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技術工作計劃 >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通用20篇)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通用20篇)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1

本學期信息技術教研組繼續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致力於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為更好地落實“學講計劃”精神,開展創新教育,根據學校的現狀和發展規劃,按照學校教學計劃的指導,特擬定本學期的教研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思想指引下,以學校的現代教育理念為方向,認真貫徹課改精神,立足以學生為中心,以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能力、進取能力為重點,更新教師教育理念,積極抓住契機,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科地位,通過教研組的學習活動,使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水平都有相應的提高。

二、現狀分析

我校3個機房都是新建機房,設備數量充足、性能穩定。機房1和機房2各配有60台計算機,機房3作為備用機房,配有40台計算機,完全能保證日常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工作目標

1、本學期教研組工作緊緊圍繞“創新、開拓、發展、務實”的教育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並注重學生創新能力、思想方法、行為方式、價值觀和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2、積極推進“學講計劃”,並落實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以現代信息教育技術為支持平台的研究性、探究性課堂教學,加快信息技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滲透與整合。

3、大力開展信息技術創新教育教研活動,利用現有資源,積極進行社團教育研究,充分開展計算機特長教育。

4、努力創造學習氛圍,繼續通過紮實有效的課題研究活動,將課題研究落實到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和教學工作中,提高綜合業務素質。

5、科學做好高二複習計劃,爭取順利通過江蘇省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

四、工作要點:

1、落實學講計劃,緊抓課堂質量。

我們教研組共有4位教師,根據教師的實際情況和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積極配合學校工作,完成教學任務,同時組織組內人員進行聽課、評課,共同提高本組教師任教的基本技能。根據學講計劃要求,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進行自學、互學、問學、教學、悟學,教師則由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變為學習活動的指導者、組織者、協助者。

2、繼續搞好課題研究及校本培訓工作。

配合學校信息化建設,切實發掘集體的力量,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切實貫徹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全面提高學生信息素養,進一步完善信息技術教學,積極推廣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並根據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情況,實行分層次教學。以實踐問題為研究依據,並以此為切入點,落實到課題研究及校本培訓的工作中。

3、加強落實教研組及備課組工作。

按時參加教研組、備課組活動,認真學習“學講計劃”,領悟課改精神。本學期教研組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搞好集體備課工作,主講教師在活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主要以備理論課、實踐課、業務學習、評課等一系列形式來開展,組內成員無故不得缺席。

4、按時開展學校信息化工作,做好技術保障。

信息技術教研組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主力軍,分管了學校微機室、錄播室、電教器材室、軟件製作室、多媒體資料室。另外我們還負責學校的會議室和各功能室的多媒體設備使用,負責管理並審核學校網站,參與市、區和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隨時記錄視頻和圖像資料。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2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本人擔任301至305共5個教學班15節信息技術課教學任務,本學期教材包括信息與信息技術、信息來源與獲取、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管理、信息的表達與交流、網頁的設計與製作、信息技術與社會共七章。其中第一章是概述性的,為後續各章節的學習做一些準備,其且各章是沿着培養信息素養的主線(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製作、管理的評價)有側重地展開的。

二、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1、樹立學生學習信息技術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加強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3、根據新課標精神,加強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4、教學中培養學生遵守相關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三、 教學措施

1、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技能

2、注重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4、課堂中注重講練結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

5、加強學生上機實踐操作管理和引導教育措施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後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四、輔導形式、時間形式:

1、理論輔導:教師講解為主,可在教室和多媒體教室中進行

2、上機輔導:教師上機指導為輔,學生上機練習為主,優勢生幫後進生為補進行。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3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本人擔任301至305共5個教學班15節信息技術課教學任務,本學期教材包括信息與信息技術、信息來源與獲取、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管理、信息的表達與交流、網頁的設計與製作、信息技術與社會共七章。其中第一章是概述性的,為後續各章節的學習做一些準備,其且各章是沿着培養信息素養的主線(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製作、管理的評價)有側重地展開的。

二、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1、樹立學生學習信息技術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加強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3、根據新課標精神,加強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4、教學中培養學生遵守相關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三、教學措施

1、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技能

2、注重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4、課堂中注重講練結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

5、加強學生上機實踐操作管理和引導教育措施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後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四、輔導形式、時間形式:

1、理論輔導:教師講解為主,可在教室和多媒體教室中進行

2、上機輔導:教師上機指導為輔,學生上機練習為主,優勢生幫後進生為補進行。

五、教學計劃進度表

9月份第一週(8月31—9月4日)

教學內容:第1課時2.1因特網上信息的瀏覽與獲取

第2課時2.2網上資源檢索

2.3因特網信息資源評價

9月份第二週(9月7—9月11日)

