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學校工作計劃 >

學校度科普宣傳工作計劃

學校度科普宣傳工作計劃

充分發揮科普特色學校、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普及科學知識、積極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形成良好的學校科普教育活動氛圍。下面是本站小編帶來關於學校20xx年度科普宣傳工作計劃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學校度科普宣傳工作計劃
學校20xx年度科普宣傳工作計劃(一)

一、指導思想:

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迎現代化教育為契機,全面落實科學的教育發展觀。進一步提高抓好科學教育的意識,並以此為載體,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索和自主探索的精神與能力;使學生逐步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會觀察世界、瞭解世界的方法。以科技教育為突破口之一,打造學校的品牌亮點。

二、工作要點:

(一)抓好組織管理,培養骨幹教師

科技工作已成為學校的一個特色項目,要做好這項工作,既要重視,更要落實。在本學年度,學校要在這方面進一步做好領導管理工作,構建由黨支部、大隊部、教導處成員以及科技骨幹教師組成的管理網絡,對各項活動認真組織落實,抓好抓出成效。同時,以骨幹教師為帶頭,帶動部分新教師參與到這方面來,增強學校科技項目的實力,使學校科技方面的活動開展得更為活躍、有效。

(二)抓好環境建設,創設科技氛圍

發揮環境的育人功能。做好科技主題的校園環境佈置工作,在校園的環境佈置上營造科普氛圍,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育。在校園內開闢科技專欄,宣傳科技知識,使其成為學校科學教育的又一個陣地。

(三)開展科技活動,全面推進學校的科普宣傳和科學教育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為生產力的發展開闢了新的廣闊前景,正在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科技進步與創新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在知識更新不斷加快、人才呈現年輕化趨勢的今天,推動我國科技進步與創新的重任,已經愈來愈多地落在青年一代身上。xx同志經常勉勵青年艱苦創業勇於創新,他多次強調指出:“廣大青少年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理想和前途同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結合起來。要敢於開拓,大膽創新,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不斷超越前人,勇攀世界科學技術的高峯。”

根據學校工作的統籌安排,把科學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各項活動之中,努力把我校科學教育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科技活動的要點:

A、開展科普知識宣傳展覽活動。在學校門口掛橫幅;利用學校櫥窗開展科普圖片展覽;利用各班黑板報、晨會課普及科學知識;利用學校廣播普及科學知識,多渠道、多形式地在師生中倡導熱愛科學、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精神。

B、通過學校遠教室播放科普知識影片。

C、在師生中開展學校科普徵文賽

D、組織開展相關的繪畫、小製作、航模等項目的比賽。

(四)發揮我校傳統的項目優勢,以科技活動推進科學教育

A、繼續開展好學校航模製作小組興趣活動。通過課外科技興趣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並以此輻射到全校,營造愛科學、學科學的氛圍。

B、參加鄉、縣各級科技製作比賽,努力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使學校的科技活動更上一層。

(五)在信息技術上爭創科技新亮點

信息技術本身是科學發展的產物,學好信息技術也是愛科學、學科學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培訓全校老師的計算機應用技術,每個老師都會用多媒體教室的設備來上課,營造科普氣氛。

(六)本學年具體工作安排如下:

3至4月份:配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形勢,倡導新的教學理念,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能力,在我校三年級、四年級和五年級學生中對科技製作、生物實驗、標本收集十分有興趣的同學,建立固定的活動學習機會和場所

4至5月份:在學校培訓和選拔參賽學生,並開展 “科普知識競賽”。 對學生科普文章、日記進行評比表彰。

5至6月份:開設“科技小問題”信箱,讓學生把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小問題通過信箱提出來,老師利用小廣播解答同學的問題。同學們也可以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知識、小竅門以稿子的形式通過信箱傳遞給老師,稿子一經徵用,必定有獎。

7至8月份:學生校外閲讀科普讀物,收集科普知識,體驗科技魅力。

9至10月份:開展學校科技小發明比賽。

11至12月份:將一學年來在科技活動課程中有比較好的學生作品,將以展覽的形式向學校領導彙報活動成果。學校對本次活動周的材料進行整理存檔。

學校20xx年度科普宣傳工作計劃(二)

一、指導思想: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若干意見》和 科教興國 戰略目標為指針,認真落實全國技術創新大會和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積極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從而有力地促進科技的普及,推進青少年科技教育改革,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新世紀人才,在全校師生中形成 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 的濃厚氛圍。

二、工作任務:

1、繼續做好學校科技普及工作。科技教育不單是在科技活動中講授知識,它是與各學科相互滲透,相互聯繫的,因此,要求各任課老師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科技教育,特別是自然、科技、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積極利用課本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科技活動,使科普工作緊貼於學科教學。

