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會議發言稿 >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楷模大綱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楷模大綱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楷模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楷模大綱

到2004年12月29日,桓仁滿族自治縣醫院院長李秋實離開我們已經整整5年了。5年來,全市幹部羣眾學習李秋實事蹟,發揚李秋實精神,使全市經濟發展和各項事業都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就。當前,全黨正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這個事關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羣眾、促進各項工作的活動中,再尋李秋實事蹟,重温李秋實精神,我們將獲得無窮無盡的力量。這種力量,將使我們的黨員和黨組織充滿凝聚力和戰鬥力;這種力量,將推動本溪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征途上再創輝煌!

1999年12月29日下午2點,李秋實院長在主持召開年終總結預備會上,她突發心臟病,心跳驟停。在場的醫護人員立即組織就地搶救,並得到了省人民醫院專家的電話指導,縣四大機關領導、衞生局領導迅速趕到搶救室焦急地等待着,關注着搶救室內傳出的每一個信息……4點30分,一顆情繫桓仁父老鄉親的赤誠的心停止了跳動。一時間,整個醫院哭成一片。噩耗傳出,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悼念這位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人民的好醫生,我們的好書記、好院長。

我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流着淚,搭起了靈棚。後勤工人默默將靈棚周圍的積雪掃了一遍又一遍。全院職工一面流着淚一面扎着聖潔的白花。美容科的醫生為她整理遺容,小心翼翼地為她化粧,要把我們尊敬的好院長打扮得漂亮一些。這是李秋實院長平生的第一次化粧,也是最後一次化粧。我們醫護人員自發地組織起來,在零下30度的低温下,穿着單薄的白大衣,胸前佩戴着聖潔的白花,守護在她的靈前。我們多麼想再陪陪她,再陪陪我們愛戴的秋實院長;多麼想在這有限的時間裏,再多看一眼我們尊敬的秋實院長!

12月31日,全院職工、全縣家鄉父老在縣委、縣政府的組織下,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她的遺體靜靜地安卧在鮮花叢中,人們佇立在寒風中為人民的好醫生、我們的好院長——李秋實同志送行。當衞生局領導、醫院領導向她最後告別,抬起她的靈柩時,人們悲痛欲絕。人羣中自發地讓出一條通道,兩旁打出了“我們永遠懷念您,李院長!”的條幅。人們擠在靈車前哭喊,呼喚着李秋實的名字。

李秋實出生於一個工人家庭,4歲時父親因公傷亡,11歲時母親又離開了人世,李秋實一下子變得孤苦無靠,她從老家蓋縣來到桓仁投奔她的堂兄。由於堂兄家境貧困,她只好住進了縣城裏的光榮院。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温暖,黨和人民的關懷在她幼小的心靈裏深深地打下了“黨最好,人民最親”的烙印。在光榮院裏,她跑前跑後,為孤寡老人端水送飯。在學校中,她勤奮好學,身上總有一股使不完的勁。李秋實讀國中的時候,全國欣起了向雷鋒學習的熱潮,她被雷鋒的事蹟深深地打動了,內心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在學校的學習園地裏,帖着李秋實寫下的誓言:“雷鋒是一名孤兒,我也是一名孤兒,我要像雷鋒那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把一切交給黨,交給人民。”從那以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她的心田裏紮下了根,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始終沒有動搖過。她時刻不忘黨和人民的養育之恩,她最愛聽她最愛唱的歌是是《唱支山歌給黨聽》。她把這首歌深深地印在心中,正是這首歌兒陪她走過了52年的人生歷程。

1963年,黨組織保送她進了本溪衞校。1967年,畢業後沒等人家詢問,她就主動表了態,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在八里甸子窮鄉僻壤,李秋實一呆就是三年。三年裏,她跑遍了這裏的溝溝岔岔,成了當地農民的貼心人。也正是在這裏,她學會了書本上沒有的東西,最重要的就是兩個字“責任”。

1970年,她調入縣醫院。那時縣醫院缺人,缺設備,也缺少完備的科系。1971年,她被選派到本鋼總院進修耳鼻喉科,回來後她馬上投入這個填補桓仁地區空白的科系建設中。耳鼻喉科的成立,使秋實醫生有了施展才華的天地。

