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精選 >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精選14篇)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精選14篇)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精選14篇)

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核心,以《國小語文課程標準》為引領,立足我校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堅持面向全體,打好基礎,圍繞“真實、有效”的教研主題,以研促教,立足課堂,努力實現“紮實、高效”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工作重點

1、教學常規常抓不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健全以課堂教學研究為核心的教研,立足校情開展教研活動。

3、開展豐富的語文活動,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語文能力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

1、認真抓好理論學習,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的理念。

(1)新課程的學習。明確形勢發展要求,學習新課程,在思想上樹立新課程意識,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

(2)教學常規的學習。認真抓好學校教學常規的學習,每位老師要經常對照檢查。

(3)信息技術的學習。要繼續加強全體語文教師在信息技術上的應用能力,不斷優化現代化教學手段。

2、嚴格執行和落實教學常規,強化教學管理。

教學常規包括教學準備、課堂教學、批改與輔導、教學評價、教學研究等方面。本學期要抓好教學常規的執行與落實。

(1)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優化教育教學為目標,以轉變教學方式為重點,提高教學質量管理,把學校的教學要求落到實處。

(2)抓緊抓好備課工作,備教師要根據年級的教材特點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好教學計劃,落實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放在首位。

(3)加強組內聽課評課活動。要認真填寫聽課記錄,不能弄虛作假。加強評課活動,發揚教學民主,濃厚教研氣氛。

3、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提高教研水平

(1)教研組根據學校教學計劃要求,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各年級要積極探討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如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在年級組互相聽課,共同提高。

(2)繼續加強新課程實施的研究。着重加強對一年級的漢語拼音教學、二年級的識字教學、三至六年級主要以加強習作指導和作文講評的研究為中心,深化教學改革,不搞花架子,做到“真實、有效”。

(3)鼓勵教師開展教學反思。語文教師要錘鍊自己的教學語言,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變得準確、生動、形象,為學生示範。

(4)堅持集體學習研究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的做法,語文組每位教師都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除了參加學校規定的學習內容之外,個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自修內容,重在提高個人的素質品味。

(5)重視教學質量的考評工作,認真做好教學的測評工作。各年級要根據年級的教學實際,搞好教學測評,要充分利用區、鎮的抽查,搞好教學質量的研究與分析,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同時在質量教學質量考查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生口試的檢查與閲讀量的檢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另外,平時作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儘可能佈置教師自己設計的作業,少做練習冊,多佈置開放性的作業,少做標準答案,在作業這一環節也要儘可能體現自主的特點,特別要重視學生的寫字與朗讀的訓練,把學生的寫字與朗讀列入到考查內容上來。(6)加強教師教學的指導,提高教育質量。本學期爭取各班的合格率達98%以上,優秀率達60%以上,平均分在85分以上,學困生進步率80%以上。特別是加強對畢業班教師的指導,適時給出指導性的建議,目的是提高畢業班的優秀率,確保合格率達到100%。

(7)開展課改研究活動。一是每週進行兩節的教研究活動課;二是根據學校計劃,從第七週開始開展課改彙報課活動,要求教師以新的觀念上試驗課、公開課,在活動中,要發揮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作用。另外,在課改實驗研究中,要求擔任課改實驗的教師每學期要有一份課改課題、一份優秀課改教案、一節課改研究課、一份課改實驗體會或論文。

(8)實施“青藍工程”,落實青年教師幫扶制度,儘可能地為新教師教學提供良好的指導與幫助,使其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逐

漸走向成熟併成為學科骨幹。

4. 組織各項活動和競賽,創設展示才華的平台。

(1) 舉辦讀書節,進行讀書競賽活動。

(2) 舉行課堂教學彙報課。

(3) 各年級組織學生參加專項競賽,如寫字比賽等。

(4)作文興趣小組加大力度開展輔導工作,培養寫作苗子。

(5)撰寫論文和教學案例,積極參加鎮教育學會分會的評比活動。

(6)進一步開展“五項活動”,並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做到有計劃、有內容、有專人負責、有檢查、有成果。

一是讀好書活動。每學期組織學生讀好三本書,開展大量閲讀活動,並要求做好讀書記錄和古詩詞的積累與背誦。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 篇2

【教學目的】

1、正確讀寫“藹、錫、毀”3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地球“美麗而又渺小”、“資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點,體會地球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與唯一性,明白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意義與責任。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蒐集、運用資料的能力,萌發科學探究精神。

5、對地球產生強烈的感激、熱愛之情,知道為了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要愛護地球,明白如何以實際行動愛護地球。

【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的學習,瞭解地球“美麗而又渺小”、“資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點,體會地球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與唯一性,認識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意義與責任,明白如何以實際行動愛護地球。

【教學難點】

地球美麗壯觀而又渺小的特點,學生原有的知識建構不夠,因而不易理解;尤其是説地球像茫茫宇宙中的一葉扁舟,學生更是很難體驗;“生態平衡”、“生態災難”等科學術語,亦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課前從電視上、書本上,有條件的可到網上搜集有關地球的資料。

2、“濫伐森林”投影片和“讀一讀”錄音、備有課文朗讀、地球美麗、地球渺小、地球易碎、保護地球等內容的cai課件。

【教學理念】

本着“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理念,本課教學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力求發揮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藉助衞星資源優勢,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幫助學生體會地球的特點,明白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採取以讀為主、讀悟結合的閲讀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以讀助悟、以悟促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拓展學生思維空間,體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課

1、同學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家園,她孕育了億萬生靈,並且無私地奉獻着。你知道她是誰嗎?

2、對,她就是地球。讓我們一起跟她打聲招呼吧!齊讀課題。

3、在茫茫的宇宙海洋裏,有幾個地球?所以,地球對於我們來説太珍貴了,她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問候她吧!(再讀課題)

4、地球母親非常高興,正在歡迎我們呢!今天,我們就以一顆感恩的心走進地球。(播放課件封頁,再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課件“課文朗讀”,學生邊聽邊觀看相關圖片。

2、聽完之後,請同學們想想:課文介紹了有關地球的哪些知識?

宇航員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發出了怎樣的感慨?

三、細讀課文,探究地球特點及環保的重要性

學生自由讀文,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探究。

(一)感悟地球的美麗

1、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你從課文的哪些內容體會到地球的可愛?把你的感受寫下來。

同學們,我國的神舟飛船在太空遨遊時,拍攝了我們美麗家園的很多照片,老師有幸從楊利偉叔叔那兒弄到幾張,你們想看嗎?

2、播放課件:美麗壯觀、晶瑩透亮、裹着水藍色“紗衣”的地球圖片。

①同學們,這水藍色的星球就是我們的地球,喜歡嗎?請用自己的話,誇誇我們的地球。

②誰能根據課件中所觀察到的圖片,具體説説地球如何漂亮?着重從“晶瑩透亮、裹着水藍色‘紗衣’”來體會地球的美麗。

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一自然段,將地球的美麗讀出來。

④讓我們一起來讚美我們的地球母親吧!齊讀描寫地球美麗的部分。

3、地球的美麗僅僅在於她的外表美嗎?你還從文章哪些段落看出她的內在美?

①讀3、4自然段中有關的語句,理解“無私”“慷慨”,説説你從中體會到地球母親的`什麼品質?

②此時此刻,你最想對地球母親説些什麼呢?讀3、4自然段中有關語句。

4、導讀:理解了課文意思之後,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好。(誰再讀這句話: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説説為什麼用這種感情去讀; 我們帶着這種感情齊讀這句話。)

(二)體會地球的渺小與容易破碎

1、瞭解地球的渺小。

①誰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表現出地球的渺小?(課件出示有關文字,提醒學生注意紅色標記的字最能體現地球渺小,應重讀。)

②讓學生彙報自己蒐集到的資料後,播放動畫課件,幫助學生理解“一葉扁舟”體會到地球的渺小。

③課件出示説明方法及運用説明方法作用的比較題,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其作用。

2、明白地球上的資源有限,地球容易破碎。

①誰來説説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有限性?你從這幾個數字:“幾百萬年、幾億年、二三百年”中感悟到什麼?

