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黨團相關 >黨課心得體會 >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6篇)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6篇)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 篇1

昨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電影《建黨偉業》,這是一部記錄了我們共產黨是如何成立的電影,裏面雲集了世界有名的電影演員,有我熟悉的周迅、劉德華、周潤發等。他們的精彩表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讓我來介紹一下主要內容吧!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6篇)

就在溥儀退位的時刻,封建王朝宣告結束,袁世凱成為了統治中國天下的人。因為日本向德國宣戰,並打敗了德國,所以想逼迫中國要求借用山東99年,袁世凱為了實現自己的皇帝夢,不顧整個中國人民的屈辱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全國人民因此義憤填膺,熱血沸騰,特別是北京大學的學生們,他們拿起了旗幟,上街遊行,爆發了著名的“五四運動”,由此引發了整個中國的大變革。以李大釗、陳獨秀為首的一批愛國激進分子在北京激憤工人們的意志,説:“以前的起義都是因為工人們爆發的,每一代王朝都是由工人們創造的,那現在的工人就肯定能擁有天下。”他們又説:“工人們之所以能擁有天下,是因為工加人等於天!”下面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最後,各地的代表聚集在了上海,有:湖南長沙毛潤之,上海李達,北京的劉仁靜,湖北武漢的陳潭秋,山東濟南的王盡美、鄧恩銘;廣州的陳公博;留日學生周佛海和陳獨秀的代表包惠僧參加了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因為被敵人發現,大會被迫轉移到了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大家用熱情洋溢的聲音朗誦了蘇維埃國際詩歌,大會在“中國共產黨萬歲”聲中結束。

在觀看完電影之後,除了我們偉大的毛主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外,還有兩個人物也給我帶來了很大的觸動——陳獨秀和袁世凱。他們兩個完全是不同的兩種人,袁世凱為了自己的皇帝夢,不惜出賣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而陳獨秀卻為了廣大中國人民的利益,剛正不阿,領導工人和學生開展運動,推翻了袁世凱的統治,並創立了中國共產黨。

有一首歌中唱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我們全中國人民的心聲。能在這麼安定、優越的環境中生活的我們,更加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一切。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 篇2

《建黨大業》拍得很感人,感慨那個年代有那麼多愛國的仁人志士,特別是年輕人,為了理想敢於獻身,龐無雜念!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知道這是誰寫的詩嗎,是大名頂頂的大漢奸汪精衞年輕之時所作。 1920xx年,還是熱血青年的同盟會會員汪精衞,赴京策劃刺殺滿清王朝攝政王失敗被捕,汪深知此罪必死無疑,但被捕之時頗為從容、凜然,且在獄中做上述絕筆(《被逮口占》),被人傳誦一時。

《建黨大業》中如實反映了張國燾作為五四運動學生領袖的真實面貌。張國燾、汪精衞年輕之時為革命勇於犧牲,面對死亡,都有慷慨赴死的英雄氣概,可為什麼最後一個變成叛徒,一個變成漢奸呢?概因最後都陷入權力角逐、政治鬥爭,失敗之後走上決絕之路,身敗名裂,面對年輕時參與革命的光輝歷史尤為可惜。

黨的一大13名代表,後來命運各異,有犧牲(何叔衡、陳陳潭秋、李漢俊、鄧恩銘)病逝(王盡美)、有投敵(張國濤),有退黨(包惠僧、周佛海),有被開除(陳公博),陳公博、周佛海在抗戰期間甚至成為漢奸。堅持一個偉大的理想,且走到最後是多麼的不易啊!

今年是建黨90週年,五四運動88週年,辛亥革命100週年,近一個世紀過去了,重温那段熱血沸騰的歷史,希望當年烈士的鮮血多少可以洗滌一下因多年和平生活而麻木的社會靈魂。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中山先生的遺志猶然在耳。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 篇3

今年6月24日,我們小隊的同學們去觀看了《建黨偉業》這部紅色電影,慶祝建黨90週年,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有很多感受。

《建黨偉業》講述的是從1920xx年辛亥革命到1920xx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風雲變幻的日子,讓我們瞭解了共產黨成立初期的主要歷史,成功塑造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批主要黨員的形象,讓我們瞭解了這段歷史,感受到了革命前輩們為自己的理想拋頭顱灑熱血的感情。

先不説我的感受,我覺得這部電影拍的很好,成功地塑造了毛澤東、陳獨秀、李大釗這些共產黨的第一批黨員,而且在電影的過程中,精彩的鏡頭也不少。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五四運動中,北大的學生上街遊行的場面,拍的氣勢恢宏。

觀看完《建黨偉業》,我體會到了很多。我覺得建黨這段歷程非常的坎坷,對於現在的美好生活,更應該回顧這段偉大的歷史,向這些前輩們學習,學習他們為自己的理想努力,堅韌不拔、愛國愛黨的精神,我們在長大後也應該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還有,我覺得我們對這段歷史的瞭解不是很多,看這部電影更有助於瞭解這段歷史,彌補了我們對這一段歷史的空白。還有,我們看這部電影在建黨90週年之際看,更能讓我們在黨的光輝下成長,瞭解黨的歷史,學習老一輩的黨員們,成為新一代國家的棟樑。

回到家,我又翻開了《中國共產黨黨史》,看見了一段話,又讓我感慨萬分:“19世紀末,在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之際爆發的義和團運動,雖然有狹隘和落後的一面,但其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者。他們憑藉着最原始的大刀長矛,以異乎尋常的勇敢精神同擁有最先進的八國聯軍進行殊死搏鬥,是本來把中國看作可以任意宰割的帝國主義者做夢也沒想到中國社會底層竟藴藏着如此巨大的反抗力量。他們不得不承認,如此“民氣堅勁”的中國是不可征服的,“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

的確,中國,這個有着五千年璀璨文化的大國,有着13億人口的大國,是任何一個國家不能征服的。即使鴉片戰爭後被西方國家統治,但是在百年後,中國又站了起來!看完了《建黨偉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中國人在當時的強大。“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那時候的中國,真正是“國家有難”了,而在那個時候,我們也着實看到了這一批偉大的前輩們。共產黨創立以後,他們僅僅用20xx年的時間,就把當時飽受欺凌的舊中國變成了如今的新中國!所以可見,中國人的力量是無窮的!看完這部電影,我真正地感受到了國家的力量。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 篇4

《建黨偉業》的故事從1920xx年辛亥革命講到1920xx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時期的中國歷史可謂是“風雷激盪”“鉅變迭起”。其間,著名歷史事件之多、相關歷史人物之眾、人物、事件互為因果相互牽扯的關係之複雜,遠遠超出了一部電影的容量,即使單拿出一個事件來評述,也非隻言片語可以講清楚.整部影片胡適、陳獨秀、李大釗、辜鴻銘、蔡元培在北大的一場辯論令我印象最為深刻,同時也是整部影片流水賬式的敍事方式中最值得我們靜下來思考的問題, 這場辯論雖然不長,卻很好的解釋了民國時期社會動盪的根源所在.

