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通用19篇)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通用19篇)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1

最近,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0xx年的經驗與收穫。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通用19篇)

有人説,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0xx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我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為榜樣,以愛為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甘為人梯,愛生如子。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2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直以來,我認為嚴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句俗話説得好:嚴是愛,鬆是害。所以,在我的課堂中,我決不允許學生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摸一摸下巴我都認為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必須予以嚴懲。當然,這嚴懲指的是批評教育。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學生們出奇的乖,學習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渴望能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樂,但師道尊嚴令我望而卻步。看了李鎮西老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因為我缺少一份童心。

現在,我才明白把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國小生教成小大人式的學生,是教育的悲哀。因為我們剝奪了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童話般的童年。作為教師,在面對學生時要保持一顆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喚起學生的童心,以自己的愛心喚起學生的愛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夠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資格談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放下自己的架子,用愛心營造積極健康、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讓愛心成為照耀學生心靈的陽光,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一、開放學生的時空,使之充滿活力

開放學生的時空,使之充滿活力,教師必須摘下師道尊嚴的面具,讓自己的主導地位不至於變成主宰地位,建立起民主、平等、親切、融洽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向教師敞開心靈的大門,説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思想,敢於在教師面前真實地表現自己,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並自我挖掘出創造性的潛能。要做到這樣,教師必須做到不拖堂,不讓作業和考試填滿他們的課餘時間;不要滔滔不絕地滿堂灌,還學生自主權,還學生髮言權,還學生活動權。否則就等於堵塞了他們學習發展的渠道,久而久之,學生將被動地接受信息,變成錄音機,變成容器。

二、關愛學生,使其親其師,而信其道

《學記》中雲:親其師,而信其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老師關愛學生必然贏得學生的愛戴,學生也必然會將愛師的感情轉化到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中去。反之亦然,如果我們對每個學生不做到力戒忘事忌語,即使您一切為了學生,而學生卻受到您的言行的影響,或疏遠您,或與您產生對立情緒,漸漸地變成被動學習,甚至厭惡學習。

三、教師要有良好的素養

老師工作有着枯燥重複的特點,每天要面對大量繁雜、瑣碎的學生問題,若不能以平常心態對待周圍變化的事物,久而久之脾氣會變壞。如果急噪不能剋制自己,變得激動,訓斥學生,憑主觀臆斷妄下結論,會挫傷學生自尊,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而失控,導致心理失衡現象。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的任務是去幫助每一個學生成功,對其不規範行為,只有引導,認真去做思想工作。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向李鎮西老師學習,做到邊教邊學,隨時反省自己的言行,要有敢於認錯糾錯的勇氣,這對自己發展很有利,同時我們只有寬容學生的錯誤,給他們愛,用自己的美好心靈去醫治其心靈創傷,用精神甘霖去洗滌他們思想上的污漬,他們今後才會寬容別人的錯誤。要知道:我們對孩子的方式,也是孩子對待我們和別人的方式。所以我們要拋開一切面子的事,具有良好的素養,從學生角度去思考,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及時將一觸即發的矛盾緩衝過來,增進師生情感。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3

本學期有機會學習李老師的著作《做最好的老師》。《做最好的老師》是一本充滿智慧之書,它在很多方面開啟了老師們的智慧,讓老師們在閲讀中受啟發、增智慧、長才幹。

從《做最好的老師》一書中,我學到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幾點:

一、教育者要擁有一顆童心。

李老師説,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這也是他後來能夠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並且能夠在教育上取得成績的重要原因。他説:“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而變‘不可理解’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優秀教師贏得學生心靈的可貴之處。”他説:“只要把握學生的情感,並注意環境、場合,教師任何‘過分的孩子氣’都不會是多餘的。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在以前,對於他説的這些話我可能會不理解,但是,在我親身體會了之後,也明白了教師擁有一顆童心的重要性。很多老師認為,老師就應該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感,認為老師與學生打成一片是不可想象的,認為學生與老師隨便開玩笑是不懂規矩的表現,但是李老師卻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同行們,老師融入孩子們當中不但是可以的,而且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受到李老師的啟發,嘗試與學生打成一片,發現其中的魔力是巨大的。

二、對後進生的教育

李老師對後進生的教育是很富啟發性的,在對後進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師的觀念及一個個成功的案例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

教師最令人頭痛的莫過於對後進生的教育。在辦公室時常聽到老師們訴苦:“為什麼我苦口婆心地、三番兩次地教育他,他卻不領情呢?”我也曾經是這樣的老師,為這些事情苦惱着,卻不懂得去反思。可是,自從學習了《做最好的老師》之後,我明白了後進生犯錯的頻繁性,以及進步過程中的反覆性的特點,懂得了對後進生教育長期性和艱難性,懂得了對他們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種方法,而且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寬容之心,需要有足夠的智慧,而愛和尊重則是成功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的前提。

在關於後進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師的很多話非常很耐人尋味。以下是我從《做最好的老師》中摘錄的李老師關於後進生教育的話語

“ 後進學生”的“自我教育”很難一勞永逸,相反,這是一個充滿反覆的長期教育過程。教育者期望通過一次談心、家訪、班會或聽英模報告,便使“後進學生”從此成為一名優秀生,無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簡單了。“犯錯—認錯—改錯—又犯錯—又認錯……”這是“後進學生”普遍存在的循環。教師因此斥責學生“屢教不改”、 “光説不做”、“本性難移”等等,是極不公正的。教育者應該容忍“後進學生”的一次次“舊病復發”,與此同時,又繼續充滿熱情和信心地鼓勵學生一次次戰勝自己,並引導學生從自己“犯錯週期”的逐步延長或者錯誤程度的逐漸減輕的過程中,看到自己點點滴滴的進步,體驗進步的快樂,進而增強繼續進步的信心。我從來不對“後進學生”提“下不為例”之類他不可能做到的要求。

如果仔細體會了這些話,我們教育後進生的時候就不會再意氣用事,不會再因為學生“屢教不改”而對他失望或任意體罰。我們就會想方設法尋找規律和方法了。

總之,《做最好的老師》是李老師教育智慧的結晶,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技巧,增長教育智慧和教育才幹。這是一本開啟教育智慧的書,非常值得教師們學習和研究。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4

