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8篇)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8篇)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本傳遞希望的勵志書籍,我的感受特別深刻,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我先賣個關子,先聽我娓娓道來吧……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8篇)

這本書的作者是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這本書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

我實在佩服她的樂觀,在困難面前,她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灰心喪氣、自暴自棄,而是用她的樂觀作為人生道路上前進指示燈。原來,命運石可以掌握在自己手裏的,但前提是不能放棄自己,只要活着一定有希望!每個人就像是被上帝咬過的一口蘋果,不會有十全十美的人,上帝關了你的門,不要灰心喪氣,因為與此同時,他也為你開了一扇窗。

弱者,因此學會自強;憤世者,因此學會感恩。我要像海倫·凱勒那樣,對生命、知識的無限熱枕和渴望,不斷克服困厄,掙脱生命中黑暗的束縛。她就是一位從黑暗沉寂世界走來的光明天使。儘管生命是那樣脆弱,但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愛、勇敢和感恩給予人類最強力的支撐。即使面對生活的各種無奈,只有心中有希望,小小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我們心中有愛,有希望,有對生命的熱情,我們就能迎難而上!

“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個偉大的心靈對話。”這是這本書的最佳註腳,因為,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正是傳頌久遠的勵志經典。她一生中都活在黑暗中,但她靠着一顆不屈不撓的心,用他87個黑暗無聲的春秋創造了一個人類的奇蹟——她不僅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挑戰和改變自己的命運,還用愛心去擁抱世界,用生命的全部力量,使一家家慈善機構拔地而起,通過自己的文字和行為傳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來吧!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行動起來,珍惜現在的健康身體,做出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2

開學伊始新一輪的讀書活動在教師進修學校中教部唐主任的倡導下又一次轟轟烈烈地展開了,這學期給我們選擇要讀的書的是《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新課程標準》和《課改新理念》這三本書。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就曾讀過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本書,最近我又一次閲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感覺和第一次相比這次受益匪淺,收穫很大,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幾點建議談談自己的體會。

蘇霍姆林斯基是蘇聯也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他當過30多年的國小、中學教師,他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既沒有深奧的教育理論,也沒有枯燥的説教,而是深入淺出地道出了我們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與困惑。今天又一次讀這本書,有些困惑在心中多年的問題有了答案,有一種登高望遠而豁然開朗的感覺。這裏有差生轉化的問題,有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問題,有課堂教學管理問題,有班主任工作問題等等。並且有着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

書中的所有內容,對我感觸很深,幫助很大,啟迪非淺。我是一名思想品德教師,就拿我們的教學語言來説,蘇霍姆林斯基在《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一文中,特別指出了教師的語言素養是上好課的關鍵。作為教師,我覺得樂人和動人都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無論我們採用哪一種風格,只要能吸引學生就是成功的語言。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3

“如果學會了微笑,我們每天的生活一定會充滿温馨與感動;如果學會了微笑,我們的工作一定會充滿幸福與激情;如果學會了微笑,我們的課堂一定會充滿智慧與陽光。”只是我讀了美國作家黛安娜羅曼斯的《優秀教師的課堂藝術》一書後的感受。

當我走進了這本書的世界裏從中得到很多東西。我深深感覺學生只有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才是最有效的,所以一切教育要有樂趣,要符合孩子的興趣發展,課堂要營造快樂的氛圍,讓學生體會到成就感和幸福感,並及時發現學生的興趣,通過興趣引導學習,避免過度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味學習帶來的快樂。回顧自己的教育歷程,沮喪、失望時常困擾着我,讓我不再微笑,讓我時常不得不去完成一節課或是一天的工作。這和第一位老師有什麼區別呢?捫心自問,我不是一個沒有熱情的人,也懂得激勵,可不知何時,那滿腔的熱情卻被疲憊和無奈所取代,幽默、趣味早以悄悄地離我而去。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問自己,我們對待學生的根本態度是什麼?我們是否認為他們是一羣快樂的學習者,還是將他們看作是一羣沒有規矩的麻煩製造者?我們是將教育看作是困難艱苦的過程,還是令人激動的探險歷程?我們課堂中的沉悶或歡笑正能反映出我們對待學校和學習的態度。如果我們覺得白天的時間永遠不夠用,我們就是在傳播恐慌、沮喪和急噪。如果我們的根本理念是把教學看作可怕的工作。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4

每年對於假期我們都有太多的期待和盼望,但是當一個長長的假期真正地到來的時候,我們卻無所適從,將以前對假期的規劃都忘到了九霄雲外,最後只剩下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無聊而煩躁地過活,所以有時候我想,一個長達一個月的假期真正地做的有意義的事情都不及一個普通的週末。當一個假期結束後更多的是回憶起來有點遺憾,奇怪的是假期結束了,你想起了假期前的所有計劃,比如説讀書,那麼如果下一個循環就是期盼下一個假期我該看哪些哪些書,似乎又進入了一個怪圈,從現在開始我要遏制住這個惡性循環。

説起假期讀書心得,十分慚愧,其實説實話如果不是放假前學校的硬性要求,我想我這個假期都不會撿起一本書來看,或許懶是一種病,在假期的時候發作的有點嚴重。所以在這種情緒下,我讀書的狀態也可想而知,粗淺地讀了兩本書,感受不是很多,但是有那麼幾點還是有點小啟示的。