這場辯論圍繞着陳獨秀關於新文化取代舊文化的演講.陳獨秀認為要想改變中國的現狀就必須廢除舊文化,普及新文化,將民國時期的亂象歸罪於孔孟之道等一些封建時期產生的思想.辜鴻銘認為當時的亂象與所謂的舊文化無關,而是尋求變革的人曲解了孔孟之道.胡適則藉助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比較,説明了文化總是要更新的,因為社會在不斷的變化.

陳獨秀的主張迎合了當時一些知識分子特別是學生求新求變的心理,而我們把辜鴻銘和胡適的觀點合併起來是對文化最為理性的解讀.文化的革新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從過去的馬車到現在方便快捷的自行車、汽車﹔從過去相隔千里只能靠書信交流到現在即使有萬里之遙也能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等多種形式隨時交換信息﹔從過去主要以下棋﹑看戲消遣到現在各式各樣的娛樂方式等等.這一切文化的革新同時也在促進社會的進步.然而文化的本質是不變的,正如辜鴻銘在影片裏所説“過去是三三得九,而今仍是,不會三三得八”,規律性的東西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朝代更迭所改變.過去一日三餐,而今仍時﹔過去要通過努力奮鬥獲得成功,而今仍時.不是因為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所謂孔家之舊學出現了問題,而是後人對其理解出現了偏差.

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的一個拐點,在這特殊的歷史時期,變革是歷史的必然.變革不是將過去的東西全盤否定,也不是將國外的成功經驗整體複製,變革必須尊重一個地區的文化,正如辜鴻銘所暗示,每一個國家的成功都是文化所孕育的.

文化是一個羣體(可以是國家、也可以是民族、企業、家庭)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代表人物,及由這個羣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文化的定義中有兩個關鍵詞,一是一個羣體,二是一定時期,文化的概念説明了文化是經過相對漫長時期形成的,文化具有它的多元性與複雜性.既然一種文化的形成周期較長,那麼試圖通過改變文化變革社會就要切忌存有”急轉彎”,”一刀切”的思想.

一個羣體形成一種文化,每個個體經過一定時期的學習、工作、生活同樣會產生各自特有的文化.如果讓一個生活了幾十年的人徹底改變他的行為、理念習慣等等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事情,即使強行讓其變為現實,也會帶來很多其他的問題.最小單位的個體文化尚且如此,一個有着兩千多年封建文化的國家更是如此.強行”轉彎”將給整個社會帶來極大的衝擊.

説到這裏有一個國家的改革不得不提到,它就是菲律賓.菲律賓是美國的前殖民地,幾乎完全複製了美國的一切.自由、民主、議會、憲法、民營經濟等等,雖然經歷了建國初期風光的十五年,但殖民時期留下的”精英階層”和”地主階層”早已紮根於這片土地上,加之馬科斯(1965年上台,菲律賓總統)的獨裁統治,讓菲律賓逐漸走向衰落,時至今日,菲律賓不但沒有走向美國,反而集中了發展中國家的所有病症:人口暴漲、貪污腐敗氾濫、司法不公、貧富懸殊、國 家債務達到極限、銀行業癱瘓、投資退縮、經濟長期萎靡等等,甚至菲律賓的女人要到別的國家做女傭來維持生計.為何自由、民主、議會、憲法、民營經濟等這些使美國走向世界之巔的制度,在菲律賓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歸根結底,還是文化的差異。.

我們回過頭來看民國時期的變革,孫中山提出的將中國帶入共和制國家,然而他的這一理念卻屢屢碰壁,他倡導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受到重重阻擊。民國初期的六年,整個社會一片混亂,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頻繁的暗殺活動等將國內政局攪的支離破碎。這讓我想起了《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最後一集孫中山的演講,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變革不會一蹴而就,特別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兩千年封建史,四億人口(當時的人口)的大國來説變革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作為一個大國,變革所需要具備的條件以及需要做的工作都要多得多。影片中毛澤東提到:把外國的革命經驗搬到中國就一定會成功嗎,中國的問題比哪都複雜。這句話是毛澤東對當時中國現狀的理解,也揭示了變革的艱辛,同時我們也看到一個國家變革時的“急轉彎”思想對社會的危害。

影片中還有一幕是學生對胡適批評陳獨秀、李大釗二人學習俄國革命的做法表示質疑。我認為應一分為二的看待這個問題。我們不應盲目的學習,因為正像胡適所説,”俄國成功的經驗未必適合我們,同樣的做法即使在俄國取得成功,在中國也未必能實現”。然而,我們要學習的是別人的精神,是俄國革命成功的本質,那就是團結社會中的大多數。正是這種理念,幫助俄國革命獲得勝利,正是這種理念,中國產生了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並沒有像民國初期一樣,讓整個社會強行“轉型”,因為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很難在短時間內衝破兩年多年封建文化的束縛。中國共產黨先團結了社會中的大多數對抗腐朽的北洋政府及外來的侵略。這樣的戰略思想在當時順應了民意,即便是現在來看,我認為當時的做法也是正確的。

我們回顧歷史,無論是政治領域的革命,還是其他領域的變革,不管是推動社會前行的偉大革新,還是一個小小的改革,都要尊重被改變的那個羣體的文化背景,只有尊重文化,變革才會擲地有聲,改革才會受到預期的成效,整個社會才會穩步的良性發展,社會大眾才會從中受益。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 篇5

初次觀看建黨偉業之時,我不禁感歎其巨星之多,情節之緊湊,出場人物之多,涉及事件之多。如此之多的內容在短短的90分鐘之內呈現出來,的確令人目不暇接!

建黨偉業從辛亥革命開始,一直演到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之間的十年時間,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裏發生了許多值得大書特書,使國人永遠銘記的事情,湧現了許多名留青史的風雲人物,武昌起義、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運動、袁世凱稱帝、護國運動、張勛復辟、護法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文字成立……這些國人耳熟能詳、如數家珍的歷史事件,曾使我們憤怒過,哀痛過,無奈過,彷徨過,興奮過,期待過……而今仍在我們的腦海裏歷歷在目,記憶猶新。而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便是真實再現了那段風雲變幻、令人可歌可泣、中華民族在苦難中抗爭奮鬥並逐漸進步的歷史。

影片中的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當一個舉着血書“冤”字的女大學生跪在總統府前情願,回答軍警為什麼不到檢察廳喊冤時,她含淚説:“冤情太深,檢察廳接不了我的狀子。”之後痛呼:“我是為四萬萬同胞喊冤啊!”這一聲猶如千鈞之重的巨石狠狠砸在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上,使人心痛、心苦、心碎啊!那一瞬,淚水充滿我的眼眶。

看完整部電影,我感慨良多。被那個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的時代所震撼,被那羣心繫國家情牽百姓的先驅所感動,被那種為國獻身死而後已的精神折服。作為21世紀的青年,我感到汗顏。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過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年輕的毛澤東、周恩來、蔡和森等同志堅定不移的高舉着馬克思主義的旗幟浩浩蕩蕩的展開了就過塗村的新篇章!

