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通用17篇)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通用17篇)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1

老舍先生出生於城市貧民家庭,童年時代是在北京胡同裏的大雜院度過的,大雜院的人和事在他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柳家大院》講述的就是北京大雜院的故事,熟悉的素材與背景顯然是這篇小説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故事的講述者“我”是個在街上擺卦攤的算命先生,老伴已經去世,與拉洋車的兒子相依為命,“住着柳家大院的一間北房(租的)”。懸樑自盡的小媳婦所在的王家共有四口人,住兩間房(也是租的),公公老王“給一家洋人當花匠”,還認得幾個字。丈夫小王是個石匠。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通用17篇)

小姑子二妞由老王服務的那個洋人“供給着在一個學校唸書”,自居女學生。因為“孃家使了一百塊的彩禮”,王家“爺兒倆大概再有一年也還不清這筆虧空”,“所以老拿小媳婦出氣”。老王是“一天到晚對兒媳婦挑鼻子弄眼睛”。二妞“和她爸爸一樣討人嫌”,給她嫂子小鞋穿,亂造謠言給嫂子使壞”。小王雖然不像爸爸、妹妹那樣惡毒,但受到爸爸、妹妹挑唆後還是經常狠狠地毆打小媳婦。並且,“一打,他可就忘了他的胳臂本是砸石頭的”。小媳婦“沒有一天得着好氣,有的時候還吃不飽”,最後在不堪忍受、萬念俱灰的情況下選擇自殺,結束了自己年僅十七歲的生命。

小説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二妞。她是小媳婦之死的罪魁禍首。是她不忿於嫂子的“臉上居然有點象要笑得意思”,要懲治嫂子,先踹了嫂子一腳,導致小媳婦手中正端着的飯鍋出了手,掉在地上,鍋裏的米粥潑了一地。然後二妞馬上惡人先告狀:“爸,瞧她把飯全灑在地上啦!”在一個貧窮之家,“糟蹋糧食”幾乎是不可饒恕的罪過。所以“小王的臉當時就漲紫了,過來揪住小媳婦的頭髮,拉倒在地liu_。小媳婦沒出一聲,就人事不知了”。第二天小媳婦就上吊自殺了。

我對二妞這個人物的印象,就是一個詞就是尖刻,否則很難解釋她為什麼要千方百計陷害嫂子。但老舍先生對此顯然並不滿足,他特意在小説中設計了一出二妞與張二嫂吵架的情節,對二妞這個人物作了更為嚴厲的批判。當時小媳婦被打之後躺在牀上,鄰居張二嫂“動了善心”,過來看看小媳婦,安慰了她幾句。這下子可得罪了二妞,她當即就與張二嫂吵了起來。不過她可不是張二嫂的對手,張二嫂一句“你這個丫頭要不下窯子,我不姓張”就“把二妞罵悶過去了”。接着張二嫂罵得更厲害,“三禿子給你倆大子,你就叫他親嘴;你當我沒看見呢?有這回事沒有?有沒有?”通過張二嫂一連串責問,我們可以肯定,有!這就不僅尖刻,而且品行不端。此處令人“拍案叫絕”。二妞此時只有十四五歲,很難想象成年後她會是怎樣的一個人。

《柳家大院》是那種具有完整結構與完整故事情節的傳統意義上的小説。在魔幻、先鋒、心理、意識流等大行其道的今天,這種傳統意義上的小説已經被不少人視為陳舊、落伍,應該被送進垃圾箱了。只是我能力有限,只能欣賞這類小説。老舍先生的創作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幽默,不過我一直認為這一特點與他的大多數作品的主題—窮人的苦難與不幸—不相協調。魯迅先生曾批評過老舍先生油滑,我想原因可能即在於此。《柳家大院》雖然沒有幽默成分,但因為文字採用了不少北京口語,整篇作品多多少少仍給人以輕佻、不莊重之感—北京口語很大程度上給外地人的印象就是嬉皮笑臉、油腔滑調、“耍貧嘴”。這也是它在深度方面難以達到魯迅先生同樣描寫女性悲慘命運的短篇小説《祝福》的原因。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2

老舍的短篇小説《柳家大院》講述的是在舊時代北京的一個不起眼的大雜院裏,公公、小姑子、丈夫虐待小媳婦導致她上吊而死的悲劇故事。但作品並不僅僅唱出了黑暗社會底層婦女的悲歌,更像作者自己所説的那樣“在平凡的事件中看出意義”。從貧民窟司空見慣的血淚的生命史中挖掘出底層勞動人民的悲劇根源,揭示整個民族精神文化的痼疾。

