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交際禮儀 >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精選15篇)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精選15篇)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

【摘 要】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的手段和展示自身才華的舞台。班集體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着巨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和諧的班集體人際關係是建設優秀班集體的重要內容。本文筆者從班集體人際關係的各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精選15篇)

【關鍵詞】班集體 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是指人們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的一種關係。班集體人際關係是指班集體中師生、生生在學習與生活中建立起的關係。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班集體人際關係的教育功能及建立良好的班集體人際關係的障礙和調整措施。

一 班集體人際關係的教育功能

1.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班集體的紐帶,沒有協調的人際關係就不可能有真正團結的班集體

班集體並不等於幾十位學生簡單相加的算術和,學生只有在共同活動中通過交往建立一定的人際關係後,才能形成羣體。如果班裏的幾十位學生只是坐在一起聽課,從不一起交流,一起活動,可想而知,那班級將是一片森林,而不是一個集體。

2.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學生個性形成和發展的影響源

對學生來説,一天之中,他們與同學的接觸最多,受其影響也最深。優秀的品格――正義、愛心、慷慨等從來不是某個孤立學生的品質,它們必然是在人際交流過程中受別人影響而形成,進而也對他人施以影響。協調的人際關係是孕育學生完美個性的肥沃土壤。

3.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提高教育活動效果的重要手段

當學生在班集體內具有有利地位時,他在豐富的人際關係體系中也能表現其特長和施展才能,當他的這種能力被班級其他成員所珍視時,他就會在相應的教育活動中表現出高漲的積極性,並努力與其他同學協作,創造性地完成任務。良好的人際關係所創設的條件,能顯示出強大的教育和管理功能。

二 建立良好的班集體人際關係的障礙

綜上所述,良好的班集體人際關係對於班集體建設的教育功能是相當大的,然而由於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着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我們在建立良好的班集體人際關係的過程中定會遇到許多障礙。如班內學生有關是非、善惡、美醜的一般觀念,在對人的品格和事物性質的基本評價及態度方面,通常有較大的認知距離,從而在交往過程中會出現種種矛盾。但最主要的障礙是學生對於自己在班集體中的定位,也就是學生在班集體的人際關係體系中確定或取得自己的位置,尤其是有利的地位通常會很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班幹部的定位

有些學生在沒有當班幹部時與同學相處和諧,深得人心。但當了班幹部以後,在班級中居於有利地位,以前很親密的朋友反而疏遠了,由於沒有情誼性關係作調節,有時很難開展工作,以致威信下跌,使班集體建設難以順利展開。

2.“頭領”的定位

有的學生有很多朋友,也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但由於其他方面能力的缺憾,集體並不委任他辦理重大事情,由於他在公共關係中找不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就常常會由集體的積極分子變成消極的成員。於是,他千方百計地在小羣體中爭取有利地位,甚至使小羣體偏離集體,或不惜以任何代價達到引起同學們注意的目的,這種代價會導致各種惡作劇和偶發事件的產生,因而阻礙班集體的良好建設。

3.“沉默者”的定位

平時常聽同事談到某同學時説“這個同學有他沒他一個樣”之類的話。確實在每個班級裏,都可能有幾個默默無聞的學生,他們不引人注目,似乎在班級裏不起任何作用。他們大多在班內受到排斥、歧視,甚至成為“不受歡迎的人”或“替罪羊”。這種現象很不正常,容忍它,就會使其他成員變得麻木不仁,對班集體的人際關係產生銷蝕作用,有礙班集體的建設。

可見,建立良好的班集體人際關係面臨着較大的障礙,那麼,作為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應如何去排除這些障礙,調整班集體的人際關係呢?

三 調整人際關係的措施

1.優化集體背景,豐富人際關係

第一,運用組織手段,建構關係網絡。教師可運用組織手段,為學生提供日益擴展的交往範圍,建立豐富多彩的生活聯繫,從而使每個同學自覺不自覺地參與到集體建設中去,使他們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充實。如變單人活動為多人合作活動,進行小隊與小隊之間的各種競賽,讓每個學生都能與其他同學和諧交往,增進彼此的瞭解,感受到同學之間的情誼,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會覺得自己是集體的一分子,享受到集體的温暖,也同時把温暖送給班裏的每一位學生,從而使集體變得生機勃勃,健康成長。

第二,採取接納態度,引導非正式羣體。所謂非正式羣體,就是沒有正式規定的自發形成的羣體,如班級中的夥伴羣體,其成員之間的相互關係帶有明顯的情感色彩,以個人之間的好感、喜愛為基礎。這種非正式羣體的共同活動比較協調,結構也比較穩定,有較高的凝聚力、功效性,所以對於學生的非正式羣體,既要承認他們的存在,又要積極引導。而對於那種反集體的非正式羣體,可採取情感疏通,積極引導的方法,逐步使它們與班集體的關係趨於正常化。

2.創設教育情境,克服定位困難

為了使學生在班集體中克服由於定位困難而帶來的情緒波動,班主任應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教育情境,併發揮其教育功能,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減少消極的人際影響。如班主任可利用班會這一陣地,通過演小品、啞劇、小辯論等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創設一些具體的情境,如信賴情境、成功情境、挫折情境、道德選擇情境等,使學生在與同學的合作中受到教育,從而使班集體的生活具有強大的情緒吸引力。班主任應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克服自私、冷漠的情感,從而逐步養成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的良好習慣。

3.改變控制方式,優化師生關係

為了成功地調整班集體的人際關係,班主任首先要對自身的言行進行調整,調整自身的思想和行為,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創設前提條件。師生關係對班集體人際關係的結構有着一種舉足輕重的影響。班主任必須把每個學生放在心上,並使他們居於有利地位,這一點很重要。我們在實踐中會發現,如果某位學生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冷落,那其他同學也會避開、冷落甚至鄙視他。可見班主任應認真、慎重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我們班主任必須提高自身的教育素養,在師生交往中把自己擺在恰當的位置,實行符合教育要求的適度控制,真正起到榜樣示範的作用。

所以,班主任和全體教師應把良好的人際關係看做教育的真正對象,並積極開展工作,使班集體建設能較好地發展,學生也能在良好的人際關係的條件下正常交往,共同愉快地完成學習和其他任務,並形成各種積極而高尚的品質,從而大大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章志光.學生品德形成新探[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2]曾仕強、劉君政.人際關係與溝通[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3]黃正平.班集體問題診斷與建設方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2

摘 要: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是最為複雜的。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的發展對於很多人來講都非常重視。在職場中,人際關係處理的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一個人將來在事業上的建樹,不管是對於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還是身經百戰的職場工作者,正確掌握人際處理關係,對於你未來的事業和前程都有極其重大的影響。

關鍵詞:職場禮節、忠於職守、換位思考、善於欣賞、真誠待人、善於分享、樂於付出。

職場人際關係,就是在職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各種關係。人際關係是一種資源,我們建立人脈、維護人脈,需要很大的氣力。擁有人脈,是我們成就自己事業的巨大保證。從某種程度上講,人脈就是我們的命脈。職場人際關係如何,在於個人的為人處事以及職場態度。如何才能處理好職場人際關係,具體如下:

一、 職場禮節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從博大中華文化誕生之時,中國人一直都非常注重禮節,禮節做得到位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更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必備的修養。

對於已經步入職場的工作者來説,在工作中會遇到一些難解的問題,而禮節問題正是這些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職場中,一個人應該注重自身的修養,能很好的把握禮節問題,看到領導能做到該有的禮貌,見到工作夥伴能禮貌待人。時刻能保持良好的禮節氣質,顯現出自身有修為的一面,不要居高自傲自以為是。

事實上,不管是跟上司還是和職工打交道,不能缺少的一樣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禮節。禮節方面做的好,給領導的印象自然而然就好,而工作夥伴對你也有好的評價。

二、 忠於職守

在其位,謀其職。忠於自己的職業,堅守自己的職業崗位是一個在職者的應該例行的。選擇了這個職業,無論未來多麼艱辛,也應該始終要有份對自己職業的忠心。做到忠於職守,就會對以後的工作更加有追求,做很多事將會更加有激情。從另一方面來講,能專一自己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為提高自信心埋下了深厚的一筆。自信一提高,工作效率就跟着提高,個人成就也會比別人更多。因此這樣一來,不管是領導、同事、朋友還是合作伙伴都會對你刮目相看。

你渴望得到同事們的認同,必須比別人更優秀,更能吃苦耐勞、勤奮工作和忠於職守。一定程度上,有了工作上的成就,職場關係也就得到一定的昇華,即使以後競爭激烈,有了這份追求和精神,不管是對工作的認可度上還是人際關係上都會比別人更勝一籌。

三、換位思考

現代的社會,在利益下,不管是什麼都可能變得變質,有的人為了利益可以不惜一切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特別是在職場中,競爭壓力大,每個人都努力的達到自己的利益目的,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些元素。

在很多方面,人們觀察問題時都只是習慣性的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只顧及自己的利益、願望和心情,處理事情想當然的考慮自己,而沒能和別人做到及時溝通。因此這樣,常常很難了解別人的想法。當與人發生衝突時,很多時候雙方都只是各講各的,各忙各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少有人能做到換位思考,為別人考慮。大到公司與公司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都是如此。事實上,只要站在客觀的角度就會發現,衝突雙方几乎是完全不能理解對方,完全是互不體諒。

想處理好自己和他人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改變從自我出發的單向思維,而應該結合對方的角度進行觀察,替對方着想,別人也同樣如此。雙方都做到換位思考,這樣處理人際關係,相信再怎樣複雜的矛盾也會變得明朗。

四、 善於欣賞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鼓勵和欣賞,得到鼓勵和欣賞能給人奮鬥的強大動力。一方面,欣賞可以學習別人的優點,補充自己的缺點,從而使自己更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欣賞他人也是欣賞自己,可以同別人做個對比,也許別人沒有的東西而你卻有,對於充分認識自己和他人都有幫助。

進入社會工作後,領導和同事的欣賞是一個人工作的最大動力之一,得到別人的欣賞後,對待工作的態度都會不一樣。而同樣,我們去學會欣賞別人,別人同樣也可以受到極大鼓舞,同時對你的態度和看法也會不同,對於人際關係的發展有着極大的幫助。如果沒有欣賞,即使是天才到最後也會變成庸才。

五、真誠待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和觀點。不強求別人這個原則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一個重要環節。古往今來,人是生而平等的,每個人的尊嚴都應該收到尊重。在職場中,更應該做到如此,你真誠待人,別人就會真誠待你。無論的對待工作還是對待同事之間的感情,都應該用自己最真誠的一面去對待別人,這樣才能贏得大家的尊重。

六、善於分享

古人推崇與民同樂,把自己的快樂與別人分享將會變成更大的快樂。當你把自己的想法和點子與別人討論後,就會得到更多的思想火花。在一定情況,把自己的工作成果與別人分享,別人就會覺得你工作態度認真,會覺得你是個心胸寬廣的人,覺得你是個值得建交的好朋友。

你的分享成為別人的快樂,你的分享是對別人的信任。你給別人分享,別人也同樣會給你分享。對於自己渴望的事情,要想到他人也可能渴望得到。你渴望被理解與關心,就要知道如何能力所能及地給予他人理解和關愛。給予他人理解和關切,會在更高的水平上增進彼此的關係。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學會與人分享,學會共同分享。既促進與領導和同事之間的感情,又能講自己寬廣的一面展示出來。

七、 樂於付出

不勞無獲,誰都懂的道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付出才有回報,你的所得總是與你的付出成正比的。在工作中,對於自己的工作任務要在有效率的基礎上認真完成,別人在休息的時候,你懂得抓緊時間把別人不想做的事做到,而你就是獨放光彩的、最優秀的一個。

懂得付出,才能懂得對工作的珍惜,才會比別人獲得更多的快樂。如果心中常有不勞而獲的想法,常常令人萎縮、心靈低劣,長期這樣下去絕對不會獲得好的收穫。有的人整天嫉妒別人的成果,而忘了自己也需要付出,這樣的人也將被人看不起,他們的心裏總是擺不平,從而少了奮鬥之心,對待同事的態度可能也將會愈來愈來差。

處理人際關係,你懂得付出了,領導和同事也會把你的認真態度放在心裏,對你的態度自然好,而你和領導同事之間的各種關係也迎刃而解了。學會慷慨的對別人付出,在你困難的時候,你也會得到許多真切的幫助。

職場人際關係的處理不僅要講究原則,更要講究親身實踐,以實際行動來證實自己的能力。以一個好的心態勇敢的去面對職場中出現的複雜人際關係,處理好人際關係,你的前程將會是一片光芒。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3

【摘要】寢室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目前寢室人際關係並不和諧,存在着很多問題,並且構成了一定的 社會危害。本文欲尋求解決之道,並引入中國傳統 文化中的“家”文化,用“家”文化的文化內涵來解決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緊張的局面。

