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精選17篇)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精選17篇)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1

今天用了兩個課時跟孩子們一起把課文學完了。從教學策略的選擇上,仍堅持“讀議結合,以讀為主”的原則,把大量時間放在了引導學生讀課文上面。一般來説,諸如此類的課文理解起來障礙不大,只要多讀幾遍,就能把課文內容理解個八九不離十。然而,語文課的教學不能僅僅滿足於孩子們理解了課文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引導他們藉助教材提供的文章範例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提高對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並逐漸學會在自己的習作中加以運用。就本課教學而言,應該説只完成了初步理解文意的初級目標,語言文字訓練不夠,理解感受能力培養缺失,表達方法學習幾乎沒有涉及。因此,這樣的語文課屬於低效高耗。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精選17篇)

究其原因,自認為首要的還是解讀教材、研究教法不夠。備課階段沒能深入解讀教材,對文本的理解較為膚淺,關鍵詞句領會不到位,掌握與課文有關的外圍資料如昆蟲學相關知識不夠;上課過程中組織教學不夠嚴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未被充分調動起來,讀課文的形式不夠多樣化、缺少新意,課堂討論參與範圍較窄,發言者相對比較集中,大部分孩子依然屬於“沉默的大多數”。其次,教學時間分配不盡合理,隨意性較大。第一課時安排了前一篇課文的背誦檢查,前後用去了近10分鐘時間,再加上講課過程中偶爾停下維持紀律、提醒個別走神兒的孩子也會佔去一點時間,再有就是課堂上的一些廢話,致使寶貴的教學時間白白浪費掉了。如果課前考慮周全,很多時間完全可以節省出來用於實質性的學習。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2

根據課文的層次,或以自然段為單位,或者按照意義段來讀,考慮到教學時間不寬裕,在朗讀要求上沒有提出過高的標準,只是強調要讀準確、讀整齊。讀完之後,讓孩子們議一議段落的基本大意,這樣做是為了訓練孩子概括段意的能力,是課程標準明確要求的。議了段意,通常會由我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髮表各自的見解。如讀完本課前第二自然段,我設計的問題是“蟋蟀選擇住址的標準是什麼?跟其他動物相比,蟋蟀的做法體現了什麼?”,孩子們很快就找到了“排水優良”、“有温和的陽光”、“不肯隨遇而安”、“慎重”等關鍵詞,在集體探究了隨遇而安、慎重兩個詞語的意思之後,孩子們對蟋蟀選擇住址的標準和講究程度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而後再讀課文,感覺就明顯不一樣了。

講到蟋蟀住宅的特點時,根據課文的表述,我跟孩子們一起在黑板上畫出了蟋蟀住宅剖面圖,洞口的位置在哪裏,平坦的平台以及九寸深、一指寬的隧道,都被直觀呈現了出來。我感覺這樣做效果不錯。蟋蟀是怎樣建造住宅的,也是解讀課文的一個重點。

遺憾的是由於時間關係,這部分內容講得有些侷促,對教材的挖掘不太夠,只重點幫助孩子們理解了前足扒土、後足踏地、兩排鋸推土等內容,缺少了對蟋蟀弱小與建造住宅工程量巨大的分析對比,也沒能對作者細緻入微、極富耐心的觀察加以提示,更不要説指導學生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了。而這個是本單元教學的重中之中。因此,我對這兩個課時總的自我評價是:教學目標達成度低,教學效果不理想。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3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説明性的科學小品,作者懷着對蟋蟀的喜愛之情,真實地介紹了它的住宅特點和修建的經過,讚揚蟋蟀在惡劣的環境下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導入時我讓學生互相誇誇自己的住宅,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住宅除了在文中用了擬人手法外還需要設計及選擇。接着提問:“圍繞住宅課文主要寫了那幾部分?”有的學生回答:“主要寫了兩部分,一是住宅的特點,二是怎樣建造住宅的。”然後我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標註有關內容加以體會。讓學生讀和思有依據有方向。然後讓學生圍繞每一個問題去讀書,通過讀自己找到與問題有關的語句,可以用自己的話説,也可以用書上的話回答。理清文章的思路。