“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西”,李鎮西老師是著名的教育家、特級教師、家長學生信賴的班主任,他用自己的言行感動着千萬教師。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對李老師做出了這樣的評價:李老師滿懷愛心在學生心田耕耘,學生成長便成了享受,他教書也是享受;他把自己的感受真誠地寫出來,讀者讀起來是享受,我相信他寫書也是享受。把教學當作享受,同時讓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老師,才是好老師。近日,我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著作《做最好的老師》,深有感觸。

《做最好的老師》是李鎮西老師25年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這本書全方位地闡釋了李鎮西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其中有的觀點已經深入人心:“變語文教學為語文教育”“把班主任的權威轉化為學生的集體權威”“讓語文教學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參與語文教學”“班級管理要以法治取代人治”“童心是師愛之源”……其“愛心、民主”教育,素質教育的思想和實踐讓廣大教師感動、折服,“未來班”的模式演繹着教師的理想主義、浪漫主義情懷,令人嚮往,讓身處“迷茫”中的我們從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來和希望。

老師也不是完人,在許多方面我們甚至不如我們的學生,只有老師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才有利於自己的不斷完善。學生童心的保持,個性的發展,思想的成熟,能力的培養……這些都離不開教育。而教育,不應該是老師的居高臨下與學生的俯首帖耳,而應該是老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所謂民主的教育,就是老師在向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育學生。

我們應該學會與學生共生活、共甘苦,做學生的朋友,師生接近,人格互相感化,習慣要互相鍛鍊。老師與學生相處,會覺得自己很年輕,這就是老師受學生的感化;學生質疑問難,老師學業片刻都不能懈怠,這是老師受學生的鍛鍊。真誠平等的態度,才能讓老師贏得學生的由衷愛戴。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

作為11301班的語文老師,我真誠地關心班上的每個學生,把學生看成是自己的親人,感覺到他們有心事時,我會主動地側面瞭解,儘可能地幫學生解決問題。在課堂上,我會提出問題讓學生充分研討,並積極參與到他們的討論中去。學生建了個QQ羣,也把我拉進去,起初,有學生礙於有老師在內,羣中的氣氛總是悶悶的,於是,我便申明,在羣內,我只是普通的一名成員,大家儘管暢所欲言。學生漸漸話多了起來,他們週末會相約去體育館打羽毛球,會相邀結伴去城北公園玩……

他們試探地問我參加不參加,在得到我肯定的答覆後,我能感受到學生的興奮。網絡這個平台,拉進了我與學生的距離。通過微博,我還及時瞭解到學生的動態,學生有煩惱,也都會在微博裏傾訴,我也會積極地點評,給予心理的安慰,學生有啥心事都願意跟我説。同時,語文課上很多問題,我也把其延伸到網絡中。比如,在學習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詩時,關於幸福的定義,我們在課上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我佈置了一項作業,就是請學生把自己的QQ簽名改為幸福的宣言,果真,學生都這樣做了,幾十個學生幾十種不同的幸福,我看了也感覺很幸福。

工作整十個年頭了,至今我還記得實習時教過的一個學生,那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我實習一個月,帶兩個七年級班的語文,一切都是摸索着,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盡心盡力,但畢竟是新手,很多地方還是顯得稚嫩些。

實習結束之際,好多學生都給我留了祝老師工作順利之類的留言,只有這個學生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希望老師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尤其在良師上還加了雙引號。就因為這句話,我一直在努力着,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5

做最好的老師,就是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能量,讓自己全速運轉,不浪費一點點有價值的東西,不漏掉一絲絲潛在的價值,個人夢想+社會理想=成功。李老師的成長過程,再次讓我看到一個事實,一個成功實現自己理想的人,是把自己的夢想與社會理想融合,與回饋社會緊密連接。李老師正是具備了這樣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去的。人的潛能也只有在大的理想前提下,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遇到困難和挫折才不至於灰心失望放棄。最簡單的最樸實的想法是做最好的自己。帶給學生快樂自己也快樂,給社會以好的奉獻,社會也認可了他的作為。這種小我融入大我的心態,成就了偉大出自平凡的神話!

傷春懷遠幾時窮,小雨纖纖風細細

我知道自己是中國千千萬中國小教師中的一員,我所做的能改變什麼?所以自己總是傷逝。李老師的成就就是如他所説做最好的教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讀着,反思着自己教育教學感覺真的事相差太懸殊了。那就像李老師説的,不比,和自己比,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雖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的,每天還會有讓自己讓孩子讓同事感到遺憾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每天都堅持和自己比一比,堅持不懈(我就是沒有這個韌勁吧),我想我也會不斷向最好的教師靠近了。

同事們對我的評價大多。是啊,現在想想自己不是一直在傷春懷遠嗎?沒有對自己的教育行為和教育細節追問,審視,推敲,質疑卻恰恰在懷疑別人對自己是不賞識的,這樣的自己怎麼可能是個好老師呢?時時刻刻為汲取名利而困擾的自己真的太渺小了。做最好的老師,不是有好多大事和大業績的,我們總是在對學生進行個性全面發展的教育,身為教師的自己更應該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個性全面的發展,那樣我們才有資格説自己在對學生説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教育過程是繁瑣細碎的,每個細節都不容忽視的,而我們做教師的就是要帶着自己所有的感情投入到這些細節之中,以研究的心態對待我們每個學生,在工作不重複別人,也不重複自己,那樣才會每一階段都由創新和超越。

暖時微波盪漾,炎時蒸騰九霄,寒時冰心守節。李老師如水,性情謙和,充滿智慧。李老師就是這樣在任何時候就儘可能的在自己的事業中達到自己能力所恩那個達到的最好的程度。而人常説女人是水做的,我想我們每位教師如果都能如李老師所説的做個反思型的教師,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閲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思考,這樣堅持不懈地注意注重自己的教育細節,定會無風仍脈脈,不雨亦瀟瀟。

今天再一次鄭重的告訴自己,傷春懷遠是沒有道路的,像春風細雨一樣真正潤物細無聲,只有不停的前行,做個會閲讀,會實踐,會思考,會寫作的老師。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落花已做風前舞,所有的一切所有的成績永遠只能證明過去,不代表未來。李老師就是這樣不斷超越自己,才不斷有新的業績新的成就。我所以平凡,就是沒有這樣的心胸吧。既然決定要做個超越自己的老師,我知道光有志向還不行,更重要的事有行動力。

