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精選 >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通用13篇)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通用13篇)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通用13篇)

綜合實踐活動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因此必須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的有關要求,結合學校發展的特色要求,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素質教育,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為此,每位綜合實踐課老師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為重點,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加強與現實社會的溝通和聯繫,讓學生及時瞭解時代的最新信息,緊跟科技迅速發展的步伐;使他們在情感態度、綜合知識、實踐能力、學會學習等方面得到較大較快的發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6.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主體性判斷以及更好地解決問題的素質和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主要工作任務

1.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充分利用區域內開闢的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積極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為學生提供綜合實踐活動的舞台。

3.提供若干綜合實踐活動備選主題,每位綜合實踐老師可在其中挑選一個主題或自選主題進行研究。

4.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區資源結合起來,也要與學校的課題研究結合起來,辦出學校特色。

5.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與學科課程一樣對待,制定每個班級活動的計劃,包括長線活動和短線活動,另外勞動與技術課也要求完成全部的教學任務,且每一堂課都有一個相應的教案。

四、各年級課程內容及形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內容: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

基於對這門課程要求的思考和課程對三方面內容的規定,課程實施初步安排如下:

3——6年級:周課時:2課時

形式:主題活動、社會調查、社會實踐、小型課題研究為主。活動側重:留心周圍的一切,善於觀察與思考,從生活中產生問題,轉化成課題,讓學生自己動手採集信息,處理信息,參加社會實踐,解決問題。

具體內容:嘗試以研究性學習為重點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合作精神,培養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1、學生自行搞好個人衞生,學會照顧自己,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學會使用常用的工具,遇到緊急事情會打求助電話;

3、參加地方服務,定期為環保作力所能及的事,並能做好宣傳工作,樹立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4、觀察周圍的社會,從生活中尋找疑問,產生問題,作為研究課題;

5、通過多種方式蒐集信息,嘗試與小夥伴合作處理信息,解決問題。

在這個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動,從蒐集信息,到處理信息,最後分析信息,解決問題,掌握了方法,增強了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了知識,情感、態度、意志品質上都得到了培養。結合我校實際,提供如下備選課題,各班可選擇其中一個課題:

主題一:環保小衞士(環境污染情況調查、整治環境的舉措與建議)

主題二:家庭小醫生(感冒、中暑、牙疼、紅眼病、狗咬等的起因、症狀、治療、預防)

主題三:小小種植家(菌類、蔬菜、花卉、農作物等與環境)

主題四:小小發明家(廢紙的利用、巧用易拉罐、酒瓶的妙用、碎木塊的利用等)

主題五:電器的利與弊(電視機、電腦、電冰箱、微波爐等的利與弊)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必修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本學期,我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課程改革。

二、課程目標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的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工作目標

1、課程落實。每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各個環節都落到實處;要積極利用“香榧之鄉”、稽東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等資源,打造“山娃子”品牌,建立一支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

2、各校應穩步實踐,形成模式。教師依據主題,放手讓學生實踐,使綜合實踐活動有聲有色,初步形成:“確定主題,蒐集信息,彙報整理,定向研究,制定計劃,社會實踐,資源共享,交流展示,拓展延伸”的活動模式。

3、積極開發校本資源《山娃子攝影》,鎮中心國小有專業的攝影老師,成立以楊副校長為主的專業攝影老師隊伍。使校本課程立足於學生的需求、社會的需求並形成本校特色。

附:主要工作設想(鎮各國小可根據當地資源開展活動)

(一)山娃子學攝影

紹興縣稽東鎮中心國小位於稽東鎮竹田頭村,學校沿着“素質教育為基礎,藝術教育創特色”的辦學路子。其中以“山娃子攝影藝術教育”為主的學校特色教育工作更是名聲遠揚。學校先後被命名為“紹興縣山娃子攝影藝術學校”,“紹興縣素質教育特色基地”,“浙江省少兒攝影研究基地”,“理光攝影學校”。稽東鎮也成了遠近聞名的“浙江少兒攝影之鄉”。

學校積極開發校本教材《山娃子攝影》,成立以副校長為主的專業攝影老師隊伍。校本課程立足於學生的需求、社會的需求並形成特色。

(二)山娃子看綠色稽東

稽東鎮多高山峻嶺,常年雲霧繚繞,山水風光異常秀麗,為“浙江省香榧之鄉”、名茶之鄉,現已開闢多處旅遊景點。

通過秋遊活動,組織開展了山娃子看“越峯千年香榧園區”、“月華山風景區”、“許行山有機茶現代園區”、“十里鵝湖”、“山野石國——雪竇嶺”、橫路崗盤山公路、“生態稽東一日遊”等活動,感受家鄉的秀麗風光。

活動後,學生把自己在遊綠色稽東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用照片、文章為各處景點製作宣傳資料,在計算機教師的指導下製作網頁,在網上進行宣傳展示,為家鄉的旅遊事業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山娃子訪生態農莊

稽東國小現有“山娃子農莊”—天鵝養殖基地、“山妹子農莊”—吊瓜種植基地、“山娃子香榧園”—香榧栽培基地等勞動實踐基地。

這些基地為推進稽東綠色農業,促進當地經濟增長髮揮了很大作用。

學校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定期開展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在基地技術人員和老師的指導下,聽取香榧、吊瓜子的栽培技術知識,天鵝的養殖方法介紹。為栽培基地收摘香榧、吊瓜子,學習香榧的嫁接和施粉。

在勞動實踐中,同學們盡情地交流勞動成果,分享勞動的收穫,體驗“豐收”的喜悦。活動不僅使同學們進一步領會了“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深刻內涵,還鍛鍊了同學們艱苦奮鬥的精神和吃苦耐勞的意志,培養了同學們正確的勞動觀念。深深感受到家鄉作為“中國香榧之鄉”的獨特魅力。

(四)山娃子學“革命精神”

一是學習“高陽精神”。

高陽村位於稽東鎮龍峯大山上。組織當地學生參觀高陽精神陳列館,聽取村支書的高陽精神事蹟報告,深刻體驗高陽人民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創業、開拓精神,把高陽精神融入到學習之中。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知道高陽人如何與窮山惡水作鬥爭,自強不息、頑強拼搏以及高陽村歷任幹部的先進事蹟。隨後,進村入户,走訪了幾個農户,聽取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

