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新聞報道 >

五年級語文下冊《景陽岡》評課稿(精選3篇)

五年級語文下冊《景陽岡》評課稿(精選3篇)

五年級語文下冊《景陽岡》評課稿 篇1

今天,聽了陳麗英老師的《景陽岡》一課,感慨良多。這節課就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同桌討論等形式表現體會人物性格。

五年級語文下冊《景陽岡》評課稿(精選3篇)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這部分是課文重點,也是教學重點。學習本部分課文時,陳麗英老師先讓學生邊默讀課文邊劃出武松打虎的動作,在旁邊寫感受。學生很快就找到了“閃”、“揪”、“按”……等動詞。再通過換詞比較,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特別是品讀“揪”的字面意思,知道“揪”的意思是“緊緊地抓住、用力地拉住”,但這只是一種抽象的文字感知;第二步,麗英老師再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並帶着不同的心情品讀這個“揪”,這個意味深長的“揪”字折射出武松超人的力量和過人的膽識,這是對詞語理解的質的飛躍。當學生明白“揪”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具體意思,真正感悟到武松的精神品質後,自然也就能用心去感受語言,使自己的情感與作者、文本的情感產生共鳴,並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表現出來。這個學習、體驗的過程,充分展示了學生個人的學習所得。然後想象武松打虎的畫面,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武松的豪放、倔強、勇敢、機敏的英雄形象。

除了武松的英雄形象,課文還寫武松的缺點。解決這個問題的重點落在抓住關鍵語句感受武松人物形象上。陳麗英老師給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品讀課文,邊讀邊寫批註,體會人物性格。學生找到了很多有關武松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通過全班交流,集體講讀這些句子,學生對武松的性格特點有了較全面的瞭解。

值得一提是教師的激情,激盪着學生的感情。這一堂課中,老師自始至終都保持着高昂的熱情,營造了有激情的課堂氣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高。值得大家學習的,還有老師在課堂上所展現出來的豐富體態語言。在動情處,老師“手舞足蹈”,真正進入了課堂,進入了與學生的對話,完全置“公開”的課堂之外,這份投入令人欽佩。我想,在我們以後課堂教學中,就應該充滿激情與動情。

五年級語文下冊《景陽岡》評課稿 篇2

今天聽了三節課,其中田霞老師執教的《景陽岡》一課,在教學設計上很有創新,

1、唱學生熟悉的喜歡的'《好漢歌》,情景導入;

2、預習彙報文章主要講了什麼,課文共分幾部分;

3、按要求獨立閲讀課文,再讓所有學生自個兒盡情地説一説。

4、自主研讀,交流、感悟人物形象。

提出武松究竟“神”在哪裏?從課文哪些地方最能表現出來?用筆讀課文(默讀、點劃),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兩處,告訴大家。

要求學生結合初讀課文的感受,用一個字讚揚武松,教師把讚揚字寫在黑板上。(“勇敢、機智、豪爽、倔強”等)

5學生班級交流,教師隨機點撥並落實訓練。

教學設計主要體現瞭如下幾個特點:

一、創造性地處理教材。

新課標指出:教材作為一個“範例”,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經驗,重新組合,靈活處理。《景陽岡》這一課,教材中的教學目標是:按照事情經過把課文分成4段、説説事情的起因和結果:

(1)店家只給武松師三碗酒;

(2)武松不聽勸要上景陽岡;

(3)武松提不動那隻被他打死的老虎。

這個教學目標難度不大,學生經過讀課文,基本上能夠順利完成。而本節課,教師則根據教材的特點,創造性地把目標定為:學習武松打虎和打虎前的內容及相互關係,學習通過語言、心理、動作描寫體會人物特點的閲讀方法。使學生學有所得。

二、精心設計,實施自主、合作學習,是國小語文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

自主學習從一定意義上説,就是指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中,經過積極主動的認知活動及合作學習,獲得主動發展的過程。本節課,教師為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共鋪設了4層“台階”:

l、讀武松打虎的內容,找出描寫武松的動作的字詞。

2、朗讀課文細細品味武松的特點。3朗讀打虎前喝酒上山的情景,體會與打虎片斷的關係,突出武松的語言特點和的性格的關係。

三、突出對學生運用能力的培養。

沒有把理解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按段落進行瑣碎的分析,而是抓住重點。

1.酒量驚人。“武松前後共吃了十八碗。”“但凡客人來我店,吃了三碗的,就醉了,過不得前面的山風。”

2.膽量過人。

(1)武松笑道:“……你別説這樣的話來嚇我。就有大蟲,我也不怕。”

(2)武松看了看笑道:“……我怕什麼!”