如花讀書讓自己內外俱美

花的美麗各有千秋,女人如花,總會逝去芳華的,如何保鮮自己的美麗,讓自己與眾不同,那就是讀書吧。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是自古至今不變的。作為老師更應該這樣吧,信息社會不斷更新與進步,讓我們目不暇接,如果不豐富自己更新自己,真的可能要被淘汰了。那就要不斷地不停的閲讀,如李鎮西老師所説,教師應該是終身學習的身體力行者,做最好的教師更是要閲讀,不但要閲讀教育名著教學專著等專業性書籍更要閲讀與教育無關的如文學歷史哲學等類的書,因為讀書令我們反思自己的言行,讀書令我們憧憬未來,讀書令我們感悟世界。

心靈的清香,最沁人心脾,讓人回味悠長吧。讀書,讓自己甘美清香。

如玉科研讓自己温潤堅貞

玉之光澤從不鋒芒畢露,是柔潤的温和的;玉更是恆常的,不會因為外界的炎涼而變;玉更是石的精髓,不會因為泥土的浸染而污。怎麼能成為特別的自己,怎麼能成為千萬普通教師中最好的一個,那就以玉做榜樣吧。我們現在就是一塊璞玉,我們自己的潛質我們要自己去發現,那就是搞教科研吧。每天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中,投入到學生中,紮實地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同時跟要把學生單做研究對象,蘇霍姆林斯基就是一個17歲就走上教師之路的我們中的一員,可是他用他的一生來研究學生,他經常在深夜靜悄悄的伏案寫作,思考和記錄教育問題,就是這樣一直堅持不懈的做着教育科研,成就偉大的教育家,讓我們有了教育思想。李鎮西老師也是這樣的吧,不但要投入到教育教學中,還有忙於學校事務,還要到處做講學,還在各大教育網上有論壇有交流相比之下,我們的工作真的事小巫見大巫了。如今學校倡導我們做教科研,更為我們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我們真的要踏踏實實的做好教科研工作。雖然有好多我們現在做的科研課題前輩們都已經做過了。可是我們針對的學生儘管同樣是學生,但是他們仍然是不同的人,所以我不會再如以前那樣都研究過了,還研究什麼再不會有這樣的思想,一定要真正的和自己現在的學生一起學習研究,寫好每天的教學點滴,把寫作養成習慣。我們有研究的精神,就是缺少玉這樣的精神,一定做個如玉樣的教師,堅韌,恆常,堅持因為只要我們堅持着自己想做的,一定會有收穫。不能名垂青史,也會成為平凡中做得最好的哪一個。

最後,還是李老師那句話説得最有道理,做最好的老師,就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的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6

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

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

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為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説,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這哪是愛學生?反思後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

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為愛,冰雪會消融;因為愛,枯木會逢春;因為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為愛,能撥雲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為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7

讀了《怎樣做最好的老師》這一教育專著,收穫極大,書中的許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怎樣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本書為我的教育教學工作點燃了一盞明燈,也為我能走出“教育誤區”,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樹立了信心。有這樣一段話:“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發展。”讓我更深深地感受到作為一個老師想做到最好,對孩子、對教育事業的愛便是那深深的基石。

一、純真的愛心

有人説:“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於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因此,做最好的一名教師,首先應該做到愛學生。對全班學生,無論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或是令人頭疼的後進生,均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愛得讓學生信服。“愛的力量是無窮”。學生在師愛的沐浴下輕鬆快樂地學習、生活。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或歧視情緒,而理解了老師的苦心。 “師愛”如無聲的春雨在不知不覺中滋潤着學生們的心靈,實現了愛的遷移,教給了學生們如何愛別人。

二、真摯的情感

做最好的教師要把心裏的情感用語言、行為表達出來,師生間通過精神的交流,達到思想感情上的聯繫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學生的情緒上就會產生共鳴。曾經班裏有個同學,罵人、惡作劇、作業經常不做,上課經常遲到和做小動作,批評教育他當耳邊風,嘴上説改,事後還是屢屢犯錯,真讓人頭疼。在一次勞動中,我發現這個學生勞動起來竟那麼積極,不怕髒不怕累。我及時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回家後他把我表揚他的事告訴他媽媽,不過我私下裏又把他叫到一邊,指出他的許多不足之處,最後我還充滿信心地對他説:“老師相信你一定能管好自己的。”採取"先揚後抑"的辦法教育他,這樣在表場之後批評,他進步了很多,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其實就是給學生最大的鼓勵。後來他變了許多,紀律明顯好轉,作業也完成了,學習上遇到不懂的問題也向同學請教。

三、尊重學生

做最好的老師,愛學生,首先必須尊重學生。尊重學生要以信任學生和理解學生為前提。能將學生看作是一個平等的對象來看待。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師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要公平,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生成績的好差、相貌的美醜、經濟條件的好差而對學生另眼相看。對學生要始終表現出關注和熱情,巧妙地對學生進行獎勵和批評。這樣同學們就會覺得在這個集體中有温暖、有希望,從而更加熱愛這個集體,熱愛你這位老師,才能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才會對學生人格的培養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四、關心瞭解學生

做最好的老師,愛護學生,關心學生,瞭解學生不應表現在語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實到行動上。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使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愛護。學生生病,輕輕關心幾句,為他送上一杯暖暖的開水,學生是不會忘記你的。老師與學生之間有了真情,有了愛,我想沒有的比這更具有凝聚力的了。做最好的教師對學生的情況還要深入瞭解,對學生的心理變化要細緻觀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接觸到學生情感的“點子”上,這種接觸點就好像是“心竅”,是個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師傳授愛的門路。

五、面向大多數

做最好的教師,愛不是偏愛,要無選擇地、公正地、無例外地愛每一個學生。做最好的教師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對優秀學生偏愛,對後進生另眼相待。教師對優秀生要嚴格要求,對後進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幾年的教育經驗使我懂得,教師愛學生,不是一個純粹主觀的過程,如果學生從來不向他們信任、愛戴的老師敞開心扉,學生的心靈之門打不開,那麼教育就無法進行。相信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微笑着面對學生,學生會把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我們的工作也一定會開展的生動活潑,卓有成效。

