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巴金的團圓讀書心得(精選5篇)

巴金的團圓讀書心得(精選5篇)

巴金的團圓讀書心得 篇1

《團圓》是巴金上個世紀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説,60年代初發表在《上海文學》上,後來長影把這部小説搬上了銀幕,改名為《英雄兒女》。影片公映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向我開炮!”影片中的英雄王成那句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深深銘刻在我們心中。

巴金的團圓讀書心得(精選5篇)

巴金一直主張作家要下去,創作要上去。《團圓》就是巴老實踐着自己的創作原則。因為他作為志願軍慰問團的成員,在朝鮮戰場呆過很長時間,冒着極大的危險,終日在戰壕裏與志願軍指戰員同甘共苦,可以這樣説,“英雄兒女”是作家用生命寫出來的。

面對影片的成功,巴金説,小説寫得並不好,是編劇編得好,導演導得好,演員演得好。謙虛的話語更映襯出這位文學大師的人格魅力。

好人走好,這是人們對巴老的深切懷念。巴老除了為世人留下了皇皇鉅著,更留下了人們對這位人民作家的尊敬,而這種尊敬是發自內心的。

談到改編,現在的影視作品的劇本,許多都來自於小説。進入市場經濟後,改編也出現了版權一説,因為二度創作,有了小説一度創作打下的紮實基礎,成活率也相當高。按理説,出賣了版權後,改編的成功與否應該是改編者的事情了,與原創者沒有什麼關係,文責自負,板子也打不到原著身上。但是,現實生活中,為了改編一事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吵上法庭的例子卻時有所聞。

巴金的《團圓》搬上銀幕後改名為《英雄兒女》。巴金不但沒有任何責怪的意思,反而大加讚賞;現在的一些作家,名氣不是很大,脾氣卻不小。有一位作家,寫了許多反腐敗的小説,為了一個片名的改動與合作者發生了爭執,因為改編者堅持自己的意見,兩家不歡而散。現在,這位作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改編自己的作品了。

有一種説法,叫小説搭乘影視的快車,意思是説畫面語言擴大了文字語言的影響。這倒是一句大實話。熱播的《亮劍》、《歷史的天空》、《激情燃燒的歲月》等,都是影視帶動了小説的閲讀。其實,沒有哪一個改編者會去做“減法”的,只會發揮影視創作改編的“加法”效應。

從對待改編的這一態度上,我們的作家倒是需要向巴金學習的。對巴金這樣一位大師來説,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往往是這些小事才構成了大師的偉大人格。追思巴金,學習大師,首先應該從為人做起。

巴金的團圓讀書心得 篇2

1952年冬天,以巴金為組長的全國文聯組織的赴朝創作人員換上軍裝,伴着“雄赳赳,氣昂昂, 跨過鴨綠江”的歌聲,踏上了滿目瘡痍的朝鮮土地。在朝鮮戰場上,巴金同創作人員深入到志願軍中,同許多戰士結下了深厚友誼。回國後,他寫出中篇小説《團 圓》,並發表在1961年8月號的《上海文學》上。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讀了《團圓》後,責成長春電影製片廠將它改編成電影。這年夏天,導演武兆堤和編導毛峯奉命開始了將小説《團圓》改編成電影劇本的工作。   導演武兆堤出生在美國匹茲堡,5歲時隨父母回到中國。19歲那年他隻身去了延安,成為一名文藝兵。在《英雄兒女》之前,他已經和蘇里聯合導演了著名影片《平原游擊隊》。編劇毛烽,曾經在朝鮮戰場上戰鬥3年,是政治部的祕書,所以他格外熟悉主人公們的生活。

在《團圓》這部小説裏,主要就是寫父女團圓的故事,有關王成犧牲的描述卻簡單得只有一句話:“只是王成沒有能回來,他勇敢地在山頭犧牲了。”其他的什麼都沒有。編劇毛烽拿過小説一看傻了眼,幾乎無從下筆:“我説這個沒辦法,我沒那個本事。”導演 武兆堤卻“威脅”他説:“你幹也得幹,不幹也得幹,上了這‘賊船’就不能下來。”一番話把毛烽推辭的念頭給堵了回去。於是,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王成在那個 著名的無名高地,成就了自己生命中最輝煌的時刻。

