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把事情做到最好》讀書心得範文

《把事情做到最好》讀書心得範文

《把事情做到最好》這本書緊緊圍繞做事情這個主題,在每一個章節都提煉了一個很具體、很實用的主題,從想做事、肯做事、能做事、會做事、敢做事、善做事、做對事、做成事、做好事,分九個章節,一步一個提高,最後用一個章節強調了不出事。本文是《把事情做到最好》的讀書心得,歡迎閲讀。

《把事情做到最好》讀書心得範文

《把事情做到最好》讀書心得體會範文1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人生在世,有誰願如一縷清風飄來即過?我相信任何人都有一顆上進的心,都想留個好名聲在世。但人活着就離不開做事,而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就一定要能做事。如果我們光有想做事的念頭,肯做事的誠意,沒有做事的能力,事情同樣做不好。反之,如果你具備了做事的能力,那就一定要把能力發揮到極致。

讀完第三章,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不要只做低於自己能力的工作。”工作中我們經常會碰到有些人做事不主動,只能跟着別人幹活,給別人打下手,自己單獨做事就完成不好 ,這樣的人是永遠不知道積極進取的人。安於現狀,自我滿足,自我感覺良好,這樣的人永遠只能在原地踏步。一個有能力的人,做事情不能只正常發揮自己的能力,能挑一百斤的擔子,那你千萬別選擇避重就輕,千萬不要白白浪費了自己的能力,假如有一天失去了別人對你的信任,那就再也沒有機會擔當重任了。

很多時候,沒有做好工作正是因為我們沒有盡力去做,沒有把自己的才能儘可能發揮到最高。現在很多同行都覺得自己的工作單位是安全的,能端穩飯碗,沒有危機感,其實現實社會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一旦我們懈怠就會退步和淘汰。而要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就必須全力以赴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只有比別人做的更好,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積極的思想幾乎能戰勝世間的一切障礙,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到達輝煌的頂峯!

《把事情做到最好》讀書心得體會範文2

20xx年11月14日,看了吳局長致同志們的一封信,他推薦《把事情做到最好》一書,書中講到把事情做到最好,就一定要想做事、肯做事、能做事、會做事、敢做事、善做事、做對事、做成事、做好事、做到不出事。全文讀後,我的感觸很深,主要有以下幾點收穫:

1、恪盡職守,擺正位置

首先、想做事、肯做事、能做事的前提是位置的確定和角色的扮演,誠而有信是立足本職工作,做好工作,我認為:一要有耐性,二要有自信,三要能隨機應變。正如書中所説,要會幹事多理性,敢做事勇於挑戰賦有激情,敢為人先,善做事不問任務有多難只問如何去達成。

2、人生沒有彩排,批評使人進步

在現今大環境中,人生是沒有彩排的,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幹好事,就難免會有挫折,但我們不能因為工作中遇到一點挫折就畏手畏腳,因為“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如果錯了就改,改了繼續前行,到最後就會擁有希望。當然,要想幹成事,還要善共事。現如今,社會關係網絡錯綜複雜,要想幹好一件事,僅憑個人的熱情和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事情需要與他人團結協作,共同完成。所以我們要善待同伴,團結共進。避免彩排,就得從折騰中吸取經驗,接受批評促使進步,也就是批評使人進步。

3、海納百川的心態做人做事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難免會因為一些觀點不一致而產生矛盾,我們必須要有着海納百川的心態去對待身邊每一件事和每一個人,讓這個小小的團體凝聚在一起,發揮它最大的作用。

4、在成事的前提下不出事

我們在做任何事的前提下都是要保證不出事,特別是針對我校各級各類的培訓工作,陽光工程培訓,創業培訓,下崗失業人員培訓等等,這些培訓項目都是高危工作,即是高危工作但我們還得去做項工作,不能放棄,其前提是要看我們怎樣去做這項工作,只要我們嚴格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工作做真,做實,做好,做細,本着對黨和國家人民負責的態度對待事業,就會做到完美的狀態。

