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精選15篇)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精選15篇)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 篇1

《百花園七》教學反思 趙利娟。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是完成“語海暢遊”部分的一、二題,學習目標有兩個:1、瞭解多音字;2、學會用音序法查字典。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精選15篇)

上課時,我直接引入新課。教學第一題時,我先指幾個學生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讀出“樂”、“量”、“轉”、“種”在不同詞語中的讀音,同時糾正錯音,然後問學生髮現了什麼?有的同學説同一個字有不同的讀音,因為以前我跟孩子們説過,所以有的同學説出這叫“多音字”。然後讓學生齊讀四組詞語,加深印象。最後讓學生説出“你還知道哪些多音字?它們什麼時候讀什麼音?”學生又説出了“長、了、行、少、數、重”等許多多音字,令人刮目相看。

接下來教學用音序法查字典。因為是第一次接觸字典,學生們比較好奇,積極性很高。首先説出在知道一個字的讀音,還想知道它的意思,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領着學生找到“漢語拼音音節索引表”,告訴學生它的排列順序就是《漢語拼音字母表》裏字母的順序,然後以“該”字為例講音序查字法的步驟,這個環節我讓同桌兩人小組合作,不會的可以問同桌,進行地比較順利。接下來再查“往”字在字典的哪一頁。同學們按照步驟在“漢語拼音音節索引表”中找到了“W”,又查到了“wang”這個音節,音節後面是“汪”,這時問題出現了,有的同學説“老師,字典上沒有’往’這個字!”這時我告訴他們:每個音節後面的字都是按照一聲到四聲的順序排列的,剛才查的“該”因為是一聲,所以直接在音節後面出現了,而“往”字是三聲,我們先要找到“汪”所在的頁數,然後往後面去找“往”字,在我的點撥下,孩子們陸續在字典上找到了“往”字。接着放手讓學生查“過”字在字典的哪一頁。在查這三個字的同時,把下面的表格填寫完整。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 篇2

課前播放同學喜歡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歌曲,給學生提供一個輕鬆的氛圍,給學生一種情境,後面的幾個環節也是以對話式的形式進行學習,而不是一板一眼的,讓學生懼怕習作。讓他們對自己寫出好的童話有興趣。

二、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

首先想想選誰做童話故事的主人公;再猜猜他們之間會發生什麼故事;還要讓學生具體地想故事情節;最後在動筆之前再一次思考,即打腹稿。學生通過反覆思考,選主人公,想大致情節,才能編寫出完整的故事。

三、讓學生大膽的想象

我在教學時,儘可能地減少束縛,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鬆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自由表達。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勵,激發學生樂於寫作的激情,讓學生饒有興趣地去寫作。

四、先説後寫,積極評價

學生在有了寫作慾望時,我鼓勵學生先進行口頭作文,把故事説出來。在説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評價,補充。看誰説的好?人物間的關係是否説清楚了;內容表達是否完整;想象是否合理……在交流中,逐步把話説好。學生會説了,寫自然不成問題。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 篇3

《百花園七》教學反思 趙利娟。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是完成“語海暢遊”部分的一、二題,學習目標有兩個:1、瞭解多音字;2、學會用音序法查字典。

上課時,我直接引入新課。教學第一題時,我先指幾個學生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讀出“樂”、“量”、“轉”、“種”在不同詞語中的讀音,同時糾正錯音,然後問學生髮現了什麼?有的同學説同一個字有不同的讀音,因為以前我跟孩子們説過,所以有的同學説出這叫“多音字”。然後讓學生齊讀四組詞語,加深印象。最後讓學生説出“你還知道哪些多音字?它們什麼時候讀什麼音?”學生又説出了“長、了、行、少、數、重”等許多多音字,令人刮目相看。

