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年度工作計劃 >

鄉鎮年度文化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範文

鄉鎮年度文化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範文

201X年我鄉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下,以黨的xx大和xx屆四中、五中全會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文化、廣播、新聞出版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培養羣眾崇高思想、美好心靈、純潔情操、高尚人品,豐富羣眾文化生活,提高全鄉人民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唱響主旋律,紮實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文化工作:

鄉鎮年度文化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範文

一、加強業務技能學習,適應新形勢下文化宣傳的需要

文化站工作人員積極參加了縣相關部門組織的業務培訓,大家對文化宣傳工作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對全鄉各級幹部進行了文化外宣知識業務等培訓,使全體幹部的素質有了較大提高。

二、強力推進小康文化村建設

按照縣委、政府提出的文化強縣戰略,我鄉以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努力提高文明新村的文化含量,先後建立起了向家營、秦家嶺、竹子坎、擂鼓寨、苟家碥等村的文化書屋。對全鄉每個文明新村建設均進行了實地指導,開通了10個村的應急廣播,建好了5個文化大院,4個文化示範村。美化住居環境、向農民傳授農業科技知識、提供農業信息、活躍農村文化生活。與此同時與各相關單位密切配合,將文化建設納入學校、村社、院户及單位的建設之中,在創建中有組織機構、有人員、有設施、有活動。並將其納入考核之中,有力地促進了小康文化建設。

積極開展“四項宣講”活動,共組織宣講隊10個,在全鄉10個村共舉行了20場次的宣講活動,有力的推進了主題教育,密切了幹羣關係。

三、強化陣地建設

修建了鄉文化站辦公陣地,配備了電視,音響設備及其它文化設備。建成農家書屋10個,配備書架32個,各類圖書19500餘冊,建立農家大院5個,為豐富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創造了較好的條件。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轄區國小舉行了慶“六一、國慶”文藝演出活動,政府機關職工籃球、乒乓球比賽,增強了幹部職工的友誼,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

五、其它文化工作也有序開展

(一)加強了對碉堡粱遺址、嚴家大院、坪裏周氏墓羣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劃界保護。

(二)全面完成文物普查後續工作,全鄉十個村文物點普查登記全面結束。完善了相關保護機制。

(三)搞好紅軍文物實物徵集工作。

(四)每季度組織力量對文化市場進行清理整頓,對相關業主進行了政策法規和業務培訓,加強了對外來文藝演出團體的管理,既活躍了當地文化市場,同時也淨化了文化市場。

六、201X年工作計劃

(一)重大節日文化活動

1、組織開展元旦春節期間的歌舞巡迴慰問演出活動。

2、開展“五四青年節”,學校、鄉級單位慶祝大會暨文藝演出活動。

3、國慶美術、書法及男子籃球比賽。

4、舉辦3—5期文化活動培訓活動。

5、協助縣級相關部門開展好各項文體活動。

(二)內部設施建設

1、製作各類制度牌匾。

2、配置照相機、健身器材等相關設施。

3、維修綜合文化站房屋及配套設備。

4、完善綜合文化站檔案資料。

(三)日常工作

1、協助抓好校園文化工作。

2、抓好農家書屋及社區書屋建設工作。

3、建好一個文化示範村、建好2—3個文化大院,4—8户文化大户。

4、切實做好文化市場管理工作。

5、搞好文物保護、宣傳、普查、登記工作。

6、搞好民間文學蒐集整理工作。

7、協調組織開展好多樣性的文體活動。

8、確保綜合文化站常年開放時間,每週不低於三個工作日,每天不少於三個小時。

9、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

總之,20xx年全鄉文化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還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一是綜合文化站陣地建設有待完善;二是基層文化活動經費不足,影響文化活動的開展,我們決心認真總結,認真研究思考,大膽創新,解決好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力爭來年工作再上新台階。在新的一年,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在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把農村羣眾文化工作列入黨委政府的主要工作議事日程來抓,求真務實、真抓實幹,開拓創新,鋭意進取,為實現文化強縣、文化強鄉目標而努力奮鬥。

“xx”期間,全市科技工作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工作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決策部署,深入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不斷優化科技創新政策環境,大力推進產學研聯合創新,加強企業研發平台建設,努力推動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全市經濟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全市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以上,我市先後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知識產權強市”等稱號。

一、強化扶持引導,全力營造推進科技創新的良好環境。強化領導,健全組織,完善政策,加大投入,積極營造有利於科技進步與創新的良好氛圍和發展環境。一是建立齊抓共管的推進機制。成立了科技創新領導小組,市委、市政府定期聽取科技工作情況,市人大、市政協定期開展視察活動,研究推進科技創新的工作措施,將科技創新納入鎮街特色化發展、差異化考核評價指標,建立了齊抓共管、協調推進的科技創新管理體系,有力促進了工作開展。二是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政策。認真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支持科技發展的各項政策,先後修訂出台了《關於實施“千企升級”計劃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有關政策》、《關於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有關政策》等文件,提出了設立新興產業發展股權引導基金、鼓勵建設中小企業創新服務平台等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日趨完善。設立了2億元的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專項基金和1000萬元的科技創新專項基金,對企業科技成果創新及產業化、專利申請、創新平台建設、產學研合作等給予1萬元到200萬元不等的獎勵或補助。三是建立健全科技進步投入機制。堅持政府調控和市場機制相結合,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驅動、企業為主、多元參與的科技投入體系。市財政堅持優先加大科技投入,財政科技應用研究與開發經費逐年增加。“xx”期間,財政科技投入總額預計達到13985萬元,其中20xx年財政科技投入總額預計為3000萬元 ,是20xx年的1.8倍。全市企業科技開發經費佔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3%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以上。四是強化科技宣傳與普及。廣泛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立足提高農民科技意識和技術應用能力,與市委組織部、宣傳部、市科協等聯合常年開展了送科技下鄉活動、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週等活動,年均舉辦技術講座、技術指導等活動120場次。五是強化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圍繞我市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強化政策激勵,加強科技人才的開發、引進、培養和使用,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靈活採用“掛職兼職”、“院士服務團”、“週末工程師”等柔性方式,累計引進各類創新人才140餘人,為企業推薦高層次人才60餘人。全市擁有國家“千人計劃”人才1名,國家“科技創新創業人才”2名,山東省“泰山學者”2名,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1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8位院士分別與我市5家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共引進各類科技成果14項,開展合作項目6項。