二是學習“商阿大”革命精神。

在平凡的村支部書記崗位上,在紹興縣稽東鎮偏僻山區一個落後小山村的艱苦條件下,商阿大同志以一名共產黨員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堅強的黨性,吃苦耐勞的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帶領山區人民創造財富,為山區人民送上了温暖,卻沒有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謀取一點私利,身後也沒有給親人留下任何物質遺產。他以自己的所作所為,生動地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在全市人民心中樹起了一座豐碑,也贏得了家鄉稽東鎮止步坑村廣大村民的信任和愛戴。

通過電視專欄、實地參觀陳列館、黑板報、橫幅、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通過活動,進一步弘揚“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的商阿大精神,使同學們受到教育。

(五)山娃子護“小舜江”源頭

稽東鎮位於小舜江源頭,水庫的主流北溪、南溪穿境而過。那麼小舜江水資源污染是不是離我們很遙遠呢?我們要求學生實地去考察一下身邊的水資源情況通過活動,對於小舜江水資源的現狀問題以及如何保護水資源有更深入的理解。通過活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明確大家應該保護水資源,初步形成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世界觀。

(六)山娃子探村落文化

村落文化是民間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部分,是極其寶貴的歷史遺產。但是,由於村落文化散佈在民間的這一特殊性,缺乏有力的保護措施,多是自生自滅,隨着時代的變遷,村落文化的消失也越來越快。

稽東有着悠久的歷史,曾留下許多有關堯、舜、禹三位古代聖君及堯妃的歷史蹤跡和傳説,探古村落文化活動實地考察了大禹後裔村—冢斜古村落、堯郭堯王殿遺址、永興公祠(唐書法家虞世南祠)、銅勺柄山堯妃墓等古蹟,通過收集民間歌謠、民間故事、民間傳説、拍攝古台門古村落遺址等。把採風文章、照片等製作成展板在全鎮校園巡迴展出,讓散落的珍珠從鄉間的泥土中一顆顆發掘出來,串成一條條美麗的項鍊,展現熠熠光華。使全鎮學生了解稽東悠久的歷史文化,從而更熱愛稽東這一方熱土。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篇3

一、 指導思想:

21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綜合國力競爭實質就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而國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勞動者真正素質和能力的重要表現。而我國原有的基礎教育體制明顯存在部分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脱離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脱離了社會實際。這樣的教學往往以學校、課堂、書本為中心,難以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我校要通過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來克服以往課程中脱離學生自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形成學生勇於實踐的意識和善於實踐的能力。同時,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養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具體實施如下:每月定一個主題,每個級部圍繞這個主題分別制定相應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九月份:每逢佳節倍思親

(三年級)1、指導學生從各種渠道收集關於佳節思親的文章。

2、指導學生交流收集的思親方面的詩歌,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3、課後收集描寫秋景的古詩,在班級內召開詩歌朗誦會。

(四年級)1、關於思鄉的詩歌朗誦會。

2、中國傳統節日由來故事會。

3、詩歌賞析《但願人長久》、《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五年級)1、帶領學生到電腦室上網收集佳節思念家鄉、親人的詩歌、文章等。

2、指導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3、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收集的資料彙編成冊。

4、舉行資料展覽會。

(六年級)1、瞭解中秋節的由來。

2、收集有關“思念”的詩句,開展賽詩會。

3、給遠方的親人寫一封信。

十月份:誰不説咱家鄉好

(三年級)1、閲讀有關家鄉的文章。

2、收集關於思鄉的古詩。]

3、唱一唱自己的家鄉。

4、寫一寫你心目中家鄉的樣子。

(四年級)1、收集常州名勝古蹟資料。

2、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3、介紹常州名人。

4、製作小報。

(五年級)1、介紹家鄉著名景點。

2、説説家鄉的歷史名人。

3、誇誇家鄉的土特產。

4、展望家鄉的未來。

(六年級)1、瞭解常州的歷史和風土民情。

2、開展實踐活動,遊覽常州名勝古蹟。

3、小練筆或當小記者介紹家鄉著名的景點。

十一月份:感恩

(三年級)1、收集關於感恩節的知識,包括來源、風俗等。

2、製作感恩節賀卡,説説最想感激誰,為什麼?

3、課後收集感恩節的詩歌,開展詩歌交流會。

4、根據生活中讓你感動的一個場景,排演小品。

(四年級)1、名文誦讀。

2、收集父母對你愛的點滴進行交流。

3、照片裏的故事。

4、製作感恩卡。

(五年級)1、(照片展)回憶長大的點滴,感恩父母。

2、(出示獎狀或作業本)回想成長的足跡,感恩老師。

3、感恩生活中給過你幫助的陌生人。

4、欣賞絢麗的大自然,感恩自然。

(六年級)1、為父母做一件事。

2、唱一首歌獻給父母。

3、給父母寫一封信。

4、開展一次與父母同樂的活動。

十二月份:北小驕傲

(三年級)1、説北小——説一説我們的學校。

2、寫北小——寫一寫你最喜歡的北小。

3、畫北小——挑一處最美的地方畫下來。

4、為北小設計一張名片。

(四年級)1、收集班級中為北小添彩的人事,作採訪。

2、班級中評選“北小驕傲”候選人。

3、演講:我是光榮的北小人。

(五年級)1、網上瀏覽中央電視台的相關“驕傲”評選,確立評選方向。

2、交流自己心目中的驕傲人物,並準備採訪他。

3、為“驕傲人物”設計一段頒獎詞。

4、評選出班級裏的十大驕傲人物。

(六年級)1、收集身邊“感動”的故事。

2、開展一次“感動”的故事會。

3、寫一篇專訪:令你驕傲的北小人。

4、為北小做一件感動的事。

一月份:展望XX年(迎新春)

(三年級)1、為“展望XX年”為主題製作迎新年賀卡。

2、開展“珍惜時光,好好讀書”演講會。

3、上網瀏覽“孫中山先生”圖片與故事。

4、收集並講英雄故事。

(四年級)1、收集春聯,背春聯(網絡)。

2、交流春聯,學寫春聯。

3、瞭解天南地北的過春節的習俗(網絡)。

4、介紹一種春節習俗,作一次圖片展覽。

(五年級)1、小結自己最驕傲和最失落的一件事。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新春寄語

3、仿寫一段新春寄語,製作新春賀卡。

4、許下新春願望,然後發到班級網頁上,學生之間相互留言祝福。

(六年級)1、新春寄語(班級主頁)

2、我的故事會。

3、製作新春賀卡。

三、關於課程的評價

(一)評價的指導思想

對於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所進行的評價應有新的評價理念和評價方式,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教師、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表現進行評價、鑑定。