我看的第一本書是《教師工作方法》創新案例集,説實話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如果不是看到創新二字我不會翻下去,在工作中校長總提倡我們要創新,一個民族更要創新,但是創新提了那麼久,什麼是創新,怎樣才是創新,我想沒有人説的清楚,慢慢地創新成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打開書看到目錄,這本書的章節十分清晰,作為一名新教師一定會受益匪淺,從備課到課堂到作業和課外延伸,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粗略的翻看之後,我沒發現什麼有價值的東

西,但是看到那些在教育教學書上常看的字眼時,我想起了我大學老師的一句話,她説教育理論就像草料一樣,你吃的越多你的體力越好。或許你剛入職的時候,把你大學學的理論知識都忘得一乾二淨了,但是在你的言談舉止中一定會滲透一些科學的工作方法,你走的有多遠,就看你的儲備有多少了。所以我又細心地從頭看起,看過之後我發現創新的基礎是,我們踏實做好每一步,首先我們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做教學不能花哨,首先我們得紮實基本功,並且要將最基本的教學落到實處,讓孩子們把該學的東西鞏固好,有了這個基礎和目標,我們接下來就要花心思去想好每一步該怎麼辦?當然一定要有重點突破,比如説一個簡單的生字,孩子讀幾遍就記住了,我們就沒必要費盡心思講解這個字該怎麼記,孩子抬抬腳跟能夠到的東西就該給他自己,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創新?以前我總想換着花樣地帶着孩子學習,孩子們是很喜歡,可是時間久了就流於形式了,孩子們根本不注重知識本身了,所以這個還要運用得當,當孩子不感興趣了,怎樣也記不住讀不好了,我們就要換一種形式激起他的興趣。書看到最後,我會發現其實做教育就需要我們細心,有時候我就是過於浮躁,什麼都急於求成,這樣就會事倍功半,或許我們靜下心來細心做好一件事,那就勝於一百件沒有成功的事情,並且愛能解決一切問題,我們要愛孩子,愛他們的一切,在愛的過程中就是對創新最好的詮釋。

看的第二本書是畢淑敏的《幸福的尺度》,説實話還是第一次接觸畢淑敏的作品,當年她的《挖薺菜》令我印象也挺深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對她作品一直很牴觸,就因為幸福二字吸引了我的眼球,看

着看着,我發現我特別喜歡這本書,畢淑敏的經歷讓我佩服,從醫生到作家到心理諮詢,她的觀點我由衷的贊同,書中的心理諮詢的案例讓我痴迷,散文中帶有哲學性的説理我更是喜歡,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她文字的魅力。書中她引用費爾巴哈的名言“你的第一責任是使你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了,你也就能是別人幸福,因為幸福的人願意在自己周圍只看到幸福的人”,這句話我深有感觸,在我當代課老師的日子裏,我總感覺有許多的煩心事,我感覺自己不幸福,工作不穩定,沒有合適的對象,常常看什麼都不順眼,即使我在別人面前裝作若無其事,可是後來才發現,其實大家都從你臉上看到了不幸福,無論你用多少笑容去掩蓋,慢慢地我發現我的學生他們在我面前似乎也不幸福,一切都進入了一個怪圈,但是當一切發生轉機以後,似乎一切都變了,工作穩定了,結婚了,似乎什麼都順理成章了,大家見到我都説你怎麼變漂亮了呢?或許這就是相由心生?自己幸福了,就希望周圍都是幸福的光芒,我的孩子們也積極上進了,幸福的力量是如此強大。説實話剛結婚,對於婚姻還是有一些迷茫不知所措,但是書上的一句話讓我釋然了“家啊,是理解奉獻思念呵護,是聖潔寬容接納和諧是磨合欣賞忠誠溝通,是心心相印浪漫曲折生死相依海角天涯”,從這句話就看出來婚姻很複雜,一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關鍵看解決的方法吧,有人説幸福的婚姻源於你對婚姻別無所求。幸福不是形式,幸福不是語言,幸福就是自己的內心感受,或許我一無所有但是我幸福,我也同樣希望我周圍的人幸福。

簡單地談了一下看的兩本書,看的不深入,《幸福的尺度》還值

得再讀,接下來讀書吧,因為讀書的人是幸福的。

東方廣場國小

祖 晶

2xx5年8月20日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5

歌德這樣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閲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推薦》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我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下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長,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為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為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為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為了一切學生。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6

班級是學校工作的基礎單位,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對象和班級活動的主體,搞好學校工作特別是形成良好的學風,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班主任起着關鍵作用。為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更新觀念,班主任更應如此。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領導者,組織者和教育者,面對來自不同家庭、思想、學習、興趣、個性各異的學生組成的一個大家庭,如何把這個家庭引導組織成團結活潑,勤奮好學,文明守紀的班集體?如何使班裏每個學生都具有良好的個性品質呢?下面淺談我擔任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做法:

1、嚴。

嚴是班主任帶班的保證。作為老師,要以身作則,要嚴格要求學生必須要先嚴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從小事做起,不遲到,儀容要規範,待人要親切有禮貌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學生的模仿能力極強,如果班主任能嚴格要求好自己,作為學生的好榜樣,學生們也在老師的無言活動中不經不覺中已學會了嚴格要求自己了。在這樣的前提下,班主任帶班時嚴格要求學生已經是順理成章之事了。當然,總會有一些不規範的學生,那麼怎樣嚴師出高徒呢?對這些學生的缺點錯誤,要及時批評教育,決不能姑息遷就,否則就不能帶好班的。例如:我班有一位糾陳永權的男生,成績歷來都不錯,近期就發現他有吸煙的現象。面對他這一情況,我就不能閉一隻眼睜一隻眼了,如果這種情況在班級蔓延開來,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我立即找他談心,進行思想教育;還動用其他老師的力量,同學們的力量,家長的力量等來對他進行幫教,使他遠離吸煙這種不良行為習慣。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他的不良行為也開始改變了,將興趣轉移到學習和各項有益的文體活動中去,面對他的進步,老師、家長、同學們到感到高興。

2、勤。

俗語説:勤能補拙。懶惰是班主任工作之大忌,班主任必須以三勤(勤抓、勤教、勤管)為手段,深入班級,瞭解和掌握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對他們要勤提醒、勤督促、勤開導、勤教育。平時,老師要多觀察,善於從平常的一些小事中發現隱患,及時提醒。比如:國中一年級的學生愛玩,下課喜歡追逐嬉戲,夏季放學後喜歡到水庫游泳,在路上騎車不遵守交通規則等,如不及時提醒,就會很容易發生事故。作為老師就要未雨綢繆,平時要勤説、勤講、勤提醒。這樣,通過勤而細緻的工作,務實求真的作風來抓好班風建設,才能防患於未然,使班風、學風良好,學生學習積極,思想向上。

3、愛。

對學生奉獻出真摯深沉的愛心,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大前提。只有用心去愛他們,才能瞭解他們的心靈,知道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歡樂和憂愁,以利於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既是嚴師,又是慈母,愛護他們,才能使他們健康成長,這也可以説明愛是教育的出發點,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不僅要愛學生,還要將愛的種子播撒,讓愛在每個學生心中發芽。如我班的林健洪同學,臨近大學聯考時出現放棄的情況。原來是他的家庭發生變故,家庭經濟出現困難,造成他的情緒低落,便萌發不參加大學聯考的念頭。知道這一情況後,我就找談心,鼓勵他戰勝暫時的挫折,樹立信心,不要辜負老師、父母、同學對他的期望。同學們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幫他解決了一部分困難,讓他重獲大學聯考的信心。通過這件事,使他感受到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集體的温暖,同時也讓學生們懂得以愛待人的道理。當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建立起真摯的友誼之橋時,班主任就能全面地順利開展班級工作,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風。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7

應女兒的邀請暑假開始看水滸。快意恩仇,兄弟義氣的故事讓我們都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作為女性我是不愛看那些打打殺殺的作品的,但既然看了,加上水滸在我國是家喻户曉的,即使不看,也能説上幾個人物,評論幾個故事,所以就邊看邊評,贏得了女兒深深的讚賞和敬佩。這對一個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來説,真是難得的.很。

我們都喜歡魯智深,他有着豪爽的行事風格,菩薩一樣的慈善,為了朋友不顧一切的情誼,也有着超人的武藝。每當看到魯智深相關的情節,我們倆都會叫好不斷,豎起大拇指。他為了金家父女打死鎮關西,為了林沖燒死高衙內,為了可憐的老僧人戰敗了兩個惡賊,身居二龍山老大卻甘願一直為林沖留着首領的位置。他的心裏沒有名利,只有情誼。

你看那羽扇綸巾談笑間令敵人飛回湮滅的吳用,儒雅中透着睿智,從容中有着機警。他不急不緩,卻總是胸有成竹。我以為楊志見了他會大打出手,卻也只是提了幾個刁鑽的問題而已。他就那樣四兩撥千斤的化解了楊志的刁難。他真像三國的諸葛亮啊!足智多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其實裏面的人物哪一個不是光芒四射呢?林沖,李逵,宋江,晁蓋,戴宗——一個個個性鮮明,感愛敢恨,重情重義,各具所長。文學經典的影響沒有時空界限,相差幾十歲的母女倆人,共讀水滸,都能看得激情洋溢,為書中的一字一句而折服。這,就是經典的力量吧!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8

曾在一個時間裏《從與青春同行》中看到教育專家李鎮西與蘇霍姆林斯基的女兒卡婭:圍繞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實質進行了一個深入的探討,全面地、和諧地發展個性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精髓。他是將孩子作為一箇中心去研究的,一個學生一方面要掌握各門學科的基礎性知識,還要在某一門學科上有突出的興趣和特長以凸顯其才能、尊嚴、自信和今後持續發展的動力,從而以個性的色彩加入到所在的集體中。卡婭也説:父親更注重對孩子的情感教育,讓孩子自己去體驗交往、尊敬、同情、快樂、愛等情緒、情感的教育,讓他們在多樣的生活中去體驗,從而形成自我獨立判斷和選擇的能力。

是的,通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書,不論是蘇霍姆林斯基筆下喜歡動手製作的尤爾柯,還是對一切事情都無所謂的巴維爾,都是在教師的薰陶、感召下,由對一樣事情感興趣,慢慢地從自己“心愛”的活動中成長起來,而變為一個積極身上、富有朝氣的少年。更有他筆下成功少年的例子:柳芭研究植物的抗旱性能的創造;安納託利製造新品種小麥田間管理的專用機;維克托設計的送肥料的載重汽車;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個性發展成功的案例。