教學內容:第1課時3.1現代信息處理工具

第2課時3.2字處理和表處理

3.2.1字處理

9月份第三週(9月14—9月18日)

教學內容:第1課時3.2.2表處理

第2課時3.2.3使用字處理和表處理軟件

9月份第四周(9月21—9月25日)

教學內容:第1、2課時3.2.3使用字處理和表處理軟件

9月份第5周(9月28—9月30日)

教學內容:第1課時3.3.1圖像處理

10月份第二週(10月12—10月16日)

教學內容:第1課時3.3.1圖像處理

第2課時3.3.2聲音視頻處理

10月份第三週(10月19—10月23日)

教學內容:第1課時3.4.1算法

第2課時3.4.2算法的表示

10月份第四周(10月26—10月30日)

教學內容:第1課時3.4.3程序設計實例

第2課時3.5智能處理

11月份第一週(11月2—11月6日)

教學內容:第1課時4.1信息資源管理及其沿革

第2課時4.2數據庫系統

11月份第二週(11月9—11月13日)

教學內容:第1課時4.2數據庫系統

第2課時5.1信息的表達

11月份第三週(11月16—11月20日)

教學內容:第1課時5.2電子郵件

第2課時5.3電子公告板、在線遊戲

11月份第四周(11月23—11月27日)

教學內容:第1課時6.1網站和網頁

第2課時6.2網頁製作

12月份第一週(11月30—12月4日)

教學內容:第1課時6.2網頁製作

第2課時6.2網頁製作

12月份第二週(12月7—12月11日)

教學內容:第1課時7.1、7.2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知識產權

第2課時7.3、7.4信息的安全和保護、做信息時代的合格公民

12月份第三週(12月14—12月18日)

教學內容:第1課時1.1信息及其特徵、1.2信息的編碼

第2課時1.3信息技術

12月份、第四、五週1月分第一週(12月21—1月10日)

教學內容:複習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4

一、教學目標要求

以《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為指導,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1.學情分析

由於我校是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後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相對來説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2.準備採取的相關措施

(1)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技能

(2)注重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課堂中注重講練結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

(4)以實例為先導,以培養學生的處理信息能力為主線,注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所以,在講課過程中,除了部分理論在教室上課外,其餘的時間到機房進行實際操作,同時還可以利用上課時用大屏幕播放最新的高科技信息,拓寬學生的視野和培養他們學習高科技信息的興趣。

(5)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後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6)靈活運用教材。就信息技術來看,教材在內容設置上是沒有考慮到地區之間的學生在認知和學習水平上的差異的,有些內容對於我們來説是不切合實際的,不能完全把照教材中的內容搬到課堂上來講,因此在教學時在內容上要有所刪減。

三、教材分析

《信息技術基礎(粵教版)》教材突破以計算機技術為主的學科體系,以“認知。技術。社會”三位一體的基本理念來構建教材的體系,以“信息技術與處理”為主線,按照“信息的獲取與評價-信息的加工與表達-信息的發佈與交流-信息的存儲與管理”的邏輯線索呈現教學內容。“信息技術與社會”的內容分散到各章節中,與具體內容的學習緊密結合。每節都落實了新課改的一些精神,具體包含以下這些環節:任務、觀摩、實踐、交流、探究、評價、練習等,為方便學生學習,正文旁邊設置了一些提示、建議,另外還有一些旁註,這些都有利於學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本學期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計劃針對全體學生,通過上學年的學習,學生對辦公軟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於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過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

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後練習鞏固的機會較少,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

相對來説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選自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必修),內容在1—4章節都已講完,本學期的任務是繼續上完5—7章節的內容。

複習並做好迎考準備,複習內容包括:用好多媒體計算機,多媒體信息的獲取與加工,製作多媒體演示作品。學習製作網頁,以及對數據的管理。

知識點:管理計算機的系統資源,獲取圖像、聲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複習完後,要求學生能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完成一個作品。

四、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2、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文字、圖象、聲音、視頻的技能。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3、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4、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5、能夠做一個多媒體作品出來

五、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學進度具體安排如下表

周次---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課程及教學要求

1---(電腦教室)

2---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及應用

3---數字化圖像的採集與加工

4---數字化圖像的簡單合成

5---數字化音頻的採集與加工

6---視頻、動畫信息的簡單加工

7---信息集成

8---信息交流

9---信息資源管理概述

10個人數字信息資源管理

11---期會考試

12---講解試題

13---五一假期

14體驗數據庫管理

15---Access(一)

16---Access(二)

17---學分評定測試

18---講解試題

19---因特網信息交流與網絡安全

20---因特網信息資源檢索

21---期末考試

22---期末工作總結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6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年級的信息技術教學,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有的放矢,特制定如下計劃