誰是逼小媳婦走上自殺絕路的兇手?單從文章表面看,我們可以斷然地回答她是被自己家中的親人——公公,小姑子,丈夫折磨死的。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婦女的地位是最低下的,就如魯迅悲痛地指出:“有時簡直並牛羊而不如”。貧窮往往能將人性的殘忍與對生命的漠視展露無疑。小媳婦是被她的父母以一百元的代價“賣”給王家的,這樣就使王家“再有一年也還不消這筆虧空”。“愛與不愛,窮人得在金錢上決定。”因為窮,小媳婦被人認為是王家生活貧困的根源,被當作“出氣筒”。但是如果究其根本,我們可以看到是所謂的“文明”在從中作梗。這“文明”,指的就是中國固有的封建倫理道德加上外來的資本主義文化思想,是它毒害着勞苦人民的心靈,釀造着生活的苦酒,使像小媳婦這樣的“苦人”走上絕路。

小媳婦最終是死了,她的死是苦難的終結和逃離,更是對醜惡世界的控訴與批判,但這種力量太微弱了,螢火照不亮黑暗的天際。二妞的命運就説明了一切。這個自居為“女學生”的丫頭,變着法兒折磨她的小嫂子,恨不得“把她一下子捶碎才痛快”,可她無論怎樣自認高貴,都逃不脱“窮人家姑娘的悲劇命運”,她還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正盤算着把她賣出去,更沒有意識到她嫂子就是未來的自己。這樣的結局使得悲劇之悲達到了無以加復的地步。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3

老舍在《柳家大院》中給我們刻畫了住在“柳家大院”裏的各具特色的底層人物形象,在語言上樸實而滑稽,在小説中多次運用到“暗諷”,“文明人”“貓尿”等語言構成了老舍獨具特色小説風格。

老舍用王家小媳婦之死作為全文的主線來重點刻畫了王家,張家和“我”的生活。老舍通過用人物自訴的方式,批判了像老王、小二妞這樣身上存有嚴重人格扭曲的貧民。老王本是一家洋人的花匠,兒子在城外當石匠,可以説生活並不富裕,但老王卻整日用“文明人”自居,把封建禮教作為自己的道德標準,自己還挺得意,不把自己的兒媳婦當人看,從不給她好臉色看,他把自己的兒媳婦當成了一件“貨物”,因為那是他花了一百元的彩禮“買”來的,一年父子倆也還不清虧空,老王就拿兒媳婦出氣,更可惡的是他自己不親自動手打兒媳婦,只對她做體罰和精神上的摧殘。他可恥的唆使自己的兒子打小媳婦,她卑鄙的讓自己的女兒小二妞折磨小媳婦。

我們可以從小説中看到老王、小二妞這樣人的身上他們確實是有“病態”的,他們明明和其它貧民一起住在這個破敗的柳家大院裏,卻自以為高人一等,明明自己也是一個窮光蛋,洋太太給她一百元錢是看在為她賣命和加上要從老王的工錢里扣緣故,可以説老王沒有從洋太太那裏得到什麼便宜,但為何他還“洋洋得意”感覺內心很滿足呢?這是因為他們是一羣當慣了奴才的人,他們在封建禮教的影響下已經沒有了獨立自主的人格,他們跟慣了主子,已經形成了把能跟着好主子作為“光榮”的普遍價值觀,他們已經被毒害的不能稱其完整意義上的人。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4

我無意間讀了一本叫《岳飛傳》的書,使我受益匪淺。 岳飛不但是一個武將,還是一個詩人呢!他寫過許多詩,如,《滿江紅》《遙望中原》,《滿江紅》最為,這首詩激勵着我們的愛國之情,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有骨氣,不能一遇困難就服輸,一遇危險就後退。上下五千年,不知有多少有骨氣的人,如文天祥,于謙都是有骨氣的英雄,一個人從生到死都要有骨氣。書中秦檜殺害岳飛,陷害忠良,都是為了金銀財寶,而岳飛臨死前還為了國家安危還求獄官讓他的戰士們不要以下犯上,引起內亂。

一本書能夠經典名著,一定包含了超高的藝術造詣和透徹的人生道理。今天我讀完了一本清朝作家錢彩寫的岳飛傳講的是:

岳飛是我國曆偉大的民族英雄、的軍事將領。岳母為了激勵岳飛忠君報國,在他的背上刺傷“精忠報國”四個字。他一生戰功赫赫,但他最後卻被昏君和臣殘酷殺害了。

至今我們仍能體會到岳飛那氣壯山河的愛國情懷。雖然岳飛的生命不能永恆,但是他的光輝業績卻會在人間流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句話: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富則中國富,少年屹立與世界則中國屹立與世界。我們從小要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5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了一所中國台灣國小,聽了一節祖國文字的課,老師和學生的愛國情意讓作者深深的感動,其次也表達了一種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和強烈的民族精神,尤其是對”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記憶猶新。

