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黨團相關 >入黨自傳 >

2023年五好黨員先進事蹟(精選3篇)

2023年五好黨員先進事蹟(精選3篇)

2023年五好黨員先進事蹟 篇1

盧夕同志現就讀於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西語系12級應用俄語班,曾任班級班長,系團總支副書記,學院社團副社長。20xx年11月她被確認成為一名中共黨員,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她始終保持堅強的黨性,無條件地服從組織安排,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做到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自進入大學以來,她都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上進,各方面表現優異,起到了很好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在羣眾中有較高威信。

2023年五好黨員先進事蹟(精選3篇)

一、思想進步,永葆先進

剛進大學的時候她對黨的認識還很膚淺,大學後通過學校的進一步培訓,讓她知道作為一名黨員,一定要從各方面深入瞭解黨的歷史,黨的發展和黨的時事。因此她自覺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理論,特別是認真學習黨的精神和的系列講話精神,瞭解黨和國家的新政策新舉措,堅決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做到為人誠實守信,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生活嚴謹、作風正派,具有優良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文明行為。20xx年11月,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名剛剛加入黨組織的年輕同志,她能夠始終保持着清醒的頭腦,把“做事先做人,萬事勤為先”作為自己行為準則,認真細緻,艱苦奮鬥,恪盡職守,以身作則,積極參與黨組織的各項活動,堅決服從組織安排,時時事事起模範帶頭作用,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較強的黨性。她深刻地認識到在困難面前一定要挺身而出,以身作則,為同學們做表率;時刻牢記保持自身的先進性,虛心向他人請教,接受同學監督。

二、積極主動,任勞任怨

自入學以來,她憑藉着較強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先後擔任班級的班長、系團總支副書記、班級紀律委員和學院社團副社長。在工作中,她始終保持了端正的工作態度,嚴守工作紀律,樹立了不驕不躁、紮實肯幹的工作作風,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面對事務雜、任務重的工作性質,做到了“眼勤、嘴勤、手勤、腿勤”,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熱情,積極負責地開展工作,都以大局為重,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在任職期間,她勤勉工作、任勞任怨,只要一有事情,她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同學面前,幫忙解決問題的,完全把自己的時間都奉獻給了同學。同時,能夠以制度、紀律規範自己的一切言行,嚴格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尊重老師,團結同學,謙虛謹慎,主動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意見,不斷改進工作,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虛心聽取老師和同學的意見與建議,時刻保持着良好的大學生形象,堅持做到了不利於學校的事不做,不利於學校的話不説,積極維護學校的良好形象。盧夕同志一直用她那顆熱忱的心來幫助他人,從而獲得了大家的讚許和認可,因此獲得了校“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共青團幹部”等稱號,而在工作之餘她也從不會忘記自己的學習,更不會因為工作影響到自己的學習,所以她的成績也是一直沒有落下的,在班級都是名列前茅的,由此也獲得過校“三好學生”的稱號。

三、生活儉樸,樂於助人

在生活上盧夕同志一直保持儉樸,樸實,嚴於律己,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因為家庭困難,她在大學期間嘗試做了各種兼職,以自強不息的精神感染着周圍的同學們。在課外她還積極參加校舉辦的各種活動。“樂於助人”是大家對她一貫的評價,她不僅發揚了黨的優良傳統,密切聯繫羣眾,經常主動關心同學,而且每次都是盡最大努力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積極熱心為他人排憂解難,做到“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有良好的羣眾基礎。在平時的交往中,始終堅持“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的原則,處處為他人着想,還能虛心的聽取他人的意見,受到大家的喜愛。

四、勤奮學習,鋭意進取

在學習上盧夕同志目的是十分明確的、態度端正、勤奮刻苦、鋭意進取,對大學課程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並且善於總結學習經驗,不斷改進學習方法,還給新來的同學講解自己的學習經驗,分享自己成功的地方。她從來不會因為客觀條件怎樣而給自己找藉口,因為工作的繁忙而迷失自己學習的方向。 因此在20xx年度她獲得了校頒發的一等獎獎學金, 20xx年度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當然,這些成績絕不是終點,正在實習期間的她也沒有放棄學習,每天還會抽出時間去學習自己專業方面的東西,努力向更高的目標發展。

