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禮儀知識 >

中國人見面的禮儀

中國人見面的禮儀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裏歷史的文明古國,至少從周代開始就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禮儀制度。但是,周代形成的一套完備的禮儀制度,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進步,也逐漸發生了改變。以見面禮節為例,中國古代的各種行禮的方式,沿襲到現在,就只剩下“鞠躬”和“作揖”了。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中國人見面的禮儀,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中國人見面的禮儀

中國人見面的禮儀

現在,無論是春節還是其他傳統節日,乃至大家日常見面,行“作揖”禮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特別是那些影視節目主人公以及綜藝節目的主持人的示範,往往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中國古代“作揖”禮有多種的手型,甚至不同的手型代表不同的含義,因此公眾人物錯誤的行禮作揖的手型也會誤導觀眾。

中國古代作揖禮有大概分為三種手型,分別為:抱拳、捧手與叉手。

抱拳:也稱拱手。近代的《中國傳統交際禮儀》一書中説:拱手,流行於全國各地的漢族交際禮儀,是古人最普通、最常用的禮節,亦是當代見面時或答謝時仍在施行的一種禮節。抱拳禮(拱手禮)的正確手型應為:兩手合抱於胸前即兩手於胸前交互握,距胸口二十釐米左右。男行拱手禮應右手在內,左手在外。女行拱手禮應左手在內,右手在外。

捧手: 《辭源》中説:“捧手,猶拱手”。捧手禮,跟拱手禮差不多。捧手的手型為:雙手相對託着。據《顏氏家訓•風操》中所載:“南人賓至不迎,相率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並至門,相見則揖,皆古之道也。”可見,捧手禮在南方地區比較盛行,但捧手禮本身不作揖,是送客的禮節。

叉手:叉手禮是唐宋時的禮節,雙手交叉放在胸前而示敬,尤其是回話時常加這種動作,它是男女老幼都適用的一種禮節。據《事林廣記•幼學須知》中記載叉手禮的手型為:“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手不可太着胸,須令稍去胸二、三寸許,方為叉手法也。”

在這三種手型中,以拱手禮最為常用,現在依舊在使用。捧手禮在南方地區較為流行,但現在已不使用。叉手禮出現的時間較晚,大約在唐代以後才出現,現在已不常使用。

道門之中,一般的見面禮儀也是拱手禮,但卻賦予了拱手禮更多的道教文化內涵。道教拱手禮的手型為:兩手相抱,左手在外,右手在內。(因左表陽,右表陰,左表善,右表惡),左手在外,右手在內,表“揚善隱惡”之意。同時,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內,點右手“子”紋(即右手無名指根處);右手大拇指屈於左手大拇指下,點右手“午”紋(右手中指指尖處),外呈太極圖,內掐“子午訣”,寓“抱元守一”之意。

在宮觀中,信眾與道長見面,或平時問候,或有事請教,皆可採用此拱手禮節。

見面稱呼

1、社交、工作場合中常用的稱呼

在工作崗位上,人們彼此之間的稱呼是其特殊性的。它的總的要求,是要莊重、正式、規範。

1)、職務性稱呼 就高不就低。一般在較為正式的官方活動、政府活動、公司活動、學術性活動中使用。以示身份有別,敬意有加,而且要就高不就低。這種稱呼,具體來説分三種情況:

a) 、只稱職務。如:董事長、總經理等。

b)、職務前加姓氏。如:王總經理、張主任、劉校長等。

c)、職務前加上姓名。適合於極為正式的場合。如:XXX市長等。

2)、職稱性稱呼,對於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可用職稱相稱。

a) 、僅稱職稱。如:教授、律師、工程師等

b) 、在職稱前加姓氏。如:龍主編、常律師、葉工程師。

c) 、在職稱前加姓名。適合於正式的場合。如:楊振寧教授、謝玉清研究員等。

3)、學銜性稱呼,這種稱呼,增加被稱者的權威性,同時有助於增加現場的學術氣氛。有四種情況:

a) 、僅稱學銜。“博士”

b) 、加姓氏。劉博士

c) 、加姓名。劉選博士

d)、將學銜具體化,説明其所屬學科,並在後面加上姓名。如:法學博士劉選。這種稱呼最正式。

4)、行業性稱呼

在工作中,按行業稱呼。可以直接以職業作為稱呼,如:老師、教練、會計、醫生等。在一般情況下,此類稱呼前,均可加上姓氏或者姓名。如:劉老師、於教練、王會計等。

5)、泛尊稱

就是對社會各界人士在一般較為廣泛的社交中,都可以使用的。如:小姐、女士、夫人、太太。未婚者稱“小姐”,已婚者或不明其婚否稱“女士”。男的叫“先生”。不分男女叫同志。

2、生活中的稱呼

生活中的稱呼應當親切、自然、準確、合理。

對親屬的稱呼:

①對自己親屬的稱呼。與外人交談時,對自己親屬,應採用謙稱。

②對他人的親屬的稱呼,要採用敬稱。

對朋友、熟人的稱呼:

①敬稱。

對任何朋友、熟人,都可以人稱代詞“你”、“您”相稱.對長輩、平輩,可稱其為“您”;對待晚輩,可稱為“你”.對有身份的人或年紀大的人,應稱“先生”.對文藝界、教育界以及有成就、有省份的人,稱“老師”.對德高望重的人,稱“公”或“老”.如“秦公”“謝老”.被尊稱的人名字是雙音,將雙名中的頭一個字加在“老”之前,如稱周培公先生為“培老”.

②姓名的稱呼.

平輩的朋友,熟人,彼此之間可以可以直呼其姓名,如“王迎”,“李香”;長輩對晚輩也可以這樣做,但晚輩對長輩卻不能這樣.為表示親切,可免呼其名,在被呼者的姓前加上“老”,“大”或“小”字相稱,如“老馬”,“大李”,“小杜”.對關係極為親密的同性的朋友、熟人,可不稱其姓,直呼其名,如“曉龍”等;但不可對異性這樣稱呼只有其家人或戀人才允許這樣稱呼.

③親近的稱呼

對於鄰居、至交,可用令人感到信任、親切的稱呼,如“爺爺”“大爺”“大媽”“叔叔”“阿姨”等類似血緣關係的稱呼.也可以在這類稱呼前加上姓氏,如“毛爺爺”等.

對一般(普通)人的稱呼:

對一面之交、關係普通的人,可視情況採取下列稱呼.同志;先生;女士;小姐;夫人;太太等;當你是第一次到一家公司時,要多留意一下他們公司的職員是怎麼稱呼他們的上級的。如果他們稱:"你好!李總",你也要這樣稱呼。

標籤: 禮儀 見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liyi/jwp7q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