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人的感悟與反思(精選4篇)

人的感悟與反思(精選4篇)

人的感悟與反思 篇1

光陰如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覺已經已經過了一多半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中,從一個大學生成長為一個教師,而在這個過程中的成長,從專業技能到經驗積累,都離不開反思。反思讓我在教育中學習。我們經常會讓學生不斷的反思,但是我們更應該學習反思,只有不斷的反思才能收穫更多的知識,通過反思也能夠提高我們的業務水平。

人的感悟與反思(精選4篇)

陳鶴琴先生提出了“活教育”,重點在於活讀書,為了徹底貫徹活教育,我們在要求學生的同時,更應該嚴格的要求自己。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不停的反思,在反思中進行學習,不斷的超越自我,避免知識的缺失和思維思想的禁錮。只有學會反思,我們也才能避免的常見的職業倦怠,三點一線的生活會使我們日復一日的生活喪失激情,反思才能讓我們不斷學習到新事物。

我們現在常見的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代溝,大部分問題不僅僅全是在學生身上,的確,高中生是處於不完全成熟的階段,但是這不代表他們所作所為沒有道理,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教師應該學會從學生身上發現閃光點,並且把他們培育起來。這也正是教師的真正意義所在。

新時期的教師,不能僅僅只是去疲於應付各種繁重的教育教學任務,而應該成為自覺地範思哲,自我的發展者。但在現實情況下,絕大部分老師都在不自覺中扮演了一個疲於應付的角色,過着機械、呆板、單調的教育教學生活。時間一長,便形成一種相對堅固的內心堡壘,安於現狀,拒絕改變,形成一種思維定勢,最後不僅成績難於提高,而且在和學生交流中也會寸步難行。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但是它首先是一個職業,我們不能忘記其本身。教師不僅僅是我們所一直強調的無私奉獻,不僅僅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在個人化的發展中,我們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教育的活力。保證教育行業的正常性,防止教師學生失衡狀態。

人的感悟與反思 篇2

做了幾年教師後,反思教師這項職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一個面向自己內心不斷審視自我的過程,是一個在教育中不斷獲得心靈感悟的過程。以下是我語文教學中常見的一個環節——默寫課文,我採擷出三朵花絮,三個場景,也是三個教育的片段,三種教育的啟示,與大家一起共勉。

高一時我接手一個班的語文教學兼班主任,對於課文默寫這一環節我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並對學生苦口婆心的教育了一番,中心意思就是要求學生默寫要體現出真實性,不要出現打小抄的現象。結果怎樣呢?請看:

學生甲,默寫課堂上,這已是第二次默寫《過秦論》了,所有未過關的同學坐在教室的前三排,教室裏靜悄悄的,只有筆尖在紙上划動的聲音。突然我察覺到他的異常,筆尖飛快的在紙上飛躍,一絲慌亂的餘光掃向我所在的位置,我發現了“獵物”,故意在教室轉了幾圈後,出其不意悄無聲息的站在了他的身後,不出所料,默寫的稿紙下一張密密麻麻寫滿了字的便條,我緩緩地伸出了手,筆尖頓時凝滯了,緊接着在潔白的稿紙上拖出了一道印跡,剎那間,我清晰的看到紅色從他的臉部迅速蔓延到耳根,就這樣沒有任何語言,我靜靜地站在他的身邊十幾秒鐘,也許對他來説這是一種煎熬,是一種反思,抑或是哀歎……我無語。當時的動機只是想:於他,需要一段時間審視自己的做法;於我,需要一段時間等待他新的開端。

整個教育過程,我創造了一個學生自我教育的機會,沒有説教,沒有批評。我真慶幸,當時我給了他自我反省,自我認識,自我教育的機會。蘇霍姆林斯基曾説:責罰是一種特別刺人和不無危險的教育方法。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的確,教師尊重學生,寬容學生,能喚起學生的進取心,從而自覺地進行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我用愛心為他築就一個台階,等待他拾級而上。結果,真的如我所願,他真的在語文學習的各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