做最好的教師,應該無私地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平等地對每一個學生,瞭解他們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們失敗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時時體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懷,時時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當老師把一顆真誠的心交給學生,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公平地把愛和温暖送給每一個學生時,學生的心定會融化在師愛中,在學習生活中找到快樂,愉快地接受教育。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8

當我讀完《做最好的老師》時,讓我感受到了李鎮西老師的與眾不同,裏面容納了他的教學事例,從他自己的身邊的故事講起,句句誠懇,實實在在,每一節都讓我很感動。最讓我震撼的是李老師對教育工作的熱愛,毫不保留的全部奉獻給學生。讀了一本教育專著,名為《做最好的老師》,我不由地思考,老師和學生究竟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關係才最有益於學生的成長?我從事教學工作近十年了,究竟怎樣做才能做一個最好的老師,學生最歡迎的老師。今後我對學生的教育工作更多的是要能發現學生的優點,肯定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優秀的,至少我們關注的焦點是發現學生的亮點和好的一面,而不是總盯着他的缺點和短處!正像我説過的那樣,師生之間的情誼絕非一兩個扣分所能相比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學生是優秀的,你別説,他還真能做得更好!我努力地改變自己,努力給孩子們假造一個和諧,寬鬆的成長環境.

讀完《最好的老師》我發現在這本書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字是“愛”,圍繞“愛”來展開的,其中談到的很多經驗,很多的理論無非就是要求教師要有愛、感恩、希望、信仰、探索、合作。而自由與自主的“愛”要放在首位,因為沒有愛就是沒有教育。看到這讓我想起來了我們今年九月份的培訓,在培訓當中張校長和其他老師也多次重點講到要“愛”學生,並且這種愛要讓學生感受到的是沒有附加值的愛。讓他們在我們的關愛當中快樂的學習,成長,讓他們享受到快樂。通過讀《做最好的老師》一書後才認識到:要做到一個有“愛心”的老師很難,教育上的愛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中氛圍。合理運用,會把自己的愛很自然的貫穿在我們教育的每一個環節,感染。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9

踏上工作崗位兩年了,在這期間我有過悲傷,也有過快樂,有過失敗,也有過成功。學生時代,我是一個勤奮而努力的學生,踏上工作崗位,我依然是雄心壯志,想着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想着做一個優秀的老師。可是由於缺少豐富的工作管理經驗,常常會有棘手的突發事件讓我束手無策。什麼是最好的老師?一直在尋覓答案。

假期裏讀了教育名家李鎮西寫的《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多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頗有感觸。

有這樣一段話:“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發展。愛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書育人的動力。李鎮西老師在序言中説:“每個人都是一棵樹。

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超越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讀到這裏不禁問自己,在兩年的工作中,我有沒有達到自己最初給自己設立的目標呢,有沒有超越自己呢?

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愛表現為對教育事業的愛,對教育對象的愛。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學習優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後進生,他們更需要關心。只有那些“不可愛的德孩子”、“後進生”才最需要你的愛,他們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温暖,需要陽光。對於“後進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羣體,教師必須給他們一個空間,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讓這些飢渴的花朵,沐浴陽光,健康成長。

並且真正的教育之愛,並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要給與學生的,是他們走出校園多年以後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這種帶有養成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並然帶有“強制性”,離開了嚴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愛。

老師也只是個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師要怎樣擁有“師愛”呢?李鎮西老師用一句話告訴了我們:“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帶着兒童的興趣去探尋學生的心靈深處的途徑,懷着兒童情感去理解兒童的心靈世界,那樣才能真正走近學生的心靈世界,能理解學生的做法,從而讓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諧一致,這樣的老師就善於發現學生缺點中的可愛之處,甚至智慧之處,那他看到的學生,都是帶着“可愛缺點”的可愛孩子。

同時,如果想和學生相處愉快,你就不能拿着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些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情。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很嚴厲,這樣會讓學生產生牴觸情緒。這點我深有體會。

工作以來我都是擔任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總是要求孩子們達到自己心目中的標準,總是覺得他們錯誤很多,例如上課遲到,不講衞生,上課講話,路隊不好……常常會責怪他們,這樣對改正錯誤並沒有太大成效,反而我用鼓勵的方式,用允許他犯錯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孩子們的錯誤越來越少了。

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着“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的未來服務!

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慚愧萬分。今天讀李老師的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10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直以來,我認為嚴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句俗話説得好:嚴是愛,鬆是害。所以,在我的課堂中,我決不允許學生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摸一摸下巴我都認為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必須予以嚴懲。當然,這嚴懲指的是批評教育。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學生們出奇的乖,學習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渴望能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樂,但師道尊嚴令我望而卻步。看了李鎮西老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因為我缺少一份童心。

現在,我才明白把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國小生教成小大人式的學生,是教育的悲哀。因為我們剝奪了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童話般的童年。作為教師,在面對學生時要保持一顆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喚起學生的童心,以自己的愛心喚起學生的愛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夠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資格談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放下自己的架子,用愛心營造積極健康、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讓愛心成為照耀學生心靈的陽光,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一、開放學生的時空,使之充滿活力

開放學生的時空,使之充滿活力,教師必須摘下師道尊嚴的面具,讓自己的主導地位不至於變成主宰地位,建立起民主、平等、親切、融洽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向教師敞開心靈的大門,説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思想,敢於在教師面前真實地表現自己,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並自我挖掘出創造性的潛能。要做到這樣,教師必須做到不拖堂,不讓作業和考試填滿他們的課餘時間;不要滔滔不絕地滿堂灌,還學生自主權,還學生髮言權,還學生活動權。否則就等於堵塞了他們學習發展的渠道,久而久之,學生將被動地接受信息,變成錄音機,變成容器。

二、關愛學生,使其親其師,而信其道

《學記》中雲:親其師,而信其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老師關愛學生必然贏得學生的愛戴,學生也必然會將愛師的感情轉化到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中去。反之亦然,如果我們對每個學生不做到力戒忘事忌語,即使您一切為了學生,而學生卻受到您的言行的影響,或疏遠您,或與您產生對立情緒,漸漸地變成被動學習,甚至厭惡學習。

