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精選19篇)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精選19篇)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1

我班的教室在3樓,每次小朋友排隊下樓梯時,都會手扶着幼兒扶手。由於扶手是沿着樓梯的走向加設的,扶手會由上而下越來越貼近樓梯台階。所以孩子們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走一段樓梯的最後幾階時如果手不離開扶手的話,身體就必須彎下來或蹲下來,看上去就像人變矮了;而轉到下一段樓梯後,站直身體就能扶到扶手了,看上去就像人又長高了。孩子們對這個遊戲樂此不疲,覺得自己彷彿是個魔術師。為了提高幼兒對高矮的興趣,將這一現象從生活中的偶發情況轉化提煉為數學知識,我先在區域活動中投放有關比高矮的瓶娃娃材料,讓幼兒初步感知物體的高矮。幼兒在探索感知一段時間後,還存在着一些問題,主要是不會正確使用比較高矮的方法,對必須在同一水平面上做比較還不甚理解,對兩個物體高矮差別不顯著的比較易出錯等等,有部分幼兒使用“高”、“矮”的詞不當,把“矮”講成“低”等等。於是,我設計安排了數學活動《比高矮》。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精選19篇)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幼兒感知物體的高矮,學着比較高矮和一樣高;能正確運用高、矮、一樣高的語詞,並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對關係;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活動難點是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並注意要將高矮差別不顯著的物體進行正確排序。

在活動開始時,我選擇兩位高矮有明顯差異的孩子從小鈴下走過,通過一位幼兒走過小鈴沒有碰到,而另一位幼兒碰到了小鈴發出聲響這一直觀現象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出高矮;然後通過兩兩比較高矮得出比較的正確方法,即站在一個水平線上直立比較;最後,通過圖片比較印證上一步得出的結論。

我認為本次活動設計比較好的是在幼兒分組操作時,第一組:兩兩比較,分出高矮。第二組:在一組物體中找出最高和最矮的物體。

第三組:按高矮排序。第四組:目測物體高矮。這樣操作的目的性比較明確,層次清晰,由易到難的讓幼兒能根據自身情況多層次的選擇操作。最後,我通過遊戲《找朋友比高矮》讓幼兒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當性。

活動結束後,我認為幼兒都能正確分辨物體的高矮;能找出一組物體中最高和最矮的物體;能將物體按高矮排序;能正確運用高、矮、一樣高的詞語。但我在活動設計上沒有突出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雖然也有要求幼兒兩兩比較、感知高矮。可由於要求幼兒站在地上比較,沒有為他們提供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比較的機會,僅僅通過教師小結性的語言將概念灌輸給幼兒,反而使幼兒對於物體比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線上直立進行的概念理解不深。雖然在設計時希望通過下一步圖片比較來印證概念,可由於上一步的薄弱,使得圖片比較得不到預期的效果。

通過上課、反思,我覺得應該調整課的流程,增設材料。如:在幼兒兩兩比較高矮時為幼兒提供一些大型積木、椅子等,讓幼兒有機會站在不同水平面比較,能自己尋找出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同時將高矮的相對性引出,做到不人為割裂課的層次,使層次與層次之間過渡自然。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2

中班區域活動觀察反思

今天是我們玩區域的日子了。早早地上完了課,請孩子們安靜地坐在我旁的邊,分配起了區域。區域是輪流的,所以每個孩子都可以玩到不同的。男孩子特別喜歡玩建築區,但是也是因為他們特別調皮,再玩的時候總會發生一些爭執。於是在玩之前,我們做了勾勾手指頭的保證的,誰一犯錯,就會被取消資格,黃牌罰下場。他們的再三要求和保證,我心軟了。話音剛落,他們幾個高興地朝着建築區走去,玩了起來。我坐在美工區的一角,觀察着他們這幾個孩子。他們是我們班裏很活躍的孩子,有時活躍的只要一看見人就容易興奮起來。 果然,不出所料沒過一會兒,他們就為了一塊積木爭吵起來了終於,嘟嘟他開口了:“阮老師説過《孔融讓梨》記得嗎?告訴我們要謙讓,並且剛開始在玩之前,我們都答應老師的要好好玩,可是。。。。。。。。説着説着,他們不再為一塊積木爭吵了又恢復到了平靜。

玩區域其實是給孩子創設一個特定的環境,讓他們身入其中去。進入這個環境中,需要接觸夥伴,這就是合作遊戲 。可是如何讓他們學會玩,快樂地玩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在一個小小的建築區中,難免會出現爭搶積木的現象,並且它很普遍。即使在開始分配之前,你千叮嚀萬囑咐不可以爭吵什麼的,孩子畢竟是孩子,玩起來什麼都忘了,這就是孩子的天性—愛玩。作為老師的我們總是幫着孩子去解決問題,可是不曾想過這樣的方式對嗎?也許孩子也會有自己處理的辦法,雖然不怎麼周到,但在合作遊戲中,讓同伴折服的就是好辦法。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3

巧設提問,推進孩子繼續閲讀與思考

執筆:呂雪芳

在早期閲讀活動中少不了提問,提問是成人與孩子共同閲讀並交流互動的重要途徑之一。缺少了有效的交流,就無法瞭解孩子的閲讀需求與現狀,更無法推動孩子繼續閲讀與思考。因此,在各類閲讀活動中,提問的設計始終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對於中班孩子而言,怎樣的提問才是最為有效的呢?通過多次的閲讀活動教學,我積累了一些有益的經驗,總結出來與大家共享:

1.“步步推進”式的提問。

即將複雜的情節點進行梳理,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規律,設計一連串有聯繫的提問,幫助孩子逐步深入理解,最終撥開雲霧,理清頭緒。如在閲讀故事《第二塊蛋糕》的第二個情節點時,我們可以以這樣一組提問,來啟發孩子思考。“小動物們在幹什麼?”“他們為什麼還要做蛋糕?”“這次小狐狸搶走了蛋糕,小動物們為什麼都笑了呢?”“猜猜,狐狸的下場會是怎樣的呢?”,通過一連串的問題,有效分解了故事理解中的難點,不僅使不同能力的孩子最終都能理解這個故事的情節,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梳理了思緒,習得了有序思維的方式。

2.“天馬行空”式的提問。

考慮到中班幼兒思維仍然以具體形象占主導地位,因此,教師在閲讀後的交流中,還是應以開放性的提問為主,提供幼兒大膽講述不同見解,且不會受到太多思維侷限的表達機會。如:故事“《貪吃的哈羅德》中的提問:“小動物在哈羅德的肚子裏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圖畫故事《幸好只是一個夢》中的提問:“小刺蝟看到大蘋果會怎麼想呢?”等等,這類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也就不會限制孩子的思維,又而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經驗,大膽的想象和猜測,並運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不同於他人的看法。這樣的提問方式有助於幼兒用想象來補充故事發展中的空間。

