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通用18篇)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通用18篇)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1

一、情況分析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通用18篇)

一(1)班有學生47人。全部進入學前班,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因為學前班學生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強養成教育。學生們都活潑可愛,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整體上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

二、目的要求

這一冊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熟練的數出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名稱,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減法;會解決一些實

問題。

3、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

方形、三角形。

4、初步認識鐘面,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

1、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

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 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 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數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 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 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 關係。

四、教學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儘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 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

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 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五、教學安排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2

一、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餐廳裏的數學問題8課時

第二單元:遊樂園裏的數學問題14課時

第三單元:市場裏的數9課時

第四單元:商店裏的計算12課時

第五單元:教室裏的測量5課時

第六單元:總複習6課時

課時數共54課時

二、學生情況簡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學生,我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學會數學思考,學會解決問題。

三、本冊教材目標分析:

(一)知識和技能

1、知道乘法的含義,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知道乘法口訣是怎樣得來的,熟記1~4的30句乘法口訣。

2、熟練地掌握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10和幾個1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熟練地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會計算乘加、乘減式題。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愛護人民幣。

5、在實踐活動中,體會釐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釐米。

6、用劃正的方法整理數據,將數據填入表格中,通過塗色等活動製作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二)數學思考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的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三)解決問題

1、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聯繫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身邊的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現並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形成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瞭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4、有初步的經過思考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有初步的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學習數學知識的體驗。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知道乘法的含義,熟記1~4的30句乘法口訣。

2、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10和幾個1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熟練地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會計算乘加、乘減式題。

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研讀教材,抓住重難點,設計的活動要有利於突破重難點。

3、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創設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4、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多與後進生談話,關注他們的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輔導和表揚,樹立他們學習興趣的願望。

5、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作業分層設計。

6、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7、作好組內教研,交流教學心得。

六、課時安排

第二學期教學進度表

周次時間授課內容課時

12.9—2.13餐廳裏的數學問題、20以內退位減法(一)5課時

22.16—2.20xx以內退位減法(二)、練一練一、練一練二5課時

32.23—2.27加法和減法、練一練三、整理與應用一、智慧樂園5課時

43.2—3.6遊樂園裏的數學問題、認識乘法、2的乘法口訣、練一練四5課時

53.9—3.13100以內的數(一)、兩位數加一位數、練一練五、3的乘法口訣5課時

63.16—3.203.16—3.205課時

73.23—3.27練一練八、整理與應用二、智慧樂園二認識、100與整十數5課時

83.30—4.3100以內的數(二)、找規律填數、比較數的大小、練一練九5課時

94.6—4.10不進位加法、不退位減法、練一練十、整理與應用三5課時

104.13—4.17商店裏的計算、認識人民幣、幾元幾角、進位加法(一)5課時

114.20—4.24練一練十一、練一練十二、退位減法(一)、練一練十三5課時

124.27—5.1練一練十四、乘減、練一練十五5課時

135.4—5.8整理與應用四、智慧樂園三、教室裏的測量5課時

145.11—5.15認識釐米、量長度、認識米、練一練十六5課時

155.18—5.22智慧樂園四、總複習5課時

165.25—5.29總複習5課時

176.1—6.5總複習5課時

186.8—6.12期末複習5課時

196.15—6.19期末複習5課時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國小數學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

教學目標:

1、認識鐘錶的組成部分,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的數字。

2、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並知道並會書寫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3、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認識鐘面,正確讀寫鐘面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鍾、學具鍾、實物展示平台及相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創設情境

師:老師聽説大家愛動腦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

猜謎語: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滴噠噠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和鐘錶交朋友,進一步“認識鐘錶”。

(板書課題:認識鐘錶)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㈠認識鐘面

⒈觀察鐘面

師:既然是交朋友,你想不想了解一下鐘錶家族有哪些成員呢?(課件出示各種鐘錶圖)以上都是鐘錶家族的成員,漂亮嗎?你們願意和他們交朋友嗎?

鐘錶不光有漂亮的外表,他的鐘面上還有許多豐富的知識呢?想知道嗎?