在李秋實人生52個春秋中,無不充滿着奉獻的崇高旋律。自1993年李秋實就任醫院黨總支書記、院長以來,在縣醫院發展變化的過程中,每一處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和智慧。作為一位領導幹部,她鋭意改革,開拓進取,廉潔奉公,以身作則,以人格的力量凝聚人心,發展事業。

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

儘管李秋實生長和工作在偏遠山區,但多次在省內大醫院進修學習並經常利用出差、開會等機會進行實地考察、調研,使她眼界開闊,思想解放,觀念先進。她堅信科學技術進步是發展的根本動力。李秋實擔任院長以來,始終把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技術,加強和改善醫院的硬環境建設,作為醫院發展的重頭戲。1995年以前,醫院用於購置大型先進的醫療設備投資不足60萬元。在1995年到1999年5年時間裏,醫院用於購置大型先進醫療設備的投資達到825萬元,增長了14倍,固定資產總額由1034萬元增長到2062萬元,增幅達109%,人均收入由3905元增長到12524元,用於基礎建設和改善醫院環境總投入80多萬元,後勤附屬設備投入100多萬元。

過去,由於縣醫院沒有ct機,許多重危、疑難病人需要花錢僱車到外地做ct檢查,既延誤病情的及時治療,又增加了患者家屬的經濟負擔和各種困難。為了解決人民羣眾這個實際困難,同時提高醫院的醫療設備水平,李秋實多方奔走,積極爭取資金。經過艱苦努力,醫院投資250萬元,購入一台全新而先進的ct機。這台ct機自1995年投入使用以來,每年的使用者高達3000多例。引進ct機後,醫院又陸續購置了彩色超聲波檢測儀、血磁治療儀、血球計數儀等先進醫療設備,較大幅度地提高了縣醫院診斷治療水平,同時也有效地增加了醫院的收入。

在抓好醫院硬環境建設的同時,李秋實十分注重加強醫院的軟件建設,從整體上不斷提高醫療隊伍的素質。李秋實認為,上級醫院的培訓與指導,是提高醫療隊伍素質的有效途徑。一個偶然的機會,秋實醫生從轉診回來的病人那裏知道了瀋陽醫大幾位醫生的名字。雖然素不相識,但對知識的渴求和為患者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使她大膽地提起筆來向他們求援。多封來信感動了醫大的醫務人員,他們破例接納了這位只有中專文化的山村醫生前去進修。機會難得,她倍加珍惜。別人管5張牀,她管11張;別人不願意乾的活,她搶着去幹;遇到簡單的手術,她搶着做;遇到疑難的大手術,她總是搶着當助手,然後把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一一記錄。她這種求知若渴、鍥而不捨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教授和專家,得到了許多專家和教授的悉心指導,使她的醫療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為了與患者有更多的接觸機會,她廢寢忘食,經常24小時呆在病房裏。晚上,她經常睡在患者的病牀上。為了節省時間,她常常是買上幾個饅頭,倒上一杯開水,放幾粒鹽,這就算是一頓“美餐”了。一有空閒時間,她就抓緊時間寫病志。按規定,進修一年以上,才有評優的資格,可是隻進修了半年的李秋實卻被破格評選為優秀進修醫生。瀋陽醫大五官科主任李慧平説:“李秋實在我們醫大進修期間,科簡直成了我的一條胳膊。”

半年進修,不僅提高了她的技術水平,也讓她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她還是不停地學習技術,不停地訓練技能。一有空閒,她就買來小豬崽、小兔子等,練習下氣管鏡,練習取異物。她多次向計劃生育部門要來引產死嬰,反覆練習手術。有一次,她千方百計要來一個死嬰,她要把進修學來的技術傳授給她的學生。她拿着手術刀,手已經高高地舉起來了,可她卻慢慢地放下去了,她默默地念叼着:“孩子啊,你別怪我心狠,我今天在你的身上解剖,正是為了千千萬萬個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説完她才開始解剖。邊手術邊講解,不知不覺已經是深夜了,學生回去休息了,她又拆開縫合線,重新練習,反覆研究。面對蒼白無色的死孩子,她有些恐怖,有些心痛,但是出於對技術的孜孜以求,對工作的高度責任心,她只好這樣做了,她忘記了疲勞,忘記了睏倦。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醫療技術有了快速的提高,但她從來就沒有滿足過,她對技術精益求精,在鑽研技術的道路上,她不斷地向前邁進,成為縣醫院耳鼻喉科的技術權威。她能在條件較差的縣級醫院裏,熟練地掌握耳鼻喉科難度較大的手術。她行醫32年,從無醫療差錯事故發生。她成功地搶救氣管異物、喉梗阻患者50多例,她的醫療科研成果“鼓室成形術”被縣政府評為1987年科技成果二等獎。她撰寫了大量省、市、國家級優秀醫學論文,1995年她參與主編了《常見病中西藥臨牀治療新法》一書,由遼寧科技出版社出版。為了更新知識,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1998年2月,年逾50歲的李秋實再一次來到瀋陽醫大進修,並引進了“微波治療鼻出血”等新技術,療效可靠,患者痛苦小,很受歡迎。