今天,我們回顧歷史,不僅是緬懷前輩的光輝業績,更重要的是着眼於新世紀,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我們要肩負起黨和祖國人民的重託,重塑這東方巨龍的雄姿。我們所肩負的歷史重任,這是何等偉大、何等光榮、何等艱鉅啊!青年朋友們,作為21世紀中國的主人,我們是成長中的一代,是改革中的一代,是開創未來的一代,新世紀祖國的建設,離不開黨的領導,也離不開青年一代的牀照和奮鬥!努力吧!新世紀的寵兒,把我們的青春,把我們的生命,把我們的一切都奉獻給黨,奉獻給我們的祖國!用我們的切實行動,燃燒烈人的青春!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 篇6

在看《建黨偉業》之前已經閲讀了有關這部影片的很多報道,我也有意地翻閲了有關這段歷史的一些書籍,該影片在各大媒體沸沸揚揚地報道中終於在6月15日在全國各大影院正式上映了,懷着對那段歷史的好奇以及對這部影片的期待我也終於有時間在電影院觀看了這部影片。

最讓我感到血脈賁張、激動莫名的電影橋段是: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全面失敗,日本全面接收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消息傳來,舉國震動,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終於把滿腔愛國熱情迸發出來,他們以無所畏懼的姿態走上街頭,高呼着“愛國無罪”、“革命萬歲”等口號s威、遊行,繼而火燒章宅、痛毆賣國賊;青年學子的拳拳愛國心震撼激揚、感昭日月,不僅在視覺上衝擊着我,更在在心靈上感動着我,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就這樣以其獨特的魅力永遠定格在我的腦腦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歷史長河之中了。

一路曲折一路歌,從當年建黨之初的五十多名黨員到今天擁有將近八千萬黨員,中國走過了九十年的風雨歷程。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豐功偉績的九十年,作為一名中國員,我為中國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觀看《建黨偉業》,重温中國建黨那段崢嶸歲月,感受革命先輩崇高的信仰,以及他們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執着地去努力奮鬥,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們的革命精神所感動,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禮,思想境界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憶往昔崢嶸歲月,百年史浸滿多少屈辱的淚水,數十年抗爭又流盡了多少中華兒女熱血滿腔。九十一年前,一艘嘉興市南湖上的紅船從黎明中駛來,中國革命放射出第一縷絢麗的曙光。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正確的航向。黨以七月的名義,呼喚八月的南昌風暴,呼喚秋天的井岡星火,呼喚長矛、大刀和紅纓槍。九十一年風雨兼程,説不盡的坎坷滄桑;九十一年風雲鉅變,道不完的偉業輝煌!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凱歌嘹亮。在無數先烈們用鮮血染紅的黨旗上,翻卷着的是舊社會、**日本帝國主義的怒濤,流淌着的是為保衞祖國而澎湃的血浪。九十一年,是黨帶領我們斬關奪隘,歷盡風險奪取勝利;九十一年,是黨帶領我們艱苦奮鬥,建設家園,奔向小康。

沒有就沒有新中國!給中國帶來的是91年的和平發展環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上從所未有的教育推廣和文化普及,是一個屬於中國自己的工業文明時代。而這一切,都發源於91年前,發源於1921年的那個7月,發源於那些已經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足跡的人們。90多年來,中國自始至終都代表着中國大多數人的願景和訴求。從1921年到1949年,甚至有超過370萬**黨員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自由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作為當代的大學生,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們更應該銘記那段崢嶸歲月,牢記我們的黨史,時刻懷抱理想,努力地成為一名優秀的員,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而奮鬥,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成果,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未來任重道遠,我們要以時代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國家,要把實現自身的人生追求同黨的事業、國家的富強緊密聯繫在一起,沿着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胸懷祖國,紮實工作,與時俱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出我們的全部才智。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 篇7

《建黨大業》拍得很感人,感慨那個年代有那麼多愛國的仁人志士,特別是年輕人,為了理想敢於獻身,龐無雜念!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知道這是誰寫的詩嗎,是大名頂頂的大漢奸汪精衞年輕之時所作。 1920xx年,還是熱血青年的同盟會會員汪精衞,赴京策劃刺殺滿清王朝攝政王失敗被捕,汪深知此罪必死無疑,但被捕之時頗為從容、凜然,且在獄中做上述絕筆(《被逮口占》),被人傳誦一時。

《建黨大業》中如實反映了張國燾作為五四運動學生領袖的真實面貌。張國燾、汪精衞年輕之時為革命勇於犧牲,面對死亡,都有慷慨赴死的英雄氣概,可為什麼最後一個變成叛徒,一個變成漢奸呢?概因最後都陷入權力角逐、政治鬥爭,失敗之後走上決絕之路,身敗名裂,面對年輕時參與革命的光輝歷史尤為可惜。

黨的一大13名代表,後來命運各異,有犧牲(何叔衡、陳陳潭秋、李漢俊、鄧恩銘)病逝(王盡美)、有投敵(張國濤),有退黨(包惠僧、周佛海),有被開除(陳公博),陳公博、周佛海在抗戰期間甚至成為漢奸。堅持一個偉大的理想,且走到最後是多麼的不易啊!

今年是建黨90週年,五四運動88週年,辛亥革命100週年,近一個世紀過去了,重温那段熱血沸騰的歷史,希望當年烈士的鮮血多少可以洗滌一下因多年和平生活而麻木的社會靈魂。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中山先生的遺志猶然在耳。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 篇8

昨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電影《建黨偉業》,這是一部記錄了我們共產黨是如何成立的電影,裏面雲集了世界有名的電影演員,有我熟悉的周迅、劉德華、周潤發等。他們的精彩表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讓我來介紹一下主要內容吧!