學生拿出實物鍾,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通過比一比、撥一撥、説一説,看鐘面上有些什麼,相互説一説。

2、認識鐘面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認真。現在請同學們放下手中的小鬧錶,看看我的超級大鐘面。誰願意給同學們介紹一下,這個鐘面上都有些什麼呢?

學生進行彙報。

a、有兩根指針,又長又細的是分針,又短又粗的是時針,最細最長的是秒針。

b、有從1到12共12個數。

c、12個數把鐘面分成了12個相等的大格。

師:怎樣區分時針、分針和秒針呢?這三個指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轉動的呢?

生:按1、2、3、4、……12的順序轉動的。(教師出示轉動的鐘表)

師:你想體驗一下這幾個指針是怎麼轉動的嗎?請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你的小鬧鐘。

[意圖: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放手讓學生比一比、撥一撥、説一説,既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慾望,又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意識,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㈡認識鐘面上整時

1、師:關於鐘面上的知識,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那我們到菲菲家看一看,現在是幾時?鐘面上的分針、時針分別指向數字幾呢?

生:7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7。

2、師: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了,我們再到菲菲家看看是什麼時刻了?分針、時針各指向數字幾呢?

生:8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8。

師:8時了,菲菲還不起牀,你想對她説什麼?(學生提意見)

3、鞏固1:小朋友真能幹,老師這裏有幾個時刻,(出91頁的幾個鐘面),你能讀出來嗎?和你的同桌説説。

學生相互説説,彙報訂正。

師:像10時、3時、12時,這些都是整時,怎麼表示這些整時的時刻呢?(教師示範其中的一個:幾時就寫數字“幾”,後面在寫漢字“時”)

學生觀察、體會寫法,然後試着用這種方法寫剩下幾個鐘面的時刻,最後評一評。

師:觀察這幾個整時時刻的鐘面,你發現分針都指向數字幾呢?你能用一句話説説看整時的方法嗎?

學生小組議一議,總結出: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教師説明:平時我們所説的“幾點”是口頭語,正確的書面用語是“幾時”。

4、鞏固2:你會看整時了嗎?老師考考你。

師生一起活動,教師撥鍾,學生説時刻。

5、鞏固3:你想不想親自撥一撥小鬧鐘?

教師撥時刻,學生撥鍾。

㈢認識電子錶上的整時

師:大家學的真好!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一種表你見過嗎?(課件出示)那就是電子錶。課件出示7:00。生説出7時。你會看這樣的表嗎?生説出前面是7就是7時。師:對是7時,就寫7。後面兩個點,最後2個0。師生同説6、8時的寫法。

2、小朋友觀察得很仔細,你在哪裏見過這種時間?電子錶是怎樣顯示整時時刻的呢?

師:這是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法,叫電子表示法

3、你能用這種方法表示其他時刻嗎?

師用91頁的鐘面圖舉例子寫一個,讓學生試着用這種方法寫剩下的幾個。幾個學生板演,最後訂正並評一評。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既然大家都認識整時了,我們來一起看一看小東的一天吧!

早晨刷牙7時,上課8時,做操10時,吃午飯12時,看電視6時,晚上睡覺9時。讓生先做在課本上,然後再看課件回答。

2、師:你們真是太能幹了,老師決定要為難你們一下,看誰被老師難倒了!出示第一個圖片,看一看時間,並説他們在做什麼。

再出示第二副圖片説一説。最後問。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説一説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2、你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4

一 、教學內容。

1. 認識圖形一。

2. 分類與比較。

3. 10以內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4. 11~20各數的認識。

5. 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二.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 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1. 使學生初步認識=、>、”、“ 、<三種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和減法的含義,直觀地瞭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與減法的關係,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表達式題。

5、使學生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圖文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註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能看實物或直觀圖口述題意,簡單的講述和與求剩餘的數量關係。

6、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這些圖形有初步的瞭解。

7、結合主題圖和插圖及有關資料,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做題,正確計算,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六、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購物等活動,體驗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

2.在具體的購物情境中進行簡單的計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實際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4.培養學生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具體的購物情境中進行簡單的計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實際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教學方法:

分析法、合作交流法

教學手段:

主題圖

教學流程:

今天這節數學課呀,我們的好朋友小淘氣也來了,請看。(課件出示:我是小淘氣,我要和大家一起到小精靈購物廣場去買東西,你們願意嗎?出示第72頁的圖。)

活動一:

(1)小朋友,這裏的東西可真多,老師都看得有點眼花繚亂了,這裏有你需要的東西嗎?你需要什麼東西?買這些東西一共要用多少錢呢?

