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文學經典讀書心得

文學經典讀書心得

在文學史上,有許多的經典名著永垂不朽,但能夠像《簡愛》這樣深深地進入人們的靈魂,它以一種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讀者,影響着人們的精神世界,甚至對某些人來講,影響了他們一生的作品並不很多。當我第二次再次閲讀此書時,我內心時時猶如甘泉湧入心間 ,淨化心靈 ,洗滌靈魂。

文學經典讀書心得

《簡愛》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説,它闡釋了這樣一個主題:人的價值=尊嚴+愛。《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她是一個温柔,清純,喜歡追求一些美好東西的女孩子,儘管她家境貧窮,從小失去了母愛,父愛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從她的靈魂深處隱隱閃現很深的自卑,因而從她的性格上就表現一種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為她內心深處的自卑的補償。《簡愛》這部作品中就是作者自我價值的寫照。在作品中主人公簡愛就是作者的精神體現。

文中的簡.愛生存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着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舅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這是對一個孩子的尊嚴的無情踐踏,但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切,換回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不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反而認為她與主人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為她是僕人,而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為之震撼,並把她看做了一個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談的人,並且慢慢地深深愛上了她。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的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的污染,使得這位牧師深深地愛上了她。羅切斯特的真心,讓她感動,她接受了他.而當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她覺得自己必須要離開,她這樣講,“我要遵從上帝頒發世人認可的法律,我要堅守住我在清醒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瘋狂時所接受的原則”,“我要牢牢守住這個立場”。這是簡愛告訴羅切斯特她必須離開的理由,但是從內心講,更深一層的東西是簡愛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因為她深愛着羅切斯特,試問哪個女人能夠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親密的人所欺騙呢?簡愛承受住了,而且還做出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決定,在這樣一種非常強大的愛情力量包圍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誘惑之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作為個人的尊嚴,這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在當今的現實世界裏,人們都在瘋狂地追求金錢和地位,並因此而淹沒了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了“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了“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這樣為愛情為個體的人格尊嚴而拋棄所有,並且義無返顧。也許當人們窮得一無所有時,他們才會去追求“真愛”。可是被銅臭薰過的精神還配擁有真愛嗎?也許到了化繁為簡,返樸歸真的時候了。在追求物質生活的時候,應該在生活中灌注一些真情和温情,追求一份本真的温馨、和諧和寬容。讓我們也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覺,不計得失的簡化的愛情。純淨得像一杯水,緩緩地灑落人間。

在美好富裕生活的誘惑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的個人尊嚴,這是簡最具有個人魅力的地方。

小説告訴我們,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嚴加愛,小説的結局給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這樣一種生活。雖然我覺得這樣的結局過於完美,甚至這種圓滿本身標誌着浮淺,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對這種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嚴加愛,畢竟在當今社會,要將人的價值=尊嚴+愛這道公式付之實現常常離不開金錢的幫助。人們都瘋狂地似乎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這樣為愛情為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

《簡愛》所展現給我們的正是一種化繁為簡,是一種返樸歸真,是一種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覺,是一種不計得失的簡化的感情,它猶如一杯冰水,淨化每一個讀者的心靈,同時引起讀者,特別是女性讀者的共鳴。午夜寂寞的燈光一層層把夜滲透,在這份安謐的光暈下,輕輕合上《簡愛》的最後一頁,所有的故事終於圓滿地落下帷幕,我的心也變得充實豐滿,靜靜回想這個並不出眾的女人的一生,不知不覺產生很深的感觸。

總的來説《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傳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中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至宗教都採取了積極進取態度,敢於鬥爭,敢於勇敢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從世俗的喧囂中脱離出來,靜下心來細細地品讀《簡愛》吧,去和簡愛的靈魂對話。簡愛就是一個童話,她讓我們相信:擁有了獨立人格並可以自尊、自愛、自信的女性,即使是一株野百合,也會有自己的驕傲,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永遠幸福的春天。

文學經典讀書心得(2):