接下來教學用音序法查字典。因為是第一次接觸字典,學生們比較好奇,積極性很高。首先説出在知道一個字的讀音,還想知道它的意思,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領着學生找到“漢語拼音音節索引表”,告訴學生它的排列順序就是《漢語拼音字母表》裏字母的順序,然後以“該”字為例講音序查字法的步驟,這個環節我讓同桌兩人小組合作,不會的可以問同桌,進行地比較順利。接下來再查“往”字在字典的哪一頁。同學們按照步驟在“漢語拼音音節索引表”中找到了“W”,又查到了“wang”這個音節,音節後面是“汪”,這時問題出現了,有的同學説“老師,字典上沒有’往’這個字!”這時我告訴他們:每個音節後面的字都是按照一聲到四聲的順序排列的,剛才查的“該”因為是一聲,所以直接在音節後面出現了,而“往”字是三聲,我們先要找到“汪”所在的頁數,然後往後面去找“往”字,在我的點撥下,孩子們陸續在字典上找到了“往”字。接着放手讓學生查“過”字在字典的哪一頁。在查這三個字的同時,把下面的表格填寫完整。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 篇4

今天我和學生們一起學習了語文百花園四的口語交際——電話留言,在教學中我努力體現口語交際課 “交際性、互動性” 的特點。一開始,我讓學生交流自己打電話的經歷,學生暢所欲言,為下一步的交際打下了基礎。導入新課後,安排兩名學生模擬“電話留言”,通過學生的交流、評價,總結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同時讓學生明確交際中聽説的基本要求。接着,我安排學生進行情境模擬訓練。先明確模擬的內容,設置電話留言的情景;再讓學生小組內模擬進行電話留言活動,最後進行全班的展示,評價、交流,選出優勝小組。整個交際的活動,我實現了小組內生生互動交際,全班內師生、生生的互動交際。學生學習興趣盎然,氣氛活躍,效果較好。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要上好口語交際課,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交際慾望,要願説、敢説;然後努力創設交際的情境,讓學生親身去體驗、去交流。再就是發揮好評價的激勵作用,引導學生積極的學習,增強交際的信心。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 篇5

學生對於太陽並不陌生,可是不同顏色的四個太陽,卻是學生見所未見的。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喜愛之情,結合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掌握,適時引導學生藉助畫面,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抓住文章內容充滿童趣、語言簡潔、優美的特點,圍繞着“動腦筋,有創新”設計教學,積極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讀入手,感知理解課文內容,進而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善於表達的能力。

閲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於是,在內容學習的過程中我就設計不同要求、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讀,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體會,讀中思考。如在教學“金黃的太陽”一段時,我先請喜歡這一段課文的學生讀完此段後,讓學生説説“到了秋天,小畫家為什麼把太陽畫成了金黃色?然後用課件演示了“秋日果園碩果累累,落葉飄飄”的景象。在邀請説話的情境中指導朗讀,促進學生更好地體會到了“金黃的太陽”給人的喜悦、歡樂。又如在教學冬天“紅紅的太陽”時,我在充分讓學生感受冬天冰天雪地、寒風刺骨的情景後,藉助課件的演示對學生進行朗讀的指導。

七八歲的孩子,是一株株的幼苗,讓他們在想象中創造,在想象中積累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學完課文後,我讓學生利用準備的材料,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太陽,並想一想你要把它送給誰?為什麼要這麼畫?接着播放音樂“種太陽”。學生邊聽邊畫太陽,最後展示作品,發表想法和意見。此時,配樂畫面,表達交流,把美術、音樂和語文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的想象力無疑插上了翅膀,學生們的眼亮了,語言也閃光了。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 篇6

這篇課文是國小教材中並不多見的議論文類課文。目的是讓國小生初步接觸議論文類型的文章,大致瞭解什麼是議論文,議論文的寫作方式,以及通過怎樣的方法來表達觀點。本文思路清晰,脈絡分明,通過舉例子的方法來證明“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這個觀點。“只有勤奮才能對社會、對人民做出應有的貢獻。” 上這節課前,我曾經想過幾個不同的授課方式。按照課文順序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的進行,或者是提煉觀點,隨後進行內容分析。最後根據學生實際,我班的學生能夠獨立找到中心觀點,對課文也能做詳細的複述和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過程:

一、 興趣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首先,把課題《説勤奮》的“勤”字獨立理解,再組“勤奮”一詞。通過近義詞的理解,能夠掌握課題的“説”是“談一談,説一説”的意思。那麼作者是怎麼説,説了什麼呢?學生很快把注意力集中起來,為下面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 自讀課文,初步探究

課文中最能表達作者意思的一句話是什麼?生很快畫出這句表達觀點的句子。把它和課文末端的句子並列討論。

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是勤奮。

只有一生勤奮,才能對社會、對人民做出應有的貢獻。

通過抓住關鍵詞的方法,學生自己討論後的結果,知道設問句的作用,“只有”“一生”關鍵詞的解讀。此環節中我沒有真正做到以生為本,自己提問顯得比較繁多。

三、 精讀課文,合作探究

課文中的兩個實例,司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我分別通過繼續抓住關鍵詞和文中文的形式來講解。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學生非常熟悉,對司馬光也有了初步的認識。那麼,這是不是就是司馬光的全部呢?我引領着學生深入課文,邊讀邊畫出自己理解的重點詞,在讀中體會司馬光的勤奮。通過“小時候”“長大後”兩個時間段的事例得知,他一直堅持,勤奮好學,終於完成了歷史名著《資治通鑑》。

童第周的事例使學生更深入瞭解童第周是怎麼刻苦努力,使得原本基礎很差的他能夠獲得巨大的成功。這一段通過學生的看、讀、討論,對文本深入瞭解。並通過兩人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總之,這節課使我懂得了以生為本的重要性,懂得了教學不能急於求成,要真正做到循循善誘就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教材本身,更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學習技能和學習習慣。我也會在今後的每一節課的教學中身體力行,踏踏實實地為學生上好每一節課,讓他們學有所得,學有所悟。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 篇7

在寫景散文教學中,梗 好地引導學生欣賞文中優美的景物描寫?如果更好地引導學生品作者寄託在景物當中的情?這是許多教師一直在探索的問題。在很多教學案例中往往會設計這問題來切入文本:“你喜歡文中的哪一段景物描寫?為什麼?”“請找出體現作者感情的句子,並仔細品味。”我認為這樣引導學生去品散文中的景與情,還不能夠使學生真正地入景入情,還只是停留在比較抽象的層面上來理解課文。因此,在教《小石潭記》時,我就做了以下嘗試:選準突破口,帶領學生進入小石潭的景,體會作者的感情。

一、以“畫”為突破口,帶領學生領略小石潭的美景。

每一首好詩總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柳宗元的遊記散文《小石潭記》同樣是一幅極美的畫。因此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設計了這個環節“畫小石潭”,讓學生展開想像,畫出自己心中的小石潭。學生為了要畫好小石潭,就必須深入閲讀譚文,以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構思畫面。這樣一來,既能提高學生主動品味課文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真正地走進小石潭的情境中。而在“評畫”的教學環節,學生一定要引用課文的原句,來評析每一幅畫的優點與不足。這樣,在評畫的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句子的理解,一個幽靜清秀的小石潭的形象也逐漸清晰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展現在學生的心中。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就不再是一個抽象模糊的影像了。

二、以“音樂”為突破口,引導學生體會柳宗的情。

《小石潭記》不僅生動地描寫了小石潭美靜秒的景溝,還抒發了作者貶官後孤憂憤之情。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就以一首古箏樂曲為突破口,讓學生在音樂中思考:這段樂曲能為課文朗誦配樂嗎?因此,學生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就得結合課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的身世去思考,去品評:這段樂曲表現怎樣的感情?它與課文思想內容相吻合嗎?它能體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嗎?在這裏,音樂成為了一個媒介,在時緩時疾的古箏樂曲聲中,不似乎看到了作者孤獨的身影,觸摸感受到了作者悲涼憤懣的心情。音樂拉近了學生與作者的距離,引導學生走進文中創設的情境,與作者的感情形成了共鳴。

《小石潭記》的教學設計,以“畫”和“音樂賞析”作為突破口,力圖給學生營造讀出個人體驗和感情的環境,給學生自由展示的空間,以達到景在畫中現,情在曲中悟的目的。因此,只有善於找到突破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的深處。才能讓散文教學更活,更美,更精采。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 篇8