【關鍵詞】“家”文化 寢室 管理 人際關係 大學生

寢室,作為大學學生管理中的最小單位已經顯示出其重要作用,寢室人際關係的好壞從某種意義上來説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 心理素質與心理承受能力。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大學寢室人際關係的構建逐漸遭到破壞,寢室的不團結不穩定因素日益彰顯,大學寢室人際關係的構建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得不引起我們有關學生管理 工作者的注意和思考。

1 大學寢室人際關係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寢室是大學生人際關係最為緊張和密集的地方,是大學生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場所。目前的大學生80%以上為獨生子女,家長的嬌慣和社會的寵愛往往讓這些孩子在心理上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無法接受與他人共享生活空間的現實,在內心深處就對同宿舍同學有一種排斥與戒備心理,因為接觸頻繁,室友成為假想敵的情況也比比皆是。

1.1 排斥、戒備心理影響人際交往

獨生子女的優越感深深根植於當代大學生的心中,每個人都在家中恃寵而驕,再加上社會輿論的導向,讓當代大學生產生了一種我是“小皇帝”“小公主”理所當然的認知心理,再加上當代大學生的敏感心理,戒備之心就事出有因了。

1.2 個人習慣帶來生活不協調

大學生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由於生活在不同地域,隸屬不同民族,又各自按自己地方、民族、家庭生活的不同方式養成了不同的生活習慣,這些不同的生活習慣自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摩擦和碰撞,由於個人習慣的不同帶來的寢室人際交往難題也就層出不窮了。

2 大學寢室人際關係問題帶來的危害

面對這些人際關係問題,我們不能聽之任之,其非但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很多麻煩,甚至給學校和社會帶來極大危害。

2.1 人際關係緊張造成學生心理負擔

寢室是大學生生活、休息的主要場所,寢室人際關係是大學生人際關係交往的初始,更是大學生主要的人際關係,在一個人際交往緊張的氛圍中生活勢必會造成精神緊張,帶來心理負擔。

2.2 演變社會危害

長期的孤獨和心理負累會導致人個性的一些偏差。久而久之甚至會出現危害社會的事件,比如某 農業院校在寢室中發生的殺人案件,某同學因睡覺呼嚕而被室友嘲笑甚至傳到 網絡上,因長期被室友嘲笑,寢室人際關係十分緊張,該同學就養成了孤僻的個性,這件事成了導火索,該同學在凌晨3點多用事先準備好的刀刺入了錄下他呼嚕的室友身體,本該和睦融洽的同學演變成了悲慘的兇殺。這僅為一例,寢室室友間發生的吵架、動用管制刀具甚至被逼發瘋的事件近幾年層出不窮。

3 目前寢室日常管理現狀

既然大學生寢室中問題層出不窮,危害又如此之大,學生管理工作當中就應該加大寢室管理力度。幾乎每個學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都很重視寢室管理,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那便是寢室管理很重要,寢室是學生在學校的家,管理好寢室便可為學生提供一個温馨的學習 環境。儘管如此,目前的寢室日常管理方式依然相對落後,很多方面並不符合當代大學生身心 發展的需要。

3.1 管理模式落後

大學生公寓是一種新事物, 是我國高等院校擴招後所產生的一種新的 教育和管理模式,也是我國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產物。[1]可是在管理方式上卻依舊延用高校過去那種“封閉式”、“家長制”傳統管理方式,而且在這種高壓的管理模式之下根本不利於管理者和學生的溝通,從而很難發現學生中潛在的人際關係問題。

3.2 管理者管理觀念落後

大學生寢室的管理者主要由兩種人員構成,一種是主管學生輔導員,一種是公寓管理員。

(1)前者雖具備足夠的學生管理知識與管理理念,但是繁忙的工作以及身為教師的驕傲感很難使他們真正走入寢室,經常把自己置於管理者的地位,輕則規章、重則制度,擺脱不了“家長制”“一言堂”的傳統觀念,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響。

(2)後者雖然時時與學生生活在一起,但是這些人更多的是學校外聘的臨時工作人員,既沒有較高的業務素質,更不具備學生管理能力,在他們看來自己的工作無非是規章制度的執行者,學生是被執行者,既如此,便難以與大學生產生正常的思想交流與情感溝通,往往與學生之間在管理問題上發生衝突,甚至有激化矛盾的可能。

4 尋求突破途徑

面對着新形勢、新問題,寢室 管理必須尋求突破途徑。這是時代 發展的要求,是歷史進程的必然。筆者認為應該加大對學生的 教育,返璞歸真,向老祖宗求取真經,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歷久不衰的奇葩,是我們發展的不竭動力源泉。筆者在中華傳統 文化中尋覓到“家”這一獨特文化內涵,在學生管理中引入“家”文化概念,用“家文化”教育學生,使學生寢室關係達到和諧狀態。

4.1“家”文化引入寢室文化——“室友”化“血緣”

“家”,對於中國人來説有一種特殊的意義,我們説“家國一體”“國家”,就是這種特殊意義的展現和延伸,林語堂認為中國文化又一個攻之不破的真正堡壘,即中國人的家。可以説不理解“家”文化就無法理解中國文化,就不能解開中國文化延續五千年曆久不衰的真正祕密所在。“家”是血緣,“家”是歸宿,任你遠行天涯,依舊要心心戀戀一個温馨的所在——家,任你皇族貴胄,依舊要遵循遊戲規則“家天下”,所以,“家文化”便如同血液一般流淌在每一箇中國人的血管中,我們要把“家文化”引入寢室文化就是要把這種精神的認同引入寢室,把室友關係轉變為血緣關係,把人際關係轉變為家庭瑣事。大學生遠離父母親人,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姊妹,那便讓“家”這個概念盤亙在寢室,盡力營造出家的氛圍。

4.2 組織活動進寢室——醖釀“家”的情理邏輯

有了“家”的形式,便要創建“家”的情理邏輯。“家”的情理邏輯是非理性的,“兒不嫌母醜”“情人眼裏出西施”哪一個是理性的?現代人就是太理性,太現實,反而丟棄了老祖宗的美好的東西。我們就是要營造出這樣的情理邏輯,家人之間何必計較?全憑感性豈太理性?以寢室為單位進行活動,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室友之間的這種非理性情感。

4.3 輔導員進寢室——解決“家家難唸的經”

輔導員不是執法者,要轉變觀念,走進寢室的目的不是懲罰,而是傾聽,要斷清官難斷的家務事,解決“家家難唸的經”。我們給學生自由的空間,給學生自主管理的權限,不代表我們要放任管理,學生畢竟還是學生,在念不好自家的“經”的時候就要我們輔導員老師介入。輔導員老師要做調解員,要做 心理諮詢師,做思想 政治指導者,送政治思想教育進寢室,送心理服務下寢室,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解決學生的心理偏差。

5 結論

“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核心力量,是由血緣、情理支撐起的中國人心靈的歸宿,它流淌在中國人的血液中度過了五千年的光陰歲月,必將繼續伴隨中華民族繁衍生息。90後的新生代自然也在“家”的護衞下幸福的成長,雖不擅人際交往,卻難掩血緣親情,對其進行“家”文化的教育不僅僅可以幫助他們進行正常的寢室交往,構建良好的寢室氛圍,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在西方文化嚴整侵蝕的今天能夠重拾傳統文化,迴歸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使傳統文化再閃光輝。

參考文獻

[1] 劉惠東.公寓大學生實行自我教育與管理的可行性探討[J].高等 農業教育,20xx-07,7:79-81.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4

論傳播與溝通過程中的人際關係

摘要:我是一名導遊員,通過我對《傳播與溝通》的學習,與我的工作相結合,我認為傳播與溝通過程中的人際關係應該是一種相互尊重的關係。只有傳播者與受傳者相互尊重,才能使傳播與溝通的效果達到最佳狀態。

關鍵字:傳播者 受傳者 相互尊重

“傳播”與“溝通”這兩個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不少見,對於我們來説並不是很陌生。可通過學習,我才認識到了這兩個詞的理念理論化、系統化和社會化。那麼首先我們要來了解一下傳播與溝通的定義:傳播與溝通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傳者與受傳者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利用適當的渠道(方式和方法)相互傳遞信息、相互交流和相互影響,預期達到信息共享和相互理解的目的。傳播與溝通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可以説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除了睡覺以外,我們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進行傳播與溝通的活動,這種活動也是我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

傳播與溝通過程中的人際關係應該是一種相互尊重的關係。

以我的工作來舉例:到過北京王府井的人都應該知道,在王府井大街上有幾輛大型的遊覽觀光車,每天都會有大量來北京旅遊或者是北京本地的遊客乘坐,我的工作就是就是為這些乘坐觀光車的遊客作講解介紹。我們提供的是一種有償式的服務,遊客付給我錢,我們就要為他們提供讓他們感到物有所值的各項服務。在大多數的時候,我是作為傳播者在向作為受傳者的遊客提供講解服務;也有的時候,我會作為受傳者接受作為傳播者的遊客提出的建議和意見。無論是在什麼情況下,我和遊客都應該互相尊重。我認為,遊客不應該因為自己付了錢,就把自己擺在很高位置上不尊重我們;而我們則更不應該認為自己是導遊,比客人知道的多,就瞧不起遊客。只有互相尊重對方,才可以達到傳播與溝通的最佳效果——遊客瞭解到了知識,作為導遊的我們也會感覺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同時還可以為我們帶來更豐厚的收入。

事實上,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在商場裏,作為傳播者的售貨員和作為受傳者的顧客之間要相互尊重;在公交車上,作為傳播者的司售人員和作為受傳者的乘客之間要相互尊重;在餐館裏,作為傳播者的服務員和作為受傳者的食客之間要相互尊重……這樣的舉例還有很多很多。由此可見,相互之間尊重的關係在傳播與溝通當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這種關係,傳播與溝通的作用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體現出來。

通過對於《傳播與溝通》這本書的學習,使我得到了提高,收效是很大的。我想通過我對“傳播”和“溝通”這兩個詞的全新的理解,我會讓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我在進步。傳播與溝通當中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可以讓每件事情都海闊天空!

參考文獻

王德海主編.《傳播與溝通》.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xx.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5

摘 要: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是最為複雜的。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的發展對於很多人來講都非常重視。在職場中,人際關係處理的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一個人將來在事業上的建樹,不管是對於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還是身經百戰的職場工作者,正確掌握人際處理關係,對於你未來的事業和前程都有極其重大的影響。

關鍵詞:職場禮節、忠於職守、換位思考、善於欣賞、真誠待人、善於分享、樂於付出。

職場人際關係,就是在職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各種關係。人際關係是一種資源,我們建立人脈、維護人脈,需要很大的氣力。擁有人脈,是我們成就自己事業的巨大保證。從某種程度上講,人脈就是我們的命脈。職場人際關係如何,在於個人的為人處事以及職場態度。如何才能處理好職場人際關係,具體如下:

一、 職場禮節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從博大中華文化誕生之時,中國人一直都非常注重禮節,禮節做得到位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更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必備的修養。

對於已經步入職場的工作者來説,在工作中會遇到一些難解的問題,而禮節問題正是這些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職場中,一個人應該注重自身的修養,能很好的把握禮節問題,看到領導能做到該有的禮貌,見到工作夥伴能禮貌待人。時刻能保持良好的禮節氣質,顯現出自身有修為的一面,不要居高自傲自以為是。

事實上,不管是跟上司還是和職工打交道,不能缺少的一樣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禮節。禮節方面做的好,給領導的印象自然而然就好,而工作夥伴對你也有好的評價。

二、 忠於職守

在其位,謀其職。忠於自己的職業,堅守自己的職業崗位是一個在職者的應該例行的。選擇了這個職業,無論未來多麼艱辛,也應該始終要有份對自己職業的忠心。做到忠於職守,就會對以後的工作更加有追求,做很多事將會更加有激情。從另一方面來講,能專一自己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為提高自信心埋下了深厚的一筆。自信一提高,工作效率就跟着提高,個人成就也會比別人更多。因此這樣一來,不管是領導、同事、朋友還是合作伙伴都會對你刮目相看。

你渴望得到同事們的認同,必須比別人更優秀,更能吃苦耐勞、勤奮工作和忠於職守。一定程度上,有了工作上的成就,職場關係也就得到一定的昇華,即使以後競爭激烈,有了這份追求和精神,不管是對工作的認可度上還是人際關係上都會比別人更勝一籌。

三、換位思考

現代的社會,在利益下,不管是什麼都可能變得變質,有的人為了利益可以不惜一切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特別是在職場中,競爭壓力大,每個人都努力的達到自己的利益目的,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些元素。

在很多方面,人們觀察問題時都只是習慣性的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只顧及自己的利益、願望和心情,處理事情想當然的考慮自己,而沒能和別人做到及時溝通。因此這樣,常常很難了解別人的想法。當與人發生衝突時,很多時候雙方都只是各講各的,各忙各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少有人能做到換位思考,為別人考慮。大到公司與公司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都是如此。事實上,只要站在客觀的角度就會發現,衝突雙方几乎是完全不能理解對方,完全是互不體諒。