就在溥儀退位的時刻,封建王朝宣告結束,袁世凱成為了統治中國天下的人。因為日本向德國宣戰,並打敗了德國,所以想逼迫中國要求借用山東99年,袁世凱為了實現自己的皇帝夢,不顧整個中國人民的屈辱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全國人民因此義憤填膺,熱血沸騰,特別是北京大學的學生們,他們拿起了旗幟,上街遊行,爆發了著名的“五四運動”,由此引發了整個中國的大變革。以李大釗、陳獨秀為首的一批愛國激進分子在北京激憤工人們的意志,説:“以前的起義都是因為工人們爆發的,每一代王朝都是由工人們創造的,那現在的工人就肯定能擁有天下。”他們又説:“工人們之所以能擁有天下,是因為工加人等於天!”下面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最後,各地的代表聚集在了上海,有:湖南長沙毛潤之,上海李達,北京的劉仁靜,湖北武漢的陳潭秋,山東濟南的王盡美、鄧恩銘;廣州的陳公博;留日學生周佛海和陳獨秀的代表包惠僧參加了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因為被敵人發現,大會被迫轉移到了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大家用熱情洋溢的聲音朗誦了蘇維埃國際詩歌,大會在“中國共產黨萬歲”聲中結束。

在觀看完電影之後,除了我們偉大的毛主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外,還有兩個人物也給我帶來了很大的觸動——陳獨秀和袁世凱。他們兩個完全是不同的兩種人,袁世凱為了自己的皇帝夢,不惜出賣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而陳獨秀卻為了廣大中國人民的利益,剛正不阿,領導工人和學生開展運動,推翻了袁世凱的統治,並創立了中國共產黨。

有一首歌中唱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我們全中國人民的心聲。能在這麼安定、優越的環境中生活的我們,更加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一切。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 篇9

看完了《建國偉業》這部電影,覺得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是老一輩的革命家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一切。

整體而言,這部電影有很多閃光點,如羣星閃耀、如細節精緻,如將偉大領袖,革命元老都作為普通人的一面表現出來等。裏面潤之對學生運動的點評、陳獨秀對工人同志的演講將我黨早期主要依靠發動學生和工人鬧革命表現的很到位。

北伐勝利後朱德總司令擁着蔡鍔將軍的那個鏡頭,還原這樣真實的歷史場面於觀眾面前這是前所未有的,朱德必竟是新中國總司令,而蔡鍔不過是一箇舊中國的愛國軍官而已,在以失敗論英雄的中國,能夠還原一些真正的史實,對於中國的發展,實在是很有必要。而我此時望着一臉病容的少帥,不免內心潮濕,為了民族的利益,多少愛國志士拋家別子,恩斷紅顏。今天,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能傲立在世界的東方,很多如蔡將軍一樣的各民主黨派人士功不可沒。這才是真正的歷史,真正值得我們銘記的愛國志士。宋教仁遇刺臨死時跟他的好朋友託孤:家貧,老母望照顧。此時,我已是淚水盈盈。時年,他年僅31歲。

影片最讓我感動的是“五四運動”的宏大場面,那羣年輕人為了國家民族救亡的吶喊 ,我被那個場面深深震撼了,甚至洶湧澎湃、熱血沸騰!同樣讓我肅然起敬和欽佩的是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全國各地的共產主義組織分別推薦代表奔赴上海召開會議,這13位平均年齡28歲,甚至最小的才18歲的青年才俊代表們懷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信仰冒着生命危險走在一起,他們在中華大地上共同締造了一個全新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從成立之初的幾十個黨員,就連召開個會議都要東躲西藏的政黨,誰又想到在20xx年後這個政黨卻成了新中國的執政黨,從此這個政黨帶領全中國人民走向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帶領中國人民戰勝一個又一個天災人禍,構建現在的安寧社會。

通過影片讓我重温了那段歷史,再一次形象地認識到在當時混亂的舊中國無論是封建王朝還是北洋政府,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其他的民主黨派,無論是議會制、總統制還是君主立憲制都救不了風雨飄搖的舊中國。在那個英雄輩出地年代有無數的有志青年,無數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思考着尋求救國的道路,當時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和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傳到了中國,有志青年和仁人志士們最終發現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也充分地印證了毛澤東曾説過的一句話: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光陰似箭,中國共產黨已經90歲了,從當年的血雨腥風到現在的幸福安寧,這個黨經歷過無數次的成功失敗和苦難,對於歷史我們要正視他,無論對錯、是非,我們都要反思如果沒有這個政黨,中國是很難想象的。雖然現在已經沒有像那個年代一樣的政治格局和戰爭了,但仍然有局部戰爭的威脅,我們必須要感謝中國共產黨卓越的貢獻,永遠不能忘記中國共產黨的恩情!

很感謝這部影片給我帶來的激情!雖然我不是一名共產黨員,也從來沒有這個崇高的理想要加入哪個黨派,一向都是崇尚自由的我從這場歷史中重新汲取到精神力量的源泉,他們執着地信念喚醒了我一種久違了的青春的衝動,讓我對信仰和堅持的責任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從而激勵自己尋找青春的熱情和動力,重新讓我思考我的理想!當然時代不同了,理想也不同了,但是他們的那種熱情和精神同樣能激勵我不斷地為了我的理想前進。這不僅僅是一部歷史影片同樣是一部青年勵志手冊,希望在這個年代裏有更多的青年人能夠來重温這段青春、激情、奮鬥、獻身的歷史。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共同祝願中國共產黨90華誕生日快樂!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拋開政治層面不説,從觀賞性角度上講,被處於風口浪尖的《建黨偉業》,儘管有着不同角度的質疑,但卻是一部還原了當時歷史背景,客觀描述當時風雲人物且用心製作的電影。在各地轟轟烈烈大張旗鼓的慶祝建黨活動之際,能看到這麼一部充滿理性的獻禮電影實屬可貴啊!

不可否認有極少數的羣眾質疑這與一些地方所搞的活動一樣,是一部形式主義感極強的“馬屁片”,但事實並非如此,至少我個人認為不是,一個富豪,長得十分醜陋,而你説他長得怎麼怎麼好看,這個叫拍馬屁,但是倘若一個富豪,曾經長得十分好看,後來長殘了,你説,哎呀你以前真好看。這個就不能叫做拍馬屁了。當然,這部分羣眾的質疑,主要還來自於對地方掌權機關的失望(在這裏我要講的是,儘管某些不妥當政策是個人利用職務之便造成的,但老百姓根據憲法及黨章依然有權利問責政黨或者機關,所以不要介意!!!)本片在很多細節上,有閃光點,雖然對於很多可以作文章的點都是淺嘗輒止點到為止,建黨應該沒有修改多少歷史……因為那個年代我黨還沒有做那些需要被修改的事情。所以綜上所述,《建黨偉業》不是一部“馬屁片”。