在她的積極領導和大力支持下,1995年以來,縣醫院共派出醫務人員300多人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參加培訓、外出考察和參加學術交流,這個數字相當於縣醫院全體醫護人員人均有一次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同時還請上級醫院專家教授來院講課、坐診、技術指導49人次。不僅如此,李秋實還把加強院內的業務學習、培訓作為一件大事來抓,醫院每年都系統地組織業務學習和培訓,有效地提高了醫療隊伍的整體素質。隨着設備的更新、醫療條件的改善和服務質量的提高,縣醫院成為了人民信得過的醫院,邁入了全省同級醫院較先進行列。

艱苦創業、勤儉辦院

節省每一個銅板,勤儉辦事業這種精神在李秋實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李秋實花公家錢十分吝嗇是出了名的,人們説她真的是一分錢也能掰成兩半花。作為院長,她經常出差在外,院裏沒有小車,她不是坐客車,就是搭乘領導的車,或外單位出去辦事的車。她經常給大家講這樣做的好處。她説坐客車可以經常聽到老百姓的聲音,瞭解到羣眾對縣醫院的反應;搭領導的車既省錢,又能抓住機遇,向領導彙報工作,爭取各方面對縣醫院的支持和幫助,一舉兩得。

醫院決定裝修,縣內外20餘家廠家前來洽淡。為了節省資金,李秋實組織班子研究決定,進行公開招標。剛開始,廠家們以為,招標只不過是走走形式,可是三輪下來後,同等質量的鋁合金窗每平方米價格從170元降到140元。各位廠長服氣地説,這才是真正的招標,我們幹不上心裏都服氣。

藥品購銷價格和回扣是醫院管理中的大事,李秋實對此十分關注。為了具體掌握其中的實際情況,李秋實先後跟隨採購人員外出購藥。有兩次,她還把在縣藥檢所工作、藥檢經驗豐富的丈夫拽着為他們把關。每次進藥,她都要求對方將回扣等一切費用從價格中扣除,從而把價格壓到最低點,為醫院節省了大量資金。

縣醫院的對外接待業務很多。為了節省費用,李秋實想方設法突出山區特色風味,既讓客人滿意,又不失之盛情。她請人吃飯,常常是幾十元錢、百八十元錢就吃一頓,能省則省。作為一個擁有500餘名職工的醫院,配置一輛用車並不過份,但李秋實堅決不同意這樣做。她認為現在醫院還很困難,有錢要花在刀刃兒上,用在醫療設備的購置上。所以直到現在,縣醫院一直沒有購置小汽車。前幾年,某家藥廠與醫院的業務量較大,主動提出回扣醫院一台桑塔納轎車。她表示,醫院現在經濟困難,我們領導沒有資格坐小車,並與廠家協商,將回扣的全額用於購買臨牀急需的設備。1999年末,縣醫院決定新添置一台救護車。在購置新救護車時,李秋實向廠家介紹桓仁的情況,介紹醫院如何困難,爭取對方能給於點優惠條件。在李秋實的努力下,廠家在原有的價格上給降了3000元,終於又添置了一台新的救護車。救護車是用於接送急重症患者的,同時也是用於乘載屍體的,可就是這樣的一台車,我們李院長坐上已經感到十分滿足了。她説再出門,我們就有自己的車了,有一台能拿得出手的車了。可是,車提回來,李秋實還沒來得及坐上一次,就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縣醫院引進ct設備時,同日本一家公司談判價格,對方咬定價格300萬元不鬆口,並許諾給予鉅額回扣,贈送高檔家用電器和移動通訊工具等,並安排到日本考察。李秋實帶人同對方進行了幾天的談判,不要任何回扣和紀念品,不去日本考察,把價格壓到了250萬元。可李秋實並不滿足,她三番五次地與對方“泡蘑菇”,又為醫院爭取了30餘萬元的附屬配件。日本公司的代理商十分感慨地説:我今年賣了12台ct機,都是以最低300萬元的價格成交的。我第一次看到像你這樣的領導幹部。有這樣的好院長,你們的醫院不會辦不好。