(二)學生評價要求

對學生的評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學習態度。學生對活動的投入精神以及克服困難的精神,能否認真完成所承擔的任務,作好每次的記錄並認真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議、設想等。

2、能力和方法。在活動的開展中,學生的觀察思維、操作、表達等基本能力是否得到發展提高。在活動中,有沒有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術和一些研究的方法。如資料查閲、實地觀察、調查的運用、材料的整理、數據處理等。

3、品質發展。在研究中,學生是否培養了合作精神及虛心聽取意見,樂於助人、自覺主動等品質。

4、研究成果。學生在研究一個階段後,有沒有如書面材料,口頭報告、活動等展示型的研究成果。

(三)教師評價要求

在綜合實踐中,教師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領導者、協調者和評價者。

對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測評:

1、規劃與設計的能力;

2、組織、管理協調與應變的能力;

3、探索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4、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四)評價的方式

評價形式採取多種多樣的方式,主要有教學實錄、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報告展示、評比等。

在每個學期末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標兵”評選,對優秀學生進行表彰。

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管理

1、成立綜合實踐活動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任潔(校長)

副組長:劉參、金淑文、

成員:餘華琴、黃春梅、湯路、王玉華、秦燕、董瑞倩、李燕萍

2、管理網絡

校長室——教導處——教科室——年級組——各班級

3、各部門實施計劃(在學校總的工作計劃的指導下自行制定具有年級特色 的活動方案)

4、課時安排

我們按教育局規定,合理全面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每週二課時,用於研究性學習每週一課時,一學期研究性學習20課時,實行彈性課時制,並可與少先隊,班組活動有機結合,充分保證基本教學時間的落實,發揮該課程的效益。

( 勵志天下 )

5、要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學習交流活動,組織教師學習《指導綱要》和《實施指南》,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指導能力。

6、儘可能多的組織活動給學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我們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的有關要求,對學生的現狀進行分析研究,擬以“生存教育”為主題,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提高生存能力和綜合素質為重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生存意識,掌握一定的生存技巧。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自主” ,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課程改革。

二、總體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知識目標: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懂得認識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三、主要工作任務:

1、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在校內和社區開闢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台。

3、提供若干綜合實踐活動備選主題,每個班各選擇一個進行研究,注意活動過程中資料的積累,期末整理好資料上交。

5、數學科教師作為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老師,全程指導各班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語文教師要積極配合數學教師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6、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區資源結合起來,辦出學校特色。

四、課程內容框架

本學期開始,我校將緊緊圍繞“生存教育”為主題開展活動,各年級任課教師根據學校計劃,明確本學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和基本思路,進而認真制訂好“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開展活動。

各年級活動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年級各年級課題具體內容負責老師

三年級我是自護小能手1、我們身邊的交通

2、尋找校園安全隱患

3、食物中的安全

4、家庭小醫生

5、救護常識

四年級飲料的學問1、飲料與健康

2、給家庭文明籤個“約”

3、我有一雙小巧手

4、家庭“減廢”大行動

五年級我與消防1、火災原因大調查

2、尋找身邊的感動

3、尋找身邊的隱患

4、消防知識知多少

5、大家都來學

六年級快樂的校園生活1、讓我更有風采

2、互幫互助走出困境

3、快樂手拉手

4、成功的喜悦

5、我為母校留本書

另外,具體的活動內容可以從學生與自我、學生與他人,從學科與學科的整合、延伸處等等生成相關的主題;也可根據《綜合實踐活動教材》內容,結合班級實際選擇部分主題。

五、具體工作及措施:

1、加大學習與培訓,提高課程意識

繼續重視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特別是期初的校本培訓,要讓任課教師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促進學生髮展、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特色建設中的獨特作用;進一步學習活動方法、操作要點,增強培訓的實效性。活動期間,鼓勵教師多協商、多諮詢,羣策羣力,把課程落到實處。

2、抓好課程實施

(1)課時的安排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時安排是彈性課時制,即將每週3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各班每週單獨安排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列入課表,由教師進行活動培訓,傳授活動內容與方法,圍繞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階段總結,另外2節活動課可以根據需要與信息技術課打通,也可將其與其它學科如社會、科學、美術、思品等打通,統一安排使用。

(2)課題的選擇

各教師根據學校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組織好學生的選題活動。做到民主平等、獨立選題、兼顧協調。

(3)課題的研究。一方面強化教師的指導作用,促使教師進行階段性反思、階段性案例分析,在記錄心得體會、點滴收穫、經驗教訓的同時,及時發現問題、改進策略。另一方面在活動過程中,提醒各教師要注重資料的收集、整理與積累,還可根據班級實際配備個性化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袋”,便於各教師在期末對該課題的實驗情況進行專題總結,也便於今後對活動的指導。

(4)活動的彙報

以班級為單位,每學期末上一節公開彙報課。全體任課教師(歡迎其餘教師)、年級組長、教導處負責人蔘與聽課、評課,進行一次優質課評選活動,檢測活動課的授課質量,評選出優質課進行推廣,敦促教師不斷地改革創新,使每一節活動課都科學紮實,保質保量,從而促使每個教師的授課水平不斷提高。

(5)資源的開發利用

首先,校內圖書室、網絡教室等,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資源,要進一步改進開放辦法,使學生能更加主動和便捷地利用這些資源開展活動。其次,各教師要充分利用鄉土資源,進行有選擇地運用和開發。再者,要調動家長的積極性,採用多種形式和途徑向家長進行宣傳,使廣大家長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支持和正確輔導孩子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3、加強課程管理

課程具體管理可分自上而下三級:學校領導統籌安排,教導處具體管理各個年級活動的實施,協調開展活動。建立以校為單位的研討制度,每個年級由一名老師確定活動主題,認真制定教學計劃,開展常規性的研討活動。每月研討不少於一次。(各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負責人:三年級:吳意啟;四年級:張鳳添;五年級:李整;六年級:方雲龍。)班主任老師督促、指導各小組進行活動。學校通過多種途徑檢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督促和幫助各教師真正落實本課程。

本學期我們開始試行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制度納入教科研的管理,實行動態化評價和管理,即對活動的全過程進行過程督導和評價,包括開題、活動實施、結題、課時落實、聽評課等各個方面,力求通過科學的評價,全面促進活動質量,把活動的開展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

五、活動內容安排

三月份:

1、召開擔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教師會議,同時進行課程培訓。

2、各班制訂綜合實踐活動計劃,開題、選題。

3、利用學生家長會,對家長進行培訓。

五月份:

1、召開擔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教師會議,交流各班活動情況,提出問題、討論解決方法。