豐子愷先生漫畫作品我很熟悉,今天帶着我的學生學習了一篇他筆下的文學作品《白鵝》,學生對先生的藝術所欽佩。此文幽默風趣,使人百讀不厭。他筆下鵝的形象活靈活現,意藴更是深刻。文中,作者重點表現的是白鵝性格的特點──高傲。大量運用了對比等手段從叫聲、步態、吃相中表現鵝的高傲。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先讓同學們在課外進行預習,以便能更好地在課上理解和學習。本節課根據學生的年級特點和地域特點,設計了《白鵝》的第一課時的教學。現在靜下心來反思這一節課,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説説:

上課開始的課堂導入還是比較順利的,我先出示了一個老字“鵝”,考查學生讀課文的細心程度。在第一、二段的學習中,同學們也能很快地找出全文的中心句,以及整篇課文都是圍繞“高傲”這個詞語展開描寫的,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不僅連接了第一段的內容,還為我們引出了:鵝的高傲是從“叫聲”、“步態”、“吃相”三個方面體現出來的,在我的引導下同學們也能很快地體會、理解中心句及過渡段的作用。

學習第三自然段的過程中,讓我比較滿意的是,學生理解白鵝叫聲特點的詞語時,他們能夠體會出白鵝的叫聲,不僅聲音大,很兇,而且還很嚴肅,説明他們能夠理解“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等詞語的意思了,從白鵝叫聲的特點中也感受到了鵝的高傲,在我們進一步地學習交流中,學生們還能夠自己分析出:從“養鵝等於養狗”看出鵝很忠誠;從“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等句子看出鵝對陌生人敢於厲聲呵斥,非常地勇敢和盡職,本段的重點是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明貶實褒的寫作方法,作者表面寫鵝很高傲,叫聲很大很兇,實際上是在讚揚它的勇敢和盡職,要告訴學生不能只從字面上去理解課文,要體會到作者非常喜愛白鵝,讚揚它的思想感情。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 篇9

重視了對語文知識的傳授。作為八年級學生,對於生字詞仍還處在積累階段,如果淡化了字詞,學生的字詞積累就不夠,語文的基礎知識也就不牢。比如“如法炮製”的“炮”和“煨燉”這兩個詞的注音,學生雖然預習了,但不到位,所以就出錯了。作者介紹,它屬於語文的文學常識的內容,瞭解了作者,有利於把握作者的風格,有助於理解文章的情感,同時加大積累後也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堂課上,我較為巧妙地把二者有機地融於課堂中,使語文知識得到落實。

創造了輕鬆的平等交流的氛圍,活躍了課堂氣氛。在導入部分,通過顯示大量的過年圖片:貼“春”字、貼“福”字、放鞭炮、掛燈籠……熟悉的場景,一下子把學生帶進了對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回憶,學生的話匣子隨之打開,講過年的情景時津津樂道。歡樂的氛圍隨“圖片”而“潛”入課堂。在品讀細節階段,我都給了學生充分發言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暢所欲言,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對教材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尊重他們個人的感受和獨特見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環節中,有一位學生找到了這一句“其實我沒等她説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裏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但在朗讀的過程中卻把“偷偷”這個詞讀掉了,我不僅沒有批評他,反而就此因勢利導,問“如果把偷偷去掉好嗎,為什麼?”這一問立即調動學生髮言的激情,馬上就有學生給出了滿意的答案。於是我又問“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再次調動學生的回憶,課堂氣氛因而更加熱烈。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 篇10

