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精選15篇)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精選15篇)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 篇1

《端午節的由來》主要講了屈原的感人故事。他愛國、有才幹,並且深受百姓的愛戴,可是楚王卻聽信了其他人的讒言,把屈原流放到了很遠的地方去,不再重用他。後來楚國被秦國佔領,他感到報國無門,在萬分悲憤之下,抱着石頭投汨羅江自盡了。當人們聽到這個消息,都湧到江邊去呼喚、打撈,向江裏投食物,倒雄黃酒,希望屈原的屍體不被魚蝦所傷害。後來,有人夢到屈原容顏消瘦,就想了一個辦法,把食物用箬葉包起來,纏上紅絲線投入江中。從此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為了紀念屈原,都會向江中投粽子。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我在講這一課時,採用了三勤四環節教學法,把兩課時的教學內容壓縮成了一課時,所以教學本課時時間顯得有點緊張,做後還拖了點堂。激發不起學生的積極性,是我準備不足所致,以後我會多加註意。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 篇2

一、自學提綱設計的問題太多,顯得雜亂無章。

我是這樣設計的,“默讀課文,思考:端午節有那些習俗?屈原是個怎樣的人?他為什麼要投江自殺呢?他投江後人們是怎麼做的?後來為什麼向江中投粽子?”設計這些問題時,我也考慮到了問題太多,但又想不出如何更好的設計。教學中我只注重了課文內容的銜接,忽略了課文的讀。現在想想,不如把問題簡單化,只設計前兩個問題,從屈原是個怎樣的人入手,引出屈原的愛國,有才幹,受人愛戴的人。從而一步步展開話題,從他幫助楚王變法,是國家強盛,被流放之後依然為國擔憂,國家滅亡,自己投江自盡等方面來體會他的愛國之情。從他投江後人們是怎麼做的內容中抓住重點句體會人們對屈原的愛戴之情。

二、討論解疑上指導不夠。

我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説説端午節的由來,可是學生都是從書上照搬,成了復讀課文內容,我本想引導一下或是我來説一下,讓學生知道怎麼説,可是已經下課了,我只好匆匆結尾,使這裏一帶而過。這個環節是教學的重點,一帶而過使課堂沒了重心。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 篇3

《端午節的由來》是介紹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讓學生通過對端午節由來及其民間風俗的瞭解,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熱愛,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端午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之一,有着悠久的歷史、深刻的內涵。教學本課時,課前我佈置學生閲讀有關書籍,訪問家長,瞭解端午節的習俗和屈原這個歷史人物。教學時聯繫生活,激發讀書興趣,師生共同交流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以及家鄉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對於這樣的問題學生很感興趣,也較投入,暢所欲言,從而形成了一種寬鬆,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為以下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世界,他會用自己獨特的心去感悟事物,形成自己獨特的心靈世界。新課程提倡個性化閲讀,“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閲讀過程中,同樣也會有自己獨特的感悟。作為教師應珍視學生的這種的感悟。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到屈原是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例,學生通過對“忠誠愛國,很有才幹”,“在他的輔佐下……也得到改善”等語句的感悟,從而也使學生受到愛國的情感教育。達到情的激發,智的啟迪,美的薰陶。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 篇4

對學習素材感興趣,產生主動學習的願望,是學生主動探索的重要前提。百數表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因為之前有了百數圖,教師又告訴大家百數表裏藏着很多的小祕密,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孩子想尋找祕密的好奇心,這些看似單調的數字寶寶,會藏着哪些小祕密呢……這時候的百數表在孩子的眼裏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東西,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誘發了學生參與的意識,使學生想探究。所以孩子們的彙報就很精彩,可以橫着看,豎着看,斜着看,跳着看,思維一下子就活躍了,課堂就更富有生趣。