想處理好自己和他人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改變從自我出發的單向思維,而應該結合對方的角度進行觀察,替對方着想,別人也同樣如此。雙方都做到換位思考,這樣處理人際關係,相信再怎樣複雜的矛盾也會變得明朗。

四、 善於欣賞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鼓勵和欣賞,得到鼓勵和欣賞能給人奮鬥的強大動力。一方面,欣賞可以學習別人的優點,補充自己的缺點,從而使自己更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欣賞他人也是欣賞自己,可以同別人做個對比,也許別人沒有的東西而你卻有,對於充分認識自己和他人都有幫助。

進入社會工作後,領導和同事的欣賞是一個人工作的最大動力之一,得到別人的欣賞後,對待工作的態度都會不一樣。而同樣,我們去學會欣賞別人,別人同樣也可以受到極大鼓舞,同時對你的態度和看法也會不同,對於人際關係的發展有着極大的幫助。如果沒有欣賞,即使是天才到最後也會變成庸才。

五、真誠待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和觀點。不強求別人這個原則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一個重要環節。古往今來,人是生而平等的,每個人的尊嚴都應該收到尊重。在職場中,更應該做到如此,你真誠待人,別人就會真誠待你。無論的對待工作還是對待同事之間的感情,都應該用自己最真誠的一面去對待別人,這樣才能贏得大家的尊重。

六、善於分享

古人推崇與民同樂,把自己的快樂與別人分享將會變成更大的快樂。當你把自己的想法和點子與別人討論後,就會得到更多的思想火花。在一定情況,把自己的工作成果與別人分享,別人就會覺得你工作態度認真,會覺得你是個心胸寬廣的人,覺得你是個值得建交的好朋友。

你的分享成為別人的快樂,你的分享是對別人的信任。你給別人分享,別人也同樣會給你分享。對於自己渴望的事情,要想到他人也可能渴望得到。你渴望被理解與關心,就要知道如何能力所能及地給予他人理解和關愛。給予他人理解和關切,會在更高的水平上增進彼此的關係。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學會與人分享,學會共同分享。既促進與領導和同事之間的感情,又能講自己寬廣的一面展示出來。

七、 樂於付出

不勞無獲,誰都懂的道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付出才有回報,你的所得總是與你的付出成正比的。在工作中,對於自己的工作任務要在有效率的基礎上認真完成,別人在休息的時候,你懂得抓緊時間把別人不想做的事做到,而你就是獨放光彩的、最優秀的一個。

懂得付出,才能懂得對工作的珍惜,才會比別人獲得更多的快樂。如果心中常有不勞而獲的想法,常常令人萎縮、心靈低劣,長期這樣下去絕對不會獲得好的收穫。有的人整天嫉妒別人的成果,而忘了自己也需要付出,這樣的人也將被人看不起,他們的心裏總是擺不平,從而少了奮鬥之心,對待同事的態度可能也將會愈來愈來差。

處理人際關係,你懂得付出了,領導和同事也會把你的認真態度放在心裏,對你的態度自然好,而你和領導同事之間的各種關係也迎刃而解了。學會慷慨的對別人付出,在你困難的時候,你也會得到許多真切的幫助。

職場人際關係的處理不僅要講究原則,更要講究親身實踐,以實際行動來證實自己的能力。以一個好的心態勇敢的去面對職場中出現的複雜人際關係,處理好人際關係,你的前程將會是一片光芒。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6

【摘要】宿舍是在校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安身之所,所以大學宿舍的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大學生宿舍人際交往總體情況令人擔憂。人際和諧程度男生宿舍比女生宿舍略高,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間沒有差異,來自不同地方的個體差異和在校大學生的生活習慣性格差異與宿舍人際關係聯繫明顯。

【關鍵詞】心理健康;大學生;宿舍

宿舍人際關係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大學生身心健康。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研究對大學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大學宿舍人際關係問題應當正視並尋求方法解決,對於出門在外的大學生來説,宿舍不只是一個生活的地方,更像是自己的家,宿舍人際關係需要認真對待,尤其要注意相互間的溝通交流與協調。山東大學的心理諮詢室吳少怡主任説:“大學宿舍是一個很小的‘小社會’,舍友之間的關係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它是學生之間最重要,最敏感的關係,社會化的過程其實就是大學生人際關係的縮影。良好的宿舍人際關係可以使得幾年大學生活愉快度過。”[1]大學宿舍既是大學生的社會,也是大學生的家庭,和諧的關係能增強歸屬感,能滿足“歸屬與愛”的內在需要。

高校宿舍人際關係是與在校學生的個人或團體交往過程中的心理關係。 “心理學家卡倫・霍尼韋爾根據個人的方式,以避免人際焦慮症互動的過程中將人羣分為三類:接近人羣、反對人羣與走出人羣。”[2]“總體而言,產生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個人、家庭、教育等社會問題凸顯。要解決上述問題,高校可以開展移情的教育、開設溝通課程、加強思想教育和加強人際交往指導,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意識觀和價值觀,並努力改進各個方面。”[3]毛曉玲女士提出了宿舍的特徵理論概念的關係,編制了大學宿舍人際關係問卷,探索宿舍人際關係的特點。“問卷題目包括四個因素:人際衝突、人際和諧、人際親融和人際干擾四類。”[4]大學生形成以學習和生活二者之間關係為主要內容,形成語言、思想、知識、媒體等以不同形式相互交流感情的宿舍人際關係,不同類型大學宿舍之間的人際關係還分為宏觀與微觀兩個方面。“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整體的關係類型可分為宿舍和諧、和諧弱、分散及小團體式的,從微觀角度分為四個類型,即個別成員之間的關係、宿舍友好關係、孤獨和寂寞型關係、對立型關係。”[5]許傳新的研究表明大一宿舍人際交往頻繁,大二開始減少,大三時降到最低限度,大四宿舍人際關係有反彈。“不同年級的學生評估自己的宿舍人際關係有所差異。” [6]大一宿舍成員他們對宿舍人際關係評價最高,大二開始下降,大三下降到最低點,大四有反彈。盧寧採用系統心理治療技術以大學宿舍為單位進行團體輔導,進行前後際交往態度的干預和生活滿意度調查,進行心理測試,並依據不同性別,不同檔次,對前後學生的測試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得出不同結論。高校宿舍輔導旨為端正學生的人際交往態度,提高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具有現實意義,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重視的越早,自我意識的改善和發展空間的緊密程度及相互接觸和交流空間越大。”[7]宿舍是其他學生組織所不能比的,它會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然而,研究表明,目前的形勢不容樂觀,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不和諧的事情經常發生,使得宿舍人際關係的研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二、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心理障礙的自我超越

1、 樹立正確的交往觀念與心理

增強自信,消除自卑。一個人一旦失去了信心,人際交往必然困難重重,在校學生的交流應該是友好的和誠實的,有合理的方式,沒有過多端莊矜持,應當謙卑和謙遜,充分展示他們的自信心。

“缺乏人際交往的技巧也是影響關係的原因之一。”[5]語言是人際交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些學生,在與他人説話時,往往顧左右而言他,忽視對方的話語,學不會傾聽。在與教師、學校領導、用人單位等溝通時,如果自大的話,不注意聽,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甚至錯失發展的大好機會。在與他人進行語言交流時,一定要表現出真誠的一面,在別人説話時,不要輕易的去打斷,當別人陳述意見觀點時,要認真去聽,並快速思考,直到對方停下來,然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2、開明豁達

社會的複雜性導致了人格的豐富性,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加劇,所以要保持周圍良好的合作關係,必須學會求同存異,以開明的心理素質,多為他人着想,做最誠實的自己。做一個開明的人是有一定的難度,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培養這種交流的質量,以更好地適應生活,適應社會。學生應學會同情,關懷,以達到心靈的溝通和情感的共鳴。

3、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其他人的的意見不要太在乎,因為一個時刻,當你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可能是緊張、害羞,可引起人體強烈的焦慮和自衞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從而使別人會認為你是因為他有不信任的感覺,從而阻礙雙方關係的發展。這個時候,你就要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並且做出最誠懇的解釋,儘快融入集體生活。

4、學習人際溝通技巧

掌握嫻熟的人際溝通技巧,可以幫助人們相互增強了解,縮短心理距離,建立良好的關係。許多存在人際交往障礙,主要是由於缺乏溝通技巧造成的,因為缺乏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往往對人際關係失去興趣,並造成在人際場合被動、孤立的境地,不僅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反而限制了自己的發展。應用主動積極的方式,逐步改善人際關係問題,而不是一味地迴避。事實上,社交技巧是多種多樣的,如增強人際吸引力、幽默,巧妙批評、語言藝術等等。對大學生來説,建立勇氣和人際交往的信心後,應展開心理素質培訓,正確利用語言藝術。成功的交流,包括誠實守信、謙虛、謹慎、熱情助人、尊重、理解、豁達和慷慨等品行素質。。

5、加強自身修養

良好的品質、能力,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的人更容易受人喜愛。人們欣賞他的性格,欽佩他的能力 ,因而更願意與之親近,成為朋友。所以,如果你想增強人際吸引力,更友好,更和諧的與他人共存,應該展示自己的長處,使自己的性格、能力的不斷提高完善,做一個文武兼備的有識之士,使朋友能感受到你的真誠和熱情。

總而言之,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應樹立自信心,不斷提高自己的交往技能,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完善自我,真誠對待宿舍裏的每一位學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運用積極的溝通方式來解決衝突或分化衝突,把握好宿舍人際交往關係,在人際交往中取得成功,才能在人生中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孫琦,劉吉順.大學生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宿舍[N].中國教育報,20xx-20xx -1-25(10).

[2]張丹.大學生宿舍人際和諧分析[M].哈爾濱:世紀橋,20xx.

[3]毛曉玲,韓立紅,張堅美.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的特點[J].中國心理衞生雜誌,20xx.

[4]唐乒球.大學宿舍人際關係的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1999.

[5]許傳新.宿舍人際關係質量 [J].當代青年研究,20xx.

[6]盧寧.高校宿舍及態度和生活滿意度的研究[J].預防醫學情報雜誌,20xx.

[7]楊榮.學生宿舍人際關係干預研究[A].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xx.

[8]黃希庭.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中國東部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7

摘要: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由於交往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關係,它主要表現人與人之間在交際過程中關係的深度、親密性、融洽性和協調性等心理方面聯繫的程度。在不同的羣體中,在不同的職業、年齡、性別的人們之間,交往的特點不盡相同。在這裏我要談的是中學生間的人際關係。

關鍵詞:人際關係 價值觀 個性修養 個性缺陷

從事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我感到中學生在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較差,或考慮問題過多地從自己的利益和角度出發;或自視清高、孤獨離羣;或是非淡漠,交友不慎等等。究其原因:一是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多與長者相處,缺少夥伴,受到的遷就溺愛多些;二是因為家庭、學校對培養這方面能力重視不夠,學校現行教材中缺少這方面知識的系統內容。《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有關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要求也不夠詳盡。因此,在大力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任課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應重視學生間的人際關係,創造一個和諧、温暖的集體,這樣可以使學生時時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在培養過程中,我覺得讓學生明確處理好人際關係意義重大。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表現,處理好人際關係也體現着人的知識和修養,人際關係狀況關係着個人的成長和成才。正確處理好學生間的人際關係,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培養好學生的人際關係就顯得十分重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教給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學生進行優化人際關係的策略指導,以形成正確的良好的人際關係。以下是我關於如何培養中學生健康的人際關係的幾點看法。

1、不能處處以自我為中心

在生活上以自我為中心,對於集體生活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沿襲着在家中當“小皇帝”、“小公主”的習慣,覺得周圍的人讓着自己是應該的;在學習上以自我為中心,因為自己是班上的尖子,就覺得自己在學習上佔有較大的優勢,看不起一般的同學,不願與他人共同探討、相互學習,總認為自己是最好的;在社會活動、集體活動中以自我為中心,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和想法,總希望別人依照自己的“吩咐”去做。這樣的交往方式最易導致孤立、不受歡迎的局面,給自己、他人帶來不必要的煩惱,給集體帶來不必要的損失。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應該學習偉人的謙虛美德,從他人身上汲取養分。

2、尊重別人的價值觀

人是複雜的,各人的價值取向也會各不相同,所以很難、也沒有必要千人一律。尊重對方的價值觀是交友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學會理解他人,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做讓人反感的人。

3、友誼需要經常維護,要真誠

維護友誼,不等於遷就對方、附和對方。靠一團和氣來調和矛盾,雖然表面上不傷情感,但實際上拉大了彼此的心理距離。交朋友必須堅持原則,有時不妨做諍友,給予他人真心的批評與建議,建立真正互幫互助的、和諧的人際關係。