②誰來説説可再生資源的情況又是怎樣呢?(課件出示第4自然段文字讓學生朗讀。)可以結合自己課前蒐集到的資料來談。

③過渡語:是呀,人類為了眼前的發展,急功近利、目光短淺、亂挖亂採、過度開發,把我們的地球母親摧殘得遍體鱗傷,體無完膚。她向我們人類發出了嚴重的警告。老師收集了有關的資料。想看看人類給地球造成的災難嗎?

④展示人類毀壞資源、破壞地球的圖片讓學生觀看。

⑤看完這些令人觸目驚心的圖片之後,此刻你心情怎麼樣?帶着這種感情再讀讀第4自然段。

⑥同學們,我彷彿看到了地球在哭泣,你想説點什麼嗎?此時你又將怎麼樣讀這句話: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課件出示這句話)

(三)領悟地球的唯一性及環保的重要性

1、展開小小辯論會。

同學們,我們的宇宙飛船已經遨遊了太空,假如地球上不能居住了,我們可以移居到別的星球,你贊同這種觀點嗎?同學間相互討論,説出理由。

2、激情呼喚。

是呀!同學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但我們可親可敬的地球媽媽,正在遭受着無情的破壞,我們的家園-----這個水藍色的星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們一起去精心保護她!

①課件出示最後一個自然段。請同學們帶着對地球母親的一片愛心,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②看到我們的地球正在遭受的災難,你會想到什麼標語呢?想為保護地球做點什麼呢?(課件出示相關標語讓學生齊讀,展示全國各地保護地球的宣傳圖像以及保護地球的策略供學生觀看參考。)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課件出示問題:地球還面臨着什麼危害? 組織學生根據課件拓展資料及自己蒐集到的資料展開討論,積極探討解決地球危害的辦法。

2、課件出示配樂朗讀《每天,我們的地球有……》,學生聽完之後,引導學生説説感受並將感受送入對詩歌的朗誦中。

3、組織學生暢談學文後的感想,讓學生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得到進一步的昇華。

4、總結昇華:保護地球,這個觀念已日漸深入人心,得到人們的共識。而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讓我們的天更藍、草更綠、水更清,讓地球越來越美,成為一名真正的環保小衞士!

五、反饋練習,學以致用

1、課件出示練一練,讓學生口頭作答。

①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讀音。

和藹可親(ái ǎi) 毀滅(huǐ fěi) 薄薄的(báo bó)

② 在( )裏填上合適的關聯詞。

●( )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 )會造成一系列的生態災難。

●( )地球適合人類生存,( )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

③説説下列句子用了什麼説明方法。

●這張桌子長1.6米,寬1.2米,高1米,真夠氣派的。

●中午的太陽宛如一個裝菜的盤子。

2、出示“查一查”,讓學生自主選擇:

調查一下我們身邊的環境,看看存在着什麼問題?如何解決?可以擬出幾條環保標語,可以寫一封建議書向有關部門反映,有條件的也可以製作環保網頁,發出環保倡議,發送到網上去。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 篇3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郭沫若曾説:“識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目的”中明確指出“國小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識字教學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是寫字、閲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培養讀寫能力,識字是前提。可見字、詞教學是國小低年級教育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項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課標還提出1-2年級要“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會寫800-1000個漢子”。這與以往的教材相比,識字量是大大地增加了。可見,識字教學的任務之重、難度之大、作用與意義之深遠。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效率呢?通過解決“怎樣識字效率高”的問題,促使教學技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從而也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和質量,更好地推動新課程的實施。雖然新課標教材識字部分編排特點鮮明,但是由於漢字本身結構複雜多變,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們仍然遇到了很多實際問題:低年級課時緊,識字量大,如何能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如何引導學生能夠主動識字?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速度?等等。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我們除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外,還需要我們培養他們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掌握識字方法與技能,使學生自主有效地學習。

二、課題研究界定

識字教學中,新教材每冊都編排了開放性單元,它以實際生活為基礎,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漢字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走出課本,走進生活,到開放的大語文環境中去學習漢子。改變以往枯燥單的識字教學方法,改變漢字教學理念,探索多種有效的識字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能力,掌握識字方法與技能,讓學生真正愛識字、樂識字、輕鬆識字。從而激發了他們識字的興趣和願望。

三、課題研究的對象:1-2年級學生

四、研究內容

優化識字的學習方法,構建科學高速有效的識字體系,總結出一套可行的識字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識字的獨立性、創造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鞏固識字的效果。

五、課題研究方法:

(1)經驗總結法:以最新的課程標準為理論指導,總結前人的識字方法及課題實施中的成功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整理出課題研究的有效方案。

(2)行動研究法:通過識字教學中有效的教學策略,根據課題內容,邊實踐、邊研究,使整個研究過程在具體行動中實施。

(3)文獻資料法:通過網絡、實踐,蒐集、查閲各種與課題研究有關的資料和識字教學材料,科學的探究識字教學方法。

(4)實踐研究法:在教學中實施科學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法,發現問題及時找原因,不斷完善一、二年級的`識字教學,提供成功的教學案例。

(5)調查研究法:經常家訪、問卷調查對學生進行識字掌握情況回訪,及時掌握最真實的學習效果。

六、課題研究手段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於枯燥的事物,學生反映總是被動的,如果學生是被動的識字,那麼識字效率肯定差,這一定會影響到他們思維和自主學習的慾望。所以,在學生識字的初期,教師就要用多種方法給學生營造識字的氛圍,調動他們興趣,體驗學習漢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樂於識字,主動識字。

1、課堂上——採用多種形式的趣味識字。如:編兒歌、猜謎語、找朋友、摘蘋果、當小老師、變魔術(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這些形式會使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感受到識字遊戲的樂趣,在愉悦的情景中輕鬆識字。

2、課堂外——校園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宣傳畫及校園板報、報刊中豐富孩子們的視眼,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使校園成為孩子們識字的樂園。

3、學校外——生活是最好的識字課本,社會是最好的識字課堂。大街招聘廣告、公交站牌、商場電子屏等,都是快速識字的好教材。

4、在閲讀中識字。如故事書、兒歌等。不僅讓學生認識了字還增長學生的詞彙量,為高年級寫作奠定了基礎。

七、課題研究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階段(20xx年7月)

確定研究內容,制定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具體研究階段:(20xx年8月-20xx年 12月 )

1、 構建新教材識字教學的新途徑.

2、開展課題實驗活動。

3、 探索研究落實有效識字教學精彩案例和操作方法。

4、開展識字教學公開課賽教活動,組織評課,總結經驗。

5、通過聽取學習骨幹教師授課的過程,及時記錄與整理教學的體會與經驗並撰寫案例、論文。

第三階段:研討總結階段:(20xx年1月 )

1、對課題分析與處理有關數據、材料,做好資料補充、完善工作。

2、整理相關的教學論文、案例、課件。

3、撰寫課題結題報告。

八、預期成果

我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研究,最終讓孩子們對識字充滿了興趣,讓他們的識字量越來越大,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喜歡讀書。這樣我們識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九、參考書目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一年級語文》、《二年級語文》、《一年級語文教師用書》、《二年級語文教師用書》及《新華字典》。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 篇4

一、工作目標:

爭創一流的教研組。

二、具體工作:

1、業務學習:

⑴學習《語文課程標準》和修訂版《語文教學大綱》;

⑵學習理論文章和我校《敬文教育》文集。

2、教學常規:

⑴嚴格執行“三表”;

⑵嚴格執行“六認真”(着重做到):