三、教師要有良好的素養

老師工作有着枯燥重複的特點,每天要面對大量繁雜、瑣碎的學生問題,若不能以平常心態對待周圍變化的事物,久而久之脾氣會變壞。如果急噪不能剋制自己,變得激動,訓斥學生,憑主觀臆斷妄下結論,會挫傷學生自尊,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而失控,導致心理失衡現象。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的任務是去幫助每一個學生成功,對其不規範行為,只有引導,認真去做思想工作。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向李鎮西老師學習,做到邊教邊學,隨時反省自己的言行,要有敢於認錯糾錯的勇氣,這對自己發展很有利,同時我們只有寬容學生的錯誤,給他們愛,用自己的美好心靈去醫治其心靈創傷,用精神甘霖去洗滌他們思想上的污漬,他們今後才會寬容別人的錯誤。要知道:我們對孩子的方式,也是孩子對待我們和別人的方式。所以我們要拋開一切面子的事,具有良好的素養,從學生角度去思考,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及時將一觸即發的矛盾緩衝過來,增進師生情感。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體會總結篇2

最近,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0xx年的經驗與收穫。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

有人説,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0xx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我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為榜樣,以愛為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甘為人梯,愛生如子。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11

利用平時空暇的時間,我不間斷地拜讀了着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讀完後,感觸很多。真實的感受是要從今天起,我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師!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校長對教育工作無比赤誠,對學生無比熱愛的一顆教育者的心。而這種愛心成就了他的輝煌。愛孩子,才能理解孩子;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關注成長的每一個細節;愛孩子,才能成為孩子的親密朋友;愛孩子,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作為一名教師,愛孩子就應該尊重每一位孩子學習的不同方式、能力和感受。

有人説:“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於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因此,做最好的一名教師,首先應該做到愛學生。這些話聽得多,看得多,而做起來卻沒那麼容易。我曾經對我的學生説過,只要你發言,沒有對和錯,只有自己的不同想法。因此在我的課堂,每個學生的起點都一樣,都是平等的,學生在師愛的沐浴下輕鬆快樂地學習。即使他們違反了紀律,老師嚴厲批評時,也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儘量不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或歧視情緒。春天播下師愛的種子,秋天必定結出尊師的碩果。更重要的是,“師愛”如無聲的春雨在不知不覺中滋潤着學生們的心靈,實現了愛的遷移,教給了學生們如何愛別人。

還有教師真摯、深厚的情感可以發出強大的愛流,有利於傳導。做最好的教師要把心裏的情感用語言、行為表達出來,師生間通過精神的交流,達到思想感情上的聯繫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學生的情緒上就會產生共鳴。曾經有個學生上課總是不太專心,後來有一次稍微表現得較好時,我立即表揚了她,還請他當老師的小幫手,得到我一次又一次的信任。從此她的成績就大變樣了。

並且最好的教師要給學生以長輩式的關懷和愛護,從不以家長式的態度對待學生。愛學生始終堅持對學生持尊重的態度。即: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不傷學生的自尊心,有禮貌地對待學生。教師尊重學生是學生進步的外因,學生自尊自強是他們進步的內因。實踐中的許多事例使我感受到:只有尊重人,才能感化人。

尊重學生,學生就會向老師敞開心扉,用全心來接受教師的愛。在課堂中,我不僅自己做到尊重學生,對學生的思路總給予正面評價,還要求學生不輕易取笑別人,評價別人時先説優點。每次當有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不如意時,我總是將學生單獨留下來,先問清楚原因,再和她交流應該怎麼做,因此有學生給我寫到:您雖然很温柔,不像有些老師很嚴厲,但同學都很聽您的。看着這些話,我很欣慰,也很幸福。

在今後的人生中,無論做什麼事情,讓我們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獻出自己最大的愛心,做最好的老師,做孩子最喜歡的老師,讓自己無悔!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12

讀了《怎樣做最好的老師》這一教育專著,收穫極大,書中的許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怎樣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

。本書為我的教育教學工作點燃了一盞明燈,也為我能走出教育誤區,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樹立了信心。有這樣一段話: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發展。讓我更深深地感受到作為一個老師想做到最好,對孩子、對教育事業的愛便是那深深的基石。

一、純真的愛心

有人説: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於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因此,做最好的一名教師,首先應該做到愛學生。對全班學生,無論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或是令人頭疼的後進生,均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愛得讓學生信服。愛的力量是無窮。學生在師愛的沐浴下輕鬆快樂地學習、生活。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或歧視情緒,而理解了老師的苦心。 師愛如無聲的春雨在不知不覺中滋潤着學生們的心靈,實現了愛的遷移,教給了學生們如何愛別人。

二、真摯的情感

做最好的教師要把心裏的情感用語言、行為表達出來,師生間通過精神的交流,達到思想感情上的聯繫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學生的情緒上就會產生共鳴。曾經班裏有個同學,罵人、惡作劇、作業經常不做,上課經常遲到和做小動作,批評教育他當耳邊風,嘴上説改,事後還是屢屢犯錯,真讓人頭疼。在一次勞動中,我發現這個學生勞動起來竟那麼積極,不怕髒不怕累。我及時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回家後他把我表揚他的事告訴他媽媽,不過我私下裏又把他叫到一邊,指出他的許多不足之處,最後我還充滿信心地對他説:老師相信你一定能管好自己的。採取先揚後抑的辦法教育他,這樣在表場之後批評,他進步了很多,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其實就是給學生最大的鼓勵。後來他變了許多,紀律明顯好轉,作業也完成了,學習上遇到不懂的問題也向同學請教。

三、尊重學生

做最好的老師,愛學生,首先必須尊重學生。尊重學生要以信任學生和理解學生為前提。能將學生看作是一個平等的對象來看待。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師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要公平,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生成績的好差、相貌的美醜、經濟條件的好差而對學生另眼相看。對學生要始終表現出關注和熱情,巧妙地對學生進行獎勵和批評。這樣同學們就會覺得在這個集體中有温暖、有希望,從而更加熱愛這個集體,熱愛你這位老師,才能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才會對學生人格的培養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四、關心瞭解學生

做最好的老師,愛護學生,關心學生,瞭解學生不應表現在語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實到行動上。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使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愛護。學生生病,輕輕關心幾句,為他送上一杯暖暖的開水,學生是不會忘記你的。老師與學生之間有了真情,有了愛,我想沒有的比這更具有凝聚力的了。做最好的教師對學生的情況還要深入瞭解,對學生的心理變化要細緻觀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接觸到學生情感的點子上,這種接觸點就好像是心竅,是個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師傳授愛的門路。

