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精選19篇)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精選19篇)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1

《第一次抱母親》是一篇情深意長、感人至深的文章。課文記敍了由於母親住院,護士來更換牀單,就這樣的一個偶然的抱母親的機會,引發了母子之間心靈的碰撞。字裏行間洋溢着母親對子女的愛,更流淌着子女對母親深深的感恩之情。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精選19篇)

這篇課文的文眼在一個“抱”字上,我抓住文章中關鍵的語句引導學生品出滋味,品出情感。

一、感悟“抱”中之情。一上課,我就讓學生讀文,找找文中哪些句子就是在具體描寫“我”抱母親的情形呢?

第 一次抱母親,才發覺母親輕,這麼輕,竟然這麼輕,出乎“我”的意料,引領學生深入地去探究“我”的心情。可以有這樣一些理解:我”和母親生活了幾十年卻 不知道她只有80多斤,我太粗心了,太不關心母親了;我為自己一直不懂事,竟然沒能幫母親挑重擔,減輕一點負擔而難過。反思:在這個環節,學生能用原文來 回答,但並未真正領會。

二、品讀“我”的敍述,感受母親的形象。閲讀教學永遠的教學手段,閲讀的質量通過朗讀可以充分的展現,在 對文章對母親飯山越嶺的這一小節的教學中,讓學生不斷的讀,讀出作者不同的情感。在閲讀的基礎上我又抓住“翻山越嶺”這個詞引導學生想象母親的艱辛。由此 學生體會到母親身體的力量不是無窮的,但母愛的力量卻是無窮的!反思:在此環節中,學生能有感情的朗讀,個別孩子讀起來有唱的腔調,需要訓練。

三、聯繫生活實際,説説自己的母親。在日常的生活中 ,母親是怎麼對我們的,我們是怎樣回報她的?在最後,孩子們只説了些簡單的幫媽媽做家務,還有的孩子沒有為母親做一件事,所以,我佈置了作業:為媽媽做一件事,觀察媽媽的表情,並寫下來,哪怕是一段。

作為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不僅是交給孩子分析課文的方法,我覺得更多的是告訴孩子做人的道理,做人比寫文章更重要。遇到這種文章,我會多留些時間,做思想品德教育,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2

《第一次抱母親》這課是一篇充滿着深厚感情的一課。我在教授這課的時候主要抓住了第二和第五個段落講解的。在第二個自然段我主要讓學生聯繫實際的體會母親 的辛勞。我抓住了“翻山越嶺”“年復一年”和“力大無窮”這幾個詞語讓學生體會母親在照顧我們兄弟的時候的艱辛。接着我讓學生總結這是什麼樣的母親。然後 母親如此的偉大但是卻感覺到這是很平常的,接着引導到第五個自然段的閲讀。在講解本段之前我故意説這是本課最難讀的一個自然段。而後我帶着感情的配樂讀了 這個自然段,給學生做了示範。此時的學生完全進入了文本,有十幾個同學這時想到自己的母親而感動的流下了淚水,我趁熱打鐵的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感悟。學生 都讀的很好。

通過這課的教學我明白了很多。首先,要想講好課,教師首先自己要進入文本。教師只有自己進入了文本才有可能 把學生也帶到文本里來。這就需要課前教師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備好課,專研教材。其次,上課的時候要隨時注意學生的情況。根絕學生的掌握程度而制定教學方 法。最後要學會用一些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一堂課中把學生把握住,其次再有適合的引導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題地位。才能讓學生深入文本,感悟文本。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3

我讓學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帶進課文中——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達出來。這時?學生的朗讀生動而感人。——最後的落腳點還是讀。

語文教學的亮點在哪裏?語文的味道在哪裏?在關鍵的詞句裏,在理解後的朗讀裏。

課的最後,指導學生寫字。我先請學生“讀帖”,“讀”完後,描紅,然後“臨帖”。臨寫完了,我請兩位學生在黑板上分別寫“越”和“疚”字。但兩人寫得都不規範。“越”字的右邊的第一筆“橫”,起筆高了;“疚”字裏邊的“撇”寫長了,而“捺”又寫短了,且沒有“腳”。於是,我請學生再“讀帖”,看“越”字右邊的第一筆——“橫”,在哪兒起筆。學生這才發現,它在左邊“走”字的第二橫處起筆。接着,我邊講邊在黑板上範寫了這兩個字。學生們靜靜地聽,靜靜地看,聽課老師也靜靜地看,靜靜地聽。當我範寫完了,師生髮出由衷的讚歎。他們只是讚歎我寫的字漂亮嗎?

