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飲食禮儀 >

中餐席位禮儀知識(精選12篇)

中餐席位禮儀知識(精選12篇)

中餐席位禮儀知識 篇1

1、入座後姿式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 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中餐席位禮儀知識(精選12篇)

2、用餐時須温文而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尤其要招呼兩側的女賓。

4、吃中餐首先要注意筷子的使用。中式餐飲的主要進餐工具是筷子,標準的握筷姿勢。過高或過低握筷,或者變換指法握筷都是不規範的。在使用筷子夾菜時不要在菜餚上亂揮動,不要用筷子穿刺菜餚,不要將筷子含在口中,不要讓菜湯滴下來,不要用筷子去攪菜,不要把筷子當牙籤,不要用筷子指點別人。需要使用湯匙時,應先將筷子放下。

5、其次要注意自己的吃相。進餐要文雅,不要狼吞虎嚥,每次進口的食物不可過大,應小塊小口地吃。在品嚐已入口的食物與飲料時,要細嚼慢品,最好把嘴巴閉起來,以免發出聲響。

6、喝湯時,不要使勁地嘬,如湯太熱,可稍候或用湯勺,切勿用嘴去吹。

7、食物或飲料一經入口,除非是骨頭、魚刺、菜渣等,一般不宜再吐出來。需要處理骨刺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掩嘴,用筷子取出放在自己的餐盤或備用盤裏,勿置桌上。

8、口中有食物,勿張口説話,如別人問話,適值自己的口中有食物,要等食物嚥下後再回話。

9、客人入席後,不要立即動手取食。而應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舉杯示意開始時,客人才能開始;客人不能搶在主人前面。

10、夾菜要文明,應等菜餚轉到自已面前時再動筷子,不要搶在鄰座前面,一次夾菜也不宜過多。要細嚼慢嚥,這不僅有利於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禮儀要求。決不能大塊往嘴裏塞,狼吞虎嚥,這樣會給人留下貪婪的印象。

11、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歡的萊吃,或者急忙把喜歡的菜堆在自己的盤子裏。整個進餐過程中,要熱情與同桌人員交談,眼睛不要老盯着餐桌,顯示出一副貪吃相。

12、最後要注意牙籤的使用。正式宴會中,不宜當眾使用牙籤,更不可用指甲剔牙縫中的食物,如果感覺有必要時,可以直接到洗手間去除掉。在餐桌上必須用牙籤時,最好用手捂住嘴輕輕剔,而邊説話邊剔牙或邊走跑邊剔牙都不雅觀。

13、用餐的動作要文雅,夾萊時不要碰到鄰座,不要把盤裏的菜撥到桌上,不要把湯潑翻。不要發出不必要的聲音,如喝湯時“咕嚕咕嚕”,吃菜時嘴裏“叭叭”作響,這都是粗俗的表現。

用餐結束後,可以用餐巾、餐巾紙或服務員送來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頭頸或胸脯;在主人還沒示意結束時,客人不能先離席。

中餐席位禮儀知識 篇2

中國餐飲文化漫談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情深、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藴含着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個小孩子生下來,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續,“吃蛋”寄寓着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孩子週歲時要“吃”,十八歲時要“吃”,結婚時要“吃”,到了六十大壽,更要觥籌交錯地慶賀一番。這種“吃”,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涵。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

通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又出現了新的時代特色。如於色、香、味、型外又講究營養,就是一種時代進步。十大碗八大盤的做法得到了改革,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華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碰撞中,應該有一個堅固的支點,這樣它才能在博採眾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

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也就是中華飲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內涵。因此,對於中華飲食文化基本內涵的考察,不僅有助於飲食文化理論的深化,而且對於中華飲食文化佔據世界市場也有着深遠的積極意義。我認為,中華飲食文化就其深層內涵來廛,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精、美、情、禮。這四個字,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藴,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繫。

