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精選 >

機械工業工作計劃

機械工業工作計劃

機械工業是國民經濟的裝備部門,是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基礎,也是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服務的重要行業。國家"十五"計劃綱要將發展裝備製造業作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點。跨入新世紀,浙江機械工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把機械工業培育成為全省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促進現代化建設,是"十五"期間浙江機械工業的戰略任務。

機械工業工作計劃

一、浙江機械工業現狀

"九五"期間,浙江機械工業持續較快發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發展成為全省工業第一大產業

至XX年末,全省機械工業擁有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 500萬元及以上非國有企業(下稱"規模以上企業")4673個,職工總數82.92萬人;當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794.5億元,工業增加值425.9億元,銷售收入1675.3億元,利税總額177.6億元,其中利潤總額98.8億元。在全省工業中,機械工業企業數佔32%,工業增加值佔27%,利税總額佔25.9%,利潤總額佔27.9%。

(二)在全國同行的地位穩步提高

"九五"期間,浙江機械工業發展較快,在全國機械工業的地位不斷提高。機械工業系統經濟總量在30個省市區中的位置: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由1978年的第15位、1990年的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利税和利潤總額由1990年的第7位上升到目前的第3位;工業增加值居第4位;出口交貨值居第2位。

(三)湧現了一批特色優勢產品

產品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了一批"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競爭力較強的特色優勢產品。其中空分設備、工業汽輪機、電除塵器和氣力輸灰裝置、餘熱鍋爐、真空獲得與應用設備、平面磨牀等產品處於全國同行的"排頭兵"地位,其控制系統均已運用高新技術進行改造,實現了機電一體化;摩托車、船用齒輪箱、工業鏈條、手動葫蘆、電能表、低壓電器、中小型軸承、水錶、密封件等機械產品,雨刮器、萬向節、方向機、制動器、機油冷卻器、汽車儀表、起動電機等汽車和摩托車零部件,在經濟總量上居全國前茅;發展了車削中心,數控機牀、pc控制鍛壓機牀,加工中心等一批機電一體化的基礎機械;開發了幹法脱硫、半喂入聯合收割機等一批具有較大發展前途的新興產品。

(四)開拓國際市場的步伐加大

XX年,全省機械工業系統完成出口交貨值70億元,其總量是十年前的20倍。出口交貨值佔系統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從1978年的2.4%提高到13.3%。一大批機電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手動葫蘆、電動工具、緊固件、柴油機、拖拉機、軸承、汽車配件、電工材料、儀表、低壓電器、手工具等產品出口額均超過1000萬美元;有61家企業出口交貨值達XX萬元以上,其中17家企業出口交貨值超億元。

(五)形成了一定特色的區域經濟。

區域特色經濟是構成浙江機械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形成了以專業市場和專業化生產協作為依託,小而專、小而精、小而特的發展格局,形成了較大的區域經濟規模和較明顯的競爭優勢。較突出的有台州的摩托車、樂清的低壓電器、金華和永康的電動工具、慈溪和紹興等地的中小型軸承、永嘉的泵閥、温嶺的中小型水泵、玉環和瑞安等地的汽車摩托車配件等。

二、機械工業跨世紀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十五"時期,是建成較為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重要時期,也是機械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關鍵時期。

(一)機械工業發展的國際經濟背景

世界經濟全球化:國際投資和貿易進一步自由化,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國際分工日益深化,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國即將加入wto,國內市場進一步溶入國際市場。跨國公司將從向我推銷機械產品為主,轉變為資本、技術、分銷等全方位的市場進入,進一步採取合資控股直至興辦獨資企業的方式,達到左右我國機械產品市場的戰略目標。面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競爭激烈化的影響,我省機械工業需要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更多地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發展,分享開放型經濟的成果。

產業發展高技術化:世界興起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浪潮,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大大加快,產品生命週期明顯縮短,科技貢獻率明顯提高。隨着信息裝備技術、工業自動化技術、數控加工技術、機器人技術、先進的發電和輸配電技術、新型材料技術和新型環保裝備技術等高新技術成果廣泛應用,機械產品不斷高技術化,高新技術含量成為機械產業競爭取勝的關鍵。充分吸收和運用世界新技術革命成果,加快我省機械工業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發揮後發優勢,勢在必行。