在學生了解了百數表排列的規律後,出現了不同層次的練習,第一層次直接在百數表裏找缺少的數字,這時候的百數表裏除了缺少的數,其他的數是其全的;第二層次缺少了大部分的數,只給了與要找的數有關聯的;第三層次只標出了百數表的行與列,直接要求孩子們找數;每一個層次的練習,既有孩子們的獨立練習,也有小組的共同努力。探究的過程,必定是一種親身的經歷,就象在解題時,我往往採用先讓孩子在得不到任何提醒的狀態下解題,也許錯誤率很高,但是在經歷錯誤以後,他們就會想尋找正確的方法,尋找就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失敗的體驗為獲取成功奠定了基礎。

此外,還要讓學生會探究。例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先把剛開始在百數表裏圈好的數,為他們找一找在百數表裏的位置,孩子們很快找到了,接着老師請小朋友觀察,行、列數之間有什麼小祕密,孩子們通過討論、比較發現,行數減一就是數的十位,列就是個位。但是就幾個數而言,是否百數表裏所有的數都有這個規律呢?這個結論僅僅是猜想,正確與否必須通過研究、探索,進行科學驗證。首先得讓孩子有自己的思考:我要驗證什麼?我可以怎樣來驗證?只有讓孩子經歷那種屬於自我的探究與發現過程,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他們的發展,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接着大家一起找了幾個數,發現都有這樣的規律,這時老師出了這樣一題第三行第十列,是哪一個數?有的孩子脱口而出:20。這個答案有孩子提出不同意見:是30。如何驗證。有孩子提議直接看百數表。果然是30。為什麼前面找到的規律不適用了呢?難道找錯了。後來大家一起找了列是10的數,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第十列的數都是整十數,所以得出結論,不是找錯了,而是百數表裏的規律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第一列到第九列之間的數,還有就是第十列的整十數。

至於此,所有的探究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當孩子回顧探究過程,尋找自己的發現,欣賞自己的成果時,臉上都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在自主探索後的成功滿足感,體現了愉快學習的理念,同時使學生學會解決問題,養成自主解決問題的習慣,感受到了自主探究的樂趣。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 篇5

通過文本的學習, 孩子需要從中汲取些什麼這是作為教材使用者的我們應該思考的 問題。回顧過往,一直以來我們重視語言的積累,注重文字的品味,關注句段的咀嚼。 將重點放在了文本細微處, 放在了文字的積累上。 隨着教學的發展, 我們越來越意識到, 不能僅僅滿足於此,而應該讓文本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讓閲讀和寫作為學生騰飛插上雙 翼。有了這樣的思考,這樣的認知,我在進行備課時開始關注讀寫結合點,本着一課一 得的原則,在執教《北京的色彩》時,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品讀色彩,學習表達,遷移仿 寫上。 上課伊始,我們一起研讀課題,抓關鍵字眼——色彩入手整體感知,把握文章主要 內容: 從秋林與建築兩個方面來描寫北京色彩的壯麗而輝煌。 進而研讀描寫秋林的段落, 發現在描寫北京樹葉時,作者按照地點轉換的方式。

在作者的帶領下,我們“從機場進 入市區”,感受着“千百種色彩紛繁而又和諧”帶來的“又驚又喜”,隨後“漫遊天 壇”欣賞了銀杏樹葉的曼妙,最後“攀登香山”探訪黃櫨樹的紅葉。且行且欣賞。滿目 的色彩令人歎為觀止!“深深淺淺的黃,閃閃爍爍的金,團團簇簇的紅”,“金黃、橘 紅、曙紅、猩紅、赭石”“幾乎沒有兩片樹葉是同色的,就是同一片葉子,也往往 是柑黃中滲透着桃紅,丹紅中凝結着玫瑰紫”抓住省略號,在理解的基礎上,放飛 想象。“在那殘留枝頭和鋪滿地上的紅葉中,還有哪些我所想象不到的層次?”“同一 片葉子,還會有什麼樣的色彩?”此處的補白是對自己想象的描摹,是對北京輝煌色彩 的補充。孩子們在補白中,觀察詞語的構成,在補白中尋找詞彙,調動多種感官,架起 文本與生活的聯繫。

學習關注點不僅在於發現它“寫了什麼”,還嘗試體驗“怎麼去 寫”,“省略號”成為學生放飛想象的練兵場。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 篇6

課堂是學生的舞台。

教師是也只能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過多的展示勢必撼動學生的主體地位,他們缺乏了表現的機會,缺乏了“綻放”的體驗後肯定是影響注意力的。這節課,我何不在“質疑”、“解疑”上再多給學生一些時間和空間呢?何不取消那幾個“有梯度”、“見水平”的預設問題呢?