待同學們與語言文字親密接觸後,我提出更高的要求:説外部特點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設計這一環節是為了訓練學生由具體到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為了讓大家都能領悟蟋蟀住宅的特點,為下文蟋蟀是怎樣建造住宅的以及建造住宅用的是柔弱的爪子,讓每一位學生對蟋蟀產生敬慕之情打下堅實的情感基礎,也為了讓學生把書面語言內化成學生自己的語言,讓學生分小組用自述的方法介紹住宅的特點,學生充滿着激情。本堂課注重學生的主體體現,注意培養學生語言的表達。

教師首先創設情境,然後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自學課文時重點理解蟋蟀住宅特點和住宅修建過程,同時領悟作者在介紹時的運用説明方法;接着讓學生提出問題,進行協作學習,對比學習,學生把生活中人們的住宅和蟋蟀的住宅聯繫起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感悟到蟋蟀的住宅是一項偉大的工程;然後採用變換角色的教法,我引導學生:“同學們,通過學習課文,大家都瞭解了蟋蟀的外形和他住宅的特點,現在假如你就是課文中那隻可愛的小蟋蟀,你會向大家作自我介紹嗎?住宅的樣子能説得清嗎?”聽了我的引導,學生們躍躍欲試,爭先恐後地到講台前結合學生自己總結的板書繪聲繪色的介紹、講解,把蟋蟀的樣子和洞穴的特點都能形象、生動的描述出來,那一舉手一投足的動作神情彷彿自己真的就是蟋蟀,完全入情入境進入角色,比剛開始講的進步多了,聽的同學也是津津有味。

課堂氣氛十分活躍。讓學生扮演蟋蟀工程師來介紹自己如何建築住宅,住宅有什麼的特點等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學生當主角,老師充當一位聽者,師生的角色互換,這樣反饋練習,解決了難點。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4

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獨特的視角,描繪出冬至後萬物的萌動和人們的生活,字裏行間飽含着作者對春天的嚮往,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之情。通過教學,引導學生融入作者描繪的情境中,品味語言,感悟作者對春天的嚮往與熱愛。

一、以“夢”貫全篇。

作者寄“夢”於具體的事物之中,因此,教學中,圍繞着作者的“夢”,以“尋夢”、“品夢”、“續夢”、“圓夢”展開。隨着對課文理解的深入,把課前讓學生蒐集的描寫春天的古詩,以師生對接,同學之間對接的形式展開。在古詩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我”在冬夜裏等待春天的過程是美好的,因為它讓我們始終心懷希望,心懷嚮往。同時,古詩的積累,也使學生感受着古典詩詞的獨特魅力!教師自己描寫春天的詞的展示,對學生無疑有着更深的影響力,從而,為下面填空練習打好了基礎。

二、以讀促理解。

理解課文是離不開“讀”的。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運用了多種多樣的朗讀形式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領會。如,教師範讀,齊讀,指名讀等。在朗讀中品味,在朗讀中情感得到昇華,同時也在朗讀中積累了優美的語句。

這篇文章,語言優美,作者飽含深情的筆墨如歌似詩,教學中良好意境的創設,美的朗讀,讓學生感到的是:語文是美麗的。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5

為了讓學生引導理解課文中科利亞的孤獨和煩惱,我先讓學生結合實際説説自己生病時的感受和心情。由於這些都是自己親身經歷的,所以學生説了很多,有的説很難過,有的説不去上學呆在家裏很無聊。有了自己的感受做鋪墊,學生也就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科利亞孤獨、傷心。當學生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與課文情感相碰撞產生了情感共鳴之後,學生讀起課文來就聲情並茂了。這些是我在執教的過程中感覺到比較滿意的地方。

但也還是存在值得改進的地方,比如:在教學第四自然段的時候,學生已能相當好的歸納文本所描寫的內容和闡述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而我對部分學生的語言沒有做進一步提升,如果此時能進行更有效的教學行為,我想在這裏的教學會更出採,學生對文本的感悟也會更深刻。還有就是因為擔心時間關係在這節課的尾聲課上忽略了學生的回答,導致一個説話內容的重複與一個想像訓練太簡單。

