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交際禮儀 >

人際交往對青少年發展的作用有哪些

人際交往對青少年發展的作用有哪些

人際交往對青少年時期的成長有着重要作用和意義。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人際交往對青少年發展的作用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人際交往對青少年發展的作用有哪些
人際交往對青少年發展的作用

(一)獲取信息的作用

人際交往相較於從書本獲得信息有內容更廣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迅速等特點,通過社交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後,人就能以各種方式迅速地獲得信息。作為現代人,交際能力已經成為維持生存、適應職業生涯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隨着社會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發展,社會更需要能主動與其他人和羣體建立聯繫、開展合作,在交往中搜集信息、佔有信息、篩選信息的人才。青少年是當代社會中充滿活力的新生力量。他們接受新信息速度快、手段新、途徑多,加上他們喜歡與人交往,這就使得他們所掌握的新的社會信息能通過人際交往在各個層面以較快的速度在更大範圍內傳播。因此,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符合新世紀對人才的需求。

(二)社會化作用

社會化是個體由自然人成長、發展為社會人的過程。人的社會化必須要在個體與他人的交往中實現。在這個過程中個體接受社會的影響,學習掌握社會角色和積累社會經驗,獲得社會倫理規範,形成適應社會環境的人格、社會心理、行為方式和生活技能,逐漸完成社會化進程。青少年處於人生髮展的關鍵期,他們渴求交往、渴望被理解。良好的人際交往素質不僅是青少年獲得友誼和理解,心理正常發展,個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青少年實現其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和方式。

(三)自知、知人的作用

人的自我又稱自我意識或自我概念,是個體對其存在狀態的認知。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人際交往來獲得的。米德認為,我們所隸屬的社會羣體是我們觀察自己的一面鏡子,個體的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體認為他人是怎樣看自己的。人際交往範圍越大,接觸的人越多,不僅能通過他人來了解自己,自己也能瞭解他人,人生的許多經驗,就是在從際交往過程中積累和豐富起來的。

(四)滿足心理需要,保持身心健康的作用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際交往是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人的許多需要都是在人際交往中得到滿足的。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思想活躍、情感豐富,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人人都渴望真誠和友愛,大家都力圖通過人際交往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和精神的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可以使學生精神愉快,情緒飽滿,充滿信心,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相反,如果缺乏良好的人際交往,學生則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壓力,難以化解心理矛盾,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病態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時疏導,可能形成惡性循環而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因此,良好、積極的人際關係可以滿足青少年對友誼、歸屬、安全的需要,使其更深刻、更生動地體會到自己的價值,從而獲得充實、愉快的精神生活,促進身心健康。

青少年正確處理好人際關係的方法

人際交往需要一定技巧,講究一定的方法,但最根本的還是提高個人修養,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下面從青少年人際交往中最主要的交往對象來談談青少年應如何和同學交往,和老師家長搞好關係,以及如何把握異性交往的尺度。

(1)對待同學朋友—以誠相待,團結合作真誠待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良傳統。真誠是良好人際關係的開端,在真誠的基礎上才有合作。在學校,同學間的交往都應是以平等互助為基礎的學習合作的過程。在與同學的交往中,學生才能知道他人的志向、脾氣和生活環境。在共同的活動中,學生最能彼此知道對方的長處與不足,並且在其間,為了目標的接近,大家會學會商量、等待和忍耐,學會退讓和妥協,學會忠誠與守信,學會寬容、信任,學會説明和勸告,學會傾聽和接納,學會堅持和拒絕。這些都是處理人際關係所必需的技能和態度。

(2)對待家長教師——尊重理解,擔負責任尊敬師長是青少年與父母老師交往最起碼的要求。尊重師長,認清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責任,才能接受教師和父母的教育,才能完成好自己的任務。從而為青少年與老師和父母和諧相處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正確處理矛盾鋪平道路。

青少年隨着年齡的增長,與父母之間的矛盾也增多了。這個時期,青少年容易與父母發生看法上的不一致,從而導致矛盾、爭吵,甚至出走。有人説,這就是學生與家長之間不可逾越的“代溝”,其實,這樣的“代溝”即使存在我們也可以用手、用心去把它填平。比如:許多父母對子女晚上出去總不放心;有的父母乾脆一直等到子女回家。子女回家後還要盤問一番,嘮叨幾句。對此,有些子女覺得父母管得太寬,認為干涉了自己的自由。這種時候,如果能理解到父母的一片赤誠的愛心,再捫心自問:自己又有多少社會經驗?也就能心平氣和地對待父母了。

所以,要別人理解,首先就要理解別人。其次,青少年要很好地分析一下,如自己與父母的分歧是非原則性的,並且自己確實是對的,那麼可以推心置腹地與父母換看法,爭取父母的理解,要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jiaoji/p8gze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