精,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內在品質的概括。孔子説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反映了先民對於飲食的精品意識。當然,這可能僅僅侷限於某些貴族階層。但是,這種精品意識作為一種文化精神,卻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滲透、貫徹到整個飲食活動過程中。選料、烹調、配伍乃至飲食環境,都體現着一個“精”字。

美,體現了飲食文化的審美特徵。中華飲食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美。這種美,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是指它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孫中山先生講“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將對“味”的審美視作烹調的第一要義。《晏氏春秋》中説:“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美作為飲食文化的一個基本內涵,它是中華飲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

情,這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社會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簡單視之,它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社交活動。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採訪。朋友離合,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於在飯桌上表達惜別或歡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風波,人們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這是飲食活動對於社會心理的調節功能。過去的茶館,大家坐下來喝茶、聽書、擺龍門陣或者發泄對朝廷的不滿,實在是一種極好的心理按摩。 中華飲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為“飲德食和、萬邦同樂”的哲學思想和由此而出現的具有民族特點的飲食方式。 對於飲食活動中的情感文化,有個引導和提升品位的問題。我們要提倡健康優美、奮發向上的文化情調,追求一種高尚的情操。

禮,是指飲食活動的禮儀性。中國飲食講究“禮,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很大關係。生老病死、送往迎來、祭神敬祖都是禮。禮記禮運中説:“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三禮”中幾科沒有一頁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禮指一種秩序和規範。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體現着“禮”。 我們談“禮”,不要簡單地將它看作一種禮儀,而應該將它理解成一種精神,一種內在的倫理精神。這種“禮”的精神,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中。

中餐席位禮儀知識 篇3

中餐餐具的擺放與使用方法

中餐的主餐具包括筷、匙、碗、盤等;中餐的輔餐具(即在用餐時發揮輔助作用的餐具)有:水杯、濕巾、水盂、牙籤等。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紙杯中,公用的筷子和湯匙最好放在專用的座子上。

① 取菜要文明,應等菜餚轉到自己面前再動筷,不要搶在鄰座前面。一次取菜不要過多,更不能端起菜盤往自己盤裏撥。

② 如果要取遠處食物,不要站起來去拿,可請鄰座或服務員幫助。

③ 進餐時應閉着嘴細嚼慢嚥,儘量不發出聲音。嘴內有食物時切勿説話,更不要大聲談笑,以免噴出飯菜、唾沫或讓別人看到口內的食物。

④ 喝湯時不要發出響聲,湯菜太熱,稍涼後再食用,忌用嘴吹去熱氣。

⑤ 如果遇到自己不喜歡吃的菜餚或主人為自己夾菜時,不要拒絕,可取少量放在自己的餐盤內。

⑥ 上蝦、蟹時,有時送上水盅供洗手用,水面灑有玫瑰花瓣或檸檬片,切勿當作一道湯食用。洗手時兩手輪流沾濕指頭,然後用餐巾或小毛巾擦乾。

⑦ 就餐過程中,不可玩桌上的酒杯、盤碗、刀叉、筷子等餐具。

⑧ 如果不小心將餐具碰落,或者將酒水碰灑,不要着急,應向鄰座致歉並請服務員再另送一套。

⑨ 吃剩的菜,用過的餐具、牙籤及骨、刺等都要放入盤內,忌隨意亂扔。

⑩ 剔牙時要用牙籤,而不要用手指,並用手或餐巾遮口。

中餐席位禮儀知識 篇4

一、斟酒

敬酒之前需要斟酒。按照規範來説,除主人和服務人員外,其他賓客一般不要自行給別人斟酒。如果主人親自斟酒,應該用本次宴會上最好的酒斟,賓客要端起酒杯致謝,必要的時候應該起身站立。

如果是作為大型的商務用餐來説,都應該是服務人員來斟酒。斟酒一般要從位高者開始,然後順時針斟。如果不需要酒了,可以把手擋在酒杯上,説聲“不用了,謝謝”就可以了。這時候,斟酒者就沒有必要非得一再要求斟酒。