隨着計算機的出現和普及,出現了另外一種網絡,那就是計算機網絡——計算機和通信結合的產物。現在,它已成為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生產、流通、教育、科研、管理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因特網的普及和持續發展使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如虎添翼。因特網已成為一個連接世界各地億萬人的通信系統。而寬帶技術、無線網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語音識別技術、網絡計算技術等一系列新技術的發展,必將使計算機網絡真正無處不在。

一、學生情況分析

現在學生家庭中擁有電腦的數量較多,平時接觸電腦的機會也比較多,而且,電腦學習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時間,部分學生比較感興趣。計算機是比較特殊的學科,操作性較強,大部分學生對此相當感興趣,學習較積極,比較熱情,討論和學習的氣氛比較不錯。學生對電腦的興趣侷限於遊戲娛樂和上網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對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識不感興趣,只對娛樂功能感興趣。

二、指導思想:

以教學大綱,考試説明,教材為依據進行教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不能和其它課程一樣上課,而應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為目標,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為重點,把計算機作為本門課的工具,讓學生學會使用這個工具來處理日問題,可讓結合其它學科來學習,並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加深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培養信息素養。在此基礎上,完成上級和學校下達的各項任務。

三、教材分析:

由於上學期已經學完高中信息技術必修課程,本學期主要任務是學習完選修課程(網絡技術應用),並在學業水平測試中取得好成績。高中信息技術必修部分的內容主要由網絡能為我們做什麼、因特網的組織與管理、網絡是如何工作的、新建主題網站、動態網頁製作這五部分組成,其中每一部分都有學生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而建立主題網站和動態網頁製作是難點,在考試中也是重點,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花大時間,大精力來學習和練習。對於網絡能為我們做什麼、因特網的組織與管理等內容,只需要做幾個專題練習就可以了。根據各班情況,適當給學生分類講解一些難點。

三、教學措施:

1、讓學生系統掌握所學知識,並能靈活運用,採取知識題目化,任務驅動的方式,把各知識點以練習題的方式體現出來,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掌握知識。

2、並在學生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重點關注後進生。

4、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後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四、時間安排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條件的限制,即每週只有一節信息技術課,故在保全基本模塊的情況下,適當引導拓展模塊,做如下安排

第一課時講解學好信息技術的方法、本學期課程計劃

第二課時瞭解計算機網絡

第三課時瞭解校園網

第四課時網絡中的數據通信

第五課時局域網的構建

第六課時通過校園網訪問因特網

第七課時利用因特網獲取信息

第八課時網上交流及討論

第九課時因特網的應用領域

第十課時瞭解網站的基本結構

第十一課時靜態網頁與動態網頁

第十二課時創建新的網站

第十三課時製作動態網頁

第十四課時動態HTML效果的運用

第十五課時網站的發佈

第十六課時複習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7

一、教學目標要求

以《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為指導,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1.學情分析

由於我校是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後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相對來説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2.準備採取的相關措施

(1)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技能

(2)注重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課堂中注重講練結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

(4)以實例為先導,以培養學生的處理信息能力為主線,注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所以,在講課過程中,除了部分理論在教室上課外,其餘的時間到機房進行實際操作,同時還可以利用上課時用大屏幕播放最新的高科技信息,拓寬學生的視野和培養他們學習高科技信息的興趣。

(5)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後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6)靈活運用教材。就信息技術來看,教材在內容設置上是沒有考慮到地區之間的學生在認知和學習水平上的差異的,有些內容對於我們來説是不切合實際的,不能完全把照教材中的內容搬到課堂上來講,因此在教學時在內容上要有所刪減。

三、教材分析

《信息技術基礎(粵教版)》教材突破以計算機技術為主的學科體系,以“認知。技術。社會”三位一體的基本理念來構建教材的體系,以“信息技術與處理”為主線,按照“信息的獲取與評價-信息的加工與表達-信息的發佈與交流-信息的存儲與管理”的邏輯線索呈現教學內容。“信息技術與社會”的內容分散到各章節中,與具體內容的學習緊密結合。每節都落實了新課改的一些精神,具體包含以下這些環節:任務、觀摩、實踐、交流、探究、評價、練習等,為方便學生學習,正文旁邊設置了一些提示、建議,另外還有一些旁註,這些都有利於學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8

一、基本情況

本人本學期擔任高一級8個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高一(2、4、6、8、10、12、14、16)。本教材包括信息與信息技術、信息獲取、信息的編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多媒體信息加工、信息集成與信息交流、信息資源管理共七章。其中第一章是概述性的,為後續各章節的學習做一些準備,其且各章是沿着培養信息素養的主線(信息的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管理的評價)有側重地展開的。

