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實習 >實習心得體會 >

工程地質實習心得大綱

工程地質實習心得大綱

~海陽地區,魯中南地區的斷陷盆地內也有分佈,與下伏的上侏羅統地層及上覆的第三系地層呈不整合接觸。下統青山組為一套火山巖系。主要由安山巖、玄武巖、粗面巖及火山碎屑巖等組成,厚度1089~6007米。上統王氏組為頁巖、砂巖、砂礫巖、礫巖,厚度1196~6681米。

工程地質實習心得大綱

(一)、魯西地層分區

1. 下白堊統青山組(k1q)

青山組主要分佈於魯西地區的蒙陰、平邑、萊蕪、鄒平、臨朐、沂源等盆地中及沂沭河流域的郯城、莒縣、沂水、安丘等地,其中以蒙陰盆地發育較好。

青山組以中基性巖為主,火山巖系發育。按巖性分為三段:

第一段:由火山角礫巖、火山 集塊巖、火山角礫凝灰巖及礫巖組成,與下伏地層分水嶺組呈假整合接觸。

第二段:在蒙陰地區由凝灰巖與粉砂巖互層組成,上部及下部粒度粗,中部細,為青山組的重要層段。

第三段:由火山角礫巖、集塊巖夾安山巖、玄武巖組成。

2. 上白堊統王氏組(k1w)

王氏組分佈於臨朐、馬站、莒縣、安丘等地。

王氏組按巖性分為三段:

第一段:以紫紅色、灰綠色砂巖、砂礫巖、礫巖、凝灰質砂礫巖為主,間夾頁巖、粉砂巖,屬河流相,局部屬洪積相沉積,厚42m。

第二段:以黃綠色、灰綠色、灰黑色及紫色頁巖、砂巖為主,屬河湖相及湖相沉積,厚500—1600m。

第三段:主要為灰紫、灰黃、灰綠色的砂礫巖,屬河流相沉積,厚300—500m。

(二)、魯東地層分區

魯東地區也分為下白堊統青山組(k1q)、上白堊統王氏組(k1w)。

1. 下白堊統青山組(k1q)

青山組主要分佈於魯東地區的諸城、膠州、即墨、萊西、萊陽等地,尤以諸城、萊陽一帶出露良好。按巖性分為三段:

第一段:主要巖性為安山巖、安山集塊角礫巖等,厚度1000—3700m。

第二段:主要以流紋質角礫巖為主,厚度400—2840m。

第三段:主要巖性為安山巖,厚度260—1340m。

2.上白堊統王氏組(k1w)

王氏組主要分佈於諸城、萊陽等地。王氏組按巖性分為三段:

第一段:由棕紅色、灰綠色及紫紅色粉砂巖、細砂巖、礫巖組成,屬河流相沉積,厚274—827m。

第二段:由棕紅色、灰綠色泥巖、粉砂巖、礫巖組成,屬河流、淺湖交互相沉積,厚527—1389m。

第三段:上部由灰色、灰綠色及紫紅色泥巖、粉砂巖、細砂巖組成;下部由棕紅色、灰色礫巖及粉砂巖、細砂巖組成。屬河流相及牛軛湖相沉積,厚369—1457m。

第五節 新生界

新生界除缺失古新統地層外發育均比較齊全,主要分佈在魯西南、魯西北平原區及中新生代斷陷盆地內。地層的分佈和巖相受構造及古地理控制較為明顯,以陸相沉積為主,夾基性火山巖。近年來在濟陽坳陷中發現海相沉積夾層。

一、 第三系

山東省第三系地層十分發育,全省三個地層區均有出露。

(一)、下第三系

1. 魯西地層分區

本區下第三系十分發育,分佈在蒙陰、平邑、泰萊、汶口、肥城等盆地中。

1923年將新泰官莊附近的一套紅色砂巖命名為官莊組(e2-3g)。巖性為礫巖、砂礫巖、砂巖、粘土巖,中段夾泥灰巖,厚度1545~2386米。

2. 魯東地層分區

下第三系僅發育黃縣組,分佈於膠東半島的黃縣(今為龍口)一帶。

黃縣組是一套含煤巖系,主要由碎屑巖、泥巖、煤、油頁巖、泥質灰巖組成,最厚可達1600m。

3. 華北平原地層分區

本區自燕山運動以來,由於頻繁的地殼運動,形成了一系列的沉積坳陷,沉積了巨厚的下第三系,主要為灰色、雜色泥巖和砂巖互層,夾少量碳酸鹽巖、油頁巖和石膏,厚約4000—5000m,是良好的儲油巖系。共分為孔店組(e2k)、沙河街組(e2-3s)、東營組(e3d)。

