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黨團相關 >黨員心得體會 >

黨員幹部談嚴以律己心得體會(通用3篇)

黨員幹部談嚴以律己心得體會(通用3篇)

黨員幹部談嚴以律己心得體會 篇1

只有嚴以律己 才能慎獨慎微。

黨員幹部談嚴以律己心得體會(通用3篇)

“三嚴三實”中的“嚴以律己”,是指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於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嚴以律己”特別強調了領導幹部的“自律”,突出了個人修養在黨風廉政中的基礎性作用,把作風建設從制度層面昇華到了價值層面。作為一名領導幹部,只有嚴以自律,才能慎獨慎微,將他律變為自律,變外在的規則為內在的價值,真正將改進作風落到實處。

要做到嚴以律己,能否慎獨慎微是個大關口。慎獨,指的是人前人後一個樣、八小時內外一個樣、有沒有監督一個樣,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見異思遷、見利忘義,恪守自己的為人風範和處事品格,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風不沾、不法之事不幹,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革命氣節和政治本色。慎微,即從大處着眼,從小處入手。細節決定成敗,禍患積於忽微。所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幾頓飯、幾杯酒、幾張卡,通往的是公款、公權;老婆、孩子,被撬動的是為人為官的基礎防線。把慎獨慎微作為個人思想修養和行為規範的理性界碑,時時刻刻、事事處處把握好自己,認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個小節,見微知著、防微杜漸、潔身自好,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要做到嚴以律己,就要始終懷有敬畏之心。這就是對羣眾的敬畏,對法紀的敬畏,對責任的敬畏。對羣眾心存敬畏,就是要始終堅持人民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多幹為民謀利、為民造福之事。對法紀心存敬畏,就是要維護國家法律和黨的紀律的權威,堅持依法依紀辦事、廉潔從政。對責任心存敬畏,就是要時刻不忘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業績。要把這無形的敬畏奉為“頭上神明”,日三省之;化為手中戒尺,日恆量之,樹立並恪守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此安身立命,以此取信於民。

嚴以律己,還要管好自己的“手”、“腳”。領導幹部手中擁有一定的權力,極易成為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拉攏腐蝕和公關的目標,因此,領導幹部要時刻保持警惕,要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守為官之德。時刻牢記:“手莫伸,手伸必被捉。”領導幹部要經常深入基層為人民羣眾排憂解難,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聰明才智,而不要到不該去的地方去。殊不知,管不好自己的腿,常常光顧那些不該去的地方,往往會馬失前蹄,甚至跌進違法犯罪的泥坑。

廣大黨員幹部要時刻繃緊自律這根弦,強化自我修養,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自覺養成堅強的意志品質、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終保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以淡泊之心對位,以知足之心對利,以敬畏之心對權,以精進之心對事,抵得住誘惑,經得住考驗,守得住清廉,一門心思幹好工作,踏踏實實履行職責,保持一個乾淨的心靈、一個清白的名聲、一個廉潔的口碑,以清正廉潔、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展示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操。

黨員幹部談嚴以律己心得體會 篇2

修身,古已有之。儒墨道都講過修身,最出名是儒家《禮記?大學》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説過:靜以修身。《論語?子路》中記載孔子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三嚴三實”是黨員幹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其中嚴以修身是起始,是前提,是基礎,離開嚴以修身,其餘五個方面的要求都難以做到。

嚴以修身既是黨員領導幹部立身之本,也是幹事創業搞改革之本。我國古代就有“嚴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典範,至今被人所傳誦。