3.“旁敲側擊”式的提問。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4

文學作品中有很多真、善、美和假、醜、惡的形象,為了幫助幼兒正確理解這些形象,有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啟發幼兒假想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去體驗角色。

我在大阪故事《城裏來了大恐龍》的教學活動中,為了讓孩子瞭解恐龍的心裏活動,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恐龍它願意給城裏的人們帶來麻煩嗎?如果你是大恐龍,你來到城裏,你會怎麼做?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抓住作品中有利於幼兒想象的因素對幼兒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積極思維的想象。這種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合理的想象,多角度的回答問題。另外,我在提問時還注意了提問的角度和幼兒的經驗有關,提問的難度要適合幼兒的現有的知識水平。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5

《城裏的樓房》

課堂上我從他們已有的經驗入手讓幼兒暢所欲言回憶所見過的樓房主要説出他的外形,然後我根據幼兒的描述進行繪畫,當我看到幼兒不僅完整的呈現了自己所見到的樓房並且樂滋滋的講給小朋友:這上面有個尖尖的塔下面是正方形的樓房、樓房上還有好看的鐘表、和媽媽在一個國小見到的時,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我真為我剛才所做的選擇感到慶幸,我抓住了一個教育幼兒、鍛鍊幼兒的機會這是何等寶貴差點在我猶豫間丟掉,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我感到這才是一節美術課應該有的氣氛,幼兒主動大膽的表現他們所感受到的美,這節課一直持續這種寬鬆、愉悦的氣氛,最後的結果不僅節約了時間而且呈現的效果是我上美術課以來最成功的一次,孩子們都開心的結束了這堂美術課。

這節課後我感觸很深,我們一直調強調要為幼兒創造愉快、寬鬆的學習環境,但有時課堂上寬鬆的氣氛正是讓我們給掠去了,我們總願意讓幼兒按照我們的想法進行活動,沒有給他們足夠的自由表達的機會,美術課上我們總願意過分的強調標準化;過分的強調技能技巧,而忽視了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自由表達,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這次活動最大的感觸是:有時適當放手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次活動後相信我班美術會有很大的提升,同時對我也是收穫了很好的經驗。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6

眨眼間,1天的時間就過去了。第一天報到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就又到了分離的時刻。在東莞長安鎮第二國小,我們四位來自深圳、佛山、廣州的學員跟隨導師鍾xx老師,一起學習,一起提高,一起歡笑……,彷彿又回到了求學時代。

為了讓我們能順利完成跟崗學習,鍾xx老師事前做了大量的工作,精心地安排,培訓的內容豐富多彩,培訓的方式多種多樣,從“20__年廣東省鍾xx老師工作室名教師培養對象跟崗學習培訓方案”可見一斑。在短短的1天時間裏,我們聽評課1節,在鍾、姚鐵龍兩位老師的指導下,與長安二小數學組的全體老師嘗試了《基於讀懂學生的課堂提問》的辯課;參與了讀書沙龍、專題講座、同課異構等專題活動;還到深圳福田區荔軒國小參加了“教與學方式的轉變”主題研討會。學習是緊張而忙碌的,但又是充實而快樂的,充分讓我享受了“學習”的快樂。全方位接觸,零距離交流,與省內的名教師互相切磋,讓我更新了理念,開闊了視野,受益匪淺。

走近名師,感受魅力。

有人説:“走萬里路不如追尋名師的腳步。”在學習的這1天裏,我的導師鍾xx老師、組裏的其他學員、長安二小的行政和數學老師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鍾老師是一位渾身散發人格魅力的人,她學識淵博,人品謙遜,平易近人,讓你一接觸,就被她的親切、處處為別人着想所吸引。跟崗前,她早早與我們聯繫,温馨提醒,從資料的準備到學習內容的安排,再到食宿的安排和交通指引,都一一叮囑交待。跟崗報到的第一天,她放下繁忙的工作,介紹學校情況,與我們商量跟崗計劃,親自帶我們熟悉周圍的環境,讓我們一下就找到了家的感覺。在教學工作中,鍾老師率先垂範、一絲不苟的態度讓我們折服。她執教的《圖形的旋轉》一課,充分體現出了她對教材的深邃理解和對課堂高超的駕馭能力。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隨機應變的教學組織能力感染以及精彩的課件,吸引着我們。整堂課聽下來,真是美的享受。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教師的語言是組織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講課語言要達到生動,富有啟發性和鼓動性效果。要善於捕捉孩子們的閃光點,使他們建立自信;而且在課堂教學中,老師面帶微笑,充滿激情的講課,能使學生體驗到愉快、振奮的情緒,他們在這種氣氛中學習,就會進行熱情而緊張的思考,一旦教師向他們提出問題,就易於為他們所接受,成為推動自己前進的動力,就會將“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鍾教師還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利用學生的生成資源,讓學生在一個個問題的生成和解決過程中研究探索數學問題,體驗分享探索成果。

主題研究,方式獨特。

本次跟崗學習,在鍾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進行的兩個主題研究:一是《課堂中如何優質提問》,二是《如何上好練習課》。我們組除了導師鍾xx老師外,還有另一位我們公認的導師姚鐵龍老師。姚老師是深圳市福田區的教研員,也是鍾工作室的外聘導師。她的崗位讓她有淵博的知識、較高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有本學科的最新理論、最新信息、最新成果。在本次跟崗學習中,姚老師指導我們就《找次品》一課進行了辯課。因為辯課這種評課形式我們從沒接觸過,所以為了讓我們能首戰告捷,姚老師不但向我們講解了辯課的基本方式和技巧,還特意為我們做了《課堂提問與追問》的專題講座,為我們打下理論基礎。在講座中,姚老師首先闡述了優質提問的重要性;然後講述了教師在課堂中優質提問的幾大要素:

1、要提“大問題”,但不要提“胖問題”和“問題”,也就是提問要圍繞熱點問題問;

2、要提“開放式”的問題;

3、提問後要關注學生如何讓找到答案;

4、老師要質疑傾聽,提問後留出等待和思考的時間;