我從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中讀懂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是一種責任;我從爺爺參加世界首腦會議拍照後,他揀起腳下的中國國旗圖標,我讀懂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是一種自覺;我從這回日本要侵略釣魚島,中國人拒買日貨讀懂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是一種決心。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我們中國人還沉浸在四大發明的榮耀中,我們雖然發明了火藥,但被外國列強放入槍、炮中,攻打我們國家,我們雖然發明了指南針,但被八國聯軍運用在航海上,侵略了中國。為了讓祖國強大,我們中國人要團結起來,自強不息。學生應該好好學習讓祖國更加強大,警察要把小偷、壞蛋全部抓起來,不讓他們用不好的行為來腐敗國家……

一百年前梁啟超先生説過:”今日中國全靠青年,青年強則國強,青年雄於世界,則國雄於世界“,而各行各業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來愛國。

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使我們祖國繁榮昌盛,也只有這樣中國才能進步,才能更好的發展,才能強大:也只有這樣中國才不會被別的國家侵略,才不會捱打,才會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中國人才會永遠自豪地説”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6

這一段時間,我讀了一本書,內容引人入勝,它就叫做《最後一頭戰象》。

主要內容:再一次搬運中,人們發現了最後一頭戰象嘎羧。有一次,嘎羧要回了它最珍貴的象鞍,然後到了百象冢 ,埋下了自己。

印象深刻的情節:它已經五十多歲了,脖子歪的厲害,象嘴永遠閉不攏,整天滴滴答答地淌着唾液;一條腿也沒能完全治好,短了一截,走起路來躓躓顛顛;本來就很稀疏的象毛幾乎都掉光了,皮膚皺得就像脱水的絲瓜;歲月風塵,兩支象牙積了一層難看的黃漬。

感受:讀完了這一本書後,我各種各樣的感受不時地湧現出來。當我讀到:“象鞍的中央有一個蓮花狀的坐墊,四周鑲着一圈銀鈴,還綴着杏黃色的流蘇。”時,我就立刻體會到了作家沈石溪那種出神入化的寫作方法,體會到了作家各處的細節描寫,如果讓我寫作文時,描寫一個十分普通的物品時,我都不會像作家沈石溪這樣,他用上的“蓮花狀”,“鑲”,“綴”,“杏黃色”等詞語,我在寫作文時根本就不可能想得到。所以,我認為,在細節描寫這一方面,我是應該好好地向著名作家們學習本站!當我讀到:“經歷了二十六個春夏秋冬風霜雨雪,雖然有些破舊了,卻仍顯得沉凝而又華貴。”這句話時,我從“仍顯得”,“沉凝”,“華貴”這三個詞語中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性,看到這句話後,我就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對戰象們的佩服,這前半句話,更能突出嘎羧對二十六個春夏秋冬前的事還記憶猶新,可見嘎羧還在對它的戰友以及對往日與主人在一起並肩戰鬥的懷念。我想,這短短的一句話裏,居然藴含着如此複雜的情感,那我以後寫作文時,就也要融入故事情節中去,設身處地地想,這樣才能夠寫好文章。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7

一本好書會深深的感動一個人的心靈,一本好書會造就一個人;一本好書會把人帶入一個包涵豐富情感的多彩世界裏……我就讀了這樣一本好書,它就是沈石溪動物小説《我們一起走,迪克》。

這本書把我帶入了充滿豐富情感的世界裏。在這個世界裏有一隻被遺棄的醜狗,他無家可歸,也沒有人收留它。而它遇見了在茶館裏賣唱的盲少年,從此開始了導盲犬的生涯。他們歷盡千辛萬苦從麗江來到春城昆明找到了留別已久的阿媽。可是,在那裏他們生活的並不快樂。於是,盲少年阿炯與醜狗迪克走上了流浪的道路,他們帶着彼此永恆的愛走向光明,走向屬於他們的地方……

這本書打動了我的內心深處,當你細讀這本書時,會產生憐憫之心。當我看到盲少年阿炯被剝奪了賣唱的權力時,你會為阿炯打抱不平。憑什麼把阿炯趕出茶館?人們就是愛喜新厭舊,更何況阿炯是一個年滿十四歲的盲少年,你怎麼忍心將他趕出茶館?阿炯掙這麼一點錢多麼不容易啊,真是令人又可氣又可恨!看到這裏我會感覺到阿炯是一個命苦的孩子。

我也十分欣賞迪克,我覺得它是一條帥氣而又美麗的獵狗,在迪克的世界裏我看不到“醜陋”這個晦氣的詞語,看到的總是它老實的守在小主人身旁,做他的導盲犬。迪克深愛着它的小主人,它為了小主人咬死了那隻它深愛的紅娜;為了小主人它寧願在街頭賣藝;為了小主人它甘願捱揍……

這真是一條好狗,一條值得人稱讚的好狗,一條可以把主人照顧的無微不至的好狗。

可是,他們就這樣帶着永恆的愛離開了,他們將帶着愛走向一個光明的世界!一個屬於他們的地方!