其實我們在教學中也以不同方式,不同方面地感受到孩子的個性差異,也以自己的理解和操作方式進行了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地進行了教育和引導,只是總的來説,沒有向蘇氏這樣的到位,原因還是指導思想的問題,更是因為教育細節沒有到位的原因。

通讀本書,受益極大,認識到了很多自己在教育教學中一些值得深思的行為。我想在蘇氏思想的指導下,將會更加地走進學生的心靈和精神世界,擴大自己的知識量,儘量使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做得更精細一些;將教育過程中規律性的東西更適時地把握和遵循,會越來越好地駕馭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賦予自己‘教師’歷史的最大意義。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9

我閲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使我受益非淺。它告訴我們教師要做一個善於反省的人。

長期以來,我們的管理者和教師,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其實自身都有較全面的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還比較少。所以做為一名管理者、教師需要不斷地終身地學習。

我認為,其實,我們並不是不在學習,在每天的工作中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們只要多一些討論,多一些表達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寫,這不就是我們最好的學習方式嗎?教師在自我進修、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用教育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反思是一個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同時也是積極的行為改進過程;讓教師自己承擔起學習和能力提高的責任,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具有學習的主動權和自主權。這又是一個不斷的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自我激勵、自我強化的過程。反思是教師成長和自我發展的基礎,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從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活動出發,發現分析其中的問題,並通過教師之間的合作討論來探索改進教育教學的途徑。這是充分發揮了教師自我導向學習和自主改革教學的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反思是一種自主學習。反思強調“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教師通過反思,自覺地探索教育教學過程,在學中教,在教中學,這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徑。讀了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學生永遠都是我們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我們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説“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説,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為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為原則,我覺得,作為一位教師,必須做到: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説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為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為孩子們着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有進步。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願你與這世界温暖相擁》,拿到畢淑敏的這本最新力作的時候,心裏暖暖的,這是去年冬天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畢淑敏的文字平實而温暖,卻讓人看到了生命的本真,給人生活以信念。

一個人將全部身心安置在最好的狀態,才能變成一縷柔紗,與千瘡百孔的世界温暖相擁。在書中,畢淑敏親切的文字中藴含着光明與力量,讓身處浮躁社會裏的每一個人靜靜地去思索人生。

青春、愛情、婚姻、友情、孝心、幸福、生死、旅行,畢淑敏在書中從多個角度闡釋了自己對世界、對人生的感悟,讓每一個人聆聽生命的真諦。

畢淑敏分享了一些生命感悟,以及與世界相處的態度,帶着一種對生命的善意和真誠,如涓涓暖流滲透人心,讓我們的內心安寧、平和。在這個喧囂而浮華的世界裏,我們需要這樣一種柔軟的文字,我們的內心渴望這樣一種堅強的支撐。例如在《切開憂鬱的洋葱》中,寫我們不要否認我們的憂鬱,憂鬱會使我們成長。我們都認識憂鬱,每一個人,在一生的某個時刻,都曾和憂鬱狹路相逢。隨着現代社會的發達,憂鬱更成了傳染的通病。、憂鬱幾乎是人類這種渺小的動物面對宇宙蒼穹時,與生俱來的恐懼,所以我們根本無法從根本上消除憂鬱。我相信凡是有人類生存的日子,我們都要和憂鬱為朋,雖然我們不喜歡,但是我們必須學會與憂鬱為舞。

又如《提醒幸福》中,提到享受幸福是需要學習的,當幸福即將來臨的時刻需要時刻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學會感官的享樂,人無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韻律。靈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適像一對孿生兄弟,時而相傍相依,時而南轅北轍。畢淑敏的散文質樸真誠,訴説着對生命深刻的感悟,對生活深深的熱愛。

畢淑敏把温暖的作品送給每個經歷過生活粗暴對待的人,書中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或許是我們所欠缺的。她教我們學會與生活握手言和,用柔軟的內心面對這個千瘡百孔的世界,這樣我們才會以一顆淡然的心面對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美好。願我們都能好好地愛自己,愛生活,珍惜擁有,與世界温暖相擁。

讀《於永正:一輩子做個讀書人》有感

他越來越覺得,閲讀不僅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厚重了自己的人生,更提升了自己的精神高度和人文修養。

要學我的話,多練基本功,比如,寫一筆好字,會朗讀,善於鑽研教材,寫一手好文章。語文教學説到底取決於教師的語文素養,一個語文素養高的教師怎麼教都能教好。

談及自己的閲讀方法,於永正表示,他是思考型的閲讀者,讀書時喜歡把自己擺進書中,把自己從事的工作擺進書中,用自己的話説叫愛琢磨。讀書看報愛琢磨,備課愛琢磨,上完了課愛琢磨,聽別人講話愛琢磨,聽別人上課也愛琢磨,有時真是思的食不甘味、卧不安席。但是,琢磨,出智慧;琢磨,出思想。

讀了第一篇《於永正一輩子做個讀書人》收穫很大。

首先我看書也很多,但不注意選擇和思考,也缺少積累,關鍵是缺少思考,所以不會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只有變成自己的,用起來才得心應手,就像是你聽別人的課覺得很好,你用他的課件和教案去上,卻怎麼也上不出人家的效果。這就是個人的基本功很重要,只有變成自己的才能用,所以平時要注意個人的積累。