生產要素集約化:生產要素越來越向大公司大集團集中,規模經濟效應越來越明顯。一方面,規模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使得跨國公司加強了技術壟斷和市場主導作用。另一方面,眾多的專業零部件廠掌握了先進技術,實現了某個領域的生產專業化和要素集約化。如此形成了大公司大集團與眾多專業化中小企業相互依託、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而浙江機械工業的一大弱點就是專業化程度低、規模不經濟,在與跨國公司的競爭中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迫切需要改變"小而全、大而全"的現狀,發展大公司大集團和"小型巨人"企業,壯大產業規模,提高集約化程度。

市場需求多樣化:隨着經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隨着激烈的市場競爭,社會需求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國際機械工業由少品種、大批量為主的生產模式向多品種、大規模的生產模式轉變。由此帶來企業產品開發方式、生產組織形式、企業管理體制、技術裝備手段、營銷形態等全方位的改變。浙江機械工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適應多樣化需求和個性化用户的要求,大力發展為提高產業國際化水平服務、為提高國民經濟裝備水平服務、為提高農業現化化水平服務、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服務的新型、優質機械產品。

(二)機械工業發展的國內經濟背景

機械產品的市場需求特別是高技術、新領域的需求不斷擴大。"十五"期間,國家繼續實施增加投資、擴大需求、促進發展的宏觀經濟政策。以技術創新為特徵、以產業升級為目標的企業技術改造力度進一步加大,為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創造了需求基礎;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為農業機械發展拓寬了路子;實施西部地區大開發戰略,為機械工業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空間;在更大規模和更高層次上發展開放型經濟,有利於利用外資發展機械工業,擴大機電產品出口。"十五"時期是我省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現代化建設需要現代化的裝備,優化機械工業結構、推進機械工業現代化是我省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基礎。

結構性過剩成為制約機械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隨着短缺經濟的結束,機械工業結構性過剩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一般性產品需求下降,生產能力普遍閒置;另一方面,高新技術的重大裝備和關鍵部件的供給嚴重不足。結構性過剩使得企業發展空間趨緊,低價競銷的無序競爭局面嚴重,平均利潤率大幅下降,企業虧損增加。我省以量擴張為主、以價格競爭為主的機械工業發展面臨嚴峻考驗,迫切需要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實現產業升級。

三、"十五"機械工業發展的戰略任務

(一)總體發展要求

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推進戰略性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擴大改革開放為動力,加快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促進企業產品創新,全面提高產業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培育機械主導產業,建設機械工業強省。

(二)主要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把機械工業培育成為浙江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基本實現機械生產大省向機械工業強省轉變。

2、總量目標。到XX年,機械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200億元;工業增加值560億元,佔全省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保持在 27%以上。

3、規模目標。形成一批大企業集團,其中銷售收入超50億元、利税超5億元2個,銷售收入超25億元、利税超2.5億元的10個;形成一批"小型巨人"企業, 其中銷售收入超10億元、利税超1億元的15個。

4、效益目標。到XX年,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税230億元,佔全省工業的25%以上,經濟效益在全國同行業中的排位保三爭二。

5、技術目標。主要產品和技術裝備水平顯著提高,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佔機械工業增加值的25%,重點企業的主導產品水平和主要工藝裝備水平達到或接近當代世界水平。

6、質量目標。主導產品的質量明顯提高,主要產品質量穩定提高率達到95%,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100%;90%的產品按國際標準組織生產,重點產品的國際標準採標率達60%。

(三)主要發展戰略

1、以改革促發展戰略。改革開放以來,浙江機械工業快速發展的一個基本經驗是,以市場為導向,研究市場、培育市場、開拓市場,增強市場競爭力,堅持市場取向的改革,較好形成所有制結構多元化、富有活力的市場主體,較早形成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運行機制和增長方式。進入"十五",面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必須堅持以改革為動力,進一步推進體制創新,進一步完善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企業基礎,進一步形成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與國際接軌的運行機制,進一步發揮改革創新的先發優勢。把改革與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更好地結合起來,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企業活力,提高機械工業整體素質。