2、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分別進行學生、家長、教師調查問卷。

六月份:

1、開展校級綜合實踐活動案例評比活動。

2、三——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彙報,評選優質課。

3、教師總結。

5、學校進行課程實施總結。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本年段學生共264人,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和貫徹國家《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以本地區的自然、歷史、人文為研究背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實驗為基礎,以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科有效整合和教師文化溝通,幫助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更新教師與學生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形成區域辦學特色而不懈努力。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三、教學方法設計

1?自主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體驗。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師的教學應有利於學生自主活動的開展和深化。

2?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創設十分寬鬆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享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在時間的安排、主題的確定、方法的運用和成果的表達方面有相當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廣泛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3?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有豐富材料和真實的情景,主張學生在“做中學”。學生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直接經驗和情感體驗。這些新經驗與原有的概念和技能相互作用,最終形成可應用的個性化理論、模型和技能。

4?綜合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從學生身邊的事物或問題出發,形成跨越諸多學習領域的活動,以利於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多角度、多層面地思考問題能力的形成。通過親身的實踐,使學生了解和關心社會,瞭解和探索自然的奧祕並形成綜合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以問題向學生質疑,學生通過操作來找出答案,小組合作彙報的形式彙報尋找問題的答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加以糾正和示範,學生練習鞏固。

四、內容安排

本學期主要以“海西平潭”為大主題,主要安排如下:

2月期初對平潭資料蒐集

學生主要通過網絡蒐集文字資料,通過採訪父母,親朋等,瞭解平潭過去發生的故事。

3月平潭的歷史

學生主要通過網絡蒐集文字資料,通過採訪父母,親朋等,瞭解平潭過去發生的故事,通過現場拍攝照片,民間蒐集舊照片,網絡蒐集圖片等方式完成對平潭歷史的研究。

4月研究平潭現狀及未來

學生主要通過走訪附近的相關單位,實際考察瞭解,詢問自己的親朋好友,瞭解平潭的現狀,通過網絡瞭解更多知識,對現狀進行剖析,對未來提出大膽的猜想。

5月開展圖片資料展

將研究資料,圖片等進行展覽使周圍同學都能對平潭有更深刻的瞭解。

6月期末彙總

學生對資料進行補充和完善,分類整理。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篇6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門全新的課程,通過這門課程的開設讓學生來認識社會、瞭解生活、親近自然是課程的基本目標,社會和生活是知識的源泉,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他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有什麼樣的成果,作為老師要給予更多的關注。由於國小生年齡層次低,知識面窄,又缺乏生活經驗。因此必須在教師和家長的引領下,讓學生根據個人的學習經驗和生活實際,與校本資源生活聯繫起來,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在實施的過程中,我校採取“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生成”的課程實施構想,作為實施基本的方法和手段,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從點做起

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有以下幾方面: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領域本學期將圍繞着四個領域開展活動,合理分配好活動課時。

1、 研究性學習的計劃:

初步確定本學期開學初在3至6年級研究性學習的領域進行系統培訓,讓學生了解什麼是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有:查找資料、實驗法、訪問法、問卷法、觀察法。對以上這些方法進行詳細的講解與訓練讓學生掌握其方法,便於學生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合理運用。

查找資料:(舉例收集古今中外和身邊的關於孝子的故事。)

查找資料法一般需要經過5個步驟:一是課題分析;二是資料主題分析;三是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四是資料的閲讀與摘錄;五是資料的提煉與闡述。

三、四年級需達成的目標:瞭解查找資料的方法和途徑,(圖書、期刊、報紙、電子出版物等)學會運用各種途徑正確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資料,並把自己查找到的資料簡單的記錄下來。中年級學生學會掌握資料的收集與整理、閲讀與摘錄就可以了,課題的分析和資料主題的分析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

五、六年級需達成的目標:掌握查找資料的方法和途徑,準確查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料並對資料進行篩選、整理、總結。學會使用打印機,知道哪些資料是自己所需要的,把資料整理成自己的語言,並熟悉自己查找的資料,杜絕在彙報過程中拿起沒有進行處理直接讀。高年級的學生需大概瞭解以上五個步驟並能簡單的將五個步驟全部操作下來。

實驗法:(舉例:污水危害對魚類生長的影響研究。在專門綜合實踐教室中進行實驗。)

開展實驗研究一般要分為五個步驟:1、實驗設計;2、實驗準備;3、實驗觀察與記錄;4、實驗結果分析;5、完成實驗報告。

三、四年級學生需達成的目標: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實驗設計、瞭解實驗的步驟、實驗時對實驗得到的數據進行記錄,會對一些簡單的實驗進行結果分析。

五、六年級學生需達成的目標:對要做的實驗進行設計,自己操作實驗做好實驗的觀察和記錄發現在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實驗的結果和自己的猜測進行對比和分析,完成自己設計好的實驗報告。(1)(2)(3)

實驗名稱

實驗起止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實驗地點

記錄時間

實驗觀察記載

記錄人

觀察法:(舉例:觀察一年四季夜間天空的變化情況;觀察城市河道在不同季節的情況;觀察植物生長變化的過程;觀察校園中學生課間的活動情況;觀察教師課堂教學受學生歡迎度的信息等。)

觀察研究法一般有4個主要步驟:1、制定觀察計劃2、實施觀察測量3、分析觀察記錄4、得出觀察結論

例如:日照對植物開花的影響研究

《日照對植物開花的影響研究》觀察計劃

觀察目的:瞭解日照對植物開花的影響。重點區分短日照植物與長日照植物受日照影響所產生的不同結果,並發現同類植物由於日照不同而導致的不同結果等。

觀察對象:夏季選擇天仙子;秋季選擇菊花。

觀察地點:學校或附近的花圃。

觀察步驟:

①夏天,在接近天仙子開花的時節,在花圃裏支一把小傘,每日下午定時遮陰3小時,觀察其與未遮陰的天仙子哪個開花更早。

②秋天,在接近菊花開花的時節,在花圃裏支一把厚布小傘,每日下午定時遮陰2~3小時,觀察其與未遮陰的天仙子哪個開花更早。

觀察分析:

①發現短日照植物與長日照植物受日照對開花的影響規律。

②可以發現不同植物每天受日照最佳的時間應該是多少嗎?

③如果將觀察結果應用到植物種植地區的遷移上,有些什麼價值呢?