4、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努力理解對方的苦心

當觀點不一致時,應想辦法心平氣和地向別人講明你的想法,增進相互理解,使彼此間的感情融洽。切記不可粗魯、頂撞,那樣會傷害朋友的自尊心。凡事多從他人角度着想,自己有錯時應主動承認、道歉,對同學的缺點也要給予寬容。平時多參加集體活動,多和同學交往。

5、交往的方式要及時作調整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丁瓚教授説:“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 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同時也意味着進入了一種新的人際關係之中。對中學生來説,對新的人際關係的適應要遠比對學習和生活環境的適應困難。 有的同學還像上國小那樣,只跟自己喜歡的人交往,對自己看不慣的人根本不理。也有的同學還是動不動就“我不愛理他”,在交往中顯得十分幼稚。這些較為情緒化的交往方式很容易造成交往障礙,增加自己的心理壓力。所以,中學生要調整自己的交往方式,和不同的人多接觸,多看別人的優點,這樣才能有更多的好朋友

6、加強個性修養

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要有良好的個性品質,因為個性缺陷往往是導致人際交往心理障礙的背景因素。在學校教育中,應加強學生的個性品質修養。一般説來,具有豁達大度、寬宏大量、謙和熱情、正直誠實等優良個性的人,人際關係較為融洽;而心腸狹隘、猜忌多疑、虛偽滑頭的人,就不容易搞好人際關係。

因此處理人際關係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技術,它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來培養和提高。如增加交往頻率。在緊張的學習之餘,不妨主動地找同學談談心,討論某些問題,交換一些意見,從中加深情感聯繫。崐平時真誠關心同學,當別的同學有求於自己時,只要是正當的要求,就要盡己所能,滿足對方的要求;當看到別的同學有困難時,要主動去幫助。此外,學會寬容待人,謙恭禮讓,惜時守信等等,也是正確處理好人際關係的一種技能。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8

[摘要] 現代社會,隨着人們之間交往的增多,以人為本管理理念不斷滲透,人際關係對企業管理也越發顯得重要,為企業管理提供建議就是本文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 人際關係 陰陽文化 禮讓 溝通藝術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漫長曆史長河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人文特徵,歸納一下有兩點:陰陽文化和重視“善”。陰陽文化也稱作太極文化,我們可以通過太極圖形來解釋,我們把太極外圍圓圈看作是世間事物,事物是由兩個方面構成的“是”或“不是”,在是和不是之間我們可以用一條線分開,叫做是非分明,“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西方人一直是這樣的,凡是追求是非,與他們追求真實和科學的人文情操是分不開的,這一點我們與他們會形成一個對比,當我們遇到一些“是否”式問題的時候,回答的語言很有可能是“不知道,不清楚,好像是……”那麼是不是我們是非不分呢?西方人把是非分開,用一個非常直的直線把圓分成了兩個部分,有的學者稱之為“二分法”或者“二元思維”,我們是非要分開的,但是是非之間的不是一條筆直的直線,而是一條曲線,於是形成了太極的圖案,從思維上來講,除了黑白分明外,還有個黑白交接的灰色地帶,這樣就有三個部分,老子《道德經》寫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認為世間萬物由三部分構成,都是同樣道理,於是灰色地帶就是很模糊的地方,很多時候,問題不僅僅有是與非,還有黑白交界的部分,正是注意到這一點,在人際關係上也要把握和應用,領導與員工之間也可以看作是人際關係,西方的科學管理強調的是獎懲分明,胡蘿蔔加大棒,要麼加以獎勵,要麼就是嚴厲懲罰,只有這兩個東西,伴隨着我國經濟崛起,我們的管理也開始被世界所重視,我們的管理理念,方式可以説是有中國特色的,那就是重視人情味,除了獎罰分明,還注重安頓好員工,我們稱為恩威並重,領導與員工關係融洽,組織內部凝聚力,向心力必然強盛,領導與員工關係僵硬,再好的獎勵也會失去人才,現在提倡“以人為本”,管理從某個角度來説,就是“贏得人心,穩定人心”的過程,得到大多數員工的認同,理解,支持,管理的過程就變得簡單了。

要恰當的處理人際關係,就必須先了解人文性格特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生長經歷,由此會產生不同生長經歷,但是作為有共同歷史,共同生活地域的中華民族,總體上有共性的人文情操,那就是“善”。學者餘秋雨認為,世界上偉大的四大古老文明,只有中華文明沒有消亡,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古代中國不遠征,不去侵略其他國家,而其他古老文明的消失都與此有關,我們提倡和睦相處,以和為貴,從國家層面上來講就是一種善,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與人為善,施行仁政,古代開明君主都注意到這點,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孟子提倡仁政,孔子提倡“和為貴”。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一點與水相似,流水避實就虛,遇到山石總是繞開,水是不爭,而且能澤潤萬物,人際關係也是一樣,一個人表現出來的外在形象與相關公眾口味有很大聯繫, 鋒芒畢露,招搖過市,目中無人都不好,所以大多數人是謙虛的,平和待人留餘地!平和是一種心態,是一種美德,秉持平和的心態做人,自然能妥善地對待世間的人和事,既尊重自己,又能迎得別人的尊敬,不僅如此,處理好良好的人際關係,必須要掌握讓的藝術,《易經》乾卦中的“潛龍在淵”,就是指君子待時而動,要善於保存自己,不可輕舉妄動,讓是一種境界,我國古代有孔融讓梨的故事,得到的是流芳百世的讚揚,劉邦主動把咸陽讓出來,得到的是天下,人是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共同體,對於資源,名聲,利益要求是存在的,爭奪也就存在,辦公室同樣的兩個職員,因為某次表現機會,當面背後都有爭奪,表現出來會很尷尬,聰明的一方會讓出來,一方面維護了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另外一方面,下次有這樣的機會對方一定會想到他,如果不是這樣,兩個人爭得面紅耳赤,不相上下,即使一個人得到了機會,但是失去了和諧氛圍,機會是有形的,短暫的。而和諧的氛圍是長久的。有這樣的説法“人和為寶”、“和氣生財”,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 是要有和氣的人際環境作基礎。“和”字在《易經》中就顯得尤為重要,“人和”在“天時、地利、人和”中則深刻地表明瞭對於做人的重要價值。善為大事者,能夠控制個人情感,以和諧的人際關係為最佳的做人之本,因為他們懂得“惟和之上”的道理。這是不是意味着萬事不爭呢?水是柔弱的,水也是最剛猛的,積少成多的水一旦爆發就不可收拾,我們經常説“仁至義盡,翻臉無情”當忍讓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導致更大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彼此都謙讓,讓步和諧的東西消失於無形。有的學者認為讓的目標是為了實現“得”,認為是讓小而得大,這是一種不全面的認識,在讓與得之間尋求平衡才是關鍵,讓之坦然,得之有道,與帶有陰暗面的庸俗關係區分開來。

《易經》裏強調“天時 地利 人和”,每個人都是一滴水,能夠融會到一起,才能奔流入海,發揮集體功效,“德不孤,必有鄰”,從中古古代帝王治理國家,到普通老百姓與人相處,都注重禮讓,這是國民性格的體現,而這種國民性格似水,正是在這樣的性格基礎上,人們之間相互溝通交往,必須遵循“以和為貴”。個體與他人,個體與周圍環境才能有機結合起來,與外界環境有個信息資源互動共享。伴隨環境變化發展,個體也有所發展。人情化,合理化,領導者具備具備愛才之心、求才之渴、用才之膽、容才之量、管才之方的品格,才能在駕馭人的問題上臻於完善,更好服務管理。

參考文獻:

[1]陸衞明:人際關係心理學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xx年9月

[2]李道平:公共關係學.經濟科學出版社20xx年5月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9

【摘 要】大學生作為新世紀文化新生代,這個社會亞羣體具有獨特的交往心態。探索與研究大學生交往心理,把握與遵循大學生交往心理,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使之提高交往素質,增強交往藝術,是培養新世紀有用人才的重要環節,使新世紀大學生的交往心理在探索中推進,在互動中整合,在交往中和諧,在運作中成熟。

【關鍵詞】大學生;人際交往;交往困境;交往原則

新世紀大學生要與人羣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首先需要對人際關係有一個比較健康的科學態度,自身也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交往科學素質。大學生應該充分認識到社會交往與人際交往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認識到它在自我內在人格力量發揮中的作用。每個人的人格品質和心理特徵的陶冶、文化藝術修養的形成和發展,必須藉助於社交來實現。所以,作為現代人,不僅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還要“交友八方”。

一、人際關係的含義

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一切直接或間接的作用,是人與人之間通過動態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聯繫,是通過交往形成的心裏關係。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1]。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大學生以後踏入社會參加工作的成敗。大學生是社會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未來社會的發展狀況以及前進方向,是國家和社會的未來。但在現實中,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狀況不容樂觀,其中有很多的因素影響着這一問題的形成,而這些因素是怎樣形成的?我們又怎樣對待這樣的問題?

二、人際關係的現狀與特點和影響因素

大學生已進入青春發育的中後期,從其心裏發展水平來説他們是正在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的“邊緣人”。這個階段是他們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對其未來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一方面,人際交往時他們認識自我、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展現自我、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徑;另一方面,交往能力本身就是生存的智慧。良好的人際交往能滿足大學生交往、友誼、安全等的需要,增強價值和力量感,有助於降低大學生的挫折感,緩解內心的衝突和苦悶,減少孤獨,對個人的心理健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然而,根據我國有關研究報告:由於交往能力較差,交往方法不當,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63%的同學們感到“交往困難”、“知心朋友難覓”,只有25%的同學感到“有知心朋友”。可見,大學生整體的人際交往能力較差。

國內心理學界在研究大學生人際交往時發現如下幾個特徵:交往的盲目性和被動性的整體性特徵;互動性與開放性的時代特徵;交往需求迫切,但主動性不夠,以同齡人交往為主,如其同室、同班、同鄉的交往;發展的不平衡性,這種發展的不平衡性,是由大學生自身素質的差異決定的。大學生人際交往大致分為三情況:其一,人緣型。這類學生與人交往積極主動,交際面較廣,大約佔20%。其二:孤僻型。這類學生平日沉默寡言,不善交往,在人際衝突中自我調節能力差,大約佔3%。其三:中間型。這類學生佔大多數,其特點是出於前兩者之間,一般表現不突出,人際交往範圍較窄,行為上隨大流,不愛顯露頭角[2]。

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因素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但主要可以分為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其中客觀因素又分為學校、家庭、社會觀念以及信息網絡化等方面,而主觀方面也包括個體的認知、情緒、人格及個體能力等。首先,從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看,仍處於應試教育階段,忽視了無法因分數衡量的內在素質的培養,這其中就包括了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這作為社會人必須具備的素質。其次,家庭因素對於年輕一代成長的影響是很大的,任何在家庭中生活的人,幾乎都無法擺脱家庭對他的薰陶。理論上説,家庭的優點會成為促進子女成才的積極因素;其缺點,則會成為子女成長的障礙。第三,依據調查發現,43.6%的大學生人際衝突的原因在於經濟,習慣等問題。激烈的社會競爭蔓延到大學校園,引起大學生之間的利益之爭,更加導致了大學生人際溝通網絡的狹窄與人交往的缺乏。目前大學就業形勢越發嚴峻,是否是學生幹部,優秀團員,黨員,是否獲得過各類獎學金是大學生參與就業競爭和繼續學習深造的重要資本,為此,很多大學生在暗地裏展開各種較量。最後,有專家認為由於當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側重於學業成績,學生的學業負擔和心理壓力比較重,網絡極易成為許多人躲避負擔和壓力的“防空洞”,並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上網成癮不僅響學習,還會讓人缺少交往,忽略現實的人際關係[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確地認識和了解他人,同樣關係到人際關係能否順利進行。要走出對他人認知的心理誤區,需注意克服以下幾方面:暈輪效應,首應效應,近因效應以及社會刻板效應等,另外,我們要全面審視自己,存在的不足,理應努力克服和改正。

三、如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在現代社會,要建立一種和諧的於己於人均有良好效果的健康的人際關係,其關鍵要素是需要運用並發展人的交際魅力和人際生命力。每一個人都是通過自我和周圍世界的關係而生活的,不管大學生所尋求的是哪種需要,自我的意義都存在於人們與外圍世界的相互關係中。

我們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需要遵守以下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

(一)真誠原則。馬克思把人們之間真誠的友誼讚譽為“人生的無價之寶”。古語説“心誠則靈,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些説法都是對真誠及其作用的高度評價。美國心理學家安德森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列出550個描寫人的形容詞,讓大學生指出他們所喜歡的品質。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們評價最高的性格是“真誠”,在八個評價最高的形容詞中,竟有六個與真誠有關。真誠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

(二)信任原則。管理學家戈登・希爾曾説:“信任是無形資產中最重要的一種。它是沒有外形、沒有內質,但卻指揮者我們的行為。而且其存在與否將決定我們的行動,彷彿它是一種有形的力量”。在人際關係中交往雙方彼此都要講求信用。人與人之間要是缺乏信任,生活也會處於無序與恐懼之中。從某種意義上説,人與人之間建立信任關係式社會發展和社會秩序安定的重要保證。

(三)熱情原則。美國教育家卡耐基在《積極的人生》一書中説:“一個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而居於這些因素之首的就是熱情。沒有它,不論你有什麼能力都發揮不出來。”我們當代大學生正處在追求與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情感豐富、興趣廣泛,是建立良好個性品質和交往心理的關鍵時期,學會以一種熱情直率的態度對待別人,也必然會獲得“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從而將愉快與友情長久地繫於身邊。

(四)理解原則。孟子説:“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這是至理名言。只有理解,才能消除人際關係發展中的某些隱蔽因素,如猜疑、嫉妒等,使人際關係不至於朝着惡化的方向發展,從而收穫真心。

(五)尊重原則。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把“尊重”放在人們的高級需要中。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對所有人,都應該給予應有的尊重,尊重他人的人格、個性、習慣和隱私。只有做到相互尊重,才能建立起平等友好的人際關係,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

(六)交換原則。美國社會學家霍曼斯的社會交換理論指出:社會是一種商品交換,不只是物質商品的交換,而是諸如讚許、榮譽、聲望之類的非物質交換。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基本上是一種交換過程。交往的雙方在滿足對方需要的同時,又得到對方的回報,這樣雙方的關係才能繼續發展,在交換中互利性越高,雙方關係越穩定、越密切。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關鍵時期,如何正確地處理人際關係,是每一位大學生必學的人生課程。作為一個具有卓越才能的新世紀優秀大學生,不僅要德才兼備、身心素質良好,而且必須具有一定的與人交往、待人處事的能力,這不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未來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生存技巧與藝術。

【參考文獻】

[1]存根.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xx.