看到該片我對一些人一些事深有感觸,甚至還有一些眼淚。我在看到學生運動的時候哭了……這個眼淚是怎麼回事呢巴黎和會失敗以後,北大的學生上街遊行,但是街道被封住了方豪(可能是別人)説,譚嗣同説,各國變法皆有犧牲,我國變法,流血自我輩始!!然後她們轟轟烈烈的衝過路障,路障的另一邊是荷槍實彈的北洋軍。每一個手上都拿着槍的北洋軍,但是沒有一個人開槍,他們就這樣被衝過去了!然後我忽然就濕了眼眶,不知道是為了學生,還是為了士兵;還有就是一個喊冤女,那姑娘跪在某地,舉着一個巨大的“冤”字,然後有一個北洋軍,貌似小頭目,過來勸她,姑娘,你有冤,要去檢察廳申訴啊!姑娘説,我們的冤屈太大了,檢察廳接不了,我們是為四萬萬同胞喊冤,為青島喊冤……然後大家一起喊口號。那頭目無奈了……我只是想到,倘若此情此景發生在今天,姑娘跪在同樣的地方會是個什麼情景啊!不説了,大家都懂。。。然後,有點想哭……

周恩來等幾名同學被關進牢裏,絕食進行抗議省廳長來看他們,問他們有什麼條件,才能吃飯,周恩來表示,我們要讀書,我們要看報,我們要吃年夜飯,廳長表示,統統照辦。周恩來又表示,我們要吃年夜飯。廳長繼續表示,等除夕,我個人請你們被捕的26名學生吃飯。我只想説,這是北洋軍政府官員,如果放在今天,絕食到死會不會有官員來出面聽取學生意見呢?

胡適先生上課的時候,同學提問,聽説您對陳獨秀和李大釗先生提出了批評?胡適先生淡淡一笑:怎麼?他們批判不得嗎?共產主義,不過是一種理想…… 學術界曾經這樣自由過,曾經可以批評的學説,如今還可以嗎?恐怕我只能用一句陳述句來表達了,那就是如今“原則上”我們可以批評。。。

我們應該去看這部電影,我們應該去看看,北洋軍政府是怎麼對待學生的,我們應該去看看,我們的先輩是用怎樣的心情去建立起我們今天的組織的,我們應該問問自己,九十年過去了,未來的路要怎麼走

綜上,我個人認為,《建黨偉業》不是一部馬屁片,正如有人所説,這部片子讓我們看到,在那個時代“共產黨”這個詞語,雖然是敏感詞,但是不是貶義詞。此片內涵豐富,值得同志深思。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我一直在問自己,為什麼想入黨?一個黨員需要具備什麼素質?

我想起從小到大一直在唱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想起帶了六年的紅領巾——原來,我對共產黨的情結由來已久。

昨天,我看了一遍《建黨偉業》,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周恩來等人的愛國情懷深深地感染着我,而他們在那個動盪年代為國家尋找出路的深謀遠慮、艱辛付出更讓我敬佩!中國的第一代共產黨人,要何等的大無畏精神才能克服重重艱難,最終在重重危機下順利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

李大釗是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學者之一,他曾解釋:“布爾什維克的意思是‘多數’,而這個多數指的是農民,是工人,是千千萬萬被壓迫、被奴役的人民!俄國的勝利,是布爾什維克的勝利,是庶民的勝利,是無產階級者的勝利!這在人類歷史上是第一次!”那時候,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出現了一批追隨革命、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先進分子,社會主義開始成為具有深遠影響的思想潮流。毛澤東帶領工人運動時宣講道:“工人的‘工’字,一橫一豎一橫,頭頂天,腳踩地。‘工人’二字結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天’字,這個天,是天下的天。工人是天下的主人!”。

共產黨後來在毛澤東的帶領下,以星星之火,成就燎原之勢,衝鋒陷陣,爬雪山、過草地、渡天險……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團結全國人民武裝起來,戰勝日本帝國主義者,戰勝國民黨反動派,最終成立新中國,並鞏固了其在中國的領導地位。毛澤東之功過為後人爭論不休,無論老年後的毛澤東因為文化大革命給中國造成了多大的損失,但誰也不能否認以他為首的共產黨人成立新中國之大功,更何況還有着無數先進共產黨人如周恩來、鄧小平、江澤min、胡錦tao、温家bao等在前仆後繼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添磚加瓦!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辛勞為人民,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件。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走上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富民強的光輝道路,中華民族開啟了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五千年文民古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那麼,一個共產黨員需要具備什麼素質呢?是出口成章、口若懸河的演講才華?是愛情事業雙豐收的人生際遇?還是擁有一顆積極進取、樂於助人、以國為家的赤誠愛國心?毛澤東主席曾經説過:“有許多黨員,在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並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這種思想上沒有入黨的人,頭腦裏還裝着許多剝削階級的髒東西,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無產階級思想,什麼是共產主義,什麼是黨。”要加入黨組織,首先要在思想上先入黨。只有在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也入了黨才是真正的入黨。

不管在別人的眼中曾經的我是個什麼樣的人,但經過這兩年多的大學生活,我成長了很多。我一直在積極進取,真誠待人。我認真學習,認真工作,認真生活,不斷接收新事物,適應新環境。雖然這一路走來,歷經風風雨雨,做過很多傻事,失去過很多機會,但正是因為生活有着許多遺憾,所以我不悔。我的心態一直在改善,我一直在進步,我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優秀,我因為曾經的錯過得到了更多更珍貴的東西!我堅信,一個人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不斷地去認識瞭解這個世界,並不斷地給予他人關心和温暖,他才是真正的活着!而我,會讓自己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標,並堅定不拔的為之努力、奮鬥!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這幾天我看了《建黨偉業》這部影片,被深深的震動了,震動我的不是強大的演員陣容,不是緊湊精彩的劇情,而是每一個共產黨人愛國愛民的偉大熱情,爭先奉獻的犧牲精神,我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不禁內心洶湧澎湃,感慨萬千,滿溢的愛黨之情亟待抒發,卻不知如何言盡我意,只能用淺顯的語句表達我對中國共產黨深厚的憧憬與熱愛。

首先講講我對中國共產黨樸素的認識。黨在我心中,一直是非常崇高而偉大的形象。因為我知道,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千千萬萬的共產黨員的犧牲和奉獻,而父母都是共產黨員的我,自小在如此的環境薰陶下,自然對中國共產黨有着更加崇拜的心態。但不同的是,小時候的我總覺得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離我很遙遠的概念,她宛如一個神祗,甚至我們只能把她當做一種虛幻的精神領袖。但是,當我逐漸長大的時候,才知道當年的我是多麼幼稚單純,因為,其實中國共產黨她從未在神壇待過,而是一直就在我們身邊,因為黨的組成基於人民,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所有工作都不能也不會脱離人民羣眾,黨的基礎力量也是時時刻刻與人民羣眾在一起的,而且,只要我們的心是與人民羣眾在一起的,是一心為人民服務的,並且有優秀的科學文化知識武裝在身,有足夠的思想覺悟,我們也可以成為光榮的中國共產黨的一員,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給我的最深刻的印象。