調查法

調查研究法的一般過程有7步:1、根據課題研究方案確定調查內容,2、選取調查對象,3、設計調查方法,4、收集資料,5、分析研究,6、得出結論或解決問題的方法,7、形成課題成果。

三、四年級目標需達成目標:在開展調查研究之前,把需要調查的內容進一步明確化、細化,要儘量清晰完成本課題究竟需要獲得哪些第一手的調查材料。

能根據調查研究的具體方法,注意收集好問卷調查發放的問卷,實地調研拍攝的照片、獲得的錄音資料、筆記等,深度訪談主要是整理後的訪談記錄等。這些資料收集起來是要為完成課題研究報告作準備的,所以一定要儘量收集完備。

五、六年級目標需達成的目標:對前一階段調查所獲得的各種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比較研究。對調查問卷的各類數據要通過統計、分類和分析、比較,發現可資説明論題的一些信息,並且整理和歸納起來。

2、社區服務與社會綜合實踐計劃: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走出教室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得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主旨的學習領域。本學期將社區服務的敬老院活動和研究性學習的孝文化相結合,帶領學生去敬老院以獲得最直接的經驗。採用參觀、訪問、調查、實驗、採訪、宣傳、郊遊、野營、義務勞動、公益服務等方式,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把學生的學習實踐場所從學校拓展到社區改變學生單一的學習方式,使課堂知識學習和社會體驗學習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3、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計劃:

本學期我校3至6年級都定製了勞動與技術課件製作的材料和我們的小主人蔬菜園的種植相結合。

三、四年級掌握的目標:(1)(2)(3)

1、認識日常生活和周圍壞境的常見材料,學會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

2、走進信息技術大門,學會運用計算機進行簡單的信息處理。

3、學會正確處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廢舊材料。

4、能夠根據材料的用途和性能價格比,進行材料的價格和選擇。

5、知道泥塑作品的基本材料的特性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刻紙、剪6、紙的基本方法,能設計和製作簡單的紙塑工藝和泥塑作品並作出評價與説明。

7、種植常見蔬菜知道其生長過程

五、六年級掌握的目標:

1、通過技術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勞動體驗,形成對勞動的初步認識。

2、掌握生活必備的技術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學會生活自理。

3、建立生活中的主體意識,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4、知道紙質類、木質類、金屬類、塑料類等材料中常見易加工材料的性狀和用途,會使用一些合成材料和連接材料進行部件連接。

5、通過測量、繪畫、材料加工等活動,學習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6、會解讀簡單的家用説明書,掌握家用電器的使用方法。

7、通過參觀、訪問查閲資料等活動,初步瞭解職業。

二、制定計劃認真實施

活動安排見表:

年級 周次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2

觀察法

觀察法

觀察法

觀察法

3

勞技和種植

勞技和種植

勞技和種植

勞技和種植

4

查找資料法

查找資料法

查找資料法

查找資料法

5

勞技與種植

勞技與種植

勞技與種植

勞技與種植

7

實驗法

實驗法

實驗法

實驗法

8

郊遊與記錄

郊遊與記錄

郊遊與記錄

郊遊與記錄

9

訪問法

訪問法

訪問法

訪問法

10

參觀與訪問

參觀與訪問

參觀與訪問

參觀與訪問

11

勞技與種植

勞技與種植

勞技與種植

勞技與種植

12

調查問卷法

調查問卷法

調查問卷法

調查問卷法

13

敬老院

敬老院

敬老院

敬老院

14

社區服務

社區服務

社區服務

社區服務

15

勞技與種植

勞技與種植

勞技與種植

勞技與種植

16

烹飪學習

烹飪學習

烹飪學習

烹飪學習

17

烹飪學習

烹飪學習

烹飪學習

烹飪學習

18

勞技與種植

勞技與種植

勞技與種植

勞技與種植

19

整理過程資料

整理過程資料

整理過程資料

整理過程資料

綜合實踐活動還是重在活動過程、重在教師指導、重在學生參與把每一環節都細化,不要過於急躁踏踏實實做好每一步,開展一個活動成功一個不能半途而廢,更不能看重結果,關鍵還是在於在活動中學生自己積累自己的經驗,學會總結成敗得失注重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篇7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隨着學校班級的增多,科組團隊老師也有所壯大,在保證整體隊伍穩定的情況下加入了5位新成員,不同學科背景的11位教師分別指導12個不同的班級。已經申報成功的省級和區級課題將在本學期進行開題,2個在研市級課題,1個區級小課題。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夠常態開展並向有效化道路邁進,潘國洪校長繼續掛帥綜合實踐活動科組並任教六年級及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儘管科組中多位老師實踐經驗較豐富,專業素養較強,但是也有相當部分是第一次接觸綜合實踐活動,或者對本課程理解不深。新學期,我們繼續以科組建設為重點,以提高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為核心,發揮課題的導向作用、科組的特色和優勢以及骨幹教師的帶動作用,紮實有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和研究。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將以《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以及《廣州市3-9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討論稿)為指南,結合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學領域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工作方案”,進一步規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致力於將本校地域文化資源以及社會的焦點、熱點問題融入綜合實踐教育教學工作之中。

三、工作目標

1、加強培訓,特別是新加入教師的培訓,使他們的教學水平在專家以及科組老師的幫助下迅速提高。

2、各班根據科組計劃制定好班級活動主題、計劃,立足常態,上好每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

3、做好現有課題的研究實施工作以及立項課題的開題、小課題的結題工作,不斷提升科研課題的研究成效。

4、加強科組檔案資料的管理工作,注重過程材料的積累,爭取創建廣州市優秀教研組以及迎接天河區巾幗文明崗的評估工作。

5、整理優秀科研成果,積極申報廣州市教學成果獎,併力爭獲獎。

6、配合做好廣州市“”規劃課題:“基於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德育實效性的實踐研究”課題的申報工作,並爭取立項。

7、注重教學科研的探索和嘗試,積極開展各項教育科研活動,立足新課程標準,以研促教,爭取寫出有質量的論文,並在全國第九屆年會上獲獎。

四、專題研究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科組建設研究

五、具體措施

(一)加強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課程實施的能力和水平

1、加強培訓與學習

本學期圍繞研究專題,繼續加強指導教師業務學習,努力探討校本培訓的多種形式,除了傳統的專家開設講座外,還有提供書籍讓指導教師“閲讀”的自我培訓,讓學科骨幹率先“研讀”組織交流的培訓;指導教師根據研究專題輪流擔任科組活動學習的主講人;組織科組老師圍繞學校徵訂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指導用書》進行深入的研讀和交流,進一步理清課程的課型及實施的策略。鼓勵青年教師通過實踐、探究、反思、積累,儘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成長起來,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有生力量並積極選派教師參加市區教研,並對培訓及觀摩活動內容及時向廣大教師傳達,實現“互動互強”培訓目的。通過不同形式的理論培訓和實踐研討,使指導老師的課程指導和實施水平不斷提升。