中餐裏,別人斟酒的時候,也可以回敬以“叩指禮”。特別是自己的身份比主人高的時候。即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輕叩幾下桌面表示對斟酒的感謝。

酒倒多少才合適呢?白酒和啤酒可以斟滿,而其他洋酒就不用斟滿。

二、敬酒時間

敬酒分為正式敬酒和普通敬酒。正式的敬酒,一般是在賓主入席後、用餐前開始就可以敬,一般都是主人來敬,同時還要説規範的祝酒詞。而普通敬酒,只要是在正式敬酒之後就可以開始了。但要注意是在對方方便的時候,比如他當時沒有和其他人敬酒,嘴裏不在咀嚼,認為對方可能願意接受你的敬酒。而且,如果向同一個人敬酒,應該等身份比自己高的人敬過之後再敬。

三、敬酒順序

一般情況下應按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明主次,避免出現尷尬的情況。即使你分不清或職位、身份高低不明確,也要按統一的順序敬酒,比如先從自己身邊按順時針方向開始敬酒,或是從左到右、從右到左進行敬酒等。

四、敬酒要求

敬酒分為正式敬酒和普通敬酒。正式敬酒是指宴會一開始的時候,主人先向大家集體敬酒,並同時説標準的祝酒詞。這種祝酒詞內容可以稍長一點,但也就是在五分鐘之內講完。

無論是主人還是來賓,如果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向集體敬酒,就要求首先站起身來,面含微笑,手拿酒杯,面朝大家。

敬酒的方式

文敬

即有禮有節地勸客人飲酒。酒席開始,主人在講完祝酒詞後,便開始第一次敬酒。這時,主客都要站起來,主人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並將空酒杯口朝下,説明自己已經喝完,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席間,主人還應到各桌去敬酒。

回敬

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當主人領完第一輪酒,客人要回敬主人,和他再乾一杯。回敬的時候,要右手拿着杯子,左手託底,和對方同時喝。乾杯時,可以象徵性地和對方輕碰下酒杯,不要用力過猛,非聽到響聲不可。出於敬重,可以使自己的酒杯較低於對方酒杯。如果和雙方相距較遠,可以以酒杯杯底輕碰桌面,表示碰杯。

互敬

這是客人與客人之間的“敬酒”。為了使對方多飲酒,敬酒者會找出種種必須喝酒的理由,若被敬酒者無法找出反駁的理由,就得喝酒。在這種雙方尋找論據的同時,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得到昇華。

代飲

這是一種既不失風度,又不使賓主掃興的躲避敬酒的方式。如果你不會飲酒,或已飲酒太多,這時他人再次向你敬酒,你就可請人代飲。代飲酒的人一般與自己有特殊的關係。在婚禮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飲的首選人物,故他們的酒量必須大。

罰酒

這是中國人“敬酒”的一種獨特方式。“罰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最為常見的是對酒席遲到者的“罰酒三杯”。

中餐席位禮儀知識 篇5

吃飯的時候,小孩往往會被告誡不許用筷子敲打碗盆。尤其是家裏請客吃飯時,更不能用筷子胡亂地敲打碗盆。這究竟是為什麼?一種經常的説法是這種規矩是和乞討的忌諱有關的。

因為只有乞丐討食時才會用筷子敲打碗盆。一説與古代“蠱毒”傳説有關。相傳蠱是一種人工培養的毒蟲,人將百蟲放進壇裏,經過多年後打開看時,必定有一個蟲子把其它的蟲子都吃光,這個勝利者就叫“蠱”。