二、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1、樹立學生學習信息技術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加強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如打字、計算機基礎操作),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3、根據新課標精神,加強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4、教學中培養學生遵守相關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三、改進措施教學措施

1)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技能

2)注重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4)課堂中注重講練結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

5)加強學生上機實踐操作管理和引導教育措施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後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四、輔導形式、時間形式

1)理論輔導:教師講解為主,可在教室和多媒體教室中進行。

2)上機輔導:教師上機指導為輔,學生上機練習為主,優勢生幫後進生為補進行。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9

一、基本情況

本人本學期擔任高一級8個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高一(2、4、6、8、10、12、14、16)。本教材包括信息與信息技術、信息獲取、信息的編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多媒體信息加工、信息集成與信息交流、信息資源管理共七章。其中第一章是概述性的,為後續各章節的學習做一些準備,其且各章是沿着培養信息素養的主線(信息的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管理的評價)有側重地展開的。

二、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1、樹立學生學習信息技術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加強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如打字、計算機基礎操作),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3、根據新課標精神,加強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4、教學中培養學生遵守相關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三、改進措施教學措施

1)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技能

2)注重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4)課堂中注重講練結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

5)加強學生上機實踐操作管理和引導教育措施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後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四、輔導形式、時間形式

1)理論輔導:教師講解為主,可在教室和多媒體教室中進行。

2)上機輔導:教師上機指導為輔,學生上機練習為主,優勢生幫後進生為補進行。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10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年級的信息技術教學,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有的放矢,特制定如下計劃

隨着計算機的出現和普及,出現了另外一種網絡,那就是計算機網絡——計算機和通信結合的產物。現在,它已成為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生產、流通、教育、科研、管理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因特網的普及和持續發展使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如虎添翼。因特網已成為一個連接世界各地億萬人的通信系統。而寬帶技術、無線網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語音識別技術、網絡計算技術等一系列新技術的發展,必將使計算機網絡真正無處不在。

一、學生情況分析

現在學生家庭中擁有電腦的數量較多,平時接觸電腦的機會也比較多,而且,電腦學習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時間,部分學生比較感興趣。計算機是比較特殊的學科,操作性較強,大部分學生對此相當感興趣,學習較積極,比較熱情,討論和學習的氣氛比較不錯。學生對電腦的興趣侷限於遊戲娛樂和上網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對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識不感興趣,只對娛樂功能感興趣。

二、指導思想:

以教學大綱,考試説明,教材為依據進行教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不能和其它課程一樣上課,而應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為目標,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為重點,把計算機作為本門課的工具,讓學生學會使用這個工具來處理日問題,可讓結合其它學科來學習,並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加深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培養信息素養。在此基礎上,完成上級和學校下達的各項任務。

三、教材分析:

由於上學期已經學完高中信息技術必修課程,本學期主要任務是學習完選修課程(網絡技術應用),並在學業水平測試中取得好成績。高中信息技術必修部分的內容主要由網絡能為我們做什麼、因特網的組織與管理、網絡是如何工作的、新建主題網站、動態網頁製作這五部分組成,其中每一部分都有學生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而建立主題網站和動態網頁製作是難點,在考試中也是重點,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花大時間,大精力來學習和練習。對於網絡能為我們做什麼、因特網的組織與管理等內容,只需要做幾個專題練習就可以了。根據各班情況,適當給學生分類講解一些難點。

三、教學措施:

1、讓學生系統掌握所學知識,並能靈活運用,採取知識題目化,任務驅動的方式,把各知識點以練習題的方式體現出來,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掌握知識。

2、並在學生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重點關注後進生。

4、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後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四、時間安排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條件的限制,即每週只有一節信息技術課,故在保全基本模塊的情況下,適當引導拓展模塊,做如下安排

第一課時講解學好信息技術的方法、本學期課程計劃

第二課時瞭解計算機網絡

第三課時瞭解校園網

第四課時網絡中的數據通信

第五課時局域網的構建

第六課時通過校園網訪問因特網

第七課時利用因特網獲取信息

第八課時網上交流及討論

第九課時因特網的應用領域

第十課時瞭解網站的基本結構

第十一課時靜態網頁與動態網頁

第十二課時創建新的網站

第十三課時製作動態網頁

第十四課時動態HTML效果的運用

第十五課時網站的發佈

第十六課時複習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11

一、教學目標要求

以《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為指導,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1.學情分析

由於我校是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後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相對來説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2.準備採取的相關措施

(1)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技能

(2)注重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課堂中注重講練結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