指導學生把字寫好,是不是也是語文教學的亮點?

總之,語文教學的亮點在“語文”裏,再説具體一點,是在“字詞句段篇、聽説讀寫書”裏。

所以,我現在每教一篇課文總是在鑽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讀上下功夫;課文中的每個新詞務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運用的,務必弄明白使用範圍,首先自己造幾個句子;每個生字以及要板書的詞語,力求寫得規範,做到筆順規範,間架結構符合楷書的要求。

特級教師李夢衿説過:“這法兒那法兒,鑽研不好教材就沒有法兒。”確實如此。當我把教材真正讀懂了,讀出味兒來了,教學方法也就隨之而來了,自然語文課也上得較簡單了。

最後要説的是,我這樣説,絕不是否定多媒體、否定表演等手段。如果運用得恰到好處,這些手段自然會為語文教學增光添彩,現在,該用我也照用。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4

第一次抱母親》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這篇課文主要記敍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牀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麼輕,不由想起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着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裏很難過,也很愧疚。於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裏,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裏流出了淚水。文章的字裏行間流露着濃濃的親情。《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然而,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瞭解到現在的學生對母愛的理解大都是膚淺的,甚至把母愛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的付出。基於這樣的認識背景,要學生走進母親的內心,感受母愛,進而回報母愛,成為了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難點。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朗讀為抓手,通過對關鍵詞句的深讀,並聯系生活實際,建立起學生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在朗讀、感悟中充分感受母愛的無私和偉大。

一、想象畫面,整體把握課文。

中年級注重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因此在教學開始,我通過讓學生通讀整篇課文的方式,讓學生在腦海中放放電影,想象眼前浮現了哪些畫面。在朗讀和想象中,學生對文章有了整體的理解和把握,並能將一些細微之處一一捕捉,例如有關護士的畫面等。

二、重組課文,抓重點語段

對四年級的孩子來説,《第一次抱母親》是一篇比較長的課文。因此在理解課文時,我對教材進行了重組,以 “文章中哪個畫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最能打動你” 的問題引導學生抓住了文章中最重要最感人的兩幅插圖——“母親挑重擔”的畫面和“我為了報答母親恩情而抱着母親入睡”的畫面進行品讀,收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5

我讓學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帶進課文中——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達出來。這時?學生的朗讀生動而感人。——最後的落腳點還是讀。

語文教學的亮點在哪裏?語文的味道在哪裏?在關鍵的詞句裏,在理解後的朗讀裏。

課的最後,指導學生寫字。我先請學生“讀帖”,“讀”完後,描紅,然後“臨帖”。臨寫完了,我請兩位學生在黑板上分別寫“越”和“疚”字。但兩人寫得都不規範。“越”字的右邊的第一筆“橫”,起筆高了;“疚”字裏邊的“撇”寫長了,而“捺”又寫短了,且沒有“腳”。於是,我請學生再“讀帖”,看“越”字右邊的第一筆——“橫”,在哪兒起筆。學生這才發現,它在左邊“走”字的第二橫處起筆。接着,我邊講邊在黑板上範寫了這兩個字。學生們靜靜地聽,靜靜地看,聽課老師也靜靜地看,靜靜地聽。當我範寫完了,師生髮出由衷的讚歎。他們只是讚歎我寫的字漂亮嗎?

指導學生把字寫好,是不是也是語文教學的亮點?