這是一部優秀的軍事題材影片,它描寫了廣大志願軍戰士在朝鮮國土上的流血奮鬥,並藉助父子、父女、老戰友之間的生死離別、劫後重逢來渲染氣氛、結構故事,表現了革命事業的艱難歷程。影片在巴金原小説的基礎上,充實了王成的故事,以細膩的筆觸突出了這個英雄戰士的成長過程以及對其他戰士的影響。人物關係的情感內容和炮火連天的戰場氣氛的營造,使影片既洋溢着革命激情,又深藴着親情與道德力量。片中昂然一曲《英雄讚歌》,通過在故事內外空間的巧妙處理,使之具有動人的魅力,從而流傳甚廣。

電影《英雄兒女》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某團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鬥中勇敢作戰。剛從醫院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並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來信給張團長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戰友王復標 的兒子。在戰鬥中王成英勇奮戰,壯烈犧牲。在全軍開展向王成學習的運動中,王文清認出該軍文工團員、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原來十八年前,王 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妻子被敵人殺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復標收養了他的女兒王芳,此後雙方失去了聯繫。王文清沒有立即與王芳相 認,而是幫助她完成歌頌王成的創作任務,並鼓勵她以實際行動向哥哥學習。後來,當王芳在陣地上為炊事員演出時,敵機突然來襲,她為掩護炊事員而負傷,被送 回祖國醫治。一個月後,王復標參加慰問團赴朝慰問,王芳也傷愈歸隊,三人在前線團圓。王復標將真情告訴王芳,兩位父親都勉勵王芳向哥哥學習,當好革命接班人。

巴金的團圓讀書心得 篇3

《團圓》是巴金上個世紀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説,60年代初發表在《上海文學》上,後來長影把這部小説搬上了銀幕,改名為《英雄兒女》。影片公映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向我開炮,”影片中的英雄王成那句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深深銘刻在我們心中。

巴金一直主張作家要下去,創作要上去。《團圓》就是巴老實踐着自己的創作原則。因為他作為志願軍慰問團的成員,在朝鮮戰場呆過很長時間,冒着極大的危險,終日在戰壕裏與志願軍指戰員同甘共苦,可以這樣説,“英雄兒女”是作家用生命寫出來的。

面對影片的成功,巴金説,小説寫得並不好,是編劇編得好,導演導得好,演員演得好。謙虛的話語更映襯出這位文學大師的人格魅力。

好人走好,這是人們對巴老的深切懷念。巴老除了為世人留下了皇皇鉅著,更留下了人們對這位人民作家的尊敬,而這種尊敬是發自內心的。

談到改編,現在的影視作品的劇本,許多都來自於小説。進入市場經濟後,改編也出現了版權一説,因為二度創作,有了小説一度創作打下的紮實基礎,成活率也相當高。按理説,出賣了版權後,改編的成功與否應該是改編者的事情了,與原創者沒有什麼關係,文責自負,板子也打不到原著身上。但是,現實生活中,為了改編一事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吵上法庭的例子卻時有所聞。

巴金的《團圓》搬上銀幕後改名為《英雄兒女》。巴金不但沒有任何責怪的意思,反而大加讚賞;現在的一些作家,名氣不是很大,脾氣卻不小。有一位作家,寫了許多反腐敗的小説,為了一個片名的改動與合作者發生了爭執,因為改編者堅持自己的意見,兩家不歡而散。現在,這位作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改編自己的作品了。

有一種説法,叫小説搭乘影視的快車,意思是説畫面語言擴大了文字語言的影響。這倒是一句大實話。熱播的《亮劍》、《歷史的天空》、《激情燃燒的歲月》等,都是影視帶動了小説的閲讀。其實,沒有哪一個改編者會去做“減法”的,只會發揮影視創作改編的“加法”效應。

從對待改編的這一態度上,我們的作家倒是需要向巴金學習的。對巴金這樣一位大師來説,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往往是這些小事才構成了大師的偉大人格。追思巴金,學習大師,首先應該從為人做起。

巴金的團圓讀書心得 篇4

收到《一生的資本》這本書,還不明白其中的含義。讀完後恍然大悟。使一部分人受益匪淺,我是其中之一,給了我繼續學習的動力、健身的迫切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作者馬登,出身貧寒,父母早逝,從小做童工,不僅吃不飽,還遭受打罵,可説是命運坎坷,可是他面對困難不退則進,自強不息刻苦學習,從書籍中獲得財富,獲得成

功。我們不要説命運不好,其實命運在自己的手中,要自己好好地去把握。

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的貧窮,都來自於惡劣的思想環境和惡劣的生活方式。是一種病態。並沒有人願意過貧窮的生活。但擺脱貧窮要付出努力,之所以有些人不嫩擺