五、面向大多數

做最好的教師,愛不是偏愛,要無選擇地、公正地、無例外地愛每一個學生。做最好的教師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對優秀學生偏愛,對後進生另眼相待。教師對優秀生要嚴格要求,對後進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幾年的教育經驗使我懂得,教師愛學生,不是一個純粹主觀的過程,如果學生從來不向他們信任、愛戴的老師敞開心扉,學生的心靈之門打不開,那麼教育就無法進行。相信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微笑着面對學生,學生會把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我們的工作也一定會開展的生動活潑,卓有成效。

做最好的教師,應該無私地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平等地對每一個學生,瞭解他們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們失敗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時時體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懷,時時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當老師把一顆真誠的心交給學生,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公平地把愛和温暖送給每一個學生時,學生的心定會融化在師愛中,在學習生活中找到快樂,愉快地接受教育。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13

本學期有機會學習李老師的著作《做最好的老師》。《做最好的老師》是一本充滿智慧之書,它在很多方面開啟了老師們的智慧,讓老師們在閲讀中受啟發、增智慧、長才幹。

從《做最好的老師》一書中,我學到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幾點:

一、教育者要擁有一顆童心。

李老師説,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這也是他後來能夠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並且能夠在教育上取得成績的重要原因。他説:“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而變‘不可理解’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優秀教師贏得學生心靈的可貴之處。”他説:“只要把握學生的情感,並注意環境、場合,教師任何‘過分的孩子氣’都不會是多餘的。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在以前,對於他説的這些話我可能會不理解,但是,在我親身體會了之後,也明白了教師擁有一顆童心的重要性。很多老師認為,老師就應該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感,認為老師與學生打成一片是不可想象的,認為學生與老師隨便開玩笑是不懂規矩的表現,但是李老師卻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同行們,老師融入孩子們當中不但是可以的,而且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受到李老師的啟發,嘗試與學生打成一片,發現其中的魔力是巨大的。

二、對後進生的教育

李老師對後進生的教育是很富啟發性的,在對後進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師的觀念及一個個成功的案例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

教師最令人頭痛的莫過於對後進生的教育。在辦公室時常聽到老師們訴苦:“為什麼我苦口婆心地、三番兩次地教育他,他卻不領情呢?”我也曾經是這樣的老師,為這些事情苦惱着,卻不懂得去反思。可是,自從學習了《做最好的老師》之後,我明白了後進生犯錯的頻繁性,以及進步過程中的反覆性的特點,懂得了對後進生教育長期性和艱難性,懂得了對他們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種方法,而且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寬容之心,需要有足夠的智慧,而愛和尊重則是成功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的前提。

在關於後進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師的很多話非常很耐人尋味。以下是我從《做最好的老師》中摘錄的李老師關於後進生教育的話語:

“ 後進學生”的“自我教育”很難一勞永逸,相反,這是一個充滿反覆的長期教育過程。教育者期望通過一次談心、家訪、班會或聽英模報告,便使“後進學生”從此成為一名優秀生,無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簡單了。“犯錯—認錯—改錯—又犯錯—又認錯……”這是“後進學生”普遍存在的循環。教師因此斥責學生“屢教不改”、 “光説不做”、“本性難移”等等,是極不公正的。教育者應該容忍“後進學生”的一次次“舊病復發”,與此同時,又繼續充滿熱情和信心地鼓勵學生一次次戰勝自己,並引導學生從自己“犯錯週期”的逐步延長或者錯誤程度的逐漸減輕的過程中,看到自己點點滴滴的進步,體驗進步的快樂,進而增強繼續進步的信心。我從來不對“後進學生”提“下不為例”之類他不可能做到的要求。

如果仔細體會了這些話,我們教育後進生的時候就不會再意氣用事,不會再因為學生“屢教不改”而對他失望或任意體罰。我們就會想方設法尋找規律和方法了。

總之,《做最好的老師》是李老師教育智慧的結晶,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技巧,增長教育智慧和教育才幹。這是一本開啟教育智慧的書,非常值得教師們學習和研究。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14

濃烈的過年氣息隨着爆竹聲聲而來臨,千家萬户都沉浸在祥和的年味中,到處可以看到提着大包小包拜年的人羣。閒暇之餘,我靜靜學習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在閲讀中時時會被李鎮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

一個好的教師應該是:寬容中有嚴謹,嚴謹中有幽默,幽默中有沉穩,沉穩中有激情。激情是火,可以點燃學生的求知慾望;激情是露,可以滋潤學生乾渴的心田;激情如風,可以吹皺學生平靜的心湖;激情如雷,可以振醒學生懵懂的迷夢。

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書中 李 老師這樣告訴我們:“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雖然教師在教育中富有愛心早已不是什麼“新潮觀點”。從孔子的“愛之能勿勞乎?忠之能勿誨乎”到夏丐尊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從羅素“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發展”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但我還是被 李 老師對學生那份深深地愛折服了。

李老師的愛,不僅僅是對優秀學生的愛,而且包括“難教兒童”的愛; 李 老師的愛,不僅僅是對自己所直接教的學生的愛,還包括所有——外班的,其他年級的,甚至是外校的學生的愛; 李 老師的愛,不僅僅是剛踏上工作崗位初為人師時的片刻的激情,而是貫穿着他的以前,現在,甚至是將來的教育事業,愛心是他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前提和保證。

李老師在序言中説:“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讀到此,我的內心便會受到觸動:是呀,我們在年復一年的工作中,有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與個性,有沒有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呢?很多時候,是在和別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結果是渾渾噩噩度日,喪失了做為一個人應有的情趣與活力,更談不上去超越自我,並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

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為他們的每一點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並且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自己的心血。愛孩子,才能在十幾年的時間裏堅持不懈地寫下那麼多手記、札記,為進一步探索教育的規律積累那麼多原始的寶貴的資料。對待學生的平等態度,可能是他的這本手記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為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在他和學生之間,我們看不見有什麼“代溝”。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説法來貶低教師。其實,要做孩子們認可的“王”,真是談何容易!