其次是要注意讀書的方法,要不動筆墨不讀書,讀後和同事交流,學到方法要注意在課堂上應用,我們很多人讀書是讀書,上課是上課,學了很多方法卻不應用到課堂上,有的用完了也就用完了,不注意積累與提高,所以過後也就忘了,所以堅持學以致用很重要。

第三,於老師提到一個人不喜歡藝術,就缺少靈氣。聯想到現在的學校的藝術課堂,很多學校都變成了主科,就是開設的也大多不認真的去上,這樣藝術的課堂就對孩子關閉了,接受不到高雅的藝術的教育,卻在網絡上接受一些低俗的東西,所以不僅沒有靈氣,反而變得很污濁了。

第四,於老師關於讀書的作用的描述非常到位:書是養人的。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醫愚,要從醫自己之愚做起。于成龍説了這樣一句話:人人治人,國雖治必亂;人人治己,國雖亂必治。説的真好,讀書確實可以逸養人的性情,讀完一篇好文章確實神清氣爽的,就像是做好事心裏暖融融的。傳統文化課經常教學生要吾日三省吾身,可真正能聽進去的學生卻很少,那就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怎樣讓學生把你的話聽進去,而不是每天講大道理,不管別人接不接受,還要看教的效果。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我在一所鄉鎮中心國小任教已近六年,在這六年中,我聽過許多教師上課,也請教過許多有經驗的教師,深切感悟到了農村語文教師的困惑、迷惘、驚喜、頓悟……

縱觀整個農村的小語課堂,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只考慮教學內容的達成度,卻很少考慮自己所使用的教學語言、個人情感是否能對自己的學生產生影響,以致於他們雖然苦心教學,但教學成績總是平平。那麼,如何才能將一堂賞心悦目、精彩紛呈的語文課堂教學奉獻給學生,怎樣才能讓學生覺得語文是極富魅力、極具感染力的一門學科呢?我認為,語文教師首先應當將自己塑造成一位富有詩意的人。

什麼是詩意的語文教師呢?詩意是充滿激情的,不僅要有理論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學底藴,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語文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還具有人文性。我們面對的是鮮活的生命,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與能力,還有方法與過程,更重要的是情感與態度。那麼怎樣成為一名富有詩意的語文教師呢?

首先,詩意的語文教師擁有自己的獨特的人格魅力——這是語文教師的“感性”。詩意語文教師的人格魅力主要體現在要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靈。正所謂“幹一行,愛一行”,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應該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教師熱愛本職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熱愛學生。因此,教師應該擁有一顆積極地關注學生成長的心靈。由於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我們滿足不了學生的物質需求,那麼給學生的精神輸入就顯得重要了。學生的精神從哪裏來,當然是從課堂中來,從師生的密切交往中來。在課堂教學中,主要靠教師人格的影響和人性的發揮。教師的崇高不在於你的地位,而在於一顆無私奉獻的心,在於愛心的涓涓流淌,在於對學生的尊重。“你是快樂的,我是幸福的。”是一個教師永遠追求的教育境界。語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學科,如果説一個語文教師,沒有豐富的情感,沒有優美的語言,沒有應變的智慧,怎麼能駕馭課堂,怎能讓學生喜歡你呢?如果學生不喜歡一位教師,又怎麼能認真聽課,喜歡語文學科呢?“學生是不可能向一個自己不喜歡的教師學習的”。

其次,詩意的語文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這是語文教師的“知性”。詩意語文教師的“知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語文教師要有完善的課程理念。課程理念是隨着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不斷地更新與變化的,語文教師這個職業,是一定要“教到老,學到老”的,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擁有教學的活力和魅力;只有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永葆教學的青春與活力。第二,語文教師要有紮實的基本功。隨着現代科技地發展與進步,對於教師的基本功已不僅僅侷限於傳統教學中的“三字一話”,作為新時代的教師,還應該掌握必要的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與技能,以輔助教育教學工作,使課堂教學趨於多樣化,更好地適應時代的需要。第三,語文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由於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和多元化,語文教師雖不能説要通曉天下事,但最起碼的文學素養、科學知識、史政、哲學、自然地理常識是應當具備的。在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的課文涉及到科學、史政、哲學、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知識,作為一位語文教師,如果沒有相關知識,又如何能上好這些課文呢?常言道:“欲施人於一瓢水,自己應有長流水。”由此可見,一名詩意的語文教師應該具備豐富的文化內涵。

再次,詩意的語文教師也應該具備高超的教學技藝。語文教學本身是一門藝術,是技能與智慧的完美結合。教學藝術包括處理教材、教學目標、課堂設計、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處理問題等的藝術,以及語言、板書、操作和教師的教態、語言、動作、行為、心理、情緒等的調控藝術。既然是藝術就不是大眾化的,突出的是個性與創新。藝術是不斷變化與創新的,一種方法、藝術再好,但反覆的運用,學生沒有了新鮮的感覺,反而會影響教學效果。要建立一個充滿生機與樂趣的課堂,教師就要有好“點子”,這“點子”就是藝術。同樣是組織教學活動,有的教師是簡單照搬,甚至是反覆操作一個模式。而有的教師總能創設出富有個性組織形式。每一位語文教師從學生的興趣和認知出發,因材施教,不斷地變化和創新自己的教學藝術。不能人云亦云,一味地效仿,還應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採用體現自己個性的教法,讓課堂充滿詩意。所以説,教學技藝智慧與技能的結晶。