總之,遺憾總是有許多的,不過我想正是這些教學中的不足,才能激勵我前進,為我今後的教學帶來方向。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6

《生命的藥方》講述了14歲的艾迪救治、陪伴因輸血而不幸染上艾滋病的10歲男孩德諾的故事。表現了兩個小夥伴之間純真的友情,是一曲人間真愛的頌歌。文中德諾和艾迪超越生死的友情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把對生命的感悟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如何讓自己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我在學課文時,請學生説説怎樣做就是在好好使用生命,創造無限的價值?怎樣做又是白白糟蹋生命,虛度年華?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見聞。之後,我出示:“生命因_______而精彩”,沉思片刻後,學生紛紛各抒己見,一個個都成了小哲人。“生命因珍惜而精彩,生命因堅強而精彩”等。我趁熱打鐵,趕緊又説:“那麼既然生命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該怎樣好好使用生命呢?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7

當然,在教學《地球爺爺的手》中,我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第一:教學形式及方法比較單一,低年級兒童最喜歡是遊戲、比賽等學習方式。在教學中,還需有的放矢地培養他們的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第二:忽略了對學生的評價。在很多時候,只在擔心時間的問題,關注教師自身與關注學生的因素有時還有些錯位。譬如説,關於引力的磁鐵試驗,當時學生想動手的慾望特別強,但因為不可能讓每一個人滿足的念頭在一瞬間劃過我的心頭,所以就索性沒有讓一個學生動手了;後來,有幾名同學展示了自己寫的字,而且是確實寫的很好,可就因為下課鈴一響,也就隻字未提了……

第三:教學中,還要多鼓勵學生質疑,因為質疑是思維的火花,質疑應該從一年級開始培養。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8

在製作龍鱗的過程中,我讓幼兒先觀察彩紙,讓他們發現紙上的圓。接着,我拋出“怎樣才能剪得又快又多”這樣一個球,讓他們自主探索。有一個小女孩就提出用對摺的方式剪圓。然後,我們就集體驗證了這樣的剪圓方式並在活動中得以運用。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我們通常會看到:教師採用兩種不同的形式策略來進行教學,一種是:教師起主導作用、充當知識權威的角色,圍繞主題進行分析和評價。另一種是:讓幼兒為領導者,引起興趣,讓幼兒自由大膽地展開想象探索,大膽的講述自己想法、感受,教師則適當的的給予引導。在前者的引導方式下,幼兒很明顯受到了教師的影響,與教師所講述的基本差不多,沒有超出教師分析的範圍。而後者,充分的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由於幼兒有自由欣賞和體驗,無論是從表達方式還是表達的內容上,相比前者都有很大的突破。

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對幼兒美術活動的順利開展至關重要。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對某一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將會自覺自願地去鑽研學習,並能激發出驚人的毅力和勤奮。教師只有在日常的教學中,尋找到教學的興趣點,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形式,才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提高幼兒從事美術活的興趣,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從而陶冶幼兒初步的感受美的情趣,發展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9

中外童話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故事語言生動,情節奇異。它按人物形象,通常見的有:常人體童話、擬人體童話和超人體童話。常人體童話人物都是人,但這些人的性格、行為等特別離奇誇張,比如《皇帝的新裝》。擬人體童話,是通過擬人的手法使非人類的事物具有思想感情和人的性格行為,如《木偶奇遇記》。超人體童話主要描寫自然的人物和他們的活動。藉助超常人和自然的妖或寶來展開情節,如《神筆馬良》。

《去年的樹》這篇童話內容很簡單,但其中藴涵着豐富的內涵,因此必須讓學生充分地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其中的道理。處於這樣的思考,第一課時,我確立了兩個教學目標:一是瞭解課文內容。二是初步感受小鳥和大樹之間深厚的友誼,並有感情地朗讀。

