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實習 >實習報告 >

大學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拒絕中國式過馬路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拒絕中國式過馬路——福建xx大學20xx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申報材料

主題遵守交通法規關愛生命旅程 拒絕中國式過馬路

內容:一、以調查問卷和直接詢問的形式瞭解市民過馬路的方式、心裏的想法和建議。

二、提醒路人不要違反交通法規。

三、自身學習並宣傳交通法規。

地點:福建省福州市火車站、寶龍城市廣場、五四華林路口、東街口、萬象城、省交通樞紐中心

實踐過程:

1.活動前奏

1.1確定活動主題和內容

此次社會實踐的主題是“遵守交通法規關愛生命旅程 拒絕中國式過馬路”, 活動內容主要圍繞主題,以走訪社會調查為主。內容大致分為以下幾點:1.現場取材、拍照2.我們將對一些違反交通法規的行人進行勸阻,3.配合協警工作,瞭解過馬路的注意事項。4.進行現場問卷調查,徵集羣眾的看法、意見。5.收集材料,總結報告及活動意義等。

1.2安全教育,細化各項準備工作

首先,對團隊成員進行安全教育,學習、瞭解交通法律法規。其次,明確此次實踐目的和內容,強調活動的要點與注意事項。再次,如何學會更好的溝通,製作調查問卷,借好綬帶,調查好哪些路口違章較嚴重,學會如何處理緊急情況,做好時間安排和各成員工作安排等。

在確定了活動主題和活動內容及安全教育後,我們動員團隊成員,在指導老師耐心的指導下,我們有序開展工作,分工合作,查詢資料,設計問卷,瞭解福州市區的一些概況,我們根據信息詳細的制定相關問題,以及解決措施。

2.調研過程

2.1瞭解現狀

通過網絡、報紙和新聞等傳播媒體,我們得知所謂的“中國式過馬路”是網友對部分中國人集體闖紅燈現象的一種調侃。“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與紅綠燈無關。”“只要大家一起過馬路,就沒有車敢撞我們,綠燈行,紅燈也行。”的觀念在人羣中尤為廣泛。而《道路交通安全法》似乎也只能約束機動車而管不住行人。福州,作為海西發展新都市,為了響應國家對“拒絕中國式過馬路”的號召,於XX年6月1日開始對非機動車和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的現象進行整治。當日起,福州開罰“中國式過馬路”,對行人闖紅燈罰款10元,非機動車闖紅燈罰款20元、闖禁行罰款50元。開罰初期,警方將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帶頭闖紅燈者,將“必收罰單”。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我們小組就而今福州“中國式過馬路”現象進行調查。

紙上得來終覺淺。所以我們在瞭解媒體的信息之後又組織隊員對福州市火車站,寶龍城市廣場,五四華林路口、東街口、萬象城等地進行實地考察。發現問題並並

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有些時候比媒體上的更為嚴重。

我們的隊員還向協警瞭解關於“中國式過馬路”的現象。從他們口中,我們瞭解到,闖紅燈的羣體大部分為年輕人,老人和小孩都相對比較自覺。讓他們感動到無奈的是,有的年輕人對他們的勸説置之不理,冷眼相對。我們還詢問了他們對於如何解決“中國式過馬路”的一些看法。

2.2問卷調查

調查問卷隨機進行,因此,我們團隊分小組行動,每兩人一小組,對行人進行問卷調查。在調查中,我們遇到了一些困難,早上在調查時發現多數行人面色匆匆,願意參與我們的問卷調查的人寥寥無幾。午後,氣温有所下降,隊員們在忙碌了將近4個小時後,或許是氣温的下降,又或許是隊員們的不懈努力的原因,終於有越來越多的行人表示願意接受問卷調查。

2.3對“中國式過馬路”現象進行規勸

7月7日至7月九日,隊員們按原計劃出發前往福州幾個較大的人羣聚集中心(福州市火車站,寶龍城市廣場,五四華林路口、東街口、萬象城等)對“中國式過馬路”現象進行調查,並對闖紅燈的非機動車和行人進行規勸,阻止了許多試圖闖紅燈的行人並向他們普及交通法規,讓其真正認識到闖紅燈對於自己和他人的危害

3.整理問卷和統計問卷

7月10號,我們對問卷進行整理和統計最後得到有效問卷120份。

4.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從調查的結果和實踐中我們看到了“中國式過馬路”的真正原因以及行人的那種從眾心理現象。我們的實踐小組阻止了許多試圖闖紅燈的行人並向他們普及交通法規,讓其真正認識到闖紅燈對於自己和他人的危害。該次社會實踐意義重大,讓我們看到了福州交通的真實現象,認識到了部遵守交通法規的危害性。我們總結了公眾無視交通規則的原因:

①.缺乏生命意識和規則意識。生命是無價的,部分羣眾沒有形成良好的尊重生命的意識,不懂得去敬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同時又缺乏必要的規則意識,不去遵守交通規則,又在從眾心理的支配下,文明出行和安全出行難以保障,這是導致“中國式過馬路”出現的最根本原因。

②.部分交通設施設置不合理,導致行人不去遵守交通規則。部分十字路口的交通設施如紅綠燈設置不合理,導致過馬路時間不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中國式過馬路”問題的產生。

③.“違法成本”太低了,處罰起不到震懾作用。雖然有的城市對於闖紅燈給出10元不等的處罰,但行人還是不以為然。實施起來也不太容易,當一羣人一起重生馬路,你要罰哪一個呢?

④.排斥守紀者心態。網絡上曾流行一則笑話稱:一中國男孩,交一外國女友,某晚開車帶女友兜風,遇紅燈,見無人,開過,次日,二人分手,男孩不解,女孩:連紅燈都敢闖,以後有什麼事不敢幹?不久,該男孩交一中國女友,亦是開車兜風,紅燈、無人,等候,次日,分手。男孩不解,女孩:連紅燈都不敢闖,以後還敢幹什麼?我想這是一種排斥守紀者心態。當一羣人集體闖紅燈,有一個人在等綠燈就會被大眾認為很傻,不入流,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少的人願意規規矩矩的。

⑤.發生了規則的異化,原來紅燈停綠燈行、排隊依序、駕駛規則等都被放到一邊,扎堆前行、拼搶上車、強行併線成了眾人奉行的“潛規則”。有規不行,違規成風,潛規迭出。由此看來,“中國式過馬路”等現象,其實陷入了一種規則困境。

收穫: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看到了 “中國式過馬路”背後存在着許多問題。中國的交通從來都是“以車為本”,從而逼着行人闖紅燈。有些城市的馬路非常寬(就像此次社會實踐的五四路),有幾十米寬,綠燈時間又很短。當行人跑得慢一點就來不及在綠燈結束前到達對面,只能在馬路中間等待。為了能夠順利的過馬路,行人常常闖半個紅燈,搶在右轉的車輛之前過馬路。類似“中國式過馬路”的問題還有不少。如一些城市裏街頭路邊的草坪綠地變成了“方便”之處,這種不文明的行為被稱為“中國式方便”。一些行人縱身一躍橫跨公路護欄,被稱為“中國式跨欄”。公交車站人們蜂擁而擠上公交車,被稱為“中國式上車”。正在行駛的車輛突然一個急轉,強行插入一條車道,可稱為“中國式併線”。着實令人吃驚,原來我們身邊存在着這麼多不文明現象,很多時候不管有意無意,各種“中國式”做法便成了一種自然選擇,甚至到了不這麼做,反而會被認為是不正常的地步。

所謂的“中國式過馬路”,其實已經成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種痼疾。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都有相應的“路權”,任何一方都不能侵犯他方的交通空間。但在道路資源有限的背景下,各方相互爭奪“路權”的情況到處都是。行人不看紅綠燈,不走斑馬線;機動車常在人行道、非機動車道上橫衝直撞;一些司機不遵守交通法規,做出闖紅燈的瘋狂行為。由此造成的種種混亂,不僅所害了他人的權益,而且造成巨大的安全隱患。

路權是人人因享有的一種權利。對路權的爭奪,並不是一定要分出輸贏的比拼,而是要平衡各方的權益,實現道路資源的共享,進而達到共贏的目的。實際上,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個人的所作所為都會對社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不同的是,有的人以自身的文明言行,最大程度地傳遞着“正能量”,而有的人,則在茫茫人海中隨波逐流,甚至引發令人討厭的“負能量”。由此而言,當我們在馬路上行走或駕車的時候,更應該好好的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中國式過馬路”那羣人中的一員?

破解“中國式過馬路”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質題,還是一道社會管理題。如何協調社會關係、平衡各方利益,制定體現一人為本、公平正義等理念的社會規則,提升規則的科學性?如何在規則實施中一視同仁,對違規者依法進行懲處,提升規則的公信力?不僅考驗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也需要大家的參與和監督。人人行動起來,共同遵守和捍衞良性規則,才能實現社會和諧運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ixi/baogao/0o8kj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