農村山區冬春季煤氣中毒的患者很多。由於縣醫院沒有搶救這類急重病人的高壓氧倉,有不少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或在轉院途中死亡。對此,李秋實深感內疚和痛心。為了桓仁父老鄉親的生命利益着想,她決定想方設法引進高壓氧倉。由於資金有限,她就利用個人的社會聲望與影響,以縣醫院的名義向社會集資,她擠時間帶着財務人員,到經濟效益好的單位、個體業户、機關學校開始了她的“化緣”行動。每到一個單位,她都滔滔不絕地宣傳醫院,大講醫院的形勢及患者的需求。李秋實那企求的表情和誠摯的話語,實在讓人動心,不管對方態度如何,她都全然不顧自己的身份和聲譽。陪同她的人曾對她開玩笑地説:“你真像一個‘丐幫幫主’。”也時常遇到人們冷遇的場面,陪同的人便勸她,咱不掉這個價兒了,明天不走了。這種冷遇的場面我們實在是受上了了,我們這麼做有誰能理解我們呢?李秋實卻笑呵呵地説,為了患者,為了全縣老百姓能得到及時的治療,這不是掉價兒,正直的人們會理解我們,全院職工會理解我們的。如果我們不拜大門,誰也不能把錢主動地送給我們,我們就買不起高壓氧倉呀!她就是這樣不怕掉價,不怕嘲笑,不怕奚落,利用兩個多月的時間,爭取了64個單位及個人的捐款,達36萬元。這些錢全部用於購置高壓氧倉及其他醫療設備。高壓氧倉自1995年投入使用以來,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

凝聚人心,煥發力量

李秋實常説:“老百姓心中的這桿秤誤差最小。”作為醫院的主要領導,李秋實以她自身的人格力量,凝聚人心。在領導班子中,李秋實貫徹民主、公開、團結的原則,凡屬重大決策,她都通過領導班子會議或“四聯會”集體研究作出決定。凡涉及醫院的改革與發展和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提交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決定。醫院的重要院務活動、財務收支以及招待費使用情況,全部實行公開制度。領導班子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團結向上、開拓進取。李秋實認為,醫院發展的好壞,關鍵在於領導班子,只有落後的領導,沒有落後的羣眾。只有領導做好了,羣眾才能做好。由於她時時處處以身作則,謙虛謹慎,廉潔自律,帶動院領導班子整體政清廉,勤政敬業。李秋實十分善於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她常講:“事情再多,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做人的工作,人的工作做好了,其他工作也就好辦了。”她在大會上講話不拿稿子,用發自內心的語言感染人、激勵人;她找人談話不發脾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親切的話語温暖人,鼓舞人。

一名新畢業的大學生,由於所學專業與工作不太對口,感到發揮不出作用,因而思想情緒不太穩定。李秋實找他談心,贈給他這樣一段話:“同樣的鬆籽,如果你落在了石縫中,就不必和落入沃土中的同類相比,你不能展示高大,卻可展示頑強;同樣是水滴,如果你落在了草葉上,就不必和落入大海中的同類相比,你不能展示澎湃,卻可展示璀璨。”

還有一名年輕醫生,由於基礎差,在中國醫大進修期間感到壓力很大,曾一度想放棄進修。李秋實得知後,鼓勵他建立信心,克服困難,向前拼搏。李秋實對他講:“你們年輕人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誰跑在前面,老同志就把接力棒交給誰。”後來這名醫生圓滿結束了進修,現已成為醫院的業務骨幹。

李秋實還善於組織各種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潛移默化地薰陶人,教育人。“三八”婦女節舉行女工報告會,“五四”青年節和“五一二”護士節舉辦弘揚醫院正氣的演講會,慶香港迴歸舉辦大型燭光晚會,白衣天使綜藝聯歡會,“七一”烈士墓前組織新黨員宣誓和黨的知識競賽,國慶50週年舉辦詩歌演唱會以及召開醫護人員自我保護研討會等。豐富多彩、主題鮮明的各種活動,凝聚了全院職工的情感和力量。她常講:“縣醫院職工的精神面貌,要成為桓仁山城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李秋實十分關心職工羣眾的生活疾苦。一位職工家裏鬧糾紛,李秋實得知後深夜趕去調解。已經便血好幾天的李秋實,勉強地支撐着她病弱的身軀,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使他們夫妻和好如初,而她自己卻因突然發生消化道大出血昏倒在地。