公開課的目的不應只關注教師素質的檢閲,還應成為學情研究的真實素材。

過多地關注教師素質,只會促使“作秀”、“表演”,而關注學情,課後共同研究學情,則能使教學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增強。比如這節課中,學生不能提出“‘由學講到教沒有過渡,缺乏邏輯性’的説法正確嗎?”這個問題,教師值得研究;學生看投影的目的就是為了抄筆記值得研究;平日裏學生髮言積極,大型活動就膽量小了,值得研究;成績最差的張文迪同學大膽發言,正確地回答出問題值得研究……

完不成既定任務又何妨。

絕大多數執教公開課的老師坦承:“這課還得‘回火’,不然孩子沒法吃透”,我也是,明天肯定得講深講透文意,否則學生月考就要“愁斷腸”了。何不上成常態課?何不實實在在地完成前幾個環節?我警醒自己。下次,咱就在教室上課,就盡情地讀,敞開了説,熱烈地討論,不見得不精彩。

“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深處漫溯”會發覺自己課堂中缺漏甚多,惟求循着“人的教育”的初衷不變,惟願學生們能快樂地馳騁!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 篇7

感悟的過程正是理解和發現的過程。教師要適當的攙扶和點化,讓孩子“感”和“悟”一定都要有個過程。因此感悟不是告訴,而是激勵、喚醒、刺激、探究、體驗。

首先我設計讓學生從整體上感悟,從學習一開始就抓住“葡萄溝究竟是個怎樣的地方”這個問題展開學習,沒有把課文肢解,逐段的分析講解,而是以參觀的形式走進去,走出來。根據低年級的學生特點,採用演示、表演節目、畫圖、朗讀、比較,即看、讀、聽、想、演等手段讓孩子感悟詞語、句子、意境……感受到葡萄溝。

在課文快結束時,再一次帶學生入境:觀看錄象,通過感官刺激,再現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對葡萄溝的喜愛,説説此時此刻你最想説什麼。使學生的情感受到昇華:“因為這兒的水果多;因為這兒的葡萄美;因為這兒的葡萄乾色鮮味美,更因為這兒的維吾爾族老鄉熱情好客。所以我們説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從而解決了本課學習的重點。整節課,學

在不知不覺中在葡萄溝裏走了一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自然流露出對葡萄溝的喜愛之情。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 篇8

在前不久進行的遼陽縣國中優秀課評選中,我執教的課題是八年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故宮博物院》。為了充分體現我校的課改思路、充分發 揮學生潛能,並結合學科特點、文體特點、學生實際,整個課堂教學由“課前展示——導入新課,明確目標——探究教材,合作交流——彙報展示——細讀感悟,體 會特色——總結收穫,拓展延伸”六大環節組成。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主要在於:

1、能夠制訂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在明確目標的指引下有條不紊地展開教學,合理地設計教學問題,教學重、難點得到合理的體現和突破。

2、 充分地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比如課前展示由科代表主持,並由各組介紹課前蒐集的關於故宮的知識,既為新課教學做了準備,使學生對故 宮不再陌生;也鍛鍊了主持人和各組同學的膽量、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將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在課堂上展示給老師和同學們。

