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精選19篇)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精選19篇)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1

《彩色的翅膀》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記敍了一位紮根海島的戰士,利用回家探親的機會捕捉小昆蟲,並將它們帶上海島來,給他們種植的蔬菜瓜果傳授花粉的事。文章透露出來的是感動,戰士帶着昆蟲歸隊,大家對那個來之不易的瓜的愛,擴大開來,是對海島對祖國的愛,那樣的愛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動着,沒有豪言壯語,只是字裏行間所透露出來的濃濃的愛。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精選19篇)

基於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生在連接語的提示下初步體會課文內容以後,再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作交流討論也就達到了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也正是這麼想的:首先,在把課文讀通讀順的基礎上弄清課文的主要內容;其次,解決連接語中提出的兩個學習任務──一是想想文中的小戰士為什麼把昆蟲帶回寶石島?二是交流讀完課文後的感受。起初,我的預設是,讓學生在讀文中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然後圍繞這些句子談出感受,讀出味道。可在課堂上,卻出現了這樣一幕:孩子們在交流小戰士把昆蟲帶回寶石島的原因時,就已經有不少人悟出了小戰士那愛海島、愛祖國的深情。如果此時的我再拘泥於教案,又把學生牽到談讀後感上來,未免有環節迂迴、降低學習效率之嫌。我靈機一動,順勢反問了學生一個問題:既然有這麼多同學都談到小戰士愛海島、愛祖國,那肯定有你們特別充足的理由,能説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嗎?孩子們馬上在書上勾畫起相關句子來。尤其在討論交流第二自然段時,讓我感觸頗深,現原汁原味地記錄下來,但願不會漏下孩子們那精彩的、引人入勝的思維碰撞的火花。

【課文內容】

小高在碼頭上有説有笑,這時候不吭聲了,緊閉着嘴脣,兩眼直髮愣。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裏緊緊地抱着一隻紙箱子。

【教學片斷】

生1:(讀完第二自然段,尤其把那個“緊緊”突出了一番)我感受到紙箱裏的昆蟲在小高(小戰士)心目中特別重要,小高才緊緊地抱着它。

──嗯,能通過關鍵詞去體會人物的品質,他在有意識地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已經很不錯了。因為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就是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生2:船在海浪中顛簸,他怕一不留神把紙盒子給簸掉了。

──也不錯呀,他還能聯繫上下文去體會,我已經有點揚揚自得了。

生3:他把紙箱子裏的昆蟲看得跟寶貝似的,生怕它跑了。

──她的回答可以説是情真意切,我也很滿意。

……

一下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在交流紙箱子裏的昆蟲在小高心目當中的重要性。

師:同學們,你們都説得非常精彩,還有其它的發現嗎?

剛才還很熱鬧的課堂一下子又趨於平靜了,有人在躍躍欲試,但更多的是在沉思。這班的孩子們在讀書的深度上確實還存在一些差距。

師:沒關係,如果你暫時還沒有什麼發現,我建議可以再把這一段讀一讀。

──我不想讓真理老是掌握在少數人身上,我一直期盼、嘗試讓更多的孩子去發現那埋在更深一層的美,這樣汲取起來才會更有滋味、更有營養。

不久,舉手的人越來越多。

生4:我發現小高緊閉着嘴脣,兩眼直髮愣,他是暈船了,在暈船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去保護這紙箱子裏的昆蟲,我很佩服他。

──頓時,教室裏掌聲雷動,我會永遠記住他──劉欽──一個看問題總是有自己獨到見解的孩子。

生4繼續:老師,我就暈過船,那滋味真不好受,翻胃,想吐。

──他還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似乎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頭,我喜歡。

經他這麼一更形象的解釋,發言的人越來越多,有人還從後面的段落中找到了相關的句子作支撐,教室裏又活躍起來,一個邊防戰士愛島愛國的深情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眼前。我帶頭為孩子們的精彩表現鼓起掌來,可以想象他們對這一段的感情朗讀一定更為精彩。

時間在流逝、課堂在繼續,精彩在繼續上演。這堂課,我一直感動着,為課文裏小戰士的高尚品德而感動,更為班上孩子們那特有的靈氣、那美麗的可愛而感動。我真的很慶幸自己沒有拘泥於教案,我也第一次這麼強烈地感受到,不拘泥於教案原來會如此精彩。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2

《彩色的翅膀》,一個很美的課題。課文講述了一羣可愛的士兵在祖國的寶島上克服重重困難,愛上海島,建設海島的故事。這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讓人不能不為士兵們的淳樸、純淨所感染。

這課的教學目標是:第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文章的字裏行間瞭解海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邊防戰士艱苦的生活條件。第二,細讀課文,從戰士們的言談、行動中,體會邊防戰士對祖國海島的真心熱愛之情。

課文讀起來妙趣橫生,那些可愛的戰士們的一頻一笑,一舉一動都顯得那麼質樸可愛。為了一個西瓜,全島的戰士都傾注了心血和汗水,西瓜成熟了,那場別開生面的嘗瓜會讓人熱淚盈眶。“戰士們笑着,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地端詳着,輕輕地聞着,慢慢地咬着,不住發出嘖嘖的讚歎聲。好象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這兩句話讓我百讀不厭。每當讀到這兩句話,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戰士們一張張憨厚燦爛的笑臉。他們的要求很簡單,他們的笑容很真誠,他們的幸福很真實。我總在想,人是不是在物質匱乏的地方反而會更純淨呢?

