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交際禮儀 >

關於喝茶的禮儀是怎樣的

關於喝茶的禮儀是怎樣的

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喝茶對人體也有一定的好處。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喝茶的的禮儀,歡迎閲讀收藏哦!

關於喝茶的禮儀是怎樣的

關於喝茶的禮儀

喝茶前

1座位

如今很少有人知道“客位”的尊卑問題,雖然茶道里面講究的是“主隨客便”一説,不過喝茶的人多了,自然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面對主人,主人的左手邊的是“尊位”!順時針旋轉,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邊,不論茶桌的形式如何,這個是不變的鐵律。尊位的第一順序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紀大的人。其中師者、長者為尊,如果年齡相差不大,女士優先做尊位。

座位方面還有一個特別的規定:忌諱“對頭”坐,就是頭對頭和主人面對面的坐!哪怕就是隻有你和主人兩個人,也不要坐“對頭”的,知禮的客人應該做主人右邊的“卑位”,人多,實在避免不了“做對頭”的情況,小孩子來坐這個位置。

2第一道禮節

客人的禮儀最重要的是答禮,也稱回禮!所謂的第一道禮節,是指主人沖泡了第一泡茶品,並且請你品嚐的時候,作為客人的第一次回禮。

正式的、正規的第一次客人回禮是這樣的:起身,男性抱拳女性合十,一躬,坐下,雙手接過(或者雙手捧起茶杯)先聞香,後慢慢綴茶一口,放下茶杯,口中稱讚主人(或者茶藝或者茶香或者其他的,隨便你咯^_^)

注:抱拳者,右手握拳左手包上去,如今的電視劇武俠片上面的就是,大多做得挺規範的。合十者,雙手手掌伸長合在一起就是啦。一躬,躬身行禮。躬身越低,表示對於主人越發尊敬,對於主人是長輩客人是晚輩,躬身應該至少為45度的“傾斜角”的哦!

END

喝茶中

扣指禮:喝茶過程裏面,客人最重要的回禮禮節是“扣指禮”,又叫“屈指跪”。這個禮節的來由大家都知道的:微服私訪的乾隆某天在某處,因為某種原因拎起茶壺就給紀曉嵐、傅恆等人倒茶,眾人大驚,情急之下,紀曉嵐“屈指扣桌”而禮也......

如今喝茶的人很多都知道的禮節,可是,懂茶道的人一看這個“扣指禮”就知道對方的“道行深淺”咯,你看,有些是漫不經心的伸出兩根指頭點兩下,有些是大拇指、食指中指三個合攏,象小雞啄米一樣的“啄”,有些是用食指中指指面“磨”兩下桌面......千奇百怪的,等等。禮儀講師表示,正規的扣指禮(客人專用回禮)是這樣的:

右手握拳,因為是回禮,你就是左撇子也得用右手的,大拇指的指尖對食指的第二指節,伸直屈着的食指和中指,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節的面,輕輕點擊你面前的茶桌的桌面,三下,切記!!!

注:從側面看,食指和中指就好比跪着的人的雙腿,立起來,用第二節指麪點擊,三下,有“三跪九叩”的意思。如今沒有誰尊誰卑誰給誰下跪的意思,不過從“扣指禮”確實可以看出客人的茶道功力的。另外,主人給客人每沖泡一次茶品的時候,客人都應該行“扣指禮”作為回禮的。

茶桌上面忌談性事。不然喝着喝着茶水會發酸的。

喝茶忌“一口悶”或者“亮杯底”的,偶們喝茶的人和酒色之徒是有區別的哈。

喝茶嚴禁抽煙。實在忍不住了,也應該是喝了五泡之後,徵詢一下主人的意見,得到同意以後方可吞雲吐霧的。才坐下就發煙的,視為失禮!

第一泡的第一口茶湯,千萬不可當着主人的面吐了出來!這個,視為極大的失禮,甚至是一種挑釁的開始。

END

叩手禮”或稱“叩指禮”的來歷

有兩種説法,但都和乾隆微服私訪有關。

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下江南,來到淞江,帶了兩個太監,到一間茶館店裏喝茶。茶店老闆拎了一隻長嘴茶吊來沖茶,端起茶杯,茶壺沓啦啦、沓啦啦、沓啦啦一連三灑,茶杯里正好淺淺一杯,茶杯外沒有滴水濺出。乾隆皇帝不明其意,忙問:“掌櫃的,你倒茶為不多不少齊巧灑三下?”老闆笑着回答:“客官,這是我們茶館的行規,這叫‘鳳凰三點頭’。”乾隆皇帝一聽,奪過老闆的水吊,端起一隻茶杯,也要來學學這“鳳凰三點頭”。

這隻杯子是太監的,皇帝向太監倒茶,這不是反禮了,在皇宮裏太監要跪下來三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可是在這三教九流羅雜的茶館酒肆,暴露了身份,這是性命攸關的事啊!當太監的當然不是笨人,急中生智,忙用手指叩叩桌子表示以“叩手”來代替“叩首”。譚老師表示,這樣“以手代叩”的動作一直流傳至今,表示對他人敬茶的謝意。

乾隆微服南巡時,到一家茶樓喝茶,當地知府不小心知道了這一情況,也微服前往茶樓護駕,怕萬一出事,自己擔待不起。到了茶樓,也就在皇帝對面末座的位上坐下。皇帝心知肚明,也不去揭穿,久聞大名、相見恨晚地裝模作樣寒暄一番。皇帝是主,免不得提起茶壺給這位知府倒茶,知府惶誠惶恐,但也不好當即跪在地上來個“謝主隆恩”,於是靈機一動,彎起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在桌面上輕叩三下,權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於是這一習俗就這麼流傳下來。

標籤: 喝茶 禮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jiaoji/7leye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