二、強化培植提升,推進高新技術產業集羣化發展。堅持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為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措施,圍繞精細化工、機械機牀、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領域,集中優勢資源,推進科技創新,促進高新技術產業佈局優化、總量擴張和集羣發展。20xx年,預計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完成330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23%。一是提升企業創新水平。集中優勢創新資源,實施了一批技術水平高、轉化效果好、產業帶動強的科技計劃項目,重點培植一批的骨幹科技型企業做大做強。“xx”期間,共組織實施市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207項,其中國家級34項、省級62項,累計爭取上級科技扶持資金11584萬元,年均爭取扶持資金2316萬元。20xx年底,全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將突破50家,是20xx年的3.2倍,佔棗莊總數60%以上,其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6家。擁有省級創新型企業14家,是20xx年的2.8倍。二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集羣。抓住打造機械製造、煤化工千億級產業集羣的戰略機遇,加強技術集成、聯合創新,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集羣規模膨脹。威達重工、大地機牀、華強精密機牀等14家高新技術企業聯合山東省機械設計研究院、濟南大學等4家高校院所,成功創建了山東省首家“中小機牀產業技術創新戰略示範聯盟”,形成了聯合開發、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業技術創新鏈條。我市中小機牀產業集羣成功創建為“國家火炬計劃中小數控機牀特色產業基地”,成為XX市首個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標誌着我市機牀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邁上了一個新台階。20xx年,又完成了國家火炬xx市玻璃精深加工特色產業基地的申報工作,獲批後我市將擁有2家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魯南高科技化工園實施了總投資180億元的聯想控股xx化工基地一期、總投資37.8億元的新能鳳凰72萬噸甲醇、總投資30億元的中盛化工基地、總投資13.5億元的瑞達化工聚丁烯等項目,為打造煤基新材料產業園奠定了堅實基礎。大塢生物製藥、級索新能源、西崗苯製品、鮑溝玻璃製品等一大批新興產業特色園區初具規模,逐漸形成“一鎮一園區,一園一特色”的發展格局。三是積極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引導支持企業在高端裝備製造、電子通訊、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領域開展科研攻關,集中攻克了“vmc1600u五軸聯動立式加工中心”、“高性能通信電源用磁芯的研發與生產”、“一體化連續流含油污水處理裝置”等一大批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其中,騰達不鏽鋼的“高清潔自動焊絲研製開發技術”等36項技術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鑑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海冠化工“酚醛樹脂改性聚苯乙烯泡沫的研製”等91項技術通過市級科技成果鑑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圍繞威達重工、益康藥業、辛化硅膠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領域重點企業,大力推廣應用先進製造、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等技術,着力提高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檔次,年均引進推廣新技術、新成果85項以上。

三、強化聯合創新,加快技術研發和服務平台建設。不斷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健全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一是加強產業公共創新服務平台建設。集中優勢資源,重點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提升產業整體創新能力,搶佔行業發展“智高點”。在機械機牀產業領域,與山東省機械設計研究院合作,投資5000萬元建設了xx市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打造集產品研發、技術創新、質量檢測和市場開拓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台;建立了國家機牀質檢中心,成為全國唯一設在縣級城市的國家級質檢中心,為機牀企業提供檢測參數1000多個,解決共性技術難題320餘項,幫助9家企業研發新產品16項。在煤化工產業領域,建立了國家水煤漿氣化及煤化工研究中心等1家國家級、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其中,國家水煤漿氣化及煤化工研究中心研發的新型多噴嘴對置水煤漿氣化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二是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平台建設。“xx”期間,全市新設立省級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國際科技合作中心4家,新增省級院士工作站6家,總數達到7家,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家,總數達到10家,新增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家,總數達到31家。各類研發平台創新活動日趨活躍,創新能力顯著提升,“xx”期間,年均取得各類科技成果190項以上,研發各類新技術、新產品85項以上,其中,3個新產品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4項成果獲省科技進步獎。二是加強科技交流服務平台建設。截至目前,我市80%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均開展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100多所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穩定的技術合作關係。我市積極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對接,成功引入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分園,聯合共建的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的xx科創園項目快速推進,建成後可容納在孵科技企業100家以上,將形成以互聯網+、智能製造、軟件與電子信息等為主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三年內積極創建成為省級、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三是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產學研交流對接活動。實施“科技聯姻”工程,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引智”對接活動,大力引進各種形式的知識創新載體落户或開展活動。先後舉辦了中國(xx)科技創新成果交易博覽會、全國晶型藥物研發技術研討會、中國民營科技企業創新發展論壇等重大活動;邀請兩院院士專家20餘人來我市開展技術講座、學術會議和現場指導等活動68場次,引進高層次科技成果120項;在科技創新成果交易博覽會上,簽約技術合作項目13項,完成技術交易成交額2.2億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niandu/qr3k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