當然,戰士們對西瓜的特別感情其實是對祖國寶島的熱愛,他們是為了讓祖國海島能美麗富饒起來,這也就是對祖國的真摯的熱愛。上好這堂課,也就要帶着孩子們走進戰士們的內心境界,去體會他們美好的心靈。

最終我決定還是從孩子們的喜好出發進行這課的教學。

首先,讓孩子們分組自學課文,讀讀畫畫,批批註注。交流的時候,我同樣從引導孩子們從他們最喜歡的片段的入手。沒想到,孩子們最喜歡的片段也是戰士們的嘗瓜會。順理成章,我帶着孩子們細細品讀了嘗瓜會的幾個句子,並讓孩子們學着戰士們的樣子“嚐嚐”西瓜。除了帶着孩子們聲情並茂地朗讀外,我還讓孩子們展開想象,戰士們品嚐着西瓜,想到了什麼呢?並讓孩子們動手寫一寫。孩子們的聯想很豐富,很自然的,孩子們想到了海島的未來,其中不乏對海島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最後,孩子們一起去了解了這個西瓜的來歷,並簡要了解了戰士小高帶昆蟲的原因和帶昆蟲的過程。

這是一篇非常美麗的課文,但是我覺得自己的課堂中缺乏一種情趣,一種享受美麗的情趣,因為我沒有把這篇課文所展現的美讓孩子一同分享。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3

《秋姑娘的信》是蘇教版第一冊第7課。課文講的是秋姑娘給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寫信,展現了一幅楓葉飄落,大雁南飛,青蛙冬眠,松鼠儲食,小樹穿“冬衣”的秋景圖,同時使人感受到秋姑娘對大雁、青蛙、松鼠、小樹的關懷和體貼。在教學的時候,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整體把握文本,以多種形式地朗讀使孩子感受秋姑娘對好朋友的關心。

在備課時,我發現課文最後出現了一個一問一答的句式,其實這樣的句式學生朗讀更需要指導,那麼怎樣順其自然的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個句子呢?於是我就嘗試將教材進行重組,大膽創新,把兩個句子提到最前面先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漂亮的楓葉忽然變成光禿禿的樹幹,對比效果非常明顯,根據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和一般的思維方式學生第一個呈現出的問題便是楓葉哪裏去了?課堂教學當中故不出所料,學生睜眼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個“咦”字,這當然就是感到驚異了,順勢接下來問你們“咦”什麼呢?順其自然的完成了一問一答兩句的教學。其實在這一教學環節當中藉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一個小的情景,較好的完成這一教學環節,這樣的教學環節真實自然也是紮實有效的。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提高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主要途徑。在課堂教學中詞語教學時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實施適當的引導學生進行説話練習。如在初讀課文後,讓學生説“ 是秋姑娘的朋友。” “ 、 、 和 都是秋姑娘的好朋友。再讀課文後利用“秋姑娘給 寫信。”、“秋姑娘給 、 、 和 。寫信。”這種句式讓學生説話練習,一是檢測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情況,同時又是對學生語言運用的練習。準備在第二課時指導學生用書信的方式拓展想象秋姑娘還給誰寫了信進行説話練習,再次對學生語言運用進行練習。

一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的確有限,反思整個課堂教學也的確存在很大的遺憾,學生讀書的感情應該再上升一個層次,語言練習設計到了,確實應該練習面再廣一些,效果應該再紮實一點。在詞語教學中設計環節不夠精煉,效果不盡明顯,影響了教學進度,導致後面學生語言練習的時間沒有了,於是練習不夠到位,的確是這堂課的一個遺憾!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4

“飛奪”是課文中的重點詞語,也是對文中“搶時間”“攻天險”兩個重點段落的高度概括,同時最能體現紅軍戰士不謂艱險、勇往直前、不怕困難的革命精神。因此,教學時要緊扣重點段落,解難釋疑,幫助學生領悟課文中心。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是我們在課改中最響亮的呼聲。教師不再是“教”,而是“導”,學生不再是“聽”,而是自主的“學”,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在本課中,我讓學生自主地去學習、去探究,在學習與探究中,學生情、作者情、教師情不斷地產生碰撞,從而很好地理解了課文。總之,自讀自悟是語文教學追求的最高境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達到語文教育目的的最好途徑。教師只有用聯繫的眼光,用辯證的方法去處理好教材,設計好教法和學法,組織好課堂上師生的活動,才能尋找到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的最佳切入點,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體會、感悟,促使學生的理解逐層深入。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5

通過這樣反覆的語言訓練和演示課件讓學生直觀地去理解,我想,學生對於這個稱象的過程已經有了深刻的瞭解,於是我趁熱打鐵,問:你覺得曹衝稱象的辦法怎麼樣?好在哪?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學生能很快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回答出來。

接着我問曹衝是個是個什麼樣的孩子?他的聰明表現在哪兒?第二個問題學生回答不出來。我引導學生思考曹衝是用什麼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學生説出是船和石頭,從而想到曹衝懂得這樣的知識:同一條船,如果每次裝載的物體重量相同,那麼船身每次下沉的幅度相同,或者反過來説,如果每次船身下沉的幅度相同,説明船上裝載的物體的重量也相同。

曹衝能給運用上述知識和現有條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他運用“船身下沉的幅度相同,説明船上裝載的物體的重量也相同”的知識。先用一條船“稱出”(找到)與大象重量相同的替代物——若干塊石頭,再一稱一稱地稱這些石頭的重量。這樣,就把不能分開來稱的身高,體重的大象,換成了可以分開來稱的若干塊石頭,從而間接地稱出了大象的重量。曹衝是個聰明的孩子,他善於觀察、愛動腦筋。

我覺得這節課教學重點比較突出,教學設計和多媒體的使用對教學難點的突破有幫助,還是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的。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6

從這篇教材來説,篇幅比較長,記敍了一件我為鄧小平爺爺表演電子計算機,受到了鼓舞的事情。如果按部就班地往下上,感覺平淡突不出重點。

從學生角度來説,二年級了,應該具備一些基本的理解詞句、圈圈劃劃的能力。

所以,我決定把重點放在詞句的品讀。把圈圈劃劃能力的培養與課文的理解、朗讀相結合。

在教學中發現的問題:教師要求劃出相應的詞語,學生容易劃成句子或短句。分不清神態和動作。

分析:前一個問題反應“詞語”與“句子”概念混淆,跟原來沒有專門的劃過,感到比較陌生有關,從難度上看,劃詞語要比劃句子難。

對策:課堂上板書重點詞語,加深學生對“詞語”這個概念的認識。

課後抽查學生的語文書,及時糾正錯誤,個別指導,也告訴孩子如果劃錯了在同學彙報後要及時改正。

本課不足:重點句段的朗讀多以齊讀為主,個別讀缺乏,使得雖然詞句理解都比較到位了,但是學生朗讀的增量不明顯。

好的地方:抓住了兩個大問題:

1、為什麼我的心情一開始比較緊張,後來就平靜下來?