(4)以實例為先導,以培養學生的處理信息能力為主線,注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所以,在講課過程中,除了部分理論在教室上課外,其餘的時間到機房進行實際操作,同時還可以利用上課時用大屏幕播放最新的高科技信息,拓寬學生的視野和培養他們學習高科技信息的興趣。

(5)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後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6)靈活運用教材。就信息技術來看,教材在內容設置上是沒有考慮到地區之間的學生在認知和學習水平上的差異的,有些內容對於我們來説是不切合實際的,不能完全把照教材中的內容搬到課堂上來講,因此在教學時在內容上要有所刪減。

三、教材分析

《信息技術基礎(粵教版)》教材突破以計算機技術為主的學科體系,以“認知。技術。社會”三位一體的基本理念來構建教材的體系,以“信息技術與處理”為主線,按照“信息的獲取與評價-信息的加工與表達-信息的發佈與交流-信息的存儲與管理”的邏輯線索呈現教學內容。“信息技術與社會”的內容分散到各章節中,與具體內容的學習緊密結合。每節都落實了新課改的一些精神,具體包含以下這些環節:任務、觀摩、實踐、交流、探究、評價、練習等,為方便學生學習,正文旁邊設置了一些提示、建議,另外還有一些旁註,這些都有利於學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本學期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計劃針對全體學生,通過上學年的學習,學生對辦公軟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於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過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

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後練習鞏固的機會較少,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説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選自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必修),內容在1—4章節都已講完,本學期的任務是繼續上完5—7章節的內容。複習並做好迎考準備,複習內容包括:用好多媒體計算機,多媒體信息的獲取與加工,製作多媒體演示作品。學習製作網頁,以及對數據的管理。知識點:管理計算機的系統資源,獲取圖像、聲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複習完後,要求學生能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完成一個作品。

四、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2、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文字、圖象、聲音、視頻的技能。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3、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4、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5、能夠做一個多媒體作品出來

五、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13

一、基本情況

本人本學期擔任高一級8個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高一(2 、4 、6、8、10、12、14、16) 。本教材包括信息與信息技術、信息獲取、信息的編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多媒體信息加工、信息集成與信息交流、信息資源管理共七章。其中第一章是概述性的,為後續各章節的學習做一些準備,其且各章是沿着培養信息素養的主線(信息的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管理的評價)有側重地展開的。

二、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1、樹立學生學習信息技術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加強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如打字、計算機基礎操作),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3、根據新課標精神,加強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4、教學中培養學生遵守相關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三、 改進措施 教學措施

1) 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技能

2) 注重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4) 課堂中注重講練結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

5) 加強學生上機實踐操作管理和引導教育措施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後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四、輔導形式、時間 形式

1) 理論輔導:教師講解為主,可在教室和多媒體教室中進行

2) 上機輔導:教師上機指導為輔,學生上機練習為主,優勢生幫後進生為補進行。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14

隨着計算機的出現和普及,出現了另外一種網絡,那就是計算機網絡——計算機和通信結合的產物。現在,它已成為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生產、流通、教育、科研、管理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因特網的普及和持續發展使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如虎添翼。因特網已成為一個連接世界各地億萬人的通信系統。而寬帶技術、無線網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語音識別技術、網絡計算技術等一系列新技術的發展,必將使計算機網絡真正無處不在。

一、學生情況分析

現在學生家庭中擁有電腦的數量較多,平時接觸電腦的機會也比較,而且,電腦學習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時間,部分學生比較感興趣。計算機是比較特殊的學科,操作性較強,大部分學生對此相當感興趣,學習較積極,比較熱情,討論和學習的氣氛比較不錯。學生對電腦的興趣侷限於遊戲娛樂和上網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對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識不感興趣,只對娛樂功能感興趣。

二、指導思想

以教學大綱,考試説明,教材為依據進行教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不能和其它課程一樣上課,而應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為目標,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為重點,把計算機作為本門課的工具,讓學生學會使用這個工具來處理日問題,可讓 結合其它學科來學習,並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加深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培養信息素養。在此基礎上,完成上級和學校下達的各項任務。

三、教學措施

1、讓學生系統掌握所學知識,並能靈活運用,採取知識題目化,任務驅動的方式,把各知識點以練習題的方式體現出來,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掌握知識。

2、並在學生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重點關注後進生。

4、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後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四、時間安排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條件的限制,即每週只有一節信息技術課,故在保全基本模塊的情況下,適當引導拓展模塊,做如下安排:

第一課時 講解學好信息技術的方法、本學期課程計劃

第二課時 瞭解計算機網絡

第三課時 瞭解校園網

第四課時 網絡中的數據通信

第五課時 局域網的構建

第六課時 通過校園網訪問因特網

第七課時 利用因特網獲取信息

第八課時 網上交流及討論

第九課時 因特網的應用領域

第十課時 瞭解網站的基本結構

第十一課時 靜態網頁與動態網頁

第十二課時 創建新的網站

第十三課時 製作動態網頁

第十四課時 動態HTML效果的運用

第十五課時 網站的發佈

第十六課時 複習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15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人本期承擔高一499、504、509班的教學工作任務。