(學生説,教師板書價錢,並且注意指導他們對計算過程的思考,提示大家,相同的單位相加,即元和元加,角和角加。)

(2)該怎樣付錢呢?請小朋友拿出你們準備好的錢來試一試。

還有不同的付錢方法嗎?

(3)小組內討論,互相説説自己要什麼東西,一共要用多少錢?並且付錢。

(4)剛才在購物廣場買東西的時候,大家表現得非常好,小淘氣心裏非常高興,他現在給大家出了6道題想考考大家,看誰寫得又對又快。請打開課本第72頁填一填。

填空後大家對題,並且注意糾正錯誤。

活動二:

兒童節就要到了,小淘氣要到遊樂場去玩,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一段錄像,內容是小朋友們在遊樂場玩的歡快場面。)

碰碰車13元,跳跳房9元5角,空中飛人15元5角,抬花轎7元,小朋友,如果你有20元錢,你想做哪些遊戲呢?你的錢夠花嗎?

(學生先討論,然後再彙報。教師注意提醒學生20元錢的限度。)

活動三:

(1)小朋友們,小淘氣有一個新的想法想要告訴大家,你們想知道嗎? 他想讓每個小組的小朋友合夥開一個百貨店,你們願意嗎?那麼要想開百貨店都需要什麼呢?

請大家討論一下,給自己的店起個什麼名字?再選出一個售貨員。

咱們的貨物就在課桌鬥裏,請你們拿出來吧。

店名有了,售貨員有了,貨物也有了,萬事俱備,咱們開張吧!請大家輪流當顧客,用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售貨員和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看他付的錢對不對。

(2)小朋友,我們到蘭貓專賣店去看看吧,你買了什麼東西?一共花了多少錢?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數與代數

1、經歷數物體個數的活動,認識20以內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知道幾和第幾;認識數0,知道一個物體也沒有要用0表示,直尺上刻度的起點是0,知道0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應用;結合計數器初步認識個位、十位,初步知道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個位上的幾表示幾個一,知道10個一是1個十;認識符號=、>、”、“<”和“=”,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2、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5、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採取相應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操作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7

一、單元教學內容:第六單元100以內的加減法

二、單元教材分析:

100以內的加減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數學知識,是生活數學的最好體現,它的學習對學生學習多位數加減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礎,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心算。因此這一單元的教學是全冊的重點,這部分知識的掌握對以後的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生直接影響,不僅有利於學生在用數學中進一步領會加減法的含義,而且還可以為今後發現和解決稍複雜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本單元的計算按難易程度分三段編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各節中教學內容的編排大體分為三個層次:一、以實際情境提供計算題,並呈現多種計算方法,二、讓學生動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離直觀手段,讓學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數。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提出有關計算問題,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繫。教學過程中,由動手操作,觀察、交流依靠動手和實物思考到脱離實物思考,遵循了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有利於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教學中以具體事物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動手操作促進學生理解知識,利用小組合作交流與獨立思考的方法內化知識,促進思維的發展。

組織好學生的練習,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講究練習的形式。

2、要突出難點,講究實效。

3、多進行口頭練習。

4、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單元教學要求:

1、使學生會口算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是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3、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計算,培養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

四、單元教學重、難點:

(1)10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教學是本單元的重點

(2)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和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計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

五、解決重難點的策略:

(1)創設情境,給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空間。

(2)運用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加減的計算方法。

六、單元課時安排:

1、整十數加、減整十數………………………3課時左右

2、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4課時左右

3、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6課時左右

4、整理和複習…………………………………2課時左右

課題: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

教學內容:課本第62頁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使學生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算理。

2、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3、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退位。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掌握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方法。

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操作使學生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算理。

教具準備:

1、例2聯歡會場景

2、學生準備4捆小棒,每捆10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口算。(黑板或卡片)

20+4032+1040+4856+30

42+75+234+648+51

2、小結:上節課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方法,同學們掌握得不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導入新課。