縣醫院一個孤兒叫蘭巖鬆,李秋實擔負起了幫助他生活、學習和工作的重任。李秋實總是把錢、糧、油等生活必需品及時地送給他,就連飯鍋也是李秋實給買的。1987年,李秋實在瀋陽學習期間,他被壞人拉攏,因盜竊被勞動教養兩年。李秋實來到少管所,抓着他的手,淚流滿面地説:“都怨我,是我沒有照顧好你,你以後一定要好好做人。”解除教養後,李秋實負責操辦了他的婚事,為他置辦了各種生活必需品。1996年汛期,他的房屋嚴重受損,李秋實籌措資金,幫他修好了房子。李秋實逝世後,蘭巖鬆像親生兒子一樣,每晚守在她的靈前,流着説:“媽媽去世以後,我成了孤兒,李姨的關心和幫助,使我有了家。今天李姨走了,我又一次成了孤兒。我要幹好工作,不能讓在九泉之下的李姨再為我操心……”

清政廉潔,以身作則

李秋實擔任縣醫院的領導職務並廉任縣衞生局副局長,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權力,但她從來沒有把手中的權力當作自己的特權,從來沒有運用這個權力為自己及子女、親屬謀取過私利。她為醫清廉,為政更清廉。從當醫生那天起,李秋實就沒收過任何人的禮物。一些曾被她治好病的農村患者,常常帶着一些土特產品來報答她的救命之恩,她都婉言謝絕了。十幾年前,有一位患者多次想報答李秋實。始終沒成功。一天傍晚,這位細心的患者看到李秋實還在醫院,就靈機一動,將禮品交給看自行車的老人,求他轉給李秋實。老人見到李秋實後,説明了原因,李秋實見東西無法退回,就對老人講:“禮物我不能收,您老就留着保養身體吧。”李秋實不僅不收患者的禮物,也分文不收本單位職工的禮物。同志們不論誰家有個大事小情,李秋實都到場,前去祝賀和慰問,可是,她自己家的事情卻從不讓人知道。她的獨生女結婚,誰都沒有通知,女兒生了小孩,她也沒告訴任何人。事後有人知道了前去趕禮,她一一謝絕,分文不收。不少同志生她的氣,説:”我們家裏有婚喪嫁娶的事,你總來隨禮,送來你對我們的關愛,禮尚往來,我們向你表達一下心情,難道也不行嗎?”不管怎麼説,李秋實就是不收。

李秋實經常參加各種各類會議,有時會議發一些諸如皮包、襯衣、毛巾被等紀念品。每次開會回來,她都要把得到的紀念品在班子會議上公佈,然後交給辦公室,用以獎勵院裏有貢獻的職工。她的女兒懷孕期間,去縣醫院做b超檢查,和普通患者一樣交了20元錢,後來又做了彩超,同樣交了150元錢,她的丈夫做彩超檢查也同樣交了錢,就是身為院長的她自己,去世的前幾天,在大家的一再勸説下,要做動態監控心電圖,她也按規定交了200元錢,可一直忘我工作的她,還沒來得及做這項檢查,就匆匆地離開了我們……在她去世後,在整理她的遺物中,同志們發現,一張1994年2月24日本溪至阜新的火車票,票價12元。大家都知道這是她回公公、婆婆家探親的車票。作為院長的李秋實,報銷一張車票是何等簡單的事。可是她公私分明,從不這樣做,她從不利用職權謀取個人的私利。她的女兒畢業於本溪衞校口腔科,在家待業一年半,如果分配到縣醫院,所學專業又對口,也是很正常的事,可是李秋實堅持不這樣做。她説:“我是院長,我不能開這個頭,更不能搞這個特殊。”

李秋實的家原來住在縣醫院的職工住宅,後來因動遷,搬到比較偏遠的小平房。1988年縣委考慮到她是省、市勞動模範,縣財政拿出一萬元錢為她調了一個50多平方米的兩室住房,她一直住到去世,從沒有再動過。