2、為什麼説“我”忘不了這一天?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7

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裏和藍藍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紙船和風箏帶去的問候、祝福、諒解和濃情,真正成了維繫、發展他們友誼的橋樑和紐帶。

教學這篇課文,我反覆琢磨了許多遍。如何設計教學進行了充分的準備。自己感覺對這篇課文,還是吃得比較透的。

主要設計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變化為線索,讓學生讀課文,體會他們的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紙船和風箏對他們情感的變化所起的作用?這些問題引導孩子們細讀課文。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覺得孩子們的學習狀態很好,這可能得益於趣味性設計(如摘蘋果放進紙船、蘋果給老師、同學們説悄悄話),讓孩子們以各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語言文字,問題的設計等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深入研讀的。我的情感投入深深的影響了孩子們,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孩子們和小熊、松鼠一起同歡樂共痛苦。尤其是學習他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理解的部分,孩子們都讀哭了。孩子們在我的指導下真正走進了文本。

但課堂總是充滿了遺憾啊!在課堂實際生成的瞬間,教師只能憑自己的一種直感去感受來自孩子們的對文本的解讀和迴應,然後對教學預設作出相應的隨機調整。這種課堂策略當然受教師敏感度和經驗度的影響,我在這方面明顯是欠缺的。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8

《贈汪倫》一課的教學,我力求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引導學生“用心”讀書,將自己的情感思維方式,內心體驗帶入學習過程中,無拘無束地釋放自己的情感,釋放自己的人生,釋放自己的靈性和悟性。

一、運用故事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古詩離現在年代久遠,對於現代的國小生來説,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體會詩歌藴藏的情感更難。因此,創設情景,奠定情感基調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本課前,我通過網絡這個特點去查閲了有關這首詩的背景資料,在課前給學生介紹。課一開始,我就問學生你們知道李白嗎?又知道汪倫和他是什麼關係嗎?然後,老師説老師從網上知道了李白和汪倫能成為好朋友的有趣小故事,接着講述“十里桃花,萬家酒店”的古詩,學生聽得興趣盎然。通過資源共享,使學生對李白與汪倫有進一步的瞭解,併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究

本節課把教學的基本順序由講授式教學的“先講後學”變成了“先學後講”。通過自學、交流,學生個體和集體的學習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鍊。如:要求學生藉助課文註釋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詩的內容。經過自學探究,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慾望和表現力,體現了教為學服務的思想,對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三、紮紮實實,層層推進

“自主探究—自讀感悟—悟情昇華。”體現了以理解為基礎,以讀促理解,以理解促朗讀能力提高的理念。讀的訓練層次清楚,形式各樣,在讀中有所感悟,在交流中昇華體驗,達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標。

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疑乃思之源”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有疑便化被動為主動,使學生主體地位悄然增強。由“忽聞”而引發的問題:李白與汪倫感情如此深厚,李白要走了,汪倫為什麼沒去送行呢?這個高質量的問題如巨石入江一下子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漣漪,老師的拋磚引玉打破了課堂的沉寂,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才有了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妙語連珠。

本節課也有很多遺憾,如:學生感情朗讀時,如多給大家參與評價的機會,學生的思維會更活躍,理解會更深刻。另外還應更多地關注學困生,學生的整體感悟、表達等能力會得到更有效的發展。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堅持把時間更多地留給學生,把講的機會更多地留給學生,把評價的自由還給學生,儘可能讓學生全身投入,全心投入,全情投入。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9

俄國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説過:“對於我,作曲是一種靈魂的表白。”音樂是一門心靈的藝術,語文教學則是一門塑造心靈的學科,它們共同打動人心靈的東西便 是“情”。語文課堂應該音樂流淌、詩情飛揚的。我們語文教師是“性情中人”,應是“多情善感”的人。課堂上,當我們“四處留情”,到處“抒情”、“煽 情”,用心靈去撥動孩子的心靈時,我們的語文課堂難道不就是一曲動人的樂曲嗎?有感動、有嚮往。在這樣美的語文境界中學語文,學生浸潤其中,何愁語文素養不能提高?何懼健全人格不能養成?

在《父親和鳥》一課的教學中,我精心設計導語,用導語營造一個充滿磁性與感動的“情場”。如,教學伊始,一曲《鳥叫》後,我對學生説:“孩子們,優美的音樂把我們帶入了鳥的天堂,此時,你彷彿看見了什麼?你的小腦瓜中會出現哪些描寫鳥的詞語或詩句呢?”孩子們“舊情復燃”,小嘴中迸出了一個個詞語,一句句詩文,對小鳥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又如,在領會“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刻”時,在欣賞了羣鳥圖後,我説:“是啊,此時在我們的眼裏又多了一幅生動的畫面:小鳥們成羣地站在枝頭上,面對着初升的太陽盡情地歌唱。他們在空中時而盤旋,時而低飛,那麼活潑,那麼可愛!你聽,它們掩藏不住內心的喜悦向我們訴説________” 學生 情不自禁地説:“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刻。”毋庸多言,清晨樹林裏燕穿雀躍、百鳥爭鳴的景象立刻浮現在孩子們的眼前。在本課將近結束時,我又對孩子們説:“孩子們,父親經常來樹林,和這些可愛的小鳥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聽懂了鳥語,理解了小鳥的喜怒哀樂,他就是鳥兒的知心朋友。讓我們像父親一樣知鳥、愛鳥,與自然界的小動物和諧相處,做他們的朋友吧!”並在輕快的音樂聲中,出示了一首小詩《告訴你》,此時,孩子們情感激盪,千言萬語化為了動情的朗誦。

教學伊始,我讓孩子們閉上眼睛盡情地欣賞清晨林中小鳥的鳴叫,激發了學生的情感;課中,在理解小鳥和樹林的快樂時,我向孩子們展示了多幅羣鳥圖,並配上樂曲《百鳥朝風》,孩子們激發感情。接着,讓他們自由地説説,清晨的樹林,快活的小鳥,在你的心裏是什麼樣的?此時,他們覺得自己就是林中那快樂的小鳥,時而低旋,時而高飛;本課教學接近尾聲時,我又讓孩子們在音樂聲中朗讀小詩《告訴你》,孩子們的情緒更加激動,動情地朗讀着。