第四,詩意的語文教師應當是極富激情的。一堂詩意的語文課應當是激情四溢的。“以情悟情,以情動情,以情生情。”一個語文教師上課用語平淡、面無表情、心靜如水,沒有任何一個富有深意的肢體語言,又如何能讓學生的心靈產生共鳴?又如何能把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淋漓盡致地傳遞給學生,使他們的內心泛起陣陣漣漪,悟出文章作者的用意呢?更不用説能提高其精神境界,盪滌其心靈了。一個語文教師應當是充滿激情的,只有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當中,運用飽含深情的話語、豐富的肢體語言來感染學生,才能以情悟情,以情動情,讓學生融入到課堂當中,與作者產生共鳴,自然就能體會到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了,同時也讓學生盡情享受着學習語文的樂趣,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奧妙。

總之,語文課堂因詩意而變得浪漫,學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馳騁。沒有詩意的語文課堂是呆滯的,是死板的,是做作的。只有飄逸着詩意的語文課堂,才是真正的返樸歸真,才能讓人如痴如醉、如沐春風。上一節語文課容易,上一節詩意的語文課不易;當一個語文教師容易,做一個詩意的語文教師不容易。詩意的語文課,如高山流水,春雨纏綿;詩意的語文課,情景交融,自然流放;詩意的語文課,師生融洽,興趣盎然。詩意的語文教師,充滿着自信與關愛;詩意的語文教師,才華橫溢、運籌帷幄;詩意的語文教師,語言優美、風趣幽默。讓我們都努力爭當一名詩意的語文教師吧,用我們的愛心和智慧去點燃詩意的語文課!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我覺得夸父非常的執着,因為,夸父不斷地去追求他想要的,但是如果太陽永遠停留在那裏,那地球的另外一半不就整天是黑夜了嗎?

我覺得夸父還有點只顧自己不顧別人,如果,他想一直都是白天,成功了,但是喜歡黑夜的人有怎麼辦呢?

我也覺得夸父死的很有意義,因為,要是按夸父的想法,可以讓喜歡黑夜的人呆在黑夜,喜歡白天的人呆在白天。他還為人們添加了一從桃林。

但我又覺得夸父死的沒有意義,因為,夸父把太陽固定了,在有太陽的地方,人們就會覺得一直很熱,沒有四季的變化,花草樹木都會因為太陽而曬死。在沒有太陽的地方,那裏就會變得寒冷,各種植物都因為沒有陽光死了,人們就會感到飢餓。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起初是因着著名導演和斬獲國際大獎的由頭看了電影,被一個接一個命運開的玩笑給氣憤到了,一個人怎麼能經受這麼多磨難,居然還活着,對,還活着。後來找到了原著,餘華的《活着》,是一本薄薄的書,一篇並不長的長篇小説,全書約12萬字,講述了一箇中國農民的一生,講述了一個關於苦難與死亡的故事。

一口氣讀完它,痛心之至。我確是被《活着》裏的故事真真切切地感動了,一個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故事。或者讓我流淚的是漫長又沉重的苦難。在這個故事裏,福貴一家彷彿上帝從樂園中趕出來的受難者一樣,其人生就是為了曾經的出逃而贖罪,在經歷一番苦難後進入墳墓的關口。富貴的家人相繼去世,死亡的原因常出人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小説中每一個人物的消亡都給我強烈的震撼。生命堅強而又脆弱。除了母親,每一個都是福貴親手埋葬的,人生最大的痛苦就在於眼睜睜地看着親人一個一個地離去,而自己卻無能為力,最後連眼淚都沒有了,連訴説死亡都成了無感情的麻木。《活着》把人生的苦難寫到了極致,死亡與苦難在書中像原罪一樣如影隨形,儘管死亡不可預知,儘管人火災苦難的糾纏和死亡的恐懼中,但是人(福貴)還是一如既往地活着,並且代代延續。那麼,人是如何面對這種生的困境呢?

作者畢竟不是上帝,無法冷眼旁觀人生存中的不能承受之輕。他用不乏温情的筆觸在描繪這個關於死亡的故事。福貴全家相互偎依着生活,在貧困飢餓的重壓下,相互攙扶着在人生路上艱難地行走,承受着苦難,憧憬着未來。這就是作者想表達的中國百姓的生活。

在書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為人父的責任,為人母的責任,為人子女的責任,為人師表的責任,有還債的責任,有養家的責任……他們中沒有一個人逃避責任,而是勇敢的承擔起了這種責任,而在這承擔的過程的背後是隱忍,生的隱忍,苦的隱忍,痛的隱忍。作者在韓文版自序中也提到:“《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吶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活着》講述的不是一個苦難中的倖存者的悲哀的故事,而是講述了一個經歷種種磨難還活着的人的經歷和感受。作者用死亡敍述模式,表達了“活着比死幸福”的思想。福貴説:“我有時想想傷心,有時想想很踏實,家裏的人全是我埋葬的,全是我親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就不用擔心誰了。”應該認為,福貴是幸福的。在人“活着”這一過程中,堅強、勇敢、樂觀等一系列為了活着本身而做出的反抗和鬥爭在福貴看來或許他不懂得,但是他在無形中都已具備了這些品格,他比他自己認知的要偉大,他的隱忍和堅強以一種不顯山露水的方式默默存在着。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我讀過有關誠信的書很多,如《曾子殺豬》《郭沫若與芭蕉花》《國王的花種》……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和感動的是《賣火柴的小男孩》。