①備課:堅決杜絕不備課上課現象,每3節課要有一次電教媒體的使用,堅持寫教後記,篇數在10篇以上,作文按篇備課,大小作都要備課。②上課:課堂上講普通話,語言要精煉、規範,體態語言豐富得體,板書設計力求新穎。③對待作業:語文每節課有作業,每篇課文至少一次課堂書面作業,作業量適中。課堂作業一定要在課內完成。一年級説話訓練4次,二年級寫話6篇,三~六年級大作8篇,小作6篇,大小作分開寫。作業批改按《七裏中心國小作業批改符號及基本要求》進行批改,作文批改有記錄,家庭作業有佈置有檢查。④認真輔導:堅決杜絕罰做作業現象,建立學困生檔案,做好補習工作。⑤認真考核:每學期進行兩次考試,做好質量分析,提出改進措施。⑥認真總結:每人寫一篇優質論文,積極參加上級主管部門舉行的.各類論文比賽。

3、活動組織:

⑴一人一課;

⑵學習《語文課程標準》,舉行知識競賽;

⑶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研究活動;

⑷中年級閲讀教學研究活動;

⑸高年級作文教學研究活動;

⑹古詩文誦讀及默寫比賽;

⑺語文知識競賽;

⑻語文試卷評優活動(教研組);

⑼鉛筆、鋼筆、毛筆字作品展覽。

三、工作措施:

1、緊扣“學習”:工作中要不斷閲讀、不斷學習,學理論文章,學他人實踐,勤記錄:做好文摘;善分析:理好所得。

2、把握“研究”:有教有研,有教必研,以研促教,以研興教,要圍繞“教學”工作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研究”活動。

3、注重“活動”:雙週四下午第三節課後,語文教師要立即“看”起來,“説”起來,“議”起來,真正“動”起來。

4、配合“檢查”:語文教師要謹記教學常規,尤其要在備課、作業、輔導這“三認真”上花力氣,從而,降低教導處月查難度。

5、強調“合作”:發揮備課組的職能作用。備課組既要加強組內研究,使備課組活動落到實處;又要注重組外交流,使教研組活動求得實效。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訂教研組工作計劃及各年級語文教學計劃(教研組);

2、“一人一課”開始活動;

3、學習《語文課程標準》,舉行知識競賽(教研組)。

十月份:

1、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研究活動(低年級備課組);

2、古詩文誦讀及默寫比賽(教研組);

3、備課筆記、學生作業月查。

十一月份:

1、高年級作文教學研究活動(五、六年級備課組);

2、鉛筆、鋼筆、毛筆字作品展覽(教研組);

3、期會考試質量分析。

4、備課筆記、學生作業月查。

十二月份:

1、中年級閲讀教學研究活動(三、四年級備課組);

2、語文知識競賽;

3、語文試卷評優活動(教研組);

4、備課筆記、學生作業月查。

一月份:

1、教學論文評比及交流(教研組)。

2、期終複習研討。

3、《敬文教育》(學生版)徵稿。

4、備課筆記、學生作業月查。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 篇5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篇故事性的説明文。文章寫的是二百年前美國獨立不久,政府為了捍衞主權,急需定製4萬多支毛瑟槍,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發明了“標準化”的生產方式,在當時有限的製造工藝下,與總統簽定了生產合同。從而顯示出標準化在現代大工業生產中的意義,揭示了“發明創造不只表現在有形的物品上,還表現在科學的‘方法’上”的道理。

學情分析

我們學校電教設備不夠齊全,但班裏個別學生的家中都有微機,學生在家能上網。學生已初步具備利用網絡查閲資料、提問題、探究閲讀、合作學習的能力。對沒有電腦的同學可以查閲有關的書籍,在課前,學生已通過網絡等手段查閲了有關資料。對本課的內容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較合適。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語,理解課文內容,讀懂惠特尼發明的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標準化對於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2.認識分號對掌握要點的作用,初步掌握分號的用法。

3.提升不斷探索和勇於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

課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惠特尼發明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標準化對於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好課件;學生預習課文、查找一些重大的發明人和相關的發明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從發明家導入新課

1.你知道哪些發明家?他們都發明瞭哪些事物?(學生結合蒐集的有關資料介紹發明家的各項發明。)

2.過渡:有一個人發明的“東西”,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他到底發明了什麼東西呢?

[設計意圖:從學生自己知道的發明家入手,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通過對比的方法,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課文中介紹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到底發明了什麼東西呢?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標出來。(學生自讀課文,劃出不明白的地方)

2.學生讀文後質疑。(預計出現的問題:什麼是標準化?標準化有什麼特點?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的?原來製作毛瑟槍的方法和標準化製作的方法有什麼不同等。)

3.檢查學生生字新詞的學習情況。重點檢查:機械 捍衞 縫紉等詞

三、細讀解疑,理解品悟

帶着學生提出的以上問題理解課文。

18世紀以前,德國著名槍械設計家彼得保爾?毛瑟發明了一種槍,人們稱之為毛瑟槍,它是當時普遍使用的一種槍械,惠特尼的發明就和它有關。可是“槍不是他發明的,造槍的技術不是他發明的,他甚至連一個零件也沒發明。”他究竟發明了什麼呢?

重點突破:從文章的重點句入手,引導學生理解體會。“你知道惠特尼發明了什麼嗎?槍不是他發明的,造槍的技術不是他發明的,他甚至連一個零件也沒發明。惠特尼發明的是一種“方法”——“標準化”:成批生產同一種零件,然後統一組裝成成品……變成批量化生產了。”

引導學生理解:什麼是標準化?標準化有什麼特點?

1.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的?

2.原來製作毛瑟槍的方法和標準化做法有什麼不同?邊讀邊畫出有關的語句,在小組內讀一讀畫出的句子,交流這兩種做法的不同之處。

(1)畫句子,讀句子,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引導學生從製造、生產、修理等三個方面進行比較、區別。

(3)指名讀句子,體會分號的用法、作用和好處。(學生自己總結)誰能運用分號説一句話?(學生練習運用分號)

(4)經過剛才的'比較,你們知道“標準化”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做法嗎?(引導學生自己總結,也可以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回答。)

3.這種方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好處?請聯繫生活談談。

4.教師小結“標準化”的意義:只有標準化的產品,才能快速大量生產,廣泛使用。

5.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複述課文:假如你是200年前的惠特尼,會怎樣對總統和參觀的人進行解説,介紹自己的做法?(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假設自己是總統和參觀的人又會問些什麼。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複述課文的興致,又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6.惠特尼的發明和其他發明有什麼不同?你認為導致他與眾不同的成功發明是哪些因素?(學生自己總結:認真觀察、鑽研、不怕挫折等等)對你有什麼啟發?

四、總結全文

惠特尼的發明多奇妙呀!它啟發我們,發明創造不只表現在有形的物品上,還表現在科學的“方法”上。

五、作業

拓展閲讀:自由朗讀《“看”的學問》。

板書設計

他發明了什麼

惠特尼 萊特兄弟 貝爾……

科學的方法 有形的物品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 篇6

一、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及研究意義

隨着課改的進一步深入,《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大部分教師已率先用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新理念大膽地對國小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改革,課堂較多地出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開放型語文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新要求。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思想,首先着眼於人的可持續發展,是一種目中有人的教育。以此觀點對照現在語文課堂教學,目中無“人”的現象還是比比皆是,那種把學生當着等待灌輸的容器的“滿堂灌”、“填鴨式”且置之不論,就是那些所謂“啟發式”的課堂教學,又有多少是真正把學生看作是活生生的有靈性的人呢?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在實施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應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積極推進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二、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路和途徑

(一)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特徵

1、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環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國小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民主與平等包括知與情兩個方面。從知的角度看,師生只是先知者與後知者的關係,並不存在尊卑關係。從情的角度講,國小生與教師一樣,在人格上是獨立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都需要教師的理解與尊重。教師需要尊重,學生也需要尊重;學生需要愛,教師也需要愛。互尊互愛的師生關係,才是民主、平等、對話的師生關係。