2、技術創新戰略。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是振興機械工業的必由之路。浙江機械工業的主要薄弱環節就是,多數企業技術、工藝、設備較為落後,技術創新能力較低,大量低水平生產能力過剩與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生產能力不足形成尖鋭的矛盾。進入"十五",必須大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積極採用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加快機電一體化進程,實現技術升級。着力提高企業自主開發能力,把技術開發、技術引進、技術改造緊密結合起來,形成生產一代、試製一代、開發一代的產品良性發展機制。

3、組織結構優化戰略。優化組織結構是優化機械工業結構的重點。針對企業組織結構小而散、產業集中度不高、規模經濟效益不明顯的狀況,以優勢企業為主體,加大企業兼併和產業重組的力度,形成以大型企業集團為核心、"小型巨人"企業為骨幹、眾多協作配套中小企業為基礎的企業組織結構體系。以"兩頭強、中間精"為目標,推進企業內部組織結構調整,實現由"橄欖型"向"啞鈴型"的轉變。按照城市化發展戰略,以工業園區為新基地,促進區域生產力集聚,優化區域特色經濟。

4、國際化發展戰略。積極適應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把握加入wto的新機遇,促進進口替代和擴大出口,增強國際競爭力。加大外資引進、技術引進和人才引進的力度,加快運用國際先進技術、先進管理改造提高機械工業的步伐。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努力提高機電產品的出口比重和設備成套率。針對加入wto對機械工業的影響,推進結構調整,提高裝備工業的整體水平,在全面參與國際競爭中實現產業升級。

5、特色優勢發展戰略。從浙江資源稟賦的實際出發,發展特色產品,形成特色優勢,是機械工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隨着短缺經濟的結束、生產能力的過剩、競爭壓力的加大、粗放型增長方式的難以為繼,這一特色優勢有弱化的趨勢。"十五"期間,仍要堅定不移地走具有浙江特色的機械工業發展路子,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優"的產品發展戰略,堅持優化區域特色經濟,促進機械工業健康快速發展。

四、機械工業主要產品的發展方向和重點

加快發展汽車、摩托車及關鍵零部件,機電一體化機械成套設備;重點發展環境保護設備,主要是大氣污染防治設備和水污染處理防治設備;促進發展以水稻作業機械、園藝機械設備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服務的新型機電產品。

(一)汽車、摩托車及關鍵零部件產品

依託國內外大集團,積極發展重型汽車和客車底盤,形成特色和提高適應高速公路能力;汽車改裝車,主要是開發新型中高檔乘用車及其他專用或特種車輛。支持發展高檔豪華大客車。重視並積極引導家庭乘用車輛的發展。

加快發展依託區域特色經濟的關鍵汽車零部件。按照"高起點、大批量、專業化"的原則發展,形成一批"小型巨人"企業。面向國內外市場和配套維修市場,實行引進技術和自主開發相結合,重點發展為整車配套尤其是為轎車配套、有較好出口前景的產品。

進一步形成摩托車及配件的生產優勢。強化技術支撐,增強自主開發能力,着力開發低排放發動機及新穎的特色車型;通過協作聯合或收購兼併等低成本擴張的形式,擴大規模,降低成本。重點發展摩托車用新型汽油機和塑料覆蓋件,把浙江建成國內重要的摩托車及配件生產基地。

(二)機械成套類產品

1、環境保護成套設備

重點開發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體廢棄物處理和綜合利用等環保成套機械設備。積極研製採用微電子技術,提高環保機械的控制水平。

(1)大氣污染防治成套設備

努力提高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能力,提高大型火電站除塵設備的成套能力和控制水平;以300mw、600mw機組配套為主,開發正壓、濃相等氣力輸灰設備系列產品;在單機成套的基礎上,儘快形成除塵、脱硫和輸灰一條龍的大成套能力,積極拓展氣力輸灰技術的應用領域。加快發展為冶金、建材等行業配套的袋式除塵器,開發燃煤電站用的大型袋式除塵器,提高清灰脈衝閥的可靠性。開發推廣汽車尾氣處理裝置及使用天然氣和液化氣的轉換裝置和儲氣充氣設備。

(2)水污染防治成套設備

重點開發城市污水處理成套設備、大型工業廢水處理成套設備。爭取儘快建立城市污水處理成套設備應用示範點。不斷提高各種水過濾設備的水平和成套裝置的控制水平,提高市場佔有率。