用蠱的粉末放在食物裏毒害他人時,就要在下毒時邊唸咒語邊敲打碗盆,以便使蠱起作用。所以,用筷子敲打碗盆就犯忌諱。

筷子是中餐中最主要的進餐用具。握筷姿勢應規範,時餐需要使用其他餐具時,應先將筷子放下。

筷子一定要放在筷子架上,不能放在杯子或盤子上,還則容易碰掉。如果不小心把筷子碰掉在地上,可請服務員換一雙。在用餐過程中,已經舉起筷子,但不知道該吃哪道菜,這時不可將筷子在各碟菜中來回移動或在空中游弋。不要用筷子叉取食物放進嘴裏,或用舌頭舔食筷子上的附着物,更不要用筷子去推動碗、盤和杯子。有事暫時離席,不能把筷子插在碗裏,應把它輕放在筷子架上。

在席間説話的時候,不要把筷子當道具,隨意亂舞;或是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用筷子指點他人。每次用完筷子要輕輕地放下,儘量不要發出響聲。

中餐席位禮儀知識 篇6

中國的飲宴禮儀號稱始於周公,千百年的演進,終於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飲食進餐禮儀,是古代飲食禮制的繼承和發展。飲食禮儀因宴席的性質、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區,也是千差萬別。古代的飲食禮儀是按階層劃分:宮廷,官府,行幫,民間等。而現代飲食禮儀則簡化為:主人(東道),客人了。

點菜禮儀

1、有中餐特色的菜餚。宴請外賓的時候,這一條更要重視。像炸春捲、煮元宵、蒸餃子、獅子頭、宮爆雞丁等,並不是佳餚美味,但因為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國人的推崇。

2、有本地特色的菜餚。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饃,湖南的毛家紅燒肉,上海的紅燒獅子頭,北京的涮羊肉,在那裏宴請外地客人時,上這些特色菜,恐怕要比千篇一律的生猛海鮮更受好評。

3、本餐館的特色菜。很多餐館都有自己的特色菜。上一份本餐館的特色菜,能説明主人的細心和對被請者的尊重。

同時,在安排菜單時,還必須考慮來賓的飲食禁忌,特別是要對主賓的飲食禁忌高度重視。

餐具禮儀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盤、碗、碟、筷、匙六種。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紙套中。公用的筷子和湯匙最好放在專用的座子上。

中餐上菜的順序一般是:先上冷盤,後上熱菜,最後上甜食和水果。

用餐前,服務員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濕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臉。在上蝦、蟹、雞等菜餚前,服務員會送上一隻小小水盂,其中漂着擰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飲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時,可兩手輪流蘸濕指頭,輕輕涮洗,然後用小毛巾擦乾。

座次禮儀

這個“排座次”,是整個中國飲食禮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從古到今,因為桌具的演進,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應變化。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家宴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

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一路敬下。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左手邊依次為2、4、6……右手邊依次為3、5、7……直至匯合。

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然後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為2、4、6、8,右手邊為3、5、7。

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筷子禮儀

一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時,不能坐在餐桌邊,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盞或茶杯。

二忌擲筷:在餐前發放筷子時,要把筷子一雙雙理順,然後輕輕地放在每個人的餐桌前,相距較遠時,可以請人遞過去,不能隨手擲在桌子上。

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橫一豎交叉擺放,不能一根是大頭,一根是小頭。筷子要擺放在碗的旁邊,不能擱在碗上。

四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暫時離開時,要把筷子輕輕擱在桌子上或餐碟邊,不能插在飯碗裏。

五忌揮筷:在夾菜時,不要把筷子當作道具,在餐桌上亂七八糟地揮舞;也不要在請別人用菜時,把筷子戳到別人面前,這樣做是失禮的。

使用筷子的十大禁忌

1、用筷子推碗

2、用筷子扒拉飯

3、鑽探筷子

4、用筷子傳遞食品

5、夾來夾去

6、扎食品

7、夾菜滴答

8、橫跨筷子

9、猶豫不定

10、舔筷子

中餐的十大優點

1、家庭就餐,心情愉快。

2、一日三餐,吃植物油較多。

3、吃飯用筷子。手腦並用。

4、日常生活中,喜愛喝綠茶。

5、以各類雜糧為主。

6、一日三餐,常吃些豆類食品。

7、日常生活中,喜吃些新鮮的瓜果。

8、常用姜、葱、蒜、辣椒、胡椒等佐料,具有殺菌消脂的作用。

9、每天吃新鮮的蔬菜。

10、日常生活中,很少吃罐頭及醃臘製品。

中餐席位禮儀知識 篇7

中餐禮儀

(一)由多桌組成的宴請桌次排序

在安排多桌宴請的桌次時,除了要注意“面門定位”、“以右為尊”、“以遠為上”等規則外,還應兼顧其他各桌距離主桌的遠近。通常,距離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離主桌越遠、桌次越低。