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應讓學生充分地讀,體會父親對鳥的摯愛。新課程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獨特體驗。在讀時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語氣。讀的形式靈活多樣:自讀、品讀、小組合作讀、分角色朗讀等,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用聲音觸摸文本,用心靈揣摩文本。

在朗讀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讀出情:對小鳥、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讀出形,邊讀邊在頭腦中過電影、畫畫,使小鳥的可愛、小鳥的快樂、父親的情懷在孩子頭腦中活起來;讀出神,悟出語言文字的言外之音。如從“我知道父親這時候也最快活。”“喃喃地説”“深怕驚動小鳥”等詞句和父親的語言中領悟“父親”的愛鳥,從 “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這一句中領會“我”的愛鳥、護鳥之情。

教學中,我讓學生根據課題學着提問題,將“父親知鳥”、“父親愛鳥”這兩大板塊合二為一,引導學生讀悟結合,談感受。自然引出課文結束:“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讓學生體會“我”也是一個愛鳥護鳥的人,這樣設計,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保障,個性得到張揚,課堂詩情飛揚,美麗流淌!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10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豐富語言的積累。現行國小語文教材也非常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特別表現在大量成語的練習上。因此,我在上這節課時一直緊扣這個中心,變換多種形式,從不同方面積極引導學生成語的積累和運用。這節課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擦出了不少的“火花”。

一、新

“新”主要表現為本節課的組織形式上。本節課,我以模仿中央電視台的“非常6+1”欄目為貫穿始終的主線。本節課的開始,我就以一句“同學們看過中央電視台的非常6+1的智力闖關嗎?今天老師就設置了幾個成語關,你們有信心闖關成功嗎?”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知難而進,積極進取的豪氣。

在整節課中,一共設置了五道難關,一關比一關難,一關更比一關富有挑戰性,學生在闖關的過程中披荊斬棘,經受着難題的困擾。在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也享受着成功的喜悦。那一張張緊鎖眉頭積極思考的臉、那成功闖關的掌聲,給予了我無限的激動和啟發,在課堂教學中只要積極激發學生的興趣,營造挑戰的氛圍,就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巧

“巧”,表現為成語練習形式的設計巧妙。本課我一共設計了五個闖關的環節,每個闖關的環節,其實都是複習了一個成語的練習形式。五種形式分別是:①選擇正確的讀音(讀);②訂正錯別字(寫);③成語填空、成語分類、按要求寫成語(背);④聯想題(理解);⑤造句、寫段(運用)。

這幾種練習形式,基本涵蓋了國小階段的成語練習形式。學生們在這幾種練習形式中,能做到遊刃有餘,也就能説明他們的成語積累程度了。整節課完成下來,大家頗有成就感,説明平時的成語學習,還是紮實的。同時,也更加激起了同學們繼往開來的信心。

三、練

因為,本節課是成語複習課,所以學生自主練習的時間不能少,否則,教者講多了,就會顯得是喧賓奪主了。從本節課來看,學生自主練習的時間還是比較適當和充足的。無論是“説”、“寫”,還是“背”、“理解”和“運用”,都能讓學生充分地練習。

本節課,在教師的引導和組織之下,學生的練習很到位,不是蜻蜓點水,不是一帶而過,而是真正紮實有效地進行。因此,本節課教師的“講”只不過是引導和輔助,學生的“學”、“練習”才是真正的主角。

本節課,“練”的特點還指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得到了練習。在課堂上,獨立思考,獨立完成練習,發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用集體智慧攻克難關,發展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在一系列的開放練習中,發展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

四、美

“美”主要指教者課堂的語言美。因為,本節課是一節成語複習課,因此,在課堂上多出現一些成語,能營造出學習成語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本節課,我充分利用闖關環節,適當而巧妙地用成語銜接了課堂教學的幾個環節,引導了學生,達到了薰陶感染的作用。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深切地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只有不斷更新理念,挖掘學生感興趣易於接受的教學資源,巧妙設計教學環節,營造出熱烈而適當的教學氛圍,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11

《我選我》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一課。課文中的主人公王寧,在勞動委員的選舉中充滿自信地“毛遂自薦”,他的信心和愛心得到了同學和老師的肯定。故事的情節很簡單,而且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所以我決定在講這篇課文時,注意學生的自主體驗,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感受、思考、通過角色朗讀讓學生在那種具體情境中體會人物思想感情,感悟人物説話時的語氣。同時,有愛心、懂得應當為別人服務是非常寶貴的美德。

下面我就這篇課文的幾個教學環節進行反思:

一、談話導入。

上課之前,請班長介紹班裏的班幹部,説説你們是怎麼當上班幹部的?從而引出課題。

二、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在前一階段比較注重方法的指導,過程在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豐富的教學情境,作為低年級的孩子,特點是: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如果強迫孩子四十分鐘都認認真真、規規矩距地上課,這是違反教育學的規律的,教學效果肯定也不會很好。所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在課堂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經驗,學用結合,促進識字能力的提高。我先讓學生自由讀文,圈出文中的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再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小老師帶讀、出示字卡開火車讀、摘蘋果遊戲讀, 通過趣味性識字的方法進行生字教學。孩子的積極性很高,總能想出很多方法來記字形,比如:加偏旁、換偏旁等。最後做鞏固練習,讓學生用詞語造句。既讓 學生學到了知識,又活躍了課堂。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特長,讓學生在一個和諧民主的環境裏學習,才能培養出心智健全、張揚個性的學生。在生字書寫指導時,首先出示要求會寫的字,先認讀。接着,區分字形。讓孩子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書寫位置,讓他們有對生字的整體感知。然後,教師範寫生字,生書空跟寫,最後,學生書寫生字。由於有很多孩子寫字不注意姿勢,我特別關注學生寫字姿勢。我想,以後能不能採用這個方法。希望在短時間內糾正孩子的坐姿,以利於今後的保持與儘早形成習慣。