教師:(課件出示聯歡會場景圖)顯示幾個小朋友把純淨水搬來放在桌子上。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我們班要召開聯歡會,老師想給每一位同學準備一瓶純淨水。如果我們班有33人,買回一箱只有24瓶,不夠分,老師另外又買了9瓶,現在一共有多少瓶?夠不夠分給同學們?請大家列式。

學生出示算式:24+9

2、動手動腦,探求方法。

教師:24+9這道題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大家兩人一小組用擺小棒的方法想一想24+9該怎樣計算?[根據算式擺小棒]

學生:動手操作後,請個別小組上來彙報操作過程和計算的結果。(投影)

(1)點數法。

生1:我們利用點數小棒的方法:24根,25根~~~33根。

生2:我們利用點數數字的方法:24、25、26、~~~33。

(2)湊整十法。

生1:把9根小棒分成6和3根,拿出6根與2捆4根湊成2捆10根小棒,可將10根捆成1捆,也就是3捆。再加上剩下的3根,一共是3捆3根,即33根。

生2:先算24+6=30,再算30+3=33。

學生彙報,教師同時板書:24+9=33

教師指名説説此種計算方法。

小結:先將兩位數湊成整十數,再跟剩下的數相加。

(3)進位加法。

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課件設計有把4根和9根合在一起,並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的動作。

學生彙報,教師同時板書:24+9=33

教師指名説説此種計算方法。

小結:先拿個位數相加,得出結果,再跟整十數相加。

4.嘗試。(課件)

(1)出示“做一做”中的3道題。

教師:獨立計算後,與你的同桌結隊,用你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説出任一題的計算過程。

(2)交流:請學困生説一説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5.小結。

根據學生髮言,給學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後小結:進行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可以先算幾加幾,加得的數和原來的整十數相加;也可以先把兩位數湊成整十數,再加餘下的數。

(兒歌:兩位數加一位數,先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練習:出示“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完成,允許有困難的學生和同學討論。並説一説自己是怎麼計算的。

2、練習十一第5題。讓學一按上下兩題一組進行計算。引導學生髮現:上面一題材的計算正好與下面一題先算幾加幾完全相同。幫助學生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3、練習十一第6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後,引導學生觀察,説一説發現了什麼。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學習到了什麼?

如何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學生説計算方法。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8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x)班的數學教學工作。一(x)班有62人。由於剛剛跨入國小校門,年也紀小,課堂上很難坐住,喜歡在課堂上講話、做小動作等。相信經過我們大家地努力孩子們肯定會有很大進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七個單元:

1、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一);

2、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二);

3、分一分、認識物體;

4、11-20各數的認識;

5、20以內的進位加法;

6、20以內的退位減法;

7、總複習。

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瞭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等符號的意義的理解,並會用這些符號表示10以內的數的大小;經歷比高矮、比輕重、比長短等實踐操作或數學思考活動,體驗“比”的方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並在描述或傾聽各自思考過程的交流中,體會學會有條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學會傾聽的重要性。

3、第三單元《加減法〈一〉》。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10以內的加減算式,並加以解釋和應用的過程,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初步感受加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能正確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掌握10以內數的分解與合成的技能;通過整理加、減法算式,並探索其間規律性的活動,培養與發展數感。

4、第七單元《加減法〈二〉》。經歷表示11——20的數的具體操作及其概括過程,初步體會用十進制記數的位值原理,會數、讀、寫20日內數,掌握它們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結合解決問題的活動,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性,學會20以內的進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5、第八單元《認識鐘錶》。結合日常作息時間,學會認讀鐘面上表示整時、半時的時刻,瞭解記時的書寫方法,並會用“快幾時了”或“剛過幾時”等詞語描述時間,經歷簡單而熟悉的操作活動,體驗時間的長短,培養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 空間與圖形

1、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結合生動有趣的情境或活動,體會前、後、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回用前、後、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2、第六單元《認識物體》。通過對實物和模型的觀察、操作、分類等活動,獲得對簡單幾何體的直觀經驗,能直觀辨認它們的形狀是長方形、正方形、圓柱或球,能直觀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圓柱或球等立體圖形。