2、着力重視科技環境創設。今年學校要把校園建成科技文化園。要通過合理利用開發校園空間,讓學生走進校門,就強烈地感受到知識的薰陶。

3、認真組織科技活動。積極利用 科技創新周 ,組織學生開展各項科技比賽,並認真落實今年上級組織的各項省市級科技比賽。

三、具體工作:

㈠強化領導,健全機構,充分認識科技教育的重要性。

學校由教學校長李校長親自分管科技教育,成立以科學組、科技輔導老師等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制訂詳實的科技活動系列活動方案,每班都配一名理科教師作為科技輔導員,認真組織日常的科技活動,同時依託學科,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在課堂上增加科技含量,強化科技實踐能力,尤其是數學、物理、化學、科學、計算機、科技活動、勞技、綜合實踐活動等課中加強動手操作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從而層層落實,定期檢查,評比與獎勵,在全校形成濃厚的科技氛圍。

㈡創設環境,建立共識,濃厚科技教育氛圍。

校園環境對學生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為此學校要把校園環境建設、創設科技教育氛圍作為一種重要的科技教育手段擺上重要位置。

1、加強校園建成。把校園建設成花園。綠樹成蔭、果實飄香、花草植被、鬱鬱葱葱,這不僅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且有利於學生認識自然中的各種花卉草木及其科目屬性,增長自然知識意識。

2、重視校園科技文化建設。針對孩子們存在的不同心理障礙,在校園內佈置科技櫥窗和科技走廊,各班佈置科技角,設立 科普園地 欄目,校廣播台開設 科技廣角 專欄;定期舉辦科技講座,聘請校內外有經驗的老師,講授創造思維和方法,用科學知識分析身邊的自然現象。

3、認真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和校本課程。

4、開放學校的活動館式。今年,學校將在原有實驗室、勞技室等基礎上專門籌建科學館,為學生科技活動提供儘可能多的服務。為更自主地引導學生參與到科技創新中來,學校在星期四開放圖書館、多媒體機房、科技館等科技教育設施,同時充分發揮學校的實驗室、勞技室,用足、用好這些設施及設備。

㈢因地制宜,開展豐富多樣的科技教育活動。

四、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制定科技教育活動計劃。

三月份:各科技興趣小組開班。

四、五月份:組織學生參加市青少年科普知識既創意動手做競賽。

六月份:武昌區首屆中國小科技活動大賽既漢字錄入競賽。

九月份:檢查假期科技創新方案設計,選出好的作品,進行表彰。

十一月份:市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競賽準備。

十二月份:參加市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競賽

學校20xx年度科普宣傳工作計劃(三)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市區教育科研工作會議精神,增強科研工作的實效性,努力探索出一條教學、科研、培訓三位一體的新模式,將教育科研寓各項活動之中、各項工作之中,切實發揮教育科研的先導作用,促進廣大教師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和成長的職業生活方式。

二、工作目標及措施:

(一)工作目標:

1、做好“xx”課題實施及課階段性總結工作;

2、進一步深化校本研究工作;

3、培養科研骨幹市級1名、區級4名、校級5名;

4、實驗教師能獨立撰寫實驗計劃、實驗報告和教學案例;

5、出一本科研成果集。

(二)工作措施:

1、完善《公濱國小教育科研成果評選獎勵辦法》,定期組織教育科研成果評選,獎勵科研成果。將教師承擔科研課題以及科研成果的質量和水平作為教師個人評優、晉級的必備條件。

2、搞好課題管理和科研檔案管理,注重對研究過程的管理,科研小組經常監督檢查、指導服務,明確分工,指派專人負責課題管理和科研檔案管理。

3、組建科研團隊引領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微觀研究。

4、啟動實施課題研究責任制、課題研究活動制度,增強領導及實驗教師的責任感,形成研究習慣。

5、依據“專家引路、骨幹帶頭、全員參加”的培訓模式,大力普及推廣現代教育理論,教育科研方法。

6、繼續實施校內科研骨幹認定制度,實行校、區、市逐級推薦政策。

7、加大我校教育科研宣傳力度。及時與上下級傳遞最新信息。

三、具體安排:

三月:召開教育科研工作會議 宣讀修改後的科研獎勵辦法

實驗教師確定本年度的研究主題,開學初交研究計劃,學期末交研究總結 每學期上交兩份課題研究方面的教育案例和六篇教學反思 組建科研團隊 對教師進行科普知識的培訓

四月:實驗教師隔週開展一次研討活動

五月:聘請專家指導講座

六月:科研骨幹教師的評選工作 各級論文的評審申報工作

七月:科研成果評選(課題校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xuexiao/ln87p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