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倡議書 >

校園禁帶手機倡議書(精選5篇)

校園禁帶手機倡議書(精選5篇)

校園禁帶手機倡議書 篇1

各位家長、各位同學:

校園禁帶手機倡議書(精選5篇)

隨着社會發展,家庭經濟條件的變化,不少同學都配有手機。學生攜帶手機確實方便了與家長、同學間的聯繫,但手機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一、學生使用手機不利於身心健康發展。青少年的免疫系統比成人要脆弱,更容易受手機輻射影響。手機輻射會對青少年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頻繁玩手機遊戲也會使孩子視力下降。學生通過手機互發短信,其中很可能就包含了諸多不良信息。一些學生通過手機談情説愛,過早的踏入了成人世界。

二、學生使用手機不利於學習和生活。多數帶手機的學生將手機用於同學之間聊QQ或發短信。中學生自制力比較弱,往往上課、自習時也在發短信聊天,還有的同學利用手機在晚上就寢時間長時間與人聊天、看電子小説、玩遊戲等。這樣既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也影響了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學習和休息。

三、手機為學生考試作弊提供了便利。由於手機發短信簡單、隱蔽,成了學生作弊的又一理想工具。這不但貽誤了學業,而且敗壞考風、學風,喪失最起碼的誠信美德,對學生學習及塑造良好品德都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四、易形成學生在手機消費問題上的攀比心理。學生購買手機的資金全部直接或間接來自於父母,而手機款式更新快,無論外形、功能、價錢都能成為比較的對象,容易讓學生養成奢侈攀比之風,極不利於勤儉節約良好風氣的培養和形成。

無數的事例説明,中學生使用手機弊遠大於利。現在許多發達國家如德國、英國等已經立法禁止中學生使用手機。我國很多著名中學,如上海外國語大學附中、深圳外國語學校、湖北黃岡中學等,對學生在校期間攜帶使用手機、遊戲機、掌上電腦等都明文禁止,得到了學生、家長的認可和支持。“禁止中學生使用手機,保證其集中精力用於學習和健康成長”的想法,已成為越來越多明智家長的共識。

為加強校園管理,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營造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學校一向禁止學生帶手機回校,但近來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現象有上升趨勢,為此,我校再次發出倡議:我校學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攜帶手機、MP3、MP4、遊戲機等進入校園。一經發現,學生必須將手機等交班主任代為管理,並寫上上交時間和上交人姓名後交學生處進行密封保管,至學期結束時由老師交還給家長。若家長需聯繫學生可打電話到宿舍,或與班主任聯繫。請家長做好對子女的教育引導,積極支持配合學校工作,切勿給孩子配備手機,已經配備的,要及時收回,由家長保管,堅決不允許帶入學校。

學校誠摯的希望各位家長、各位同學給予支持與配合,還我們的校園一片純淨的天空,也給自己留下一片純潔的心靈!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校園禁帶手機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手機已從以前的奢侈品變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工具,然而,它就像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在帶給我們便利與喜悦的同時,也給成長中的學生們帶來了許 多隱患。

首先,手機體積小,容易丟失,很可能造成我們的財產損失。

其次,使用手機對身體不利。據有關專家指出,手機在工作時會產生大量輻射,並且,青少年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高出5%。

第三,作為消費羣體的高中生,很多同學使用手機都存在攀比或趕時髦心理,有些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顧價格,不計後果,無端給父母增加額外負擔。 更為重要的是,有的同學下課玩手機,上課發短信,致使教室經常會響起不和諧的聲音,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也干擾了其他同學的休息;有的同學還把手機作為談情説愛的工具;甚至還有部分同學在考試中使用手機作弊,欺騙自己,也欺騙老師。還有許多同學利用手機上網、聊QQ、玩遊戲,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鑑於以上情況,為了促進學校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夯實學習基礎,提高學習成績,我們向各位家長倡議:

收回孩子的手機。如果還沒有給孩子配用手機的話,請在高中階段儘量不要給孩子購買手機。 同時,向同學們發出倡議:

1、不盲目跟風,不互相攀比,不向家長提出購買手機的要求,不增加家庭的負擔。

2、如果有手機,不攜帶手機進校園,以不帶手機為榮。

3、除了手機,也不在課堂上玩MP3、MP4、MP5等娛樂設備。

4、各班級幹部應率先示範,以身作則,做出表率,堅決不攜帶手機進校園,並能經受同學監督、考驗。

5、上課認真聽講,努力汲取知識,保證聽課效率;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不影響他人的學習,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校園禁帶手機倡議書 篇3

親愛的家長及同學們:

當手機從一種奢侈品變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工具的時候,它就像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在帶給我們便利和喜悦的同時,也給我們中學生的成長帶來了許多隱患。

