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精選17篇)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精選17篇)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1

《朝花夕拾》是一部經典的散文集,也是魯迅先生寫的回憶錄。魯迅是我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精選17篇)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該書共收回憶性散文10篇雖然是回憶性文章,但都反映着當時社會鬥爭的痕跡和他自己的思想軌跡。

本書記述了作者童年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作品在夾敍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抨擊和嘲諷。

作者以清新、平易、深情的筆調,描繪了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的有趣片斷。

我最喜歡的是一篇是《阿長與山海經》,每個孩子的童年都在讀故事和聽故事裏成長。都有自己難忘的“長媽媽”。在這篇故事裏,魯迅先生懷着真摯的感情,細緻描寫長媽媽的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麻煩的禮節”的性格。

“她常常對我講‘長毛’”。……“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讓作者對長媽媽充滿了尊敬和感激。魯迅先生用細膩的筆觸記述了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長媽媽去世後,魯迅深情地為她呼喚:“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懷裏永安她的魂靈!”這種刻骨銘心的人間摯愛,顯露了魯迅心靈世界的最為柔和的一面。

還有一篇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想先生筆下的《百草園》幾乎是所有孩子的夢想中的童年樂園。無論是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還是在樹葉里長吟的鳴蟬,從草間竄向雲霄的雲雀,低唱的油蛉、彈琴的蟋蟀、能從後竅噴出煙霧的斑蝥……哪一個不是我們的最愛!就算是園裏有相傳的美女蛇,卻百倍增添了我的好奇!魯迅先生把這些描繪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還有在雪地中捕鳥的情景讓我彷彿置身於令人神往的百草園!

這本書是不朽的經典之作,有極高的藝術品味,其中的深刻內涵與思想深度和對我們後世的教育意義讓我們品味不盡。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2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書,書中記敍的是魯迅先生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的事,讓我感受到脈脈温情,也透露出少年輕狂的童真,也許你會好奇,被稱為“民族魂”的魯迅先生,他的童年是什麼樣的呢?其實,本應美好的童年,在當時封建社會的禁錮下,不時會透出許些迂腐的氣息。

三味書屋裏的先生是極方正、質樸、博學、和藹、嚴而不厲的人,魯迅的父親倒顯得有些封建了,比如在《五猖會》中,小魯迅原本很高興,很期待這個賽會,但父親卻讓他背那一字不懂的《鑑略》,魯迅囫圇吞棗般的背完後,父親才許他出門,但彼時的魯迅早已沒了興致,父親並不理解他急切的心情,批判了舊社區的思想扼殺了兒童好玩的天性。

給我印象更深的是《藤野先生》,文章敍述了當年魯迅在日本留學時的生活。當年的中國處於一個混亂的年代,各國一直威脅,壓迫着中國。當我讀到“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是低能兒”時,我憤怒不已;更可悲的是,當電影情節裏出現我們的同胞被處死時,那幾個留學生竟和日本人一起歡呼。使得魯迅毅然決定棄醫從文,他希望用自己的文字激勵着一代代熱血青年。

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3

在眾多中國優秀作家中,我最喜歡的是朱自清、羅蘭,其次就是魯迅先生了。讀他們的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寫的兒時一本散文集。本書原名《舊事重提》,也許是題目太直白了吧,便改為了《朝花夕拾》。書裏寫的是魯迅先生童年時和青年時所難忘的事和經歷,也説明了自己最珍貴的童年過得很不好,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得不到長輩們的認同,這使他很傷心。但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是:能從童年的無奈釋放出來,是想讓我們的長輩以一個理解和同情的心態對待我們。

這本書裏有很多生動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範愛農》這一篇,寫了作者在日本留學時和回國後與範愛農接觸的事情。範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和迫害。我很同情者為革命者,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至今不知是如何去世的。無論如何,讓我們為他給予沉重的悼念吧。範愛農,一位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內的心痛苦、悲涼,有誰替他分解點呢?所以,我們和魯迅先生一樣,疑心他是自殺的。

《阿長與山海經》,這一章給我的印象也很深,長媽媽很愛魯迅,但長媽媽姓名的來歷和家人對她不同的稱呼,從中知道長媽媽身份的卑微和地位的低下。睡覺時擺一個“大”字,可以看出來,她也是一個粗俗、不拘小節的人;“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裏,不應該走進去。”“曬褲子用的竹竿下,是萬不可鑽過去的。”……這些也能反映出長媽媽是個善良、迷信的好媽媽。讀了這一章,使我非常的敬佩長媽媽。

在這些“歷史”書中,我們知道了偉大的祖國有着太多屈辱的歷史。但現在,祖國一天天繁榮富強起來,值得我們去歌頌、去讚美我們那偉大的祖國!