(三) 統計與概率

1、第四單元《分類》。結合日常生活中必須進行的'分類活動,感受分類的必要性,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排列和分類,並在這些活動中體驗活動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2、第九單元《統計》。根據簡單的 ÷現實的 問題進行統計活動÷經歷數據的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 全過程,感受統計的 必要性;結合實例,認識統計表和形象統計圖,會填補相應當圖標;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 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 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的正文和習題中提供了許多適合一年級國小生的實踐活動或小調查。例如:

1、 找一找,説一説。“我找3個比我高的人”“我找2個和我同歲的人”“我找……”

2、 説一説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 説一説你在生活中發現的加法問題。

4、 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間,向同伴説一説你是怎樣整理的。

5、 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圖書是怎麼分類的,並與同伴説一説。

6、 調查太陽剛升起,大約是幾時?太陽剛落下,大約是幾時?調查你們班每個小組男生、女生人數,並試着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7、 調查你們班10名同學的上學情況。(1)乘車上學,還是步行上學?(2)結伴走還是單獨走?等等

學生經歷上述觀察、調查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中的作用。

三、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

(一)20以內數的認識

20以內的數的認識分三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單元,認識10以內的數的意義,第二單元,認識10以內的數的大小。這兩個單元對後繼的數的認識有遷移作用;這部分教材編寫的突出特點是結合生動具體的情境,通過觀察、記數、操作等教學活動,來呈現學習內容,讓學生從中體驗數的意義,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對數的理解力。

(二)加減法的處理

1、不以10以內數的合成與分解作為學習加減法的邏輯起點,直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把學習加減計算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結合起來,讓學生親身經歷從問題情境抽象出加減算式加以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理解加減運算的意義和應用價值。

2、10以內的數的組成和分解雖然不再被作為10以內的加減法的邏輯起點,但它仍是熟練的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的有效手段。事實上,10以內數的合成分解與10以內數的加減法只存在描述數量關係的形式上的差異,並無本質的區別。因此,教材不但沒有削弱對數可分可合的認識,而且還創設了豐富多彩的問題或遊戲活動,不斷強化數的分解與組成的意識。

3、加減法學習內容的編排有分有合,加減法的提前混編。加減法提前混編的優點有:一是從一個問題情境即能提出加法問題,也能提出減法問題,這樣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二是有助於學生體會加法與減法存在某種關係,從不同角度揭示相同的數量關係。三是從心理學角度看,加減編後學習內容更富有變化和挑戰,不至於因為內容單一而枯燥乏味。

4、體現算法的多樣化,,給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算法與交流各自算法的時間和空間。

(三)空間與圖形的安排

1、確定物體的位置與順序是建立空間觀念的一項基本內容,確定位置與順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會用前、後、上、下、左、右等詞語進行描述。

2、認識物體的形狀和大小,也是建立空間觀念的基本內容。第六單元所認識的是四種最常見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和球。

(五) 分類與統計的編排

分類的經驗不僅是進行統計活動的必要基礎,教學概念的學習本質上也是一種分類的行為,所以認識物體始於對物體分類。

四、本冊教材的教學建議

(一)數學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數學教學必須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和數學接受能力。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的教學應有實際背景,利用學生的經驗,使用學生可以接受的語言,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通過探索和考察數學概念得出含義,使學生有機會討論他們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為了避免小組學習流於形式,就必須用心培養學生交流技能。交流既有信息輸出,也有信息輸入,所以加談、傾聽、閲讀、書寫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對數學而言,交流還應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緊扣數學活動的目的設計安排活動

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的教學,每一個教學活動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而活動本身有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和過程。

(四)做練習、寫作業是數學課堂教學中鞏固知識、習得技能的必要環節

五、教材的評價建議

(一)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

要結合學習數學的過程評價學生對數學概念知識的理解。學生只有理解了數學概念和它們的意義或解釋,他們才能理解數學、有意義的“做數學”。

(二)重視對學生初步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對解決問題的評價,首先應注意評價學生對問題的描述,即怎樣把情境圖呈現的問題,用口頭語言完整地描述出來。

(三)重視對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的評價

對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的評價,主要通過課堂觀察來收集有關的信息,象他們參與班級討論中,試圖解決問題中,獨立或小組學習中,無時不在顯示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情感與態度,能看出是否有信心,是否有興趣,是否樂於探究,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好奇心,誰敢於質疑。