2、組織國小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專門提及合作學習,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合作學習認為,學習是滿足個體內部需要的過程。對於教學來講,合作學習的假定是:“只有願意學,才能學得好。”只有滿足學生對歸屬感和影響力的需要,他們才會感到學習是有意義的,才會願意學,才會學得好。從合作學習的整個過程看,其情意色彩滲透於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之中。尤其是在小組合作活動中,小組成員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彼此爭論,互教互學,共同提高,既充滿温情和友愛,又像課外活動那樣充滿互助與競爭。同學之間通過提供幫助而滿足了自己影響別人的需要,同時又通過互相關心而滿足了歸屬的需要。在小組中每個人都有大量的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有機會形成良好的人際技能。當學生們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時,他們學到的就會更多,學得也就更加愉快。

合作學習把生生互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並作為整個教學過程中一種十分重要的互動方式加以科學利用。生生互動是教學系統中尚待進一步開發的寶貴的人力資源,是教學活動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一些教師儘可能的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培養國小生合作與交流的同時,調動每一個國小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的積極性。

3、課堂上的評價方式多樣化

新課程要求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主的單一評價方式,學生由被動接受評價到主動參與評價。課堂上的評價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教師評價。語文學習具有重感悟和情感體驗的特點,因此評價要尊重學生的主觀感受,重視運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描述學生語文學習的成績與進步。教師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每一次成功與進步的評價,能使學生獲得對語文學科學習的積極體驗和情感。教師在評價時要善於抓住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思維、語言表達或合作意識和技巧等方面的優點加以表揚。

(2)、學生互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也應該是評價的主人。課堂上教師應把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並教會學生如何互相評價。

(二)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方法

1、朗讀法

教師通過聲情並茂,抑揚頓挫的朗讀,把文章的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韻出神入化地渲染給學生,讓他們去細細品味。除了範讀外,還可讓國小生自己進行朗讀。學生朗讀使教師與學生跟教材的距離均衡,通過分角色讀、個別讀、分組讀、接龍讀、齊讀、競賽讀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語感,理解內容,體會感情,貼近教材,感受文章節奏。

2、想象法

人的思維力、想象力非常奇妙。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既加深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對知識的接受,又點燃了學生熱情的火花。在教師有表情的朗讀同時,讓學生閉目,發揮想象、調動聽覺、嗅覺、味覺來感知課文中的景色美、人情美、意境美。使學生“入其境”,進而“會其意”,培養了國小生的創造思維。

3、表演法

讓國小生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親自感受課文的情境,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個生動、直觀的理解。通過表演法不僅使所有的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而且,運用動作、語言、表情來加深同學們的理解、幫助記憶。

4、比較法

所謂比較法,就是根據新舊知識的聯繫點、相同點,採用類比的方法,也就是求同辨異法。俗話説:“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讓學生找出同類型不同文章在內容和形式上的相同和不同點,有助於全面深刻地理解課文,開拓思維空間,提高研究問題的能力。

5、懸念法

懸念是指人的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它往往使人對所講內容產生一種欲知後事如何的迫切需求。懸念所造成的這種“急盼”、“渴知”的心理狀態,使學生注意力加倍集中,求知慾尤為旺盛,思維更加敏捷。

6、故事法

心理學家認為,國小生的心理特點是容易接受生動有趣的東西。挑選一

些與課文有關的故事,既豐富課文內容,又能引起學生注意,激發起他們的興趣。

7、音樂法

音樂能提高人的鑑賞水平,陶冶人們的性情,淨化人的心靈,提高人的道德修養,推動人們奮發向上,它以特有的旋律、節奏,塑造出音樂形象,把國小生帶到特有的意境中。

(三)、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注意問題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體現語文課的特點。有些教師用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取代朗讀,課堂上聽不見琅琅的讀書聲。而《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加強朗讀,而且貫穿於各學段的目標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因此,語文課要“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讀達到對語言的理解、品味和積累,獲得情感的薰陶。

2、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要注重實效性。個別教師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還未輪流發言完就草草收兵。合作學習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因此,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提供一定的學習材料,更重要的是給予時間上充足的保障,避免合作學習流於形式。,3、課堂上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活動要有一定的比例。有些教師課堂上過多地讓學生活動,最終導致課堂處於失控狀態。在教師引導下的自主學習,符合國小生學習特點,教師應抓住學生學習中有困惑的地方,設計出相應的問題情境以啟發學生思維,並參與協商、鼓勵和監控學生的交流和討論過程,但不是包辦代替,不是控制學生討論的結果。4、課堂上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新課標強調學生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這也意味着學生可能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結果表面上卻一無所獲。但是,這卻是一個人的學習、生存、生長、發展、創造所必須經歷的過程,眼前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應該説是值得付出的代價。教師也應該對學生的探索精神給予鼓勵,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5、課堂上學生展示課前預習學習成果的時間要適當控制。學生展示課前預習學習成果必須為本課學習任務服務。如果安排展示課前預習學習成果的時間偏長,反而影響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所以,應把激發興趣作為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避免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調動起來。

三、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可行性及應用價值

以前,在國小語文學習活動中,學生是被動的、消極的,是被灌輸的器皿,是書本的奴隸,教師的“應聲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長期固定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產生了厭煩情緒,認為課文閲讀不外就是知道里面所講意思,存在這種心理現象比比皆是,學語文簡直一點味道都沒有。《語文標準課程》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中的過程中進行,教師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國小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即要求學生從“學會”到“會學”。教師也不再是課堂的“主角”,其主要任務是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充當語文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的興趣,發揮其學習的主體精神,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應用價值:

1、可以激發國小生學習興趣,營造愉悦的學習氣氛。“興趣”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教學中,學生就會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培養學生多向思維,激發其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由原來的“要學”變成“會學”。

2、能夠引導國小生自由閲讀,拓展思維的遷移與發散。現代教育十分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注重引導學生自由閲讀,自由表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上,只要教師提出的學習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自然樂意去學。如果教師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目的地把學生引向目的地,讓學生説出自己想説的話,自由提問,自由發表,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自主鍛鍊思維,拓展思維,使思維素質產生髮散和遷移。

3、可以國小生培養審美情趣,薰陶道德情操。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操,促進德、智、體、美和諧發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國小生的心靈是純潔的'、美好的。語文教材中有童話、寓言、故事、詩歌,有很多美好的人,美好的心靈,美好的景物,美好的情境……。國小生的情感是易於激發的,之所以對課文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升騰起崇敬之情,對祖國山河的壯美為之讚賞,對不幸人們的同情……都是為情所驅動而產生的體驗。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渲染教學氛圍,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益,達到培養審美情趣的目的。

4、能夠鍛鍊國小生實踐活動,提高閲讀能力。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閲讀一向是語文教育的重頭戲。閲讀文章時,可以培養學生利用各種工具書,及圖書館、網絡等多種渠道查閲各種信息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學習所帶來的滿足感及成功感,有效地促進學生閲讀的興趣。這樣,從閲讀課文,理解課文自然上升到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動手動腦的綜合能力,多層次、全方面地提高學生的素質,使教學效益立竿見影!