雙基掌握情況:

高一是本期入學的新生,儘管國中階段均開設了信息課,但由於受客觀條件(師資、上機條件等)的限制,一部分初級中學的信息課有其名而無其實,據我們調查90%的學生尚不具備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能力,但學生大多語、數、外等文化基礎課底子較好,這為教學好本門課提供了保障。

二、教育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學習的品質,為加快祖國的信息化建設而努力學習。

(2)智育目標:期評及格率達到100%,優秀率達60%。

(3)雙基教學要求:

第一、使學生理解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樹立良好的信息意識,培養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質。

第二、瞭解計算機的特點,認識微型計算機系統,學會Windows98的基本操作。

第三、瞭解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知識,能較熟練地通過Internet瀏覽、搜索、下載信息,收發電子郵件,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

三、教材分析:

本期所用教材為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教材在教學思想、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創新和改革,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本期計劃完成全書的教學任務。學生學完全部課程合格後獲得2個學分。

第一章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要點)

1、什麼是信息:信息是客觀事物存在的第三種基本形態,也是區別於物質與能量的第三類資源。信息可以用來消除客觀事物的不確定性,從而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科學決策,指導人們的行動。

2、信息的主要特徵: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價值性、時效性

3、什麼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InformationTechnology,IT)是指在信息的獲取、整理、加工、存儲、傳遞和利用過程中所採用的技術和方法。現代信息技術包括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控制技術、網絡技術、存儲技術等等,其中微電子技術是基礎,計算機技術是核心。

4、信息技術的歷史:自從人類誕生以來,信息技術已經經歷了五次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術革命是語言的產生。

(2)第二次信息技術革命是文字的發明。

(3)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是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

(4)第四次信息技術革命是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明和普及應用。

(5)第五次信息技術革命是電子計算機的普及使用和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結合。

教學課時:4課時

第二章信息的獲取(知識要點)

1、信息需求的確定:信息需求就其含義而言,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指信息本身所表達的意義,即信息的內容;二是所需信息的載體形式,如文字、聲音、圖、視頻等。所以,人們在確定信息需求時,可以從內容和載體兩方面進行思考和分析。

2、信息來源的確定:按承載信息的載體的不同,信息來源可以分為四大類:紙質媒介、電子媒介、人和事物。這些信息來源有其特點,在考慮從什麼渠道能獲取所需要的信息時,一般要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可用的信息來源有哪些?

(2)哪些是可靠的信息來源?

3、信息獲取的方法:閲讀法;文獻法;訪談法;視聽法;實驗法;調查法;觀察法;問卷法;網絡檢索法;遙感遙測法等。

4、網絡信息檢索:因特網上有一種非常有效的信息搜索工具——搜索引擎。利用搜索引擎獲取信息有兩種主要方式:目錄檢索和關鍵詞查詢。

5、信息價值的判斷: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

信息的準確性、信息的客觀性、信息的權威性、信息的時效性、信息的適用性

教學課時:12課時,其中上機6課時。

第三章計算機網絡及應用(知識要點)

1、信息的加工:是人們將獲取的原始信息按照信息應用的需要,根據信息的內容和類型,對信息進行的分類整理、修改以及格式轉換和存儲等加工過程。信息加工包括信息加工的需求確定、文本信息的加工、數據信息的加工、圖片信息的加工、聲音信息的加工、視頻信息的加工、動畫信息的加工

2、信息的集成與交流:將文本、圖、聲音、視頻和動畫等多種媒體素材,有機地組織起來,形成多媒體作品的過程稱為信息的集成。

3、編程解決問題和智能信息處理

(1)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的基本方法:一是利用現有的軟件(已經編好的程序)讓計算機工作,二是自己編制計算機程序,讓計算機為自己服務。

(2)編程解決問題:編制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的過程包括: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運行等。

(3)智能信息處理:人工智能是相對人的自然智能而言的,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和技術,研製智能機器或智能系統來模仿、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實現智能行為和“機器思維”,解決需要人類專家才能處理的問題。

教學課時:16課時,其中上機8課時。

四、教研教改自學活動及主要措施:

1、教研課題:信息技術新課程教學研究

2、參與集體備課8次,相互聽課20節,上公開課1節。

3、接受名師或同科老師的指導或幫助青年老師提高教學水平或與同行老師互教互學。

4、主要措施:

(1)落實好學校常規管理制度,認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備課時應做到“三備”,即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上課時要注重培養學生能力,尤其是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2)精心組織每一次上機課的教學;做到上機有教案、有準備、有目的要求。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認真學習新課程理論,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自身教學業務水平;

(4)及時檢查學生學習情況,獲得教學反饋信息,改革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5)鼓勵積極學生參加有關的課外活動,動員部分優秀學生參入奧賽培訓,培養一批具有信息技術特長的學生。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16

一、基本情況

1)課程名稱:

信息技術基礎

2)教材使用情況:浙江教育出版社

3)任課班級: 高一(1)(2)(3)班

4)本學期周課時:

2

5)計劃教學時數: 34

6)已完成教學情況: 無 二、教學目標及任務:

1)課程教學主要目的要求: 1、根據會考的要求對信息技術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理解 2、對word、excel、frontpage的軟件學習與掌握  3、能熟練地使用常用的信息技術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學習信息技術的能力,能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掌握會考標準要求的軟件,識記並理解必修教材中的理論知識。

難點: 根據學生的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理論知識多,面廣,在理解加操作的的基礎上識記會考知識。三、教學內容及計劃安排:

教材體系及教學進度計劃教學內容調整説明

第一週:教程設置及課程考核要求介紹 第二週至第五週

信息技術與社會 信息的概念及特徵;信息的編碼;信息與信息社會 對word軟件進行學習與操作(上機) word中打字練習與排版 word中的表格製作 word中的賀卡製作(繪圖工具,圖片的應用) 第五週 國慶放假 第六週至第十週 信息的加工和處理 現代信息處理工具——計算機; 多媒體信息處理;算法及其實現;智能處理 對Excel軟件進行學習與操作 (上機) 初識excel 基本函數的應用 自動篩選的應用 排序的應用 圖表的製作 綜合應用 第十一週 期會考試 第十二週至第十三週

信息的來源與獲取、信息的表達與交流 信息的表達與獲取的方法;網上資源的檢索; 因特網信息資源評價 網絡相關操作(上機) 網上信息的瀏覽、圖片、文字、歌曲等的下載 電子郵件的申請與使用 論壇的註冊和使用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週

信息的管理、電子郵件管理 信息資源管理及其沿革;數據庫系統 第十六至十八週 網頁設計與製作 對frontpage軟件進行學習與操作 (上機) 初識frontpage軟件 主頁的設置 分頁的設置 超鏈接的設置 整個網站的修改 相關知識點的強化 第十九周:期末考試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17

一、學生情況分析

現在學生家庭中擁有電腦的數量較多,平時接觸電腦的機會也比較,而且,電腦學習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時間,部分學生比較感興趣。計算機是比較特殊的學科,操作性較強,大部分學生對此相當感興趣,學習較積極,比較熱情,討論和學習的氣氛比較不錯。學生對電腦的興趣侷限於遊戲娛樂和上網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對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識不感興趣,只對娛樂功能感興趣。

二、指導思想

以教學大綱,考試説明,教材為依據進行教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不能和其它課程一樣上課,而應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為目標,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為重點,把計算機作為本門課的工具,讓學生學會使用這個工具來處理日問題,可讓 結合其它學科來學習,並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加深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培養信息素養。在此基礎上,完成上級和學校下達的各項任務。

三、教學措施

1、讓學生系統掌握所學知識,並能靈活運用,採取知識題目化,任務驅動的方式,把各知識點以練習題的方式體現出來,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掌握知識。

2、並在學生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重點關注後進生。

4、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後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四、時間安排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條件的限制,即每週只有一節信息技術課,故在保全基本模塊的情況下,適當引導拓展模塊,做如下安排:

第一課時 講解學好信息技術的方法、本學期課程計劃

第二課時 瞭解計算機網絡

第三課時 瞭解校園網

第四課時 網絡中的數據通信

第五課時 局域網的構建

第六課時 通過校園網訪問因特網

第七課時 利用因特網獲取信息

第八課時 網上交流及討論

第九課時 因特網的應用領域

第十課時 瞭解網站的基本結構

第十一課時 靜態網頁與動態網頁

第十二課時 創建新的網站

第十三課時 製作動態網頁

第十四課時 動態HTML效果的運用

第十五課時 網站的發佈

第十六課時 複習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18

一、基本情況

本人本學期擔任高一級8個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高一(2、4、6、8、10、12、14、16)。本教材包括信息與信息技術、信息獲取、信息的編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多媒體信息加工、信息集成與信息交流、信息資源管理共七章。其中第一章是概述性的,為後續各章節的學習做一些準備,其且各章是沿着培養信息素養的主線(信息的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管理的評價)有側重地展開的。