2、結對幫扶,共同提高

按照新舊配對,同年級互幫,同主題共享的原則,把科組教師組成一個個學習的共同體,充分發揮科組骨幹老師的帶頭、引領作用,讓新加入的老師儘快進入角色並逐漸成長、成熟,資深老師的專業素養也在結對幫扶中得到穩步提高。

(二)加強課程資源開發,推進課程建設

積極挖掘學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已有資源和成功經驗並加以提煉,逐步形成我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面的特色教育。

1、加強博客組羣等網絡建設

本學期,我們將加強搭建網絡學習交流的平台,開通新申報課題的組羣博客,完善課題的成果管理,合理利用好科組QQ羣進行及時的信息發佈和研討交流,營造良好的科組網絡教研研討氛圍。對於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及時通過天河部落博客給科組老師提供研討交流的平台;對課程實施過程中積累的優秀課程資源素材及時進行彙集和上傳共享,通過網絡平台,為我校教師提供必要的理論材料,促進互動與交流,共享課程資源。使博客和QQ羣成為我校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開展網絡教研的重要陣地。

2、全方位把握,多層次開發校本課程資源

儘管老師們課程開發的意識增強了,主題開發的範圍也從單純的獵德社區延伸到珠江新城,但是老師和同學們興致勃勃開發出來的活動主題由於涉足的範圍擴大,卻面臨着調查困難,難以深入開展研究的問題,導致有些主題活動研究深度不足,甚至半途而廢。本學期,科組將加強研究活動領域的規劃,從學校現有的資源及學生的實際出發,整體佈局,多層次開放校本課程資源。以“我愛我的家鄉“、“我愛我的鄰居”、“我愛CBD現代建築”三大活動領域為主導,細化各研究領域的活動範圍,加強對各班級研究過程的進展情況及相應的指導,確保主題的順利開展及主題的深入研究。同時,考慮到起始年級的年齡特點、原有知識水平、能力、興趣與愛好等,可以彈性選擇活動主題,除了學校開發的三大領域主題外,還可以根據“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等領域選擇活動的主題。

(三)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建立學生髮展性評價體系

1、學生學業評價

根據“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的評價原則,研究開發切實可行的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案。綜合運用觀察、交流、測驗、實際操作、作品展示、成長記錄、自評互評等多種方式,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情況,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個性發展和健全人格作為評價的重點,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2、教師評價

探討教師評價的途徑和方法,逐步建立“教師個人發展檔案袋”,探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評價制度,全面、科學、準確地評價教師教學工作,將教師教學評價工作與教師專業發展評價統一起來,通過評價促進教師的課程教學能力、課程開發能力、課程創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四)圍繞課題研究,加強科組建設

“教而不研則淺。”本學期,我校堅持以課題研究為導向,落實每週的科組教研活動,紮實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科組建設,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做好現有課題的研究實施工作以及立項課題的開題、小課題的結題工作,不斷提升科研課題的研究成效。加強科組檔案資料的管理工作,注重過程材料的積累,爭取創建廣州市優秀教研組以及迎接天河區巾幗文明崗的評估工作。整理和優化已經結題的“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開發獵德社區文化資源的研究”的課題研究成果,積極申報廣州市教學成果獎。

繼續探索和完善“主題課例研訓結合式”教研模式,圍繞“研究”專題,推薦骨幹教師上公開課,要求老師們帶着問題開課、聽評課,通過研討交流不斷提高指導教師的方法指導水平。同時計劃每月選擇老師們教學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作為科組的網絡的主題研究,通過開展多種方式的研討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成熟。

附各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本學期科組工作計劃。

2.組織參加“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綜合實踐活動第九屆研討會”的論文、案例評獎活動。

3、配合申報廣州市“”規劃課題:“基於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德育實效性的實踐研究”工作。

4、組織參加區教研活動。

十月份:

申報廣州市教學成果獎。

做好省級和區級立項課題的開題工作。

做好“天河區巾幗文明崗”評估資料的檢查工作。

參加市、區綜合實踐教研活動。

十一月份:

1、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理論。

2、在研課題正常開展教學研究。

3、邀請專家到校進行培訓講座。

4、參加區綜合實踐活動教研活動。

十二月份:

1、在研課題正常開展教學研究。

2、檢查和反饋各班主題研究進展情況。

3、邀請專家到校進行教科研培訓講座。

4、參加區綜合實踐活動教研活動。

一月份:

1、各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成果展示活動;

2、回顧總結本學期教研活動情況;

3、各類材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

4、課題研究成果獎勵情況統計並公示。

5、學期工作總結及佈置假期案例以及教學簡案的撰寫任務。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教會的精神,積極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的有關目標,根據市縣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的學習力度,創新學習的形式,發揮課題的導向作用,汲取兄弟學校的寶貴經驗。結合本校的特色,加強學科間的整合,積極構建活動的評價體系。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力爭讓綜合實踐活動在鍛鍊學生成長與成才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二、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活動理念:

關注學生作為“整體的人”的發展;迴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尋找個人理解的指示建構;創建具有個性的學校文化。

四、實施策略:

(一)、時間安排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極具開放性,它需要打破傳統的學校教學時間管理策略,因此本學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時的安排上,我們採用彈性課時制,。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將每週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教師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及時對班級或小組的活動情況加以指導。當需要走出校門開展實地活動時,可以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或者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

(二)根據學科特點合理安排學習內容。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鋭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每一個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如結合語文的閲讀教學可開展閲讀實踐: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閲讀材料、開展大量語文閲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各類讀物和閲讀活動的強烈興趣,使之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形成優良的閲讀品質,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和閲讀能力,可採用室內與室外相結合、個體與羣體相結合、小組與班級相結合等多種形式提供閲讀素材展開閲讀。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説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如開展賞識活動課:即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賞識活動課,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賞識自己、賞識別人、賞識自我,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進而關注個人專長、能力、樹立自信心,賞識別人,讓孩子發現別人長處,學會與別人合作,發展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人際溝通能力。

五、課程的評價:

1、評價的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涉及的層面和包含的內容比較多,因此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如可以根據活動的過程順序進行評價,也可以根據評價主體的不同開展評價,還可以根據不同的考查內容開展評價等。採用何種方式評價,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主題等的不同綜合地加以考慮使用