研製以高濃度有機廢水、重金屬廢水、含油廢水為處理對象的處理設備;研究厭氧生物處理模塊化技術,開發新型工業、城市污水和廢水回用處理設備;開發污泥濃縮脱水和污水廠沼氣淨化成套設備;開發優質飲用水淨化成套設備、受污染水源淨化成套設備等關鍵成套設備。

(3)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

重點研製生物質低熱值等燃燒設備,開發城市用生活垃圾焚燒成套設備,進而發展城市垃圾處理成套技術與設備、垃圾綜合利用配套技術與設備、垃圾前處理系統成套設備、及其它廢油、廢溶劑、廢塑料等特殊廢棄物和醫療廢棄物等處理設備、綜合利用成套設備。

2、空分成套設備

重點開發節能型空分設備、第六代新型大型空分設備;開發生產4萬m3/h等級以上的大型空分成套設備,乙烯冷箱等利用深冷技術發展低温液體設備,用電子信息技術改造成套空分設備的控制系統,發展機電一體化的大型空分設備;實現小型空分設備的更新換代,開發小型液氧液氮設備和快裝式空分設備;擴大深冷技術在石化、醫藥、食品等領域的應用。

3、輸變電成套設備

以10kv和35kv等級的輸變電設備為重點,圍繞城市電網和農村電網改造,積極發展 110kv以下包括開關、變壓器和線纜在內的成套設備,提高檔次,配套成龍。積極開發110kv和220kv電壓等級的輸變電成套設備。

一是在完善220kvsf6封閉式組合電器(gis)和110kvsf6瓷柱式斷路器的基礎上,開發110kvsf6封閉式組合電器(gis)、110kvsf6充氣式開關櫃、110kv預裝式變電站等高壓開關成套設備,推進220kv、500kv電壓等級的高壓開關成套設備開發。

二是努力提高10kv和35kv電壓等級城網和農網改造用的開關設備的技術水平,瞄準國際先進水準,增加品種,完善系列。重點發展大容量、低過電壓、小型化的户內型和户外型真空斷路器;真空式、sf6 的負荷開關;全工況、全絕緣、充氣式的開關設備;機電一體化的移動變壓站及箱式變電站;柱上重合器和分段器;開發具有通訊功能的無人值班的變電站。

三是提高變壓器的可靠性和短路能力,降低損耗;發展城市電網與農村電網改造用高阻抗、低噪聲變壓器,單相變壓器,農用變壓器,乾式變壓器;加快開發非晶合金變壓器;支持引進mora(德國)技術,開發安全環保型敞開式乾式變壓器;積極研製220kv等級及以上的電力變壓器。

四是發展220kv及以下的各種鋁合金導線,500kv的防腐型裸導線和大跨距導線,幅照交聯電力電纜。

五是開發新一代輸變電成套設備。主要是氣體絕緣變壓器和開關設備,智能化的斷路器和開關櫃,自能滅弧斷路器,柱上式和地上式全自保配電裝置,乾式並聯電容器,高壓超高壓的有機複合絕緣子和避雷器等產品。

(三)機械基礎和通用基礎類產品

軸承、工業鏈條、農用水泵、低壓電器、電能表、水錶、電動工具、微型電機等主要機械基礎件,發展重點是完善系列、擴大品種、提高檔次、增加可靠性,同時擴大單個企業的生產規模。積極採用微電子技術改造低壓電器、電能表、水錶、自動化儀表等產品,發展組合化、智能化、通訊化的新產品。

液壓件、密封件、閥門、標準緊固件、自動化儀表、粉末冶金、蓄電池等機械基礎件產品,在繼續保持特色的基礎上,提高可靠性,擴大市場佔有率。

1、軸承的發展重點是提高精度、可靠性和使用期,提高生產集中度;利用新材料和新工藝,開發高新技術軸承,開發精密軸承、汽車和機牀等專用特種軸承。

2、工業鏈條發展重點是輸送鏈、驅動鏈及其它特種鏈,提高產品可靠性。

3、液壓、氣動件發展重點是高壓、節能、機電一體化、集成化、小型高性能、高可靠的產品。主要是為工程機械等配套的通軸高壓柱塞泵、中高壓齒輪泵、節能型多路閥,機牀工業用的高壓油低控制功率比例閥和電液控制多路閥,為大型主機和重大裝備配套的高壓液壓元件和關鍵輔件、液壓電磁電控元件。在不斷提高元件水平的基礎上,開發液壓系統總成。