《賣火柴的小男孩》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有錢的紳士在深夜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攔住,讓這位紳士買他的火柴,紳士由於沒有零錢,不想買,但小男孩卻説:“我去給你換零錢。”於是小男孩拿着紳士的錢走了,而紳士等了很久,小男孩也沒回來,便以為小男孩騙了他,只能無奈地回家了。然而第二天,紳士在工作的時候,有個男孩找來了,這個男孩比昨天的男孩矮些,穿得更加破爛。這個男孩一見紳士就道歉:“先生,對不起,我們沒能按時把零錢找回給你,現在我哥哥讓我送零錢來給你”。紳士經過了解,知道昨晚賣火柴的小男孩在換零錢回來的路上被馬車撞成了重傷,在家躺着。儘管這樣,還沒有忘記找錢給紳士,並叫自己的弟弟送來,這份誠信感動了所有人。

讀完這個故事,我深受感動,賣火柴的小男孩儘管生活貧困,並且被馬車撞成了重傷,走不了路,但仍堅持讓自己的弟弟送還該找的零錢,不因為生活的貧苦而失信他人,這是多麼難得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好好學習。由此,我想起了有一次,奶奶給我五元錢去買早餐,由於當時吃早餐的人很多,我買了一碗小肉雲吞,要3元錢,店主找錢給我後,我連看都沒看就拿着打包好的早餐回家了,回到家一看,店主給我找了7元錢,當時我很高興,心想:“這回發財了,既有早餐吃,又賺了2元錢,好開心啊”。可吃完早餐後,我高興不起來了,我想起了老師和媽媽的話:誠信是一個人的財富,不貪小便宜更是一種美德。想到這裏,我為自己有貪小便宜的陰暗想法羞愧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躲起來。於是我連忙放下手中的筷子,拿上多地的錢,獨自來到早餐店,如實地把錢的來歷告訴了店主,並把錢給回了他。

我的一舉一動被旁邊吃早餐的人知道後,都用讚許的目光看着我,我如釋重負。早晨的陽光透過路邊的綠樹,照在我的臉上,也照到了我的心裏。

再次閲讀《賣火柴的小男孩》,我深深懂得了誠信可以讓人心靈高貴,也可以讓人胸懷寬廣,內心充滿陽光。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傅雷最後的生命氣息,已經在五十四年前就消散乾淨了。

但是由小兒子傅敏整理出來的,傅雷寫給大兒子傅聰的書信集——《傅雷家書》,仍然保存着傅雷作為一箇舊時代父親碎片化的形象,藉由這個被時間模糊化的形象,我們得以窺見六十多年前,傅雷用筆篆刻出來的父愛。

初讀《傅雷家書》,它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真實。一封封書信如縮影膠捲般攤開,我可以瞧見裏面一幀幀放映出來的生活,看起來,不過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海颳風了,變暖了,又下雨了;傅雷投給出版社的稿件還在校對,幫朋友編的書稿行將付梓;傅聰還要繼續看樂理,讀俄文書,在電台演奏他的肖邦和莫扎特。你會發現,所有的一切,不過是父親對兒子生活與學習上的囑託與叮嚀。這些事情都在六十年前的時空座標上發生,但是它們又是如此真實的家常裏短,就像父親與兒子坐在傍晚的藤椅上閒敍一樣親切而温暖。如今許多談家庭,談教育的書,書頁開合之間,盡是大而空的理論知識,唯所謂“理想”,“人生”等空泛的詞彙馬首是瞻,而鮮有這本書所映射出來的真實感與温和感。我想這就是《傅雷家書》在這麼多年後,仍能真正打動人的道理所在。

除了這些,在第一遍閲讀《傅雷家書》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傅雷每封信都會給兒子留下的人生感悟和教誨,他不遺餘力地寫下自己這半生以來對人生的想法與考慮,並悉心地用以指導傅聰的生活。傅聰遠渡重洋,去國外進修時,傅雷和他説起對學問的忠誠,告誡他少年得志時,更要戰戰兢兢,不負國家期望,用行動證明自己;傅聰學習外語時,傅雷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指導傅聰不要“突擊式”學習,隨時在日常談話中學習外語,糾正自己的錯誤,學習外語的速度可以慢,但必須牢記;傅聰寫給父親的信談及李杜詩篇,傅雷也能風趣幽默地加以品論和鑑賞。在我看來,他們不僅是父子,更是一對良師益友,在書信中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一封封家信往來之間,傅雷用文字表達着自己的拳拳愛子之心,他在生活中可能是一個沉默而嚴肅的父親,但是在書信裏,他儼然是一個健談而熱心的朋友,為遠隔千里的傅聰分擔生活上的困難,不停地鼓勵着行走在音樂道路上的傅聰。父愛有許多種形式,傅雷的家書也是其中的一種,他的父愛承載於紙上,跨越時間與地域,既被他的兒子傅聰所看到,也被如今的我們所看見。他的書信,不僅展示了他對兒子獨特的,朋友般的教育方式,更給我們展現了父愛的另一種形式——見字如面。