[2]聶振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M].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xx.

[3]張生.大學生心理健康[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xx.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0

【論文摘要】 良好的人際環境是激發社會成員創造活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為了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羣眾的積極性,激發社會成員的創造活力,必須不斷改善人際環境,努力構建民主團結、平等友愛、政治和諧的良好人際環境。這既是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一項長期任務,又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

【論文關鍵詞】 構建和諧;人際環境;對策

人際環境是指影響人際關係的社會環境,即影響個人之間交往的各種外部社會條件或社會因素。從影響人際關係的各種外部社會因素的不同性質來看,人際環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道德、國家安全、社會秩序等方面的環境。

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要求,社會成員之間平等友愛、民主團結、和諧相處,保證個體充滿活力,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全面發展的人際環境就是良好的人際環境。反之,就是不好的人際環境。靜態觀察,任何社會一定時期的人際環境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都會包含着好的方面和不足的方面,這是人際環境能夠不斷改善的客觀依據。動態觀察,一般情況下,人際環境是一個連續不斷的漸進式的]進過程,人際環境改善是無止境的,無論是社會制度還是社會意識,都處在不斷髮展、完善和昇華的過程之中,不會永久停留在社會某一個歷史階段的水平上。特殊情況下,尤其是在社會制度發生重大變化或根本變革之後,人際環境也會隨之發生重大變化甚至是實質性改變。

一、人際環境的變遷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新中國建立後,中國社會人際環境發生了實質性變化。從1949年至60年代中期,形成了重在民主平等、團結互助的人際環境,促進了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和社會穩定發展。這個時期,中國社會人際環境呈現五個顯著特點。

1.勞動人民當家作主

以人民民主專政為本質特徵的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度等項政治制度和社會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為人民羣眾當家作主、行使社會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也為中國社會人際關係的改善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條件和環境。翻身當家做了主人的中國人民在建設自己新國家、創造新生活的過程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工作熱情和創造精神,尤其是從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中國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為了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國家,展開了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全面推進工業化,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2.社會管理集中統一

整個社會資源配置實行了集中統一的計劃管理模式。在中央政府統一領導下,地方各級政府負責組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實施,全民所有制企業和事業單位、集體所有制企業以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最終承擔計劃任務和指標的落實。整個社會產品的生產、交換、流通和分配都實行統一的計劃管理。這種高度集中統一的社會管理制度,對於儘快扭轉戰亂所造成的百業凋零、民不聊生甚至社會動盪的局面,使中國社會從戰爭時期快速轉入和平時期,集中有限的資源推進經濟建設,協調短缺經濟條件下的利益分配關係,建立人與人之間在經濟、政治、社會地位等方面的平等關係,防範和抵禦外敵入侵,應對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保證社會穩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

3.社會福利相對均等

建國以後,鑑於當時的條件,國家實行了低工資、廣就業的勞動工資政策和以單位為依託的福利分配製度,社會成員的勞動收入和生活福利主要依賴單位。養老、醫療、住房等福利由單位統一承擔,形成了收益共享、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福利分配製度。這種分配製度,對於促進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平等、實現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不可否認,由於這種福利分配製度忽視輕視個人利益,對社會成員缺乏激勵作用,造成個人對單位乃至政府的依賴性增強等問題。

4.人際關係團結和睦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又由於我黨進城後保持和發揚了戰爭時期的優良傳統作風,堅信“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己任,堅持對廣大黨員幹部進行共產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在全民中宣傳、提倡、培育社會主義新風尚,人們的精神風貌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得到弘揚,樂善好施、扶危濟困、見義勇為、注重禮儀、敬老愛幼、尊師重教、誠實守信等成為美德,幹羣之間、同事之間、鄰里之間、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親戚朋友之間,都形成了比較和睦的人際關係,上下左右信任度較高,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助人為樂蔚然成風。許多旅居海外的知識分子和科學家紛紛迴歸祖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各條戰線上湧現出雷鋒、歐陽海、王進喜、時傳祥、向秀麗、李四光、林巧稚等為數眾多的富有時代精神的英雄人物和勞動模範。

5.城鄉居民待遇不同

由於人口增長過快、糧食供應不足,為了保證城市經濟和工業較快發展,控制城市人口規模,逐步建立了以承認城鄉差別為基礎的户籍管理、糧食供應、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最終形成了城鄉之間的制度壁壘,使城鄉居民分別享受兩種不同的待遇。城鄉之間的制度差異有其當時的客觀原因,但這種制度長期不變,不利於促進城鄉之間資源流動尤其是農村勞動力轉移,不利於加速推進城市化和扭轉城鄉差別持續擴大的趨勢。從長遠看,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和諧人際關係和人際環境的形成,這在今天看得已經比較清楚了。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整個社會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人際環境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新變化,逐漸形成了重在增進效率的人際環境。

由於市場機制的作用範圍和市場經濟的意識很難限制在經濟領域範圍內,會滲透到社會管理乃至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給當今社會人際環境帶來以往未曾遇到過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社會公平的制度保障欠缺

市場公平是指競爭機會公平,即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機會通過競爭實現自己的利益目標,在市場競爭面前人人平等。確立維護競爭機會公平的制度是必要的,但是,由於個人素質、社會背景、擁有資源的水平和支配資源的能力不同,即便人人都有同樣的競爭機會,也會產生較大的貧富差距甚至兩極分化的結果。社會公平是指競爭起點和結果的相對公平。競爭起點和結果不公平是市場機制自發調節不能解決的問題,甚至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這種社會不公平問題,需要通過建立促進社會公平的制度來解決。然而,在建立市場經濟制度過程中,忽視了競爭起點和結果的公平。

2.形成了影響人際關係的“三大潛規則”

“回扣”成了市場交易或商業活動中的潛規則。暗箱操作的各種名目的“回扣”或“提成”,其實就是商業賄賂,並不是中間商公開獲得的佣金。近年來,“回扣”問題愈]愈烈,波及範圍越來越廣。據業內人士透露,廣告經營、報刊發行中的“回扣”比例相當高。有些掌握信貸資金審批大權的人,因為吃了“回扣”,貸款項目的審核流於形式,致使銀行貸款放出去以後不能按期如數收回,信貸資金大量流失。“靠山吃山”成了壟斷行業的潛規則。無論是自然壟斷行業還是制度壟斷行業,由於本身具有特殊的壟斷條件,既缺乏外在的市場競爭壓力,又缺乏有效的自我約束和社會監督機制,使這些壟斷行業的產品或服務單位成本形成了長期持續上升的趨勢,與競爭性行業產品或服務單位成本不斷下降的狀況,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壟斷行業產品或服務成本推動型的價格不斷上漲,尤其是人工成本大幅度持續上升,使壟斷行業職工收入和福利水平過高,已經成為社會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之一。“有權就有錢”成了經濟社會管理中的潛規則。行政權、執法權、審判權等都有一定的彈性或自由裁量的空間,比如有的經濟違法行為,可以處以一到五倍的罰款,有的犯罪行為可以判處三到七年有期徒刑。即使在合法的範圍內,掌權人也有一定的活動餘地,存在着“尋租”機會。權力“尋租”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使“活動”成了當今社會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金錢關係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管理中,不僅造成某些公共權力“私人化”,使腐敗現象滋生和蔓延,而且造成經濟社會管理失去應有的效力,管理機關乃至政府的公信力弱化,對社會秩序帶來很大危害。

3.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的難度增大

隨着經濟社會運行機制的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複雜化了,遇到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使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難度明顯增大,很多問題都面臨着兩難選擇。第一,多數社會成員地位下降。市場經濟制度的作用偏重於增進效率,對財富增長貢獻較大的社會羣體地位上升,而普通勞動者的社會地位相對下降。這是競爭機制發揮作用的必然結果。問題是在承認競爭規則的前提下,保護處於社會中低層乃至最底層的多數居民的利益,改變他們社會地位下降的局面難度很大。第二,基層組織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功能和作用明顯弱化。傳統體制下,企業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兼有經濟、政治和社會職能,是把個人與政府連接起來的橋樑,是掌握社情民意、瞭解居民訴求、化解社會矛盾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基礎。但現在很多企業黨組織和工會組織在經濟上存在着對企業主的依附關係,實際上受企業董事會和經理層的管理或制約,在企業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很有限,活動缺乏獨立性,不能滿足廣大員工的正當要求。農村實行土地家庭承包經營以後,集體經濟組織的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也逐漸弱化,村民自治組織缺乏一定經濟條件支撐,難以開展活動。在基層組織的政治和社會職能弱化的條件下,普通勞動者或居民的正當權益受到侵害,由此引發的矛盾衝突,在基層得不到及時解決,必然直接反映到政府,這是近年羣眾集體上訪案件數量增多、規模擴大的重要原因。第三,普通居民在社會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弱化。由於經濟和社會風險越來越多地由個人承擔,個人就業和收入穩定性降低,人際環境對個人的生存壓力不斷增大,致使普通居民自顧不暇,民主意識和主人翁責任感淡化,參與社會管理的自覺性減弱。企業的普通員工甚至失去了參與民主管理的機會和權利,有意見也不敢提或者不想提,擔心砸了自己的飯碗。公民參與社會管理的渠道狹窄,廣大居民的訴求不能及時得到充分的反映,政府對老百姓的願望和要求缺乏全面準確的瞭解,有的決策沒有充分體現多數居民的利益訴求。地方政府的一些職能部門,為了局部利益或部門利益,不認真執行有關規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致使國家已經出台的民主管理制度在執行中“走樣兒”或“變味兒”,引起羣眾不滿。

4.社會主義價值和道德受到衝擊

市場經濟肯定了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目標的合理性與合法性,衝擊了我們一貫倡導的社會主義價值導向和道德內容,收入最大化或賺取更多的金錢成為個人行為的首要目標。人們的價值標準和道德尺度悄悄發生了變化。一部分人中間,普遍用追逐擁有財富的多寡來衡量一切。正常人情往來也為金錢所支配,甚至變為變相行賄受賄。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李培林所長主持的調查顯示,現在居民用於人情往來的支出佔全部消費支出的比例達到10%以上,已經成為居民生活的一大負擔。一些人認為誠實守信已不再是美德,弄虛作假現象有增無減,嚴重阻礙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

二、構建和諧人際環境的對策

根據人際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現實條件,構建民主團結、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應考慮以促進社會公平、加強民主政治、增進團結友愛、維護社會穩定為重點,在全面加強制度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上多下功夫。

1.完善促進社會公平的制度

促進社會公平就是要解決社會成員競爭的基礎條件和結果相差懸殊的問題,限制利用不合理、不正當的壟斷條件進行競爭,儘可能實現競爭起點的公平,並對競爭結果出現的過於懸殊的差別進行必要的限制和調節,控制和適當縮小差距。

完善勞動保障制度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途徑之一。為了既促進企業之間公平競爭,又保護勞動者的切身利益,應該深化勞動保障制度改革。從長遠看,應該逐步建立“法律強制、個人付費、政府輔助”的勞動保障制度,解決勞動保障費用水平新老企業負擔不均衡、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負擔不均衡、技術和資金密集型企業與勞動密集型企業負擔不均衡的實際問題,使勞動者能夠比較公平地享有勞動保障。