(二)、上第三系

1. 魯西地層分區

上第三系主要分佈於臨朐、昌樂、安丘、沂水及濟寧、德州等地的中生代盆地內,由泥巖、粘土巖、砂巖、炭質頁巖、硅藻土頁巖、淡水灰巖及玄武巖組成,地層有牛山組(n1n)、山旺組(n1s)、堯山組(n1y)、巴漏河組(n1b)。

其中山旺組是著名的中新世地層,產有豐富的化石,化石種類繁多,有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昆蟲等。

山旺組產有豐富的硅藻土礦,呈灰白、灰綠色、白色,質輕,疏鬆多孔,質量好,除硅藻土外,還有厚度小、品位低的磷礦。

2. 魯東地層分區

本區上第三系發育不好,主要為棲霞縣玄武巖組(nq)、唐山棚組(nt)。

棲霞縣玄武巖組和唐山棚組礫巖零星分佈於棲霞城南之小方山,唐山棚之方山、花山、唐山及蓬萊西部西山等地。

3. 華北平原地層分區

魯西、北平原由鑽孔揭露廣泛發育第三系地層。下第三係為棕紅色、灰色、灰綠色泥巖、頁巖、砂巖、含礫砂巖、礫巖夾灰巖、白雲巖等。上第三系地層為河流相淺灰色及棕紅色砂巖、泥巖沉積。

本區分為館陶組(n1g)、明化鎮組(n1m)。館陶組是一套灰白色礫狀砂巖、細砂巖和棕紅色的泥巖互層,底部為含石英、砂礫巖,巖性穩定,分佈較普遍。明化鎮組上部為土黃、棕黃色泥巖與粉—細砂巖互層;下部為棕紅色泥巖夾粉細砂巖,厚600—800m。

二、 第四系

從下更新統到全新統均有發育。堆積物成因類型複雜,分佈與地貌有密切關係。

地面所見的下更新統上部為灰白、灰綠色砂礫層;下部為灰白色、蘭灰色粘土礫石層,為河湖相沉積。見於沂沐河中、下游的郯城縣小埠嶺、臨沂縣豆家嶺一帶。中更新統分佈在沂河中、下游及丘陵、山麓地區。為沖積、坡積、洪積的紅色砂質粘土及黃褐色粘質砂層。上更新統分佈廣泛,各水系附近,沿海平原均有發育。為沖積、洪積的黃褐色粘質砂土、砂質粘土、砂及砂卵礫石等組成。山前地帶發育坡積、洪積的粘質砂土、砂質粘土夾巖石碎塊及砂礫透鏡體。全新統成因類型複雜,分佈廣泛。為粘土、砂質粘土、粘質砂土及砂卵礫石等。

魯西、北平原經鑽孔揭露下更新統主要為棕紅、灰色粘土,砂質粘土夾砂層。中更新統為棕紅、棕黃和灰綠色粘土及砂質粘土互層,夾數層粉細砂。上更新統為鏽黃色黃土類土,巖性以粘質砂土為主,其次砂質粘土夾粉細砂透鏡體,全新統為灰黃色、灰色粉砂、粘質砂土和灰黑色淤泥層。

附一:浮來山地質概況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位於山東歷史文化名城莒縣城西9公里處的浮來山,雖海拔僅298.9米,但由於有“天下銀杏第一樹”,中國第一部文學批評理論專著《文心雕龍》作者劉勰晚年曾居此校經,是山東省第四個省級地質公園,而名揚中外,成為一座即“有仙”又“有龍”的文化名山。

一、自然老人的饋贈

浮來山地質遺蹟保護區(地質公園),位於山東省莒縣、沂水、沂南三縣交界處。主峯有三座,佛來峯在北、浮來峯在西、飛來峯在東南,呈三足鼎立之熱,皆屬莒縣管轄,最高處海拔298.9米。保護區主要劃定的地質遺蹟和人文景觀集中的三峯周圍。從地質學的角度來説,浮來山地處沂沐斷裂帶的中部,其東西兩側,分佈着昌邑——大店、安丘——莒縣、沂水——湯頭、 唐阝吾阝——葛溝等四條地質大斷裂。浮來山所在的汞丹山隆起區,是膠南隆起區和魯東隆起區的分界線。構成浮來山山體的巖石,主要是石灰巖和砂、頁巖。如果在灰巖發育的地區,浮來山的石灰巖根本不足掛齒,但在這一地區卻成為稀有現象。因為不僅在浮來山以西30千米以內沒有石灰巖,而且由此向東根本就不會再見到石灰巖。所以古人將其命名為浮來、飛來,還是有點科學道理的。

