孩子們!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屈地説出來,使你們自己曉得。可惜到你們懂得我的話的時候,你們將不復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這確是一種悲哀!當我提筆寫下這些文字時,便是明白了這道理。於是我開始回憶我的黃金時代,卻發現無畏可愛的歲月彷彿早已離我而去。或許是我早忘了那樣的生活,便也不再去想。可這竟是多麼荒唐的事!不知不覺的幾年以來,天真、無邪漸漸淡出了我的生活。而面孔上,多了一份為重的思考。這沒什麼不好。知識與那黃金時代相比,少了心中的暢快,少了自己的真性情!我多想在此刻重温一個孩子的温度,但一切都太晚了!説出這番話時,便已與黃金時代劃了一道橫。成長,你能否放慢腳步,讓我感受黃金時代的餘温?

有一絲恐懼,腐住了每一根神經。我有些擔心。“眼看見兒時伴侶中的英雄、好漢,一個個退縮、順從、妥協、屈服起來,到像綿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你們不久也要走這條路呢!”孩童時代的我們只知成長如何是好,充滿羨慕地眼巴巴地望着大人的生活,急於衝破時間的牢籠,奔向下一個目的地。那一刻,我們永遠也不會明白成長的“代價”。或許“綿羊”並不是所有人的選擇,但或多或少,我們丟棄黃金時代的奔放與熱情。或多或少,帶上了世俗的氣息來應和這個世界。這樣的生活又何嘗不是一種壓抑!無奈,只因我不再是黃金時代的人兒了,要學會“生存”。我避不開,躲不掉,只求能否放慢腳步,讓我在黃金時代的在最後末端沾回一些過往的氣息?即使是掩藏其真面目的時刻,也不至於做一隻“綿羊”。

剎那間,彷彿覺得人生像是一場分段的冒險賽,時間像是那隻計時的秒錶。黃金時代,是這場遊戲的開始。因為你不懂遊戲規則,所以犯了錯也不會受到懲罰。只是此刻,我已具備了初學者的水平,不得不步入下一個階段。我必須學會謹慎、小心,卻步是屈服、妥協。

出黃金時代,意味着另一個新的開始。不是不敢向前,想再次留戀過往的美好罷了。讓我們的黃金時代被烙在心底吧。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 篇7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氣很涼爽,草上還掛着露水(蜘蛛網上也掛着露水),寫大字一張,讀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夏天》

如此平淡質樸,如話家常的文筆有幾人寫得如此愜意?惟恐只有汪曾祺能做到了。品讀汪曾祺的散文,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如《葡萄月令》 “然後,請葡萄上架。把在土裏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來,得費一點勁。大的,得四五個人一起來。“起!——起!”哎,它起來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條向三面伸開,像五個指頭一樣的伸開,扇面似的伸開。然後,用馬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涼涼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讀到這裏,我不由得笑了,繪聲繪色的描述讓我似乎看到了葡萄藤老爺般呆在架子上。 這便是汪曾祺的散文所帶來的感覺享受。讀汪曾祺的散文處處可見這樣的文筆,行文中透着淡泊寧靜,即使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能被他寫出不同的韻味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是聽一位經歷抗戰、解放戰爭的歷史老人在向我們娓娓動聽地述説生活小事,而在傾聽之中,這種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種無形中的人文和歷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看到了曾經的西南聯大教授們的風采,我們讀到了當時人們對於政治、文化的評判,我們如同讀一位歷史老人的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讀到了中國文人不屈的傲骨,看到了中國學者在艱苦的環境中對思想與學術的孜孜追求.......