啊!讓愛走向光明吧!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8

我是抱着一種怎樣的心情去看這本書的,現在我已經不記得了,但是當我讀完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卻是那麼清晰……

作品主人公曹七巧,怎麼説呢,確實很複雜,複雜到變態,對,應該説他就是一個變態的老女人。開始的她確實讓我覺得是那麼的可憐。可是後來的她又讓我覺得是那麼的可恥,可憐,可悲…… 對曹七巧而言,內在的情慾滿足和感性的寄託才是最為真實的感受。在七巧的一生中地位關鍵的男人有三個,第一是她殘廢的丈夫,姜家二少爺,第二是她所喜歡的三少爺姜季澤,最後是她的兒子姜長白。這三個人在 小説 中都是面孔模糊,因為他們同是地主家族的沒落子弟,社會的寄生蟲;他們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家吸鴉片,出門逛窯子。他們和出身市井的 “ 朝祿 ” 、 “ 丁玉根 ” 、 “ 張少泉 ” 等本來是兩個不同羣體的男人。這一點便已預示了七巧不可能由他們身上獲得實實在在的情愛。與此同時七巧也不可能通過放棄自我來滿足情慾:三人之中丈夫有軟骨病,娶她只是一個婚姻擺設;長白是她兒子,而季澤,起初便向七巧表明了他 “ 並不是一味胡來的人 ” 。他的所謂 “ 不胡來 ” ,自然是指絕不肯做危及到他利益、破壞他寄生蟲生活的事情。

她在精神上一無所有,只有金錢。但是金錢所帶給她的抽象的、虛假的滿足從未讓她真正快樂,反而更深刻地讓她感覺到可怕的空虛。這時金錢唯一能暫時地緩解她內心痛苦的作用,便是成為她奴役折磨別人的工具。她的女兒長安恰成了滿足她虐待心理的對象。長安有兩次擺脱母親走向幸福生活的機會:其一是去學校讀書深造,其二是與留學生童世舫的戀愛。但是因為母親的反對,她最終都主動放棄了。這便體現出被虐狂的心態,也就是通過放棄自 己作為一個人最有價值的事物,而將這價值轉嫁到虐待者身上。長安是渴望幸福的,然而她卻沒有勇氣承受這幸福,於是她向母親屈服了。在她的臆想中七巧會因為她的自我犧牲這個 “ 美麗蒼涼的手勢 ” 而覺得感動、快樂,於是她便在這假想中獲得了一種悽楚的甜味。包括對待自己兒子的那種愛——一種變態的愛,總讓我感覺非常的可恥。

可他畢竟是一個女人,他的一生有讓我覺得他是那麼的不幸。是的,一個女人都想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總有軟的地方。而在所有的欺騙中有改變了這一切,又是如此的可悲!所以,他對待自己孩子的方式,又是我所能理解的,那個社會的女人是無法改變自己命運的。

所以當我讀完的時候,心情是沉痛的,為他感到可悲,而尤為他的孩子感到可惜……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9

“艾青是一個有自由感的詩人。他不像一些現代詩人標榜的那樣唯在紙上自由地棲居,作為一個歌手,他要和大堰河的兒女們一道擺脱枷鎖,爭取地面的自由和幸福,即使在大眾中間,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他的個體性,保持屬於個人的尊嚴與自由。”這是林賢治對於作者艾青的詩的評價。有幸暑假讀了《艾青詩選》,讓我在艾青詩風沉重,情調憂鬱的筆下,體現出他在抗戰期間的愛國主義的思想和感情。

我愛這土地“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艾青將自己比喻為一隻鳥。鳥兒,我們對它的理解是:自由的飛翔。可它們的壽命限制了這種自由的飛翔,作者的筆下:“打擊”“悲憤”“激怒”,這是一隻倍受折磨的鳥啊!但它還要用“嘶啞”的喉嚨歌唱,是為祖國而歌唱,它無時不刻的牽掛着祖國,祖國已命懸一線,在空中飛翔的它看在眼裏,急在心裏,面對這樣的情景,自己無能為力,只能為祖國而歌唱着。

“——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鳥兒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體被埋在了土地裏,就連羽毛也在土地裏腐爛了,可見,它一生為祖國服務,為祖國犧牲,對祖國的愛。“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省略號的帶動,使着我們的情感不斷“深沉”,不斷地從我們心底湧出一股一股對祖國的深沉的愛!