諸葛亮的修身自律

三國時期,蜀國境內“刑法雖峻而無怨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蜀國相諸葛亮嚴於修身,一身清廉使然。諸葛亮一生“撫百姓,示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深為其所動,之後跟劉備征戰南北,奇功屢建。劉備死後,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蜀國國事,事無鉅細,每必親躬。他5次親率大軍,北伐曹魏,與曹魏短兵相接。他嚴格要求後輩,不以自己位高權重而特殊對待。他親派養子諸葛喬與諸將子弟一起,率兵轉運軍糧於深山險谷之中。為此,他專門給其兄諸葛瑾寫信説,諸葛喬“本當還成都”,但“今諸將子弟皆得轉運”,“宜同榮辱”。馬謖失街亭後,他引咎自責,上疏後主劉禪,“請自貶三等”,從此更兢兢業業、勤勉有加。“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長期的廢寢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積勞成疾,54歲便去逝了。諸葛亮以他的實際行動驗證了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諾言。

諸葛亮生前,在給後主的一份奏章中對自己的財產、收入進行了申報:“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別無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長寸以尺。若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諸葛亮去世後,其家中情形確如奏章所言,可謂內無餘帛,外無贏財。

諸葛亮病危時,留下遺囑,要求把他的遺體安葬在漢中定軍山,喪葬力求節儉簡樸,依山造墳,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納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殮時,只穿平時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這就是一代名相諸葛亮死後的最高要求,其高風亮節實為可圈可點。

修身,古已有之。儒墨道都講過修身,最出名是儒家《禮記?大學》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説過:靜以修身。《論語?子路》中記載孔子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為什麼要修身?正所謂“其身不正,何以正人?”嚴以修身,只有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最後才能守得住繁華。

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黨員幹部要修身做人,必須加強黨性鍛鍊與自身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只有這樣,嚴以修身才能發揮至實處。

“不要闖紅燈”

新時期領導幹部的優秀代表鄭培民,始終堅持廉潔自律、嚴以修身,保持着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本色。鄭培民曾任中共湘潭市委書記、中共湘西土家族自治州黨委書記、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湖南省人大會副主任。

作為一名省部級領導幹部,鄭培民經常警示自己:“情濃錢淡,永葆清白”;“對待身外之物要鐵石心腸”。所以在各種誘惑和考驗面前他都能始終做到“燈紅酒綠不迷眼,不義之財不伸手”,決不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這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內在要求。

鄭培民作為一位黨的高級領導幹部,不僅在大是大非面前經得住考驗,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諸如調動搬家、兒子升學、女兒出嫁、個人愛好等諸多方面也能固守節操,“不給別人一點送禮的由頭,不讓自己有半點腐敗的念頭”。始終做到防微杜漸、永葆清白。

鄭培民不僅嚴以律己,而且對家人要求也非常嚴格。他雖然身居“高官要職”,而他妻子仍然是新華書店的一個普通營業員。他經常告誡子女:“與其留給你們財富,不如給你們留下創造財富的能力。”他帶領全家一起“拒腐蝕,永不沾”,把別人送“紅包”看成送“錯誤”。

鄭培民生前曾到一個扶貧村視察,苗族羣眾穿着節日裏才穿的盛裝,到村口敲鑼打鼓迎接。他批評鄉幹部為什麼要這樣搞。他説:“絕不要麻煩老百姓啊!”他走村串寨,掀鍋蓋看看吃的什麼,撩蚊帳摸摸蓋的什麼,與羣眾一點距離都沒有。

1986年,他到中央黨校學習,臨行前在財務室借了5000元差旅費備用金。到黨校報到後,他把餘款存進儲蓄所。學成歸來,他到財務室按規定報銷了有關費用後,又交給財務人員8.72元錢,財務人員不知道這是什麼錢。他解釋説:這是我預借差旅費餘額的活期存款利息,應該交公。

鄭培民留下了幾十個筆記本,分為工作筆記、日記和備忘錄三類。幾十年的工作經歷,思想上的矛盾鬥爭全有記錄,小到一筆稿費的數額、收到的時間以及發放的單位都登記在冊。別人送禮的金額、物品的名稱和退還情況,都在備忘錄中。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透明如水、潔淨如玉的高尚靈魂。