學生乙,聰明機靈,但缺乏篤志學習的態度。晚自習默寫《阿房宮賦》,我很快在看似平靜的“戰場”上發現了他,我走過去,抽出了他藏下的紙條,拿掉了他的默寫本,狠狠的丟在了講台上,結果因為力道過大,默寫本掉在了地上。坐在他周圍的同學迅速轉過頭去,眼光“刷”的一下“電”到了他。他無聲無息的趴在了桌子上。整個過程中,我始終沒説一句話,但“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個學生讓我感到批評要因人而異,對這個性格活潑、反應敏捷的學生要給予直接式的批評,藉助他自尊心強的特點狠狠“刺激”一下。當然在批評完後要注重“善後”,加強鞏固。因為即使是最温和的批評,也是對學生否定性的評價。由於學生自尊體驗的極端性,批評之後,感情上也很可能會產生自卑、消沉、情緒低落等消極反應,教師應細心觀察這些變化,適當地創造機會給他“表現”,讓他獲得稱讚的機會。在觀察了一個星期後,我利用一次課前檢測給了他展示的契機,然後看似“不經意”的表揚了他。我想一個學生有了過錯不要緊,關鍵是要通過批評的方式激發學生改過的積極性。事實證明,因人而異的批評,偶爾的“重創”一下,效果也是很好的。

學生丙,一個面色蒼白而沉默寡言的男孩。每一次默寫,他總是全班最後一個過關。對於這麼一位“温吞水”“蔫蔫”的孩子,我雖然對他頗有微詞,但礙於他在“行動”,所以也不便多説什麼。但幾乎就在同時兩件事讓我有了觸動:教室後有一塊”放飛理想“的學習園地,我的目光無意識地搜尋到這樣一則信息:“人生沒有絕對的公平和一帆風順,但對人唯一公平的是時間,學習正是如此,有好有壞,但在時間的作用下,再加上踏實,就可以和名列前茅的人看齊。”這段話的作者正是他。第二件是期會考試後語文試卷分析總結,他的文中赫然寫着這樣一段話“雖然每次默寫都是最後一個過關,但值得慶幸的是我的默寫沒有丟分。”

看到這些,我心裏反問自己:難道我就沒有在心裏忽視和小視過這個學生嗎?尤其在他一次又一次留下來最後完成默寫任務時。優秀生常常是老師眼中的明珠,他們倍受老師的矚目與關懷,時時感受老師的恩澤雨露,因此越發光亮耀眼。而那些經常犯錯的學生因錯誤的舉止行為,也能常常得到老師的關注和關心。只有那些極不起眼、內向甚至有些木訥的學生則“像空氣一樣被忽略了!”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忽視也是一種傷害。我也意識到自己的經驗往往誤導自己在內心對學生的評判不公。

作為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是無時不在的,但學生對你的啟示有時卻在不經意中產生,這些啟示有時只是一句話,或者一個動作,但卻能讓你深刻地體會到學生的所思、所需、所求,讓你感覺到學生的過人之處,也就是在這種交流過程中,讓你學會了該怎樣做老師。所以想要做好一名教師,那就千萬別忽視了學生對你的啟示。

人的感悟與反思 篇3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期會考試結束了,看看這兩個月的教學工作,有得也有失。看着學生的成績,讓我感到自己和學生的付出有了一些回報!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進步很大,增長的每一分都凝聚着師生的血汗。回想這半個學期以來學生在各方面的表現以及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今後將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改善:

(一)繼續加強練字。課前15分鐘練字,讓學生透過練習,能夠培養靜心的習慣,靜下心來寫字,靜下心來做事,靜下心來思考,成為有思想、有涵養的高素質的學生。

(二)不斷提高學生的閲讀。“閲讀”在語文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培養學生的閲讀潛力是教學的重點。今後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交給學生閲讀方法,擴大學生的閲讀量,多給學生創設閲讀潛力訓練機會,從而促

進和提高學生的閲讀潛力。

(三)興趣先導,注重積累,培養誦讀潛力。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加強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繼續加強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訓練與鞏固。努力做到要求默寫的課文、會寫的生字、詞語一課一清,每課的練習題一課一練,當堂批改!同時利用好上午課前15分鐘,有計劃的向學生推薦好詩歌、名言警句、著名篇目等,讓學生背誦下來,爭取讓孩子們與眾不同。