礁石兩節,八句,構成了一個篇章。“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的撲過來,”處在大海中的礁石,怎會不面對海浪的襲擊,海浪“撲”在了它的身上,而且是“無休止”的“撲”。它象徵了不向命運低頭的詩人自己,也象徵了我們民族不可或缺的不畏艱苦、不屈不撓的頑強的鬥爭精神。“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這樣的挫折,是誰都會想過退縮,想過向挫折低頭,可它呢,卻是“依然站在那裏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微笑”在艱難困苦面前是一種自信,在敵人面前是一種堅定,在歡樂與勝利面前是一種坦蕩。就這樣一塊普通無比的礁石,讓我懂得了無論身處怎樣的處境,都應該用積極的態度,堅定樂觀的精神,勇於面對一切艱難困苦,並且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永不服輸的精神!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10

今天,我重温了《波莉安娜》這本使人念念不忘的快樂小説。侯老師曾經説過:“你每一次地翻看都會讓你有新的東西去發現!”我十分相信這句話,因為這次閲讀我又有了新的想法。

《波莉安娜》述説了這個充滿了快樂的故事。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波莉安娜”的小女孩兒。她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雙親,但她從未因為自己不幸的身世而失望哭泣,反而能從別人認為很悲傷的情況下努力地去尋找一絲絲可以使自己快樂的事情。自從她來到了脾氣乖戾、冷漠孤傲的波莉小姐家裏以後,便讓波莉小姐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波莉小姐原本是一個篤信基督的人,她認為做人必須要盡到自己的職責,而在收養波莉安娜的事情上只是因為她覺得替過世的姐姐撫養遺孤是她應盡的職責。但波莉安娜出現在哈林頓莊園後,波莉小姐漸漸被波莉安娜的舉動感動了,這也使波莉小姐對波莉安娜的感情由責任轉變成了真正的愛。當波莉安娜出了車禍的時候,以前受過她“高興遊戲”感染的人都紛紛前來探望波莉安娜,並把自己的高興事情告訴波莉安娜,希望她可以快樂起來。當波莉安娜康復的時候,整個貝汀斯鎮都重新獲得了生機。

當我看到波莉安娜出了車禍時,心都揪了起來:怎麼會這樣,波莉安娜能不能醫治好啊?會不會終生殘疾啊?雖然內心很糾結,但我依舊在嘴裏唸叨着:“不會出事,不會出事。”當我看到波莉安娜並沒有因腿受傷而大哭,相反,她卻從中找到了很值得高興的事情,看到這裏,我的眼眶紅了,眼淚也情不自禁地撲啦啦掉了下來。當我看到波莉安娜康復的出院時,竟在屋子裏亂跑,一邊跑還一邊大聲地歡呼:“哦,出院嘍,出院嘍,出院嘍!”

我覺得波莉安娜就像一枝梅花:在寒風刺骨的冬天依舊傲然挺立,不所謂艱難,努力為生命點燃火苗,哪怕是一點兒機會也不肯錯過。我看了看波莉安娜,又看了看自己,心中不禁有些慚愧,波莉安娜如此樂觀,如此堅強,而我,卻總是膽小,動不動就會大哭大嚷。我決定,在以後的日子裏,我要試着變得堅強,還要把“高興遊戲”繼續流傳下去。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11

偶然,在書店中,閲讀了《狼性》這篇文章,使我頓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閉上雙眼,彷彿,看見了一羣羣狼在野外捕食,一次失敗,第二次再來;失敗了,再來,再來……面對挫折,狼羣的反應不是沮喪,也不會表現出憂慮。狼羣只是整裝待發,投入眼前的新任務,繼續向前進。深信在下次,勝利將屬於他們。這就是狼性-----一種不怕困難,勇敢面對挫折,勇於嘗試的精神。

細細地品讀這篇文章,我似乎只能讀懂“敗中求勝”這個詞。

多少人,在失敗過後,總是選擇逃避,而逃避的結果往往是失去了機會,失去了成功。正如文中所説,“我們不但不應該畏懼失敗,逃避失敗,更應該鼓勵失敗。”是啊,如果人人都害怕失敗,逃避失敗,那麼,那些新的,有挑戰性的的東西就沒有人去嘗試了,每個人也只是庸庸而過,不是嗎?我們更應該學會鼓勵失敗,挑戰成功,才能獲得新的知識,新的感想,才能在失敗中取得成功,取得勝利!

多少人失敗了,總是抱怨環境的惡劣,卻從不知道如何在困境中崛起,如何從困境中將自己磨練成強者。不是説:“困境易成才”嗎?許多奇蹟都在險惡的環境中出現的,順境雖好,但它能消磨人的鬥志。而逆境卻能磨練出堅強的意志和勇於拼搏的精神,使自己的能力超常發揮,是啊,只要抓住了逆境中的希望,把它作為動力向前衝,那麼,成功一定會在終點迎接我們的。狼羣都能這樣做,何況是我們高等的人類呢?

準備失敗!鼓勵失敗!敗中求勝!挑戰成功!

