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倡議書 >

學習傳統文化倡議書範文(精選4篇)

學習傳統文化倡議書範文(精選4篇)

學習傳統文化倡議書範文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學習傳統文化倡議書範文(精選4篇)

但丁曾説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想成才,必先成人。在中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但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一名優秀的一中人,僅僅關注學習成績是不夠的,只有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才能更好的履行社會責任,實現自身價值。

道德是一個人應具有的基本素質,以德育人也是一中的教育理念和育人宗旨,培養具有高尚道德的高素質人才是一中長期以來堅持不懈的目標,成長為一名有道德的高素質人才,為一中爭光,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和使命。

今天,我們舉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主題實踐活動啟動儀式,並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

在家庭,開展“孝敬長輩,學會感恩”活動。要主動分擔家務,幫助父母洗碗、做飯、洗衣、疊被、掃地、澆花,培養自理、自立能力,乾乾淨淨迎接每一天;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向父母道一聲辛苦,每日為父母做件事,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製作小禮物,給父母過生日,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理解父母、感謝父母,培養孝心,學會感恩;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用好每一分錢,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在家庭中提倡父母與孩子互相學習,共同閲讀經典名著、參加健身益智活動、欣賞高雅藝術,共同進步,積極建設學習型家庭,普及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

在學校,參加“和諧校園,温馨教室”活動。要尊敬師長,微笑待人,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推行校園文明禮貌用語,做到知禮儀、重禮節,加強行為規範教育;倡導同學之間結對互助,通過交流談心、節日聯歡、補習功課、贈送學習用品等形式,互幫互助,互學互愛,養成關愛他人、樂於助人的品德;要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按規則辦事,愛護公物,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關心集體,集體的事一起幹,強化集體觀念,增強合作意識。以班級為基礎,開展建設“温馨教室”活動,面向所有師生,營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的班級輿論氛圍;倡導師生間、同學間關係的和諧、互動,以人為本,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

在社會,參與“志願奉獻,愛心傳遞”活動。接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國情教育,要獻出一份愛心和真情。我們要走進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老齡家庭,為孤寡患病老人、殘疾人和軍烈屬提供服務,幫助他們洗衣做飯、打掃衞生,陪他們聊天談心、讀書讀報,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為自己身邊有困難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愛心天使”;我們要積極投身社區建設,參與社區清潔衞生、環境保護、植綠護綠、公益宣傳和文化活動,做“社區義工”;我們要廣泛參與“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學習宣傳禮儀知識,文明出行,文明上網,禮貌待人接物,做“文明使者”。在各項活動中,增強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用社會實踐作為載體,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同學們,人無信不立,國無德不興。做一個品德高尚、品行端正,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既是我們自身的目標和理想,也是學校、家長、社會對我們的共同期盼,更是我們實現國家振興、民族騰飛的希望。

讓我們與道德相伴,讓道德的茶香在家裏盡情瀰漫,使我們的品性得到陶冶、人生得到涵養。

讓我們與道德相伴,讓道德的清風在校園裏飄蕩,飄過如歌的歲月,飄過成長的時光。

讓我們與道德相伴,讓道德的陽光照亮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化成奔騰不息的暖流,在每個人心中恆久流淌。

倡議人:

日期:

學習傳統文化倡議書範文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隨着現代高科技的迅猛發展及電子技術的應用,電腦辦公、微機打字,加強了漢字的使用性,是人類社會文明又一大進步。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那就是另一面,削弱了人們對漢字的書寫能力。從二十世紀的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電腦的出現和普及,進入了各個領域,即文化教育、醫療衞生、學校家庭及絡辦公等,無所不及。徹底的改變了漢字的書寫方式。對中華傳統的漢字書寫文化,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可謂時間短,變化快。電腦代替了文字書寫的實用性,不管是硬筆還是毛筆都弱化了它的功能,特別是硬筆。比如有的機關幹部提筆忘字,甚至有的乾脆都不會寫字了。尤其是對中國小生影響極大,對於他們來説,漢字的書寫不重要了,寫好寫賴都一樣,反正有電腦了。

書法藝術在我國大約已經存在、發展了兩千多年。它一路輝煌,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的兩千多年裏,相繼湧現出來的書法藝術家燦若羣星。他們的光芒至今還輝耀在中華文化的天空。我國的書法藝術這一中華文化的瑰寶、國粹,兩千多年來之所以長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書法藝術和漢字的書寫與文字的實用融為一體。如果沒有實用性,它的價值就得不到充分的體現和利用。正因為書法藝術和書法的實用性結合得太緊密了,一旦這兩者相互剝離開來,就必然會給書法藝術的存在和發展帶來沉重的打擊。