李秋實從來不濫用權力。縣醫院在縣裏是經濟效益和工作條件都比較好的單位,想調入縣醫院工作的人很。為了調工作進人,找李秋實送禮説情的也很多,而李秋實卻不攬這個權力。她提出進人必須經過院領導班子、黨總支、工會委員會、院務委員會即“四聯會”研究決定,從院裏的工作需要考慮,當進則進,不當進一個不進。桓仁農村有一名瀋陽醫學院的大專畢業生,由於沒有門路,畢業後一直未能分配工作。後來有人告訴她,縣醫院的李秋實院長為人正派清廉,讓她去試一試。她抱着一線希望,找到素不相識的李院長。李秋實瞭解到她所學的專業正是醫院所需要的,就提交“四聯會”研究後,同意聘用。這名畢業生的父母非常感激,給李秋實送來200元錢,被李秋實嚴肅地謝絕了。由於李秋實嚴把進人關,近年來,縣醫院沒進一個“關係人”。縣醫院的職工總數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逐年減少。

甘願奉獻,不計個人得失

在縣醫院,誰都知道李秋實的工作日不分白天晚目,不分星期天節假日。她每天工作至少10個小時以上。早上7:30分上班,她有時7:00就到了;晚上5:00下班,她7:00以前走是很少的。有時下班回家吃點飯,又返回醫院繼續工作。院長室的燈光經常亮到深夜。

1973年12月10日,李秋實站在鮮紅的黨旗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她的心與黨連得更緊了,與人民連得更密了。她的信念得到了昇華,信念之光照亮了她的生活。

李秋實在日記中這樣寫到:“人活着要有益於人民,有益於社會,要用有限的時間,多為人民做點兒事兒。”1975年,李秋實預產期到了。她來到住在阜新的婆婆家。可她的心中仍然牽掛着患者。為了讓孩子早點出生,她蹦呀跳呀,想盡了各種辦法。孩子出生了,不到兩個月,李秋實實在呆不下去了,就同愛人商量:“咱媽沒工作,我想給孩子斷奶,交給她看管,趁咱們還年輕,多幹點兒工作你看行麼?”愛人不情願地點了頭。可是親友們都指責她:“秋實啊,你瘋了?金水銀水怎能比得上奶水?才50來天,就給孩子斷奶,你能捨得麼?”看着熟睡的女兒,望着眼前的親人,李秋實心如刀絞,眼淚如斷了線兒的珠子滾滾而落。是啊,世上哪有母親不心疼自己的兒女?難道她的心就是鐵打的不成?臨走那天,李秋實情不自禁地抱起了女兒,一股負疚的淚水奪眶而出。她把女兒這一扔就是7年哪!她是母親,她愛女兒,但是為了黨和人民,為了工作,為了事業,她忍痛割愛了。她把孩子的照片揣在兜裏。每當空閒的時候,她想孩子,就拿出女兒的照片,偷偷地抹着眼淚,一遍又一遍地看着。

1999年11月11日,李秋實帶領院領導班子全體人員及行政職能科長一行12人赴臨近縣級醫院進行考察調研。早晨6點,從縣城出發,一路風雨兼程。到柳河縣時,已是中午12點。為了不給兄弟醫院添麻煩,我們在路邊找了一家小飯店,要了幾個菜,一盆湯,大家一會兒工夫將飯、菜吃得溜空。當有的同志拿着碗讓服務員再添飯時,服務員為難地説,飯已經讓你們給吃光了,新做的一鍋飯還需要等一段時間。就這樣,我們先後到了柳河、梅河、清原、新賓,歷時3天。在這3天裏,我們大都是在小吃部草草地吃口飯後,就投入到考察調研工作當中。

1999年12月22日,也就是李秋實院長去世的前一週,她帶我們去瀋陽簽訂購置電梯合同及購買年終總結會的紀念品。早晨6點多鐘,我們頂着刺骨的寒風趕到了五愛街市場。在那裏,我們與對方討價還價。最後,李秋實很滿意地買下了優秀工作者的獎品,也是她留給我們一個珍貴的永久的紀念品。當天晚上,正值聖誕的前夜——平安夜,也是舉家團聚的一個跨世紀的美好的夜晚,城市人對這個節日很重視。回到宿舍時,我們提出難得在這麼一個節日的夜晚,我們同在瀋陽,也出去過一個平安夜的要求。她説年終總結報告需要修改,次日微機招標會需要醖釀談判的內容,有許多工作需要我們去做,我們可沒有時間像別人那樣去過平安夜。結果買了20元錢的水果,領着我們一邊工作,一邊過節。25日聖誕節的早晨5點30分,我們準時踏上了歸程。當車行駛到田師府鎮的時候,天剛矇矇亮,我們草草在一家小吃部吃完了早飯,也是午飯。11點在醫院的小會議室裏進行了長達7個個多小時的微機網絡化管理軟件開發意向合同招標會,時間持續到晚上6點多鐘。陪客户吃工作餐的時候,我們看到李秋實那憔悴與疲憊的神情,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酸楚……李秋實就是這樣,帶着全院職工艱苦創業,勤儉辦院,不論身處何時何地,她胸中只裝着醫院,裝着桓仁的30萬人民。