讀罷,同學們,生活在幸福今天的我們,是否應該學着如何去挑戰失敗呢?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12

讀《戰爭與和平》很舒服,不僅因為作者語言描寫上的順暢,更在於從這部作品中感受到了很多與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相契合的地方。從我自己看來,作品之所以有價值閲讀,可能就在於作品能夠給予顯示以啟示,無論這種啟示是正面的借鑑還是反面的提醒。

皮埃爾和安德烈有過一場爭吵,他覺得安德烈只是為自己活着實在難以理解,他在共濟會的影響下,認為應該努力求得自身淨化,為他人,愛鄰人。從這裏,隱約可以看到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修身養性,推己及人,忠恕之道甚至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書中關於戰爭的描寫,也有很多和中國人體驗相符的地方。尼古拉參戰受傷之後,想到了家裏的好,發出了我為什麼要到這裏來的疑問;安德烈也對自己參軍作戰的目的產生了懷疑:到底為誰作戰?這樣的一些思考在中國同樣有過發展,中國人也有所謂“一將功成萬古枯”的歎息,也有“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反思。甚至於書中多處可見的關於人民戰爭、游擊戰爭十分純潔和強烈的民族感情的描述,恍惚讓人體會到了中華民族生死危機關頭所發出的“救亡圖存”的最強音。更有甚者,戰爭幾近結束之時,面對軍隊大量的減員,書中竟然會有“剩下的全是菁華”的感歎,抑或是振奮人心,一掃頹氣的激勵,這種.種不能不讓人想到長征結束後毛澤東對於中國紅軍的種.種描述。

這本書太多的地方能激起人關於我們所熟悉的中國歷史、文化的聯想。50、60年代的翻譯文學已經內化在中國現代傳統之中,不知道中國的讀者們是否從這些翻譯的經典中看到了我們久遠的傳統和不久前這個國家有幾許相似的經歷;甚至於再往年推,革命戰爭年代的人們讀這本小説是不是從中汲取了很多可供中國革命學習的地方;再往後,80年代的人們熱衷於讀這些經典,比如説戰爭與和平,其中是否也喚起了人們對歷史的回憶,並引發了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中國現代傳統,也即20世紀中國文化傳統和現在有什麼關係?這其中是否還有一些可以作為精神傳統滋養下一代?”從第一個問題看似很自然地過度到第二個問題,然而我不認為這樣,甚至於如果把這兩個問題過分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會影響我們對第一個問題的思考。如果這麼推理可能要好很多:影響20世紀中國文化傳統的種.種因素中,集中到本次討論的範圍也即那些文學經典,是否還有很多值得今天的人借鑑學習的地方?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們就要反思為什麼包含了很多經典要素的作品在今天不能再引起今天人的廣泛興趣?當然可以我們可以説出很多諸如社會急速發展,誘惑越來越多之類的理由,但是對文化問題的反思可能並不能僅僅侷限在對政治、經濟問題的反思,文化本身可能就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我們是不是可以從《戰爭與和平》這些經典之中發現一些我們以前沒有發現的東西,從另外一個角度,就是能不能從現代的角度對這些經典進行再解讀,重新發現或者重新認識一些對於我們有啟示的東西。由此聯想到近年來頗熱的“國學熱”,無論這種國學熱是炒作出來的,還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學熱,既然這股熱潮能夠出現,就説明了社會上更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我們存在的問題,並且希望能從我們的傳統中尋求解決之道。當然,有很多人會覺得這種國學熱是在西方知識結構框架中對國學的解讀,並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所謂的國學。我覺得即使這樣又有什麼關係呢?即使我們不能擺脱全球資本主義化的趨勢,我們同樣能夠重新發現我們自己的傳統。推而廣之,對於《戰爭與和平》這些曾經影響過我們或長久或短暫歷史的作品,重新解讀的意義也在此:發現延續的傳統,構建新的傳統。

再回到作品本身,從書中大段關於舞會的描寫,對於人物心理的描寫,對於景物場景的描寫,很明顯的顯示出托爾斯泰在這方面寫作的得心應手。在讀刺蝟與狐狸之前,雖然覺得書中大段所謂傳教式般的議論很是枯燥難讀,但並不覺得這是此書的敗筆,甚至覺得是自己素養不夠,才導致不能理解提升作品檔次的“精華部分”。當時就是這麼認為的,所以13日上課的早上還特地將第四冊最後關於歷史的探討重新細讀了一遍。由於水平的侷限,並不能發現其被貶低的原因。單從表面來講,托爾斯泰舍長就短,顯然有他自己的思考,而這種思考很明顯與作者的危機意識緊密相連。這一點可能跟魯迅等文人頗為相似。張承志在《魯迅路口》的散文中,認為魯迅不走“純粹的文學道路”的願意在於魯迅的“良知”。張的觀點有偏頗的地方,但是還是很清晰的表達了魯迅以及魯迅之後的一大段時期,社會需要思想,中國需要思想。