在安排桌次時,所用餐桌的大小、形狀要基本一致。除主桌可以略大外,其他餐桌都不要過大或過小。

為了確保在宴請時赴宴者及時、準確地找到自己所在桌次,可以在請柬上註明對方所在的.桌次、在宴會廳入口懸掛宴會桌次排列示意圖、安排引位員引導來賓按桌就坐,或者在每張餐桌上擺放桌次牌(用阿拉伯數字書寫)。

(二)單主人宴請時的位次排序

在本排法中,以主人為主心,住房其餘座位和客房人員各自按“以右為貴”原則一次按“之”字形飛線排列,同時要做到主客相間。

(三)男女主人共同宴請時的座次排序

男女主人共同宴請時的排序方法是一種主副相對、以右為貴的排列。男主人坐上席,女主人位於男主人的對面。賓客通常隨男女主人,按右高左低順序依次對角飛線排列,同時要做到主客相間。國際慣例是男主賓安排在女主人右側,女主賓安排在男主人右側。

(四)同性別雙主人宴請時的座次排序

第一、第二主人均為同性別人士或正式場合下宴請時用的方法,是一種主副相對、按“以右為貴”的原則依次按順時針排列,同時要做到主客相間。

飯桌中的“排座次”

中國的飲宴禮儀號稱始於周公,千百年的演進,終於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飲食進餐禮儀,是古代飲食禮制的繼承和發展。

飲食禮儀因宴席的性質、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區,也是千差萬別。古代的飲食禮儀是按階層劃分:宮廷、官府、行幫、民間等。而現代飲食禮儀則簡化為:主人(東道),客人了。

作為客人,赴宴講究儀容,根據關係親疏決定是否攜帶小禮品或好酒。赴宴守時守約。抵達後,先根據認識與否自報家門,或由東道進行引見介紹,聽從東道安排,然後入座:這個“排座次”,是整個中國飲食禮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從古到今,因為桌具的演進,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應變化。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家宴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

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一路敬下。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左手邊依次為2、4、6……右手邊依次為3、5、7……直至匯合。

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然後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為2、4、6、8,右手邊為3、5、7。

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中餐席位禮儀知識 篇8

使用調羹,主要是喝湯,有時也可以用調羹盛裝滑溜的食物。尤其是在喝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使用時,不要將調羹碰碗、盤發出聲響

從外向裏舀(吃西餐則應從內往外舀),調羹就口的程度,要以不離碗、盤正面為限,切不可使湯滴在碗、盤的外面。

2、喝湯時不能發出響聲

有的`同學對此不太注意,嘴裏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這是十分粗俗的。

3、口對着熱湯吹氣

有時端上桌的湯很燙,這時,應先少舀些湯嘗一嘗。如果太燙,可將湯倒入碗裏用調羹慢慢地舀一舀,等湯稍許降温時,再一口一口地喝。

4、將湯碗直接就口

當湯碗裏的湯將喝盡時,應用左手端碗,將湯碗稍為側轉,再以右手持調羹舀湯。不要將湯碗端起來,一飲而盡,這樣做不符合餐桌禮儀的要求。

中餐席位禮儀知識 篇9

(1)座次安排。

正式宴會,一般都事先安排座次,以便參加宴會者入席時井然有序,同時也是對客人的一種禮貌,非正式的宴會不必提前安排座次,但通常就坐也要有上下之分。安排座位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一是以主人的位置為中心。如有女主人蔘加,則以主人和女主人為中心,以靠近主人者為上,依次排列;