瞭解了一些關於傅雷一家的生平之後,重讀《傅雷家書》,我對這本書的感受又有所不同。傅雷曾經這樣和傅聰談“愛”:藝術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之外,還有一個“愛”字。所謂赤子之心,不但指純潔無邪,指清新,還指愛。法文裏有句話叫“偉大的心”,意思就是指“愛”,而且這個愛絕不是庸俗的,婆婆媽媽的感情,而是熱烈的,真誠的,潔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愛。從這個理論出發,光有理性而沒有感情,固然不能表達音樂,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種火熱的同時又是高尚、精練的感情,也同樣不能表達音樂。由此看來,傅雷對“愛”有着自己獨到的理解,他對傅聰的父愛,也是從這個角度出發進行闡釋的。傅雷對傅聰的父愛始終平靜如水,並不直接,而是通過音樂上的指導,藝術上的討論而展現出來,傅雷並不會刻意去關心傅聰的生活,也不會過度打探傅聰其他方面的事情,而是通過傅聰所寫的內容提出建議,與兒子保持着審慎的距離,這不僅是對兒子的尊重,也是他對真誠,高尚的愛的追求,這正是傅雷所追求的愛的境界,也是他心中所認為的,展示父愛的的方式。

讀《傅雷家書》,我們不僅應該看到傅雷一家日常生活的表象,更應該看到傅雷和傅聰這一對父子通過書信,向我們展示出的對生活的達觀與對人生的詮釋與感悟。通過這本書,我明白了父愛的一種形式,也瞭解了展開親情與教育的新途徑。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一生錘鍊,鋼鐵終成】

曾幾時,我們擦肩死神;又幾時,我們浴火重生。

——題記

一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伴隨着我的成長。從國小的第一次擦肩,到國中的正式邂逅;從精煉的節選到詳細的全文;從依稀的輪廓到客觀的影像。與它的相逢,似是偶然中的必然。

初讀《鋼鐵》,也羨慕過保爾與冬妮亞深厚的感情,也渴望過自己的一腔熱血能盡情揮灑,也悲憤過自身的平凡無奇。可這種種情緒又能説明什麼,我始終不及保爾的萬分之一。

或許,曾經的保爾是和我們一樣,一樣是稚嫩、任性的青少年,可又是因為什麼,使這麼一塊未經磨礪的鐵石成功蜕變?

一直想不通,始終未明瞭,所以……

重讀《鋼鐵》,我看到不再只是那個老氣風發的少年,經過歲月的雕刻,生活的渲染,曾經的他變得沉穩,變得更加機智。他用他的一生光明,用他每一寸的肌膚,每一處的鮮血,滋養着、哺育着一朵名為解放的花兒盛開。用他的熱血與奮鬥催使着祖國革命的勝利。

保爾的小半生多磨難,多病痛。幾次與病魔抗衡,幾次經歷生死。不是每個人都能躲過死神的鐮刀,闖過黑暗的地府。足以證明他的生存意識很頑強,足以見得他對革命、對國家的執着與熱情。

曾經,保爾像一張未經世俗描繪的白紙,一塊不曾磨鍊的鐵石,是革命,是人情,是心境,使他逐漸成長,在這張白紙上印上獨屬於自己的印章,把這塊腐朽雕刻得堅硬璀璨!

其實,我們也可以活得像保爾,只是缺少對大義的執着,對生活的追求以及面對病魔的不屈,只要我們的生命有一天會像野草般頑強,像鋼鐵般永恆,或許一切都會明瞭。即使不如鋼鐵,也不能弱於卵石!

感謝《鋼鐵》,促使我翻開人生的第一章,帶我遨遊於真理的海洋。致敬《鋼鐵》,也致敬像保爾一樣活着的人們。

或許未來,我也會成為新一塊“鋼鐵”。

關於假期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8

假期裏,我有幸讀到了這句名句的出處,一場“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戰役:從前,有一個國王決定與敵軍拼死一戰,這場戰鬥將決定他王國的命運。戰爭進行的當天早上,國王讓馬伕去找鐵匠給自己心愛的戰馬釘馬掌,就在快要訂好時,鐵匠發現沒有馬掌釘了。可是由於國王急於要用馬,馬伕又一再催促,鐵匠只好讓少釘了一個馬掌釘的馬掌勉強掛住。。。。。。戰場上,國王騎着那匹馬打得正起勁,突然,馬掌掉了一隻,馬失前蹄,國王摔了下來,不一會兒便被敵軍俘獲。大軍羣龍無首,被殺得片甲不留。

“少了一個鐵釘,丟了一隻馬掌;少了一隻馬掌,丟了一匹戰馬;少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失了一個國家。”一個小小的疏忽帶來的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回想我自己的學習生活,因為不注意細節而因小失大的教訓比比皆是。因為一個標點符號失去了滿分,因為漏了一個數字滿盤皆輸的教訓太多了。我曾經創造過數學連續8場沒有滿分的“臉紅記錄”,創造這個記錄的原因主要就是一些小地方不注意。有一回語文考試,我因為寫了一個錯別字扣了0.5分,而就是這個0.5分,讓我與第一名失之交臂。這還不是最糟糕。只要翻翻報紙,看看電視,這種因為小事不慎釀成大禍的慘劇多得數不勝數:汽車油門當剎車,結果衝上人行道,車翻人亡;電線搭錯了,結果燒掉保險絲,全城黑暗。而在歷史上,因為一個小數點的失誤,導致航天飛機機毀人亡。

下棋中有“一着不慎滿盤皆輸”的教訓,生活中則是細節決定成敗,讓我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保持一份嚴謹,保持一份細緻,把細節做好,把小事做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4j0w3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