《把事情做到最好》讀書心得體會範文3

《把事情做到最好》這本書緊緊圍繞做事情這個主題,在每一個章節都提煉了一個很具體、很實用的主題,從想做事、肯做事、能做事、會做事、敢做事、善做事、做對事、做成事、做好事,分九個章節,一步一個提高,最後用一個章節強調了不出事。

為了印證這些觀點,説明這些主題,本書運用了大量的事例。這些事例看起來似乎很淺顯,很通俗,彷彿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就如同我的朋友,我的同學,甚至我家人之間的故事。這些故事我們也許聽過,但我們往往一聽了之,我們也許沒有思索,也許沒有探究,或者説我們只是淺嘗即止,我們可能在這樣或那樣的故事中迷茫,我們把許多成功的事例歸於運氣,我們可能對這樣的故事只是報以羨慕,我們甚至會嫉妒恨,感歎命運的不公,感歎自己的十八般武藝難以施展。

我們有沒有想過別的,想過我們有沒有認認真真去做?

細讀此書,不得不掩卷沉思。

古人云:文以載道。讀了此書,使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人生在世,人生在事。

一個人的生存,給另外的人的感受,無非就是為人處世。為人如何,其實就是用事來説明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人議論人,有時候會説,某某人不錯,有時候會説,某某人多壞。其實好人和壞人都不是簡單的以“好”、“壞”這些詞來評判的,必定是用了具體的事例來説明。文學作品塑造人物,也是運用人物的故事豐滿人物的性格特徵,道德情操的。我們都知道甫志高這個人物,但一開始我們並不知道他就是一個叛徒,作者也不是就憑自己的三言兩語就把他説成了叛徒,而是通過他的所作所為,使讀者相信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叛徒。

人的善惡美醜,是通過事情可以説明的,人對待事物的態度,也是可以通過日常工作和生活來説明問題的。

本書就是教給我們對待事情的態度,做事情的方法,題目就是“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咋一看,這樣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作者通過通俗易通的語言,幾乎是完全口語化的語言,彷彿一個長者的循循善誘,又彷彿一位老師的耐心講解,通過許多鮮活的例子總結提煉出一套實際生活中極具針對性、操作性和實用性的做事方法,給讀者一個信念,那就是——原來我也可以。

一個人首先要想做事。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有渴望,都有着強烈的憧憬。但夢想並不是在睡夢裏就能實現的,我們必須為此付出,付出就是“做”。

做,説起來也許簡單,好比我們現在常常寫的營銷方案(文案),我們必須有一套我們做事的方案,這本書,就是給了我們這麼一個方案。

在這裏,給我感觸最深的是本書的第六章——善做事。

什麼是善做事呢?

“人生最大的資本不能靠別人送來,而是要善於用自己的力量掙來。”作者首先引用了晚清中興重臣曾國藩的一句名言,開宗明義的告訴讀者,人是要善於用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智慧。在這裏,作者用了碧桂園董事長楊國強一個生動形象的解釋:

如果我有事去廣州,而自己沒有車,我就在路邊搭過路的車,沒有過路的車,就騎自行車去,沒有自行車,就走路去。走路去,如果遇到沒有橋的河,那我就游水過去,腳如果崴了不能走了,我就是爬也要爬去!面對困難,我相信有很多人會説:“沒有車,我怎麼去呀?”

成功絕不是偶然的,也絕不是僅僅只靠運氣。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並不是一句話,也許羅馬很遙遠,但是隻要朝着這個方向,走一步就近一步,《西遊記》裏的八十一難,那是一件一件完成的,關鍵還是要去做。

這一章還告訴我們,做事情要善於做最重要的事情,一個人工作、生活;單位、家庭:等等,頭緒萬千,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的理解是我們要做那些核心的事情,就像我們的企業,我們提出的核心價值觀。

從不問任務有多難,只要我們盡力去達成。我們作為一個百年品牌的企業,我們的口號是:心有多大,市場就有多大。我們是僅僅停留在呼口號、寫標語的地步嗎?