在本次教學過程中,我一開始就讓學生對文章整體進行回憶和概括,並出示梅花鹿和金絲猴形象的卡片,複習導入的設計直接明瞭。再者,學習課文時,我採用起因——過程——結局的故事結構逐段分析課文、朗讀課文來展開教學,學生學習主動,思維活躍。在學習課文時,孩子們都能積極參與、踴躍發言表達自己對課文理解的觀點。本文的重點段是第2段,但梅花鹿和金絲猴的想法也是個重點,不能忽視,只有理解到他們開始都覺得自己本領大以至後來都失敗了,從而體會心情的落差,才能讀出他們後來的得意揚揚和失落,甚至讀出最後不好意思地笑了。本課中我採用了以讀析文、以讀代答,用朗讀的方式來學習課文。如:大象伯伯幾次的提問;梅花鹿和金絲猴的回答等。重點句、段就多讀自悟,其他部分就以教師引讀的方法帶過。每一個環節結束,都或多或少有一點總結。結尾重點抓課文的理解、想象、拓展延伸,並引導學生積累詞彙,滲透德育教育。我設 計了一個思考環節,讓同桌表演梅花鹿和金絲猴認識到錯誤以後會説些什麼,同時也表現了同學之間的合作,意識到合作就在我們身邊。本堂課結合了聽、説、讀、寫的能力,培養了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上完這一課,本人通過反思,也看到了這一課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1、講解第1段時,學生只能理解到梅花鹿跑得快,金絲猴會爬樹是他們的本領,並不能更深入地理解到這些是他們的優點,是由於朗讀不夠,所以理解不夠深入到位。而且第1段並不是重點段,講解過多,重點不突出。

2、在指導“得意揚揚”和“垂頭喪氣”時,學生朗讀不到位。朗讀方式較少,其實在試講過程中,我採用的朗讀形式還比較多,由於學生理解不到位,導致了我的慌亂,從而漏掉了小組讀、比賽讀。

3、在第4段中,理解“為什麼笑了”又沒有到位,結合圖片才能正確地理解。

4、在讓學生扮演梅花鹿、金絲猴和大象伯伯進行表演時,我的小結也沒有重點突出合作的重要性。

5、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儘量利用一切機會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可是感覺也沒有到位。

6、本課堂我的評價和表揚力度還不夠,自己的激情也不夠,再加上已是第四節課,可能學生的注意力已經不太集中了,導致本課氣氛不活躍,學生回答問題聲音不夠洪亮,讀書沒有激情。

7、教學速度過快,主要原因也是重點段不深入,是本課最大的敗筆之處。

以上是我對這堂課的一些簡單看法和評價,如果還存在其它的問題,希望各位前輩能給予指正,我一定努力改進自己,在工作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 篇11

《愛之鏈》這篇課文並不是特別深奧難懂,通過喬依幫助老婦人,老婦人幫助喬依這兩件事情,説明愛是可以延續,可以傳遞的。只要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會更美好。

雖説是六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但是,在有些關鍵的地方,還是需要老師的引導。老師是引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了靠自己的力量難以獨立解決的問題,老師就應該站出來,及時地教給方法,及時地指引道路。

課文的主人公不僅僅是喬依,這也不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課文主要還是寫了兩個“幫助”的小故事。第二個片段則從事情本身入手,先找出具體寫喬依幫助老婦人的段落,再圍繞“讀了這一段,你感受深刻的是什麼”來交流。第二個片段換了個角度,從“喬依幫助老婦人修車”這件事入手,引導學生交流感受。我覺得第二個片段的可取之處在於,由“扶”到“放”,滲透方法。通過學生的自學,讓學生完成填空練習,從而,對課文內容就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進一步體會到老婦人幫助女店主,這是一種愛的接力,又形成了一個愛的鏈子。學生積極參與此次活動,都能抓住主要內容完成練習,填的很好。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親愛的,喬依……”從女店主的這句話,可以體會到他們對生活得樂觀態度。但是,他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有這樣的心態,生活肯定會好起來的。也有的學生聯想到了其他人,如果每個人都付出自己的關愛,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此時,老師再點題:喬依幫助了老婦人,老婦人幫助了女店主,喬依幫助了別人,其實就是幫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關愛,也必定會得到別人的關愛。每個人的愛都在傳遞,在延續,這就是一根愛的鏈條,這就是一條——愛之鏈。這樣就顯得水到渠成了。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 篇12

《魯班和櫓板》是一篇傳説故事,講的是魯班根據鴨子的腳發明櫓板的過程。為了讓孩子們更清晰地瞭解發明的整個過程,我採用了簡筆畫的方式:

一、先畫腳蹼,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在感受了老艄公撐船吃力的基礎上,我和孩子們一起朗讀課文,一起體會魯班的困惑。學習第三自然段,在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觀察圖,並結合生活記憶,想想鴨子的腳蹼的特點,通過交流,我在黑板上畫下了鴨子的腳蹼。隨着腳蹼的成型,孩子們的嘴裏發出了“呀”的聲音,顯然覺得很有趣。畫好了腳蹼,我帶領着孩子們學着鴨子的樣子一起用腳蹼進行划水,感受鴨子游水的輕快。

二、在腳蹼外圍畫上櫓板的樣子,清晰記住櫓板的成形過程

學習第四自然段,先讓孩子們讀課文,瞭解櫓板的整個形成過程。還是採用簡筆畫的方式,讓孩子們更清晰地記住櫓板的樣子,並記住它的成形過程。重點出示句子:他把木棍上半截削成圓形,就像鴨子的腿,把下半截削成扁形,就像鴨子的腳蹼。先讀,再一邊讀一邊在起先的鴨子腳的外圍慢慢畫櫓板的樣子。隨着櫓板樣子的出現,孩子們的眼睛發亮,他們説:好像啊!我問:像什麼?他們齊聲説:像鴨子的腳。接着,我們又反覆朗讀着出示的那句話,記着櫓板的樣子。

《魯班和櫓板》講述了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魯班受鴨子游泳的啟示而發明櫓板的故事。這篇課文沒有生動的故事情節,也沒有優美的意境,學生對這樣的文章一般都不太感興趣。但這樣的文章最能培養學生靜思默想的好習慣,我們教師一定要好好把握。

魯班如何發明了櫓板是教學的重點。教學時我讓學生仔細閲讀第3、4自然段,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髮現好詞好句:“出神地”、“忽然眼睛一亮”、“馬上找來”,然後讓學生做動作,發揮想象,身臨其境地體會魯班愛觀察、善聯想、能創造的美好品質。接着我再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第4自然段,可以邊讀邊看圖,藉助插圖讀懂課文;可以讀讀課文,再動手畫畫魯班發明的櫓板,也可以用橡皮泥捏一捏;可以同桌互當講解員,以講解介紹的方式來讀課文……充分解放學生的雙手與大腦,發揮他們的自主性。邊讀邊動手,這樣學生在寬鬆、民主、合作的空間裏,帶着好奇心自主探究,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學時還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拓展,由課堂向課外延伸,激發學生進一步閲讀探究:1.魯班是一名能工巧匠,收集一些有關他的資料,為大家講一講有關他的故事。2.魯班受鴨掌的啟示發明了櫓板,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受動物的啟示而製造出來的嗎?可以去查查資料,問問爸爸媽媽。適當滲透少許仿生學的知識,打通課內外、學科間的界限,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得到發展。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 篇13

今天,我教學了葉聖陶寫的一篇文章《荷花》。這是一篇寫景散文,課文描寫了公園裏盛開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有各種各樣的姿態以及我看荷花時的感受。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找出課文中寫荷花的句子,或是你認為很美的句子,找一找,畫一畫,並寫一寫。學生自主學習後開始小組交流,也許是這篇課文寫的太美了,瞧他們讀的多認真啊,討論的多激烈啊!我來回巡視着,心中暗暗為他們高興。開始反饋學習情況了,同學們紛紛舉起了小手,有的説課文把荷花寫的真香,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了;有的説“挨挨擠擠”説明荷葉很多。看來同學們自學情況還真不錯,我心中暗自想到。