六、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20以內數的加減法和比大小以及有關計算的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物體的認識,位置與順序以及時間的認識。

七、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日 期 教 學 內 容 課 時 備 注

1 9.5—9.9 生活中的數(5) 5

2 9.12—9.16 生活中的數(3)、比較(2) 5

3 9.19—9.23 比較(5) 5

4 9.26—9.30 比較(1)、加減法(一)(4) 5

5 10.3—10.7 加減法(一)(2) 2 國慶放假

6 10.10—10.14 加減法(一)(5) 5

7 10.17—10.21 加減法(一)(5) 5

8 10.24—10.28 加減法(一)(5) 5

9 10.31—11.4 大家來鍛鍊(1)、分類(3)、位置(1)期會考試 5

10 11.7—11.11 位置與順序(5) 5

11 11.14—11.18 認識物體(3)、加減法(二)(2) 5

12 11.21—11.25 加減法(二)(5) 5

13 11.28—12.2 加減法(二)(5) 5

14 12.5—12.9 加減法(二)(5) 5

15 12.12—12.16 認識鐘錶(2)、統計(2) 4

16 12.19—12.23 迎新年(1)、總複習(4) 5

17 12.26—12.30 總複習(3) 5

18 1.2—1.6 期末評價

19 1.9—1.13 期末評價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會用代數式表示簡單問題中的數量關係,並能利用去括號、合併同類項等法則驗證所探索的規律。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分析、總結等一系列過程,經歷探索數量關係、運用符號表示規律、運算驗證規律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思考、猜想等過程,體驗數學活動是充滿着探索性和創造性的過程,通過合作交流,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會探索數量關係,運用符號表示規律。

難點:學會從不同角度探索數量關係表示規律。

三、教學方法:

教師引導式與學生探究、合作交流式相結合的方法。

四、教學用具:

日曆、粉筆、黑板、多媒體等。

五、教學過程:

1、新課引入

小時侯我們都玩過搭積木的遊戲,今天我們不妨重拾童年趣事,利用手中的火柴棒搭建一些常見的圖形,探索規律。

2、合作交流,探索規律:

活動一:探索常見圖形的規律,用火柴棒按下圖的方式搭三角形

⑴填寫下表:

⑵照這樣的規律搭建下去,搭n個這樣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注意引導學生概括探索規律的一般步驟:

尋找數量關係;

用代數式表示規律

驗證規律。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10

一、 工作總目標

我即將開始為期一個學期的支教學習工作,在此,我計劃瞭如下的支教計劃。希望能使這段時間內的支教實習工作更有效率,計劃性和目的性。

1、服從支教學校的安排,積極參與學校教育工作之中。

2、與同期支教老師齊心協力、互相幫助。與指導老師溝通交流,盡全力的幫助集體,學校。

3、温柔可親、有耐心的對待學生,主動融入到學生當中,學會理解他們,幫助他們。

4、對待支教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希望能認真對待每一天的工作,每一天都能善於自省和進步!

二、教材簡析

我將任教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對教材的分析有助於我以後的教學,所以在此列出教材簡介。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

三、教學目標

1、熟練的數出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 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減法;會解決一些實問題。

3、 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 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5、 初步認識鐘面,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6、 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培養孩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五、具體工作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建構有關的數學知識。

(2)儘量選擇、設計現實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3)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4)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5)聯繫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視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建立數感。

3、計算教學應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4、根據兒童生活特點,從感性經驗出發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5、通過“用數學”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6、設計安排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注意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7、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方法應體現開放性和創造性。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儘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和信息。

8、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學具。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11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學生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預期的要求,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各種數學學習活動。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還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過程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們應該關注更多的是讓他們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下去,並逐步引導他們的思維想象、體驗所獲得的成功給予的喜悦。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共有9個單元,第一單元:南極小客人——100以內數的認識;第二單元:下雨了——學看鐘表;第三單元:農夫與牧童――方位與圖形;第四單元:綠色行動——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第五單元:小小存錢罐——人民幣的認識;第六單元:大海邊——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第七單元:阿福的新衣——釐米、米的認識;第八單元:我們的鞋碼——統計;第九單元:兒童樂園——總複習,另外還包括兩個數學廣場和兩個實踐活動——奇妙的回形針、小小信息員。