二、理解課文

班級選班幹部是一件孩子們都關心的事,學生易於將課文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會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容易。但是自己選自己的事情卻並不多見。教學中在學生朗讀感悟的同時,要培養學生做事有自信,學會正確的自我表現。我採用生動有趣的朗讀形式,使學生流利地讀課文,體會情感,讓學生正視自己的優點。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身為班幹部,你準備怎樣為班級,為同學服務這個問題具有全面性,因為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讓孩子樹立服務觀念,學會為他人服務。

不足之處有:

儘管識字教學依然是低段教學的重點,但閲讀教學也是不容忽視的。發展兒童語言是我們閲讀教學所肩負的長期而艱鉅的任務。《語文課程標準》)就閲讀教學在第一學段明確提出:“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這一要求,注重了閲讀能力的培養,強調了朗讀教學。這是學習閲讀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學會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才能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不斷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閲讀的質量。但是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讀得較少,達不到目標流利朗讀的要求。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應該加強學生語感的訓練,注重朗讀的語氣,培養學生在朗讀中享受讀書的樂趣。同時,加強學生對漢字的瞭解,特別是形聲字的認識,這樣有助於學生對文字印象的加深。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12

《地球萬歲》這是一首獻給地球的詩,這首詩以昂揚的筆調謳歌了地球對人類無私的奉獻,鞭撻了人類對地球環境的破壞,同時希望人類能永遠擁有地球上美好的一切,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期盼世界和平與自由,保護生態環境,讓地球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情感。本課重點是通過有感情讀課文,小組合作探究,學生談感悟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而受到熱愛和平、人愛自然保護地球的教育。

在佈置學生預習此課時,我發現同學們對這首詩的興趣很高,他們不僅僅注重的是詩歌的韻律的美,而且對這首詩所描繪的地球的美好,地球所遭受的人為破壞的現狀,及對未來地球的暢想投入極大的熱情,而極為關注。之所以如此關注這些,我想,是因為在他們通過查找資料、交流資料而得出的感悟。在教學設計中,我結合這一點,讓學生通過網絡蒐集一些精美的世界各地的風景圖片,讓學生盡情地欣賞、感受地球的美;和一些人類破壞地球,使地球污濁不堪的圖片,讓學生清楚地看到人類破壞地球的醜惡行徑。強烈地感受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以讀為主,讀中感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我沒有逐句分析講解,主要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進行。我採取個別朗讀、表演朗讀、配樂朗讀的方式,將朗讀貫穿於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詩句的意思,在朗讀中熟記自己喜歡的詩句。採用讀讀——議議——再讀讀的方法,先讓學生朗讀幾遍這首詩,讀熟之後,再引導學生交流感受。收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課後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談談今後的打算,使學生強烈地感受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13

20__年2月22日,在學校教務處的安排下,我作了一節所謂的示範課。現在想拿這節課與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我所授的這節課是《口技》的第二課時。第一課時,我讓學生熟讀了課文,積累了重點文言詞語並串譯了課文。我的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的設置如下:第一,掌握課文的基本內容,理清文章思路;第二,掌握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在文章中的運用;第三,分析口技的中心;第四,情感目標:讓學生獲得成就感的滿足。

我的設計思路是這樣的:

1、課前小測:複習《口技》的重點文言詞語的翻譯。課前小測是我語文課上的一項常規訓練,每節課前我都會佈置不同的內容讓學生加以複習,主要以古詩文默寫、生字詞音形記憶、文言詞句的翻譯為主,主要目的是鞏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2、簡單點拔本課的理解切入點並讓學生獨立思考。這一步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做準備。

3、自主學習。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自主學習並將學習成果用小黑板進行板示,然後進行逐個小組的展示。每一個小組在之前都已經做好了分工,有組長1人、發言人2名,記錄員1—2名,計時員1名,聲控員1名,分工十分明確,每位成員都有自己的職責,這就改變了以往小組討論時學生天南地北東拉西扯的低效合作的現狀,使小組在最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最多的任務。分組完成任務後,由小組發言人上台介紹本小組的成果,這既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每個小組為了吸引同學們的眼球,常會設計一些富有小組特色的創意,這有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同時,發言中,各小組對文章的知識進行了多次的重複,加深了學生的印象,鞏固了學生的記憶。當然,在展示的過程中,學生中會出現一些錯誤的認識,這一點,我會及時的補救,及時地予以更正或補充。

4、課堂小結

教師利用串講的方法,對課文的重點進行板示和整理。這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補充,可以讓學生將掌握的知識形成系統

5、拓展延伸

告訴學生,口技是一門技藝,一門本領,然後讓他們表演口技。藉此,讓學生展示自已的才華,讓他們獲得成就感。

6、練習鞏固。

這節課的設計借鑑了當前玉州區在全國引起轟動的一種教學方法,那就是孟兆斌提出的EEPO高效課堂。跟隨着我參加的特級教師工作坊——韋錦珍老師主持的國中語文探究空間,我聽了好幾節運用EEPO"平台互動式"進行教學的語文課,看着他們的課堂,我敢肯定,這樣的教學一定能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比如動手能力、合作能力等。但用這樣方式上語文課總覺得好像缺了點什麼,反覆思量才知道,是文本解讀的深度不夠,但這畢竟是學生自己的解讀,而不是老師“灌輸”給他們的。因此,我在借鑑這種方法的同時,又盡力地在避免文本解讀膚淺化的的弊端,我已很努力在做,但也許還遠遠不夠。另外,這樣的課堂是自由化的,所以課堂中會出現許許多多不能預設的狀況,這一點,我處理的不夠老到。而且,到授這節課時,我只用這種方法上過兩節課,所以課堂還是比較亂,小組自主學習中,聲控員的作用沒有發揮,而且也還不能真正做到高效,我想,以後我還得再加以改進,從而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14

《白楊》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構思巧妙,感情豐富,是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這篇課文以白楊為明線,表面上寫白楊,實際上寫人,借白楊的特點來比喻支邊者的高尚品格。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細讀文本,通過語言文字理解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教學中,我抓住文本中重要的環節進行細讀。