中國,崛起!!!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4

狗、貓、鼠》這篇散文出自魯訊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曾對這篇文章進行了多次閲讀,才基本明白了它之中的含意,希望我的理解能夠正確。這篇文章主要通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來比喻某些人。

魯訊先生在文中闡述了他仇貓--即不喜歡貓的原因。其時這些原因與一類人的行為,性格很相像,例如寫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一樣,如果別人犯了什麼錯,受到批評,説不定那種人就會在某個角落裏偷偷地殲笑。魯訊先生説他討厭貓的第2個原因就是貓雖然和獅虎同族,都食比自己弱小的動物,但貓卻具有一副媚態,正同我們現在的某些人,常常刻意掩飾自己的某種本性,其是反而會讓別人覺得他更加虛偽。貓平時總是吃飯不管事,就像一些好吃懶做的人,有東西吃就比誰都積極,一要他做事,就一溜煙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就像廣東話中的一句俗語:"吃野吾做野,做野打爛野。"魯訊先生還告訴我們,老鼠中並非全部都那麼討厭,其實有寫隱鼠很討人喜愛,很有靈性,但卻遭到別人的摧殘,其實,人人都可以對這些弱小的生靈賦予一些愛心和同情,為什麼有人就做不到?這可需要反思一下。

看了這篇帶有深刻寓薏的問張文章,雖説我不是受益匪淺,但是我卻在其中悟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5

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書——《朝花夕拾》。這是一本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就更加充滿了個體生命的童年時代與人類文化發展的童年時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氣。書中有批判,有嘲笑,可以視為魯迅的雜文筆法向散文的滲透,不僅使其中的韻味更加豐厚,而且顯示了魯迅現實關懷的一面,這也是真正的魯迅。這本書確實非常好看。

《朝花夕拾》與一般的自傳或回憶錄的寫法不同,它不是個人生活的編年史,而只是從生活回憶中選取一些有意義的片斷,寫出一組既各自獨立又具有連續性的系列散文。魯迅的生活閲歷相當豐富,即使在本書中所反映的青少年時代,可寫之事也很多,但他只從中選取了十個題目,這與他一貫主張的“選材要嚴,開掘要深”的嚴謹的寫作態度有關。這十篇散文,每篇都有很深的思想意義和很高的藝術水平,在眾多散文中,可以稱得上是上乘之作了。

這本散文中,我覺得的一篇是《阿長與〈山海經〉》,這一篇散文裏,魯迅曾懷着真摯的感情為長媽媽呼喚:“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懷裏永安他的魂靈!”這種刻骨銘心的人間摯愛,顯露了魯迅心靈世界最為柔和的一面。還有那《二十四孝圖》中的“卧冰求鯉”、“老萊娛親”,被魯迅斥責了一頓,好有趣!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緩的筆調記述了魯迅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片斷,展現了家鄉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親朋師友的摯誠懷念,寄予了對現實的思考。希望大家多多去看《朝花夕拾》。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6

少了城裏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為伍,彷彿這樣的童年才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鑽進百草園。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閒來無趣。從書卷裏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有人説: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寫文章,最主要還是看他的文章裏有沒有感情。老師也曾説過: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成有血有肉的。

我不得不承認魯迅確實厲害,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樸實,熾熱的情感卻展露無疑。他希望與大自然真正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嚮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着讀着,仿若年邁的老人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發着陽光般的氣息。小的時候,自己也曾擁有過那樣的光輝世紀。喜歡坐在河岸邊看着鴨子從身前遊過,頒着手指頭細數“一隻,兩隻。。。。。。”;喜歡奔跑在林間小道,拋開心中的不愉快,盡情去笑,不用管禮數是否;還喜歡躲在一個隱祕的地方,看着同伴進進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後因為自己躲的技術太高超,無奈,只得向我低頭認輸。想到這裏,心中有種竊喜的感覺,説不上來是什麼。好象是一個小小的“陰謀”得逞了,又象是躲過了一場小小的“災難”。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