總之,語文教學的亮點在“語文”裏,再説具體一點,是在“字詞句段篇、聽説讀寫書”裏。

所以,我現在每教一篇課文總是在鑽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讀上下功夫;課文中的每個新詞務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運用的,務必弄明白使用範圍,首先自己造幾個句子;每個生字以及要板書的詞語,力求寫得規範,做到筆順規範,間架結構符合楷書的要求。

特級教師李夢衿説過:“這法兒那法兒,鑽研不好教材就沒有法兒。”確實如此。當我把教材真正讀懂了,讀出味兒來了,教學方法也就隨之而來了,自然語文課也上得較簡單了。

最後要説的是,我這樣説,絕不是否定多媒體、否定表演等手段。如果運用得恰到好處,這些手段自然會為語文教學增光添彩,現在,該用我也照用。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6

在理解“母親挑重擔”畫面時,我以“為什麼在我得知母親很輕之後會感到如此愧疚”為突破口,引導學生關注重點句“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膽子”。在這句話中,理解“重擔”的含義是本段甚至是本文理解的重難點。教學時我進行了如下設計來突破重難點:1、理解“重擔是什麼意思?母親承受的重擔到底有多重?”並在本段中找出相關語句和字詞好好品讀體會。2、用心思考,聯繫平時自己的母親對自己的付出,説説母親的重擔除了肩頭的擔子還可能是什麼? 3、總結學生髮言,體會“母親之所以表現得力大無窮的原因”, 理解母親挑起的是整個家庭的重擔,體會母親的偉大和堅強。 4、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讀出自己的心情和體會。

在理解“我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而抱母親”的畫面時,我進行了感情範讀,並配上了《母愛》的音樂。在特定的情境中,學生也沉醉在這母子情深的一幕中。以讀悟情,感悟母愛是本段主要的學習方法。通過讀,學生悟出了母親內心的想法,悟出了母親那飽含深情的熱淚,悟出了弄弄的母子情。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7

《第一次抱母親》內容真切感人,語言樸實明快,毫不雕飾,但字裏行間卻飽含着一股濃濃的親情。教學前我認真地讀了課文,讀了一遍又一遍,我被文中的親情所打動。

對四年級的孩子來説,《第一次抱母親》算是一篇比較長的課文,在教學參考書中提出了三個課時完成的建議。我在備課的時候,刪減了瑣碎的分析理解,去除那些思維度不高的問題,我抓了兩個地方。一是指導學生分段,理清文章思路。教學參考書中是這樣分的: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敍述瞭解我”抱起母親讓護士換牀單,沒想到母親竟然這麼輕。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我”告訴護士,“我”記憶中的母親總是挑着重擔翻山越嶺,“我”總以為母親力大無窮,卻一直不知道母親只有80多斤的身體,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第四、五自然段是第三部分,寫“我”突發奇想,像小時候母親無數次抱“我”那樣,把母親抱在懷裏,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裏流出了淚水。我認為這樣分段條理不夠清晰,學生難以理解。所以在教學中做了調整和改進。我根據學生看課題提出的問題“為什麼抱母親?”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原因。學生很容易找到先後兩個原因“換牀單”和“報母恩”,我順勢提出“找一找課文哪裏到哪裏是寫作者因為護士要換牀單而抱母親的,哪裏到哪裏是寫作者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而抱母親的?”學生很快便理清了條理,將文章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8

伴着《燭光裏的媽媽》的音樂聲,教師飽含深情的朗讀,偉大的母愛已經深深地感染着教室裏的每一個人。別看他們只有四年級,可是對母愛的感覺並不陌生。因為他們整天都生活其中。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有這樣一段話:“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裏拉着我,背上揹着妹妹,肩上再挑 100 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我們長大後,可以幹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 80 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讀完這段話,頭腦中不知不覺地計算起來“母親 80 多斤,擔子 100 多斤,還有妹妹等。”這一“輕”一“重”讓我深受感動。文中的兩幅插圖也讓我倍受震撼:曾經,母親那麼年輕、美麗、青春、健康;而現在,她重病在身,瘦小、蒼老,絲絲白髮、歷歷深紋 ……讓孩子理解“重擔” ,經過挖掘孩子們的想象,來重點體會母親為兒女所付出的點點滴滴。在理解了“重擔”之後,再讓學生回過頭來看“翻山越嶺”這個詞,讓孩子們想象母親行走的艱難,想象烈日炎炎的夏日、寒風呼嘯的冬日,母親依然跋涉的身影,理解母親僅僅是翻過那真實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嶺嗎?在這樣的情感體驗中,母親的形象更加高大!而在反覆的誦讀中,孩子們更加動情。