縣醫院基建工程,質量不合格,李秋實與施工方展開了長達3年之久的工程質量的官司。在這3年裏,社會在關注着,全院職工在關注着,關注着將有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擺在人們的面前。因為工程於1993年底工程竣工,1994年開始牆皮脱落,屋頂漏雨,基礎部分也暴露出嚴重的問題。在這段時間裏,李秋實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總擔心一旦出了事故,經濟損失事小,更為嚴重的是對患者和職工的人身傷害,人命關天,更何況是有疾病的特殊人羣。她三天兩頭往本溪和瀋陽跑,簡直是風雨兼程,動員和爭取社會各界力量的支持與理解。一次在去法庭的途中,她摔成了腕骨骨折,但她卻一天都沒有休息。記得有一次,在省建築設計院,她下樓的時候,由於滿腦子都是官司,一不小心摔了下去。她十幾分鐘沒有起來,當時在場的人都嚇壞了,大家試着扶她慢慢地站起來,看看似乎沒有骨折,這才稍微放心。第二天,她照常和各位領導一起,忙於工程質量鑑定的事。為了醫院的工程質量,她不知痛哭了多少次,更不知受了多少委屈……

這場官司歷經3年,終於打贏了。她究竟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受了多少氣,恐怕只有她自己心裏清楚。醫院工程質量維修結束後,面對煥然一新的門診樓、病房樓,職工們的心情開朗了,患者住院放心了,秋實的臉上卻露出了疲憊的笑容。

她整天為了工作,為他人風塵僕僕,忙忙碌碌,夜以繼日地工作着,忙碌着。就在去世的前幾天,李秋實還一篇篇認真地審閲院裏每位職工的全年工作總結。全院400多名職工的個人總結,她已看完了300多份。在去世的前一天晚上,她修改院裏的全年工作總結報告和第二天院裏召開的優秀醫務工作者座談會講話提綱,一直到深夜才離開醫院。中午回到家裏,僅吃了她最後的一頓午餐。下午2點20分,她在為全院優秀醫務工作者講話時,突然面色蒼白,雙手顫抖,倒在了座位上。她留在世上的最後一句話仍然是:“我們要奉獻……

心繫羣眾,情繫患者

作為一名醫生,李秋實不但愛崗敬業,具有精湛的醫療技術,在她身上,更表現出了高尚的醫德醫風。30多年來,不管是生人還是熟人,不論是幹部還是羣眾,她全都熱情接待,樓上樓下,樓裏樓外,掛號看病,交款取藥,進進出出,忙個不停。不論白天晚上,只要患者找到她,她總是有求必應。對住院的患者,她體貼入微,使患者感到温暖如家。

那是1979年秋天,縣醫院來了一位家住寬甸青山溝的三歲孩子,這個孩子患了格林巴痢症,精神麻痺,四肢不能動彈,咳嗽無力,排痰和呼吸都很困難,這顯然是肺內感染,是格林巴痢的併發症,病情嚴重威脅着小生命。孩子的父親急病了,母親的眼睛哭腫了,“李大夫,這孩子有救嗎?”連孩子的父母都有些失望了,“放心吧,我們一定盡全力搶救。”李秋實當即採取了搶救措施,做了氣管切開手術,組織特護小組,並親自參加特護,從下午四點一直忙到午夜十二點。第二天一早,她仍然來到病房護理。那幾天,正趕上愛人外出,爐子滅了,她不管了,孩子託給鄰居照看,吃不上飯她就把晚飯並做早飯一起吃。整整七天七夜,給小患兒打鼻飼、吸痰、翻身叩背、擦屎把尿,在她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孩子終於得救了。