第一處是在講解白楊樹生活的環境時,讓學生先找出相應的段落,然後讓學生細讀該文本,在細讀的過程中,抓住文本中的“茫茫”、“渾黃一體”、重點詞來理解大戈壁的環境的惡劣,從而激發學生們對白楊樹的敬佩之情;抓住“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這一句話來體現白楊樹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它的生命力是多麼頑強;另外從 “高大挺秀”一詞中,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白楊樹的適應力及頑強的生命力是多麼然人敬佩。談完自己的理解之後,讓學生們帶着自己的理解來讀文本,讓學生們將自己的理解通過讀來展現。

第二處文本細讀的設置是在講解爸爸的話時,這一段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短短的三句話不但向我們介紹了白楊樹的特點,同時也借白楊表白爸爸的心。在設置細讀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們抓住中點詞句來理解文本,通過上下文的聯繫來理解文本,讓學生們充分的讀,充分的説,再度重感悟,再用朗讀將自己的感悟帶回文本。從哥哥的問題入手,帶着爸爸嚴肅的表情,讓學生一句一句的讀,從段與段的內在聯繫中,挖掘出隱含在語言文字中的真正喻義,進而引導學生從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這樣,由表層到深層,既使學生理解了語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義,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義,體會父親的話是託物言志,表面上是寫物,實際上是喻人。爸爸自己已經紮根邊疆,獻身邊疆,他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樹一樣成長,經受磨練,成為祖國邊疆的建設者。這樣做,不光激發學生們對白楊樹的崇敬之情,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們懂得,爸爸説這些話的用意,那就是爸爸不光在講白楊,還要借白楊來讚美那些遠離優越生活,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人。這樣的設計,學生認識了白楊的形象,理解了白楊的特點,體會出白楊的象徵意義(爸爸的心願),本課的教學目的就已基本達到了。

另外,學習文章的最後一個自然段時,我採取的是讓學生質疑,讓學生找一找文本中介紹爸爸表情變化的句子,並讀一讀,在小組中討論每一次表情變化是為了什麼?你從中理解了什麼?這樣做,不光是對文本的一次整體貫穿,最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讀文本的過程中,只有學生們能大膽的問一問,想一想,才能從對文本細讀,對文本細想,對文本細細的理解。

總之,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去讀,變換形式去讀,教師適時引導去讀,才能真正地讓學生去理解課文,感悟課文。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15

10月17日上午,六年七班的教室裏,正在進行學校耕耘杯的作課活動,我講的題目是《我的老師》。這是一節講讀課,以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為主要目的,在閲讀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從讀中悟,提高能力素養。

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回憶了兒童時代在老師身邊的七件小事,抒發了對老師的熱愛、感激之情,表現了蔡老師温柔、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的美好品德。文章以一個兒童的眼睛、兒童的心靈,去觀察老師,去感受老師,跳出一般讚頌老師的窠臼,使文章情意真摯,極富感染力。

良好達到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導入新課的開場白非常關鍵。它有利用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使新舊知識自然銜接。設計導語如下:“平凡小事見真情”是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恰恰是這句話在現代作家魏巍的回憶性散文《我的老師》中妙筆生花。本節課咱們師生共同體會“平凡小事”見“真情”。

《我的老師》共記敍了七件事,前五件事寫得概括,後兩件事寫得具體。前面寫蔡老師的五件事,從面上概括體現老師愛學生,學生愛老師的中心,這五件事是依據作者感情步步加深的順序排列的,感情的分量一件比一件重,對“我”的影響一件比一件深,由表及裏,層層遞進,逐漸把文章推向高潮。後面寫孩子愛老師的兩件事,披露了孩子內心裏對老師的深情,也烘托和反襯了蔡老師對學生的愛。第六件事詳寫,對孩子來説,不知父親死活,又遭同學奚落,這是難以承受的打擊。老師的支持、鼓勵,使“我”感受到温暖,對老師的感情也上升到新的高度:“在一個孩子的眼睛裏,他的老師是多麼慈愛,多麼公平,多麼偉大的人啊。”而詳寫第七件事“夢中尋師”,使孩子對老師的愛達到更高的境界。這七件小事,從課內寫到課外,從校內寫到校外,從平時寫到假期,從學習寫到生活,師生感情步步加深,所選事例豐富多彩,而內容絕無雷同之感。而在兒童時代,那些零碎的、具體的、直觀的材料往往會讓兒童們終身難忘。本文就選取了這樣的符合兒童記憶特點的材料構文,材料選擇很是典型。

作者把自己對蔡老師的濃濃深情藴含在敍述事情過程中的平平實實的字裏行間,通過傳神的細節描寫,將最動人的一瞬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使人物形象豐滿,情感細膩深刻。如“假打真愛”的場面,“從來不”“僅僅有一次”“好像要”“輕輕地敲”這些詞語説明蔡老師即使在生氣的時候也並沒有真打我們的意思,這僅有的一次假裝生氣,寫出了老師的“嚴”與“愛”,也表明了蔡老師最理解小孩子怕打的心理,表現了蔡老師的温柔、熱情、深愛學生的思想感情;“一迎”寫出“我”的本能與調皮;“大夥笑了,她也笑了”中兩個“笑”字表明瞭十分親密、融洽的師生關係。再如假期惜別時的場面,“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邊”一句中“默默”兩字寫出孩子與自己喜愛的老師依依惜別的深情,這是孩子送別的動人場面,這是孩子表達依戀的方式,沒有話語只是默默觀察,只希望能在老師身邊多呆一會兒,只希望能多看老師一眼,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聲的動作,靜態的描寫,濃濃的情意勝過千言萬語。還有“夢中尋師”更表明了學生依戀老師的程度,只有夢境才能滿足“我”的心願。這心理、這感情、這思念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正像作者説的:“一個孩子的純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啊!”這些傳神、細膩的描寫,無一不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濃濃的師生之情。

這節課的重點是欣賞文章中的細節,讓學生通過自己尋找細節描寫來深入體會文章中藴涵的深情,基本完成。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引導者、參與者,努力在作品與學生心靈之間架設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但是老問題,一、很難調動全部的學生參與到思考中來,很多學生的惰性,是一種懶與思考的惰性!二、學生無法將自己感受到的東西順利的轉化成語言表達出來。或者體會不深,表達不清。能基本達到要求只有20多個學生而已。還有一半的學生依舊是聽甚至無法參與到課堂中來。