作為企業基層的管理者,如何盡職盡責?我想個人要真正擺正心態,先不管自己的水平如何,能力怎樣,重要的是要肯做事,先把眼下 的事情做好。身穩、手穩、心穩。做事三思而後行。不越位,不錯位,找準自己的位置,知道那些事該做,那些事不該做。做完事要認真檢查,避免出事。勤請示、常彙報,少犯錯誤,要經常解剖自己,發現自身的缺點和過失,並立刻改正。

最後一點就是不出事。常説沒事,就會出事,常怕出事,就會沒事。一個具備自我反省的人,一定要有自我否定的意識,這樣才能對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對自己的能力不斷提高,才能在不斷的自我反省中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昇華。

當前,我們的企業正處在不斷改革發展,不斷優化結構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在經營和管理方面還需要不斷調整充實,我們肯定會遇到許多我們沒有經歷過的事,我們可能做不來的事,但我想,只要找到了端正事情的態度,找到了做事情的方法,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自我鞭策,用心做事,專注做事,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還是那句話,辦法總比困難多。

《把事情做到最好》讀書心得體會範文4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人生在世,有誰願如一縷清風飄來即過?我相信任何人都有一顆上進的心,都想留個好名聲在世。但人活着就離不開做事,而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就一定要能做事。如果我們光有想做事的念頭,肯做事的誠意,沒有做事的能力,事情同樣做不好。反之,如果你具備了做事的能力,那就一定要把能力發揮到極致。

讀完第三章,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不要只做低於自己能力的工作。”工作中我們經常會碰到有些人做事不主動,只能跟着別人幹活,給別人打下手,自己單獨做事就完成不好 ,這樣的人是永遠不知道積極進取的人。安於現狀,自我滿足,自我感覺良好,這樣的人永遠只能在原地踏步。一個有能力的人,做事情不能只正常發揮自己的能力,能挑一百斤的擔子,那你千萬別選擇避重就輕,千萬不要白白浪費了自己的能力,假如有一天失去了別人對你的信任,那就再也沒有機會擔當重任了。

很多時候,沒有做好工作正是因為我們沒有盡力去做,沒有把自己的才能儘可能發揮到最高。現在很多同行都覺得自己的工作單位是安全的,能端穩飯碗,沒有危機感,其實現實社會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一旦我們懈怠就會退步和淘汰。而要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就必須全力以赴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只有比別人做的更好,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積極的思想幾乎能戰勝世間的一切障礙,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到達輝煌的頂峯!

《把事情做到最好》讀書心得體會範文5

《把事情做到最好》是一本十分優秀的讀物,全書圍繞“把事情做到最好”這一主題,用一個個樸實的案例,向我們闡述如何立足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它像鏡子,照出了我們身上的缺點和不足;它又像一位長者,把做人做事的道理講得很透徹。全書深刻細緻的分析了要想把事情做好,需要我們持什麼樣的態度、具有哪些素質。通過近段時間對這本書的學習,我覺得要把事情做到最好,離不開以下三種精神:

一、要有“捨我其誰”的主人翁心態

要把事情做到最好,首先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一個人對待工作的心態,直接影響工作的好壞。工作就像燒水一樣,温水升到99℃,還不夠;必須再加一把火,使水温在99℃的基礎上在升高1℃,就會使水沸騰,併產生大量水蒸氣來開動機器,從而獲得巨大的效益。因此,在工作中我們不能説“這事差不多”,不行的是就是不行,可行的事情把它做到最好,説 “這事我能做,並且已經做好”。只有實事求是的把每個小事做好落到實處,並把每個細節考慮到位,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創造更多的價值。黨政辦是機關的窗口也是一個綜合性辦公室,日常工作十分瑣碎,但工作責任卻很大。作為黨政辦的一員,就必須拿出一種“捨我其誰”的主人翁心態來,始終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來做,並且盡力把每一件“瑣事”事情做到最好。在來訪接待上,做到熱情接待、耐心傾聽、積極處理。在會務組織上,更是要注重細節。座位上的一杯清茶,臨行時的一句“好走”,都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添每個人臉上的笑意。