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惹人懷念啊。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7

比如範愛農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總像在渺視。有比如“卻仍然看見滿牀擺着一個“大”字”。這就是魯迅在描寫人外貌特徵和習性時的特別手法。他可以生動地表現出一個人的特點,又增加了幽默感。

魯迅不管是對他人的讚揚或批評以及對那人的各種看法,都豪不掩飾地寫出來。因此,我比較喜歡他的文章。例如〈阿長與山海經〉。內容大概是這樣的:長媽媽是我的保姆,起先,我很討厭她,特別是她的切切察察,而且她睡相極不好,但她也懂得許多有趣的禮節,是我不耐煩的。之後,她給我講“長毛”欺壓百姓的殘忍故事,他偉大的神力讓我敬佩。然後,在我極度渴望〈山海經〉時,阿長為我買來了。我又一次對她敬佩。最後,她辭了人世,我默默為她祈禱。本文由我一次一次對她態度的轉變,突出了阿長的樸實。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8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作者説,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作品。我在寒假裏讀了這本書,他給我的感觸很大。

魯迅的作品可以説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更能吸引讀者,彷彿在給你講故事一樣。

比如範愛農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總像在渺視。有比如“卻仍然看見滿牀擺着一個“大”字”。這就是魯迅在描寫人外貌特徵和習性時的特別手法。他可以生動地表現出一個人的特點,又增加了幽默感。

魯迅不管是對他人的讚揚或批評以及對那人的各種看法,都豪不掩飾地寫出來。因此,我比較喜歡他的文章。例如〈阿長與山海經〉。內容大概是這樣的:長媽媽是我的保姆,起先,我很討厭她,特別是她的切切察察,而且她睡相極不好,但她也懂得許多有趣的禮節,是我不耐煩的。之後,她給我講“長毛”欺壓百姓的殘忍故事,他偉大的神力讓我敬佩。然後,在我極度渴望者〈山海經〉時,阿長為我買來了。我又一次對她敬佩。最後,她辭了人世,我默默為她祈禱。本文由我一次一次對她態度的轉變,突出了阿長的樸實。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尋味,它反映着封建社會的種種陋習:有寫人吃血饅頭,吃人肉。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等等都受到了魯迅強烈的批判,也讓我不由得為那些人們感到悲哀。

如今,中國還有很多陋習,我想我會改變它們,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9

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翩。像是在嘗一道佳餚,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裏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裏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為伍,彷彿這樣的童年才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鑽進百草園。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

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閒來無趣。

從書卷裏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

有人説: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寫文章,最主要還是看他的文章裏有沒有感情。老師也曾説過: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認魯迅確實厲害,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樸實,熾熱的情感卻展露無疑。他希望與大自然真正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嚮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着讀着,仿若年邁的老人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發着陽光般的氣息。

小的時候,自己也曾擁有過那樣的光輝世紀。喜歡坐在河岸邊看着鴨子從身前遊過,頒着手指頭細數“一隻,兩隻。。。。。。”;喜歡奔跑在林間小道,拋開心中的不愉快,盡情去笑,不用管禮數是否;還喜歡躲在一個隱祕的地方,看着同伴進進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後因為自己躲的技術太高超,無奈,只得向我低頭認輸。想到這裏,心中有種竊喜的感覺,説不上來是什麼。好象是一個小小的“陰謀”得逞了,又象是躲過了一場小小的“災難”。

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10

魯迅的作品可以説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更能吸引讀者,彷彿在給你講故事一樣。

比如範愛農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總像在渺視。有比如“卻仍然看見滿牀擺着一個“大”字”。這就是魯迅在描寫人外貌特徵和習性時的特別手法。他可以生動地表現出一個人的特點,又增加了幽默感。