1973年7月29日中午,雅河公社荒溝甸子大隊朝鮮族小姑娘,不慎將一個芸豆粒卡在了氣管裏,從雅河急診來到縣醫院。李秋實得知後,飯顧不上吃一口,就火速趕到了醫院。小金花已經呼吸困難了,嘴脣和麪部都已經發青了,生命危在旦夕。怎麼辦?芸豆粒卡得太深取不出來,轉診吧已經來不及了,能眼睜睜看着小金花就這樣死掉嗎?只有做氣管切開手術,才能挽救小金花的生命。可是氣管切開手術從來也沒做過,這要承擔多大的風險啊!時間就是生命。為了孩子,李秋實沒有考慮後果;為了孩子,再大的風險她也要承擔。在外科醫生和手術室的配合下,秋實醫生成功地取出了卡在小金花氣管裏的芸豆粒,孩子得救了。孩子的父母拉着秋實醫生的手,激動得一句話也説不出來了。這件事後來被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編成評書段子在社會上廣為流傳。

究竟有多少類似的事情,人們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她曾為患者墊付藥費,也曾為遠道而來的患者買過車票,還曾在家裏做好米粥、麪條、雞蛋糕端到患者的牀前,用一顆滾燙的心送去人間的真情和温暖。李秋實就是這樣,日日夜夜想的都是患者,想的都是工作。她誠懇的為人和精湛的技術,使她擁有了更多的朋友。有幾位同窗好友,分別在山海關、大連、瀋陽等地多次給她聯繫了環境優越、工作舒適的單位,可李秋實哪兒也不去,她説:“是桓仁這方熱土養育了我,是黨和人民養育了我,我要用學到的知識回報山區父老,回報社會。”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缺醫少藥的桓仁山村,李秋實一干就是32年。32年裏,桓仁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李秋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足跡。

記得1970年,李秋實進城以後,首先想到的是養育她的光榮院。她把光榮院的老人當成自己的親人,不論是酷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天,李秋實常常利用休息時間和節假日,到光榮院裏為老人檢查身體。每逢年節,李秋實常常帶些水果、糕點。光榮院裏的宮大爺,頭碰了一個血口子,傷口化膿了。李秋實得知後,立即感到光榮院,為他洗了傷口,並堅持天天其給他換藥,一連半個多月。宮大爺的心熱乎乎、暖融融的。一顆顆飽含深情的淚珠,滾滾地流在宮大爺那佈滿了皺紋的臉上。寒來暑往,光榮院裏的老人來了一批又一批,李秋實就用自己的心温暖着一個又一個。

李秋實挽救過許多垂危的生命,可她卻從沒想得到回報,她認為這是做醫生的責任,是做人的準則。有的患者買來紀念品,有的患者捎來土特產,還有的乾脆甩出了“小紅包”,她都一一婉言謝絕,從不收留。她常説:“要醫人病,先醫己德。”她在日記中寫道:“人生短暫,多做貢獻,金錢矇眼,屢見不鮮,醫德醫風,牢記心間,我行我素,不受干擾。”她把“行醫為人謀福,廉潔為已求樂”做為自己的座右銘。

她嘔心瀝血甘為人民公僕,鞠躬盡瘁不愧萬眾楷模,這真實準確的概括了她不求索取,只講奉獻的一生。參加工作32年,李秋實先後獲得省、市、縣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近百次。1991年,李秋實獲得全國衞生系統模範工作者榮譽稱號。李秋實同志是遼寧省第七屆、第八屆人民代表和第七屆黨代表,本溪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李秋實同志去世後,中共桓仁縣委、中共本溪市委、中共遼寧省委相繼做出《關於向李秋實同志學習的決定》,並分別授予她模範共產黨員、黨的好乾部等榮譽稱號。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畢生實踐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履行了黨旗下的誓言。她刻苦學習,並努力實踐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時刻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她把遠大的理想和自己的本職工作很好地結合起來,在平凡的崗位上,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品質,自覺地用一言一行為黨的形象增輝添彩。

我們的好書記、好院長——李秋實,走了,帶着滿臉的微笑,走了。我們那顆顆悲痛的淚珠換不回她那高尚的生命;我們那綿綿的情絲留不住她那如水的笑容。我們願為醫院的明天去開拓、去進取!去完成李秋實未競的事業,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丁曉傑 13390195498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huiyi/jw8lq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