4、密封件重點是提高產品性能和可靠性,發展耐高壓、高速、高温、低温的新產品,滿足主機配套的需要。橡膠密封件重點是積極採用改性橡膠、工程塑料和熱塑型彈性體材料,開發組合、複合密封和迴流油封、流體動力油封等產品,開發大軸耐腐蝕、耐磨損、高參數的機械密封件;發展高性能密封件產品,擴大橡塑材料的應用領域,開發非接觸式可控膜密封技術和新的柔性石墨密封材料的產品;陶瓷等非金屬和機械密封件增加品種,擴大規模。

5、閥門重點是發展高温高壓、特種襯料、耐腐蝕閥門和低温閥、節能疏水閥等特種閥門;發展為大型火電機組配套的高温高壓調節閥、排污閥和化肥、鋁化工、合成氨等化工專用的各種各襯裏閥門。

6、電能表在保持電磁式電能表優勢的基礎上,積極開發電子式電能表、自動抄表器及系統、分散型電能計量控制系等智能型儀表,開發計算機控制的電能表校驗設備。

7、自動化儀表主要是提高自動化主控系統水平,發展 dcs和基於現場總線的控制系統,提高工程配套能力;水錶在繼續保持國內領先的基礎上,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大口徑乾式水錶、飲用水專用水錶和自動顯示抄表系統;液位儀表不斷擴大品種,提高水平,發展液位控制成套系統;電磁閥等執行類的自動化儀表主要是開發智能控制型的執行機構;在線微機分析系統擴大服務領域;提高關鍵儀表材料、元器件的技術檔次和質量水平。

8、光學鏡片、鏡頭、顯微鏡和望遠鏡等光學儀器產品着力提高質量檔次,擴大出口。從光學和機械技術結合的傳統光學產品,逐步向以光學機械電子技術結合的現代光學產品發展。

9、低壓電器進一步完善產品系列和實現產品更新換代,積極開發智能化電器和模塊化、組合式具有通訊功能的電器元件;開發智能化低壓配電裝置及元件,包括帶人工界面控制的智能馬達控制裝置、智能型電機保護器、配永磁機構户外高壓真空斷路器、大容量無飛弧框架斷路器、高分斷短飛弧塑殼斷路器和模塊化開關。

10、機牀等基礎機械重點是提高數控化水平。發展各種專用機牀和出口機牀及研究開發加工中心,主要是"高、大、精、專"磨牀、數控車牀、車削中心、數控與數顯機械壓力機、油壓機、鍛打機牀、大型鍛壓設備和高速衝牀等。加快開發柔性製造加工設備,包括軸類盤類零件車削fmc、箱類零件加工多工位鏜銑類fmc、板材加工fmc。

11、積極發展密封型蓄電池。採用國外先進技術,提高蓄電池的能量密度、充放電壽命、使用安全和快速充電性能。

12、提高工模具的開發、設計、製造能力,提升產品檔次。

(四)為農村、農業、農民服務的農業機械

農業機械發展重點是以水稻作業機械、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機械和為設施農業、高效農業服務的新型適用農業機械。結合我省農藝特點,以滿足適度規模經營要求、實現水稻生產全過程機械化為目標,加快開發各生產環節需要的、成系列的農業機械。積極發展園藝設施及設備,發展大棚種植和規模化養殖為代表的設施農業機械。開發節水、節能灌溉設備,新型化肥及農藥施放機械。主要是噴灌、滴灌和滲灌設備;節水灌溉自動控制系統,提高灌溉設備的可靠性。

(五)發展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服務的機電產品

研製開發各種家用和保健用、教學用機電設備;發展家用的食品加工設備,新型廚房設備,家用垃圾處理設備等;開發家庭用的裝修設備,家庭維修機具等;發展家用變頻空調控制器、家用電器專用的電動機和控制器等;開發高層建築用的高速電梯和居民住宅電梯、高性能的直線電梯、無齒輪電梯和無機房電梯;開發為機場、車站、地鐵、碼頭和大型過街天橋使用的低斜度及中高度自動扶梯,為城市公共設施配套的全天候自動扶梯。