而我的思想覺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影響下,又獲得了極大的提升。首先我為了讓自己更靠近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條件來要求自己,努力用科學文化知識充實自己,並且遵守“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四有新人。而且我學會了從更全局和更深層的角度去考慮事情,去規範自己的言行,在發展好自身的基礎上,要以全社會為己任,儘可能地奉獻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我想,黨會永遠以一個無私的母親、辛勤的園丁、偉大的領袖的平凡卻又崇高的形象活在我心中!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方圓九州,泱泱大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浩如煙海。中華兒女,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締造了強悍盛唐,領世界風騷幾千年,何等風光?直到鴉片戰爭爆發,洋槍火炮轟開了國門,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社會。各帝國列強肆虐神州大地,掠財奪寶,肆意妄為,國家蒙難,前路茫茫,中華民族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建黨偉業作為獻給中國共產黨九十大壽的賀歲片,她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建黨偉業主要講述了從辛亥革命到中共一大這段時間內的歷史大事。全片分為幾個段落,前半部分講孫文等革命者建立國民黨,與袁世凱爭鬥的情形;後半部分敍述巴黎和會引發的“五四”運動,布爾什維克的種子經由李大釗、陳獨秀引入中國,終於生根發芽,最終在嘉興南湖召開了中共一大的故事。全片圍繞1920xx年前後展開,展現了從1920xx年辛亥革命後到1920xx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時間內的歷史故事與風雲人物,講述了他們在風雨飄搖的時代為國家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

建黨偉業這部電影所敍述的故事自1920xx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拉開的辛亥革命開始,至1920xx年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時止,雖然這短短的十年時間裏在歷史的長河裏或許只不過是一瞬間的功夫,然而這十年又是極其不平凡的的十年,在這十年裏,許許多多影響中國歷史發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發生在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護法戰爭、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真正稱得上是“風雷激盪”、“鉅變迭起”。雖然歷史事件眾多,知名人物眾多,然而電影建黨偉業卻以時間的先後順序為脈絡,以不同空間發生的歷史事件為故事的着眼點,將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娓娓道來,精彩絕倫,引人入勝。可以説整部電影刪繁就簡,詳略得當,節奏合理,看到悲壯處讓我禁不左腕長歎,如國民黨先驅宋教仁先生在上海火車站遭遇特務暗殺身亡,壯志未酬,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4到緊張處直讓我為劇中人的命運直捏一把冷汗,如年輕的朱德率軍在棉花坡與吳佩孚的激戰;看到哭笑不得處直讓我感慨莫名,如張勛被溥傑戲弄,在皇宮裏醜態百出地放風箏;看到動情處讓我情難自已,眼眶濡濕,如蔡鍔與酗仙車站離別情景,蔡鍔將軍貌似平靜地與酗仙話別,然而那緩緩流下的眼淚卻已經無聲地告訴酗仙,他是怎樣一個重情重義的將軍!

在本部影片中最引人關注的人一段便是在“新文化運動”中新思潮與舊思潮的那場辯論。在辯論中以陳獨秀為代表的新文化代表和以辜鴻銘為代表的舊文化代表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新舊文化領袖觀點交鋒,擦出耀眼的火花,台下的學子更是聽着激烈。透過歷史的鏡頭似乎我們也跟隨影片又重返那個時期的北大講堂。作為中國思想解放的最前沿,我們在這裏看到了“求新、救國“思想盪滌在每一個學子的心間。或許這是有了這樣的思潮解放,我們才能看到在中國1919這樣的一個特殊的歷史節點,無數的愛國學生走上街頭,為了救國而進行慷慨激昂的演説。可以説學生們的演説讓我們再一次回到了那樣一個特殊的年代,讓我們再一次看到陳獨秀、李大釗等中國共產主義先驅的救國之志的壯志豪情。這也為後文敍述一大的勝利召開做了一個很好的引子。

大家知道,辛亥革命之後幾年產生了新文化運動,而新文化運動進入高潮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德先生”和“賽先生”的提出。“德先生”指的是民主,而“賽先生”就是指科學。這可是兩位了不起的先生啊!中國請來了“賽先生”,就可以實現國家的農業、工業、科技、國防的四個現代化,讓中國進入富裕的發展進程;中國請來了“德先生”,就會實現國家的第五個現代化,讓中國進入幸福的發展進程。為了請進這兩位先生,中國革命的先驅者們不畏艱險,一往無前,與腐敗獨and裁的政府做着艱苦卓絕的鬥爭。而最後的結果是:他們成功地組建了政黨,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在中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時候,是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舉起了明燈,照亮了中國的山路,指引中華兒女,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主義三座壓在人民頭上的大三,建立了新中國,天安門城樓上的一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響徹寰宇,世界再次聽到中華民族的聲音。然而,經歷百年洗劫的中國觸目瘡痍,百業俱廢。國家需重建,民族要復興!中國共產黨又帶領全國人民,開始了建設家園的歷史征程。在建設路上,在黨內左傾錯誤路線的影響下,我們也曾經經歷波折,也曾走過彎路,也曾停滯不前。中國的社會生產力得不到發展,建設事業前景暗淡。但中國共產黨畢竟是一個以世界上最科學的理論為指導,以實踐不斷檢驗自己,不斷髮展、不斷自我完善。

最後的想法是我們是幸福的。曾經有過和80後同齡人一樣的困惑和憤懣,困惑輿論説我們是“垮掉的一代”,憤懣這個時代給80後生存空間的諸多壓力,譬如考學、工作、成家立業等等。但看過慶祝建黨90週年獻禮大片建黨偉業後,我突然對自身及周遭的一切有了新的審視和感悟,我不禁捫心自問:這個時代真的虧待我們了嗎?如果有那是什麼?身處和平年代,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追求更加多姿多彩的多元化生活,去朝着五彩斑斕的夢想去努力奮鬥。相比那個備受列強欺凌、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的年代,我們不用提心吊膽的輾轉流亡、飢寒交迫,至少我們還有和平的生活,追求夢想的權利和實現夢想的可能,所以我們還是幸福的。當然,我們在通往夢想和成功的路上也會有失敗和遭遇不公,但和那些革命先驅者的鮮血和生命比起來,顯得渺小和不值一提,因為我們還有更多再來一次的機會,直至獲得成功的喜悦。而革命先烈們有的只是前赴後繼的堅定信仰,以及將這種信仰託付給同志繼續傳遞的信任,他們甚至大多還沒見到過成功的曙光,和他們比起來,我們還是幸福的。從小我們總會聽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電影中的情節證明了這是史實也是事實。只有中國共產黨是一心救中國,一心為中國。只有偉大的共產黨員才會關乎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為人民作出無畏的犧牲。只有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才能擺脱那似民主非民主的處境。新中國成立後,人們的思想以及生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經濟發展更是蒸蒸日上,這一切都是我們偉大的黨的努力!我們如今這一切的幸福生活都是我們的革命先輩們的生命與血汗換取來的,我們敬仰黨更愛我們的黨,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更不會忘了黨。我們要與黨同在,將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的更好!讓我們的子子孫孫將黨的偉大精神延續下去!