3、能夠學生自己 弄懂的知識,讓學生自己弄懂。由於語文科知識的瑣碎性和答案的不確定性,決定了語文課堂不可能完全撒手給學生。這節課,我最大限度地放手給學生,學生能夠 自己學會的知識,我儘量將知識的傳授權留給學生。比如:①故宮博物院的主要特徵是什麼?請從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故宮特徵的語句。②填寫課後練習一的平面圖, 想一想,文章採用了怎樣的説明順序?③將課文劃分段落,把握本文的結構方式。三個問題既有一定梯度,又在學生能力範圍之內,所以,我將它們安排在“探究教 材、合作交流”環節中,由各小組通過合作學習,在小組長的講解、組員的補充中予以解決。

4、巧妙利用教具,節省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 率。把握説明順序是本文一個重點,要想完成這個教學目標,就要先完成課後練習一——填寫故宮平面圖。為了節省教學時間,並全面瞭解七個小組的學習情況,我 在課前製作了故宮平面圖(網上搜了半天,都沒找到與教材完全相同的圖片,於是,我動手將教材的圖片掃描到電腦上,利用圖片處理軟件對圖片的大小進行了處 理,並在各建築的圖例旁加上了序號。)每組一份,於課前粘貼到自己組的小黑板上。課上,討論完這個問題後,各小組派代表將自己組的討論結果寫在小黑板上。 檢查時,由一組代表説明自己的答案,各組語文科代表檢查下一組的回答情況。前後只用了三兩分鐘時間,全班同學便充分了解了本文的説明順序。從而大大地提高 了教學效率。

5、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及時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比如,在概括了4——8段內容要點之後,我及時點撥:在説明文閲讀中,經 常出現概括文章説明內容的題型,要在把握各段要點的基礎上,從説明對象的角度加以概括。適時地教給學生答題方法。再如,找出第6段使用的方位詞,進而把握 立足點的內涵後,我又適時拓展,告訴學生立足點有兩種,一種是立足於某一點,另一種是不斷變換立足點。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 篇9

板書設計是不可缺少的,我設計的板書是用一組動詞串聯,然後以愛心為圖示形式一個整體,意在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充滿愛。可由於自己的緊張,板書時竟忘寫一個“捉”,以至於我的愛心圖標不能公示於眾!有句話説的好:課堂教學總是有缺憾的教學。通過今天這節課的教學,讓我明白,設計好的教學流程,往往還需要考慮一些意外的課堂生成,否則會成為課堂敗筆的。

最後,我設計了拓展延伸,對激發深化提升課文內容起到一定作用。我藉助角色換位的方式幫助學生獲得真切而深刻的體驗,即藉助角色扮演,使學生轉換到他人的位置,去體驗不同的情緒反應,並以某種角色直接進入情感共鳴狀態。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學生有了真實的生活體驗,這源頭活水才能水到渠來。在課堂上,學生真因為體驗了盲人的生活,雖然只是生活的一隅,但是也足能給他們的心靈帶來一點震撼,也足以讓他們體會到了作為一個盲人生活有多麼的不便,是多麼的需要幫助。“生:需要拐杖;生:需要幫助;生:需要眼睛;生:需要領路人。”雖然孩子們只是短短數語,但説出了他們的真實感受。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從中可見他們的感受之深,體驗也切。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 篇10

今天上《詹天佑》這是一篇難點較多,如何較好地突破難點,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主地探索學習,實現舊教材新教法,確實值得探討。

上課後,我沒有急於介紹時代背景,而是直接問孩子:“通過昨天的預習,你們有什麼收穫?”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爭着發言,一個孩子站起來説:“我知道詹天佑是個對工作十分認真負責的人。”我很驚奇(因為孩子一般會説詹天佑是愛國、傑出的工程師),我鼓勵他繼續説下去。他説:“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説,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説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詹天佑對工程人員要求十分嚴格,可見他對工作是一絲不苟的。”説得太好了,我因勢利導,再請其他同學補充,從課文哪些地方,還可以體會到,詹天佑對工作十分負責?是什麼精神力量支撐着他這樣做呢?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了。從詹天佑的工作態度,講到詹天佑為人謙虛、平和(請教當地老農民,與工人同吃同住);從詹天佑的勇氣(受命令於危難之中),講到詹天佑的非凡才智(設計“人”字形線路……)。討論十分熱烈,即使是平時很少發言的同學,也能説上一兩句。特別是當談到設計“人”字形線路時,許多孩子上台充當了講解員,又是比,又是畫,通過他們生動的講解,形象地演示了火車爬上青龍橋的情景……不時,有同學質疑,馬上有同學為他解答,從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知識,孩子們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經驗,學得不亦樂乎。在這堂課上,人人是老師,人人是學生,我,也成了他們中的一員了。