(3)細想了一回,説道:“怕什麼,只管上去,看看怎麼樣。”

(4)武松自言自語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武松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説“不怕”的?説的語氣有什麼變化?當時武松會是怎樣的心理?你讀懂了什麼?)師生討論交流。生板書“膽量過人”。

3.力量超人。“武松雙手掄起哨棒,……把那樹連枝帶葉打了下來。……把那條哨棒折成兩截……”“……揪……按……提……打……”訓練讀第11自然段:

(1)生自讀第自然段,要求讀出動作詞;

(2)師讀“大蟲”,生讀“武松”,隨機提示“情況緊急,武松動作要快、有力”;

(3)學生自由結對朗讀;

(4)請自認為讀得好的兩對比賽朗讀。請讀“武松”力量大比較到位的選手板書“力量超人”。

4.機敏勝人。從武松三次“閃”讀出“機智”或“機敏”。師點撥,“閃”’這個動作字跟哪些字比較接近?“閃”與“躲”在這裏哪個字用得更好?用“閃”對錶現武松的形象好在哪裏?仔細讀讀課文第9自然段,並結合上下文,小組討論後交流。師生小結三“閃”表現了武松“機敏勝人”,並請一生板書,全體學生自讀第9自然段及上下文,體味武松的“機敏”。

“新課標”明確指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統習,要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本課教學在設計上,教師注意把理解與運用緊密結合起來,把理解作為基礎,突出對學生運用能力的培養。通過練習,學生基本上掌握了方法。

四、請學生結合現在環保談談對武松形象又有什麼新的認識。

學生交流,教師適時引導。

不足之處:

1、教學準備不足(準備錄音磁帶更好)

2、在分析課文把握人物特點時抓住了語言、心理、動作描寫特點,但在寫作方法指導上欠缺。

五年級語文下冊《景陽岡》評課稿 篇3

《景陽岡》是人教版五下的一篇略讀課文,胡老師在“抓大放小”這一略讀課文教學理念的指引下,帶領孩子走進文本,深刻感受好漢武松的英雄形象。整堂課胡老師緊緊圍繞略讀課文教學之“略”字進行構思預設,略出精彩。

一、教給方法,初知大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習略讀,初知文章大意。很多專家也指出初知文章大意是略讀課文教學課堂上必須予以解決的內容,是學生語文學習一大重要的能力。在導入課題後,胡老師利用簡潔明瞭的示意圖引導學生用小標題概括每部分內容,再引導學生藉助小標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對於如此之長的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教給學生這種概括大意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相信在這種方法的引領下,孩子概括能力會得以顯著提高!

二、抓大放小,略之有度

特級教師X老師指出,我們語文略讀課文教學應抓大放小,要把更多時間留給孩子自讀自悟,不斷提高語文能力。胡老師在課文教學處理上就很好體現這一教學理念,本課教學重點之一就是要體會武松性格上的勇敢、豪爽,胡老師就引導孩子緊緊抓住武松打虎動作的段落,抓住“閃”、“按”、“挨”三個動詞,特別是“閃”,通過換詞、比較,刪選,體會作者用詞的精當,錘鍊字詞的能力,使武松形象呼之欲出。

三、巧妙預設,多元生成

整堂課無不體現胡老師課堂預設之巧妙,從《好漢歌》導入至結束,特別是在結尾以説書的形式,説到懸念處戛然而止,引起學生極大的探究慾望,這是種巧妙引導學生課外擴展閲讀的方法。老師在巧預設同時,追求多元生成,在探究小説為何要用那麼多筆墨來寫武松打虎前喝酒這一問題上,孩子給出多種答案,老師沒有予以否定,而是積極鼓勵孩子進行多元思考,追求語文教學多元化。

總之,胡老師所執教《景陽岡》略讀教學課例,很好詮釋了“抓大放小”略讀教學理念,讓我們在這一理念指引下,在略讀課文教學之路上不斷“略”出更多的精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xinwen/dwwrz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