13名代表,五十多位黨員,星星之火,終成燎原;90年艱苦輝煌,60餘年國運昌隆,氣壯山河,聲震寰宇!90年前,中國共產黨為黑暗的中國點起了一盞明燈,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後,建黨偉業追本溯源,去尋找和講述光明源頭的故事。

建黨偉業展示出了一個青春、激情、奮鬥、獻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輕人的身上,擔負着救亡圖存、改寫歷史的大任,正是那些年輕人,用他們的青春與熱血,描繪出了新生的中國,譜寫了一曲瑰偉壯麗的文明之歌,我們今天的一切,都與他們當年的奮鬥和努力息息相關,他們與我們,昨天與今天,血肉相連。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4日,學院組織觀看了為建黨90週年獻禮的影片建黨偉業,瞭解中國共產黨的建黨歷史,瞭解中國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頁。

除了演員明星陣容的強大給人帶來的視覺衝擊之外,更重要的是對人心靈的衝擊。電影再現了那段風雨飄搖的歷史,重温了老一輩革命家為了挽救人民與水火之中,為了拯救危難中的中國,歷經千難萬險,經過不懈鬥爭,終於創建了“中國共產黨”的歷程,對我們這些出生在新社會、沐浴在黨恩下的年輕人,是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正處於命運的危難時刻:帝國主義列強虎視眈眈,妄圖滅我中華,瓜分我領土。同時也因為中國長期被西方列強瓜分和欺辱的慘痛教訓,警醒了國人,“靠洋人是永遠沒有出路的”。因此一些有識之士紛紛行動,尋求救國之路。其中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這一革命的果實卻又被袁世凱竊取。袁世凱為了享受自己的帝王夢,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使原本殘破的中國更加四分五裂,緊接而來的軍閥混戰,更進一步的加劇了人民的苦難。

當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人與辜鴻銘進行辯論時,我們可以看出新舊思想在當時高層知識分子中鬥爭的嚴酷;當我們聽到中方代表顧維鈞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所説的那些話時,我們在憤怒的同時,又不得不深思“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捱打”的真諦。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個時候誕生的。它應允了歷史的要求,應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誕生,給中國帶來了希望,給人民帶來了光明,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從此,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的鬥爭,最終終於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願望,勞動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作為當代學生,我們活在一個沒有戰火硝煙,只有和平的陽光雨露裏,我們擁有自由,享受自由,我們看着國家在黨的領導下漸漸走向繁榮富強。雖然已經過去那麼多年了,但我們不會忘了過去中國共產黨建立的艱辛,也不會忘了現在中國共產黨為我們建立的一個國泰民安的家園,也不會忘了未來為中國共產黨出一份力將國家建立的更好。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近日,觀看了被稱為建國偉業姐妹篇的建黨偉業。觀看完影片後,不由得為羣星熠熠的演員陣容所震撼,但更多的,還是隨着影片的敍述,使我得以重温那段激動人心的歷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輩在那段崢嶸歲月裏的熱血與激情,感受他們對共產主義事業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建黨偉業》這部電影所敍述的故事自1920xx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拉開的辛亥革命開始,至1920xx年6、7月間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時止,雖然這短短的十年時間裏在歷史的長河裏或許只不過是一瞬間的功夫,本站然而這十年又是極其不平凡的的十年,在這十年裏,許許多多影響中國歷史發展走向的着名事件都發生在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護法戰爭、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真正稱得上是“風雷激盪”、“鉅變迭起”。雖然歷史事件眾多,知名人物眾多,然而電影《建黨偉業》卻以時間的先後順序為脈絡,以不同空間發生的歷史事件為故事的着眼點,將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娓娓道來,精彩絕倫,引人入勝。

最讓我感到血脈賁張、激動莫名的電影橋段是: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全面失敗,日本全面接收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看到顧維鈞憤而退席的身影,讓我深深感到弱國無外交、眼睜睜看着國家被列強瓜分的屈辱;看到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們走上街頭,高呼着“愛國無罪”、“革命萬歲”等口號示威、遊行,看到那鮮血書寫的大大的“冤”字,那種痛苦、憤怒的心情讓我不由得留下了眼淚。青年學子的拳拳愛國心震撼激揚、感昭日月,不僅在視覺上衝擊着我,更在心靈上感動着我,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就這樣以其獨特的魅力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歷史長河之中了。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是一個青春、激情、奮鬥、獻身的故事。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們,生活在那樣一個內憂外患的中國,卻渾身激盪着那樣一種慷慨豪邁,以天下為己任的壯志,擔負着救亡圖存、改寫歷史的大任。正是這批年輕人,用他們的青春與熱血,描繪出了新生的中國,譜寫了一曲瑰偉壯麗的文明之歌。影片中,青年毛澤東苦苦思索着救國之路,體育救國、教育救國、共和政府、無政府主義、學習法國、學習歐洲,被一一提出,又被一一否定。究竟什麼才能救中國?

南陳北李,影片中塑造了兩個個性迥異,卻又志同道合的共產主義先驅陳獨秀和李大釗。作為思想的先行者,他們的慧眼注意到了遙遠的俄國發生的那場庶民革命,注意到了布爾什維克,注意到了共產主義。他們敏鋭的認識到,俄國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發動了各階層的人民,尤其是所謂的“庶民”。他們的遠見,為中國共產黨的成功,為中國革命的成功,打下了奠基的基石。通過這部電影,讓我們清楚的瞭解了我們的黨是怎麼從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讓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有了全新以及直觀的瞭解,那些曾經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他們的精神和信念感動着我們。

一路曲折一路歌,從當年建黨之初的五十多名黨員到今天擁有將近八千萬黨員,中國共產黨走過了九十年的風雨歷程。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豐功偉績的九十年,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我為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觀看《建黨偉業》,重温中國共產黨建黨那段崢嶸歲月,感受革命先輩崇高的信仰,以及他們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執着地去努力奮鬥,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們的革命精神所感動,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禮,思想境界也得到了進一步昇華。

看建黨偉業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遭受了太多的災難,太多的屈辱。從那以後,中國從世界強國淪落為任人宰割的國家,西方列強用鴉片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把中國變成了他們的傾銷市場。國家變得風雨飄搖,支離破碎。歷史總是要前進的,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民族亦是如此。當壓迫超出了民族的限度時,總是會有那麼一些人會站出來擔當那副重任,引領這個民族走出黑暗,去向光明——這就是中國共產黨。