三、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100以內的數。並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

3、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4、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5、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6、在實踐活動中,體會釐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釐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7、在統計活動中,學會初步簡單數據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能完成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8、加深對百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方法、圖形與統計等知識的理解。

9、在實踐活動中,初步瞭解收集、整理數學信息的渠道與方法。

四、教學措施

1、實現多維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把握課標的理念,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維度確立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能將教學的眼光僅定位在知識與技能等顯性目標上。

2、教學過程要體現活動性。

教師要注意創設生動有趣的數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技能,體會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3、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學中要注意改變由教師為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現象,努力激發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覺主動地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的意識。

4、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由於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師要在保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和個性差異,允許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使全體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教學時,就同一問題情境,允許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要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在自主練習時要為學生提供難易、數量不同的題目,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的完成,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限度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潛能。

5、教師應創造性地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根據新的課程理念,教師不能只成為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教師更應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雖然本教材已構建成以教科書為核心,以教師教學用書、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音像資料和教輔讀物為輔助的立體化的課程教材體系,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但教師還需因人、因地、因時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內外課程資源。

6、實施多元化的評價。

加強評價的改革,探索多元化的評價。即評價目標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內容多元、評價方式多樣。注重過程性評價,要將評價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使評價成為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12

一、學生概況

一(1)本班現共有學生46人,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到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的、操作的學習內容孩子們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少數孩子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們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地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學生,我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孩子們已經基本形成的學習數學的興趣,並逐步引導學生學會數學思考,學會解決問題。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安排7個單元。

數與代數領域:

安排五個單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認數,一個單元,即第三單元認識100以內的數;第二部分是計算,三個單元,即第一單元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四、六單元教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在這兩個單元裏還要教學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第三部分是常見的量,一個單元,即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本冊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與原教材相比在內容編排上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把原一年級上冊教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放到本冊作為第一單元,把原二年級上冊教學的兩位數的加、減筆算提到本冊,把原一年級下冊教學的乘法的初步認識和1~6的乘法口訣兩個單元推到二年級上冊。這次調整是在對實驗區實驗狀況進行認真調查、廣泛聽取實驗教師意見並作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調整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與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不宜同步進行。兩種算法的思路不同,加、減交叉安排不利於學生掌握加法思路和減法思路,在加法不熟練的情況下,也難以利用加減的互逆關係進行想加算減的思考。所以把原來一年級上冊安排的20以內加減法的一個單元分為兩個單元。又考慮到許多學前教學薄弱的地區在一年級上學期教學任務太重,需要對學生進行課堂常規、自主學習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把20以內的退位減法推遲教學。二是兩位數的加減筆算與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有着密切的聯繫,口算時對算理產生的感悟可以順利地遷移到筆算中去,所以把不進位、不退位的口算和筆算編排在一個單元裏,把進位和退位的有關口算和筆算編排在另一個單元裏,這是一種合適的整合。三是雖然用口訣計算乘法比兩位數的加減筆算容易,但一年級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確有困難,所以推遲教學。

空間與圖形領域:

安排一個單元,即第三單元認識圖形,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遵照兒童觀察物體由整體到部分,由粗略到細微的認知規律,在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之後認識基本的平面圖形是恰當的。

最後一個單元安排期末複習。本冊教材還安排了三次實踐活動,分別是“我們認識的數”“小小商店”。主要是讓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培養應用意識、合作意識,獲得數學活動的積極情感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認識計數單位,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

(二)數學思考方面

在認識100以內數的含義、探索100以內數的組成方法、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以及用100以內的數描述日常生活現象等活動中,培養初步的數感,發展初步的抽象思維。

在探索10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有條理、有根據地進行思考的重要性;通過相應的口算和筆算的練習,提高進行加、減運算的能力。

在藉助相關物體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在擺圖形、圍圖形、折圖形、畫圖形以及拼圖形等活動中,發展初步的形象思維,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13

一、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結合計算教學,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於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

“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而且也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關注每一個學生在情感態度、思維能力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