2、評價的方式(如:作品展示與評比、研究報告等。)

綜合實踐課程的評價方法分為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注重過程評價也要關注最後學習學習成果的彙總與評價。

六、機構建設:

綜合實踐課程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熊劍林

組員:(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教務主任等)李建鵬晉克超王立強

分管領導:李建鵬

綜合實踐教研組教研組長:晉克超

級部備課組長:王立強晉克超

組員:(任課教師)晉克超王立強

七、教研組主要工作安排:

(根據學校實際,按月份以表格形式上報,如:開展一次集體備課、組織一次公開課、作品展示評比等活動。)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必修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本學期,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課程改革。

二、課程目標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的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工作目標

1、課程落實。每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各個環節都落到實處;要積極利用“本校豐富的自然資源,建立一支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

2、我校已經穩步實踐,形成模式。教師依據主題,放手讓學生實踐,使綜合實踐活動有聲有色,初步形成:“確定主題,蒐集信息,彙報整理,定向研究,制定計劃,社會實踐,資源共享,交流展示,拓展延伸”的活動模式。

學校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定期開展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在基地技術人員和老師的指導下,聽取有經驗老師的栽培技術知識介紹。

在勞動實踐中,同學們盡情地交流勞動成果,分享勞動的收穫,體驗“豐收”的喜悦。活動不僅使同學們進一步領會了“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深刻內涵,還鍛鍊了同學們艱苦奮鬥的精神和吃苦耐勞的意志,培養了同學們正確的勞動觀念。

通過活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初步形成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世界觀。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篇10

一、班級情況分析:

五年級是學生思想的過度時期,這時的學生比較敏感、自我,為此,本學期,我計劃通過細緻的思想教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使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讓學生學會欣賞他人,幫助他人。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觀念,樹立正確的集體榮譽感,為創建良好的班集體而努力。

二、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是一門與各學科有着本質區別的新的課程,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它不是其它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它與其它課程具有互補性。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鑑於以上認識,結合學校實際,我們圍繞三條線索開展活動,即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學生與自我。使學生通過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踐活動,獲得積極的、創造性的人格發展。

三、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不僅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習得和智力的發展,更關注他們情感的體驗、良好的個性品質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在情感態度方面: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的意識。

2、在能力方面: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在知識方面:主要是通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

四、課程內容:

1國小五年級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彙總語文數學英語

2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個方面。在活動中,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方式滲透於活動的全部內容之中。四個方面的內容是以配合的形態呈現的。因此,我們依據校特色活動,地方特色,以及時令,季節等,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五、課程實施措施:

管理策略:綜合實踐活動在我校剛剛起步,如果只是組織大量的活動而沒有有效的管理與引導,將是雜亂無章的,無序的,低效的。因此,我想在觀念更新為先導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分析現狀,開齊開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好課程,研究課程,不斷提高課程的實效和質量。

首先,統籌規劃,制訂出學校、年級、班級的綜合實踐活動整體實施計劃。我們依據地方特色與時令、季節特點,讓學生緊緊圍繞校級研究課題——學生“自我”主題的開發,讓學生去設計一系列研究自己、研究同伴的問題,作為“短線”活動隨時穿插於其中。隨着活動過程的展開和活動情境的需要,會不斷生成新的目標和新的主題,我們會不斷適時進行補充和調整。

其次,加強向社會、家長的宣傳。利用有關媒體,家長學校,家長會,廣泛宣傳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以及學校開設這門課程的有關計劃及安排。引導社會和家長了解綜合實踐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對學科的學習,反而會因為活動能增強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學會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有益於學科課程的學習。從而重視這門課程,配合學校開好這門課程。

3、活動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的評價必須採用全新的評價理念和評價方式。強調評價的指標的多元化,評價方法的多樣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主要是學生評價。學生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注重過程評價。一方面建設學生個人檔案袋,使學生能隨時對自己的這學期的學習,學生了解綜合實踐課的實質瞭解通過自己動手蒐集資料,培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篇11

一 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必修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本學期,我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 課程目標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的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 課程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個方面。在活動中,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方式滲透於活動的全部內容之中。四個方面的內容是以配合的形態呈現的。因此,我將依據學校特色活動,地方特色,以及時令,季節等,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四 教學措施

1 重視發展性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強調評價過程化,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強調評價多樣化,如:主體多樣化,角度多樣化,尺度多樣化;強調質性評價,強調日常觀察過程,強化專題性探究過程,建立成長記錄袋,實施階段性評價。

2 開發教學資源,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使本課程教學走向家庭、社會,真正走進學生的實際生活,體現該課程的開放性、實踐性。

3 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4 重視教學反思,在反思中與學生共同成長。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我們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的有關要求,對學生的現狀進行分析研究,擬以“生存教育”為主題,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提高生存能力和綜合素質為重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生存意識,掌握一定的生存技巧。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自主” ,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課程改革。

二、總體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知識目標: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懂得認識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三、主要工作任務:

1、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在校內和社區開闢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台。

3、提供若干綜合實踐活動備選主題,每個班各選擇一個進行研究,注意活動過程中資料的積累,期末整理好資料上交。

5、數學科教師作為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老師,全程指導各班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語文教師要積極配合數學教師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6、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區資源結合起來,辦出學校特色。

四、課程內容框架:

本學期開始,我校將緊緊圍繞“生存教育”為主題開展活動,各年級任課教師根據學校計劃,明確本學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和基本思路,進而認真制訂好“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開展活動。

各年級活動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年級各年級課題具體內容負責老師

三年級我是自護小能手1、我們身邊的交通

2、尋找校園安全隱患

3、食物中的安全

4、家庭小醫生

5、救護常識

四年級飲料的學問1、飲料與健康

2、給家庭文明籤個“約”

3、我有一雙小巧手

4、家庭“減廢”大行動

五年級我與消防1、火災原因大調查

2、尋找身邊的感動

3、尋找身邊的隱患

4、消防知識知多少

5、大家都來學

六年級快樂的校園生活1、讓我更有風采

2、互幫互助走出困境

3、快樂手拉手

4、成功的喜悦

5、我為母校留本書

另外,具體的活動內容可以從學生與自我、學生與他人,從學科與學科的整合、延伸處等等生成相關的主題;也可根據《綜合實踐活動教材》內容,結合班級實際選擇部分主題。

五、具體工作及措施:

1、加大學習與培訓,提高課程意識

繼續重視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特別是期初的校本培訓,要讓任課教師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促進學生髮展、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特色建設中的獨特作用;進一步學習活動方法、操作要點,增強培訓的實效性。活動期間,鼓勵教師多協商、多諮詢,羣策羣力,把課程落到實處。