五、愛心永存,服務社會

一直以來,盧夕同志都十分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除了參加植樹、福利院等活動外,她作為青年志願者,還參加過校運動會的服務工作和系部舉辦活動的接待工作,而且在20xx學年度被聘為海南文昌禁毒志願者,在20xx年度被聘請海南志願者。在汶川地震、南方雪災、海南特大洪水災害中,參加各種社會募款活動並慷慨解囊,獻出了自己的愛心。

在大學的三年裏,她被老師與同學鼓舞着,用自己努力的汗水和執着的心態換來了今天的成長與收穫,在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該同志將進一步加強學習,嚴於律己,繼續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和業務水平,把黨的事業作為自己最大的職責和最高的使命,為成為一名新時期的優秀共產黨員而不懈努力奮鬥。

2023年五好黨員先進事蹟 篇2

作為一名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就是要圍繞羣眾的期盼,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王光國

王光國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實幹作風,帶領黨員羣眾絕壁鑿路。他所在的店子坪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720餘人。雖然1997年已經修通了由209國道連通村委會的通村公路,但距龍坪鄉中心集鎮仍有28公里,尤其是一、二、三組至今不通公路。因此,長期以來村民上學、就醫、趕場等只好沿着洋芋河峽谷兩岸懸崖峭壁上的羊腸小道前往5公里以外的高坪集鎮。由於交通極為不便,大大增加了村民的勞動成本,貧困的陰影世代揮之不去,也留下了許多沉痛的記憶。從王光國記事起,村裏先後有6人被懸崖絕壁無情地奪去了生命。20xx年1月以來,王光國在多次實地踏勘和反覆徵求村民意見的基礎上,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帶領村民在洋芋河畔吹響了絕壁鑿路的號角,誓將天塹變通途。在懸巖上,他們腰繫繩索像盪鞦韆一樣一錘一錘打炮眼;在半山腰,他們如螞蟻啃骨頭一樣一鏟一鎬撬石塊。喝山泉水解渴,吃烤土豆充飢,早出晚歸,年復一年。缺資金,他們通過村民集資等渠道多方籌集;缺勞力,男女老少齊上陣;缺技術,他們用鋼釺、鐵鍬一點一點鑿、一寸一寸摳。王光國的家離修路工地有5.5公里,每天往返10多公里。白天修路、籌款,晚上時常還要開會,總結工作進展和出現的問題,時常回到家中已是三五更,很少能睡上一個安穩覺。手磨破了皮,鞋磨穿了底,他一往無前。

王光國有一種堅韌不拔、鍥而不捨的堅強意志,敢於迎難而上戰勝重重艱難困苦。在修路的過程中,面對村民的種種質疑,王光國説:“不幹就永遠幹不成,幹了堅持下去,才有成功的希望!如果20xx年修不完,我們就修20xx年,20xx年。”在過去的7年中,他帶領全村黨員羣眾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修路之初,沒有啟動資金,王光國便和幾名村民小組長便經常跑鄉里、進縣城,到處尋求支持,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縣交通局、縣扶貧辦、縣煤炭局和縣民宗局等10多家單位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累計為該村提供幫扶資金23萬餘元。20xx年初春的一天,村民歷經千辛萬苦在河谷上壘起的一道20米長的駁岸轟然垮塌,在場的男女老少一時間都懵了,忍不住相擁而泣。不期而至的各種喪氣話讓大家的心涼透了!關鍵時刻,王光國站出來給大夥兒鼓勁兒:“路現在垮了是好事,等通車了再垮就要出大事了!現在正是考驗我們意志的時候,我們要用雙手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用事實去證明給別人看!”他苦口婆心的勸導,讓大家動搖的心一次次堅定下來。6年來,王光國帶領村民累計投義務工3.5萬多個,開挖土石2.2萬多立方,在洋芋河兩岸鑿出了2.5公里毛公路。投入不足16萬元的“三材”款,已完成了180餘萬元的貨幣工程量,用膽識、智慧和汗水創造了“死亡之巖”上的人間奇蹟。