完善貧困救助制度,保障失業人員、貧困羣體的生活,是緩解社會矛盾的重要手段。要借鑑一些地方的成功經驗,認真落實居民生活最低保障制度,加強貧困救助工作,使失業人員及其家庭和其他困難家庭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完善就業困難羣體再就業援助制度,對就業困難對象提供個性化就業服務和公益性崗位援助。完善醫療保險制度,將靈活就業羣體、貧困羣體納入大病統籌的醫療保險範圍。積極推進商業保險和職工互助保險,分攤社會保險負擔。隨着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要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發放標準。支持社會慈善機構組織募捐和開展扶貧活動,為社會各界人士自發的捐贈活動提供便利,拓寬社會救助渠道,完善社會救助體系。

逐步建立農業保險制度。這項制度可以為農業產業化提供有力保障,有利於化解農民個人投資和農產品加工企業投資的風險。按照WTO規則和市場經濟規則,政府應該改變對農業的支持方式,將對農民直接補貼逐步改為扶持農民參加保險方面來。一家一户參加農業保險,會造成農業保險公司經營成本過高。農業保險的運作可以由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牽頭參保,或者由農民各類協會等組織牽頭參保,逐步擴大農業保險範圍,為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奠定製度基礎。

打破城鄉制度壁壘,逐步放寬户籍管理。在醫療、教育、養老保險等方面的城鄉制度差別也要逐步改變,尤其是要從制度上解決對農民工的歧視問題,提高農民素質,要建立相應的制度,促進農村中國小教育提高教學質量,使農村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加強對農村勞動者的專業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擇業能力。

2.完善民主政治制度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在立法、執法監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國人大在調整個人收入所得税起徵點問題上,公開徵集社會各界意見並召開立法聽證會,為完善立法程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成功的嘗試。有的地方對是否限制燃放煙花爆竹的事項,在作出規定之前,也通過網絡和其他新聞媒體廣泛徵求意見,不但真實地體現了民意,也使確立的制度能夠更好地得到貫徹和實施。這種做法應該制度化,凡是涉及城鄉居民切身利益的立法,都必須經過羣眾廣泛討論後確定,使國家和地方的立法更好地體現人民的意志,維護人民的利益。為了加強人大對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或“一府兩院”的監督,要依據新頒佈的《監督法》,制定相應的配套法律、法規和具體實施辦法,確保《監督法》全面落實。不斷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重要作用。各級政府的重大決策,都應該實行徵求社會各界意見的制度,確保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為了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要逐步完善基層政權、基層羣眾性自治組織、企事業單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等辦事公開制度,保證基層羣眾依法行使各項民主權利。尤其是要通過互聯網等各種現代化的傳媒手段,建立公民參與經濟社會管理的信息平台,並通過完善信訪制度、政府與老百姓直接對話等形式,拓展徵集羣眾意見的渠道,形成社情民意的表達機制。對農村居民自己建立各種專業協會,要積極引導和支持,使之對鄉鎮政府和村委會的行為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更好地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為了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組織的作用,應該加強對企業工會組織的指導和支持,提高企業工會與老闆或董事會的談判能力,切實維護工人的正當權益。律師事務所等其他法律諮詢服務、法律援助機構、公益服務機構、行業協會等社團組織,近年來新出現的城市住宅小區業主委員會等民間組織,在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中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要通過規範、扶持等方面的制度建設,使各類社會組織接受委託、代表居民維權得到法律保護和支持。

完善權力運行規則是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為了從源頭上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要不斷加強權力運行的制度約束,不但要繼續完善政務公開制度,還要進一步完善社會監督制度,使行政權、執法權、司法審判權、人事管理權、幹部任免權等權利運用,都在社會的公開監督之下。

3.完善維護經濟社會秩序的制度

對於壟斷行業通過不正當或不合理競爭手段獲得壟斷收益的行為,要通過完善反壟斷的法律進行限制。一旦發生不當得利,要全部予以沒收,並實行嚴厲的懲罰措施。同時要對壟斷行業實行嚴格的公開管理的制度,包括成本、工資、福利、用工、服務項目的質量標準和價格等,全面建立信息公開披露的制度,完善對壟斷行業的輿論監督和羣眾監督制度。政府要建立壟斷行業管理的網絡信息平台,依法強制壟斷行業公佈相關信息,以便消費者和社會各界進行有效的監督。

對“回扣”或“提成”等各種商業賄賂行為,要堅決打擊。為了遏制“回扣”現象的不斷蔓延,應該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對商品的利潤率或進銷差價率和批零差價率進行必要的限制,使“回扣”的現象沒有產生的條件和機會。

保持政局穩定和社會安定是改善人際環境的重要內容。政府有關部門要建立社會預警機制,掌握經濟和社會運行動態,及時發現社會不穩定因素的徵兆,力爭在各種矛盾和衝突爆發前發出信息警報、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進一步完善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儘可能減少和避免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尤其是對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犯罪團伙,要加大打擊力度,使社會治安狀況根本好轉,有效地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完善信訪工作制度,特別是對工人、農民工、農民等羣體性上訪案件,要及時瞭解他們的訴求,快速進行處理,防止激化矛盾,避免引起激烈的衝突和社會震動。

4.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維繫良好的人際環境,不僅要靠法治,還要靠德治。因此,必須全面加強思想文化和倫理道德建設,建設和諧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的首要任務,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提倡和發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明瞭社會思想文化道德的發展方向,規定了其提升的水準,為人們和諧相處提供了共同遵循的思想基礎和行為準則,構成了良好人際環境的重要內容,同時它也為和諧人際環境建設提供了前提條件、助推力量和重要保證。在確立社會價值標準的基礎上,要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力提倡互相尊重、互助合作、團結友愛的精神,繼承樂善好施、扶危濟困、見義勇為、注重禮儀、敬老愛幼、崇尚科學、誠實守信等優良傳統。同時,還要樹立公平競爭的意識、風險意識、創新意識,實現民族優秀文化與現代市場經濟文化的互補與融合,構建能夠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識形態,為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人際環境自身的發展規律之一就是漸進式的]進過程。社會意識形態的變革也是如此。任何一種社會新理念的形成,都要經過逐步被社會多數成員理解、接受、認可的過程,都是約定俗成的。所以,加強思想文化和倫理道德建設,不但要在整個社會加強宣傳教育,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更重要的是從局部、從基層做起,首先推動微觀人際環境的改善,通過打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創建和諧社區、和諧村屯、和諧鄉鎮等有效形式,帶動整個社會思想文化和道德理念的轉變,從而實現人際環境的不斷改善,達到促進社會成員共同全面發展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陸學藝主編.當代中國社會流動[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xx.

王光偉主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學習讀本[C].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xx.

楊思遠,王玉玲,劉穎.新大同説——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論[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xx.

林建公.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若干問題[J].中國政治,20xx(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課題組.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J].中國政治,20xx(7).

陳明凡,宋衍濤.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研究綜述[J].中國政治,20xx(11).

秦宣.構築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穩定環境[J].中國政治,20xx(4).

陳雄.論構建和諧社會的利益均衡[J].中國政治,20xx(12).

周善紅.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特徵分析[J].社會主義論叢,20xx(7).

張富良.轉型期中國農村幹羣矛盾客體初探[J].中國政治,20xx(9).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1

摘 要: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增強團結,有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有助於人們形成互補,有利於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因此,一定要採取有力的措施,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弘揚傳統美德,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努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關鍵詞:建立;和諧;人際關係;措施

在新時期,人們不僅希望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真誠希望精神生活的充實和高尚,渴望人間充滿真情和愛心,渴望能有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環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對於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社會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和諧人際關係的特點

人際關係,是指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以情感為基礎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和諧的人際關係具有以下特點。

1.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指數的重要內容。有位心理學家説過,心理健康在貧困時代是奢侈品,在發展中國家是點綴品,在發達國家是必需品。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必將成為人們的必需品[1]2。和諧的人際關係,要求交際雙方在心理上應該是健康的,具有高尚的交際品德,能夠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以誠相待。人是富有感情的,其豐富的內心世界需要他人理解並與之共鳴。如果交際的雙方缺乏感情基礎,沒有健康的心理,互相猜疑、互不信任、互不尊重,那麼交際雙方就無法融洽,和諧的人際關係也就無從建立。有的人心理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順利,家庭幸福美滿;有的人遭遇了挫折,不能正確對待和處理,造成了心理障礙,心情抑鬱、冷漠、焦慮,在各種心理困境中不能解脱,最終迷失自我,喪失了事業追求和人生樂趣[1]1,有的甚至走上了自殺的道路。

2.語言健康。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在人際關係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美國人把“舌頭”、美元、計算機稱為當代社會賴以生存和競爭的三大武器,並且把“舌頭”排在首位,可見語言的重要。人們通過使用健康的語言來交流思想和感情,從而引起交際雙方心靈的共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會説話,言語得當,對人誠懇,人際關係可以和諧相處。如果對人冷漠,使用尖刻訓斥的口氣,冷嘲熱諷的語言,必定傷害對方的感情,使之反感,從而引起矛盾,使關係緊張、不和諧。有的人有時就是幾句話,造成了悲劇。如東南大學一位教授、博導因停車時發生口角,引發打架身亡。該教授生前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還不到50歲就死了,實在可惜。古人説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這説明在人們的交往過程中,語言的好壞會得到截然不同的兩種效果。因此,人們一定要注意語言要健康、要美,不能使用帶有“暴力”的語言,因為它能輕而易舉地劃破人的心靈;“語言暴力”發於口,卻源於心,它折射出道德修養的缺失。只有飽含深情、真摯親切的話語才能讓人感到和藹可親,才能和諧相處。

3.行為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要求人們的行為是健康的,也是美的;只有健康的、美的行為,才是人際關係建立過程中最能表現個性特徵的東西,這也是和諧的人際關係的實質所在。和諧的人際關係對人們行為的要求是:誠信友愛、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如果交際雙方缺乏信任和理解,爾虞我詐、互相攻擊、互相拆台,則只能惡化人們之間的關係。人們的相處,是門學問也是門藝術,只要保持友善、互助、寬容、和諧的交際心態,就能處理好人際關係,團結同志,做好工作。

二、和諧的人際關係的功能

所謂功能,是指人們在活動過程中所顯示出來的作用或影響。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和諧的人際關係具有重要的功能。

1.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增強團結、產生合力。合力是力學上的一個名詞,它指的是若干個力同時作用於一個物體所產生的總的作用。人們常説的“團結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人心齊,泰山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人們之間的關係健康和諧,就會團結一條心,彼此協作,智慧就會多,力量就會大。可以説,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形成集體力量的黏合劑,領導、組織、羣體的效能寓於和諧的人際關係之中。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使建設者在不同的崗位上團結合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2.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助於人的身心健康。人的身心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這兩者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一個人如果在交往中與他人關係不和諧,矛盾重重,心情就會鬱悶,從而影響身心健康,嚴重的甚至造成心理失常和機體功能的失調。和諧的人際關係能夠對人們的心理及情緒產生積極的影響,讓人心情舒暢,熱愛學習、工作順利和生活愉快。我們知道,人生活在現實的社會中,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需要有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環境,得到別人的信任、鼓勵和支持,感受到愛的温暖,感受到人格的尊重。這樣,心情就會舒暢,身心就會健康。

3.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助於人們形成互補。互補,是指人們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互補,有知識互補和性格互補兩種。知識互補主要是指不同學科、不同知識的互相補充。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個人所掌握的知識就顯得太有限了。因而,在和諧的人際關係中,每個人都希望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合眾家之長,使各有專長的人之間產生知識互補行為,這樣,就能大大提高知識的利用率,充分實現人的價值。性格互補在現實生活中較為普遍,它能使人們和睦相處,關係密切。

4.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助於人們之間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增進友誼,提高人的活動能力和工作效率。一個單位如果存在着拉山頭、鬧糾紛、“窩裏鬥”、互相推諉、互相猜疑、互相拆台的不良現象,就會內耗嚴重,人心渙散,這種不和諧的人際關係,不僅嚴重地影響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損害了集體利益。因此,必須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促成羣體內部的團結,大家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就能增強集體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措施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之一,一定要採取有力的措施,搞好這項工作。

1.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指出:“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範榜樣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2]要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形成褒榮貶辱的新的社會風尚。要加強社會公德和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羣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建設,自覺地以社會主義道德來調節、規範自己的行為,並以履行責任為動機,使自己的行為具有道德價值。要大力弘揚道德模範榜樣的先進事蹟,中央電視台每年推出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這些道德模範的故事讓人熱淚盈眶,震撼人們的心靈,使人們受到教育。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這是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的一項基礎工程,也是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有效途徑。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人的身心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奏明顯加快,各種競爭非常激烈,精神壓力日益加大,一些人難免會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衝擊,併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糾葛和衝突,由此所產生的心理障礙、心理疾病也逐漸增多,不少人默默忍受着心理疾病的煎熬。據有關部門統計,有各種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者約佔人口總數的20%。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構建和諧社會,一定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要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活動,寓心理健康教育於活動之中,有效調節人們的情感和心理,消除憂鬱感、孤獨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緒[3]151,使其心理健康,心情愉快。

3.弘揚傳統美德,培養高尚情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道德中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禮儀的總和,它是中華民族優良思想文化傳統的核心。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一定要弘揚傳統美德,培養高尚情操。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誠實守信佔據着極其重要的位置,誠信作為一個基本的道德要求,在中華文化中已經傳承了幾千年,以誠信立人,以誠信立國,以誠信求發展。和諧的人際關係應該是誠信友愛的關係,誠信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要求,是友愛的前提。沒有誠信,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信任和理解;沒有友好關愛,更無從談社會和諧。

4.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目的,是為了堅持真理,糾正錯誤,增強團結。恩格斯指出“團結並不排斥相互間的批評。沒有這種批評就不可能達到團結。沒有批評就不能互相瞭解,因而也就談不到團結”[4]423。在人民內部,要從團結、和諧的願望出發,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分清是非,消除隔閡,糾正錯誤,解決矛盾,從而達到新的團結,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5.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在黨的xx大報告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係。”[2]全國黨代會的報告裏第一次出現“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字眼,這一亮點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為本的宗旨和與時俱進的創新。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的原則貫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過程,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避免不良心態積累惡變,引導社會心態良性變化,幫助人們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心理和諧。要關注人們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引導人們加強自身修養,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要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3]153,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減少羣眾的後顧之憂,充分調動羣眾的積極性,以增強本單位、本部門的凝聚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石磊.幹部心理健康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

[2].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N].人民日報,20xx-11-18,(1).