一堂課下來,我覺得第二點教學目標比較切實地完成了。學生能很快地理解、分析課文中的詞句,並感受到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種種情感。很不足的就是對了解課文內容這一塊的設計不到位。剛開始,我認為要概括這篇課文的內容非常簡單,一上課,才發現並不是這麼一回事。課後,我仔細想了想,認為今後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 重視瞭解學生的知識結構

平時,我們常常以自己的思維來考慮學生的問題,以自己的思考方法、能力來要求學生,所以常會深感受困惑,覺得學生連這樣的題目都不會做,很不可思議。其實不要説學生和我們的知識結構不同,就是學生自己也存在着差異性。這就要求我 一定要關注全體學生,瞭解不同層次學生間的差異,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結構,根據他們的知識基礎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並且儘量在教學設計中體現出來。

二、 重視板書的設計和應用

國小中段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沒有高段那麼好,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對客觀、形象的事物更容易理解、接受。而恰當的板書設計能把抽象的課文內容形象化、具體化,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起到了枴杖的扶助作用。因此,對於比較難理解的課文,最好藉助一下板書的妙手。而且板書也能使學生更好地 看清文章的結構,對寫作也有很大的幫助。像這次,如果我能把小鳥和樹的關係,以及大樹由樹到燈火的變化過程用圖示表現出來,這樣既降低了難度,使結構明朗化,也可以刺激學生的視神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肯定會好一點。

三、 把握放的度,妥善處理放與抓

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髮表其獨特的見解。針對新課標的這一要求,老師的角色也開始轉變,由起先的保姆型轉化為現在的引導 。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放開手,把權利還給學生。這原本也是正確的,問題就出在,我太以學生為本了,也就是放得過度了,學生跑得太遠了。像分段這一部分,如果那時我提醒學生根據不同時間所發生的事情把它分成兩部分,學生肯定能很快地劃分出來。這樣也沒有違背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吧。

四、重視整體把握和時間的安排

對要進行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先進行估計,想想這一個步驟可能會用去多長時間,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會有意識的,有序地進行教學,保證教學內容的順利完成。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10

從備課到上課,我始終抓住兩個重點:其一、認識《比尾巴》中的生字;其二、在教學各個環節中,都要讓學生體現出他的自信。

與原先的教材相比,現在使用的課改教材中的識字量要大了許多,這對學生來説是一件好事,對教師來説更是一種挑戰,如果每節課只是單純地要學生跟着教師讀準字音,聽教師來分析字形,就把學生放在一個被動的位置,牽着他的鼻子走,這樣,要不了多久,學生就會感到單調乏味,失去了識字的興趣。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深深感到,學生只有切實地參與進課堂,學得活,學得新,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在平時就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才能使學生觸類旁通,為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在教學上,教師的確應該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幫助學生複習鞏固,既能加強記憶,又能引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更活躍了課堂氣氛。實踐表明,在遊戲中識字、記字往往是事半功倍,學生學得輕鬆,潛力得到了發掘,教師也教得帶勁,何樂而不為呢?