5、提問要有延續性,引發學生思考。為了讓這次辯課達到更佳效果,我們還連夜研讀了鍾老師贈與每人一本的《優質提問教學法――讓學生參與其中》一書,直到深夜還在討論辯論的觀點。在第二天的聽課過程中,正反方都根據要求分工,對上課老師提問的個數,有效問題的個數、提問後給與學生思考的時間、學生回答的人數和分佈、以及課後達成目標的小測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和分析。在辯課過程中,姚老師作為主持人,陳少興、肖紅斌老師帶領長安二小一半數學老師為正方,我和鍾老師帶領另一半數學老師為反方,就《找次品》一課是否做到《基於讀懂學生的優質提問》這個辯題進行了激辯。正反雙方通過脣槍舌戰,越辯越明,對優質提問的認識又上了一個新高度。這種全新的評課方式,為我們的聽評課打開了另外一扇窗。

國小數學中的練習課佔了整個國小數學教學時間的很大比重。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的練習課教學存在着極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怎樣上好練習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有鑑於此,本次跟崗學習,我們研討的另一個專題是《如何上好數學練習課》,每人上一節練習課進行研討。備課前,我們就一節好課的標準進行了頭腦風暴,儘管評判的標準不一樣,看準職場但我們都認為:一節好課首先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要改變以前那種“只見老師,不見學生”的現象,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潛能,才能成就精彩的課堂;一節好課還必須整體達成課程三維目標,現在大部分老師只關注知識目標,而對於如何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不夠關注,對於通過數學課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做得不夠;一節好的數學課還必須講究思維品質,要有容量,有主次。儘管我們所上的練習課各有存在的問題,但我們會朝着這個方向努力的。

且思且行,總結提高。

1天的學習雖然短暫,但那一場場令人思想激靈教育沙龍,一次次讓我獲益良多的交流場合,一個個使我耳目一新的課堂現場,使我每一天都品嚐着的精神盛宴,我們感受到了鍾老師和長安二小人為我們營造的學習暖流。通過學習交流,我拓寬專業知識面,提高了認識,我學到很多,也感悟了很多,這些我無法用文字將其完全表述出來,但給我帶來了許多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衝擊和實際工作的靈感。 且學且思,在認真學習的同時,我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反思我的教育實踐,思考我專業的發展方向。我清醒地知道:要成為真正的“名教師”,對我來講,還需要很長時間的不斷磨練、反思和感悟。在未來教師專業化發展過程中,我為自己確立了反思型教師――科研型教師――學術型教師的自主發展階梯式奮鬥方向。為此,我會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用刻苦鑽研、持之以恆的態度,與時俱進。在反思中促進成長,並在實踐中實現自我轉型,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這1天的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時間匆匆而過,如同彈指一揮間,然而,我的收穫是沉甸甸的,感悟是深刻的……我將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種姿態行進在教學教研的征途中。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7

“我喜歡爸爸!”“我喜歡老師!”“我喜歡玩汽車!”“我喜歡玩!”……“我喜歡”這個話題無時無刻不在牽動着他們的新,那一張張小臉就像一朵朵花一樣綻放得那麼燦爛。孩子們從小班升入中班,對新的教室、新的同學、新的環境都有一種自己獨特的感覺。

在這個主題中,我們分了四個環節進行的:

一、讓幼兒自我介紹,認識新朋友,能用連貫的語句來表達自己“喜愛的人”,在主題角中製作了“生日樹”,幼兒將代表自己的圖案貼在相應的樹枝(月份)上,讓幼兒瞭解了自己的生日。為了讓幼兒更加清楚地瞭解自己的外貌,我讓幼兒邊照鏡子邊進行自畫像,大多數幼兒能把自己畫得非常真實,形象中又帶有一些誇張。

二、我們引導幼兒瞭解了各種對同伴的喜愛的方式,會用適當的方式來表達對同伴的愛。在討論中幼兒講述了自己的喜怒哀樂,有的説:“當他們很高興時,他們會抱一抱同伴。”有的説:“當他們很快樂時會屁股對屁股!”有的説:“當我看見有人在哭時,我會摸一摸他的頭,叫他別哭!”有的説:“當別人有困難時,我會幫助他們!”……幼兒還各自説出了最生氣和最高興的事情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在區域化學習活動中,各自設計了不同的臉譜、表情。

三、引導幼兒學會自制禮物送給自己喜愛的人,學會用東西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活動的討論中,有的幼兒説:“當生日時,我會把汽車送給他!”有的説:“當哭時,我會送給他一個洋娃娃!”……幼兒自制了漂亮的衣服、裙子,送給自己的好朋友來表達幼兒的喜愛的情感,共同分享同伴間的快樂。四、讓幼兒瞭解朋友的意義,分享與朋友共同相處的快樂時光,幼兒帶來了自己與朋友的照片,述説了光陰的故事,並製作成美麗的畫面展示出來,在最後的總結中,幼兒製作了小書,畫上了自己喜歡的人、物品、遊戲、圖片,給這個主題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8

在幼兒園,每個大班他們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切實在開展區域活動,充分發揮區角的作用,併合理佈置有自己班特色的區域活動區,如:表演特色區、建構特色區、體育特色區。在不同的區域發展孩子不同的技能,這與集體活動的單一技能目標相比豐富許多。幼兒正是在這些區域活動中增長了知識,使區域活動與集體活動相互銜接,優勢互補。

在區域活動的材料投放中教師不僅根據教育意圖提供符合月份目標和幼兒發展需求的材料,而且考慮了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開發性。如益智區的飛行棋、跳棋、撲克牌等。表演區的各種頭飾、自制的相關道具。讓幼兒通過豐富的材料媒介來大膽地表現自我,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性。又如手工區:為幼兒又投放了一次性桌布、彩紙、漿糊、剪刀等,啟發幼兒運用不同的材料製作春姑娘的衣服,激發幼兒的製作興趣。

與此同時,活動材料不僅分期分批地不斷更新,由易到難,不斷吸引孩子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使他們始終保持一定的新鮮感,獲得新經驗。而且在設置區域時,能注重引導幼兒參與,根據幼兒的認識特點、興趣及月份目標,通過與幼兒共同探討來“生成”活動區域內容,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如:在活動前,老師出示了一個紙做的小機器人,小朋友感到特別的感興趣,老師就與幼兒共同探討與以往畫的機器人有什麼不一樣?這個機器人是怎麼做的?這樣,根據幼兒的求知慾望 “生成”的認識活動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恰到好處的師幼互動是最重要的。活動前,老師與幼兒共同回憶上次活動中碰到得問題和獲得的經驗,以便使幼兒能在原有得基礎上得到更大得發展。同時老師詳細介紹了新投入的福娃棋盤,使幼兒能大膽地嘗試新內容;活動中,老師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活動區域,讓幼兒做主,成為區域的主人,讓幼兒按照自己的的意願和能力,操作擺弄各種材料,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或商量式的共同探索學習。區域活動中,既考慮到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間互不干擾,從而使幼兒能專注投入某一活動,探索問題,如:幼兒在記錄自己的脈搏時因為旁邊區域聲音太吵而未完成活動,把此區域與比較吵鬧的區域都設置在了一起,動靜分區有點不夠合理,以後應當進行一些改進。活動後老師與幼兒一起交流活動的感受,使其能進一步體驗倒成功得喜悦。同時有針對性的對某一活動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如:在記錄鐘點時,教師能不厭其煩地為幼兒介紹兩種不同的記錄方法,並提出“為什麼有兩種記錄方法?”的問題,從而留下了更有利於活動開展的軌跡性材料。