[3]本書編寫組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M].北京:學習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xx.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2

摘 要:為探討大學生情緒智力和人際關係的內在聯繫,用《情緒智力量表》和《人際關係綜合診斷量表》對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整體上有顯著的正相關。

關鍵詞:大學生;情緒智力;人際關係;顯著的正相關

1.問題的提出

情緒智力主要是指個體在加工和處理情緒信息和情緒性問題的一種能力[1]。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某種交往方式產生相互影響而形成的比較穩定而直接的心理關係[2]。大學階段是人生髮展的關鍵時期,但是現階段大學生的人際關係並不理想。因此,探討大學生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間的關係就非常必要。

2.研究方法

2.1研究被試 以班級為單位,用整羣隨機抽樣法選取鄭州大學在校大學生,共發放問卷450份,回收425份,回收率94.44%,剔除問卷45份,有效問卷共405份,有效率90.00%。

2.2研究工具

2.2.1《情緒智力量表》。採用Schutle等人[3]編制的情緒智力量表(EIS)來考察大學生情緒智力的特徵。

2.2.2 《人際關係綜合診斷量表》。採用鄭日昌等人編制的人際關係綜合診斷量表。分數越高,説明人際關係行為困擾越嚴重。

2.3 施測過程 測量過程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測試,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按指導語的要求填寫問卷。全部數據採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與分析。

3.結果

3.1大學生的情緒智力、人際關係在人口統計學上的特點

3.1.1不同性別大學生的情緒智力、人際關係得分的差異比較

採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鄭州大學大學生情緒智力和人際關係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情緒智力和人際關係上以及在各個維度上的得分均無顯著性差異。

3.1.2不同年級大學生的情緒智力、人際關係得分的差異比較

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不同年級的在校大學生的情緒智力和人際關係得分進行比較。結果表明,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知覺情緒、調控情緒和情緒智力總分上差異顯著,而在理解情緒和運用情緒維度上差異不顯著。在與人交談、交際交友和人際交往總分上差異顯著,而在待人接物和與異性交往方面差異不顯著。結果見表1

3.1.3 獨生與非獨生大學生的情緒智力,人際交往得分的差異比較

採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獨生與非獨生大學生情緒智力和人際關係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除在理解情緒的能力方面的差異顯著外,他們在其他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結果見表2

3.2大學生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的相關研究

本研究相關分析得出結果:情緒智力在與人交談維度上,與情緒智力各個維度和情緒智力總分有顯著相關,人際關係總分與知覺情緒、運用情緒和情緒智力總分上顯著相關。具體結果見表3.

4.結論

性別對情緒智力和人際關係四個維度和總分沒有顯著性差異。年級在情緒智力和人際關係總分上差異顯著,對各個維度的影響不平衡。除在理解情緒的能力方面的得分差異顯著外,獨生和非獨生子女在其他方面的得分都不顯著。情緒智力和人際關係總體上呈顯著的正相關。(作者單位:鄭州大學)

參考文獻

[1] 許遠理.情緒智力組合理論的構建與實證研究[D].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xx.

[2] 時榮華.現代社會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314-315.

[3] 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emotional 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8,6(25):167-177.

[4] 陳偉偉.大學生情緒智力的初步研究[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xx,11(1):107-112.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3

【摘 要】宿舍是大學生在學校的家。在這個特殊的家中,如何更好的處理與宿舍成員之間的關係,對於大學生來説很重要。提高自身修養,尊重人理解人;學習和掌握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加強室友之間的溝通;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增加宿舍的凝聚力。做好以上三點,一個互相信任、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和諧寢室人際關係就會逐步建立起來。

【關鍵詞】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

家是一個温暖的港灣。在大學,宿舍則是大學生的一個新家,這個家是莘莘學子在外求學的基地,在浩瀚知識海洋尋求真知的棲息地,是同學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提供信心和力量、情緒低落時提供訴説的場所。然而同一宿舍共同生活在狹小空間的舍友,一旦習慣或觀念產生衝突,矛盾也就不可避免。然而,怎樣才能處理好與宿舍成員的關係,為將來步入社會做一個充分的人際關係方面的準備呢?我覺得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歸結起來要從以下三點做起。

首先,加強自身修養,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修養指的是一個人的理論、知識、藝術、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是文化、智慧、善良和知識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美德。一個人的自身修養對於加深與周邊人的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提高自身修養,應當注意遵守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準則:

一、遵守宿舍公約

宿舍公約是為了維護宿舍生活正常秩序而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遵守宿舍公約是每個大學生應當具備的品質,也是一種禮貌修養,在宿舍生活中,每個人都應當模範自覺地遵守宿舍公約。宿舍公約包括統一作息時間、愛護宿舍公共財物、不準亂扔垃圾、節約用水用電、團結互助等。有些大學生在宿舍大喊大叫、通宵打電腦遊戲,亂扔垃圾不注意宿舍衞生等這些不文明行為就是不遵守宿舍公約,破壞了宿舍風氣,理應受到批評。不遵守公約就是不尊重他人,同樣也是不尊重自己,就是沒有修養的表現。

二、尊重同宿舍其他成員

孟子曾説過:“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尊重他人,體現在尊重宿舍成員的意見,尊重宿舍成員的勞動,尊重宿舍成員的正當權利,尊重宿舍成員的人格。尊重他人,也應當體現在尊重宿舍成員的愛好和習慣,不取笑和侮辱宿舍成員,不把自己的愛好和習慣強加於宿舍成員,不以自己的好惡來評價宿舍成員。真誠地去尊重他人,收穫的不僅是他人的尊重,還有雙方美好,愉悦的心情,以及建立在愉悦心情之上的良好的宿舍人際關係。

三、理解、寬容

宿舍成員來自祖國四面八方,家庭背景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的人住在一起,需要宿舍成員在處理宿舍之間的關係時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

理解是人際溝通的橋樑,也是一種修養。理解他人在同宿舍內表現為能夠設身處地的為宿舍成員着想,善解人意,體諒對方。善於觀察宿舍成員的心理變化,主動去理解他,關心他,對方還沒想到的事你事先為他想到了,並且幫他做到了,這樣就很容易做到與他溝通。理解他人還包括容忍他人的缺點錯誤,有理、有利、有節地處理問題。理解是建立所有觀念和思想的基礎,只有理解了你所面對的人和事,你才能夠談得上寬容。

寬容就是要豁達大度,寬宏大量,有很強的容納意識和自控能力。海爾普斯曾經説過:寬容是人類文明的唯一考核。[1]宿舍關係也要靠寬容去護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如果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宿舍中出現的小衝突,每個宿舍成員都會養成坦然面對現實,懂得包容一切的習慣,宿舍人際關係就會更加融洽,大學生活也會更加美好、和諧!

其次,學習和掌握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羣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王甫勤20xx年對上海市某重點高校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的調查發現,跟室友溝通時間越長對寢室人際關係的滿意度越高。[2]心理髮展尚不成熟的大學生在遇到宿舍人際關係問題時容易衝動、走極端。如果彼此間應能把握溝通的技巧,互相理解,互相寬容,慢慢磨合,就會最大程度的縮小各種差異帶來的矛盾。想要做到這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待人處事行為和諧。人際交往的目的在於設法使交往雙方能夠融洽相處。對於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學生來説,相互之間交往相當頻繁,一定要努力做到熱情而不輕浮,自信而不狂妄,謙遜而不自卑,謹慎而不拘束,對事而不對人等,只有這樣,彼此之間才能合得來,才能創造一個温暖如家的宿舍氛圍。

2.適當的自我表露。就是勇於承認“真實的自我”,並將它展示在同宿舍同學的面前,包括老老實實的承認自己的一些缺點。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各方面都表現優秀而又有一些小小缺點的人最受歡迎。當然自我表露一定要注意表露的對象、時間、場合及內容的適當性。

3.善於傾聽。特別是當同宿舍同學迫切有話要説的時候,作為聽眾必須專注而滿懷興趣地聽,並予以表情、手勢、點頭等方面適當的反饋。這樣做,不但可以使對方覺得你在意他、尊重他,而且還會使同學覺得你很讚賞他。

4.調整角色行為。在宿舍,大學生的角色主要是宿舍成員,彼此之間是平等的。角色行為的調整包括在角色中實現角色期望、承擔角色義務、與其他角色互動等,因此應注意的問題是將角色的責、權、利統一起來,儘可能的盡好義務,例如在宿舍要遵守宿舍公約,按時休息,打水和喝水行為要相匹配,不能光喝不打。同時,要尊重宿舍其他成員的角色,不可侵犯別人角色。[3]

5.學會適當的讚揚別人。林肯曾經説過:“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讚。”讚揚是對人的直接肯定和積極評價,是對人的最大尊重,往往可以贏得對方的好感。大膽的説出室友的優點,有利於消除你與舍友間人際關係的僵局,使寢室人際關係變更和諧融洽。但一定要注意,讚揚人一定要有根有據,恰如其分。

6.多溝通多交流。宿舍間有些誤解,應主動溝通,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瞭解自己和他人,消除彼此之間的誤會,加強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從而建立良好的舍際關係。

再次,積極建設宿舍文化活動,增強寢室的凝聚力。有良好文化氛圍的宿舍環境是產生良好宿舍人際關係的重要外界條件之一。[4]以宿舍為單位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動,既能豐富充實大學生的生活,又能增強宿舍成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強相互之間的感情和團結協作意識。同宿舍學生在集體合作的過程中,會獲得關於尊重、理解、合作的情感體驗,體會人際交流的意義,認同其他成員的價值,在潛移默化中對宿舍人際關係產生潤滑的效果,完成對健全人格的培育,增強宿舍成員間的凝聚力和對宿舍的歸屬感,構建良好的宿舍人際關係。

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際關係是每個大學生健全人生的必修課。只有不斷豐富各方面的知識,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養成健康的個性心理品質,才能建立一個互相信任、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和諧寢室人際關係。也只有這樣一個有着良好和諧氛圍、使每個身在其中的宿舍成員感到親切、輕鬆、愉快的宿舍才能夠稱得上是遠離父母的大學生的家。

參考文獻:

[1]李水山.中國鄉村發現網

[2]王甫勤.小羣體互動與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J].大慶:大慶師範學院學報,20xx(5):158.

[3]王淑蘭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社20xx(8):103.