從早以來,我就有讀紅色經典文學的意願,不過這些年來,由於紅色文學沒有引起現代人的重視,所以竟覺得好象沉寂於們的心靈之外,感覺已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其實不然,我還是十分地喜歡當代文學的。朝花夕拾,竟別有一番滋味。印象中記憶比較深刻的有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的《暴風驟雨》、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環》、楊沫的《青春之歌》、柳青的《創業史》等等。初次接觸這些當代小説是從中學的語文課本上,學習的都是其中的某些經典的節選,管中窺豹,可見一斑,讀這些膾炙人口的文章便能知道那絕對是一部好的文學作品,所以我的想讀這些經典文學的想法是由來已久了。

走遍了縣城的大街小巷,遍覽了正規的放置琳琅滿目的書品的大書店和在微黃的路燈下泛着稍微發黃的小書攤,卻均未發現這些名著的蹤跡,心裏於是遺留了很多的遺憾,一直算是個未了的心願。説來,還是現在的信息社會好,那一天,我得知單位的一小女孩有網上購物的習慣,於是靈機一動,心想:“從網上採購不是很好的方式嗎?”於是欣欣然地採購了四五本的小説,基本上是以上所列的品目書籍。

一來到的幾天,我十分興奮,對每一部小説的關注不亞於自己的孩子一般,捧書勁讀。在早晨醒來的時候,在中午休息的空當兒,在茶餘飯後的時光,在星期天的時候……總之是利用了除去工作以外的所有可以利用的時間,感覺就如一股春風沁入我的心脾,滿腹的馨香迎面撲來,極大地滿足了我的心願。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之所以讓人感覺良好,我感覺是基於以下三點:

一是丁玲同志的文筆細膩,寫作水平高,是當代讀者進行寫作的榜樣。如在描述沸騰的果樹園的情景時,一段描述十分細膩。“當大地剛從薄明的晨曦中甦醒過來的時候,在肅穆的,清涼的果樹園子裏,便飄起了清朗的笑聲。”一個小小的背景描述,幾個具有鮮明特色的形容詞,給整個故事鋪就了一個好的環境。薄明的、肅穆的、清涼的、清朗的、甦醒,幾個詞用的頗具魅力,這就是著名作家與一般作家的區別之一。這種細膩的描述在整個小説中隨處可見,所以建議讀者能夠細心地閲讀,這種充分地細膩描述,讓人能夠身臨其境,切身地感受當時的情景,理解起文章的內容來也更容易。

二是文章寫得比較實在。這主要是由於這中紅色小説是描寫我國歷史發展的特定時期的內容,是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基礎的,並非“本故事純屬虛構”的那一種,所以更貼近實際。文中涉及的故事在當時的懷來、涿鹿一帶土改的農村是實實在在的,也真實地在現了當時解放後的農村土改運動轟轟烈烈的場面,也把黨對農村的土地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文中的人物描寫大豆能夠在當時的農村找到典型的真人物,他們代表了廣大農村的各種思想層面的人物,有“窺一點而知全身”之感。並且為了更貼近實際,增強這種真實性,即尊重歷史的現實又體現小説這種文學題材的趣味性、連續性與可讀性,文中很多出都採用了當地的方言表現形式,甚至一些“髒話”,但卻能最大限度地刻畫出文中人物的真實面孔,讀其書如見其人。如在文中,“狗屁”、“屌”、“肏”等不雅之眼也隨處可見。但讓人讀了,這就是當時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這就是那些民風粗獷的農村。

三是文章的結構比較好,全文58章,每一章都能夠獨立於出來,單獨地成就一篇文章。整篇文章就是一個個的小故事連綴而成的,就如《水滸傳》的手法相仿。整篇小説遵循歷史發展的規律是逐步地寫農民翻身得解放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李寶堂從一個看園子的老頭進步為一個小小的農會的領導,是經過了大夥的推薦的,那是他個人都不曾想過的。人們對當時的解放區的土改運動猶豫過,一是害怕有一天國民黨再捲土重來,一是害怕那些地主老財的勢力,一是對解放軍工作組的土改運動能否成功持懷疑態度,這些都是土改運動不能夠迅速推開的重要原因。象黑妮一個弱女子都能與養大他的地主階級的代表叔叔從思想上嚴格地割裂開來,這充分地體現了人民羣眾的覺醒,而土改工作組的堅持不懈地努力做羣眾的思想工作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績,這充分反映了共產黨人在尚未完全覺悟的農村的嚴謹的工作作風。

標籤: 讀書 文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e6vm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