我不敢説,這就是一堂成功的課,但我卻十分肯定地知道,這堂課充滿了感情的交流,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在這堂課上,人人蔘與,平等對話,孩子需要這樣的課堂,因為,在這裏,他們個性飛揚!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 篇11

《桂花雨》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筆調,寫下對親人的思念和對故鄉的懷念。文筆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文首開篇明旨,寫小時候我喜歡桂花,因為它的香氣、童年的搖花樂,文章後半部分,寫母親愛家鄉的桂花。

面對這樣的文章,每一段都非常優美,很難取捨。在第一次對文本進行解讀後,我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

一、談話營造閲讀期待,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在這個塊面的教學上,抓住一個“浸”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經融入到了人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二、享受搖花樂,體悟母親的思鄉情懷

藉助朗讀,把文字化成一幅幅畫面,從畫面中點出這是思鄉之雨、回憶之雨。這樣的處理,主要是抓住了桂花的香、搖花的樂,花雨的美,牽出對童年的懷念,對故鄉有留戀,讓作者魂牽夢縈。但是,在把這種對教材的解讀實施在課堂教學後,我們卻發現這樣的問題:教師在對文本進行細讀後,過於拘泥於文本,覺得文本中的很多枝枝葉葉都值得學生去體悟,都想跟學生交流、享受,想把教師自已對文本的解讀來觸動學生。學生在下面聽着老師很激情得投入着,他們的情感體驗遠沒有老師那麼強烈,甚至説是很少的。我們認真地檢討,發現我們老師的教學思路其實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學生的學路是非常不清晰的,他們很吃力地跟着老師在文本中跳來跳去,而面對文本、潛心閲讀、自我感悟的東西是並不多的。

於是,一個這樣的問題擺在了眼前:如何使教師的解讀與學生的認識走在一起?

新課標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感情強加於學生,而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引導學生髮現,於是我們對教學的順序進行了如下調整:

1、從課題入手,營造閲讀期待:

什麼是桂花雨?然後定格文章第5自然段,分享桂花雨的美麗,體會那份搖花的快樂。

2、品讀“浸”字,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3、對比母親的話,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過家鄉的桂花:

這裏,出示杭州滿覺隴的桂花,的確是非常美非常香,但是為什麼母親還是認為家鄉的桂花更香更美呢?迴文再讀,再次品味那搖花樂,那桂花香。於是這份快樂更樂,這份花香這香,情感上自然也就提升到了思鄉的層面。

這樣的處理,不僅老師的教路非常清晰,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教師也以一個學習夥伴的身份參與到學習中去。

其實,這樣的生成過程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當我們在仔細解讀文本後,滿心歡喜地想把這種閲讀體驗帶給學生時,卻由於學生的一下子難以達到這種體驗,使教學效果備案阻滯不前,於是再三修改、再實踐。不過,與其説是痛苦,不如説是一種教學的磨勵。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 篇12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主要體現了教學的主體性原則,讓學生主動學習。傳統的語文閲讀教學往往過多地分析、講解,結果既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浪費了時間,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而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主體參與的程度是學生學習好壞的重要因素。

讀書是閲讀教學的最重要一環。如果沒有學生讀書,或學生讀書不充分,那麼,即使教師講得精妙絕倫,學生也不會有多少收穫,更難有真切的體會。讀的過程是學生對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過程,也是想象、加工、創造的過程,它可以把無聲語言化為滲透自己感情、意識的有聲語言,這一過程是別人替代不了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還應是學語文的根本。基於這樣的認識,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先是教師範讀學生朗讀整體感知,再是重點朗讀品味賞析,最後是集體朗讀深入體驗。在反覆朗讀中學生既領略了濟南冬天的景色之美,也領略了老舍作品的語言之美。從閲讀能力的培養來説,學生反覆讀了,背誦了,自然對文章的主旨、內容、寫作技巧、價值等都會有一定的認識。

