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倡議書 >

申論倡議書格式及範文

申論倡議書格式及範文

【題解】

申論倡議書格式及範文

倡議書是常用文體之一。那些針對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或是為了完成某些重大的任務由個人或集體帶頭提出些合理化建議的措施,向公眾發出一些公開性的號召,將這些以信件形式書寫出來,就是倡議書。如成立學雷鋒小組的倡議,開展獻愛心活動的倡議等。

【作用】

第一,倡議書具有廣泛的羣眾性。

它可以在較大範圍內調動羣眾的積極性,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共同做好一些有益於社會的事務和開展某些公益活動。

第二,倡議書是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有效的方法。

倡議書的內容一般是同人們的日常生活相關的一些事項。如倡議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生態環境;倡議眾志成城,同心協力,實現祖國的儘快復興等。所有這些都有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屬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

第三,倡議書應寫得情理並重,富有號召力。

倡議書是一種建議、倡導,它不給人一種強制的感覺,所以在這種輕鬆倡導之中,宣傳了真善美,使人們無形之中就受到深刻的教育。

【特點】

(一)倡議書的羣眾性

倡議書不是對某個人、某一集體、或某一單位而言的,它往往面向廣大羣眾,或對一個部門的所有人發出,或對一個地區的所有人發出,甚至向全國發出。所以其對象廣泛的羣眾性是倡議書的根本特徵。

(二)倡議書對象的不確定性

倡議書是要求廣大羣眾響應的,然而其對象範圍往往是不定的。它即便是在文中明確了自己的具體對象,但實際上有關人員可以表示響應,也可以不表示響應,它本身不具有很強的約束力。而與此無關的別的羣眾團體卻可以有所響應。

(三)倡議書的公開性

倡議書就是一種廣而告之的書信。它就是要讓廣大的人民羣眾知道了解,從而激起更多的人響應,以期在最大的範圍內引起共鳴。

【格式】

倡議書的結構分為五部分:標題、稱呼、正文、結尾、落款。

(一)標題:倡議書標題一般由文種名單獨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較大的字體寫"倡議書"三個字。另外,標題還可以由倡議內容和文種名共同組成。如"把遺體交給醫學界利用的倡議書 "。

(二)稱呼:倡議書的稱呼可依據倡議的對象而選用適當的稱呼。如"廣大的青少年朋友們:"、"廣大的婦女同胞們:"等。有的倡議書也可不用稱呼,而在正文中指出。

(三)正文:倡議書的內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寫倡議書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倡議書的發出貴在引起廣泛的響應,只有交待清楚倡議活動的原因,以及當時的各種背景事實,並申明發布倡議的目的,人們才會理解和信服,才會自覺的行動。這些因素交待不清就會使人覺得莫名其妙,難以響應。

2、寫明倡議的具體內容和要求

這是正文的重點部分。倡議的內容一定要具體化。開展怎樣的活動,都做哪些事情,具體要求是什麼,它的價值和意義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寫明。倡議的具體內容一般是分條開列的,這樣寫往往清晰明確,一目瞭然。

(四)結尾:結尾要表示倡議者的決心和希望或者寫出某種建議。倡議書一般不在結尾寫表示敬意或祝願的話。

(五)落款:落款即在右下方寫明倡議者單位、集體或個人的名稱或姓名,署上發倡議的日期。

【例文】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讓傳統文化星耀歷史長河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不僅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而且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是先人創造的沉積與結晶,鐫刻着一個民族國家文化生命的密碼,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機制、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是維護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權的基本依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活動的信息資料庫,是展示人類文明的卷軸。

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隨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在盲目追求經濟發展的影響下,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遭到了眾多的破壞。自然災害、人為原因等都造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不完整和殘缺,嚴重影響了其文化價值和影響意義。而一些地方政府單純為了經濟的發展,大肆開發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卻對其不加以保護和維護,造成了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瀕臨危險,即將失去其擁有的價值和作用,這一切都應當引起政府和社會的關注。而如何採取措施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成為政府的一個重要目標,那麼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採取哪些保護措施呢?

首先,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建立協調有效的保護工作領導機制。針對我國當前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出現的問題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納入法律的範圍之內,對於破壞或損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行為,依法進行嚴厲的制裁措施。各級地方政府應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議程,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整體規劃,納入文化發展綱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法規建設,及時研究制定有關政策措施。要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明確保護範圍、保護措施和目標。

其次,各級政府要不斷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經費投入。通過政策引導等措施,鼓勵個人、企業和社會團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行資助。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隊伍建設。通過有計劃的教育培訓,提高現有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優勢和科研優勢,大力培養專門人才,進一步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最後,要在全社會範圍內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教育力度,特別是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教育帶進校園和課堂,使其在思想上形成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同時要充分利用民間保護組織的作用,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教育工作,在全社會範圍內形成重視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充分發動全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來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着人類社會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體現。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藴含的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是維護我國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權的基本依據。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不僅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需要,也是國際社會文明對話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社會都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力量,保護我國共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changyi/mmq6g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