巨大的變化,也帶來巨大的危機,造成國人書寫漢字能力和水平下降,也着實讓人擔憂。

我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向國人提出倡議:

1、從我做起,提高對中華漢字書寫認識,瞭解中華兩千多年的書寫漢字的歷史和文明。提升現代科技給漢字書寫帶來的危機感,在熟練使用電腦的同時,提倡動手、動筆寫字。

2、從家庭做起,因為家庭是社會的一細胞。讓每一個家庭都融入現代文明的大潮流中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早期教育,早期漢字書寫,為以後學校讀書、識字、寫字奠定基礎;老年人利用閒暇時間,寫寫字,記記事,增加樂趣。

3、從學校做起,學校教育承擔着國家教育的重擔,俗話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漢字書寫要從中國小抓起,從教育抓起,從教師入手,提高書寫興趣和愛好。學校要給學生創造和展示書寫漢字的平台。要求學生:“立大志,做善事,做好人,寫好字”。

4、從國家和社會抓起,重視漢字的書寫,提升書法藝術的生命力。要通過各種輿論和媒體給書法藝術搭台,要通過各種形式比賽和展覽給書法愛好者、欣賞者創造平台。要制定書法教育大綱,開設書法專業課程,普及書法知識和理論,提高書法師資隊伍水平。培養國人的書法藝術欣賞能力,開拓書法藝術存在和發展得新空間。願書法藝術再度輝煌,讓書法藝術之樹常青。

倡議人:

學習傳統文化倡議書範文 篇3

家長和同學們:

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老人,他(她)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尤其利於自己的子孫後代。

當今教育強調知識,教給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技巧,卻很少告訴我們學習和工作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做人的標準是什麼?生命的價值怎樣衡定?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我們沒有真正瞭解金錢的意義,不懂得該如何與人相處,社會公信力的喪失,善、惡、美、醜價值觀的混亂乃至腐敗猖獗,物慾橫流……不可否認,我們已因一味追求享樂而異化為物質和金錢的奴隸,逐物而迷心,精神上的壓力與心靈的苦悶卻與日俱增。然而,當今教育並沒有給我們帶來意想中的快樂和滿足,相反,問題少年、問題青年、校園暴力、家庭問題、社會問題已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相信古代這種儒家文化,及至佛家,道家,只要被我們吸取一點點,都不會出現今天這麼多道德淪喪的問題。

中國的傳統教育文化,重點是孝行的教育。“百善孝為先”,一個“教”字就是“孝”文化,她涵浸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尊敬長輩,孝親父母,一直是中華民族薪火相繼的傳統美德。孝與和諧相伴,與愛心同行。“孝是敬,孝是順”,只有敬和順方可和諧,這是我們每個家庭和睦團結的紐帶,更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潤滑劑和助推器。在大力弘揚優良傳統文化,積極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的今天,弘揚傳統孝德,引導人們“知孝,懂孝,行孝”,共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上海楓葉國際學校向“上海楓葉國際學校的全體家長和同學們”誠懇發出如下倡議:

傳承優良傳統,爭揚孝德之風。中國的孝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自古以來我們就把孝道視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齊家之寶、治國之道”。在當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我們的孝德卻在不知不覺中被淡化甚至遺忘。“烏鴉尚有反哺之義,羔羊亦知跪乳之恩”。面對孝文化教育的缺失,面對孝文化的斷層危機,我們呼籲“上海楓葉國際學校的所有家長和同學們”用中華民族傳統的孝文化滋潤我們的心靈,完善我們的人格,讓我們傳承孝德傳統,爭揚孝德之風,讓孝行天下。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親起於自身,敬親見於小事,事親行孝,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如果把一個家庭比作一棵大樹,那父母就是樹根,兒女就是樹幹,孫子(女)就是枝葉果實。孝親就是用甘露之水澆灌樹根,只有樹根不缺水,根系發達,枝幹果實才能旺盛。可是今天我們給自己的孩子幾乎傾注了全部的愛,卻常常把生我養我的年邁父母置於腦後,這是本末倒置的把甘露水澆向枝葉而不澆樹根,試問這樣的培植大樹的`方法對嗎?試問這樣的家庭能培養出人才嗎?試問這樣的家庭吉祥嗎?