二是要把主賓和夫人安排在最主要的位置。通常是以右為上,即主人的右手是最主要的位置。離門最遠的、面對着門的位置是上座,離門最近的、背對着門的位置是下座,上座的右邊是第二號位,左邊是第三號位,依次類推;

三是在遵從禮賓次序的前提下,儘可能使相鄰者便於交談;

四是主人方面的陪客應儘可能插在客人之間,以便與客人交談,避免自己的人坐在一起。

(2)賓主禮儀

主人的禮儀

在宴會開始前,主人應該站立門前笑迎賓客,晚輩在前,長輩居後。對每一位來賓,要依次招呼,待客人大部分到齊之後,再回到宴會場所中來,分頭跟客人招呼、應酬(家庭便宴比較隨便,主人不一定在門口迎客,可在客人到達時趨前握手招呼)。主人對賓客必須熱誠懇切,一視同仁,不可只注意應酬一兩個忽略了別的客人。

入席前,煙、茶不可全部假手他人或服務員代勞遞送,主人應儘可能地親自遞煙倒茶。

上菜後,主人要先向客人敬酒,説一些感謝光臨的客氣話。此後每一道菜上來,都要先舉杯邀飲,然後請客人“起筷”。要照顧到客人的用餐方便,及時調換菜點或轉動餐枱。遇到有特殊口味的客人要及時調換菜點。

席散後,主人要到門口,恭送客人離去。對那些在宴請中照顧不多的客人,應説幾句抱歉和感謝之類的話。對走在後面的客人,可略為寒暄幾句。

做客禮儀

作為應邀參加宴會的客人,如時赴約,舉止得當,講究禮節是對主人的尊重。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服飾。客人赴宴前應根據宴會的目的、規格、對象、風俗習慣或主人的要求考慮自己的着裝,着裝不得體會影響賓主的情緒,影響宴會的氣氛。

②點菜。如果主人安排好了菜,客人就不要再點菜了。如果你參加一個尚未安排好菜的宴會,就要注意點菜的禮節。點菜時,不要選擇太貴的菜,同時也不宜點太便宜的菜,太便宜了,主人反而不高興,認為你看不起他,如果最便宜的菜恰是你真心喜歡的菜,那就要想點辦法,儘量説得委婉一些。

③進餐。進餐時舉止要文明禮貌,“不馬食,不牛飲,不虎咽,不鯨吞,嚼食物,不出聲,嘴脣邊,不留痕,骨與穢,莫亂扔。”面對一桌子美味佳餚,不要急於動筷子,須等主人動筷説“請”之後你才能動筷。主人舉杯示意開始,客人才能用餐。如果酒量還能夠承受,對主人敬的第一杯酒應喝乾。同席的客人可以相互勸酒,但不可以任何方式強迫對方喝酒,否則是失禮。自己不願或不能喝酒時,可以謝絕。

夾菜時,一是使用公筷;二是夾菜適量,不要取得過多,吃不了剩下不好。三是在自己跟前取菜,不要伸長胳膊去夠遠處的菜;四是不能用筷子隨意翻動盤中的菜;五是遇到自己不喜歡吃的菜,可很少地夾一點,放在盤中,不要吃掉,當這道菜再傳到你面前時,你就可以藉口盤中的菜還沒有吃完,而不再夾這道菜,最後你應將盤中的菜全部吃淨。進食時儘可能不咳嗽、打噴嚏、打呵欠、擤鼻涕,萬一不能抑制,要用手帕、餐巾紙遮擋口鼻,轉身,臉側向一方,低頭儘量壓低聲音。

參加宴會最好不中途離去。萬不得已時應向同桌的人説聲對不起,同時還要鄭重地向主人道歉,説明原委。吃完之後,應該等大家都放下筷子,主人示意可以散席,才能離座。宴會完畢,你可以依次走到主人面前,握手並説聲“謝謝”,向主人告辭,但不要拉着主人的手不停地説話,以免妨礙主人送其他客人。