四、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及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培養途徑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如,閲讀教學中的討論、交流,作文教學中的評議、修改)有意識地培養口語交際能力;二是在口語交際課上引導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三是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鍊口語交際的能力。

第二階段培養中年級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創新意識,簡單地説,就是求是求佳意識。這種意識表現為好奇性、想象性、敢於冒險、敢於向困難和權威挑戰等心理傾向。教師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

《語文課程標準》也體現了對個人的獨特見解、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的重視,“在閲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中年級(3----4年級)學生已經初步具備判斷能力,因此,教師要在正常的閲讀、習作、綜合性學習教學的同時,側重對中年級的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訓練。

第三階段培養高年級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現代社會發展的最重要標誌之一就是信息量劇增、信息傳遞速度快捷、信息傳播途徑多樣化。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和傳播媒體的飛速發展,要求每位合格公民都要具備蒐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國小語文教學要適應信息化社會的新變化,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源,拓展視野,獲得選擇、判斷信息的技能。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信息。(標準5--6年級)”,“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學習閲讀。(標準5--6年級)。”語文課不僅僅侷限於課堂上的40分鐘,還應從生活出發,把生活和課堂很好地聯繫起來。這就需要課前作一些準備,從書籍、電腦等媒體中搜集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信息。所以,教學中,教師在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應側重對5----6年級學生培養在準確認識和理解信,息的基礎上,正確地處理、運用信息,並重視信息的表達形式和表現結果的能力。

綜上所述,語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加強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應當重視陶冶學生的情趣和情操,培養學生的靈性與想象力、創造力,發展學生的個性。語文課堂教學改革,需要將國小生還原為“自由生長的生命”的人,才能讓語文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1、明確複習課的目的。複習課是為了幫助學生系統地整理所學過的知識,使遺忘的內容得以重視,薄弱的環節得以鞏固,涵蓋着全部教學內容。

2、複習課過程要尊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愛、進步與成功,會讓他們更有複習的動力。卡耐基説過:“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讚美和鼓勵。”

3、複習課要內容新穎,形式多樣。拓寬學生參與的渠道,調動學生複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複習的興趣。

4、複習課的主動權要交給學生。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要更深沉。

二、複習目標:

基礎知識版塊

1、生字詞:掌握本冊要求學生學會的150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正確書寫。

2、詞語:理解常用的詞語並學習運用,主動積累課文中出現的四字詞語和成語,正確認讀,正確書寫,大致瞭解意思,理解常用的詞語並學習運用。

3、多音字:結合課文的朗讀,讀準多音字。對課文中帶的多音字,要重點複習。

4、句子:語句通順,表達清楚。根據要求寫句子。

5、讀讀背背:能背誦要求背誦的課文、段落、古詩詞。熟記積累運用中要求讀背的詞語、名言警句、諺語,歇後語、古詩詞。

閲讀版塊:

1、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鐘不少於300字。

2、能讀懂程度適合的文章。

3、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揣摩詞句的意思。

4、能把握文章的敍述順序,領悟表達方法。

5、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6、能聯繫上下文,生活實際,背景資料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7、能結合閲讀資料,聯繫生活實際獨立思考,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8、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間隔號的不同用法。

9、擴展自己的閲讀面,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習作版塊:

1、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2、能按一定的順序寫,根據表達需要分段敍述。

3、做到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4、書寫規範,

5、養成想清楚再寫和寫後認真修改的習慣。

三、複習措施:

新理念:即減少頭緒,加強綜合,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運用語言,着力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

新內容:即依據大修訂教科書,並適當想課外拓展,以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為經,以識字、閲讀、寫作、口語交際和語文實踐為緯,組織複習內容。

新教法:即從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出發,從課文入手,引導學生主動複習,多讀書,多積累,精做題,做好題,舉一反三,掌握規律。

四、複習方法:

分為:聽寫訓練、基礎知識、積累運用、閲讀、寫作等五個部分。

1、聽寫訓練、基礎知識穿插在每節課中進行復習。

2、積累運用總結出題型重在平時的練習。

3、閲讀部分的分類方法很多,可以從文章內容來分,也可以從文章的表達方式上分。

4、作文的分類也很多,可以從寫人、記事、寫景和應用來分,也可以從命題的形式來。

附:國小語文期末複習方法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 篇8

指導目標:預習是學生在教師講讀課文之前的預先學習,它是學生自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預習的好壞直接影響上課時教師效率和質量。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先預習。

在這裏我談談平時我給學生布置的預習計劃。

一、讀課題,我能或我想知道什麼?

1、瞭解課文中大概意思。課文中告訴我一件什麼事?

(1)時間

(2)地點

(3)人物

低年級可以簡單知道了解就可以了。高年級大部分練説。

2、檢查不認識的生字、詞做出標記。

3、把讀的不通順的'句子畫出來

4、找出不理解的詞。

二、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重點詞。

查閲字典或詞典把重點詞寫進去,可以進行簡單的造句。一年級可不進行造句訓練。二、三年級可以進行簡單造句訓練。四、五年級學生應當會造句。

三、讀課文重點理解課文分五步:

第一步讀課文想: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一、二年級學生可由教師提示。三、四、五年可以進行練説。

第二步簡單劃分課文層次知道每層寫,知道每層寫了一件什麼事?一、二年級學生不用劃分層次。三、四、五年可以進行簡單訓練。

第三步完成課後習題。

第四步進行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五步把你喜歡的句子用特殊符號進行標註。一至五年學生都可進行訓練,現有教師進行簡單訓練。

四、摘抄

可以把你認為好的詞句進行摘抄寫在小練筆上,然後班級進行交流。

五、記錄不懂的問題

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做好標記,然後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六、查閲與課文有關的資料

1、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並和教師同學交流。

2、背誦喜歡的段落。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 篇9

俗話説“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作為一名教師,是學習的引領者,除了教給學生知識、技能、道德等,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去學習。在課文學習之前引導學生課前預習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引導得到位,提高課前預習的質量,讓學生養成課前先預習的好習慣,教學時會收到事半功陪的效果。哪麼怎樣去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用什麼時間指導?怎樣檢查預習效果?如果教師能堅持課前引導學生預習,檢查學生預習,鼓勵學生預習,通過評價樹立榜樣,學生就會慢慢養成課前先預習的好習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理論依據: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敍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閲讀感受。還要求整個國小階段要完成不少於145萬字的課外閲讀總量。因此,課前就要指導學生讀通課文,自學生字詞,收集課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簡介,及瞭解相關的作品,培養學生課前學習的習慣,不斷提高閲讀總量,完成教學任務。

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找出課前預習的最好方法。讓學生形成自覺進行課前預習的習慣。

2、通過研究讓家校教育緊密相連,找出培養孩子愛上學習,堅持探索,持之以恆的案例經驗。

3、通過研究,讓課前預習成為師生的習慣,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以課文為拓展點,收集課外閲讀資料,進行大量的課外閲讀,開闊師生的視野。

研究內容:

有效整合國小階段的語文教學的訓練點,分析學生的特點,針對不同年段的學生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針對不同單元,不同的訓練點,不同的課文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分析國小語文課文學習的統一性,總結出相同的預習過程,然後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如:

1、把課文讀通讀順,標上段號,練習讀出感情;

2、積累好詞好句,自學生字詞,為課後生字標上拼音、組詞、找出形近字。

3、瞭解寫作順序,能概括主要內容,提出問題。

4、能查找資料瞭解寫作背景;

5、想一想課後提出的問題,在課文中找找答案。這是預習每一篇課文時都可以實施的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與家長記住五步預習法,開展課前預習學習。其次,針對課文內容,設計新穎的預習活動。總之,課前預習要為課文學習做鋪墊,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研究假設:

師生都養成了課前先預習的好習慣。課文學習之前,利用下午的自習課時間,或早讀10分鐘指導學生預習課文,牢記五步預習法自覺展開預習活動。當孩子們已經能超越五步預習法,做到提前預習時,教師開始設計新穎的預習題組織孩子們進行預習。通過預習習慣的'養成,孩子們學會了如何去學習,如何去尋找更多的課外閲讀資料,字詞句的積累也越來越多,基礎知識越來越紮實,課外知識越來越豐富了,對老師的教學要求也越來越高了。

研究思路:

1、組織研究小組討論預習方法。利用課後10分鐘全面實施課前預習學習。

2、由淺入深,逐步推進五步預習法;

3、為每篇課文設計課前預習題,提高預習質量;

4、觀察他人的好的做法,提高預習效率;

5、堅持定期總結評價,樹立榜樣,提高師生參與預習學習的興趣。

6、收集有關組織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論著、經驗介紹給小組成員學習,提高預習效率。

7、組織小組成員通過撰寫自己的論文或小結心得體會的方式,交流經驗,共同學習進步。

研究方法、策略:

1、實施法。利用課後10分鐘組織學生通讀課文兩遍以上,劃出生字詞;為課後生字加拼音組詞、找形近字,逐步實施五步預習法。低年級與中年級學生要減輕寫的任務,在語文書上預習即可。高年級學生可以適當提高要求,設計一本預習本。