據地質專家介紹,大約在四、五億年之前,這一帶還是汪洋大海,和其它地區一樣,這裏也形成過層層疊疊、漫無邊際的沉積巖(石灰巖即其中一種),後來隨着地面抬升,海水退去,在十分漫長的地質作用下,那些暴露在陸地的沉積巖,絕大部分被剝蝕的蕩然無存。但是,因為一個非常偶然的地質事件的發生,突然改變了浮來山一帶的沉積巖的命運。那就是在浮來山的東西兩則,同時分別發生了南北走向的地殼斷裂,而被這兩條斷裂切下來的地殼,隨之沉了下去,並由此躲過了被剝蝕的厄運得以保存下來。再後來,在地殼的繼續變動中,那塊曾經沉下去的地殼,又在汞丹山隆起時,被抬出了地面,於是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由石灰巖等構成的浮來山。由於抬升時東西兩側“用力”不均,西側的升力大於東側,又使本來呈水平狀的巖層向東發生了傾斜,因此浮來山的巖層如今是近乎直立的產狀。

二、人文旅遊的勝地

浮來山是一座非常古老的文化名山,東距莒國故城(今莒縣)9千米,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週期。周武王十三年(約公元前十一世紀),封少昊之後茲輿期於莒。當時莒國的一位國君死後就葬於浮來山東北麓,即我們現今看到的浮來山八景之一莒子墓。著名的史籍《左傳》記載了春秋時期,魯國國君魯隱公和莒國國君莒子在浮來山執手結盟、共倡和平的史實〔(魯)隱公八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於浮來”〕。據《續高僧傳》記載:晉太元(公元376—398年)間,高僧竺法汰背銅佛來此山住錫立寺,據此可以斷定浮來山是北方佛教禪宗最早的傳入山林之一。

在文學史上,浮來山有着重要的歷史地位。我國第一部文學評論鉅著《文心雕龍》作者劉勰的故居定林寺就在佛來峯下。該寺始建於南北朝,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總共三進院落,南北長95米,東西寬52米,自前向後,依次是大雄寶殿、校經樓、三教堂等。山東省政府於1977年將定林寺劉勰故居,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勰,字彥和,東莞莒人”(《梁書》),生於公元465年,死於532到538年。37歲時,完成了“體大慮周”“文犀駭目,萬舞動心”的曠世之作《文心雕龍》,晚年出家,法號慧地,棲息定林寺,埋頭校經,圓寂後,葬於寺西塔林。校經樓即當年劉勰校經藏書之所,該樓為硬山雙層建築,原名毗盧閣,清同治十三年易現名。1962年,為紀念《文心雕龍》成書1460年,郭沫若親題“校經樓”並勒石以志。如今校經樓已經闢為劉勰研究資料中心,內陳劉勰塑像,生平介紹和“龍學”研究著作等。其光輝思想歷經15XX年仍青春永駐,人們把《文心雕龍》和劉勰,稱為浮來山人文意義上的“龍”和“仙”,應該是當之無愧的。定林寺內,更能稱“仙”的是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的“天下銀杏第一樹”。此樹高24.7米,幹圍15.7米,蔭及近二畝,清順治甲午(公元1654年)莒州太守陳全國詩曰:“大樹龍盤會諸候,煙雲如蓋籠浮丘。形分瓣瓣蓮花座,質比層層螺髻頭。史載皇王已廿代,人經仙釋幾多流。看來今古皆成幻,獨子長生伴客遊。”銀杏王雖歷三千年,至今仍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堪稱天下奇觀。

定林寺前的怪石峪,刻有“象山樹”三個篆字,落款“隱士慧地題”,傳為劉勰親筆,解放後建六角亭護之。亭南立有郭沫若所題“文心亭”石碑。關於“象山樹”的含義有兩種解釋,一説定林寺內銀杏樹大的象山;另一種説法是三字各有所指:“象”(同“像”)指寺內佛像,“山”指浮來山,“樹”當然就是銀杏王了,若按後一種解釋,則浮來山的最主要的景觀都囊括在三字構成的畫圖中,足見書家之立意不凡。文心亭周圍還有不少古人題刻,供遊人觀摩欣賞。