(3)其他禮儀

①筷子的用法。

筷子雖然用起來簡單、方便,但也有很多規矩。比如:不能舉着筷子和別人説話,説話時要把筷子放到筷架上,或將筷子並齊放在飯碗旁邊。不能用筷子去推飯碗、菜碟,不要用筷子去叉饅頭或別的食品。

其它用筷忌諱還有:忌舔筷——不要用舌頭去舔筷子上的附着物;忌迷筷——舉着筷子卻不知道夾什麼,在菜碟間來回遊移。更不能用筷子撥盤子裏的菜。忌淚筷——夾菜時滴滴噠噠流着菜汁。應該拿着小碟,先把菜夾到小碟裏再端過來。忌移筷--剛夾了這盤裏的菜,又去夾那盤裏的菜,應該吃完之後再夾另一盤菜。忌敲筷——敲筷子是對主人的不尊重。

另外,筷子通常應擺放在碗的旁邊,不能放在碗上。在用餐時如需臨時離開,應把筷子輕輕放在桌子上碗的旁邊,切不可插在飯碗裏。現在有些宴席實行公筷母匙,那麼,你就要記住不能用個人獨用的筷子湯匙給別人夾菜舀湯。

②餐巾的用法。

如今很多餐廳都為顧客準備了餐巾,通常,要等坐在上座的尊者拿起餐巾後,你才可以取出平鋪在腿上,動作要小,不要像鬥牛似的在空中抖開。餐巾很大時可以疊起來使用,不要將餐巾別在領上或背心上。餐巾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落在衣服上,所以只能用餐巾的一角來印一印嘴脣,不能拿整塊餐巾擦臉、擤鼻涕,也不要用餐巾來擦餐具。如果你是暫時離開座位,請將餐巾疊放在椅背或椅子扶手上。用完餐,將餐巾疊一下放在桌子上,可千萬別揉成一團“棄”在那兒,好像一朵被你摧殘過的花朵。

③一般餐桌上會為每位用餐者準備茶水飲料和酒水,通常茶水飲料酒水在右側,飲用時儘量不要用錯。

④作為主人(特別是陪同人員),宴會進行期間可能為客人斟酒上菜,應該從客人左側上菜,從客人右側斟酒。

(二)、自助餐禮儀

自助餐的特點是不設固定席位,可以任選座位,站着也行,形式活潑,很便於彼此的交流。菜餚、食品連同餐具都擺設在桌上,任由客人自取,喜歡什麼,量的大小,完全自主。在這種場合也要注意禮儀。一次不宜取太多的食物,不夠可以再添,以免讓別人笑話自己沒吃過東西,沒見過世面,如果吃剩下一堆,就更失禮了。

另外,要把骨頭、魚刺等撥到盤子一邊。吃完自助餐,不能將食物帶出餐廳。

中餐席位禮儀知識 篇10

進餐時要注意舉止文雅,嘴嚼食物時,不可發出聲響;食物過熱時,可稍候再吃,切勿用嘴吹;魚刺、骨頭、菜渣等不可直接外吐,要用餐巾掩嘴,用筷子取出,或輕吐在叉匙上,放在碟中。

用餐前應先將餐巾打開鋪在腿上,用餐完畢疊好放在盤子右側,不可放在椅子上,亦不可疊得方方正正而被誤認為未使用過。餐巾只能擦嘴不能擦面、擦汗等。服務員送來的香巾是擦面的,擦畢放回原盛器內。 若遇本人不能吃或不愛吃的菜品,當服務員或主人夾菜時,不可打手勢,不可拒絕,可取少量放人盤中,井表示“謝謝,夠了”。

對不合口味的萊,勿顯出難堪的表情。作為主人宴請時,席上不必説過分謙虛的話。對來華時間較長的外賓,不必説這是中國的名酒名菜。在給賓客讓菜時,要用公用餐具主動讓萊,切不可用自己的餐具讓菜。