魯迅不管是對他人的讚揚或批評以及對那人的各種看法,都豪不掩飾地寫出來。因此,我比較喜歡他的文章。例如〈阿長與山海經〉。內容大概是這樣的:長媽媽是我的保姆,起先,我很討厭她,特別是她的切切察察,而且她睡相極不好,但她也懂得許多有趣的禮節,是我不耐煩的。之後,她給我講“長毛”欺壓百姓的殘忍故事,他偉大的神力讓我敬佩。然後,在我極度渴望〈山海經〉時,阿長為我買來了。我又一次對她敬佩。最後,她辭了人世,我默默為她祈禱。本文由我一次一次對她態度的轉變,突出了阿長的樸實。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11

温馨的回憶理性的批判

——讀《朝花夕拾》有感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一本經典散文著作,其中不乏有對封建舊制度理性的批判,同時也不缺少對兒時美好童年的回憶。温馨的回憶: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回憶了兒時在百草園玩耍和在三味書屋裏學習的枯燥;理性的批判:如《瑣記》,作者批判了衍太太的行為,表現了她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婦人。

在《朝花夕拾》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文章是《阿長和<山海經>》。這篇文章講的是:“阿長”是作者兒時的保姆,她迷信,又很樸實,得知作者想得到《山海經》,為其尋購併將《山海經》贈送得作者的故事。

在文中,我最喜歡“阿長”這個人物。她是一個迷信又淳樸的人,得知作者想得到《山海經》,為其尋購併將《山海經》贈送得作者。先抑後揚,昇華了“阿長”的人性美。

文中是這樣描述《山海經》的:是作者“最初得到的,最喜愛的寶書”“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圖像也很壞”“甚至幾乎全部用直線湊合”。這説明《山海經》很破舊,但是作者依舊那麼喜愛它。側面描寫出“阿長”對作者的喜愛,作者喜歡“阿長”。

讀完這篇文章,我讀出了魯迅對長媽媽的愛與恨,但更多的是愛。在生活中,親人不也是這樣對待我們的嗎?你要什麼,他們就會給你什麼;如果做不到,也會盡的努力幫助我們。這種濃濃的親情,難道我們不能為之動容嗎?

《朝花夕拾》,一本好書,一本經典之作,推薦你去讀一讀!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12

從目錄,細細品讀下去……魯迅的文筆淡雅細膩,真摯感人,讀完後,令人流連忘返。其中有一篇《藤野先生》讓我讀來十分地感動,讓我懂得了知識是沒有國界的。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學醫學時的老師,對魯迅非常關心。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大講究,但為人卻誠懇、公正,對學生誨人不倦,對研究一絲不苟。他一一糾正作者筆記上的錯誤,“不但增加了許多脱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樣一直繼續到他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在知道中國人很敬重"鬼"時,還擔心魯迅不願意解剖屍體。藤野先生真摯的愛給了在異國的魯迅極大的鼓舞,是十分無私和偉大的。當然,這本書的點睛之筆在於魯迅童年時的回憶。

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裏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蜕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裏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裏便大叫起來:’人都到那裏去了?’"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

《朝花夕拾》真實的記錄了魯迅從幼兒到青年生活的點點滴滴,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童時朋友和老師的懷念。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佈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讀出了發自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忽然間,我彷彿看到了童年時的魯迅趁大人不注重,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與我們的學習生活相比較而言,書塾裏的生活或許更無味些,雖然有壽先生的嚴格要求,但學生們還是壓抑不住愛玩的本性,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着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應該是這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因此我才會那樣喜愛,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瞅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異常的親切,佈滿激情。

童年是樹上的蟬,是水中的蛙,是牧笛的短歌,是夥伴的迷藏。現在,我也已經告別了童年,整日都在忙碌的學習之中但我自己認為自己還是一個稚氣未脱的孩子,有時還做着甜美的童年之夢迴憶起那些童年瑣事,還時常記憶猶新。童年已漸漸遙遠,逝去的童年無法挽回,留下的只是些散瑣的記憶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13