正當我為他們高興時,班裏“最調皮”也“最可愛”的男孩子武嘯同學把手舉的高高的,小矮個子都站起來了,我想他平時發言最積極了,一定有什麼新的想法,我便讓他站起來説。果然,他説:“老師,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冒’是什麼意思?”我一聽這個問題問的好啊,我就説:“同學們,你們説這個‘冒’字用的好嗎?還可以換成哪些詞?”班裏頓時嘰嘰喳喳的説開了,有的説可以換成長,有的説可以換成伸、鑽、探。我覺得同學們的思維此時已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看着同學們意猶未盡,我靈機一動問道:“白荷花從荷葉叢中冒出來想幹什麼呢?”江陶陶我們班“最調皮”也是“最可愛”的一個小女孩站起來説:“她想看看我們這個精彩的世界”,她的回答永遠會給我帶來驚喜,這時提出疑問的武嘯同學好像也理解了課文説:“她想出來透透氣。”在他們倆的激發下,同學們都踴躍的舉起了手,“她想出來展示自己美麗的舞姿”,“荷花想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荷花想出來看看美麗的大自然”。瞧他們説的多好,我不由得為他們鼓起了掌,我拿起了書,讀起了課文,同學們也紛紛拿起書和我一起讀了起來。此時,我和我的孩子們都已被葉聖陶筆下的荷花深深的陶醉了!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 篇14

這次省實小驗收,我很榮幸地上了一節課,課題是《孫中山破陋習》。這是一個歷史故事,課文以鮮活的文字敍述了孫中山親眼目睹了姐姐被迫纏足的痛苦和母親的疼愛而又無奈的情景,因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後他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故事中的孫中山、姐姐、媽媽人物個性鮮明,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和位置。在指導學生感悟文本中人物個性的教學時,我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三個人物的句子,然後讓學生與文本中的人物進行對話和交流,使學生走進文本,閲讀課文。在整篇課文教學中,我運用了以下方式:

1、朗讀感悟:本文主要是孫中山與他媽媽的人物對話,感情真摯動人。在教學中我用了很多時間進行朗讀訓練,再通過讀來表達所體驗的情感,同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適時合理的評價,激發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通過朗讀學生能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能體會媽媽的傷心和無奈,也能瞭解孫中山的心痛和憤怒。

2、説話練習: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留白想象的環節,想一想媽媽會做什麼,會説寫什麼,孫中山當時怎麼樣?這説話練習,激發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能運用學過的語言文字來表情達意。這一練習達到了我預想的目的。

由於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上這節課我是信心百倍。這節課在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下,一環緊扣一環,很順利地結束了。我自認為課上得還不錯,課後,我主動去和領導交流。當領導提出:“你的這節課怎麼沒板書?如果有了板書,學生的感悟會更深。”我驀然回首,發現偌大一塊黑板,竟成了荒蕪的園地,沒有一個字,我楞住了。原以為用了課件,板書就不重要了,而且,我認為讓學生一會兒看投影,一會兒看黑板,一會兒看書,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看來我的想法偏激了。 “一語驚醒夢中人。”領導的話讓我明白了,在這科技發達的今天,板書依然是很重要的。教師板書的過程就是一種展現美的過程,就是讓學生髮現美、欣賞美的過程。這樣的教育過程,現在被現代高科技手段所剝奪,難道不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嗎?雖然電腦能顯示規範的字體,可是它不能體現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無論如何,它代替不了我們教師的精美板書。這節課沒有板書的設計,成了我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已意識到:我們的課堂還是需要教師精妙的板書,現在需要,將來也一樣需要!

語文百花園教學反思 篇15

本節課以自學為主,通過採用學生質疑解疑,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突破課文的重難點,學生積極主動,興趣高漲,基本達到預定的目的。

本節課的優點是1、學生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通過自學能自己解決,而且各抒己見,使答案豐富具體。如:為什麼一個殘疾的老師會喜歡放風箏?這正是體現了老師堅強、樂觀、有崇高理想,有執著追求的精神品質。學生通過自學,朗誦感悟深刻,突破重點。2、自學效果良好,對課文的理解到位。3、本課力求以情動人,以情感人,使學生通過自學、時空對話、有感情的朗誦等方法與文本進行對話,獲得情感的觸動與體驗,在不自覺中受到情感的教育。

本節課的不足是1、重點句的朗讀不夠到位,對重點句應再深究。2、時間安排不合理,前鬆後緊,結尾倉促。3、應再給學生多一點時間學生質疑解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gwwmy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