注意牙籤的使用。正式宴會中,不宜當眾使用牙籤,更不能用手指甲剔牙縫中的食物,如果感覺有必要時,可以直接到洗手間去除掉。在餐桌上必須用牙籤時,最好以手掩口輕輕剔牙,而邊説話邊剔牙或邊吃邊剔牙都不雅觀。

中餐有別於西餐的餐具主要是筷子,在中國幾千年的飲食文化中,筷子的使用已形成了基本的規則和禮儀。

(1)正確使用筷子。標準的.握筷姿勢,過高或過低握筷或者變換指法握筷都是不規範的。

(2)使用筷子的忌諱。在等待就餐時,不能用筷子敲打桌邊、碗盞或杯子。在使用筷子夾萊時不要在菜餚裏挑來挑去,上下亂翻,不要用筷子穿刺菜餚;遇到別的賓客也來夾萊,要注意避讓,避免“筷子打架”;不要將筷子含在嘴裏或把筷子當牙籤使用;在進餐過程中進行交談,不能把筷子當道具,指點別人;餐畢,筷子應整齊地擱在靠碗右邊的桌上,並應等眾人都放下筷子後,在主人示意散席時方可離座,不可自己用餐完畢,便扔下筷子離開。

中餐席位禮儀知識 篇11

吃中餐的禮儀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盤、碗、碟、筷、匙六種。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紙套中。

中餐上菜的順序一般是:先上冷盤,後上熱菜,最後上甜食和水果。

用餐前

服務員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濕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臉。

在宴席上

上雞、龍蝦、水果時,有時送上一小水盂、銅盆、瓷碗或水晶玻璃缸,水上飄有玫瑰花瓣或檸檬片,供洗手用。洗時兩手輪流沾濕指頭,輕輕涮洗,然後用餐巾或小毛巾擦乾。

筷子用法

筷子是中餐中最主要的進餐用具。握筷姿勢應規範,時餐需要使用其他餐具時,應先將筷子放下。

筷子一定要放在筷子架上,不能放在杯子或盤子上,否則容易碰掉。如果不小心把筷子碰掉在地上,可請服務員換一雙。在用餐過程中,已經舉起筷子,但不知道該吃哪道菜,這時不可將筷子在各碟菜中來回移動或在空中游弋。不要用筷子叉取食物放進嘴裏,或用舌頭舔食筷子上的附着物,更不要用筷子去推動碗、盤和杯子。有事暫時離席,不能把筷子插在碗裏,應把它輕放在筷子架上。

中餐席位禮儀知識 篇12

1.用餐地點的選擇

吃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最好的辦法,因此餐廳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用餐空間,用餐地點的選擇直接影響着餐宴的效果。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地大物博的疆域和歷代的風流人物,都成了各類餐廳取之不盡的素材,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以特定的歷史朝代為主題

帶有濃厚的歷史韻味,在菜餚、裝飾和服務等方面,都盡顯歷史風貌,如大唐酒樓、清宮御膳房等。

(2)以特定的地方菜色為主題

很多餐廳都是選擇眾多菜系中的一種,作為制定菜單、裝飾佈置和服務的基礎,形成了以地方菜系為主題的餐廳。如黔湘閣、蘇浙匯。

(3)以風景名勝為餐廳佈置的主題

通過壁畫、雕像和具有地域特色的裝飾等,突出餐廳的主題。對於既想享受美味佳餚,又想領略名勝風光的人,這是絕好的選擇。如長城廳、敦煌宮、西湖軒、梅龍鎮等。

(4)以花草植物為主題

以盆栽、木刻、壁畫等為客人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氛圍。如桃園、梅苑、芙蓉樓等。

(5)以歷史文學為主題

根據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素材,進行改編或取其諧音,如川國演義等吃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最好的辦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yinshi/yvvmj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