《建黨偉業》這部電影所敍述的故事自1920xx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拉開的辛亥革命開始,至1920xx年6、7月間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時止,雖然這短短的十年時間裏在歷史的長河裏或許只不過是一瞬間的功夫,然而這十年又是極其不平凡的的十年,在這十年裏,許許多多影響中國歷史發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發生在這十年。全片分為幾個段落,主要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張國燾、周恩來、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員為中心,講述他們在風雨飄搖的時代中為國家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前半部分講孫文等革命者建立國民黨,與袁世凱爭鬥的情形;後半部分敍述巴黎和會引發的“五四”運動,布爾什維克的種子經由李大釗、陳獨秀引入中國,終於生根發芽,最終在嘉興南湖召開了中共一大的故事。

患難之中,方顯大愛。看到動情處讓我情難自已,眼眶濡濕,如蔡鍔與小鳳仙車站離別情景,蔡鍔將軍貌似平靜地與小鳳仙話別,然而那緩緩流下的眼淚卻已經無聲地告訴小鳳仙,他是怎樣一個重情重義的將軍!片中蔡鍔為了將來討伐袁世凱而必須要與愛妻離別時説了這樣一句話:“奈何,七尺之軀,已許國,再難許卿。”是啊,人説“英雄氣短,兒女情長”。這不是説英雄就必須斷絕兒女之情,而是面對民族存亡,對國家之大愛與兒女之小愛的取捨。其中不乏英雄之大愛情懷。

其實帝國觀念在傳統中國人的心裏已經是根深蒂固了。所以才有了後來的袁世凱復闢,張勛復辟。民國建立以來,社會還是處於一種動盪不安的情形。無數革命志士在為民族的存亡探尋這道路,無數的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為了什麼?是為了國家之強盛,為了國人能夠抬起頭了做人,不任由人宰割,成立人民自己的國家,自由平等共和的國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影片共有三大亮點。

片中北大校園內陳獨秀、李大釗、辜鴻銘等人的激烈辯論當論是影片的第一大亮點。在新文化與舊文化雙重存在的情況上很多人都是很盲目的,不知道到底是該如何看待文化。此時陳獨秀的話當是令人茅塞頓開。“要想存其一,必先廢其一”,是的,要打倒沉睡在人們心裏20xx多年的舊文化觀念,就必須先從文化下手,只有洗清這些舊的觀念,人民的思想才會開放,才會產生新的文化。我想這也就是陳獨秀先生在上海創辦《新青年》的目的了吧。

影片的另一大亮點“五四運動”了。“二十一條”的簽訂終於激發了人民內心積蓄已久的憤怒。率先從北大發出的五四運動浩浩蕩蕩,卻是令人不禁動容。不過我個人覺得血書還有那個女大學生手舉一個大大的“冤”字卻是太過於誇張。既然都已經主張新文化,新青年了,怎麼還用封建社會那種方式去反抗?逼政府交出三大賣國賊這些更是讓人覺得無解。沒有北洋政府的點頭,就章宗祥等人敢那麼做嗎?

最讓我感到血脈賁張、激動莫名的電影橋段是: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全面失敗,日本全面接收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顧維鈞在將去巴黎是説了這麼一句話:“弱國無外交啊!”事實也是如此,巴黎和談失敗,他對着各國的代表説:“你們憑什麼把中國的山東送給日本人,我很憤怒,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這沉痛的一天”。國家強大,力量就是外交。消息傳來,舉國震動,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終於把滿腔愛國熱情迸發出來,他們以無所畏懼的姿態走上街頭,高呼着“愛國無罪”、“革命萬歲”等口號示威、遊行,繼而火燒趙家樓、痛毆賣國賊;青年學子的拳拳愛國心震撼激揚、感昭日月,不僅在視覺上衝擊着我,更在在心靈上感動着我,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就這樣以其獨特的魅力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歷史長河之中了。

在面臨巨大挑戰的前提下,各種理論、學説以及實踐行動的先後失敗,無不説明這些理論、學説和行動無法帶領中國人完成國家獨立、民族富強的偉業。相反,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人能夠帶領中國走出歷史的困局,開創中國特色的現代文明。“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全國各地的共產主義組織分別推薦代表奔赴上海召開會議,這些青年才俊懷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主義走到了一起,他們在中國的大地上共同締造了一個全新的政黨,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這個叫做“中國共產黨”的政黨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多名黨員,他們為了召開一次會議還得東躲西藏,誰又能料到,這個年輕而力量單薄的政黨,卻在二十八年之後成為新中國的執政黨,帶領全國人民從此走上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道路!

影片的結尾在那水氣氤氲、朦朧迷離的嘉興湖面上,年輕苗條的王會悟身着粉色碎花旗袍,手撐油紙傘坐在船頭上,為這羣煥發着年輕活力的共產黨人放風;船裏面,先是一個人,繼而是一羣人的聲音,他們緩緩唱起鏗鏘有力的《國際歌》,打破了這山水江南純樸的寧靜,歷史的傳奇在山水中若隱若現……一路曲折一路歌,從當年建黨之初的五十多名黨員到今天擁有將近八千萬黨員,中國共產黨走過了九十年的風雨歷程。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豐功偉績的九十年。觀看《建黨偉業》,重温中國共產黨建黨那段崢嶸歲月,感受革命先輩崇高的信仰,以及他們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執着地去努力奮鬥,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們的革命精神所感動,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禮,思想境界也得到了進一步昇華。

但湯因比也曾言:“對一次挑戰做出了成功應戰的創造性的少數人,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經過一種精神上的重生,使自己有資格應對下一次、再一次的挑戰?”縱觀歷史,任何一種文明模式的發展過程,都是一場成就與問題的拔河比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中國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並且初步實現了百年前的夢想。但我們並不能因此而刻意迴避存在的問題,而應真誠面對。真正的、可持續的成功,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之上為“與時俱進”賦予更為深刻和可操作的內涵。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建黨偉業》的橫空出世有雙重意義。第一重意義是讓我們重温那段驚天動地的歷史,瞭解中國百年的辛酸和苦難史,讓所有的中國人加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新天地,進而奮發有為,通過個人的努力推動國家和社會的進步。第二重意義在於,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共產黨人以革命大無畏精神成功應對各種挑戰,這是新中國得以建立、發展和壯大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和平崛起的年代,機遇和挑戰並存,我們更有必要重歸建黨的源頭,找到這源頭的火種,並賦予其新時代的意義,帶領中國從勝利走向勝利。

最後我想用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説》來結束我的論文。“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angguan/dangke/4g9r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