《多年父子成兄弟》,其中:“兒女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該由他們自己來設計。一個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而且,可惡!另外作為一個父親,應該儘量保持一點童心。”這話讓我深受觸動,父子之間能做到這樣少見。

微塵見世界,我只能這樣説。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 篇8

這本書的封皮呈黃色,醒目卻不刺眼,與它的圖案十分相配:一陣風吹來,純白的蒲公英種子隨風飄散,飄渺、空靈,十分簡潔唯美,我想也代表着我們這一代代的孩子的夢想吧。中央用孩子的字體寫着“林清玄”三個大字,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展開封皮,一行小而精練的小字映入眼簾:“期許少年們有天真的心,純善的心,美好的心,莊嚴的心……能在這悲傷的人間,擁有快樂。”正是這一行字,給了我很大的興趣讓我讀下去。

正式打開書時,我便被那充天真,無邪的自序吸引。和標題一樣,拉近了我們與作者的距離,向我們訴説了作者不老的心。這本書分四卷,分別是天真的心、純善的心、美好的心、莊嚴的心。每一卷的開頭都有一首精練的小詩,讀來十分有趣,我彷彿能從一首首小詩中看到作者兒時天真可愛的臉。

第一卷“天真的心”:講述了一件件小事,都是些我們生活中很平凡的事情,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一隻烏龜、一棵樹、一些流浪狗、一個傳説……而令我感到吃驚的是,作者用孩童般的最單純天真的視角,把最單純天真的事情,竟能寫出如此多的細節和道理。在作者的筆下,可以從一隻烏龜寫到身外之物的不重要,寫到人只看到名利金錢的悲哀……作者循序漸進,由淺到深,直擊我們的內心——那如白紙般內心的最深處的那片淨土。

而第二章“純善的心”描繪的不是一直再清澈的人或心。而是在塵世紮根,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或心。作者用這“灰色”社會中的真善美、假醜惡的對比,引起了我們對良知的新看法。

第三、第四卷則是繼續沿着之前的風格,用孩子般的筆法,給我一種親近的感覺,讓我借作者的文筆來看那充滿未知的世界。

看完這本書,突然發現書的最後也有一行小字。它告訴我們:“挫折,學習智慧;離散,學習成長。我們是不是除了課業,更重視這些優良品質的養成那?”或許,這就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原因吧。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 篇9

國慶期間,我閲讀了樑衡先生的散文集《把欄杆拍遍》,這本書將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由於時間上的關係,我只來得及將第一單元中的內容細細品讀。這本書共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作者是通過10個歷史名人來談政治,談人生,論哲學;第二個單元,是在講一個作曲家,一個歌唱家,一個科學家和一個在生活的艱辛中創造奇蹟的老人家的事蹟;第三個單元,則是在寫關於藝術的內容。

在第一單元的閲讀中,我覺得自己似乎乘坐了一台時空穿梭機,回到了作者筆下那個人物的時代,似乎他們所經歷的人生活生生地出現在了自己的眼前。在《把欄杆拍遍》這篇文章中,作者再現了一個一生都在被拋棄的感歎與無奈中度過的辛棄疾。使我對辛棄疾這個偉大的詩人有了更深刻的瞭解。以前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常常會在教科書中看到他的詩,那是對他的瞭解,還只是僅僅侷限在一個偉大的詩人上,在閲讀過《把欄杆拍遍》後才知道,他不僅僅是一個詩人,他更是一個沙場英雄和愛國將軍。他擁有着炙熱的愛國之心,他空有一片忠心痴情,卻不被重用,這一切的辛酸,辛苦,辛辣,在樑衡先生的筆下被展現得淋漓盡致,使我在閲讀時,內心萬分惆悵。短短的一篇散文,卻濃縮了辛棄疾悲慘的一生。

在《亂世中的美神》這篇散文中講述了李清照從歡樂世界迅速跌向愁苦深遠的人生。她出身官宦人家,也擁有過甜蜜的愛情,可這一切的快樂到了她的後半生就停止了,一切的磨難便從她的後半生開始了,但她並沒有選擇消極地流淚哀愁,而是不惜兩敗俱傷的用自己的力量進行反抗,她甘願承受外界的種種壓力,只為了與命運做抗爭,她的堅持和堅強令我尤為欽佩!樑衡先生筆下的李清照是那麼的美豔動人!她的超羣脱俗讓我敬佩不已。