[4]毛小玲等.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的特點[J].北京:中國心理衞生雜誌,20xx(15):473-475.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4

摘 要:國小生由於年齡小,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強烈的自我意識,使他們擁有較強的防禦心理,不善於表達自己,離羣獨處,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着重介紹構建國小生和諧關係的幾點淺薄看法。

關鍵詞:國小生;和諧關係;構建

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對於學生的學習成長有促進作用。學生在和諧輕鬆的氛圍中,能夠跟其他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增進彼此的瞭解,推動和諧文明校園的建設。

一、教師走進學生圈子,幫學生樹立團結集體的意識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當全方位地瞭解學生,在日常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課下跟學生積極交流,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圈子,這是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關鍵。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的行為表現做出客觀的評價,避免因為認知上的誤差,對學生產生偏見,不公平的評判常常會引起師生的矛盾,以及學生之間的矛盾。基於此,教師要有一雙慧眼,在校園生活中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細緻的調查和分析,避免主觀情緒的滲入,從理性客觀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位學生。

與學生的交往中,教師必須尊重和信任學生。基於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等方面的考慮,心理承受力相當脆弱,學生都擁有強烈的自尊心。不善言談往往導致一些學生被孤立,遇到一些事情不善於表達自己,道德觀念和是非觀念都比較薄弱,因此教師的引導教育就至關重要了。

例如,在日常校園生活中,兩個經常一塊上學、放學的學生,鬧了矛盾,甚至動手解決問題,此時教師應當明白,學生天性純真,學生之間的矛盾本沒有對與錯。針對這種現象,教師絕不可用嚴肅的表情和聲調較高的方式進行教育,應當以和藹的表情、温和的態度去了解學生之間發生不愉快的原因,這時教師可以轉變一下教育方式,過分注重口頭教育,對於天真懵懂的學生來説,只能當做教師課堂的言傳身教,教育本身的職能並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操場上舉行一個長跑接力賽,讓鬧矛盾的雙方分在一組,教師在旁邊當裁判並且觀察矛盾雙方的一舉一動,給他們制訂一個目標,讓他們通過奮鬥過程中的互相幫助能打開自己心中的結,在奔跑中的汗水與歡笑是懵懂青春中最真情的流露,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提升了集體榮譽感,大度地放下眼前的陰霾和偏執,去迎接朋友的微笑和擁抱。

二、防患於未然――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對於學生的學習成長有積極作用,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師應當注重構建和諧課堂,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進而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

1.全體學生的發展目標

教師給全體學生確立一個發展目標,能夠保證學生在思想和學習行為上高度的統一性,對於目標的追逐,整個班級擁有強大的凝聚力,在追尋目標的路上學生相互扶持、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增強了學生的集體責任感。

2.優化溝通渠道

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方式多種多樣,課堂情景教學模式上,課外豐富的趣味化集體活動都是良好的溝通方式,在遊戲化的活動中進行溝通,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瞭解,增進彼此的感情。

3.人際交往觀的樹立

幫助學生樹立人際交往觀,對於構建和諧人際關係有重大意義。校園生活中,部分學生對於人際交往的意義不夠明確,離羣獨處是他們喜歡的生活方式,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師應當積極與這類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矯正學生的思想觀念,講明人際交往對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的交往意識,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觀。

三、提升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策略

1.擺脱自卑心理,重拾交往自信

部分學生由於缺乏交往自信心,全面地否定自己,過重的自卑心理導致學生擁有較強的防禦性。基於此,教師應當給學生提供一些樹立交往自信的方法。

例如,在學習生活中,主動關心其他學生。(1)最常見的:同桌今天沒帶文具盒,可以把自己的文具盒拿出來,給同桌提供學習用具用,遇到其他學生有困難的時候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是建立和諧關係的捷徑;(2)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激發自身的交往意識。擺脱自卑心理,打開心門,走出封閉的世界。

2.注重説話的方式

教師應當提醒學生,學生之間交往的過程中應當注重説話的方式,要讓學生明白委婉的説話方式,不僅能夠保留其他學生的面子,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不能靠指出他人的錯誤來證明自己的聰明。

3.學會表露心聲和傾聽

與其他學生進行交談的時候,能夠增進彼此的瞭解,學生應當學會傾聽,耐心專注的表情能暗示對方你對他很尊重,對方沒有徵求你的意見時,不可打斷對方的話語;對方徵求自己的意見時,積極表露心聲,讓對方能夠得到充分的尊重,增進學生的情感交流,加深彼此的瞭解。

總之,和諧的人際關係對於學生的學習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在校園生活中,認真觀察學生的點點滴滴,走進學生的生活圈,跟他們進行情感交流,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煩惱,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推動和諧校園建設。

參考文獻:

[1]關秀麗.在細節中滲透安全教育[J].山西教育(幼教),20xx(7).

[2]駱炳山.怎樣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J].科學諮詢,20xx(11).

關於人際關係論文 篇15

摘要:美國私人偵探-斯坦利﹒C﹒艾林説:“當今世界,最成功的人是那些懂得如何於人相處的人,人際關係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學問。” 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人際關係在人們的生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而對於大學生來説,當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交往的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使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活動中,團結互助,平等和睦的友好相處,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有原則地調節衝突和改善相互間的情感關係,以實現心理平衡,促進自身健康發展。能夠很快速的適應環境,根據良好人際關係的基本內涵,把握人際關係的原則,提高人際交往和溝通的技能,同時從自身修養和交際經驗來提高自己,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在交際上取得好的成績。

關鍵詞:大學生,人際關係,人際交往,心理

每個成長中的大學生,都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顯而易見,人際關係的學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可能達到我們辦事的目的。只要有人活在這個地球上一刻,人際關係就會存在一刻。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如何正確處理好人際關係,是我們將來踏上社會走向成功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讓我們在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彎路,可以協助我們變複雜問題為輕鬆化。然而,反思我們自己的人際關係真的正確嗎,那麼我們怎樣才能處理好我們的人際關係呢?

一、大學生人際關係存在的問題

1.缺乏主動性

交際中缺乏主動性往往跟我們所處的環境和個人的性格有關。從環境來説,對陌生的環境,人總會有距離感甚至恐懼感。另外生活條件的艱苦也常會造成人的一些焦慮、不滿情緒,使人沒心思主動去與本來陌生人溝通了。從個人性格來説, 大學生有些人容易產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長,甘居人下,缺乏應有的自信心,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有自卑感的人,在社會交往中辦事無膽量,習慣於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這種心態如不改變,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漸磨損人的膽識、魄力和獨特個性。這些都是影響交際缺乏主動性的原因。

2. 率性而為,不顧他人的感受

率性而為不能説是缺點,因為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這樣表現的話,別人可能會覺得這個人坦率、不做作。但是在人際交往中率性而為,卻常常會搞僵人際關係。比如做事情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管別人的意見,就會讓人覺得你剛愎自用不謙虛;在行為方面率性而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注意時間、場合,別人就會覺得你無組織無紀律;經常改變主意,沒有經過周密計劃或事先請示就行事,讓人覺得你做事鹵莽,缺乏誠意等。

3.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從交際的角度來看,你的言行舉止會給交際對象留下或良好或不良的印象。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如果言行舉止不莊重、不檢點,就會給我們的交際對象留下不好印象。別人見到你只會退避三舍,哪裏還願意跟你交往。

二、培養良好人際交往的能力

人際交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溝通。培養人際交往能力:首先,要有積極的心態,理解他人,關心他人。日常交往活動中,要主動與他人交往,不要消極迴避,要敢於接觸,尤其是要敢於面對與自己不同的人,而且還要不怕出身、相貌、經歷,不要因來自邊遠的地區、相貌不好看或者經歷不如別人而封閉自己。其次,要從小做起,注意社交禮儀,積少成多。再次要善於去做,大膽走出校門,消除恐懼,加強交往方面的知識積累,在實際的交往生活中去體會,把握人際交往中的各種方法和技巧。另外,要認識到在與別人的交往中,打動人的是真誠,以誠交友,以誠辦事,真誠才能換來與別人的合作和溝通,真誠永遠是人類最珍貴的感情之一。

人際交往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我們不能自私的從我們自己的角度出發。我們在交往的同時要多角度的從對方的立場出發,先考慮這樣做對方是不是可以接受,對方是不是不反感。那麼我們交往起來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我們的交往也會變得很和諧。

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還需要一定的交往技巧,那就是:

1.和對方打過交道之後,要記住對方的姓或名,以便以後見面造成不必要的尷尬。見面以後要主動和對方打招呼,以顯示自己的禮貌。讓對方感覺到你對他的尊敬和重視。

2.在交往的時候,要舉止大方,不要有太多的小動作。小動作太多會使對方不自在,也會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舉止大方會讓對方聯想到你做事利索,也會是對方感到交流的氛圍輕鬆融洽,同時會對你留下自信的評價。

3.要學會幽默風趣的交流方式,讓人覺得和你交流舒暢歡快;不要死氣沉沉的,讓人感覺和你交往有壓抑感。在交流的同時,要注意自己的措辭,不要説一些有傷和氣的話,避免刺激到對方的自尊心。要學會使用一些比較中和的話,注意語言的魅力。會安慰受挫折的人,讓對方感覺到你是一個可以依靠的人。會讚揚獲得成就的人,讓對方感覺到你是在真心的祝賀他,以便得到他的指教。會暗示犯錯的人,讓對方不至於在公眾面前顏面喪盡,對方會感恩戴德的尊敬你、佩服你。

5.做事心平氣和,不要毛毛躁躁。這樣會使人感覺到你是一個有修養有內涵的人。別人也會很樂意和你合作,一起共事,因為他們感覺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

6.在處理事情方面,要果斷處理,落落大方,精神飽滿、充滿自信的人容易激發別人的交往動機,博得別人的信認,產生使人樂意交往的魅力。不要前怕狼後怕虎,這樣只會給別人留下你做事沒有主見的印象,從而不變以後你們的繼續交往。

在掌握以上幾點技巧之後,是不是我們就能夠很好的處理好人際關係了呢?大學生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改善人際關係,加強人際交往,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義。我們大學生是社會中一個特殊的羣體,在邁進大學的第一天,我們就從高中時期緊張的氛圍中釋放出來,面對我們的是一個更為寬鬆的環境。要想培養出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必須遵循以下幾點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

1.學會平等交往,這是人與人的交往最基本的原則。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做人的尊嚴和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關係。在交往過程中,如果一方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發號施令、頤指氣使,那麼他很快便會遭到孤立。我們大學生正是爭強好勝的年齡,個性頑強、永不服輸的確是好現象,但是我們不能事事都感覺都高人一等,記住“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們更不能因為對方的身份、性別、地位、種族、地域等為限制,對他們另眼相看,雙方都應該互相尊重。

2.學會真誠待人,這是維繫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只有以誠相待,才能建立良好人際

關係,才能贏取對方的信任,才能更深一步的加深彼此的情感。誠實還是成功交往的基石,想獲得知心朋友就要對朋友真誠,不撒謊、不隱瞞,表裏如一。為朋友付出的不要索取回報,不要對朋友的錯誤耿耿於懷

3.懂得尊重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嚴,每個人都不願在當中面前出糗。所以要學會維護對方的尊嚴,懂得如何尊重對方是至關重要的。只有你尊重對方了,對方才會尊重你,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不要在對方背後説有損對方名譽的話,不説具有攻擊性的語言。否則,只會導致人際關係的惡化、緊張甚至衝突。

4.懂得互助互利,這是人際關係以能否滿足交往雙方的需要的基礎。互助,就是當一方需要幫助時,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給對方提供幫助。只有交往雙方心理得到了滿足,交往繼續進行下去。不要只索取對方的利益後就打退堂鼓,交往是雙方的事情,彼此之間需要相互支持,這樣的人際關係才會持久。

5.講究誠實守信,誠信是一個人內在氣質的反映,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是成功的夥伴,是無形的資本,也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美德。講究信譽,就要求我們在為人處事方面言必行,行必果。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脱答應對方的事情,不要存有應付一下就行的思想。幹事要乾淨利索,雷厲風行,不拖泥帶水。記住:要做到有約按時到,借物按時還,不亂猜疑,不輕易許諾、信口開河,讓人家空歡喜。要明白“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意義。

6.學會寬容大度,人際交往中產生誤解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不能斤斤計較,而要謙讓大度、剋制忍讓。“退一步海闊天空”對他人寬容,並不是我們懦弱的體現。寬容是最好的調解師,懂得對他人寬容,才會得到對方的理解。也能體現出你的心胸博大,古人語,宰相肚子裏能撐船,一點不假,明白了這些道理,就會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真誠。從而獲得多一些友誼,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總之,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要想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網,不僅僅要做好以上我談到的這些。這只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要想進一步搞好人際關係,協助自己活的成功,就要多一些良好的品質,少一些忌諱的缺點。平日裏多多留意身邊的人是怎麼處理人際關係的,注意總結借鑑

三、總結

總的來説,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確是一門學問,是一種藝術。有許多具體的原則、警言可供我們參考、借鑑。但是,掌握這門藝術的關鍵是我們對人性的瞭解和掌握,是我們對自身的瞭解和把握。瞭解他人需要什麼,並滿足這些需要,才有可能贏得他人。同時也要注意完善自我。如果你努力朝這個方向前進,你就會發現一切正在悄然改變,朋友之間的不快蕩然無存,能夠暢言的越來越多,親友間的深摯互愛。你會過得充實愉快,覺得人際交往是一件自然與輕鬆的事,從而對學習生活持以樂觀的態度,對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學生活以及以後的人生充滿信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jiaoji/ypjzg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