20xx年3月,中央抽調他到北京臨時工作一段時間。3月11日,他在考察幹部找人談話時,突然感到胸口特別難受,原來是心肌梗塞又犯了,吃下隨身帶的藥也無濟於事。身邊的同志趕緊送他去醫院。途中,祕書焦急萬分,催司機:快!快!救護車司機拉響警笛,開始闖紅燈。這時,鄭培民艱難地睜開眼睛,一字一字地説:“不要闖紅燈!”聽到這句話,身邊同志眼淚一下就冒了出來。到了救命的時候,他想到的還是不違規啊。

“不要闖紅燈!”這就是鄭培民留給人們最後的話語

加強學習堅定理想信念

作為黨員領導幹部,要積極加強自身修養,慎獨慎微、勤於自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不斷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境界,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脱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黨員幹部談嚴以律己心得體會 篇3

最初拿到《做最好的黨員》這本書時,深怕自己會看不進去,以為其像通常的黨政讀物一樣,理論知識太多,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板起面孔,一味的灌輸一些黨的思想。可是讀了幾頁後發現,自己被裏面的內容吸引住了。本書的觀點比較新穎,緊跟時代的步伐,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講述深刻的道理;案例鮮活,學習的榜樣不再是“高、大、全”式的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普通人;可操作性強,不強調應該怎麼辦,而是告訴你面對工作中的困難到底該怎麼辦,觀點和建議會給實際工作帶來幫助。

本書主要從“最好的黨員怎樣想、最好的黨員怎樣做、最好的黨員怎樣説、最好的黨員怎樣學”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教導我們如何去做一個最好的黨員。

其中“最好的黨員怎樣做”無疑是讀者最為關心的,作者也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作者在文中從頭到尾都在告訴你面對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究竟該如何解決,到底要“怎麼辦”。比如每個人在工作中都難免會遇到衝突和矛盾,那麼該如何更好地化解矛盾和衝突?書中提出了化解矛盾的四步曲:第一步:積極詢問;第二步:認同感受;第三步:請求,徵得允許;第四步:解釋和提出儘可能多的選擇方案。

再比如,書中提到,對最好的黨員而言“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只要是共產黨員的工作崗位,必然是最能閃光的崗位。可又如何面對平凡而又很難出閃光點的崗位呢?書中是這樣詮釋的,在最好的黨員眼裏,工作沒有貴賤之分。最好的黨員能將平凡的工作做到不平凡,能在人人厭倦的地方不厭倦,而且能夠“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

“愛一行、幹一行”是人們職業生涯中最理想的狀態,可絕大多數人無法實現這樣的理想。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黨員的崗位都是很平凡的。“不是我沒能力,而是這個工作無法讓我充分發揮。如果讓我做另外的工作,我相信自己絕對不是現在這個樣子。”這是很多人普遍存在的心理。我們容易抱怨工作太平凡、太枯燥、太沒有挑戰性,我們以為換了個工作就能將自己的能力和潛力發揮到極致,能夠獲得更多的成就感。

可是我們都忘記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一個對工作不愛、對專業不精的人,到哪裏都不可能把工作做的最好。越是簡單的枯燥的挑戰性小的工作越要做到極致,因為做到極致的困難本來就很小。可能由於你做得最好,才能顯示你潛在的能力,才有機會去獲得更多挑戰的機會。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給我的另一個收穫那就是對“工作創新”的詮釋。自己一直認為只有技術改革、科學研究、發明創造才能體現創新。看了這本書後,才知道這是自己思想的一個誤區。創新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對於從事一般行業的人來説,創新就是從改善工作方法開始的。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我們通過不斷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這其實就是最好的創新。

總之自己讀完全書後感覺獲益匪淺。以前不曾想到的問題,這裏想到了;以前困惑的問題,這裏給出了答案。最重要的是以直白淺顯的道理講述了該如何去做。我感覺自己因此進步了,雖然僅僅是一點點,但我相信它一定會在我日後的工作中提供不少的幫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angguan/dangyuan/3pm63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