儘管只是讀了第一單元的幾篇散文,但卻讓我深深地愛上了樑衡先生的散文,他將這些人的精神,人格生動形象地描繪在筆下。他筆下的人物似乎都活了起來,引領我走進他們的人生,並使我被他們身上獨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 篇10

前段時間無意間在圖書館的桌子上發現了這本書,當時沒什麼感覺,就隨便翻了幾頁,本以為沒什麼好看的,因為經常碰到這種情況,也沒發現什麼好看的書,而且很久沒看課外書了,但是那天晚上在圖書館看到閉館,並且借了回來.自己帶的書動都沒動,可見當時我是深深的被這本書吸引了。也許是很久沒有閲讀的緣故,也許是一時興起,當時感覺這本書很不錯,就一直看了下去。我感覺這本書確實挺不錯的,畢竟現在很少有人去好好的去看完一本書,除了對自己興趣很大的,要不就是小説什麼的。當然也不能否定看小説是沒有好處的,但這種大家的作品越來越很少有人去看了,雖説現在大多數人知道各方面的大家的名字,但很少有人去閲讀他們的作品。這本書涉及了很多方面,包括人生,愛國,孝道,朋友,世態炎涼,有為有不為等等很多,不過對我印象最深的是有為有不為這方面,以及季老先生的寫作風格。

對於有為有不為:書中寫道:“為”,就是做,應該做的事,必須做的事,這就是“有為”;不應該做的事必不能做,這就是“有不為”。中國有句古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可見善惡是有大小之別的,應該不應該也是有大小之別的,並不是都在一個水平上。什麼叫大,什麼叫小呢?這裏也用不着繁瑣的論證,只需動一動腦筋,睜開眼睛看一看社會,也就夠了。希望每個人都能有為有所不為,一旦“為”錯了,就依然回頭。這是我總結這本書關於有為有所不為的主要介太多,但足以讓人對此有很好的理解,發人深思。像我們學生現在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自己能夠好好想想。

對於季老先生的寫作風格:季老先生學貫中西,所以他的散文涉及的事物多,範圍廣,文中引經據典之處也頗多,所以需要慢慢地咀嚼,細細地品味,在咀嚼品味中產生畫面感來。如《西雙版納禮讚》中寫道:“你看那參天的古樹,它從羣樹叢中伸出了腦袋,孤高挺直,聳然而起,彷彿想一直長到天上,把天空戳上一個窟窿。大葉子的蔓藤爬在樹幹上,伸着肥大濃綠的胳臂,樹多高,它就爬多高,一直爬到白雲裏去。一些像蘭草一樣的草本植物,就生長在大樹的枝幹上,驕傲地在空中繁榮滋長。大榕樹勁頭更大,一棵樹就能繁衍成一片樹林。粗大的枝幹上長出了一條條的腿;只要有機會踏到地面上,它立刻就深深地牢牢地鑽進去,彷彿想把大地鑽透,任憑風多大,也休想動搖它絲毫。芭蕉的葉子大得驚人,一片葉子好像就能搭一個天棚,影子鋪到地上,濃黑一團。”讀着這樣的文字,我腦中立刻就浮現出在新馬看到的那種樹枝上長草的大樹、南方看到的大榕樹,當時也無比驚訝於他們的奇特,卻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只好用相機記錄下來,刻印在腦海裏。

總之, 季老的散文不像小説那樣有扣人心絃的情節,吸引人一口氣讀完。讀季老的散文適合午後坐在藤椅上,捧一杯清茶;或晚上斜倚牀頭,伴一盞清燈。讀季老的散文,能讓人心靜下來、淨起來,讓人的生活節奏慢下來、再慢下來,讓人遠離塵囂、遠離浮躁,進入一個清新淡雅的世界。心情不好或者煩躁的時候,可以拿來淨化內心,平復情緒。紹,書中講了很多,也舉了很多古往今來的例子,語言精練質樸易懂,沒有很多的繁瑣的理論分析,使讀者願意讀。雖説道理沒講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 篇11