二、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1、樹立學生學習信息技術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加強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如打字、計算機基礎操作),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3、根據新課標精神,加強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4、教學中培養學生遵守相關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三、改進措施教學措施

1)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技能

2)注重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4)課堂中注重講練結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

5)加強學生上機實踐操作管理和引導教育措施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後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四、輔導形式、時間形式:

1)理論輔導:教師講解為主,可在教室和多媒體教室中進行

2)上機輔導:教師上機指導為輔,學生上機練習為主,優勢生幫後進生為補進行。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19

一、教學簡析

《網絡技術應用》這本書以"解讀寫思路、探討教學方法、提供教學案例、拓展教學資源"為主線,從信息技術教學實際出發,引入學習學生陶醉的網絡學習。今天,我們是網絡知識的學習者,同時也是網絡家園的建設者,層層導入網絡的相關知識。

二、學生情況分析

好的方面:現在學生家庭中擁有電腦的數量較多,平時接觸電腦的機會也比較多,由於電腦學習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時間,且操作性較強,大部分學生對此相當感興趣,學習較積極,比較熱情,討論和學習的氣氛比較不錯。

不足之處:學生對電腦的興趣侷限於遊戲娛樂和上網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對教材要求掌握的一系列操作知識不感興趣,只對娛樂功能感興趣,這並非我們中學生學習網絡的方向,而應當想方設法把網絡變成為為我們學習的每一個方向來學習網絡。

為了做好以上的工作,所以在教學中我要按以下幾點計劃措施來要求我自己:

(一)、精心備課,認真上課

1、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1)熟悉大綱,鑽研教材,明確重點和難點,認真寫好教案。

(2)教師平時要不斷學習,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多讀教學理論書籍,研究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理論,打下理論基礎。

(二)、關注基礎水平和認知特點差異,鼓勵個性化發展

(1)面向每一位學生。面對學生水平參差不齊,要在保證基本教學目標達成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髮揮個性和創造性,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教學中要注意與國中課程內容互相銜接,給學生創造個性化發展的空間。

(2)關注個別差異。教師面對所有的學生,要承認和關注學生基礎水平差異和認知特點的差異,真誠對待全體學生。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自主探索空間,鼓勵學生髮表不同意見和表達創造性思想,鼓勵多樣化的問題解決方式和方法。存在個體差異就有各種各樣層次不同的見解,要將學生的個體差異轉變為資源,讓學生在參與合作中互相學習,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協同完成學習任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的發展。

(三)、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發展的適應能力

(1)適應知識的更新。由於信息技術發展速度快、知識更新週期短,原來掌握的知識很快就會過時。因此,培養高中學生適應不斷髮展、變化的信息技術,既是當前教學的需要,也是培養信息時代公民的需要。

(2)促進知識技能的有效遷移。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信息技術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新的信息技術技能。教師要在認識信息技術基本特徵的基礎上、把握信息技術發展變化的規律。要注意總結和歸納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不同問題解決過程的共通之處,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經驗,通過合理的探索,完成對新工具和新任務的適應,從而達到利用知識技能有效遷移的發生,促進學生髮展的目的。

高中信息技術工作計劃 篇20

轉眼間,上學期的教學工作已經結束,現將上學期的工作做個工作總結,幫助梳理下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上有所提高。

一、教學方面:

1、備課

開學初,根據學校要求,全體信息技術教師認真寫好教學計劃,提前備好課,寫好教案。平時做到周前備課。

2、上課

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尤其本學科主要課程都要上機完成,因此每節課前都要認真做好上機備課,檢查機器狀態,有無“不可用機器”。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主體”,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個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使學生能做出有創新、有創意的作品。通過一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既掌握知識又掌握技巧,使他們有成就感,學生上了每一節課都有收穫。在學生完成上機任務時,在各台計算機前巡視,注意對後進生進行手把手的輔導,課後及時找出不足。

二、個人學習:

對於課程改革環境下的教師,光有一桶水是不夠的,教師必須擁有自來水。為此在工作中,信息組抓住一切機會認真學習,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虛心、主動地向其他信息技術教師和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豐富教學手段,抓住學校安排聽課的機會,不恥下問,及時消化,吸取別人的好的教學方法,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

三、其他方面:

電腦教師的硬件維護也是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的前提,因此課下機房的維護工作是必要的。學校網站是一個學校的展示的世界窗口,為了構建更好的展示平台,工作之餘還要及時更新網站的後台資料,實現校園的數字化。

四、努力方向:

1、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知識上做到課課清、段段清。

2、對希望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對計算機的認識上有更大進步。

3、加強機房紀律和機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學生不僅在班級集中注意力學習,在機房上機時也要按規定嚴格約束自己。

4、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着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shu/k87z4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