脱貧困,是因為懶惰,沒有思想,得過且過。

還有一部分人,沒有走向成功,過於滿足,有飯吃餓不死就行,沒有夢想,缺乏鬥志,停滯不前。其實人生要有目標,跟隨希望努力做事,積累經驗,更上一城樓。

個人首先要有夢想,為夢想而奮鬥。奮鬥需要資本,有些人天賦很好,卻一生平庸,沒有成就,原因沒有經過專業培訓,技術不過關,也就是需要不斷的學習。卻又苦於

沒有時間,又要工作,又要做家務,時間是擠出來的,做事合理的安排時間,充實自己為以後晉升打好基礎,何樂而不為。

有一部分人積極,奮進,工作廢寢忘食,缺工作起來有氣無力,這就要説到健康和休息。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身心健康,除了經常鍛鍊,補充營養,還要多讀一些有益於身

心健康的書籍,樂觀也是好好工作的資本。有一個健康身體,才能更好的工作,工作之後要充分休息。休息好了才能保證身體健康。所以叫勞逸結合。

要做一個善良、真誠,智慧的人,要做到儘自己的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答應別人的事盡心做,遇事冷靜思考。這也是《一生的資本》給我的啟示。

人生的路很少一帆風順,要有良好的心態,在挫折和困難面前不氣餒,積極向上,在成績面前別驕傲繼續向前。努力學習,精益求精,結交正能量朋友。生活上節儉,積

蓄,合理安排時間。珍惜美好的生活,創造更輝煌的成就。

《一生的資本》的營養很多,夢想、學習、奮鬥、健康、樂觀、正直、善良、智慧……

巴金的團圓讀書心得 篇5

從羅曼·羅蘭寫三位巨人傳記的序言中,我看出三部傳記有三個獨特的着力點:

一是羅曼·羅蘭重新定義了“英雄”的概念,讓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奮,我心中英雄的列表自此刷新。

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 “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所有的只是些空虛的偶像,匹配下賤的羣眾的:時間會把他們一齊摧毀。成敗又有什麼相干?主要是成為偉大,而非顯得偉大”。“我絕不會造成不可幾及的英雄範型。我恨那懦怯的理想主義,它只教人不去注視人生的苦難和心靈的弱點。我們當和太容易被夢想與甘言所欺騙的民眾説:英雄的謊言只是懦怯的表現。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便是注視世界的真面目——並且愛世界。”

以往的我們所認為的“英雄”,不過是些野心家而已——“那種人憑藉強力,在虛榮或個人野心的驅策下,能為人類釀造巨大的災害。”(楊絳《巨人三傳》代序語)

二是羅曼·羅蘭沒有過多敍寫三位巨人偉大的藝術成就,而是把飽蘸着情感的筆墨用於述説他們一生中經受的痛苦,這是羅曼·羅蘭認為他們之所以偉大、之所以能稱為英雄的原因之一,有關他們痛苦的描寫貫穿於三篇傳記的始終:

“這些傳記中人的生涯,幾乎都是一種長期的受難,或是悲慘的命運,把他們的靈魂在肉體和精神的苦難中折磨,在貧窮與疾病的鐵砧上鍛鍊;或是目擊同胞受着無名的羞辱與劫難,而生活為之戕害,內心為之碎裂,他們永遠過着磨難的日子;他們固然由於毅力而成為偉大,可是也由於災患而成為偉大。”他們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慘,或由內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疊加於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他們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羅曼·羅蘭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承受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可以説是為我們譜寫了一曲偉大的命運之歌——“在貝多芬百年祭的時候,我紀念那一代,同時頌揚它偉大的同伴,正直與真誠的大師,教我們如何生、如何死的大師。”