首先,很多同學使用手機是為了與人攀比,或是為了趕時髦。在購買手機的時候,常常把款式放在第一位而不顧忌高昂的價格。這又給父母額外增加了經濟負擔。更嚴重的是,中學生自我控制力差,有的同學上課期間、自修期間玩手機、發短信,嚴重影響聽課效果和自修效率 ;甚者,有的同學把手機作為戀愛的傳音帶,整夜在發信息聊天;更有甚者,有的同學使用手機在考試中作弊!許多同學在課餘時間用手機上網聊QQ、玩遊戲,更是嚴重的分散了學習注意力,荒廢學業!或許,有的同學會説,我們使用手機是為了方便和家長聯繫,那麼,我們手中的他校訊通卡在學校的公共電話機上可以免費撥打親情號碼,也可以到教師辦公室借用電話。已經完全可以滿足你們與家長的溝通和通訊要求了。

其次,手機是貴重物品,由於體積較小,容易丟失,因此很可能造成損失。 第三,使用手機對身體健康有不良的影響。中學生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高出50%,嚴重的危害了青少年的智力發育和健康成長。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我們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那麼,就請同學們收起手中的手機吧!

鑑於以上情況,為進一步淨化校園環境,高一年級特向全體學生髮出以下倡議:

1、作為中學生,不攜帶手機進入校園;

2、不向父母提出過分要求,不以各種理由索要手機。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校園禁帶手機倡議書 篇4

水是生命之源。節約利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安全,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面對日益嚴峻的乾旱形勢,特向全園師生及廣大家長朋友發出如下倡議:

一、充分認識節水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樹立良好的節約用水意識,養成良好的節約用水習慣。

二、樹立正確的用水觀念、科學的用水態度和合理的用水方式,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身體力行,勤儉節約,杜絕“跑、冒、滴、漏滴”等現象的發生。

三、用水時避免大開水龍頭,減少水的流量,儘量使用臉盆洗臉、洗手。用完水後要及時擰緊水龍頭,避免長流水現象,節約每一滴水。

四、節約淋浴用水,縮短淋浴時間,堅持使用節水設備,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將水耗降至最低。

五、提倡一水多用,分質使用,洗臉水用後可以洗腳,然後沖廁所,澆灌植物和衞生間用水儘量使用二次水,廚房洗菜用水後衞生間可以使用。

六、科學用水,提高日常用水重複利用率,遇到有浪費水資源的現象,及時制止。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加入到節約水資源的隊伍中,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增強節水意識,養成節水習慣,加強節水宣傳,讓節約用水成為我們日常學習、生活的一部分,以實際行動為節約用水儘自己的一份責任!

校園禁帶手機倡議書 篇5

陽春三月,祖國的每一個角落都將再度掀起學習雷鋒精神的高-潮。學習雷鋒活動就像一縷永不停息的春風,讓我們乘着春風伸出自己熱情的雙手,撒出一片赤誠,用我們的愛心喚醒孤獨,用我們的真誠幫助他人走出困境,用我們的熱情讓將要到來的三月温暖起來。

三月學校少先隊大隊部特向全校同學發出如下倡議:

1、學習方面——刻苦學習: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需要的就是擠勁和鑽勁,學習是艱鉅的勞動,需要艱苦的付出,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所以,學習上要有敢於吃苦,樂於吃苦的精神與行動。抓住大好春光,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2、生活方面——艱苦樸素:不攀比,不挑吃穿,着裝整潔,愛惜文具,珍惜勞動成果,及時關水、關電等,爭創“節約型”校園。

3、養成方面——以苦為樂。養成良好習慣,值日、打掃衞生時能吃苦耐勞,對集體負責,樂於奉獻社會。勤彎腰,撿起地上的果皮紙屑;勤動手,除去課桌上的字、畫,特別是塗改液留下的“斑斑淚痕”,把公共區域牆壁上的污痕徹底清潔,讓牆壁潔白如新,把學校打扮得整潔、美觀。

4、安全方面——學習雷鋒叔叔的“嚴於律己”精神,班級組織開展“課間活動看誰最安全”、“看誰最守交通規則”,觀看“安全教育”錄像等活動。

5、愛心捐獻——學校計劃將舉行一次“學雷鋒,助人為樂不留名”的捐獻活動。我們的捐獻口號是:少買一包零食,省下一點零錢,幫助一個同伴,度過貧困難關。捐獻原則:自覺自願,量力而行,切莫攀比,數額不限。捐獻日期:暫定下週星期二課間操時間。捐款使用:資助我校家境貧困的在校學生。家境確有困難的學生可向各中隊遞交申請,經大隊部審核情況屬實,可用該項資金進行資助。學校將成立“白沙完小愛心基金”,對捐款基金設立專門賬號,專款專用。

同學們,快行動起來吧!紀念雷鋒的日子裏,不能缺少你的參與;企盼愛心的目光裏,不能缺少你的幫助。請你微笑禮讓、文明用語、勤儉節約、遵章守紀……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學習雷鋒精神,讓“雷鋒”活現在新世紀的今天,讓雷鋒精神永駐白沙校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changyi/kjgvz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