《戰爭與和平》在中國的流行,其中應該也有這方面的因素。毛時代的人人都可能成為哲學家,這時間的人當然需要思想,於是《戰爭與和平》流行;從一些80年代的回憶文章特別是對於80年代大學生活的回憶文章裏,很容易發現有過一段詩意的時間,結詩社、讀尼采等等,對獨立思想的追求,於是《戰爭與和平》流行。90年代之後,人們不再需要詩了,好像獨立思考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於是通俗的文學取代了經典,也就是課上所説的,突然發現現在的人不讀“《戰爭與和平》”了。從這個角度來講,對這類文學作品的重新解讀,發現延續的傳統,構建新的傳統,或許還有對社會重新啟蒙的意味。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13

終於把1400多頁、幾萬甚至幾十萬字的《基督山伯爵》看完了。當合上書的一刻,我不禁感歎作者大仲馬的寫作水平高超,小説的精妙,和語言的生動到位。

《基督山伯爵》講了一個名叫唐泰斯的年輕人,本來生活幸福、事業有所成,但後來被人陷害進了大牢。沒想到遇到了一個改變了他一生的人——法利亞長老。長老教了他許多知識、哲理、語言等等,並交給他自己的寶藏位置,最後以自己病死而幫唐泰斯逃出了地牢。唐泰斯隨後經歷了許多事情,並得到財富,以此開始了自己的復仇計劃。最後報答了恩人比如摩萊爾先生,報復了仇人維爾福等人。這就是這本書講述的故事。

這本書揭露當時社會的暗無天日、金錢至上。鄧蒂斯的悲慘遭遇足可以説明這一切。鄧格拉斯、費爾南、維爾福三人的飛黃騰達也證明了這一點,但事實不僅僅是如此,金錢、名譽對人性的毀滅超乎了我的想象。且看維爾福一家,維爾福先生自私自利,為了名譽、前途不惜違背自己的父親,為了金錢,他憑靠着他法官的身份不知出賣陷害了多少人;維爾福夫人貪戀金錢,為了一份價值可觀的遺產,她不惜毒死四個人,其中有她丈夫前妻的父母和女兒。由此可見人性的卑劣啊!所以,懲罰惡人,報答善人是我們應該的。同時也反映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

不只如此,此書也表達出”希望“和”耐心“的意義和給人的幫助。告訴我們擁有希望和等待的耐心,是我們成功的成分之一,當然也有運氣和實力、堅強等眾多因素。總之,成功不是幻想着就實現的,也不是一步登天,更不是無盡的等待,卻錯過了無數機會。

因此,我們要有耐心、希望、毅力,並把握好機會,這樣我們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14

《山居歲月》講述的是男孩山姆離開在繁華城市的家,到深山老林裏獨自居住生活的故事。他起先還為了點火而犯難,被一隻黃鼠狼嚇一大跳,還只能睡在地上;但是到了最後,在他的努力下,他成為了一個標準的獵人——他有着自己的房子,有着做飯用的工具,有着純手工製作的獸皮衣服,甚至還有這一隻獵鷹!

從這本書裏,我學到了學到了許多關於在野外生活的知識,例如:怎樣從樹木裏提取鹽,怎樣捕獵,怎樣製作工具等。但我從中學到最多的也是最有用的東西是山姆自立的精神與勇氣。他在沒有任何人的任何幫助下,只憑着一本書裏學到的一點點知識,就在山中度過了一個天寒地凍的冬天,並且安全闖過許許多多危險的“關卡”。

自立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大關鍵,總有一天我們會像山姆一樣脱離父母,離開温暖的家,獨自生活,只不過不一定是在深山中,也不一定是山姆那麼小的年齡;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只不過不一定是真正的暴風雪或時危險兇猛的野獸;這些都無所謂,因為關鍵不在於具體的事情,而是我們能否像山姆一樣有探索未知的巨大勇氣與克服種種困難的堅定決心。如果我們有着勇氣與決心,我們就會成為像山姆一樣的優秀“獵人”,我們也會有自己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就像山姆擁有他所需要的房子、做飯工具、衣服、獵鷹等等一樣。

“自力更生”就是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辦好,《山居歲月》這本書的主人公山姆就是自力更生,在山林中獨自生活的。我們也要向他學習,學習自立,學習怎樣自力更生。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15

今天,我在課堂上學了一篇課文,題目叫《詹天佑》。這篇課文給了我深深的感悟。

詹天佑是個愛國、傑出的工程師。當清政府腐敗無能的時、一些外國人要挾在危險地帶修築鐵路,詹天佑卻不怕嘲笑,也不怕危險,毅然接受了任務,這種精神值得我們現在的小朋友學習。

詹天佑在開鑿隧道時,山頂的泉水往下滲,隧道里滿是泥漿,那時也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親自帶着工人挑着水桶去排水。像他這種堅強的毅力,更值得讓我們去學習。