新教材最注重的就是要學生主動地去學。從識字到朗讀到表演,一切都需要學生來參與,如果學生從頭至尾,縮手縮腳,畏首畏尾,那麼這堂課無疑是失敗的。在當小老師,小評委朗讀明星的過程,我很高興的看到學生們高高地舉起手,眼中充滿着期待,希望老師能給自己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他們不僅渴望得到老師的讚揚,更願意贏得同伴的認可。如果沒有強烈的自信心支持着他們,教學效果肯定會差很多。在學習中,他們不單做到自己行,更力求做到合作大家行,既有師生間的配合,又有同伴間的一問一答,在這個過程,需要每個人都集中精力投入其中。不僅關係到個人,更關係到同桌,小組,全班。只有每個人都充滿自信地面對每一個要求,才能做到最好。教室不僅是一個學習知識的殿堂也是學生們施展各自才華的大舞台。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須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予以重視。在教學生字時,還應注意每個字要有側重點,或重音,或重形,在教學是還要加強義的學習,並能適當地加以擴展,而不是僅限於課本上的知識。同時,在課堂上還要多激勵學生,對於他們的回答予以中肯的評價,一年級的學生尤其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讚許,這往往會影響到他們今後的學習生活,所以以後,千萬不能吝嗇表揚。在上課時,應變能力還不夠敏捷,尤其,當學生的回答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時,千萬不能操之過急,應循循善誘,共同找到正確答案,不能一口否定,打擊學生的自尊心。以上這些不足處,只有在日常教學中多留意,避免再發生,讓學生學得更開心,對自己更有信心!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11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聽課領導老師們的評價才是我講課的最大收穫。丁老師提到在文本處 理時,淡化了對《泥人張》這篇短文中心的把握。這個短文除了給讀者展示了一個活靈活現的泥人張形象外,更偏重於對泥人張這種不畏強權,敢於抗衡的這種精神 的刻畫。在他説了以後自己才有所體會,但如何能不着痕跡的把這一點在有限的時間內突出來,還有待進一步思考。魯校長提到了本單元的單元目標導讀,要引導學 生去認識中國的這種不登大雅之堂,但在市井裏巷裏廣為人民羣眾所喜愛的民俗文化。這一點是我在文本選擇時就忽略了,也充分體現了我教學思想的不成熟,只想 着如何去組織課堂內容,卻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文本的目標選擇。

他給了一個很好的建議就是在課堂導入時加入一些泥人張優秀的作品圖片,既調動了學生的興 趣,也對這種文化有了一些瞭解。還有覃主任提出的,課堂氣氛前後有着明顯的區別。前半部分沉悶,後面學生情緒剛被調動起來,一節課也接近尾聲了,能不能想 出什麼辦法在開始時就激發起學生進入到課堂、進入到文本中來。這個也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着力去探究的重頭戲,如何讓學生被課堂內容吸引,積極主動地去 學習、去思考。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12

“純 淨水”的故事,滌盪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文中的母親和小女孩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課尾,我設計了“你有什麼話想對文中的母親或是小女孩説的嗎?”目 的是想讓學生從小女孩的身上發現她的懂事、樂於助人、聽從教導……從母親身上,節儉、善於理解人、言傳身教……等優秀的品質。

整節課,以 小女孩的心理變化為線索,重點處理母親的話,在教學過程中有運用比較的方法。整體來説,課上的還是比較成功。但是作為高年級的語文教學,在重視對文本的學 習之外,我更應該把重點放在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上。這是我這堂課的最大收穫,我也會把這收穫有效地運用到我的實際教學中,努力提升學生的表達。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13

在這首小詩裏,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裏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為了總結教學經驗,改進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現將本次授課進行反思如下:

1. 創設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為此,我首先播放歌曲——《小燕子》把學生帶進無限美好的學習情境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了學生學習本課的慾望。

2. 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在教學本課之前,我首先佈置了三道預習題:

(1)藉助漢語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確,句子

讀通順。

(2)標出自然段。

(3)畫出課文中的生字,並做生字卡片。

讓學生按要求提前進行預習,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通過佈置學生課前預習,使學生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速度和效率。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14

《一面五星紅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課文,寫的是一位中國留學生在國外旅遊遇到危險時寧願忍受寒冷和飢餓,也不肯用國旗換麪包,最後暈倒在地,贏得外國友人的尊重和友情的故事。對三年級學生來説,課文篇幅較長,思想性也比較強,對於學習用外在動作表達內心情感的方法,更是不好把握。

閲讀課要主線清晰,但又不能只有幾根“筋”而沒有血肉。首先是選好幾個點,讓學生通過朗讀、思考、體驗、感悟、表達等多種活動,深入閲讀文本,在語言、思維、情感、認識等多方面得到發展。本課我抓住究竟是“我”的哪些行為打動了老闆?這一問題,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4到10自然段,找到一句最能打動老闆的寫“我”的動作的句子。然後交流,重點研讀這個句子,以“趔趔趄趄地走”為切入點進行教學,找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高度結合的這個點。再進入下一環節的教學:課文中還有像這樣的用動作和神態來表達我對五星紅旗的熱愛的句子,請同學們劃一劃,同桌兩人交流交流。請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挑選一個句子進行重點研究,按照我們剛才的學習方法,抓住“我”的動作、神態進行研究。一節課的兩個的“點”,如果教法相同,難免讓人有重複之感。因文而異,採用不同的方法展開對這兩個點的教學。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15