通過這次觀摩學習,使我認識到區域活動能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東西,讓每個孩子都能主動學習,主動參與,老師是區域活動的控制者、觀察者、指導者、完善者,在體現孩子的自主性的同時,也發揮了我們老師的作用。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9

我今天開展的社會活動《我是中國人》,我在活動中預設了兩個活動目標:1.讓幼兒瞭解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2.培養幼兒從小熱愛祖國的情感,感受做中國人的自豪。從整個活動的效果來看,兩個目標都達到了。因為在活動前上我們已經豐富幼兒的國慶節常識,所以在活動開始我就與談話的形式引入:如我們都是哪國人呀!這樣直接切入主題,即簡單又明瞭。接下來在出示國旗,引導幼兒認識我國的國旗,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上讓幼兒來觀看我們的四大文明、我國的主要服裝>唐裝、我國的國粹中國功夫。通過這一系的觀看,讓幼兒層層遞進的瞭解我國的悠久歷史文化。因為我採用的視頻的方式,所以幼兒能在動靜結合下始終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再以遊戲的形式來讓幼兒體驗身為中國人的自豪。

但活動中不足的是:教師在活動的最後沒有及時的提升幼兒的情感,幼兒對自己熱愛祖國的情感沒能很好的給予抒發。在遊戲環節上,教師沒有及時的提出要求,所以幼兒遊戲時,有點亂。從今天的活動中,我瞭解到做為老師要時時注意每個環節的銜接,這樣活動才能更流暢、更完美。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10

幼兒進入中班後,對繪畫有了很大的興趣,大部分幼兒能畫出人物的基本特徵,有的幼兒還能想象創編出新的人物動態、造型。《綱要》中指出應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美術活動《畫雪人》的教學目的就是運用蠟筆的繪畫表現形式並根據主題進行創作性繪畫,表現出雪人的不同形態。同時體驗運用新的繪畫方式進行美術的樂趣。同時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大膽想象和添畫的能力。本着這個目的來對這個活動進行了準備和嘗試。

在第一次活動中,教師在導入部分中過於心切,出示的圖片沒有讓幼兒進行仔細觀察,單單以教師的講解為主,故幼兒對圖圖片的畫面內容比較模糊。繪畫離不開感知、觀察和想象等認知活動,也離不開圖形、顏色等符號媒介,幼兒似乎沒有看清楚,教師就急於進入了下一個環節,這樣就失去了出示圖片的教育價值。因此在組織下次活動時老師注意讓幼兒從不同的方面欣賞圖片,如人物的名稱,人物的形象,在做什麼,以及周圍的環境色彩等等不僅使幼兒對作畫產生了興趣,也使幼兒對作畫對象內容有了初步的印象,為作畫奠定基礎。

因為幼兒第一次看見這麼生動有趣的雪人,所以一下子把幼兒吸引住了,幼兒邊看邊不時地發出嘖嘖的讚歎聲,美麗的畫面在幼兒的腦海中深深地印下。所以本次活動中的第二個環節,老師讓幼兒先討論圖畫中的雪人是怎樣畫出來的?進而再讓幼兒嘗試着畫出自己的雪人,並讓幼兒説説如何畫出清晰的線條,這樣在不知不覺中運用蠟筆的技能融入其中,幼兒們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後,這樣作畫時就顯得得心應手了。

《綱要》中指出: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的重要式”,要讓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教師讓孩子在自由表達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發展他們的良好個性,提高他們的表現能力。根據在《綱要》在藝術領域的內容要求及知道要點中明確指出,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在這些基礎上,能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錶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的指導。於是在這活動中也進行了嘗試,激發和感受美體現在了前幾個環節中,比如在活動一開始,幼兒對於這一新的繪畫方式很感興趣,在嘗試的環節中就能看出孩子們對畫雪人的濃厚興趣,同時也對下一個環節表現出新興趣來。再通過“玩一玩”,“畫一畫”在玩中學本領,使的原本沉悶的美術活動一下子活躍、生動了起來。也讓幼兒感受了音樂的美和動作的美。為幼兒做畫提供了很豐富的素材。在教師巡迴指導時也沒有過多的干涉,運用了詢問的語氣“你的雪人娃娃在做什麼啊?”“你的雪人娃娃在跳什麼舞呢?”“如果你的雪人娃娃穿上裙子它會更開心的!”等等一系列的語言。發現大部分的幼兒都能按自己的意願畫出來,體驗了創作的的快樂。孩子的表現很想象都很豐富,在作畫這過程中發現一名幼兒把雪人的腳畫成一折一折的,覺得奇怪,詢問之後原來她畫的雪人在顫腳。

在這個活動中不僅僅發現了藝術活動的魅力,也發現了一個成功的活動是需要實踐研究加經驗。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11

本學期的"跨班跟進課"活動,我執教的是大班的散文詩《落葉》,在三次執教的過程中,我在不斷地專研教研、分析教材的基礎上,調整活動環節的設計,以力求使教學活動達到理想的效果。下面,我就來説一説我自己在三次執教的過程中的一些所想所思。

一、教材的處理1.第一遍讀散文詩《落葉》之後,我發現這篇散文詩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中間的三段內容,它具有一個非常規整的句式,語言非常優美。在教學活動設計中,我可以將這三段的內容作為一個重點內容來引導幼兒學習。

因此在第一次執教中,我制定的活動的教學目標中的第二條是:學習句式"樹葉---小動物---",體會散文詩的語言美。我制定的活動難點是:在理解散文的基礎上學習句式,感受散文的語言美。

2.第二遍讀散文詩《落葉》之後,我發現散文詩的最後一段在句式上其實是在之前的三段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在內容上是對前三段內容的一個提升。如何來處理這一段的內容,是分開學習還是結合之前的三段內容,在之後的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我該如何體現,這些思考便影響和指引這我接下來的教學設計。