詹天佑為了找合適的線路,他還不恥下問的去問當地的農民。詹天佑還非常負責,白天,他攀山越嶺,晚上,在別人睡覺的時候,他卻在油燈下繪圖、計算。在詹天佑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多不會退縮,心裏還想着:”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失掉信心。他肩負着祖國重大的責任心,精精業業,一絲不苟的精神,最值得我們學習。

這些都是詹天佑為了修築好鐵路的事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才把一條艱鉅的任務完成,難道我們不為中國有一個這樣愛國、傑出的工程師而感到自豪、驕傲嗎?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16

沒有波瀾壯闊的情節,故事的發展更是令人費解。當你讀完他,掩卷長思,你卻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歷史的重複。對拉美的孤獨百年的思考。並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我想,這也是這部作品如此引人入勝的原因吧!結尾處,面對颶風捲走的那些百年七代生活過的痕跡,畫音靜止,無聲無息地消散,承載太多重量的歷史灰飛煙滅。那種心境不是武俠世界高手謝幕時的蕩氣迴腸,不是穆斯林葬禮孑然身影的喟然歎息,也不是餘秋雨筆下歷史文跡毀失時的憾恨。而是對理應如此,也只有如此這樣時的平靜,是如果再重來一次,也改變不了的結局。

關於柳家大院讀後感 篇17

在我讀過的書裏邊,除了教科書工具書之外,看的最多還是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説。記得最早看金庸先生小説是在上國中的時候,那時只覺得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説情節精彩生動,書中的主人公行俠仗義懲惡揚善,讓人大快朵頤。而在近二十年後的今天,再次閲讀金庸先生的《鹿鼎記》,卻有了不同於以往的一些感受。今天就在此將這些零碎的感受整理成文,權當作對那些逝去的青春做道別。

《鹿鼎記》無疑是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説裏最另類的一部,而韋小寶也無疑是最富爭議的一位主人公。他從揚州一個過氣娼妓的私生子成為位極人臣的滿清國鹿鼎公,從一個混跡於青樓的小痞子變成反清復明的組織、天地會的香主,其極具戲劇性的經歷看似荒謬,實則是中國社會和傳統文化的安排。在金庸先生筆下,韋小寶這個亦正亦邪、亦俗亦雅的形象,也徹底把人們心目形成的固有的大俠的高大全形象給消解了。

將反清復明視為畢生使命的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可謂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之典範,奈何遇到了作威作福的小人鄭克爽;而陳近南一生剛正不阿,結果還是被天地會老大鄭經的不肖子孫鄭克爽陷害致死,最後還要靠並不怎麼光明磊落、甚至是有些行為卑劣的韋小寶來替他復仇,真是個絕妙的諷刺!

而對待權傾一時的鰲拜和擁兵自重的吳三桂,即便是英明神武的康熙也輕易不敢下手,結果一樣被韋小寶給設計辦了。如果按照我們對大俠的傳統理解,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韋小寶與大俠二字聯繫到一起;但如果從韋小寶做的一些事情來看,例如,冒着極大的風險以狸貓換太子之計救下茅十八,拼死救下天地會眾多弟兄的生命,以計謀絆倒權臣鰲拜,以機智擊退羅剎人 …… 哪一個不是義薄雲天,哪一個不是為國為民?然而當把這些事蹟與韋小寶關聯到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反差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在十多年前讀《鹿鼎記》的時候,只覺得是小説的創作而已作不得真,而在走入社會,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事情之後,尤其是在我從事了四年多的管理諮詢工作之後,再讀《鹿鼎記》之時也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韋小寶雖然出身卑微,甚至連斗大的字也不識得幾個,但他卻在彙集了各色人等的妓院這個小社會裏練就了一身市井智慧,並且靠着這身市井智慧在吃人不吐骨頭的官場和宮廷裏如魚得水,更為可貴的是,韋小寶在民族節氣、在大是大非面前從不含糊,這一點遠比那些口口聲聲家國天下的正人君子要強上百倍。而韋小寶的愛國主義與人生觀的啟蒙教育,也被金庸先生給善意的惡搞了一次:他的愛國主義與人生觀是在妓院裏給説書先生完成了的,而非私塾裏的教書先生所教授的孔孟之道。

在妓院裏出身的娼妓的私生子,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的韋小寶,最終成為了民族英雄;而出身名門之後,從小飽讀聖賢書的鄭克爽,最終成為了民族敗類。《鹿鼎記》裏除了能看到金庸先生對正義與邪惡、對俠客與惡霸、對陽謀與陰謀、對正俠與反俠的另外一種解讀之外,也看到了文學作品中的兩難結構與未知結構(見餘秋雨先生的相關論述),雖然最後金庸先生也為了照顧中國人的閲讀習慣,給韋小寶安排了一個相對圓滿的結局,但整部作品還是給我留下了許多思考,我想,這或許是金庸先生有意而為之的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7qdyd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