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做最好的教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這段樸實的話,藴涵着極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師,應該成為每個教師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態和人生追求。

讀李鎮西老師的文章,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會不斷地提醒自己,用愛心温暖童心,做個富有愛心和童心的人,愛學生,愛生活,愛世界。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15

當老師真好!一個暑假能有很多時間讓自己反思過去,展望未來,並能靜下心來看很多的書籍。真高興,我又讀了一本好書,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

“做最好的自己!”這是李鎮西老師對學生説的話;“做最好的老師!”這是他對自己説的話。

“做最好的自己!”,李老師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的超越自己,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做最好的老師!”: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仔仔細細批改每一本作業,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談心,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我高興,學生也快樂。做這樣的老師,多麼有意思!

“做最好的老師!”,不用跟那些著名的教育家去比,因為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是自己永遠也無法企及的,比也白比,而是應該自己跟自己比,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雖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便能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

這樣的境界不是所有老師都能做到的。反思自己,真是很慚愧,因為每天繁瑣的工作,總是讓自己靜不下心來,好像就沒有心思去想自己做得怎樣,而是忙着把工作做完就行了,以“忙”和“累”為藉口,從來就沒有去反思過自己,去把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相比。回想自己剛當老師時,心中立下的目標就是當“最好的老師”。可很多時候,能想到的事,並不一定就能做到。既然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就要努力改正,每天反思自己,是否有新的領悟,是否有新的收穫。

“做最好的老師!”是每一位老師應該追求的境界!每一位老師都應該像李鎮西老師那樣,時時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的生活在講台,我的生命是學生。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16

本學期有機會學習李老師的著作《做最好的老師》。《做最好的老師》是一本充滿智慧之書,它在很多方面開啟了老師們的智慧,讓老師們在閲讀中受啟發、增智慧、長才幹。

從《做最好的老師》一書中,我學到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幾點:

一、教育者要擁有一顆童心。

李老師説,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這也是他後來能夠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並且能夠在教育上取得成績的重要原因。他説: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而變不可理解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優秀教師贏得學生心靈的可貴之處。他説:只要把握學生的情感,並注意環境、場合,教師任何過分的孩子氣都不會是多餘的。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在以前,對於他説的這些話我可能會不理解,但是,在我親身體會了之後,也明白了教師擁有一顆童心的重要性。很多老師認為,老師就應該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感,認為老師與學生打成一片是不可想象的,認為學生與老師隨便開玩笑是不懂規矩的表現,但是李老師卻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同行們,老師融入孩子們當中不但是可以的,而且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受到李老師的啟發,嘗試與學生打成一片,發現其中的魔力是巨大的。

二、對後進生的教育

李老師對後進生的教育是很富啟發性的,在對後進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師的觀念及一個個成功的案例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

教師最令人頭痛的莫過於對後進生的教育。在辦公室時常聽到老師們訴苦:為什麼我苦口婆心地、三番兩次地教育他,他卻不領情呢?我也曾經是這樣的老師,為這些事情苦惱着,卻不懂得去反思。可是,自從學習了《做最好的老師》之後,我明白了後進生犯錯的頻繁性,以及進步過程中的反覆性的特點,懂得了對後進生教育長期性和艱難性,懂得了對他們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種方法,而且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寬容之心,需要有足夠的智慧,而愛和尊重則是成功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的前提。

在關於後進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師的很多話非常很耐人尋味。以下是我從《做最好的老師》中摘錄的李老師關於後進生教育的話語:

後進學生的自我教育很難一勞永逸,相反,這是一個充滿反覆的長期教育過程。教育者期望通過一次談心、家訪、班會或聽英模報告,便使後進學生從此成為一名優秀生,無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簡單了。犯錯認錯改錯又犯錯又認錯這是後進學生普遍存在的循環。教師因此斥責學生屢教不改、 光説不做、本性難移等等,是極不公正的。教育者應該容忍後進學生的一次次舊病復發,與此同時,又繼續充滿熱情和信心地鼓勵學生一次次戰勝自己,並引導學生從自己犯錯週期的逐步延長或者錯誤程度的逐漸減輕的過程中,看到自己點點滴滴的進步,體驗進步的快樂,進而增強繼續進步的信心。我從來不對後進學生提下不為例之類他不可能做到的要求。

如果仔細體會了這些話,我們教育後進生的時候就不會再意氣用事,不會再因為學生屢教不改而對他失望或任意體罰。我們就會想方設法尋找規律和方法了。

總之,《做最好的老師》是李老師教育智慧的結晶,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技巧,增長教育智慧和教育才幹。這是一本開啟教育智慧的書,非常值得教師們學習和研究。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17

寒假期間,我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真是受益匪淺!這本書全方位地闡述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理念和實踐,其中羅列了很多具體的操作方法,值得我們模仿。

其實作為一名教師,當然都想要“做最好的老師”。那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在李鎮西老師看來,“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鎮西老師説:“我所謂的‘做最好的教師,’不是與我所敬仰的於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鎮西與昨天的李鎮西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他説:“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強調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這就是這本書首頁序言裏非常樸實的語言,卻讓人會有深思和回味。在序言中,李鎮西老師的這一段話也令人回味無窮:“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你若是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的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任的教師。”這是寫給他學生的,也是寫給他自己的。讀到這兒時,我的內心便會受到觸動:對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嗎?是的,“做最好的老師”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我從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天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事,理清思路,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有所進步。李鎮西老師説到,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沒有愛便沒有教育。他認為教育中的“愛心”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這是我非常欣賞的觀點,一直以來我也堅信自己是個有愛心的老師,再次讀完這本書,我對教育中的“愛心”問題也有的新的認識和理解,在書中他談到“教育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有時我也在懷疑,對於我們班的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到底要不要懲罰?如今我明白了這其實只是一個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師用愛心去把握的“度”的問題了。因為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在李老師從教之初,他也曾經諷刺過學生,曾經辱罵過學生,曾經體罰過學生。但是後來他將這一切都變成了教育財富,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難、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誤最終將他磨練成了一位著名的教育專家。