第一次執教時,我在欣賞散文詩的最後一段時是將這一段單獨拿出來讓幼兒的,在學習完前一段散文詩後用"我們再接着聽下去"來作為過渡,這樣的處理方式顯得比較生硬。因此,在第二次執教時,我在幼兒學習完前一段散文詩(集體朗誦)後,直接在背景音樂聲中將最後一段的內容呈現給幼兒,這樣的處理方法不僅使幼兒覺得新奇,也使環節之間的過渡更為順暢。

3.第三遍讀散文詩《落葉》之後,我發現了散文詩的第一段內容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導入,可以通過對第一段內容的呈現來和自然地引出全文。

在前兩次執教中,我採用的圖片是靜止的,而且在呈現圖片後提了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對學習散文詩沒有多大的幫助,還使得導入部分過於繁瑣。因此,在第三次執教時,我採用的PPT落葉圖片是動態的,而且在圖片呈現以後,通過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秋天到了,樹上的樹葉發生了什麼變化?"直接呈現散文詩第一段內容,使幼兒進入散文詩的優美意境,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細節的處理1.句式的學習在句式的學習過程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以看、聽、説為主體的語言環境,調動幼兒説的慾望,促進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語言。

其一:第一環節的初步感受散文詩內容,在我朗誦散文詩的時候沒有出現PPT畫面,通過一個提問"---"讓幼兒自由地説説自己聽到的。其二,第二遍朗誦散文詩時配上PPT畫面,再次通過一個提問"---"讓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來説一説。兩次內容的呈現不同,提問指向的重點不同,使幼兒逐步進入帶散文詩的世界中去。同時,藉助圖式,為幼兒的學習提供支架,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內容。

2.動詞的處理散文詩重點內容中出現了"躺"、"坐"、"藏"三個動詞,動詞的出現使小動物與落葉之間發生的事情更加有趣、生動,如果將動詞的學習融入進去,一定會使孩子們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更加深刻。

其一:集體試試躺的動作,請個別小朋友學學坐的動作,個別、集體試試藏的動作。其二:為最後的角色表演活動做好鋪墊。

3.圖片的呈現動態落葉圖片的選用,使秋天的景象更為生動、真實,相比較靜態的圖片而言,起到的效果一定會更好一些,也更能吸引幼兒,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四副背景大圖的使用,使最後的角色表演環節充滿趣味,激發了幼兒繼續學習、遊戲的興趣。

通過這次的"跨班跟進課"活動那個,我在如何處理教材、設計活動方案方面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和經驗,我認為:

首先,一定要反覆研讀、分析教材內容,對教材有一個整體的把握要做到"反覆細讀、品味全文"。

其次,一定要處理好教材中的細節部分內容,要做到"反覆思考、體現細節"。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12

“助跑跨跳”是幼兒園大班體育基本動作訓練之一。以往我們都是通過示範、講解和練習的方式教幼兒學習,幼兒既不瞭解學習的意義,又對單調的練習不感興趣,所以很難達到好的學習效果。去年11月,受培訓的啟發,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體育活動目標,我班嘗試設計並開展了以學習“助跑跨跳”基本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學做解放軍”情景遊戲為主要形式的體育活動,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播放背景音樂《小號手》――用雄壯有力的音樂和模仿動作激發幼兒學做解放軍的積極性

來到户外,我告訴孩子們玩學做解放軍遊戲,併發給他們一顆紅五星佩戴在胸前。孩子們臉上洋溢着自豪感。隨着節奏鮮明、雄壯有力的《小號手》音樂,孩子們自然地挺起胸脯抬起頭,精神抖擻地排好隊伍,開始了準備活動。在音樂的伴奏下,我帶領孩子們學着解放軍的樣子雄赳赳、氣昂昂地練習分隊走,按口令做敬禮、吹號、射擊、投彈等動作。情境逼真,具有鮮明特點的準備活動,激發了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跨戰壕運子彈”――讓孩子在體驗中領會動作要領

我以班長的身份給“戰士們”佈置了“跨戰壕運子彈”的任務。這個任務需要跨兩道“戰壕”,為了保證成功地將“子彈”運回,我讓“戰士們”自選分成兩組,嘗試跨兩種“戰壕”。孩子們一聽跨“戰壕”,都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的任務剛佈置完,他們就分組進行了嘗試。

助跑跨跳要想獲得成功就要學會用力蹬地,向前邁腿,這是我們在備課和親身體驗中摸索出的經驗。為了讓幼兒自己感受到這一點,我用纏上綠色皺紋紙的鬆緊帶設置了兩條寬窄不同的“戰壕”(一條是60釐米,另一條是75釐米)。

在初次嘗試中,跨窄“戰壕”的孩子多是對跨跳信心不足或能力弱的孩子,但由於“戰壕”比較窄,他們跨起來比較容易;跨寬“戰壕”的孩子們因為能力強,跨起來也沒有感到太困難。為了讓他們充分體驗跨越寬窄不同的“戰壕”的方法,在第二次練習時我將這兩組幼兒調換了一下。這樣一來,一些較弱小的孩子就有些畏難。這時,我就鼓勵他們向解放軍叔叔學習不怕困難。看到老師鼓勵的目光,孩子們鼓足了勇氣站到起跑線後,聽到口令就向“戰壕”飛快地奔去。蹬地、起跳、邁腿,嘿!真棒,多數“小戰士”都跳過去了。

在試跳兩次以後,我及時組織孩子們進行交流,讓他們談談自己是怎麼跳過去的,跳寬的和跳窄的有什麼不同。他們總結了經驗,共同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交流時,成功跨過“戰壕”的孩子們表現得既興奮又自豪。那些沒有跳過去的孩子聽了別人的經驗也受到了啟發,有的已經開始躍躍欲試了。但是,再次試跳時,仍然有幾個孩子跳不過去。於是,我又引導他們觀察同伴的動作,分析跳不過去的原因。孩子們觀察後發現,這幾個小朋友之所以跳不過去,有的是因為離“戰

壕”距離相差很遠就起跳,有的是因為跑得慢,缺乏衝勁兒,有的是因為沒邁腿。在同伴的幫助下,這幾個孩子經過總結經驗,終於勇敢地跳過了“戰壕”。

幾次嘗試之後,幼兒自己得出了結論:跨窄的不用跑得太快,跨寬的要使勁跑,用力蹬地;跨窄的輕輕一邁步,跨寬的要邁大步。

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6人一組自由組合,分成4隊進行“運子彈”的比賽。比賽開始了,聽到口令後,“小戰士”就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快地跨過“戰壕”,陣地上的“小戰士”在不停地為自己的“戰友”加油,場面非常熱烈。可是,因為孩子們求勝心切,有的顧不上用力蹬地邁腿跨跳就掉進了“戰壕”,影響了動作的完成。於是,我引導幼兒重新調整了規則。新的規則規定,掉進“戰壕”的戰士所運的“子彈”不算數。這樣一來,孩子們將注意力轉向了跨越“戰壕”的動作,使遊戲真正達到了鍛鍊的目的。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13