(四)端正態度,培養習慣。班裏多數學生缺少細心、刻苦的品質,馬虎、浮躁的學習現象嚴重。教學中,首先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習興趣,逐漸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期望透過自己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不斷進步,不斷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

人的感悟與反思 篇4

教育工作中,我把課前精備、課上精講、課後精練作為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三環節,面對有限的課時,我以改革精神探索提高教學效率的科學方法,激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的意識,最大限度地提高單位時間裏的教學效益。把提高教學效益當作首要任務,把課前精備、課上精講、課後精練作為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三環節。課前精備,是指上課前把功夫下在深入鑽研教材,廣泛蒐集有關資料,精心設計課堂結構及教學方法上,特別是認真研究怎樣“用最節省的時間、最簡潔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最多的知識,並促使學生最快地轉化為能力”。課上精講,是指在課堂教學中,集中時間,集中精力,講清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能力點、思路和規律,激活課堂氣氛,教得生動,學得主動,充分發揮課堂潛在功能。課後精練,是指在課後作業的安排上,本着質量高,數量少,內容精,方法活,形式多樣,針對性強的要求,精心設計,合理分配,嚴格控制作業數量。教學中我認真的調查研究,虛心向同仁學習,對五中的老教師們,我一個一個地拜訪求教。不斷吸收別人的經驗,以豐富自己,使自己成長進步的速度快,班級管理中我能夠創設寬容、理解、和諧的班級氣氛,尊重學生個性,具有與學生一起共同學習的態度,具有能激發學生創造渴望的教學藝術。應該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人,對好質疑、好提“怪”問題、回答問題超越課本的學生,應持熱情歡迎的態度。要鼓勵學生超過教師,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長期的教學生涯中我一直遵循的準則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作真人。注重研究教學規律,精心組織教學,受到學生們的普遍好評,我大膽改革勞動技術課的教學模式,將“我講你聽”的“滿堂灌”變成授課、實踐和競賽等雙向交流的多種方式並存,活躍了課堂氣氛。我運用錄音、錄像投影等現代化手段,增強了教學直觀性、趣味性。作出了可貴的探索。

學習是手段,創造才是目的。在教育學生時我以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造就新型人才為目的。以思維能力及創造力的培養為突破口,以地理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地理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為兩翼,全面滲透創造力培養的教學原理、原則與策略, 學生思維能力及創造力培養是時代的需要。一是注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二是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三是能使學生養成不盲目接受、深入思考、敢於否定、勇於發表見解的優良心理品質,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學生思維力、創造力的培養,主渠道是課堂教學。要最大限度地發揚課堂民主,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創設生動活潑的氣氛,讓學生愉快思考、主動探索、大膽質疑,敢於標新立異。採用“引導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巧設問題,善設疑點,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的天地,説己之慾説,寫己之慾寫,提供其積極參與的思維空間。學生只有在此境界中才會產生最佳心態,從而誘發潛在的創造智能,使思維趨於活躍,使靈氣得到解放。富蘭克林有一句話:“空無一物的袋子是難在現代科學迅速發展的今天,各學科間的橫向交叉、滲透和融合趨勢日趨明顯,這必然反映到地理教學內容上來。“我始終是教育教學戰線上的一名新兵。”我總是用這樣的想法來鞭策自己學習和不斷提高。正是一直有這樣的業務上的飢餓感,培育努力學習,在學習中探索的習慣。並常以自己的讀書行動體會去感染學生,薰陶學生,。由於自身文化底藴逐漸厚實,憑着對教育事業的摯愛深情,憑着“幹什麼都要爭第一,樣樣工作爭優異”的強烈事業心,我針對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弊端,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了大膽的教學改革,創造了許多成功的經驗。

我們認為:讀書,是凸現地理教學邊緣性特徵,實現地理教師自我“充電”的最佳途徑。讀書不僅為創造提供原材料,而且能夠啟發地理教師創造的靈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rz9xq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