課文中最後一個自然段中:我的“輕輕地搖動”,護士的“不忍離去”,“靜靜地站在邊上看着”等。我讓學生想象這一感人的情景。然後説説母親眼角流下的是怎樣的淚水,學生有感而發:母親的淚水是欣慰的淚水,是激動的淚水,是幸福的淚水……

這節課上,孩子們用一隻眼讀課文,另一隻眼感受了天下所有母親無畏、博大、無私的胸懷。讓我們深深記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9

我在閲讀教材的時候發現文中出現了三處“沒想到”,我想這絕不是作者的無心之筆。這三處的“沒想到”不正對應着重點句中的“竟然”嗎?它們對學生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是有幫助的。於是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找能解答“作者第一次抱母親的感受是怎樣的?”的句子,學生很快找到了“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裏很難過。”我出示這個句子後問“竟然”是什麼意思?學生理解為“居然,沒想到”,我再引導:“作者沒想到什麼呢?從文中找出句子來説明。”於是找出了下列三個句子:A、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母親輕輕的,我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B、護士在後面扶了我一把,責怪説:“你使那麼大勁幹什麼?”我説:“我沒想到我媽這麼輕。”C、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

我讓學生反覆讀這三個句子,通過朗讀把作者的當時心情表達出來,既訓練了朗讀,又促進了理解。接下來,我又引導學生透過字面展開想象,理解“重擔”一詞包含的意藴,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感悟又更深了一層。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10

伴着《燭光裏的媽媽》的音樂聲,教師飽含深情的朗讀,偉大的母愛已經深深地感染着教室裏的每一個人。別看他們只有四年級,可是對母愛的感覺並不陌生。因為他們整天都生活其中。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有這樣一段話:“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裏拉着我,背上揹着妹妹,肩上再挑 100 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我們長大後,可以幹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 80 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讀完這段話,頭腦中不知不覺地計算起來“母親 80 多斤,擔子 100 多斤,還有妹妹等。”這一“輕”一“重”讓我深受感動。文中的兩幅插圖也讓我倍受震撼:曾經,母親那麼年輕、美麗、青春、健康;而現在,她重病在身,瘦小、蒼老,絲絲白髮、歷歷深紋 ……讓孩子理解“重擔” ,經過挖掘孩子們的想象,來重點體會母親為兒女所付出的點點滴滴。在理解了“重擔”之後,再讓學生回過頭來看“翻山越嶺”這個詞,讓孩子們想象母親行走的艱難,想象烈日炎炎的夏日、寒風呼嘯的冬日,母親依然跋涉的身影,理解母親僅僅是翻過那真實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嶺嗎?在這樣的情感體驗中,母親的形象更加高大!而在反覆的誦讀中,孩子們更加動情。

課文中最後一個自然段中:我的“輕輕地搖動”,護士的“不忍離去”,“靜靜地站在邊上看着”等。我讓學生想象這一感人的情景。然後説説母親眼角流下的是怎樣的淚水,學生有感而發:母親的淚水是欣慰的淚水,是激動的淚水,是幸福的淚水……

這節課上,孩子們用一隻眼讀課文,另一隻眼感受了天下所有母親無畏、博大、無私的胸懷。讓我們深深記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11

我在閲讀教材的時候發現文中出現了三處“沒想到”,我想這絕不是作者的無心之筆。這三處的“沒想到”不正對應着重點句中的“竟然”嗎?它們對學生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是有幫助的。於是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找能解答“作者第一次抱母親的感受是怎樣的?”的句子,學生很快找到了“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裏很難過。”我出示這個句子後問“竟然”是什麼意思?學生理解為“居然,沒想到”,我再引導:“作者沒想到什麼呢?從文中找出句子來説明。”於是找出了下列三個句子:A、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母親輕輕的,我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B、護士在後面扶了我一把,責怪説:“你使那麼大勁幹什麼?”我説:“我沒想到我媽這麼輕。”C、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