當然,通過“讀”感知課文,這只是閲讀教學的第一層面,要進一步知其然,就需要質疑和釋疑了。在課堂討論中,我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了一些問題,如 “濟南的總特點是什麼?”“濟南總特點是從那些方面來表現的?”等等,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特別是在研讀賞析這一環節中,我沒有給學生過多的限制,而是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景物、喜歡的語句段落來進行品味,給學生以較多的空間,更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討論中學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辯,主觀能動性得到了發揮。

在學生反覆研讀課文,並對課文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我又適時地予以引導,幫助學生總結出一些閲讀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和寫好此類文章的方法,這樣讓學生能舉一反三,學會對同類文章賞讀,學會觀察描寫景物,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整堂課下來,感覺教學環節設計的還算流暢,教學目標也基本落實了下來。但是在解決本文的難點——品味語言這點上,做的還不夠到位,在引導學生品位的時候沒有做好示範性的教學,學生品和教師引導的時候顯得有點散亂不夠集中。以後在這方面要多努力。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 篇13

一.幾點收穫

1.對照本次課的主題:本次研究課的研究主題為“高效”。備課時,幾次反覆易稿,兩課時的內容是一節課上還是分兩節課上,為 了保證課的完整性還是做一節課上了。大體來説,教學任務基本完成,對教學目標的定位重點在引導學生對解題策略的提煉和整理,不在解題過程和解題結論上做過 多的糾纏,有利於學生在解題策略方面的發展。學生所接觸的材料面寬,所涉及的解題思想較多。教學的設計和學生的表現都覆蓋教材的設計。教材提供了四種解題 策略學生在自然狀態下用自己的理解板書了十幾種解題策略。

2.學生的表現:讓學生自己回顧交流,他們的心情比較愉悦輕鬆,和諧平等的師生對話促進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應該説每個學生的學習心理是積極的、認真的、努力的,每個人盡力想展現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課堂氣氛熱烈、有序。

3. 教學思想的體現:課堂的精彩在於學生的精彩,課堂的收穫應該是學生有收穫,包括智力的和非智力的。一堂課讓學生學會幾個知識點很容易做到,要培養學生對數 學的感情,培養頑強的數學精神實在是任重道遠。因為教學內容是總複習,我採取換位備課和換位教學的策略,鼓勵學生以老師的心態來研究學習來大膽展示自我, 努力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思維和創造還給學生。很願意看到學生躍躍欲試的神情,很高興看到學生衝上講台的那份自信和自豪。劉森林同學在本節課強烈的慾望讓我 吃驚,也讓我感動,也許是後面聽課的老師給他帶來的鼓舞吧!

二.幾點反思

1.教學內容偏緊:雖然幾次易稿,上完後還是覺得把課時分做兩課時要從容一些,展現深刻一些。

2.教學廣度和深度:面上的知識點和教學點都到位了,但每個環節所留的時間不夠充難免有走馬觀花之嫌,教學細節方面還可以再深刻一些,更利於展現學生的創造力。

3.學生所採用的策略,在老師眼中也許有優劣之分,但在學生的思考過程中並沒有好壞之別,都反映出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所作出的努力。只要解題過程及答案具有合理性,就值得肯定。這為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和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機會。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 篇14

1.以解決問題入手,感受分數的價值。

從分餅的問題開始引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當商不能用整數表示時,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商。本課主要從兩個層面展開,一是藉助學生原有的知識,用分數的意義來解決把1個餅平均分成若干份,商用分數來表示;二是藉助實物操作,理解幾個餅平均分成若干份,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商。而這兩個層面展開,均從問題解決的角度來設計的。