2、檢查法。課前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預習,對課文內容的瞭解,表揚鼓勵學習認真的學生,樹立信心、提高興趣。

3、小組學習法。組織學生分工收集課文的寫作背景及同類型作品,瞭解作者,拓展知識面;

4、組織課外綜合活動,形成課外學習小組,為課堂教學提供資料。

5、宣傳法。國小生年齡較小,學習時需要得到家長的指導和支持。於是召開家長會,讓家庭教育插入預習要求,提高預習效率。

6、經驗介紹法。組織優秀學生談自己的預習方法,提高課前預習興趣;展示優秀學生的預習作業,樹立榜樣。

成果預測:

1、學生的學習實施記錄及學生的預習作業展示;

2、教師為課文設計的預習題樣交流資料;

3、為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撰寫的論文、心得體會、經驗介紹。

4、通過指導課前預習,學生學會利用課餘時間自覺進行預習,基本上養成了課前自覺預習課文的好習慣。

5、家長重視指導孩子進行課前預習,上網收集資料。孩子們對生字詞的掌握速度提高了,知識面也闊了。家長、孩子都能在老師的引導下閲讀有關的課外書籍,共同進步。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 篇10

一、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21世紀的中國,需要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更需要一批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具有良好素質的語文教師。

情緒是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需要而產生的心理體驗。現代心理學的研究已證明:愉快、歡樂、適度平穩的情緒能使中樞神經活動處於最佳狀態,保證體內各系統的協調一致,充分發揮機體的潛能。教師的任何情緒,都會嚴重影響自己對知識的講解和學生對知識的領悟,大大降低課堂教學效果。

國小語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憂、懼等情緒,以及由這些情緒造成的心理氛圍,必然會對教育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同時也影響着自身的心理健康。與開朗活潑的教師朝夕相處,學生必然會受到積極情緒的影響,也會保持愉快向上的情緒狀態。反之,如果老師經常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或經常發脾氣,學生必然會感受到壓抑與沉悶。積極的心境來源於良好的品德和個性,如果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胸懷開闊,興趣廣泛,為人友善,心態自然就會平和。

二、宏觀、微觀的理解

要組織成功的教學活動,包括許多因素,準備充分的備課、教師語言的藝術、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與教師個人人格魅力,對教學的成功與否有很大關係。除去這些,還有一個看似細小卻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教師的情緒,對教學的成功也起着很大的作用。為什麼這樣説呢?究其原因,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來進行分析。

首先,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現代教育學認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這種教育理論打破了過去所倡導的“以教為主”的思想,認為應該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從表面上看,教師的任務好像減輕了,但實際上,教師的擔子更重了。課堂時間短短四十分鐘,還要將課堂時間還給學生,一方面要求教師以最充分的備課、最精煉的語言、最飽滿的激情將學生導入課堂,上好一節課不難,但要持之以恆又談何容易,教師的情緒無疑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是否就會主動的學習呢?答案顯然並非十分的肯定。處於青少年階段的中學生,有很多人的學習動機及學習目標並不是十分明確,甚至還有很多學生是被家長“逼”到學校裏來的,這樣的學生,要他們認真聽課就不是易事,更何談主動的學習?要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起很大的作用,其中教師的情緒又是影響學生興趣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心階段的學生由於學習目標不明確,他們對一門學科的愛好往往決定了他們是否會努力學習,而對一門學科的愛好又與對所任科目老師的喜愛有很大的關係,對於一位老師的信任與喜歡,會影響一位學生是否會學好這一門科目。任課老師要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喜歡,除了要有精彩的教學外,還要有飽滿的激情來感染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對所學科目產生興趣,從而做到自覺的學習。由此可見,教師的情緒不僅決定了教師會不會以正確的態度來準備好課程,也很大程度決定了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從整體決定了教師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從微觀的角度上來看。作為一位好老師,除了要從整體上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規劃好每一節課之外,還要落實到每一堂課。教學內容是每天都在變化的,有些課文比較有趣,讓教師和學生都能以很好的情緒走入課堂,學起來趣味盎然;有些課程本身就枯燥無味,可能讓教師自己也覺得無從下手去講。這個時候,以教師的情緒帶動課堂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有學生是因為個人原因而對學習沒有興趣的,此時,如果老師上課也是無精打采的,那情況就會更糟糕了。比如在夏天有的學生瞌睡,如果老師也是睡眼朦朧的話,也就是給學生作了催眠曲了。

綜觀這兩個方面的原因,教師的情緒對教學成功與否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一名好教師,必須時刻準備着以最飽滿的激情走進課堂面對學生。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及預期目標

(一)研究的內容

1、進行新的歷史時期現狀調查,找出產生不良情緒的主要原因。

2、在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控制和調節教師的.情緒。

3、學會用寬容之心對待學生的過錯。

(二)預期目標

1、培養一支富有現代教育思想並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國小語文教師隊伍。

2、除因教師的知識、能力、授課藝術等方面對課堂教學效率產生的影響外,更充分發揮教師的良好情緒對課堂教學效率產生積極作用。

四、課題研究採用的方法及研究的步驟

〈一〉採用的方法

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以調查法,在學校教育教學的常態下,以點面結合的方式進行整個研究過程。

行動研究法指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基於實際問題解決的需要,與專家合作將問題發展成研究主題進行系統的研究,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一種研究方法;是指在自然、真實的教育環境中,教育實際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與技術,以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為首要目標的一種研究模式。在本課題的研究中,將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將行動和研究結合起來,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使研究工作更符合實際。

〈二〉研究步驟:本課題研究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

主要工作:

1、進行文件檢索,設計課題的研究方案;

2、進行相關調查;

3、學習教育理論,明確有關的概念及其界定。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主要工作:

1、科研小組的成員進行理論學習,提高對該課題進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

2、每週開一次學生座談會,分析各學科期會考試,寫心得體會。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1月

主要工作:

1、進一步進行相關理論的學習,理性地研討我們的研究工作。

2、認真做好課題的總結工作,撰寫課題研究的論文,為整個課題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資料。

3、提煉研究成果,進行課題研究的總結。

〈三〉課題研究對象及研究組成員

對象:本校四二、四三全體學生

成員:郭玉晶 薛海芹 高亞勤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 篇11

學習目標:

1、掌握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及文章條理。

3、瞭解深入海底海世界每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4、瞭解第四自然段是怎樣把海底動物種類多、活動方法有趣寫具體的。

5、朗讀、背誦課文。

重難點:

1、掌握生字詞。

2、理解課內容及文章條理。

3、學習第1、7自然段。

學習重點:

目標1、2

學習難點:

目標2、5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的掛圖或課件

2、談看圖看課件後的印象。

3、過渡:大海的深處是這樣的迷人,我們今天就學一篇課文:。

二、學習生字詞。1、生字過關

濤 tao 海濤 浪濤 依yi 依舊 依然否fou 是否 否定 竊qie 竊竊私語 偷竊私si 自私 私人 汪wang 淚汪汪 汪洋大海普pu 普及 普通 類lei 人類 同類 分類免mian 免費 避免 途tu 長途 征途 旅途鏡jing 鏡頭 望遠鏡 煤mei 煤炭 煤氣屬shu 屬於 金屬 異yi 異同 奇異注意後鼻韻母:鏡 汪注意翹舌音:屬

2、詞語過關。浪濤澎湃:波浪洶湧。竊竊私語:暗中,小聲説話。免費:不花錢。藴藏;藏着。

三、學習課文。

1、自由讀文讀通讀順。

2、再自由讀文,瞭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

(1)自由讀、議。

(2)彙報

(3)師歸納。第一自然段:提出要知道的問題:大海深處是怎麼樣的?第二自然段:寫黑暗的海底有許多發光的深水魚在遊動。第三自然段:寫海底深處有各種各樣的聲音。第四自然段:寫海底動物有三萬多種,它們的活動方式有多種各樣。第五自然段:寫各種各樣的海底地形,植物也有各種各樣。第六自然段:寫海底藴藏着豐富的物產。第七自然段:總結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3、理清思路。

(1)文章圍繞的哪一個自然段寫?(第七自然段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2)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景色奇異?(第二、三自然段)

(3)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物產豐富?(第四~六自然段)

(4)最後總結。

景色奇異(2、3)

物產豐富(4-6)

四、學習課文第1、7自然段。

1、第1與第7自然在文中起什麼作用?聽老師問、學生回答。

師問:是怎樣的?(要求生用一句話回答)

和答: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對,這第1自然段就是在提問。第七自然段就是在回答也就是總結。2、齊讀第1和7自然段。3、背誦和七自然段

五、小結。

到底有怎樣奇異的景色,物產有多麼豐富,我們一下節課再學。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背誦第2自然段。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

2、瞭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3、瞭解第4自然段是怎樣海底動物類多,活動方法有趣寫具體的。

學習重點:

目標2

學習難點:

目標3

一、複習舊知識。

1、聽寫詞語。

波濤普通免費長途煤氣奇異

2、全文圍繞哪一句寫?