我讓學生反覆讀這三個句子,通過朗讀把作者的當時心情表達出來,既訓練了朗讀,又促進了理解。接下來,我又引導學生透過字面展開想象,理解“重擔”一詞包含的意藴,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感悟又更深了一層。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12

《荷葉母親》選自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的幾篇文章都以親情為主題,寫出親情的真摯。《荷葉 母親》,這是一篇借景寫人,託荷贊母的散文。文題之所以用“荷葉母親”,是因為文中作者借雨中荷葉為紅蓮遮風擋雨的情景書寫心中的感觸,抒發對母親的感激熱愛之情。文章語言清新自然,雋永淡雅,顯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藴。

在教學設計的時候,主要抓住“朗讀美文”和“體味深情”兩個環節,引導學生反覆細讀,讓他們自然理解作品的情感。實際教學中,得失兼之,反思總結如下:

一、好的方面

① 準備:上課之前準備充分,認真製作課件,這樣細緻的備課過程使自己對教材足夠熟悉,教學環節也流暢。

② 拓展:在理解文章情感後,又閲讀了冰心的詩《紙船》,加深學生對冰心作品的理解。

二、不足之處

① 本文借紅蓮的際遇,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但為什麼作者會想到母親,我並沒有在課題上

做拓展,如果這裏插入冰心母親在病中的事情,學生就更容易理解中心了。

② 我們課堂上學過的東西,就是希望學生學以致用。這一課沒能讓他們在課堂上去仿寫最後一段,也是一個遺憾。這段借用比喻表達對母親的熱愛之情,是很好的仿寫段落。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13

過去,我很重視“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於“披文”,止於“得意”,就失落了語文的本體。“在語文閲讀中,文本語言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載體,認識的工具,學生必須以它為憑藉,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學習思想,接受薰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認識、學習的對象,閲讀時不僅要接受信息,更要認識掌握載體本身。”(《國小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這裏説的“載體”即語言文字。閲讀教學一方面是引導學生“披文得意”,在閲讀中掌握讀書方法,另一方面(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導學生品味、消化、積累、運用課文的語言。“意文兼顧”,才能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第一次抱母親》中有這樣的一個情節——護士見“我”竟然不知道母親有多重,以至於抱母親時差一點摔倒,便“責怪説:‘你使那麼大勁幹什麼?’”責怪是什麼意思?當學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帶有一點責備的意思,我便問/;這裏為什麼不用“責備”,也不用“埋怨”?學生説:用“責備”,不符合護士的身份,太重了,因為他們畢竟素不相識;用“埋怨”,又輕了,不足表達護士對母親的關愛。有了這樣的理解,我又問:護士説的這句話該怎樣讀?怎樣讀才能把“責怪”的意思讀出來?——這樣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顧”了?

《第一次抱母親》中有一段話:“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裏拉着我,背上揹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我們長大後,可以幹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這段話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當學生知道了“越”在這兒作“跨”講的時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嶺”的意思是翻過一道道山跨過一道道嶺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擔”這個詞。我説:“歌德説過,會讀書的人,用兩隻眼睛看,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文字,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後。當我們用兩隻眼睛去看“重擔”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它絕不僅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擔子。”在我的啟發下,學生的發言熱烈而精彩。是啊,母親肩上挑的實際上是大半邊天啊!這時,我指着板書“翻山越嶺”説:“那麼,現在你對‘翻山越嶺’這個詞又是怎麼理解的?”學生説:“翻山越嶺指的是母親為了子女、家庭和社會所走過的艱辛道路。”

這就是品味。語文課本中所選的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們引導學生去品味。不品味,語文教學就索然無味了。味同嚼臘的語文教學,閲讀能力和興趣的培養就無從談起,自然也不會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14