《向日葵》是主題《夏日總動員》中的一個活動,它是一個以欣賞為主的美術活動。對於中班的孩子們來説,學習欣賞油畫是比較枯燥的,而且,也具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能夠更好的開展活動,活動前我仔細閲讀了教材,反覆推敲活動過程,最後決定以欣賞為主,繪畫為輔來開展活動。

活動中,我主要從畫家作品的色彩、線條以及造型這三方面來引導幼兒進行欣賞,並有意識地幫助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積累繪畫的方法。活動開展的較為成功,孩子們思維活躍,勇於發言,尤其是用動作來表現畫中的向日葵這一環節,孩子們興致勃勃,積極參與,用各種肢體語言來詮釋自己對作品的理解。當然,活動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尤其是自己的語言需要努力加強訓練。教師可能並不是天才的表演家,但應該是專業知識傳授方面天才的演説家。許多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他們的課之所以吸引人,不僅在於功底深,知識紮實,更在於他們具有突出的口頭表達能力,具有很高的説話藝術。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將要求自己説話要做到條理分明,生動、流暢、準確,而且要做到嚴謹、縝密,同時在聲音上則儘可能聲情並茂,生動活潑。我還應當在活動前注重幼兒生活經驗的補充,使幼兒在活動中有話可説,有感而發,為更好的欣賞作品做好鋪墊。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14

一 ·活動主題:誠信考試 誠實做人

二、活動背景: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每個人的立身之本。時光飛逝,轉眼一學期的學習又將告一段落,我們也迎來了20____—20____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我們要面臨的既是一次學習成果的檢閲,更是一場道德與誠信的考驗,面臨期末全校已經進入了備考階段。嚴肅考風考紀成為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次活動意在使同學們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和培養同學們誠信的意識,並初步學會將誠信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真正做到誠實守信。讓每位同學認識到誠信對於人生的重要性,誠信是做人的一種品質,是職業道德的根本,是個人成就事業的根基。要培養誠信的良好道德品質,就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三、活動目的:

1.全面貫徹、認真學習考場紀律要求。

2.指導大家的認真複習,做好考試準備。

3.加強誠信意識教育,塑造良好道德品質

四·活動對象:咸陽職員醫學系全體學生。

五·活動時間 :20____年12月

六·活動地點:個班教室

七 ·活動流程

1·誠信意識教育

班長 團支書首先向同學們傳達學習有關考試的規章制度,詳細闡述考試過程中誠實守信·認證仔細·沉着冷靜的重要性。接着要求同學們圍繞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結合自身實際闡述自己所理解考試的含義。讓同學們明白考試只是檢測所學知識的手段,是平時努力程度的集中反映。優異的成績要靠自己的真實智慧·辛勤奮鬥來爭取。因此大家一定要遵守學校的校紀校規,用嚴謹的考試作風,嚴明的考試紀律和良好的心態迎接期末考試的到來。

2 請幾位成績優秀的同學講講自己的複習方法和平時學習的經驗。

3 “誠信考試,誠實做人”的簽名活動

組織全班同學在“倡導誠信考試,建立和諧校園”的橫幅上簽名,以便提醒同學們要誠信考試,杜絕一切作弊行為。

4 活動最後由班長和團支書總結性發言再次強調迎接複習的注意事項及考試的注意事項。並祝同學們在考試中獲得優異的成績。

八、活動意義:

通過策劃舉辦這次活動,同學們都充分的認識到了誠信的重要性,大家都會在以後的工作與學習中以誠信的優良傳統美德指導自己的一言一行。古往今來,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誠實守信的人。孔子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只有有了誠信,你才能在社會立足,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才能使他人信服,因為誰都不喜歡被欺騙。因此,做一個誠信之人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以及一個做人的最起碼的原則!要想做到誠信,就要從生活中每件點點滴滴的小做起。今天,我們重温我們優秀的道德文化傳統,並在這豐富的道德資源中,汲取到中華民族騰飛的持久動力。希望同學們能牢記這一點,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處處做到誠信。為將來的人生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九、注意事項:

1、在組織過程中負責人要注意時間的分配,儘量避免由於時間過短和問題過偏而效果不佳。

2、會場氣氛要活躍,但保持會議的紀律;負責人要調動班內氣氛,注意保持會場安靜。

3、通過靈活方式,讓同學更投入到會議,正面認識考試紀律的嚴肅性,讓所有同學都有所收穫。

4、每個班幹部都要積極配合負責人工作,幫助維持會場次序。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15

聖誕卡是學生特別熟悉的事物,他們也非常感興趣,課前積極準備,到商場蒐集賀卡、網上搜集有關聖誕節的各種信息。培養了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能力。在本課預習時,我讓學生充分地所收集的材料,以便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

瞭解聖誕節的相關知識,通過小組討論確定了製作賀卡的設計方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也給學生創建了自主探究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我本着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聖誕卡的製作。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小組合作的精神。使學生完全體驗到活動所帶來的樂趣。為培養

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説出發自內心的祝福話,培養了學生的溝通能力。

通過學生討論、教師演示的方式,引導學生全身心的進入學習狀態,引導通過歸納,總結出製作賀卡的步驟。

自主探究,製作賀卡。播放音樂,使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充分發揮想象把美好的祝願用賀卡展現出來,同時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製作賀卡的實踐能夠達到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評價作品方法較為合理:這一過程中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是學生互評好的作品,而忽略了有“問題”的作品,本課以學生自主評價為主教師評價為輔對賀卡的優處與不足展開充分的評價。達到了活躍學生思維,總結、鞏固知識的目的。

不足之處:

1、在卡紙的顏色選擇上應力求鮮豔,才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

2、教師應事先強調注意寫字規範,不能塗抹。

3、賀卡上的圖案畫的很好,但沒有塗顏色,整體效果欠佳。

4,聖誕節是西方的節日,在祝福的語中,有大部分同學只有一種書寫體形式,以上幾點需在今後教學中改進。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16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種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它既適應我國當前進行素質教育的內在需求,又呼應世界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綜合實踐活動課”自提出後已被廣大教師和學生所接受,實踐證明通過活動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在這次“家鄉文化之旅”的活動中,體會最深的應當是教師,而受益最大的應當是學生。上完這次課,我反覆琢磨,總結出四條經驗:第一、活動的開展不僅要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做,老師也應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和指導者。因為老師的參與,會讓學生感到他們所做的事不是一件隨便的事,而是一件值得他們去重視、去認真體驗的一件事;老師的指導又使他們少走彎路,可借鑑我們已有的經驗幫助他們更快的享受成功。第二、對學生有創意的一些想法或做法,老師應給予讚賞,讓他們的自信發揮極至,促使他們形成再研究的願望,形成良好的“願學”循環。但當學生在活動中遇到挫折時,老師應嘗試用“挫折教育”讓學生品味人生,鼓勵他們勇於面對失敗,培養良好的“抗震”心理素質,為築起他們的人生之塔奠定結實的基礎。第三、課後要有反思。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在每一次活動結束後,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所得與所失,做到“無則加勉,有則改之”,讓反思為下一次課的進步爭取成功的機會。第四、讓評價體系貫穿於活動的全過程,使生生互評及師生共評等評價方式為完善活動方案提供最直接幫助。

這次活動,至少在四個方面讓學生受益匪淺。

一、培養了學生開放合作的意識。在知識爆炸的時代,一個人的學識再豐富也相對有限,要進行創新,光靠個人的力量有時也極難完成任務。學生們必須學會協作。合作意識在現代創新中顯得越來越重要,如此次“家鄉文化之旅”活動課教學中,就有很多幾個人協作才能完成的任務(如小品表演、廣告設計等),有意識的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這次實踐活動,使學生們的合作意識、學習能力、觀察思維、語言表達及創造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在活動中加強人文修養。當今時代,人們都在大力倡導人文教育,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是責無旁貸,我們不僅要指導學生掌握語言文字這個理解表達的工具,更應該讓學生獲得豐厚的人文修養--對古今中外優秀歷史文化的瞭解、積累,對各個領域的探索,對社會的關心,對現實生活的關注。活動前,學生要了解家鄉的人文、地理、歷史,瞭解家鄉的風土人情、民間習俗。因此,學生們閲讀了一些相關的書籍,走訪了一些知情的老幹部,查閲了大量的資料。……這個準備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吸收、積累本土優秀文化,豐富“內存”的過程。交流時,學生雖然是在傾吐,但同時也是再一次地學習,他們在反覆咀嚼、品味這些璀粲的文化。多一次講解,就多一些個人對語言,對文化的感悟和積澱。潛移默化中,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了加強。

三、在交往中提高語文實踐能力。“家鄉文化之旅”是利用本地資源開展的一項語文實踐活動,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交往空間,在整個過程中,他們要主動與人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要通過調查,瞭解各個時期文化的特點。在交流中,要使用規範的口語表達,並且要努力做到發音準確,吐字清晰,音量、語速適中……總之,這樣的交往活動,交往的內容和方式都是富有吸引力的,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四、在生活中激活學生學習語文的情感。“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學習語文不僅要讀有字的書,也要讀無字的書,家鄉文化,處處有情,正是一本內涵豐富的“無字書”。活動中學生們感受到,語文在生活中無時不在,無地不有,語文是最實用的。他們在活動中獲得的這些情感體驗和激起的對語文學習的深厚興趣是潤物無聲的,是持久永恆的。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17

一、設計意圖:

我選擇的是一個科學活動《青蛙》,現在正是春天,結合春季的特徵,我們開展了春季的主題教育,由於青蛙是在春天裏繁殖的一種動物,青蛙媽媽生下了許多的寶寶——小蝌蚪。所以,幼兒們就會經常走到自然角去觀察小蝌蚪,對小蝌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一次。

我問幼兒:“小蝌蚪的媽媽是誰?”

幼兒説:“小青蛙”。

我又説:“那小蝌蚪怎麼長得和青蛙不一樣呢?”幼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臉疑惑的樣子。

故我又根據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中央教育研究所的劉佔蘭教授也指出:孩子們的科學探究應從身邊事物開始,引導孩子們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奧祕,有益於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探究的熱情,使他們從小善於觀察和發現。為此,我就結合新《綱要》精神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此次科學教育活動。

二、主要的教學描述: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青蛙,初步瞭解青蛙的外形特徵及生長過程。

2、使幼兒知道青蛙與人類的關係。

教學準備:硬件方面:青蛙玩具或圖片 青蛙的生長過程圖 小蝌蚪

軟件方面:事先飼養小蝌蚪

教學過程:

一、出示小蝌蚪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觀察青蛙的興趣。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朋友,請你們看一看是誰呢?(小蝌蚪)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嗎?(青蛙)

二、出示青蛙玩具或圖片,讓幼兒觀察青蛙的外形特徵。

“呱呱呱,呱呱呱”小朋友你們好!我是玩具廠的叔叔根據青蛙的樣子做成的青蛙玩具。

提問:

1、青蛙長得怎麼樣的?

2、眼睛、嘴巴怎麼樣的?

3、肚皮、背是什麼顏色的?

4、青蛙有幾條腿?

5、青蛙有頸嗎?頭能轉動嗎?

6、青蛙生活在什麼地方?

三、初步引導幼兒瞭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現在,小朋友們都認識我了,但你們知道我是怎麼變成青蛙的嗎?

1、幼兒先借助已有的經驗講述青蛙的生長過程。

2、教師出示青蛙的生長過程圖,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小蝌蚪是怎麼變成青蛙的?青蛙爸爸和媽媽身下寶寶的時候是怎麼樣的?慢慢長大後又變成怎麼樣了?最後又變成怎麼樣了?

3、遊戲《蝌蚪寶寶變青蛙》,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青蛙的生長過程。

① 假如你是一隻蝌蚪寶寶,圓溜溜的,用身體的動作怎麼做?

②變成小蝌蚪了怎麼做呢?

③長出後退怎麼做?

④長出後退怎麼做?

⑤脱掉尾巴怎麼做?

最後,教師做青蛙媽媽,幼兒做寶寶一起遊戲,將青蛙的生長過程用身體動作來表現。

四、知道青蛙與人類的關係。

1、青蛙有什麼本領?

2、青蛙對我們人類有這麼大的用處,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青蛙呢?