《朝花夕拾》,如名字一樣。年邁時再回想起童年的每一寸光陰,酸甜苦辣不過彈指一揮間罷了。清晨的花朵必然是嬌嫩美麗,花瓣居住在晨露下,葉子生長在陽光裏。將近黃昏時,它少了一絲温柔,卻多了一絲優雅。夕陽為它增色,鳥兒為它頌歌。宛如一瓶碩有年代的酒,時間把它釀造得如此醇厚。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我在這篇散文集裏最喜歡的文章了,魯迅先生用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的角度,來描述在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的所見、所聞、所感。讀完之後讓人感到身臨其境,彷彿就在望着小時候的魯迅在捉螞蚱,捉斑蝥,在爬樹,在偷偷挖何首烏,或是佈置陷阱抓小動物……之前聽説過一句話:真情實感是文章的鹽。對此我更佩服魯迅先生的文章了,不用一個華麗的辭藻,卻能將一個小孩子的童稚與調皮寫得躍然紙上,我當然也會有和幼年的魯迅一樣的想法,但他的手法,卻是我怎麼樣也學不來的。

讀着讀着,不禁想到了我無憂無慮的童年。我曾經有一個朋友,經常一起玩,那條最窄,陽光卻最燦爛的小巷是我們的“祕密基地”,“集合”後,我們就叫上其他人,在陽光下盡情追逐,又或是捉迷藏,那時感覺村子就是整個世界。有時我們會去小賣部買兩瓶飲料,互相説了乾杯,就開始了“醉酒表演”……只可惜,雖然現在還是童年,那小巷卻已拆掉,變成新小區的一部分,朋友也去了四川,再也沒回來。懷念,無奈,這也是魯迅先生想表達的吧。

有人從這本書中讀出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因為迷信與無知,因為庸醫與劣紳,因為古板與教條,因為無公正。但我從書中更多讀出的是想念,因為辛勤勞動的長媽媽,因為教書認真的壽鏡吾先生,因為關愛學生的藤野老師,因為百草園,更因為那一去不返的童年時代。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14

在這兩個星期中,我閲讀了魯迅先生所著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在這本書中,一篇篇充滿着時間記憶的故事,一系列的經典回憶,使我難以忘懷。

同時這本書中也向我們描繪了亂世百姓的生活,封建社會的規章制度,社會對人民的壓迫,而書中的批判、諷刺、嘲笑等,都表現了魯迅先生對當時社會的反感與不滿,希望民族進步,社會安定。

在書中有一個讓我難以忘記的人物:“阿長”,阿長是一個很不幸的又渴望着一生平平安安的勞動婦女。她的名字不為人知,又出生低下,她不識字也沒文化。更不幸的是,還是青年的她,卻不幸地守了寡,為養活自己和兒子在別人家中做女工,卻一年才能請幾天假回家。

但她相信,自己的不幸算不上什麼,繼續堅持並熱愛生活,希望自己能平平安安,當魯迅先生回憶時對她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在你懷裏永安她的魂靈”。

然而阿長對孩子傾注了一片心血。前半部分基本寫得比較壓抑,但寫的是兒時的心理。其實阿長對孩子關愛是一直不變的,從沒有改變過。

魯迅是一輩子跟書打交道的大文學家,而他寶貴的第一本圖書就是阿長買的,魯迅紀念阿長,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本書的經典回憶,與每一篇故事裏的經典人物,都描寫得無比詳細,並且描寫得無比精緻,讓我永生難忘。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15

寒假,我看了《朝花夕拾》這本書,這是一本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記述了魯迅的童年生活和青年是求學的歷程。

在《狗貓鼠》中,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佈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嚎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恨;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在《阿長與山海經》中,作者憶述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

在《二十四孝圖》中,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鋭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在《父親的病》中,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作玄虛、勒索錢財、革菅人命的實質。

《朝花夕拾》是魯迅對往事的回憶,有趣的童年往事、鮮明的人物形象,一件一件往事,同時也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表現了魯迅對艱苦勞動人民的惋惜、同情,也表現了對當時社會的厭惡,告訴我們不要再回去那讓人受苦的社會,更表現了對阻遏人民前進、折騰人民、損害孩子、保留封建思想的人的痛恨。讓我們瞭解歷史,感謝美好生活的由來。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16

“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便是現在心目中的離奇和蕪雜,我也還不能使它即刻幻化,轉成離奇和蕪雜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雲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魯迅先生如是寫道。

那個國門洞開,中華大地戰火紛飛、風雨飄搖的時代還不算太遠。而親歷的人漸漸遠去,關於此的記憶也慢慢模糊。仍長存於腦海的,是那清俊超凡的身影。一身素衣長衫,一隻光禿筆桿,孱弱而有力,緩慢而鏗鏘,寫下一篇篇發人深思,抨擊時弊的文章。他們以筆作為長矛,以尖鋭的話語刺破腐朽與黑暗;他們振臂高呼,渴望以淋漓的鮮血喚醒愚昧麻木的世人。