一、成功經驗

流程清晰,先整體感知,後精讀賞讀。在精讀環節,有教師示範,啟發學生通過抓本體和喻體的相似處找到事物的特徵,結合全文整理句子,理解句子深層含義。

二、失敗的原因

教學是一種遺憾的藝術。這次《荷葉母親》的疏漏之處就有:如(1)表達含混。備課組長提到:在給學生提出問題時,語速緩慢些,提問兩遍。這一項作為本週亟待整改的地方。

(2)字詞處理欠當。這節課字詞部分超時了。原因在於:(1)字詞較多,不但有新授,還順帶複習了上一課的部分內容;(2)第一次在課上使用磁性粘貼的田字格,經驗不足。以前都是在黑板上自己畫田字格,今天為了落實集備精神,第一次在課上字詞環節用上了這個新式武器。方便倒是方便,省得畫格了每次,可沒意識到四個格子在一聯啊!本課有四個學生容易寫錯的字,我自己示範寫了一個,另外三個叫學生上來寫,以便更好的反映學情。沒想到第一個學生寫的太慢,寫完不對,用手抹去,又反覆改了兩回才下來,第二、三個學生呢只有在後面乾站着看的份兒。耗時較多。

下次,我可以自己直接板書,或是讓學生課前寫好,上課我再將其貼在黑板上讓其他同學糾錯。這樣,即使有錯,改正耗時恐怕也較之前要少得多。在實踐中不斷摸索、調整吧。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15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最大的成功之處是讓學生通過讀古詩,再深情的朗讀古詩中去體會課文要告訴我們的故事。我讓學生好好想想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是怎樣感受到母親的愛,你能舉一些小事例來説一説嗎?通過我這麼一問,課堂一下子就變得活躍,更讓人想繼續講下去。學生通過這一環節學生都能深深的感受到母親的愛是偉大的。

《母親的恩情》這篇課文的亮點是這首古詩。在教學時,我不斷的貫穿古詩的內容,讓學生學得更輕鬆、更易懂。我利用古詩作為突破口,讓學生產生急於想知道作者創作此詩的原因,為下面學文做好情感的鋪墊。

課堂不僅僅是預設的,而且還是生成的。教材中藴涵着豐富的創造性因素,在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時時留心,敏鋭地捕捉住生成的契機,挖掘教育因素,及時引燃,巧為點撥,讓教材“增值”。

在課堂上,我讓學生來思考“眼淚”之中,也就是“省略號”中藴含着什麼,引導學生用“心”去思考語言文字的內涵,去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去體驗語言文字中藴含着的思想感情,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對話有效地解決了問題,學生能聯繫課文情境體味、聯繫生活經歷體驗,感受到慈母的滿腔關愛。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16

在“三八婦女節”之際,我們學習了《母親的恩情》這篇課文。在上這課之前,我讓同學們觀察母親一天中做了那些事。哪些是為你做的。

在教學時,我決定抓住“恩情”入手。恩情,字典上的解釋是深厚的情義。這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説,太深奧了,不能理解,還得放到具體的情境中去。母親的恩情,體現在哪兒?體現在母親的行動中、母親的心理活動中,母親的語言上。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觀察圖畫,然後讀課文,感悟母親的恩情。 “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的縫着。她想,孩子這次外出,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接着我請學生説説可以從哪些詞句中具體感受到母親對兒子的愛呢?學生通過讀課文,有了自己的理解,找到了“夜深了”“一針針一線線”這些關鍵的詞語。 然後讓學生説説這些詞句説明了什麼? 通過逐步引導,學生終於領悟到這就是母親的恩情,母親的恩情就體現在深夜為兒縫衣這一行動中,體現在對兒子的深深擔憂中,這就叫恩情。這時再出示“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學生便很容易感悟到古詩中母親對兒子的恩情了。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17

《懷念母親》這篇課文是季羨林先生寫的,他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表達了對親身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崇高的敬意和不變的愛意。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作者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作者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對祖國的懷念,文章對兩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首尾呼應,説明了為什麼會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字裏行間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實感,讓人思潮澎湃,情緒跌宕起伏。