二、要有“朝聞夕死”的求知者精神

古人用“朝聞道,夕死可矣”來形容對知識追求的迫切,而這種孜孜不倦的學習者精神,正是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所需要的,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增強能力強、提升水平,才能做成事、做好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埃德加先生説過,“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如果因循守舊,不及時補充新的知識,就不能及時“接軌”時代,等待我們的結果只能是被淘汰了。學習是無止境的,即使有很高學歷的人,也需要不斷地“充電”。因為一個人的知識能量就像電池,總是在不斷地釋放和消耗,因而也必須不斷地補充和儲備。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潮湧,令人眼花繚亂。作為基層工作者,應該審時度勢,做終身學習的典範,應該把不斷學習當作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思想境界。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從不斷的學習中汲取營養,充實知識,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與業務水平,才能勝任工作。否則,我們就會落後於時代,就會難以完成肩負的職責任務,更別説要把事情做到最好了。我在一篇關於硅谷文章裏看到過一話,“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裏,你很難看到有人在外面閒逛,也很難有人在午夜之前睡覺。這些人堅守‘睡着了,你會失敗’的信條念。”硅谷人作為當今世界先進科技的引領者,他們尚有如此強烈的求知慾望,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抓緊時間學習呢?

三、要有“奮勇向前”的開拓者魄力

在工作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很多難題,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做“迎難而上、奮勇向前”的開拓者還是“知難而退、畏縮不前”的弱者呢?或許沒有人願意被貼上弱者的標籤,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迎難而上?温家寶曾説過“黨員幹部要事不避難,敢於擔當,奮勇向前”。作為黨員幹部,不僅要具備勇於擔當的精神,做到應該做的事,頂着壓力也要幹,必須負的責,迎着風險也要擔,真正把這份擔當變為內心深處的價值追求,在本職崗位上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做好事情也就順理成章了。作為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更需要這種敢做事的魄力,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要敢做事,不要害怕犯錯,我們的領導和長輩對於青年人才成長,是有廣博的胸懷和寬闊的度量的。馬克思説過:青年人犯錯誤,上帝都能原諒。肯犯錯了説明你肯做事,任何事情不能百分百成功,青年人才同樣如此。戰勝了畏縮退卻的心理,才能在困難面前放手一搏,才會有破解難題的希望,才能將難事做到最好。

其實書中還有很多真人真事給我們做榜樣,於浩的銷售記錄、冼林國的香港信貸界傳奇、王鳳英的汽車人生、李嘉誠的成功態度等等,這些無一不在告訴我們:或許我們現在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不足,做得不夠,但是從現在起,只要對每一件事都秉持着“把事情做到最好”的態度,並且為之付出汗水努力,那麼我相信,人人都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併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把事情做到最好》讀書心得體會範文6

《把事情做到最好》一書,主要講到了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就一定要想做事、肯做事、能做事、敢做事、做成事、做好事、做到不出事。細細讀來,感觸頗深,確有不少真知酌見。在我看來,把事情做到最好,是一把衡量工作的標尺,是一個幹部應有的精神追求。人,活着就離不開做事,做事是我們立身之本。人的潛能,只能在做事中才能開放;人的素質,只能在做事中才能形成;人的品質,只能在做事中才能體現;人的智慧,只能在做事中才能運用;人的成就,只能在做事中才能取得;人的夢想,只能在做事中才能實現。做人,與做事密不可分。為人處事,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讀完這本書,結合我本人在參與創建名牌學校過程中的探索與實踐,我認為,要把教書育人的事情做到最好,主要要做到以下四點:

一、精心做事,全身心地投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效應的週期比較長,潛移默化的細微作用,很難有立竿見影之效。但教育教學中的任何一個小細節都有可能對學生的未來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陶行知先生説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所以,我們要努力做到深入細緻地瞭解學生,真心實意地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他們,嚴格地要求他們。大到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培養,小到珍惜每一分鐘,不浪費一粒米,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甚至於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小小的提問,輕輕地啟發等細微的環節等,都要考慮到孩子們的感受,捕捉心靈的瞬間反應。用我們全部的精力,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做到精緻。

二、細緻做事,不忽略任何細節。不管你覺得自己的水平有多高,要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好。這是一個細節制勝的時代,細節決定成敗。對於自己的工作無論大小,都要了解得非常準確、非常透徹,只有細心、細心、再細心,這樣才能踏實地完成宏偉的目標。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在競爭激烈的大學聯考場上,最終影響考生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往往都是基礎上的不紮實、小漏洞。而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細究起來,很可能就是平時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含混不清的概念,一個不經意的、粗糙的畫圖,可能是本可以糾正的一個不起眼的壞習慣。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們這些為人師者,再細心、再小心也不為過。失之毫釐,謬以千里。20xx年哥倫比亞航天飛機失事的慘痛經歷告訴我們,在細節性的把握方面,我們絕不可以掉以輕心。

三、實在做事,追求實際效果。什麼是水平?認真就是水平。什麼是能力?落實就是能力。要把事情做到最好,既要有想法,還要有辦法,更要有做法。我們每天都説自己很忙,千頭萬緒,焦頭爛額。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瞎忙。盲目地忙碌,難見成效。我們做事情,主要就是要忙到點子上,這個點子,就是抓落實、辦實事、解難題。八十分鐘大課堂的教學實踐,要求我們更多地關注教學過程,研究各個環節上的具體操作。問題設計、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展示反饋、總結點評,一個一個來,實實在在地搞。尤其是在經歷了多次調研、反思之後,我們深深地意識到,在學案課堂的教學環節上,嚴重製約我們發展的瓶頸,就是如何做好、做精學案中的問題設計。在校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圍繞問題設計,展開專項研究。我們邀請陳鐵補等省內外知名專家深入課堂,做研究,做講座;我們開找專門的教師論壇,交流碰撞;我們開展問題設計大賽,各抒己見,百家爭鳴。我們還利用教學質量反思月專題教研時間,深刻反思早讀、課堂、自習輔導、背誦、過關、總結、筆記等各個教學環節上的問題,不拖延、不迴避,不幕虛名,不耍花哨,看學生的實際表現,看最終的學習成果,看實實在在的教學效果。把問題始於教學,歸於教學。用具體的實實在在的問題的解決,來搭建學生成長的堅實基礎。

四、盡善盡美,把事情做得透徹。澆花,一定要澆透,澆到根上,不能水過地皮濕。做事情,也是一樣。如果只是隨隨便便做事,不用心、不細緻、不注重結果,敷衍了事,做了跟沒做一樣,那就是浪費時間,甚至於浪費生命。比如我們課堂的教學設計,往往可以在基本的教學任務達成之後,再進一步設計一個能夠提升能力、昇華思想的更高層次的教學活動來強化思維、拓展視野,讓尖子生有足夠的視野和發展空間。為了這樣一個更加完美的教學設計,需要我們發揚團隊精神,精誠合作,付出更多的努力,學習、探索與不斷的實踐。唯有如此,我們的課堂才能更加趨於完美,我們的心靈才能更加安慰、平靜,我們才能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稱號!。

總而言之,我們要激情滿懷地全身心投入於我們的工作中,用“精、細、實、透”來作為我們的行動指南,以敢打敢拼、紮實幹練的工作作風,把我們垣曲中學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得更好,為實現中華名校的宏偉目標做出更大的貢獻!

標籤: 範文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09dj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