貝多芬的痛苦來自病痛的折磨,不得不“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他寫信給韋該勒時説:我過着一種悲慘的生活,兩年以來我躲避着一切交際,因為我不可能與人説話,我聾了。要是我幹着別的職業,也許還可以;但在我的行當裏,這是可怕的遭遇埃我的敵人們又將怎麼説,他們的數目又是相當的可觀!……人家柔和地説話時,我勉強聽到一些,人家高聲叫喊時,我簡直痛苦難忍……我時常詛咒我的生命……普盧塔克教我學習隱忍。我卻願和我的命運挑戰,只要可能;但有些時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憐的造物……隱忍!多傷心的避難所!然而這是我惟一的出路!”上帝在貝多芬肉體的痛苦上,還要再加一種痛苦,這個有着劇烈熱情的人,卻遭到愛情的遺棄:“也許以他暴烈、多並憎恨人類的性情,無形中使他的愛人受難,而他自己又因之感到絕望”;他在他的筆記內寫道:“我一見到這個美妙的造物,我的心情就氾濫起來,可是她並不在此,並不在我的身旁!”——創傷深深地銘刻在他頭上。他自己説:“可憐的貝多芬,此世沒有你的幸福,只有在理想的境界裏才能找到你的朋友。”——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説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的:“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米開朗琪羅的痛苦來自他充滿矛盾的靈魂:他既無殘疾,也不貧窮。他出身高貴,是佛羅倫薩的名門望族,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和藝術功底。但他的祖國多災多難,外族入侵,人民被奴役,他的心血之作一次又一次被毀於戰亂。他非常富有,每完成一部作品,他都會獲得一大筆酬勞,但他卻過着像窮光蛋一樣的生活,只吃麪包,喝點葡萄酒,每天只睡幾個小時;他驚人的長壽,一生渴望愛情,寫出大量火熱純潔的十四行詩,但他卻終身未婚,孤單到老;他的家族從未給他任何温暖,總是一次又一次從他身上榨取金錢,利用他的名譽到處炫耀,而他根深蒂固的家族觀念和光宗耀祖思想卻使他出手大方;他驕傲固執,目空一切,他在藝術上堅持自己的獨立見解,甚至不惜和教皇鬧翻,但他又軟弱可笑,總是在關鍵時刻選擇妥協投降,做出種.種與他名譽不符的可笑舉動;他的藝術天分驚人,雄心勃勃,創作出《大衞像》、《奴隸》、《摩西》等驚世傑作,但他又不得不為教皇奔波賣命,這個任務還沒完成,又有新的任務在催促着他,因此他計劃中最偉大的作品都半途而廢。他一生都在超負荷的工作,同時還要為那些沒完成作品忍受內心的譴責;到了老年,他已經成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後一位藝術大師,人們對他像對上帝一樣敬重,無人敢於挑戰他的權威,但他卻越來越虔誠,在上帝面前惴惴不安。“他是孤獨的。——他恨人,也遭人恨。他愛人,但無人愛他。人們對他既欽佩,又懼怕。最終他在人們心中引起了一種宗教般的崇敬。他凌駕於他的時代。於是,他稍稍平靜了一些。他從高處看人,而人們則從低處看他。他始終是單身。他從不休息,連最卑賤的人都能享受到的温柔他也嘗不到,他一生中連一分鐘都不曾在另一個人的温柔懷抱裏入眠。他從未得到過女人的愛。在這荒漠般的天地裏,只有維多利亞科洛納的友情,曾閃過一道純潔而冷峻的星光。周圍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熾熱的思想流星——他的慾望和瘋狂的夢境——飛馳而過。貝多芬從未經歷過這樣的黑夜。因為這黑夜就在米開朗琪羅的內心。貝多芬的悲憤是社會的過錯,他本人卻天性快活,且渴望快樂。米開朗琪羅則憂鬱成性,令人害怕,使人本能地躲開他。他在自己周圍造成了一片空虛。”

列夫 . 托爾斯泰的情況則完全不同,他是貴族出身,地位優越,衣食無憂;他身體健康,婚姻美滿,有深愛的妻子兒女;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好評如潮,他是巍然聳立的文學高峯,他不僅為讀者展示了俄羅斯近代歷史的廣闊畫面,還精彩地譜寫了俄羅斯民族之魂,他塑造了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每一個都讓人們點點頭説:“是的,俄羅斯人就是這樣的。”總之,他是一個一般人看來什麼也不缺的人,然而他的痛苦恰恰由此而生。他天性善良,悲天憫人,他為城市貧民的悽慘處境感到震驚,為農民的生活貧困,精神麻木而痛苦,因自己物質富有,生活優裕而內疚,為自己不忍心擺脱家庭羈絆去過苦行生活而苦惱……總之,他的博愛精神使他不能忍受他人受苦受難,他渴望天下大同,人民昌盛,他希望所有人都能過上幸福安詳的生活。為了實現他的理想,他首先改變自己的生活條件,讓自己和農民生活勞動在一起,他在自己的莊園裏實行改革,解放農奴,把土地分給佃户,他推行“愛的宗教”,提倡“不以暴-力抗惡”,甚至提出“敵人要打你的左臉,要把右臉也伸出去”,到了晚年,他的想法更加變本加厲,他甚至打算捐出自己的所有財產,想法遭到家人的拒絕之後,他以八十二歲高齡離家出走,最後孤獨地死於出走途中。羅曼羅蘭説:生活是嚴酷的,對於那些不安於平庸的人來説,生活就是一場無休止的搏鬥,而且往往是無榮譽無幸福可言的,在孤獨中默默進行的一場可悲的搏鬥。這大概就是對於托爾斯泰行為的最好註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8oemo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