一次失敗的試講讓我徹底清醒了,備課要備學生,要把備教材與備學生結合起來決不是放在嘴邊的一句空話,它的存在的確有實效性。帶着失敗的教訓,我認真去研究學生的認知規律,在第二次備課的時候做了相應的改動。首先,我設計了一個梳理課文內容的環節,以台階一節一節向上來反映“父親” 為造台階所做的準備。這樣一個之前我認為太簡單、不需要考慮的環節在第二次試講時讓課堂一下子就變成了學生的課堂。生在這個階段立刻活躍起來,似乎他們的信心也充足了起來。第二,在訪談的環節,我事先佈置學生自己預習,鼓勵他們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困惑,然後以小紙條的形式收上來。這樣既確保了是學生自己的困惑,又避免了課堂的不着邊際。第二次試講的事實證明,由於課前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看課文,他們的提問既緊扣了文本,又融入了學生的個體理解而有了深度。

當然了在第二次試講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在備課這個角度,我自己認為較之上一次是比較成功的。這次備課的經歷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備課時,將備教材與備學生結合起來的重要。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將激勵和促進我將成功的教學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讓教學成為更有效的教學!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16

這節課的設計,我定位於學生,以學定教。讓學生通過讀文,提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然後從學生的問題入手,通過讀文、感悟、動畫、遊戲、體驗等形式理解課 文,突破難點。這個學期,我着重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前認真地做好預習,學寫批註,把理解的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寫在旁邊,讀後的感悟寫下來;不理 解的詞語和句子劃出來,在旁邊打上“?”,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這節課的展示,已經顯示了成效。學生提問題的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有價值的問題率較高。 有的學生一下就提出了整篇課文的問題所在,如“聲音的波紋是什麼樣的?”、“波紋碰到河岸,又一圈圈的蕩回來”是什麼意思?“回聲到底是怎麼回事”等,這 些問題的提出,也説明學生用心去讀文了。

課開始,我以故事的方式導入,這時學生只能籠統地説出是回聲想象。在學完課文後,我又讓學生通過小明媽媽的角色轉換,告訴小明回聲到底是怎麼回事?明白其中的原理。在他們口述時,如果學生把“石壁”一詞換成“大山”,説明學生真正地瞭解了回聲,達到了落實的目的。

蟋蟀的住宅反思總結 篇17

《一次成功的實驗》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國小讓三個國小生做“逃生”遊戲。初讀課文後,讓學生説一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然後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課文可分為實驗的準備、實驗的經過、實驗的成功原因三個部分,下面的兩個問題讓學生讀課文時思考討論:教育家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這個實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教師在組織討論時,還可以引導學生抓一些關鍵詞語來深化學生理解。例如,“順利”“不假思索”兩個詞。“順利”本意是指“在事物的發展中或工作的進行中沒有或很少遇到困難”,教師可聯繫到最後一段中的一句話來幫助學生理解,“每次孩子們都爭着往外拉鉛錘,結果鉛錘都堵在瓶口,一個也拉不出來。”這實際上是為“順利”提供了相反的註解。因此,在課文的語境中,“順利”實際上含有“迅速的,沒有任何阻礙的”意思。“不假思索”在文中的意思是不經過思考,脱口而出的,學生通過上下文應該不難理解。教師應抓住這個詞適當拓展,讓學生想象女孩説話時的神態,並體會她的思想品質。

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領悟課文中一些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例如,“這位教育家激動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這句話主要講了教育家被女孩的高尚品格深深感動了。由於句中使用了“激動”和“好久”等詞語,才使句子表達的情感更加強烈。

課文有較強的現場感,可以在上課之前或上課之後,讓學生按照教育家做實驗的要求與方法演一演,也可以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通過親身實踐,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提高認識,進一步體驗情感。通過這樣的教學,同學們很輕鬆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這就是我的教學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3pkvk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