地學教研的課堂換個角度審視浮來山,我們可以發現,在地質科學研究、地質教學、地質旅遊和地學科普等方面的價值,較之人文景觀,毫不遜色,我們不妨稱之為“科學美”。進一步説,浮來山甚至可以幫助人們閲讀地球、閲讀巖石。如果把浮來山的三座峯巒比作千層餅狀的三個麪包,而麪包的皮膚又被自然老人的巨手剝掉了,那麼,我們看到的是由厚薄不等、層層疊疊的巖石構成的山體。這些巖石地層,由西向東(未傾覆前是由下向上),越來越年輕,其中的晚輩是形成於4億年左右的奧陶紀灰巖,位於浮來山東坡;它們的祖輩——震旦紀土門巖羣,伏在浮來峯西坡山腳處;倆者之間,承上啟下的則是寒武紀頁巖和灰巖。

浮來山地質遺蹟保護區的主要自然景觀,大都集中在定林寺附近。從山東坡進山門坊,沿松柏相擁的大道傍峽谷右岸,上行約千米,飛來、佛來二峯南北相對而立,夾在中間的是浮來八景中的清泉峽和怪石峪。定林寺便坐落在清泉峽水陰、佛來峯山陽的高坡上。從門前向南,跨過古藤纏繞的柳橋,便踏進了怪石峪林林總總的怪石之中,但見濃廕庇日的墨鬆裏,或伏或立、或挺或扭的青灰色奇石,有的如卧地反芻的老牛,有的似臨澗飲水的小羊,有的象猛虎,有的賽醒獅,有的象面容慈祥的老者,有的如珊珊學步的孺子……,真是千姿百態,目不暇接。難怪古人讚道:“具體渾成側佛鬼,一拳縮小岱恆嵩。”清泉峽在怪石峪東面,石隙中湧出的泉水,連同上游來水,在這裏彙集成譚,把峽谷中茂密的竹林滋潤的蒼翠欲滴。這裏最堪稱奇的景觀是仙書石,即在一塊佈滿青苔的石板上,有天然形成、體兼行草的“清泉澗流”四個遒勁的大字。用地貌學的觀點來看,怪石峪和清泉峽一帶,是一處典型的巖溶(喀斯特)地貌景觀。形成於寒武紀的張夏組厚層灰巖,向東傾斜幾近直立狀,從三面山坡上流下來的降水,帶着空氣和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形成帶有碳酸離子和氫離子的溶液,沿着具有可溶性的石灰巖孔隙和裂隙,經過持續不斷的溶蝕作用,便形成了溶溝、石牙、溶洞和巖溶泉水等巖溶地貌。怪石峪的怪石,就是地貌學所説的石牙,正是由於巖溶作用的精雕細鑿,才使這些石牙具有了很強的觀賞價值。清泉峽的仙書石,同樣是巖溶作用的傑作。灰巖中一些抗溶蝕作用較強的成分,在溶蝕中形成細小的石牙和溶溝,而這些突出的石牙又恰好排列成“筆劃”於是就成了“仙書”。至於“書”什麼“字”,則純屬巧合。古人認識到“仙書”系石之筋文構成”(《重修莒縣誌》),應該説已經非常接近科學了。

怪石峪西側,直立的山巖下面有一個山泉,叫卧龍泉。泉池呈正方形井狀,泉口不足一米,豐水季節,泉水漫溢,旱季不枯。泉水硬度較大,將鎳幣輕輕置於水面,能漂浮數分鐘方沉。南側泉壁下方,砌一尊雕鑿精細的龍頭,“龍顏”面向東方,左面與泉壁垂齊,僅能看到的它的左臉、左眼和向後飄拂的龍鬚。傳説若干年前,泉內生存一種頭生雙耳的“龍魚”(學名鰻鱺),因生於莒地,故名莒龍。後因環境變遷,龍魚絕跡。自此,取名卧龍泉,以警示後人保護生態環境。卧龍泉西北方數十米處,還有一泉,叫救生泉。據載,清咸豐初年,捻軍過莒,鄉民避亂於浮來山,因人多泉寡,飲水奇缺,幸有略識風水者,掘地尺許而現清泉,救了眾生。亂後遂將此泉名為救生泉。從卧龍泉和救生泉旁出露的巖石地層判斷,兩泉生成於寒武紀饅頭組砂頁巖中,從南北兩側山坡上滲入地下的降水,沿着巖石層理,向下運送,在這裏遇到新裂構造,原來的地下水通道被破壞,於是溢出地表,行成了裂隙泉。 在定林寺後面的佛來峯向陽坡上,有一條天然造就的通衢大道——“神仙路”,路面被雨水沖刷的乾乾淨淨,寬敞明亮,不生雜草,行人走在上面,非常愜意,防滑效果還不錯。仔細觀察,路面縱向排滿很細的石條,據説在“路”旁的山坡上,經常有人揀到燕子石。其實這是一條巖層直立的頁巖出露帶,燕子石中的“小燕子”,便是6億年前生存於海中的三葉蟲的骨骼化石。地質工作者根據這些巖層的厚薄和古生物的種類,可以判斷這些巖石形成時海水的深淺、波動情況和年代。