新課開始,課件出示:季羨林作品《賦得永久的悔》,學生默讀,交流感受。讓學生體會文章表達的對母親的懷念之情,為理解本課做好鋪墊。接下來,我注重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課文,先出示統領全文的問題“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對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而後,讓學生細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並做好批註。在小組間巡視時,我提醒學生注意抓住重點語句來深入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思念、愛慕之情。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交流。我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如下重點句子:“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抱終天之恨、頻來入夢”等詞,“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當學生在交流時,仍感到困難時,我引導學生先自由讀相關段落,再細讀相關語句加以體會,然後通過朗讀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讓學生自己在文本上先走個來回。每個學生在朗讀、概括、體會的過程中都能各有所得。兩位母親身份雖然不同,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是永遠不變的,自然而然使感情得到昇華。整體感覺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效果沒有達到我預設的目標,學生的回答體會很單一,除了懷念就是思念、熱愛,也許一些事離現在距離遙遠,孩子們感受不到當時的情景,不過,我也不知道該用哪些詞彙來表達內心的那份情感,對這兩位母親,也確實只有思念和熱愛了,還是多讀讀課文吧,有一句話説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18

這篇課文是季羨林先生寫的,他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表達了對親身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崇高的敬意和不變的愛意。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作者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作者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對祖國的懷念,文章對兩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首尾呼應,説明了為什麼會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字裏行間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實感,讓人思潮澎湃,情緒跌宕起伏。

新課開始,課件出示:季羨林作品《賦得永久的悔》,學生默讀,交流感受。讓學生體會文章表達的對母親的懷念之情,為理解本課做好鋪墊。接下來,我注重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課文,先出示統領全文的問題“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對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而後,讓學生細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並做好批註。在小組間巡視時,我提醒學生注意抓住重點語句來深入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思念、愛慕之情。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交流。我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如下重點句子:“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當學生在交流仍感到困難時,我引導學生先自由讀相關段落,再細讀相關語句加以體會,然後通過朗讀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讓學生自己在文本上先走個來回。每個學生在朗讀、概括、體會的過程中都能各有所得。兩位母親身份雖然不同,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是永遠不變的,自然而然使感情得到昇華。

整體感覺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太理想,學生的回答體會很單一,除了懷念就是思念、熱愛,也許一些事離現在距離遙遠,孩子們感受不到當時的情景,不過,我也不知道該用哪些詞彙來表達內心的那份情感,對這兩位母親,也確實只有思念和熱愛了,還是多讀讀課文吧,有一句話説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第一次抱母親反思 篇19

在理解“母親挑重擔”畫面時,我以“為什麼在我得知母親很輕之後會感到如此愧疚”為突破口,引導學生關注重點句“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膽子”。在這句話中,理解“重擔”的含義是本段甚至是本文理解的重難點。教學時我進行了如下設計來突破重難點:1、理解“重擔是什麼意思?母親承受的重擔到底有多重?”並在本段中找出相關語句和字詞好好品讀體會。2、用心思考,聯繫平時自己的母親對自己的付出,説説母親的重擔除了肩頭的擔子還可能是什麼? 3、總結學生髮言,體會“母親之所以表現得力大無窮的原因”, 理解母親挑起的是整個家庭的重擔,體會母親的偉大和堅強。 4、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讀出自己的心情和體會。

一、感情範讀,感悟母愛

在理解“我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而抱母親”的畫面時,我進行了感情範讀,並配上了《母愛》的音樂。在特定的情境中,學生也沉醉在這母子情深的一幕中。以讀悟情,感悟母愛是本段主要的學習方法。通過讀,學生悟出了母親內心的想法,悟出了母親那飽含深情的熱淚,悟出了弄弄的母子情。

二、聯繫自我,昇華母愛

本課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好題材。在充分感悟母愛感悟文章後,我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對自己母親平凡的母愛進行了動情描述,學生無不動容。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將心中想對自己,想對母親説的話寫下來。不少學生從小事回憶,寫出了母親與孩子之間那份獨特珍貴的愛,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標籤: 反思 精選 母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zv7n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