(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3文章的`哪幾個自然段寫景色奇異?

(第2、3自然段)

4、文章的哪幾個自然段寫物產豐富?(4、5、6自然段)5、板書學生所學知識

二、學習課文2~6自然段。

1、自由讀2、3自然段後理解。(學生自由彙報,教師相機引導以下內容。)

(1)海面波濤洶湧時海底依然寧靜。

(2)在黑暗的海底裏,有許多光點在閃爍,那是有發光器官的深水魚在遊動。

(3)海底雖然寧靜可有許多聲音。

(4)海底有各種各樣的聲音。

2、師有板書歸納。

景色奇異

許多光點

深水魚

竊竊私語

有的……有的……

3、出示相應課件配以音樂。

4、朗讀第2、3自然段。

(二)學習寫物產豐富的4~6自然段。

1、用上面的方法進行自學。

2、自由讀4~6自然段後談理解

(1)學生自由彙報,教師相機引導出以下內容。

1海里的動物已經知道的大約有三萬種。

(此題注意廛病句知識。學生可能出現這樣講法:“海里的動物已經知道的大約有三萬多種中的“多”字與“大約”重複。)

2海底動物有各種各樣的方法。

a、此處提示:有什麼樣的方法?

b、此處板書:(橫線由學生從文中找出填上)

(種類)

(活動方式)

活動方法

海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梭子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烏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貝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師用板書歸納

動物

各種各樣

地形

物產豐富

植物豐富

石油

天然氣

稀有金屬

3、課時指導朗讀。

三、朗讀課文。

1、個別讀。

2、集體讀

3、選擇讀。

四、背誦。(抽選一段當眾背誦。)

五、小結。

海底是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等待着我們去探討。

六、作業。

完成思考·練習2、3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 篇12

課文説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英國的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做成了一架小風車,因為出風國為什麼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以後,牛頓發奮學習,逐漸養成了刻苦鑽研的習慣。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使瞭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 繼續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 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着“喜歡幹什麼”,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牛頓正確對待別人的嘲笑,正視自己的缺點,發奮學習,頭

養成刻苦鑽研的習慣。

教學難點:

1 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 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後,牛頓心裏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麼,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鑽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做風車的故事

齊讀課題後,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為什麼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着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着“喜歡幹什麼,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後練習朗讀。

二、範讀課文,聽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牛頓説不出風車會

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

(1)第一段講了什麼?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2 根據下列問題批畫:

(1) 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 投影:

讀下面的句子,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再想想這些話説明什麼?他每天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以後每天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4 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幹什麼,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五、學習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變化的詞語,並説説這些態變化的詞語説明了什麼?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説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後,牛頓為什麼心裏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後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奮學習的?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七、分組討論:你喜歡牛頓嗎?為什麼?

八、齊讀全文。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 篇13

單元複習是我們常用的複習方法之一,它有易操作、重點突出、訓練紮實的特點,同時也可以和單元檢測卷子相結合,所以我們首選的方法就是單元複習。在進行單元複習時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明確單元複習內容

就一個單元來説,需要複習的內容很多,我們不能面面俱到,要把它們進行分類,有所側重。一個單元需要複習的內容大體可分為生字詞、課文內容、語文園地三個方面。就這三個方面而言我們可以做如下的分類:

1、積累方面的:包括單元中出現的生字新詞、要求背誦的課文及語文園地中的讀讀寫寫、讀讀記記、日積月累等;

2、閲讀方面的:包括課文內容、課文的中心、重點課文的重點段、重點課文文後的重點題目等;

3、有關習作方面的:主要包括口語交際和習作。縱觀這三方面的複習內容,其重點在於第二方面,這也是我們老師在上覆習課的重點部分。那麼這方面的複習內容如何確定?我們要結合單元重點來進行。語文教材每個單元都有不同的側重點,這個側重點就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教材每單元前的課文導讀就給出了單元重點,我們在複習的過程中要以這個單元重點為主線來貫穿整個單元的課文複習,把每篇課文的內容、中心、重點段、文後的重點題目有機的結合起來,給學生一個整體的感知。

二、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我們確立複習內容之後,就要考慮方法的問題了。

1、積累方面主要採用讀、背、默的方法。

這裏的“讀”可採用齊讀、自由讀、默讀、同桌之間合作讀、邊讀邊思、師生合作讀等多種方式。

這裏的“背”主要採用師生合作、學生之間合作等方式,要充分利用小組長。也可以和默寫相結合。

這裏的“默”指默寫,默寫時教師要結合實際來進行,就默寫的內容而言可以有字詞、讀讀寫寫、讀讀記記、日積月累、要求背誦的較短的課文等;另外,默寫的形式也要注意,可採取全默、分層次默寫(如生字的默寫,可採用多次,一次過關幾人,要特別關注差生)、學生之間互相默寫等方式。默寫之後的批改,老師也要採取不同的方式來進行。

2、閲讀方面主要以講、練的方法為主。

閲讀方面的.複習首先要求教師梳理好本單元的內容,安排好授課順序,做到心中有數;要採取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知識點,如文章中心的掌握可以採取不同形式的提問、填空、學生合作、競賽等方式方法。另外,複習課不要出現教師一言堂的情況,要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訓練要突出重點,要結合單元卷子,結合教材等.

3、口語交際和習作方面建議採取歸類複習。

以強化和指導為主,不要進行過多的寫的練習。

三、合理安排時間

就上述三方面的內容我們如何安排時間呢?個人認為,積累方面放在早讀及家庭作業中進行,譬如今天要複習第一單元的內容,那麼前一天要佈置本單元的生字、新詞及語文園地中要求默寫或背誦的內容為作業,第二天抽時間檢查,早讀時間也要讀背這些內容。閲讀方面的知識的理解,重點放在上語文課時進行。習作及口語交際採用歸類複習的方式,利用語文課時間進行。

歸類複習法

歸類複習法系統性、針對性較強,如果運用的好,複習的效果也不錯。但這種複習方式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要對本冊書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還要進行系統安排。

國小語文知識點多,可以歸類成三部分:基礎知識、閲讀、習作及口語交際。

1、基礎知識:以拼音、字、詞、句的複習為主。

(1)拼音:能運用拼讀音節的辦法,讀拼音寫詞語或句子;整體認讀音節;大小寫字母(查字典的方法體現)。重點練習“看拼音寫字、寫詞”。

(2)字:理解字義;辨析學過的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兩種查字典的方法(音序、部首);掌握生字的音、形、義,重在培養學生查字典的能力及理解多義字的能力。

(3)詞:正確讀寫學過的詞語,包括聽寫或看拼音寫詞語。這部分內容以課後題和語文園地中出現的詞語訓練的類型進行歸類複習。詞語的複習要強調詞語的理解和運用,並注意積累。通過複習,進一步掌握理解詞語的方法,提高運用詞語的能力(如:造句)。

(4)句:以積累為主。包括課內外古詩、名言警句、對聯、諺語等的積累;詩歌和名篇作者的積累。以本冊學習園地中出現的讀讀背背、讀讀記記及其拓展為主要複習內容,同時複習句式的轉變。

(5)標點符號:常用的標點符號(以本年級段應該掌握的標點符號為重點,還有一些重點課文中的標點符號的使用)

(6)修辭手法:複習常用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反問、誇張等。

2、閲讀:包括按課文內容填空、課內閲讀和課外閲讀。

(1)按課文內容填空。包括本冊書中要求背誦的篇目(也包括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這部分的背誦建議學生背優美片段,不要只背最短的內容。)

(2)閲讀。閲讀能力的培養在於平時的教學中形成,複習只能是一個加強、提升的過程。所以複習的重點不是放在怎麼讀,而是放在怎麼審題、怎麼解題的方法上。如:在做閲讀題時先要求學生把短文讀一遍,大體知道短文講了什麼內容,再讀讀短文後面的習題,帶着這些問題把短文再讀兩遍,然後再動筆答題。在答題時要注意格式:問答題要寫答,回答問題要完整。在做每一道題時,要求學生審清楚題目要我們做什麼?怎麼做?