考察了這些景觀之後,可以回過頭來再從地質背景上,研究一下“天下銀杏第一樹”的長壽原因。銀杏,又名白果樹、公孫樹,銀杏科,是和恐龍同一時代的生物,因此被稱為活化石。除了物種本來具有生長慢、壽命長的特性外,浮來山銀杏王能經歷三千年風雨而今仍枝繁葉茂,也與特殊的地質背景有關:一是地處三山環抱之中、避風、向陽、冬暖夏涼,氣候適宜;二是生長在與怪石峪、卧龍泉等地貌和高度相同的灰巖溶蝕階地上,土壤厚實、肥沃,養分充足;三是基底巖石(頁巖、灰巖)的產狀,決定了它既可以從高處源源不斷的向銀杏樹輸送水分和養分,又不至於太澇和太旱。以上幾種地質因素和其它各種因素結合起來,形成了優良的生態環境,於是造就了這一世界之最。

浮來山還有一處以龍命名的景觀,這就是飛來峯頂端東坡的雲龍崖(又叫蟠龍巖)。該崖(巖)分上下兩道,南北長近百多米,每道高兩米多,恰似兩條繡花絲帶,束在飛來峯的額頭上。從稍遠處看去,崖面上的圖案,既象大腦回紋,又象堆在一起的豬肥腸,在近處觀察,又會發現,這些“回紋”和“肥腸”並不連續,而是分成若干形態各異的“段”或“團”,“段”的長短几十釐米不等,“團”的大小,有的似碗,有的象盆,一律呈灰褐色。關於雲龍崖的形成時間和形成原因,當地百姓中流傳着不少神話傳説,但是都不能用唯物主義的觀點作出科學的解釋。地質專家告訴我們,所謂雲龍崖,也是一種巖溶現象,只不過這層灰巖形成的海洋環境和地質時代,與怪石峪的灰巖不同,後者形成的早,海水深而靜;前者形成的晚,海水淺而且動盪不寧。雲龍崖的灰巖,在先期形成尚顯“幼稚”的時候,被外力擊碎甚至搬運過,後來再次發生沉澱和膠結。當這層灰巖被“抬”出地面後,沉澱和膠結晚的部分抗風化力弱,便在溶蝕作用下形成了小溶溝,那些相對老的“碎塊”,就突出為小石牙了。考察過程中,我們在雲龍崖的一處巖石斷面上,發現了“年紀”更大的砂巖碎礫膠結在灰巖之中,進一步佐證了前面的推理。在飛來峯的南端,有風化的花崗巖露頭,説明曾經發生過巖漿侵入活動。在其他遊客看來可能無趣的現象,在地質學家的眼裏,卻有可能成為“至寶”。浮來峯西坡的震旦紀土門羣巖石地層標準剖面,就是這樣一處常人看似“無趣”的地質現象。在這裏的一條山溝中,分佈着一些南北走向、厚薄不等、垂至於地表的巖層,看上去連荒草都不多生,但就是這裏,不僅完整保存和出露了震旦紀土門羣中的黑山官莊組、二青山組、佟家莊組、浮來山組、石旺莊組等五組巖石地層,而且是浮來山組地層的建組層型剖面所在地!出露如此完整、連續的土門羣地層,不僅在山東省獨此一處,就是在華北地區也不

多見。加上這地層傾角大,便於觀察比較,理所當然地成為研究土門羣地層的理想剖面。其中石旺莊組灰巖中普遍發育的“樹枝狀”、“蠕蟲狀”碳酸鹽泥晶細脈,以實物形態記錄了距今6億年左右發生的地震事件,是研究古地震十分難得的依據。正是這些獨特的地質遺蹟,才使浮來山具有了“地質教學天然課堂”的美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ixi/shixi/eklnz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