課堂時間把握不好,由於前面的體會語言細節環節不好,後面時間也不夠了,如:讓學生找出蔡老師做的哪些事反映蔡老師的哪些性格特點耽誤時間過長。結果後面的一個給以前老師寫明信片的拓展遷移訓練環節感情調動不夠。看來還是要在課堂氣氛節奏的調控上多下些功夫。不過,和剛接手這個班的時候相比,學生畢竟已經有了體會探究獨立思考習慣,無論是好還是壞。其實課堂中自己最興奮的時候是學生提出了許多好的句子和詞語,是自己也沒有想到的,和學生共同臨時探討是最快樂。這個時候才有點教學相長的意思。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16

在教學的時候,我非常重視學生在閲讀中的自主性和獨立性,珍視學生在閲讀實踐中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讓學生在閲讀實踐中與文本對話,讓學生自己閲讀,自己學會閲讀——讀自己的書.力求使閲讀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讓學生在對話中,合作中,交流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啟迪.

在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學習中,我要求學生精讀深思,切己體察,將自己當作課文中人物,分角色讀描寫哥哥(弟弟)往對方臉上吹蒲公英的語句,邊讀邊想象情景,邊讀邊體會句子中哪些詞教會你如何騙過哥哥(弟弟).接着,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一本正經,使勁,假裝打哈欠等詞句聯繫上下文理解,將生動有趣的玩耍情景再現於頭腦中,並通過不同的表情,語氣,動作讀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將自己獨特的體驗表達出來.

對於第三自然段的教學,則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通過學生默讀思考,小組內生生交流,全班對話,師生合作,自己解決草 地為什麼會變色這一問題,並在合作探究中讀懂課文,感受草地的有趣.

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我着力讓學生潛心品評,在多元解讀中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與文本對話.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牀.在讀中體會我把蒲公英當作人,當作自己的朋友,親人,夥伴,姐妹……來愛.之後,再讓學生動筆修改,創意閲讀,把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這句話改一改(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 ),你會怎樣改 從而真切體會到我對這片金色的草地樸實,真摯如同朋友般的愛,體會到人與自然和諧美好的關係.

非常可惜的是,我在這一課時的實際教學中,還是出現了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概括地説,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沒有能夠突破繁瑣的理性分析,導致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充分.

二,還是沒有跳出文本的框框,只停留在對文本表面的感受和理解上.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只是讓學生在讀,演中體會文中兄弟倆對這片草地的愛,沒能及時讓文本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溝通,要是我們在這片草地上會怎麼玩 這片草地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讓學生動筆修改時,也還停留在文本中的蒲公英成了我們 ,如果能跳出文本,改成從那時起,(什麼植物)成了我們 ,我也和(什麼植物)一起 ,一起 .那將會更有助於提高學生多角度,有創造性的閲讀能力.在課文最後總結昇華時,也只是停留在文中的我對這片草地的愛和草地給我帶來的快樂,而沒有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片草地的感覺.

三,對文本本身的鑽研不夠透徹,像為什麼課題為'金色'的草地,而不是'綠色'的草地呢

不足即是起點,我會以這些不足為起點,在教學中繼續成長……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17

我校九年級學生,有80%完全不會寫作文,即除了“My name is .”“I will. do,” 一個正確的句子都寫不出來,剩下的5%也在以下方面存在一些常見的錯誤:

1、沒有理解英語的基本句子成分是“主語”+“謂語”

學生經常出現主語跟謂語不一致,包括句子的謂語用得不恰當,謂語用詞跟主語不搭配,一個句子沒有主語,或多個句子雜在一起。

比如:學生想説“我母親總是不讓我看電視”,寫出來的是“my mother always not be allowed I watch TV.”根本就是直接從漢語逐字翻譯成英文的。

出現這樣的問題,顯然是由於句子的基本結構沒有弄清楚。看來在今後教學中還要繼續強調,並配合造例句練習。

2、動詞短語搭配不準確

比如:“I’m not allowed watch TV.”正確的短語“被允許做某事”應該是“be allowed to do…”。

3、叢句語序和連接詞問題

很不理解,為什麼強調了那麼多次,學生在寫作文時,叢句語序還會寫錯?後者連接詞和引導詞也老師出錯。對於連接詞,我在講的時候也感覺到學生沒有理解。我講解的方法就是把課文裏面的叢句拿出來分析其語序和聯繫詞,然後再講相關語法點,最後舉例子讓學生造句。語序問題,我還會在將來碰到一次強調一次,相信會有效果。但是聯繫詞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讓孩子聽懂了。

比如:“I don’t know that what should I do”“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should I do?”正確的句子應該是“I don’t know what I should do.”“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I should do?”.

以上這些問題讓我對如何增強學生作文表達能力有了一個不全面的思考。我覺得,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必須從七年級入手(國小重點在聽説,只需知道what 和 how,不需求甚解;到中學階段就必須知道why了)。

4、句子使用的句型單一

例如;在一次模擬考試當中英語的考試題目就是如果我當選了班長我會怎麼做,做哪些事情,九年級五班的英語課代表張雅就一直用一個句型來寫“I will do”,雖然全文當中沒有一個錯誤,但因為句型單一所以值得8分,因此在老師教課的過程中還要不斷的給學生講 作文序加以變換句型且需對語句加以潤色。

針對以上問題我以後在講課文和精讀篇閲讀理解試題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利用課文逐句幫助學生分析理解英文句子的基本結構,即“主語+謂語”;

2、要求學生把有用的動詞短語、名詞短語以及插入語記牢記清楚。

3、每單元的語言目標,一定要理解並記憶。

4、是學生學會句子的變換使用,有必要時做些句型轉換練習。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18

時光飛逝,一轉眼一個學期又過去了。本人在學校領導的關心下,在學校同事的支持下,順利地完成了本學期的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回顧一學期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缺點和不足更是不容迴避的,現反思如下:

一、課堂上對於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應有客觀公正的評判。

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造了富有個性化、人性化的學習氛圍和空間,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和學習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我也常在教學中發現:一個問題,學生們常有許多不同的解答思路和觀點。這個時候為了珍視學生的個性特徵,尊重學生獨特的精神世界和內在感受,我往往對這些答案全盤肯定,統一説個好,造成皆大歡喜的局面。

反思:

(一)這些答案都是十全十美的嗎?這些答案就不存在問題了嗎?指出不足,就一定傷學生自尊嗎?不!應該説,絕大部分學生的心靈並非如此脆弱,不堪一擊。即便部分學生如此,那麼,這般“呵護”,也只會使其心靈更嬌更脆。試想,這樣的學生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如何接受生活的考驗?再説,虛假籠統的評判反饋給學生的是錯誤的信息,這種欺騙對該學生而言也構成了傷害。

(二)在保護一方的同時是否又傷害了另一方呢?那位明顯勝出一籌的同學可能感受到的是你的“偏心”,其他學生領教到的亦或是你的“黑白不分”。對學生而言,這樣的教師還可敬嗎?以後的教育還有説服力嗎?