給我印象最深還有第八章學生思想改造工程——後進生的轉化。在李老師看來,轉化“後進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他寫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教育論文乃至教育專著。李老師之所以把關注“後進生”,一是因為素質教育充滿了對人的尊重。二是因為素質教育的要義第一是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就必然面向為數不少的後進生。李老師在書中向我們介紹了他在轉化後進生的過程中採用10種有效的具體方法:寫家校聯繫本;填報喜單;遊玩;集體評議;寫每日九問;對手競賽;寫靈魂的搏鬥;安排當幹部;學生作文表揚;推薦好書。讀了他的後進生轉化手記——我和萬同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後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着哪一個方向,都牽動着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覆,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蹟。我清楚的記着有這樣一個情節他讓萬同代表班級在全校進行國旗下演講。為了不失去教育萬同的機會,李老師不斷鼓勵萬同,讓萬同連寫三稿,最後抓住“班級的愛就是祖國的愛”這一句閃光的話寫的演講稿,還利用自習課和下午放學後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最後終於讓萬同信心十足地進行了演講,贏得了全校師生的掌聲。李老師目中有人,始終把對學生的培養塑造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李老師滿懷愛心在學生心田耕耘,真令我佩服!

讀完他怎樣對待“後進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關愛每一位學生?在我們班,問題學生很多,有了李老師的指點迷津,心裏也有了些許準備,我想在新學期裏再面對周志鵬、高立尚、王磊、張磊等孩子時,我一定不會再像以前那麼着急、困惑,一定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找到更適合這些孩子的方法,也更快地為孩子引領一條適合他們學習、成長的道路。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慚愧萬分。今天讀李老師的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18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本充滿智慧之書,它在很多方面開啟了老師們的智慧,讓老師們在閲讀中受啟發、增智慧、長才幹。從《做最好的老師》一書中,我學到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幾點:

一、教育者要擁有一顆童心。

李老師説,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這也是他後來能夠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並且能夠在教育上取得成績的重要原因。他説: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而變不可理解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優秀教師贏得學生心靈的可貴之處。

他説:只要把握學生的情感,並注意環境、場合,教師任何過分的孩子氣都不會是多餘的。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在以前,對於他説的這些話我可能會不理解,但是,在我親身體會了之後,也明白了教師擁有一顆童心的重要性。

很多老師認為,老師就應該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感,認為老師與學生打成一片是不可想象的,認為學生與老師隨便開玩笑是不懂規矩的表現,但是李老師卻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同行們,老師融入孩子們當中不但是可以的,而且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受到李老師的啟發,嘗試與學生打成一片,發現其中的魔力是巨大的。

二、對後進生的教育

李老師對後進生的教育是很富啟發性的,在對後進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師的觀念及一個個成功的案例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

教師最令人頭痛的莫過於對後進生的教育。在辦公室時常聽到老師們訴苦:為什麼我苦口婆心地、三番兩次地教育他,他卻不領情呢?我也曾經是這樣的老師,為這些事情苦惱着,卻不懂得去反思。

可是,自從學習了《做最好的老師》之後,我明白了後進生犯錯的頻繁性,以及進步過程中的反覆性的特點,懂得了對後進生教育長期性和艱難性,懂得了對他們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種方法,而且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寬容之心,需要有足夠的智慧,而愛和尊重則是成功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的前提。

在關於後進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師的很多話非常很耐人尋味。以下是我從《做最好的老師》中摘錄的李老師關於後進生教育的話語:

“後進學生的自我教育很難一勞永逸,相反,這是一個充滿反覆的長期教育過程。教育者期望通過一次談心、家訪、班會或聽英模報告,便使後進學生從此成為一名優秀生,無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簡單了。犯錯認錯改錯又犯錯又認錯這是後進學生普遍存在的循環。教師因此斥責學生屢教不改、光説不做、本性難移等等,是極不公正的。教育者應該容忍後進學生的一次次舊病復發,與此同時,又繼續充滿熱情和信心地鼓勵學生一次次戰勝自己,並引導學生從自己犯錯週期的逐步延長或者錯誤程度的逐漸減輕的過程中,看到自己點點滴滴的進步,體驗進步的快樂,進而增強繼續進步的信心。我從來不對後進學生提下不為例之類他不可能做到的要求。”

如果仔細體會了這些話,我們教育後進生的時候就不會再意氣用事,不會再因為學生屢教不改而對他失望或任意體罰。我們就會想方設法尋找規律和方法了。

總之,《做最好的老師》是李老師教育智慧的結晶,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技巧,增長教育智慧和教育才幹。這是一本開啟教育智慧的書,非常值得教師們學習和研究。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總結 篇19

讀完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後,我感慨頗深。這本書是李老師用自己的心血寫成的,裏面包含了他漫長25年的教學生涯中的點點滴滴,雖然其中有些令他耿耿於懷的痛苦經歷,但更多的則是他與學生之間那種純粹的友誼之情。我認為,李鎮西老師是一位非常幸福的人,而他的幸福則來源於他對學生無私的愛。他説:“生活在學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看來,要做最好的老師,最最重要也是最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老師對學生的愛。

有這樣一則寓言: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的一聲打開了。鐵棒奇怪地問:“為什麼我費了那麼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説:“因為我瞭解它的心。”是啊,“愛”就是打開心靈的鑰匙,愛得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細,效果就有多好。李老師對“優生”的培養和對“後進生”的思想改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他讓“優生”更優和引導“後進生”發現自己身上的善良之處、高尚之處,以幫助他們樹立“我是有缺點的一個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讓我深深折服。正是這種無私的愛,才會無悔的付出。我們也是教育者,當我們面對着我們眼中的差生,我們是怎樣對待的。對他們,我們輕則嗤之以鼻,重則諷刺挖苦。

還記得書中列舉的那個經常遲到的女孩的事例。李老師當時的做法也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做法,李老師當時對後進生的態度也許是我們大多數人現在依然存在的態度。想想我們對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説是無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樣,我們都會發自內心的去關心他,愛他。而我們的後進生,他們的父母也會像我們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着這些孩子——我們眼中的這些後進生。當我們對這些後進生大發脾氣甚至把他們説的一文不值的時候,請想一想孩子的父母,請想一想我們自己的孩子也許有一天也會被別人説的一無是處的時候,我們內心的感受。魯迅先生有句話説的好:“教育是植根於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的過程是學習的過程,成長的過程,讀書就是在讀人生。這次讀李老師的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標籤: 讀書 通用 老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7g898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