王光國擁有一心為民、公而忘私的樸實情懷,真情當好黨員羣眾的“主心骨”。他常説:“我這個書記是羣眾選的,羣眾信任我,我就要給他們當好家,領好路。”為了帶領羣眾安心修路,他舍小家、顧大家,處處做給羣眾看、帶着羣眾幹,真正成為羣眾的“主心骨”。王光國自己的家在店子坪村五組,早在20xx年前就修通了公路,20xx年以前,夫妻倆在自家辦起了養豬場,開起了雜貨鋪,年收入2萬元以上,小日子過得十分滋潤。在修路之初,為了堅定村民們修路的決心,他毅然關掉了自家開辦的商鋪和養豬場。在組織村民集資的過程中,看到許多村民實在拿不出錢來,他便將自家養豬場賣豬攢下的幾萬元錢全部墊了出來,並立下誓言:“工地上只要還有一人,我定會奉陪到底!”7年來,他沒有給家裏拿回過一分錢。家務和農活也全靠妻子一人承擔,一年6000多元的工資還不夠摩托車的油料錢。孩子生病了,他因為工地走不開而沒有及時趕回家給孩子治療。縣裏從村幹部中定向招考公務員,他最終選擇了放棄,他説:“不考公務員影響的只是我一個,以後還有機會再考。修路一旦停下來,就害苦了全村的老百姓。”他不計個人得失的付出,贏得了羣眾的信賴,也增強了村民們修路的決心和生活的信心。由於村裏的人口本來就不多,加上青壯年勞力大多外出務工,修路的人羣中年邁體弱的老人和留守在家的婦女成了主力,王光國便時刻把施工安全放在首位,成立了宣傳、爆破、物資管理和記工四個工作組,制定了規範的作業流程,並明確了7名工地帶班人員,使施工作業做到井然有序,從未出過安全事故。

2023年五好黨員先進事蹟 篇3

“人感知外界信息70%以上靠眼睛,視覺是人的重要器官,人一旦失去了光明,或者光明面臨失去的時候,心裏的焦躁與痛苦常人難以體會到。”在線訪談時,魏文彬教授一再強調。作為一名從事眼科臨牀的醫生,他更容易理解病人的痛苦,更明白“一絲光亮對人的生命有多麼重要”!20多年來,他為近萬名瀕臨失明的眼底病患者守住了最後的光明,被譽為“光明天使”。

苦練魏氏“無影飛刀”

“在黑暗中修煉光明”,是眼科醫生對眼底病專業的形象描述。在眼科,幾乎所有的眼底檢查和手術都是在暗室中進行的。因為只有在黑暗中,透過檢眼鏡或是玻璃體切割機導光纖維發出的光,醫生才能更清晰地辨析出隱匿於患者內眼深部的眼底疾患,才能在微小的方寸之地進行精雕細琢的眼底手術。魏文彬一直在這片被黑暗包圍的世界裏苦苦耕耘、默默奉獻。

29歲那年,魏文斌被派往法國國家眼科中心國立眼科中心醫院巴黎第五大學研修。分分秒秒不敢怠慢,跟在外國同行後頭學習學習再學習……歸來時,滿箱子都是資料,為了不使行李超重,他用刀裁去資料的所有白邊,回來後再一張張整理,一張張粘接。

早先,他的工作是從留有志願捐獻器官遺願的逝世者眼部取角膜。活兒挺苦,沒人願意幹,但是,每取回一個角膜,這世界就又多了一個能看見光明的人,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取材料沒時沒點,只要得到某醫院志願捐獻角膜的人去世的通知,就必須立刻前往。因為死亡超過6小時,角膜就作廢了。他經常是午夜時分睡得正沉被電話驚醒,趕去做手術。3年下來,共取了1000多副角膜。1000多次的辛苦就是1000多人的光明啊!