教師可根據教材出一些閲讀題或從試卷中選擇一些閲讀篇目,多讓學生見各種題型,在做之前先教給學生做題的方法,再讓學生當堂完成,當堂分析、講解,以提高複習效率。做一道題有一道題的效果。儘量不要讓學生帶回家完成。對於錯得多的題不要只講答案,一定要講方法,讓學生知道遇到這樣的問題應該從哪些方面着手思考?為什麼這樣回答?如:理解詞語的意思這樣的題,可用換詞、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來做。而不是簡單地告訴學生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教師要總結出一些常見問題的方式方法.如:如何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如何概括中心,如何解詞,如何概括段意等等。

3、習作:以方法為主而不應以寫為主。

首先複習如何審作文題目。拿到一個作文題目至少讀三遍:一讀想想這次習作讓我們寫什麼?二讀看看有哪些具體要求?(可用線畫出並標1、2、3)三讀看有沒有遺漏的要求。

其次是對本冊教材中的每篇習作進行認真分析、總結,列出簡單提綱,指導學生在遇到這一類習作時知道從何處入手去想、去寫。

國小語文組員教研計劃 篇1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珍”、“靠”、“仰”、“指”、“漢”、“研”、“著”等7個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讀懂課文一、六兩節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難點

學會7個生字,理解比喻句,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張衡小時候如何喜歡、認真地觀察星星。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

1.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們抬起頭,就看見天上有許多明亮的星星,一閃一閃的,非常有趣。在兩千多年前,人們經常看到一個孩子(板書:孩子)在數星星(板書:數星星)。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星星的孩子》(板書:21),讀題。

2.從課題中你知道這篇文章寫的是誰嗎?寫這個孩子的什麼事?

二、按要求自學課文。

請小朋友打開課本,自由輕聲地讀課文,完成下列任務:

(出示投影)

①讀準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②標出每小節的序號。

③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投影,檢查讀音。

zhēn màn hàn yányáng

珍珠 慢慢 漢朝 鑽研 仰 着頭

héngzhù shǎ zhǐ sháo

張衡 著名 傻孩子 指着 勺子

chǔ sǎ zhǔ kào dǒu

清楚 撒 一組 靠着 北斗星

a.找出每一行讀音的特點。

b.開火車讀——分組讀——男、女同學對讀--齊讀,並及時進行糾正。

2.這篇課文有幾小節?(6小節)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出示投影: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的事。(板書:張衡)

四、學習第六段。

1.出示張衡掛圖,告訴小朋友這就是張衡的圖像。他是什麼時候的人?又是什麼樣的一個人?默讀第六節找出來。

2.討論;

a.張衡是什麼時候的人?(板書:漢朝)讀一讀,告訴學生漢朝是我國古時候的一個朝代,離現在已有兩千多年了。

b.他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板書:著名的天文學家)讀一讀。

c.天文學家是研究什麼的?

d.誰給“著名”找個近義詞?(有名、出名)看76頁的插圖,告訴學生渾天儀是張衡發明的,可以觀察天上日月星辰運動的;地動儀是張衡創造的世界上最早預報地震、測定地震方向的,看來張衡確實是一個著名的天文學家。(指着板書説)

e.用“著名”説一句話。

3.看着板書,用“張衡、漢朝、著名的天文學家”説一句話(不同順序)。

4.張衡為什麼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呢?(板書;刻苦鑽研)理解這個詞的意思。

5.用“因為……長大後……,所以……”和“張衡成了……是因為……”的句式説話。

6.課文是怎麼寫的?齊讀最後一節。

五、學習第一段。

1.長大後的張衡刻苦鑽研,小時候的他又是怎麼樣的?聽教師配樂朗讀第一節。

2.這一節有幾句?齊讀第一句,説説你知道了什麼。(出示句子:晚上,天空中有無數的星星)

3.天上有無數星星,書上是怎麼寫星星的?(出示句子,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裏。)

4.教學“珍珠”,為什麼都是“王”字旁?“珍珠”是怎麼樣的?這裏“珍珠“指什麼?可見星星是怎樣的?

5.“碧玉盤”是怎樣的?這“碧玉盤”指什麼?

6.在碧玉盤似的天空中撒着無數的、像珍珠一樣的星星,你覺得這夜空怎麼樣?

7.比較剛才出示的兩句話並指導朗讀。

8.小張衡看到這麼美的夜空會怎麼樣呢?(板書;喜歡)他又是怎麼去數星星的?(齊讀二、三兩句)

9.圈出動詞,(板書:坐、靠、仰、指、數)讀一讀“靠”,上下結構。(出示:告靠)全班小朋友做動作,“向左靠,向右——,向後——”,“仰”,左中右結構的字。做做“仰”的動作。“指”用什麼指?所以“才”——一個學生上來表演張衡數星星,老師當奶奶。——全班小朋友按這幾個動作數星星。

10.小張衡數星星的樣子是這樣的',他又是怎樣去數的呢?(出示: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教師範讀這一句。

11.老師為什麼讀得這麼慢?(“,“停頓時間長,説明張衡數星星時很慢。)

12.為什麼這麼慢?(天上的星星多,一閃一閃)還有呢?(出示句子: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裏。)

13.“撒”是什麼意思?(教師演示;把珍珠撒在盤子裏,並用幻燈打出)撒下去的珍珠分佈怎樣?(有多有少,有密有疏,不均勻)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盤裏,可見星星在天空中的分佈也是這樣的,你們説好數不好數?難不難?下面一起來數星星,談談有什麼感覺?(教師用幻燈打出滿天的星星,讓學生看天花板上的星星數)

14.你們數了多少顆?小張衡呢?這“一直”是什麼意思?(板書;一直)你們數了幾十顆就覺得眼花繚亂,手痠了,脖子酸了,頭也仰疼了,可小張衡卻連續數了幾百顆,他會更加怎樣?説明張衡數星星是多麼的……(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認真)指導朗讀這一句。

15.誰能看着這幅圖(出示張衡數星星圖),把張衡數星星的情景説出來?(評議)

16.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配樂)。

六、小結過渡。

教師敍述:多少個夜晚,小張衡就是這樣仔細、耐心、認真、刻苦地數星星。奶奶見了,説他傻,他真傻嗎?(板書:……)爺爺見了,又是怎麼説的?(板書:……)張衡又是怎樣

數星星的?(板書:……)長大後的張衡刻苦鑽研,小時候的張衡是不是也這樣呢?(板書:}→?)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七、鞏固字詞。

1.卡片認讀。

2,做課堂練習並加以訂正。

(1)利用熟字記生字。

①“迎”去掉換上就是“仰”

②“都”去掉換上就是“著”

(2)加一加,記生字。

+——漢

+——研

(3)猜一猜,記生字。

①人字下面藏三撇,王字站左邊。

②非非一口咬掉牛尾巴。。

3.書寫指導。

4.遊戲;攀高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ngxuan/4j4x7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