今天,我讀了冰心奶奶寫的《小桔燈》這篇文章,心裏十分激動。這篇文章反映了1945年抗戰期間革命者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的艱難處境和對光明的渴望,讚揚了他們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

文中描寫的中心人物是一個地下黨員的女兒。當時國民黨反動派殘酷地逮捕,屠殺地下黨員,白色恐怖籠罩着重慶上空。小姑娘的父親是位地下黨員,因黨組織遭到破壞,而離開了家。母親也因受到特務的追蹤毆打而吐了血,然而,這位小姑娘不像一般孩子那樣驚慌失措,哭鼻子,而是能夠幫着或替大人做事。這對於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來説該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當我讀到小姑娘獨自一人上山,到鄉公所樓上打點話給媽媽請大夫,遇到作者後,平靜地回答了作者的問話這一段時,我感到她是多麼地勇敢,鎮定啊!正因為她堅信:總有一天革命會勝利,總有一天父親會回來的,到那一天,人民羣眾就可以翻身做主人了,大家的生活就會好了。所以,她有這種勇氣,有這種膽量!

在讀到作者問她吃過東西了嗎?鍋裏是什麼?她笑着回答:“紅薯稀飯--我們的年夜飯“時,我的心裏感到一陣酸楚。年夜,這是多麼誘人的時刻呀!我已經度過了13個年夜。每當這時,我不僅能夠受到父母的疼愛,全家人一起吃着香噴噴的餃子,還觀看五光十色的煙花,傾聽着闢辟啪啪的鞭炮聲。我感到這是我最幸福的時刻,我的心裏別提有多美了!可是這些東西對這位小姑娘來説卻一樣也沒有,她的母親被打傷,父親出走而不知下落,過年只能吃紅薯稀飯。然而,她仍充滿着樂觀精神。這是一個多麼堅強,多麼了不起的姑娘啊!

抗戰期間的鬥爭是殘酷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通過本文的學習,我更深深地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努力為祖國的繁榮而學習呢?

我們要攀登科學的高峯,就需要勇氣,需要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學習更多的知識。我願做一個像小姑娘那樣的人,以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 篇12

畢淑敏——侑人這樣評價她:在熱鬧而浮躁的文壇,畢淑敏似乎自立門户,不能把她歸屬於任何一茖派別;她不以學問見長,也不以前衞的語言標榜;她不是江南的清山秀水,也不是草原尙的黑駿馬,她似乎是從五千年的文化傳統中走來,但又不全是傳統文化的迴歸。她把日常生活中極為平常的事物作為審美客體,把人人都經歷的事情寫得妙趣橫生。這種樸實無華的文風,很侑一點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畢淑敏《愛怕什麼》以散文的形式,以詩一般的文字告訴我們“愛”是世界尙最侑記憶的金屬,她是那麼具侑奪目的光澤,是那麼具侑多豔的色彩。“愛”是人世間最最具侑情感,最最具魅力的,是任何物品所替代不了的。畢淑敏對“愛”的深刻理解打動了我。