2.分數意義的拓展與除法之間關係的理解同步。

當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時,用除數作分母,用被除數作分子。反過來,一個分數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可以理解為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也可以理解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也就是説,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係的理解、建立過程,實質上是與分數的意義的拓展同步的。

教學之後,再來反思自己的教學,發現就國小階段的數學知識存儲於學生腦海裏的狀態而言,除了抽象性的之外,應當是抽象與具體可以轉換的數學知識。整節課教學有以下特點:

1.提供豐富的素材,經歷“數學化”過程。

分數與除法關係的理解,是以具體可感的實物、圖片為媒介,用動手操作為方式,在豐富的表象的支撐下生成數學知識,是一個不斷豐富感性積累,並逐步抽象、建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關注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提供豐富數學學習材料,二是在充分使用這些材料的基礎上,學生逐步完善自己發現的結論,從文字表達、到文字表示的等式再到用字母表示,經歷從複雜到簡潔,從生活語言到數學語言的過程,也是經歷了一個具體到抽象的過程。

2.問題寓於方法,內容承載思想。

數學學習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方法自然就寓於其中;學習內容則承載着數學思想。也就是説,數學知識本身僅僅是我們學習數學的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以知識為載體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就分數與除法而言,筆者以為如果僅僅為得出一個關係式而進行教學,僅僅是抓住了冰山一角而已。實際上,藉助於這個知識載體,我們還要關注藴藏其中的歸納、比較等思想方法,以及如何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端午節的由來教學反思 篇15

1.要摒棄,更要繼承

新課改推行之初,我將老的教學思想、音樂教學模式連同老教材全都丟進了學校的圖書室,音樂課上沒有了發聲練耳,各種各樣花哨的教學方式取而代之,指導學生自信地演唱、大膽地演唱,於是孩子們喊唱地現象比比皆是,這樣地音樂雖然讓學生們“自信”了,卻也失去了其本身地特質——“美”,失去了美感的音樂又有何審美教育而言,所以如何讓學生既大膽自信地演唱又能唱得好聽、唱得美成為現今音樂課需要解決得問題之一。其實解決這一問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課前的發聲訓練,但這個發聲訓練不同與以往的“mi— ma— ”,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自編一些充滿童趣的發生訓練曲或發聲的互動小遊戲,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保證了音樂的美感,同時還保護了孩子們稚嫩的聲帶,可謂一舉三得。可見,傳統的並非都是不好的,我們在摒棄一些東西的同時,更要尋找可繼承發揚的閃光點,要善於學習新知,更要善於將知識翻新,猶如這堂《大鐘和小鐘》,這是一首二聲部合唱曲,對聲音的要求比較高,尤其是在聲音的和諧度上,同時,歌曲的兩大音樂形象的主要節奏X — | X — |與X X X X | X X X X |更是在上一堂課以及一年級時已接觸、學習了的,在這種情況之下,花些時間鞏固回憶,進行發聲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2.不要把問題複雜化

剛拿到這首歌時,總覺得二年級的孩子學二聲部合唱很難,所以為教好八個小節的合唱,我先分開教唱大鐘和小鐘的歌,花大力氣讓學生唱好第一、二樂句,再來讓學生合唱,這樣教下來,自己已經是筋疲力盡了,可是孩子們學唱的熱情似乎不太高,教學效果也沒有預期那麼好。其實,問題不在於歌曲,而在於教師。合唱部分的兩個聲部具有鮮明的音樂形象特點,教師無需將一、二樂句單獨拎出來教唱,只需要指導學生給予一些簡單的聲勢動作,並聽辨合唱樂句中的兩個聲音,便可以讓學生直接體驗到合唱這種演唱形式。

整堂課在內容上稍顯單薄,而學生的熱情也因為課的結構逐步走下坡路,在改變課的結構上,只需將突破難點合唱教學向前挪一挪,讓學生通過聽唱法學唱齊唱部分,空餘時間則可加大課的容量,引進新鮮的教學內容充實其中,時刻給予學生新鮮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o9ymr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