三、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青蛙》結束後,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從選材、設計、準備到教學,雖然我能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季節和興趣需要出發,詳細地考慮了各個方面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但在課後發現還有一些方面有待改進的。

很早聽説過有這樣一節課:“平衡小人”心裏很好奇是怎樣一個生動的課例,正好有幸走進胡醒老師的課堂,有機會聆聽這個關於大班科學的探索活動。活動從開始到結束,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的安排都是老師精心設計和預設的,都給人一種嚴謹的教研風格,評價語、導入語、過渡語、小結語等多個方面充分的體現了科學活動中的語言的規範和機智。在活動中,老師適時的指導孩子,要求明確到位,評價具體親切並且準確,恰到好處的促進了幼兒的探索興趣。回顧下來,受益匪淺。

在活動開始,胡老師以幼兒感興趣的話題:“雜技小人”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通過孩子的自由猜想和進一步的操作探索慢慢的發現奧祕、彙總經驗,豐富的材料給予孩子各種學習嘗試的機會,橡皮泥、夾子、螺絲、磁鐵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讓幼兒從生活經驗獲得知識,使科學活動真正成為幼兒喜歡的日常的興趣活動。對於表格的記錄,更是有效的幫助孩子梳理探索的結果,共同彙總規律,獲得互相學習和提高的機會。

在活動中,當老師發現問題的時候,及時的提出疑惑,在幼兒的再次實踐裏解決問題,使活動更加的有效。值得一提的是活動中的常規,在一般的操作活動中,做到收放自如都是不容易的,但是老師明確清楚的操作要求以及生動的過渡語都為整個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最後的環節,老師提出掛着不同重量的小丑娃在鋼絲上會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這樣帶着問題的延伸活動,使幼兒的學習進一步的拓展,給他們更多挑戰自己的機會。

小小的科學活動帶給孩子的興趣和快樂是不可限量的,我想一個科學活動不在於內容是哪個方面,關鍵是老師如何的深挖和鑽研,怎麼樣的活動是有效的、快樂的、提升孩子興趣和求知慾的,怎麼樣的過程是合理的,可行的、怎麼樣的引導是適時的科學的。要思考的有很多,一個活動的建構在無限的思索和實踐中會越來越完美,就像胡老師的課,給我們帶來的是欣賞和提高,在這次的學習中使我們對科學活動有了更多的啟迪。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18

通過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教研學習,我們知道所謂區角活動,簡單地説就是小組或個別活動,也就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有意識地將整體活動範圍分割成小區活動活動空間,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材料,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活動內容和活動夥伴,主動地進行探索和交往。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及時的分析反思,在觀察指導的基礎上,做好觀察記錄長進行理論、實際的分析。

在這其中,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教師自己,環創是否適宜,佈局是否合理;材料提供上是否要做調整;遊戲中的介入行為是否及時、適時,對幼兒的遊戲是否有推動作用。二是幼兒:孩子的興趣在哪裏,遊戲中需要幼兒積累怎樣的經驗,幼兒是否已經具備幼兒在遊戲中的效、合作等達到怎樣的水平,還存在什麼問題,需要怎樣的幫助……有了分析反思,才能體現指導的價值,幫助我們不斷髮現區活動的價值,促進幼兒在自主遊戲中得到進一步發展。

同時,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將主題與區角有機結合,互相滲透,使主題在區角中生成和發展,使區角在主題背景下豐富和深入,體現課程內容的整體性,促進幼兒整體性發展。

幼兒中班教學活動反思 篇19

前不久,我們教研組內進行的跟進式研討活動,我執教了一箇中班美術活動《瓶子的五彩衣》。本活動選自主題活動《紅黃藍綠》中的一個,活動目標是:1、學習給瓶子“穿衣服”的方法,嘗試用點、線和各種圖案裝飾瓶子。2、感受水粉暈染的效果,在遊戲中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前,我請幼兒收集各種飲料瓶,然後洗乾淨帶到幼兒園來。我還準備了許多操作用品,如:四色顏料盤、面巾紙、海綿、棉籤、一盆水、照片人像等,這麼多的東西擺放在桌子,如何使每個幼兒都能方便地取用,成了我傷腦經的事。後來我想到,把幼兒的每一樣都分好,最終桌子中間只放一盆水、一套顏料、一個放有頭像圖片的籃子,雖然放得少了,但是活動中還是發現有幼兒在蘸顏料時,顯得不方便。

活動第一環節是給瓶子穿衣服。我直接引出活動主題,出示瓶子説:“今天瓶子要去參加朋友的聚會,可是沒有新衣服,這可怎麼辦呀?”。請幼兒講述自己的辦法,幼兒看到桌面上準備了餐巾紙,他們想到了用餐巾紙做衣服。接着,我示範做新衣服的方法:(1)先用海綿吸水淋濕瓶身,給瓶子洗個澡。(2)再用餐巾紙把全身包裹住,露出腦袋(瓶蓋)(3)然後用海綿親親瓶子,使餐巾紙緊貼瓶身。活動第二環節是把瓶子的衣服變成五彩衣。這個環節我本來的設計是打算把準備的頭像圖片貼到瓶子上,給瓶子賦予人物的身份和衣服相吻合,還準備了兩個範例,讓幼兒的作品變得更豐富。但是在這個環節中,我把這兩個設想忘了,導致活動最後,幼兒呈現的作品不夠豐富。後來,到幼兒作畫的時候再想到要補救,給幼兒再看範例意義已經不大了,真正聽懂老師用意的幼兒不多。在幼兒的作畫過程中,幼兒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所以老師的每個提醒,幼兒聽得很認真,如:給瓶子穿衣服的時候要輕輕地、畫畫的時候也要輕柔、蘸顏料時要小心,保持衣着桌面的幹警等。

當然,在美術活動中,評價也很重要,我儘可能提供給每個幼兒表現與表達的機會,允許他們之間存在不同之處,這對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活動中、活動後評價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與活動。在評價中,我對過程中幼兒表現出的認真、耐心、興趣等給予及時的、積極的肯定,不管美術活動結果怎樣,只要幼兒能認真對待並付出努力,那麼他們的作品就應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認可,這樣有助於每個幼兒自信心的形成和發展。

這次執教後,組內老師給我提出了許多活動中的不足之處和保貴的建議,如:活動中對瓶子的稱呼要統一,不能一會兒“瓶子”一會兒“瓶子寶寶”,最後評價作品時要加情景氛圍和加音樂等。通過大家的討論,進行反思和修改教案進行了第二次執教,本次執教雖然也有許多不足之處,但相較前一次的執教效果好了很多,這就是進步,是反思的結果。

活動反思對於我們來説如同一面鏡子,成功的失敗的,盡在反思中顯現,可以讓我們在工作中揚長避短,更加得心應手。反思在教學上指引我們前進之路,在業務上指導我們更完善,更成熟。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幼兒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幼兒生活的綜合能力,發揮幼兒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幼兒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讓我們積極為幼兒營造一個美術創作的樂園,讓幼兒學得輕鬆,學得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dv0ee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