“愛一樁事業,就奮不顧身地投入。愛一茖人,就斬釘截鐵地追求。愛一茖民族,就挫骨揚灰地獻身。愛一種信仰,就至死不悔。”從畢淑敏對“愛”的詮釋中,不難看出她對“愛”那種獨侑釋懷。閲讀這篇散文,感覺畢淑敏對“愛”的解釋特別具侑生活的氣息,特別具侑人性的舒漫,使“愛”更具侑人性之魂。在她的筆下,“愛”怕撒謊,“愛”怕沉默,“愛”怕猶豫,“愛”怕模稜兩可,“愛”怕沙尙建塔,“愛”怕無源之水,“愛”怕假冒偽劣,“愛”怕刻意求工。畢淑敏在散文中從廣泛的多視角詮釋了“愛”的博大、“愛”的堅固、“愛”的力量和宏大。文中對“愛”的強調,足以保侑一份人世間的真“愛”真“情”,能使孕育萬物之生活的草原生長出能力、勇氣、智慧、才幹、友誼、關懷……。保侑一份真“愛”,就是照耀人生長明的温暖的燈。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 篇13

樂,一個人人都盼望的情感,而我就在讀畢淑敏散文當中感受到了樂!

畢淑敏是一個能將生活中的情感點滴帶入寫作中的淳樸作家。她的文章有滋有味,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構成,再將她的體會,她所瞭解到的背景加入其中,便成為篇篇打動人心的散文。

她的散文有沉思篇,有人生感悟篇,有心靈處分篇等多個篇幅。一縷瀰漫着的香煙,一絲綠植芬芳,一點生機的鳥鳴,便描畫出一篇文章,一幅圖畫。

我很喜歡讀每天都冒一點險這篇散文,很有意境。文章講述的是畢淑敏的三個“險”事,教導我們人生因“險”而精彩。所以每天都冒一點險,不僅可以抗衰老,還可以活躍生活。我讀了之後感到冒險原來在人生中有這麼重要,也不禁發出感慨,多冒冒險必定會讓我增大膽量,受益匪淺。

我喜歡的另一篇文章叫精神的三間小屋。如果讓我推薦作品的話,我定會推選這篇文章為演講主題。它貼近生活,教育我們要在心間樹立三間小屋。第一間是:盛着我們的愛與恨,第二間是:盛放着我們的事業,第三間是:安放着我們的自身。

她在文中這樣闡述道:“三間小屋,説大不大,説小不小。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棲息地,是智慧生靈的義務,每人都有如此的權利。”是啊!安放着我們喜怒哀樂的三間小屋,代表着希望,代表着生靈萬物的平和,所以,人一定心中都要有這三間精神小屋,它們是你心的核心,是你情感發泄的控制總部,是接受打擊、接受喜悦的基地。

讀久了畢淑敏老師的散文,真會不自覺地稱她為師。散文情感濃厚,內容樸實,令我看了就脱不了身,總想多看幾篇。其實我的許多經歷都和畢淑敏老師有異曲同工之妙,比如她説的“到底我重不重要?”,我曾經也有這樣的疑惑,並問過我自己這樣的問題,我在她的散文中找到了答案——我很重要!

畢淑敏那平實卻激情的散文使我久久難忘,我仍不時翻翻這篇,看看那篇。那種被畢老師渲染得瑰麗多彩的、生動活潑的故事情節,相信一定會讓我難以忘懷,而那種被畢老師描述得具有感悟、具有哲理的道理也將廣為流傳。

感謝畢老師為我帶來的樂,雖説樂自由我,但這是“樂自由書”,相信這種閲讀的喜悦,將傳遞給更多的讀者!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 篇14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表達了我們對父母、對長輩的尊重。然而,現在的我們,有幾個人真正的做到了孝呢?我讀了畢淑敏的《孝心無價》這篇文章,有了很多的感觸。

這篇文章主要表達了畢淑敏對“孝”的理解。我對她文章中的語言有着自己的理解,有着自己的感悟。“父母走了,帶着對我們深深得掛年,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你就永遠無以言孝。”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對自己的父母説過長達以後要孝順他們,可這句話是有期限的,我們卻都忽略了這一點,總想着拼命的學習、工作,總想以更好的條件來孝順自己的父母,從而使我們對父母的孝一拖再拖,但人生是短暫的,父母可能在我們盡孝之前離開我們。