眼科手術永遠迫在眉睫,必須快、準、穩。至今,他15分鐘取18個材料的紀錄無人可破。那把魏氏“無影飛刀”就是這麼苦練出來的。

來中國出差的美國亞美通訊公司的總裁麥克先生,左眼突然視網膜脱離。更為糟糕的是,麥克患白內障、青光眼等多種眼病,又是高度近視,手術難度足以令任何一個經驗豐富的眼科醫生望而生畏。為麥克作檢查的醫生建議他回美國手術,可是視網膜脱離屬急診,稍有延誤視網膜細胞就會變性。於是,麥克趕緊來到同仁醫院。

手術是魏文斌做的。局部麻醉後的麥克始終咬緊牙關,潛心手術的魏文斌依稀聽到“嘣”的一聲悶響,後來才知道麥克緊張得崩掉了半顆門牙。第二天,魏文斌為麥克摘紗罩,麥克小心翼翼地睜開眼睛,立刻驚喜地叫出了聲,他看到的是一個明亮的世界。他的裸眼視力恢復到了0.5,矯正視力竟然達到1.0。回國後,麥克到幾家眼科中心複查,所有的國外同行都讚歎:手術做得棒極了!

體恤病人 嘔心瀝血

作為一名眼底病學科的知名專家,每天從全國各地趕來找魏文斌看病的患者絡繹不絕。按照醫院對專家門診量的工作安排,他出一次門診最多可以掛30個號。但是,由於患者太多,魏文斌只得不停地為患者加號。特別是看到那些千里迢迢從貧困地區趕來的患者,手中捏着寫有他名字的皺皺巴巴的小紙條,請他加號的時候,他總是盡最大努力滿足他們的要求。有時,科裏的同事們看他太累了,便勸他少加幾個號,他總是説:“患者來北京看一次病多不容易啊,他們都不富裕,多待一天就多花一天的錢,我自己辛苦一點,能給他們減輕不少負擔呢。”

然而,一個醫生的時間和精力畢竟非常有限,哪怕不吃不喝不睡,一天最多也就能看五六十個門診病人,做十多台手術。事實上,魏文斌一天往往看80多個病人,做十三四台手術。同仁醫院的醫生説,這數字到極限了,等於一些專家一個月的工作量了。尤其星期五出普通門診,患者裏三層外三層圍住門診室。助手們早就累得歎息聲接二連三,精疲力竭的魏文斌仍然和聲細語,仍然面帶笑容……一位老醫生説:“這種功夫,實在少見,實在難得。”

很多患者在給醫院的感謝信中説:“我們見過許多大大小小的醫院裏的大夫們,到了吃飯時間天經地義地去吃飯了,這是常理所在的事,可魏主任一刻不停地為病人看病,中午只喝一杯酸奶,太讓人感動了!”大家在感謝魏主任的同時,也為他的身體擔憂,他們發自內心地説:“魏主任的健康就是大眾光明的希望啊!”

仁心仁德 受人敬仰

擁有醫學方面的天分和努力,對患者抱有真切的同情與責任,是魏文斌獲得尊重和信任的重要原因。有一次,一名患者因為身上沒有帶夠錢而無法買藥,他毫不猶豫地掏出自己的錢塞到患者手裏;為了讓患者視網膜儘早復位,大年三十全家團聚的日子,他正在進行急診手術;許多患者慕名給他寫信諮詢病情,他在百忙之中始終堅持親自回信給患者,儘量解答好他們的疑問。

魏文斌一向都把自己的成績歸於黨的培養、醫院的培養。作為眼科中心黨支部的支部委員,他承擔着加強支部黨員學習的重要工作。對年輕大夫的培養,是他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臨牀任務再繁重,他都會盡可能地抓住機會講解。他在每週病房查房的基礎上對住院患者病情進行深入討論,同時舉辦專題講座,為進修醫師、研究生授課。他的課生動精彩,教室裏往往是座無虛席。

在魏文斌的心中,“做一個人民的好醫生,把愛心奉獻給渴望光明的患者”是他不懈追求的職業夢想。作為北京市黨代會代表、全國青聯、北京市青聯,他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赴老、少、邊、窮地區義診、扶貧,山西、安徽、江西、貴州、新疆、青海、西藏……足跡遍佈全國各地。

魏文斌經常對身邊的人説,醫學的每一點進步,都是以患者的痛苦為代價的。他説:“我是在農村長大的,我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小時候在田間幹活,我媽就跟我説,幹農活要有幹農活的樣子,當農民要有當農民的樣子。現在我成為一名醫生,就是想着要有做醫生的樣子。”為患者守住最後的光明,是他的心願,也是他的信念支持,更是他執著踐行的目標和方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angguan/rudang/9zov0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