所以這是狹隘的“尊重”,可能換來的是無盡的“傷害”。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作為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應該有責任有義務對學生的答案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判。教師應善於指出學生不足。的確,在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判時,很可能會傷及弱的一方。但是,教師完全可以通過真誠的目光,鼓勵的話語,親切的拍撫傳達你對他的信任、期待、熱愛。學生在發現自身不足的同時,感受到了濃濃的師愛,更得到了向上的力量。

二、語文課應該姓“語”,應該注重品詞析句,應該上出語文味。

語文課本身包含的知識豐富多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新課程標準一聲令下:“強調課程之間的整合”,於是在我的教學下,語文課成了思想政治課、成了科學課、成了社會課,語文課變了味,不再姓“語”了。語文課強調學生對於語言的品味,而我對一些文句優美描寫精彩的片斷,對其中的重點詞句視而不見,讓學生籠統讀過幾遍就一了百了。

反思:

(一)不加咀嚼的朗讀真能讓學生感悟、理解、內化嗎?我們是否把朗讀的功能過於誇大了?不啟動思維,不用心體悟,在囫圇吞棗的朗讀中,精彩的詞句浮光掠影般地在學生的大腦中閃過,在嘴邊溜過,在他們大腦的皮層上未留絲毫痕跡,不待下課,這一切恐怕早化為過眼煙雲。如此這般,不加咀嚼,怎能消化?談何積澱?學生的語文素質又從何提高?

(二)語文課重在品詞析句,這是語文課語文味的來源。語文教學需要品詞析句,甚至咬文嚼字。尤其是對一些成語,需啟動分析思維、聚合思維,並在聯繫上下文的過程中進行理解。需要強調的是,這理解決非斧砍刀劈式的肢解,更非喧賓奪主式的灌輸,而是學生與作者的對話、心靈與文本的交融。品詞析句、咬文嚼字理應成為閲讀的基本功。

(三)將品詞析句與朗讀相結合。遊離於品詞析句之外的朗讀,猶如喪失靈魂的軀殼。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方顯其完美。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品味,在解析後藉助朗讀進行表達。對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思,可直接讓學生通過朗讀來詮釋、表達對文本的理解。有品有讀,語言文字才能得以咀嚼,消化,積澱,學生才能學會閲讀,才能進行大閲讀,他們心靈中的文學園地才有可能生機盎然,碩果累累,才能品嚐到語文課的醇美味道!

我想在這紛繁的教改大潮中,作為一名一線教師,面對層出不窮的先進教育理念,瞻前顧後裹足不前也好,不加消化機械運用也好,都不是應有的態度。擁有可貴的靈魂——思想,善於去偽存真,學會吸取精髓,這才是每一位新世紀人類靈魂工程師應有的素質。

語文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 篇19

本學月教學進入專題複習階段,為了進一步提升複習質量和學生能力,本階段特別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進行指導。針對學生現狀,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學生能夠易於識記、理解,尤其學以致用。

根據會考説明及相關的解讀,本學月專題複習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名著專題閲讀,因為我們的學生來自農村,真正完整閲讀名著者幾乎沒有,也就是説都是“假閲讀”,但近幾年會考名著的考察已上升到知人論世的層面。針對此現狀,首先讓學生熟知考點及體型;其次,據“説明”讓學生梳理課後“名著導讀”中的篇目,給學生時間,自己在筆記本上質量根據考點和題型歸納並設計考題,然後在全班互相交流,教師適當點評;其三,教師補充課本中沒有的作品,並組織學生筆記,賞析人物、語言等。做到以“假”亂“真”的目的,確保學生會考中不失分。

其二,繼續課文古詩文的默寫、理解。組織學生圈定“説明”中的古詩文篇目,做到三熟:熟讀、熟背、熟寫,瞭然於胸。其中古詩詞曲,以機械默寫為主,理解性和遷移性默寫為輔,以教師反覆檢查,學生互相檢查為手段。同時,重點篇目中的名句,師生共同賞析,採取集體討論,教師點撥的方法,使學生對名句、名篇會賞、能賞、精賞。

古文部分,重點集中於字、詞、句,尤其課內實詞,重點句子。組織學生集體梳理,首先留時間學生自行翻譯,並標註疑難,共同討論,然後學生互相檢查,查找疏漏,及時彌補和更正。最後教師組織分組檢查落實。

其三,現代文閲讀部分。首先通過資料瞭解,掌握一些做題方法及術語,並通過針對性訓練,明確思路,切入點尤其術語的運用和作用。當然以教師講解和説明為主。然後,以《學習之友》和資料為主,具體分析每道考題所考察的知識點,並組織討論,從而使學生鞏固方法和術語,並能學以致用,舉一反三。打好會考現代文閲讀的基礎,有效提升學生閲讀的能力。

經過本階段的複習,學生的能力有較大提升,但依然有不盡人意之處:首先,教師對基礎知識的強調較多,但因各種原因,檢查落實還需進一步加強。

其次,教師講的很多,但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因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也大打折扣。

最後,分類複習過程中,教師注重知識的細化,卻忽視了知識的相互鏈接性和相關性,使學生所學知識顯得零亂。

總之,通過本月的複習尤其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有了針對性。特別做好本階段的總結、反思,對以後衝刺階段的複習定會有極大的指導和借鑑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q3v7p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