那是對父母深深的愧疚,是在我們心中永遠無法彌補的對父母造成的傷害。作者在文中也提到了兩個關於“孝”的例子,其中一個是苦孩子求學的故事,他的家庭十分困難。

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母親只有去賣血供他上學……我認為他很自私,或許他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使生活更好,但他在實現這個理想的過程中已經對母親造成了莫大的傷害,這種傷害是無法癒合的。

孝,其實很簡單,它可以是父母勞累時遞過來的一杯熱茶,可以是父母工作一天回到家後吃到的噴香的飯菜,可以是父母辛苦時的捏肩捶腿……無論這種行動是大是小,是輕是重,只要是我們發自內心的,這就是孝,就是我們對父母無限的愛!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 篇15

暑假,我買了一本《汪曾祺的散文》。本想在閒暇之餘讀這本書消磨時光,那知道卻對其手不釋卷。

《汪曾祺散文》描繪了各個地區風情,人物特色,民風習俗,以及地方特產,這一切,都使人耳目一新

人物傳記,上到文學家,下至普通平民,一切都是汪曾祺先生所接觸的人。我印象最深的是《吳大和尚和七拳半》這個故事。書中描寫了兩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含辛茹苦的吳大和尚和矮的出奇的七拳半。他們都是舊社會的普通平民,他們都有燒餅店,卻擁有不同的故事,吳大和尚開燒餅餃麪店,有妻小,本來是個幸福的家庭,結果他的妻子跑了,留下了他孤單一人看家;七拳半是個體户,他也有個燒餅店,而且生意興隆,作者對其充滿了期望。他們的故事真切再現了舊社會的平民風貌,彷彿再現了那時的鄉村生活,其樂融融的家庭,街頭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農民在田裏辛勤的勞動.這一切有苦有甜。媽媽讀了這本書後,津津樂道:“我好像回到了童年!”雖然我是沒有體驗過鄉村生活,但在汪曾祺的散文中,彷彿能感到鄉村生活的酸甜苦辣。相信汪曾祺先生也是很懷念吧!

汪曾祺先生寫的小説,我感到的是一種親切,一種情調。他在寫人的時候,總是對別人表達一種尊敬;寫景物的時候,總是顯現對江山大河的熱愛;寫美味的食物的時候,是一種嚮往。字裏行間都是很實在的,不像別的一些文章,描繪的龍飛鳳舞,其實文章只是空蕩蕩的。汪曾祺先生的文章更是純真的,美好的。我們應該像他一樣,對人他友好,對事物認真。書中也描繪了他的老師為人處事,待客之道,也應該值得的我們學習。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是聽一位經歷抗戰、解放戰爭的歷史老人在向我們娓娓動聽地述説生活小事。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看到了曾經的西南聯大教授們的風采。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讀到了中國文人不屈的傲骨。

林語堂散文的讀後感範文 篇16

讀過很多散文,我最心儀的,是林清玄先生的。

最早讀過林先生的“菩提系列”,那時就被林先生的清新淡雅的文風,深厚的底藴,以及對人生、對世界的參悟深深地吸引了。最近,我又特地購買了一本林清玄散文集,本書是從林清玄這位多產的中國台灣作家數百萬字的作品中,遴選出的二十餘萬字的散文精華,是沙海中淘出的金子,令人百看不厭。過後,許多片段泊在記憶中,不時地熠熠閃光。對這本書,我更是愛不釋手,常置於桌邊案頭,不時拿來欣賞。

林先生的散文,最適合在平靜的夜晚,衝上一杯淡淡的香茗,獨坐在發出温和的光的枱燈下,靜靜地欣賞,享受散文帶給人的平和與智慧。曾經多少次,在自己心情煩亂的時候,林清玄散文集陪在我身邊,安撫我的心靈,讓我一次次平靜下來。這些文章,猶如一道道山泉,帶着它的淙淙流水聲緩緩地走到我們心中,讓我們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林清玄的散文總有一種哲學的意味和一點“禪”的味道。讀他的散文猶如一次心靈的洗禮,總能給人深深的啟迪。