魯迅就是這樣一位先生。在《朝花夕拾》這本書中,魯迅先生把犀利的筆觸伸向了不同的文化現象,不同的階層,不同的人物。其中有無情的揭露,有憤怒的控訴,有尖鋭的批判,有辛辣的諷刺,有機智的幽默,有細緻的分析,有果決的論斷,有激情的抒發,有痛苦的吶喊,有親切的鼓勵,有熱烈的讚頌。筆鋒馳騁縱橫,文采飛揚,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它徹底打破了中國古代散文“温柔敦厚”美學風格的束縛,更自由大膽地表現現代人的情感和情緒體驗,為中國散文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更加寬廣的道路。

散文是魯迅先生靈魂的自剖,簡約凝鍊的象徵性語句中灌注了作者複雜深邃的思想情感和他全部的精神力量。這些散文把抒情、敍述和議論結合在一起,有時如平靜的港灣,有時如波濤翻滾的大海,有時候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時如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態,體現了魯迅散文的藝術成就。正是由於形成了如此繁複多變而又融會和統一的風格,才給予了讀者異常豐盈的美感享受和深刻的思想啟示。

魯迅在《朝花夕拾》中以清新明麗和行雲流水般的筆觸,敍述了自己前半生中間的種種人生遭遇和感情歷程。瀏覽這些洋溢着純真情懷的文字時,我由衷地覺得,有一位忠厚坦誠,奮勇跋涉和愛憎分明的人,站立在自己的面前,鼓勵自己也像他那樣踏實認真和堅韌不拔地生活下去。

辣乃魯迅的本色,他用犀利的筆鋒撥動時代的華章,用篤信造就赤子之心,如濁酒過斷腸,耐人尋味。一句“橫眉冷對千夫指”,索然一個血性男兒的形象,對反動、守舊勢力是毫不留情的抨擊與諷刺。

我所看過的回憶錄大都是風華月殘、捕風捉影的閒情雅緻。倒沒有着夕拾的朝華這般別有風味,這樣甚至更加韻味深長!《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生命的吶喊。它不是高陽酒徒的一碗殘酒,也不是周作人式的一杯茗茶,大約是一支煙,一種思想的心境,深入骨髓,淡化無痕,盪滌了我的靈魂。

那綻放的生命中張揚的是堅韌,藴藉的是温柔,歌頌的是痛苦而美麗的詩意靈魂――帶露折花,夕拾舊事。

讀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國中 篇17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裏有苦也有笑。但或多或少都在自己的心裏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而魯迅寫的《朝花夕拾》裏就是寫他的童年和青年的回憶。《朝花夕拾》是魯迅的散文集。在這本書中他的真情流露比其它任意一本書都要多。

他的童年並不很快樂,他做的很多事都得不到長輩的認同。這使他感到難過,但樂觀的他沒有認為這是人生的黑暗,而是把那些長輩的不認同化為動力,寫進這部《朝花夕拾》裏。他告訴我們,要珍惜童年,更應及時把童年中的無奈釋放出來。同時也給那些喜歡批評孩子,不理解孩子的家長敲響了警鐘。

但是童年畢竟是美好的。從作者對百草園那一串充滿詩情畫意的描述中,我似乎隨着他的心情愉快的回到了那個充滿童趣的,碧綠的,生機勃勃的院子裏,體驗一個孩子與大自然相處的無憂無慮。即使去了學堂,有一位古板的老師,讀一些難懂的語句,也壓抑不了孩子們折梅,尋蟬蜕的天真。作者的童年樂趣中,還包括畫畫和看戲到來的渴望和滿足。

我真的很羨慕作者有這樣豐富多彩的童年,能有説不完的話,還有閏土那樣一位好夥伴。他那時雪地捕鳥的樂趣是我們這些生長在城市裏的孩子無法感受到的。文中的一切對於我都是那樣的新鮮,鮮活,充滿吸引力。一切感受都是那麼令人回味,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愛《朝花夕拾》中的這一篇,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d0493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