“子欲養而親不待”為人子女的我們,已經習慣了享受父母無私的愛,卻常常忽略了對父母的關心和回報。有多少人在醒悟要對父母盡孝時,卻只能空留永遠的遺憾和愧疚。讓我們懷一份感恩的心,孝敬父母,從根上做起,從自身做起,在生活細節中體現。一杯茶、一碗飯,點點滴滴見真情;一件衣、一牀被,絲絲縷縷連愛心;一個電話、一封家信,字字句句顯孝心。孝親也不一定非要有偉大作為和豪情壯志,更需要的是長久堅持和無悔付出,讓我們從給老人洗腳做起吧,從臨睡晚安做起吧!

孰不知,自己行孝,就是對自己子女最好的關愛;自己行孝就是對自己子女最好的教育。

行孝是最真實、最大的投資;行孝是最好的、最究竟、最真實的富有。

家校動員參與,夯實孝德之基。倡導孝道文化需要家長、老師、孩子的共同努力。切實推進孝道文化進家、住校;真正將孝道文化落到實處,收到實效。“親恩不可忘”,孝子、孫是中天皓月,是東方杲日,是中華民族的天心地膽。親愛的上海楓葉國際學校的所有家長和同學們,我們作為“天心地膽”從今天開始每天誦讀一遍《弟子規》和《朱子家訓》,對照反省,真正做到:“德日進,過日少”。讓我們一起攜手,傳承美德,弘揚孝道,共同創造和諧美好的明天。

倡議人:

日期:

學習傳統文化倡議書範文 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世界上的文明燦若繁星,或崛起或沒落,在繁榮與消亡的周而復始中推動歷史的進程。面對帕特農神廟我們可能會發出驚世之歎,面對盧浮宮我們可能會構建有關西方文明的美好幻想。但是,當金字塔下的埃及文明早已湮沒在黃沙罡風之中,當彼時空前絕後的龐貝古城也在厚若海洋的火山灰下為昔日的文明哭泣,恍然發現,幾千年的演替更迭中,唯一屹立不倒的,便是我們燦爛的華夏文明。

誠如餘秋雨先生曾慨歎:“不管到哪一代,中華文明,永在。”而這一切,文明光輝的背後,你可知曉,是代代相傳的結果,縱使焚書坑儒,縱使朝代更替,或口述或工於筆錄,孔孟之道,儒法之學,在千年的傳承中依舊閃耀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頭。屈平行吟之《離騷》至今仍在汨羅河畔迴響,長久不息;蘇子醉作《赤壁賦》猶在赤鼻磯的月光下回蕩,飄渺悠長。這些文化瑰寶,在千載風雨中毫不褪色,在歲月的淘洗中永葆芳華。

但如今,我們的文化卻在傳承中為人們所淡化,誠如羅素所預言:百年之中,中華民族不斷地在動盪與改革之中刷新着對傳統文化理解的角度,這一過程中有人也在向着崇洋媚外的方向趨近。你可能覺得危言聳聽,但你可曾看到西方節日遠比傳統節日惹人青睞,標着英文的商品更為暢銷……有多少人困惑於繁瑣的古文而將其棄擲邐迤?有多少人對傳統文化不屑一顧。四書五經,禮樂春秋恐怕只是變為中華文化的標籤,琴棋書畫,射騎禮樂書數,只僅僅成為我們印象中的名詞,卻鮮有人涉獵。

我們寧願看到嶄新的冰河紀,也願眼前的景象生生不息,我們豈容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我們這一代人中逐漸流失,失去活力,以殘缺的面貌交到下一代人的手中?百年之後的今天,我們是否會更加註重延續傳統文化的傳承?

讓我們且吟詩一首,聽古樂一曲,這是對古文化的尊重,且留心一草一木,束我一言一行,謹孝悌之道,是對道德傳統的延續與繼承。莫讓枯黃的古籍在風中凌亂哭泣,莫讓凝萃着中華的古字任歲月帶走歷史的痕跡;我們不能彈奏《高山流水》,卻可以讓其傳承於後代,我們不能帶走文明發源地的任何一抔黃沙,卻可以讓其繼續燦爛的書寫着歷史;我們不能將傳統文化的每一份美德賦予實際,但我們可以用行動踐行在社會的構建之中,將美德之風吹向未來。

生於延續千年的華夏文明值得我們驕傲,像傳遞炬火一般將寶貴的文化傳承會更令我們自豪。我們生於羅素所欲言的偉大時代,便更要盡我們之力去讓偉大的文明更加偉大,讓古老的文化在時間的淘洗中逆齡生長,讓千年文明薪火傳承!謝謝大家。

倡議人:

日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changyi/zp0yy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