四、促進機械工業結構調整與發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加大機械工業結構調整與發展的支持力度

堅持振興裝備製造工業的戰略方針,深入實施省政府《關於培育浙江省機械主導產業的方案》,促進機械工業結構調整與發展上新台階。

認真貫徹《浙江省機械工業結構調整與發展指導意見》。各市、縣要結合當地實際,研究確定"十五"機械工業發展的方向和重點,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對機械工業重點支持發展的5大類22種產品,優先安排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項目,優先給予財政貼息。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壓縮過剩落後生產能力。對列入機械工業制止重複建設目錄的36類產品,原則上不準立項新建;對明令淘汰的落後生產工藝、設備和產品,必須堅決淘汰。

進一步加強行業管理。結合機構改革,實現政企職責分開,加快實現從部門管理向行業管理轉變,進一步為機械工業發展做好規劃、協調、管理和服務工作。認真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加強產業法規規範、產業發展指導和產業信息引導工作。認真實施技術裝備政策,積極推廣國際先進技術標準,加強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加強生產許可證管理和特殊產品的許可證管理。探索建立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支持體系,積極為中小企業提供產業信息、產品開發、技術推廣、人才培養、管理諮詢等多方面的服務。

(二)把改革改組緊密結合起來,推進企業組織結構調整

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進一步發揮機制創新的優勢。以改革為動力,以特色優勢產品為龍頭,以"排頭兵"企業為支撐,以產權為紐帶,以資本經營為重要方式,推動企業改組和產業重組。

重點支持發展機械工業"五個一批"企業。一方面,着力培育技術創新能力較強、主營業務和主導產品突出、能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大企業集團。充分運用企業購併、參股聯合等多種資本經營方式,推進企業改組和產業重組。另一方面,着力培育一大批 "小而專、小而精、小而特"的"小型巨人"企業。積極引導中小企業進入大企業的產業鏈,形成配套合作和協調發展的新格局;按照"高起點、大批量、專業化"的要求,優化區域特色經濟,發展區域性的企業集團,組合中小企業羣。

深化企業改革,促使企業真正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市場競爭主體,增強機械工業發展的內在活力。深化企業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形成科技開發和市場開拓能力強、製造手段精的"兩頭強、中間精"的啞鈴型組織結構。

(三)推進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加快產業升級步伐

引導企業着眼於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研究新需求,運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拓展新領域,搶佔新市場,促進機械工業升級。

以企業為主體,增強企業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加強大企業、大集團的技術中心建設,培育一批國家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促進中小企業實行"產學研"聯合,形成長期有效的技術支撐。積極採用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着力開發以光機電一體化為重點的高新技術產品。加強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努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實現二次創新。將信息技術、信息內容、信息產品嵌入傳統產品,促使傳統產品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加速傳統產品升級換代。充分發揮cad推廣中心的作用,積極抓好cad和cims示範推廣工作。抓住重點產品、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推進技術改造。大力提高技術、工藝、裝備水平。用足用好國家和省各項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優惠政策。

以質量管理為重點,強化企業管理。深入實施質量振興綱要,堅持"一切滿足用户需求"的質量管理基本要求,進一步貫徹is9000-gb/t19000系列標準,確保產品質量穩定提高。進一步重視產品質量和可靠性工作,從根本上提高產業素質。充分挖掘企業內部潛力,努力降低製造成本和管理成本,向管理要效益。

(四)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有利時機,提高國際競爭力

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貫徹落實國家關於扶持鼓勵機電產品出口的政策,支持企業擴大機電產品出口。優化出口產品結構,繼續保持傳統機械產品優勢,進一步提高機械成套設備的出口比重 。加強出口基地建設,扶持出口大户。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企業開展境外加工貿易,特別是鼓勵汽車零部件、摩托車等具有比較優勢的企業到境外辦廠設點,主動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加快與國際經濟的融合與接軌。積極擴大與國外先進企業的合資合作,充分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資源,提升機械工業的整體技術水平。針對加入wto對機械工業的新形勢,加快結構調整,把握髮展機遇,減少衝擊影響,實現平穩過渡。

標籤: 機械工業 計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ngxuan/6vxo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