2、抓好課程實施

(1)課時的安排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時安排是彈性課時制,即將每週3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各班每週單獨安排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列入課表,由教師進行活動培訓,傳授活動內容與方法,圍繞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階段總結,另外2節活動課可以根據需要與信息技術課打通,也可將其與其它學科如社會、科學、美術、思品等打通,統一安排使用。

(2)課題的選擇

各教師根據學校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組織好學生的選題活動。做到民主平等、獨立選題、兼顧協調。

(3)課題的研究。一方面強化教師的指導作用,促使教師進行階段性反思、階段性案例分析,在記錄心得體會、點滴收穫、經驗教訓的同時,及時發現問題、改進策略。另一方面在活動過程中,提醒各教師要注重資料的收集、整理與積累,還可根據班級實際配備個性化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袋”,便於各教師在期末對該課題的實驗情況進行專題總結,也便於今後對活動的指導。

(4)活動的彙報

以班級為單位,每學期末上一節公開彙報課。全體任課教師(歡迎其餘教師)、年級組長、教導處負責人蔘與聽課、評課,進行一次優質課評選活動,檢測活動課的授課質量,評選出優質課進行推廣,敦促教師不斷地改革創新,使每一節活動課都科學紮實,保質保量,從而促使每個教師的授課水平不斷提高。

(5)資源的開發利用

首先,校內圖書室、網絡教室等,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資源,要進一步改進開放辦法,使學生能更加主動和便捷地利用這些資源開展活動。其次,各教師要充分利用鄉土資源,進行有選擇地運用和開發。再者,要調動家長的積極性,採用多種形式和途徑向家長進行宣傳,使廣大家長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支持和正確輔導孩子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3、加強課程管理

課程具體管理可分自上而下三級:學校領導統籌安排,教導處具體管理各個年級活動的實施,協調開展活動。建立以校為單位的研討制度,每個年級由一名老師確定活動主題,認真制定教學計劃,開展常規性的研討活動。每月研討不少於一次。(各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負責人:三年級:吳意啟;四年級:張鳳添;五年級:李整;六年級:方雲龍。)班主任老師督促、指導各小組進行活動。學校通過多種途徑檢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督促和幫助各教師真正落實本課程。

本學期我們開始試行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制度納入教科研的管理,實行動態化評價和管理,即對活動的全過程進行過程督導和評價,包括開題、活動實施、結題、課時落實、聽評課等各個方面,力求通過科學的評價,全面促進活動質量,把活動的開展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

六、活動內容安排:

三月份:

1、召開擔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教師會議,同時進行課程培訓。

2、各班制訂綜合實踐活動計劃,開題、選題。

3、利用學生家長會,對家長進行培訓。

五月份:

1、召開擔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教師會議,交流各班活動情況,提出問題、討論解決方法。

2、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分別進行學生、家長、教師調查問卷。

六月份:

1、開展校級綜合實踐活動案例評比活動。

2、三——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彙報,評選優質課。

3、教師總結。

5、學校進行課程實施總結。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篇13

一、 活動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以“環境保護、名人風學習、家鄉支柱經濟、自然實踐操作”為主題, 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素質教育,形成我校辦學特色。適應學生個性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幫助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一種主動探求、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現代學習方式,促使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提升綜合素質,自覺推進素質教育。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務:

1、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國小一二年級主要開展以家庭活動和校內活動為主,由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根據班級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規劃,每週以2課時為宜。其他年級國小部每學期不小於10天的活動時間,國中部七八九年級每學期不少於20天,任課老師要以佈置綜合實踐性作業為主要形式,指導學生開展好學科型綜合實踐活動。

3、在校內和社區開闢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台。

4、提供若干綜合實踐活動備選主題,注意活動過程中資料的積累,期末整理好資料上交。

5、各年級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作為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老師,全程指導各班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

6、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區資源結合起來,也要與學校“十五”省級科技課題的研究結合起來,辦出學校特色。

四、課型及步驟:

1、方案設計型:指導老師從“親近自然、發展自我、社會、科學、文化”等方面設立活動主題供學生選擇,討論制定活動的指導思想和實施方案

2、方法知識普及型:在活動前對學生的活動方法進行具體的指導,在活動中遇到困難和問題時,及時進行解決。

3、實踐活動型:學生的每一次活動都應有活動的詳細記錄,活動後的心得體會,指導教師也要作出科學的評價

4、專題研討型;引導並鼓勵學生提出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研究過程中的發現等,並在學生中充分討論,得出結論。這是活動的最終目的。

五、具體活動安排:

1、九月上旬:以校內勞動園地為主要活動基地,各班級將承包的園地整理好,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和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2、九月中旬:我校位於礦區周圍,這裏的空氣、水質等環境問題都是倍受人們關心的話題。組織學生走出校園,看看家鄉的環境變化,通過各種途徑瞭解家鄉,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同時滲透環保意識,建立起全新的人與環境的觀念,這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

3、九月下旬:中秋過後,國慶將至,組織學生在校內進行研討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端午、清明)的認識,以及引導學生對比中國的傳統節日與外國節日(如聖誕節)的區別,增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4、十月中下旬:國慶節開學後,讓學生利用星期天以小組為單位,深入到村莊和家庭中瞭解近幾年來農村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增強熱愛黨、熱愛祖國的情感。教師最後進行數據彙總。

5、十一月上旬和中旬,組織八九年級的學生到成人中專進行參觀學習,時間兩天,讓學生深入到實習車間進行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藉此機會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同時組織低年級的學生到就近的賢都水庫調研水庫的水文情況和周邊的環境情況,要求學生寫出調查報告,形成書面材料,培養學生的環保觀念和意識

6、十一月下旬,組織五年級學生和八年級學生到萊西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進行為期一天的培訓學習,通過學習,讓學生開闊眼界,是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得到提升。

7、十二月上旬,在全校學生範圍內,在校內開展手工製作和設計等一系列比賽活動,提高學生的科技製作和創新能力。

8、十二月中下旬,帶領學生參觀草華山,讓學生看看冬天裏草畫山的蕭條狀況,同時讓學生思考要想讓草畫山變得山清水秀,我們應該怎麼辦?

9、20xx年一月份:教師引導學生對一學期的情況進行彙總,讓學生寫出心得體會,同時在班級內以小組為單位,分析討論一學期活動的收穫,為下一學期的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ngxuan/g7glv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