林先生的文章總是遠離庸俗於污穢,更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而是清麗悠遠,沁人心脾。這些文字裏,有花的鮮美、月的皎潔、風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長在人心中的一株樹,雖然孤獨,但忠實地為我們守住了天上皎潔的月,讓生活在紛繁世界中的我們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還存有一些純淨。他的散文是唯美的,淡淡地道來,慢慢地述説,絕少雕飾,猶如“清水出芙蓉”;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平民的,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他寫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這些是文章,初讀自是清新異常,再品更是心開意解。他的文字每每讀後都會讓我們的內心充滿寧靜與關愛。文如其人,沒有高雅的品味和水晶般純淨的心,怎能寫出美得沁入人心的文章?

一向很喜歡中國台灣作家,不是被中國台灣二字吸引,也不是隔着一道深深淺淺的中國台灣海峽所使的一種好奇與敬慕,只是覺得他們的鉛墨字下有一種平易近人的力量,即為反省。

光之四書,收於林清玄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這四篇文章分別是是借光線來反省人性的淪陷,城市的進步所致人對自然感知力的退步,對於自然的漠視,第四篇是對陽光的忽略。主體是人與太陽所代表的自然,以人為,和諧社會,中國台灣的作家大多有這良知,能夠對人有所關懷,私以為這才是作家之本。

光之色先是例舉了塞尚的蘋果色彩的不同。而後是在陽光下,所有的事物自有它的顏色,當陽光隱去,在黑暗裏,事物全失去了顏色。”想想,人在陽光的照耀下,到底還是保持着本色,黑暗裏本色失去,一隻蘋果可以藍,可以七彩,人還有什麼不可為呢?陽光本色的失落是現代人最可悲的一種,許多人不知道在陽光下,稻子可以綠成如何,天可以藍到什麼程度,玫瑰花可以紅到透明,那是因為過去在陽光下工作的占人類的大部分,現在變成小部分了,即使是在有光的日子,推窗究竟看的是什麼顏色呢?我常在都市熱鬧的街路上散步,有時走過長長的一條路,找不到一根小草,有時一年看不到一隻蝴蝶;這時我終於知道:我們心裏的小草有時候是黑的,而在繁屋的每一面窗中,埋藏了無數蒼白沒有血色的蝴蝶。

“我們心裏的小草有時候是黑的,而在繁屋的每一面窗中,埋藏了無數蒼白沒有血色的蝴蝶。”

這是全文的最後一句話,也是我認為最精彩的一句。我是這樣理解的,這個社會在進步各種表層上所顯示的跡象的特徵都在説明這個社會亦或是民族正在進步,朝着一個他們所認為的理想的目標行進着,可能不得以實現,但現實是行進着就好。光鮮亮麗的表面很好看,大家也很高興,但是掩藏在surface下的景色呢,我想不會是大堡礁,是灰暗的破落的珊瑚蟲殘骸,是的我説的是人們日漸缺少的作為一種生物的感知自然的能力與想法,除了呼吸之外,自然教會人們的太少太少,少得可憐。“無數蒼白沒有血色的蝴蝶。”蝴蝶,輕的,小的,翩翩然的。任何人對於蝴蝶的印象無非是這些,活力。這是指人吧我想,蒼白沒有血色,人怎麼可以這樣呢,但現實確實如此沒有什麼可以申辯的。林清玄大致上便是如此的一人,只想充實人,從內而至外。只是想讓蝴蝶恢復亮麗與血色而已,他選擇了鉛墨這條路,執意行走到底,義無反顧。

可悲可歎可憐可敬。

作家有很多,從古至今可以説一大把,供不應求。有良知的也有,林清玄的散文大氣,秀麗,內有藴含,挺好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ej8o3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