2、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重視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4、結合教學內容,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5、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6、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教學進度表

(一)、認識圖形(二)(6課時)第一週

(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18課時)第二週至第四周

例1……4課時左右

例2……7課時左右

例3……4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3課時左右

(三)、分類與整理(4課時)第五週

(四)、100以內數的認識(15課時)第五週至第七週

數數數的組成……4課時左右

讀數寫數……4課時左右

數的順序比較大……5課時左右

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1課時左右

擺一擺,想一想……1課時

(五)、人民幣的認識(5課時)第八週

認識人民幣……2課時

簡單的計算……3課時

(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30課時)第九周至第十三週

1.整十數加、減整十數……6課時左右

2.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8課時左右

3.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12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4課時左右

(七)、認識時間(6課時)第十四周

小小店……1課時

(八)、找規律(6課時)第十五週

(九)、統計(6課時)第十六週

(十)、總複習(10課時)第十六週至第十九周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14

一、學生情況分析

雖然大部分入學前,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剛跨入國小,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總複習。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點。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單元后面都跟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很好的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樂園很好的體現主體性原則,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4、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5、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6、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7、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15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2)班、(4)班共有學生89人,男生有46人,女生有43人。

這些學生大部分是上過學前班的,他們天真可愛,活潑調皮,據學前班老師介紹,這些學生各方面的差異較大。有的活潑開朗,有的性格內向,還有個別學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開學初,經過和學生初步接觸瞭解,這些學生由於常規訓練少,常規知識還得加強訓練,他們還像在學前班一樣沒有任何約束,想來就來,要走就走,上課時亂走亂動。

本學期施行的實驗教材,主要是開拓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因此,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立體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體活動。

三、教學重、難點

這一冊的教學重點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四、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會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16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經過上一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其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發現學生們自覺性較差,上課有小部分同學不注意聽講,口算時比較馬虎,課下不能及時完成作業,但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小部分學生成績較差,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統一規範課堂常規,及時補差,使整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等。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二、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17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全班學生入學不久,這些孩子都聰明活潑,調皮可愛,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於形成的初步時期,有很強的可塑性。對於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瞭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學習更説不上什麼“勤奮、鑽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還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但一年級孩子學習習慣正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在本學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我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建設良好的班集體作為主要目標。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基於兒童數數的經驗,結合具體的情景認識10以內的數的意義,會認、會讀、會寫0——10的數,會用它們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初步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初步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第二單元《比較》。通過比較具體數量多少的數學活動,獲得對“>、<",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五、改進教法提高教學質量的設想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合集 篇18

單元教學內容:認識物體和圖形(第32頁―第37頁)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和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初步認識。由於在現實中學生直接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所以把立體圖形的認識放在平面圖形之前,這是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的。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知識可以按三個層次進行:知識的引入―――知識的教學―――知識的應用,符合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在知識的引入和運用上,要注意體現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和生活化。在這部分知識中,應考慮到學生認識事物都有一個從形象――表象――抽象的過程,所以對於每一種圖形,都要按三個層次進行:從實物引入――抽象為一般模型――給出圖形名稱。最後,讓學生説出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分別是這四種立體圖形,使學生嘗試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描述所處的生活空間,體現了數學的應用性。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知識要求充分利用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係來引入平面圖形,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同時,本單元的活動設計具有開放性,可以滿足不同特點學生的需要。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與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通過、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和特徵。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和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5、在愉悦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單元教學重、難點: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法:直觀教學、快樂教學、合作交流、聯想遷移。

學法:操作法、小組合作學習、想像

單元課時安排:2課時

1、認識立體圖形.......................................1課時

2、認識平面圖形.......................................1課時

NO:1

教學內容:認識立體圖形(第32頁)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36頁的第2題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和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徵,會辨認這幾種弄清形狀的物體和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圖形卡片

學具準備:各種形狀的實物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情

1、説學具:

(1)師:同學們,瞧誰來了?(出示課件:帶音樂的機器人)

(2)生:對!機器人想和我們共同學習,還給每個小組的小朋友帶來了一籃禮物,想知道有什麼禮物嗎?趕快打開看看,你認識什麼,就給組裏的小朋友説什麼,每個人都説説。(學生以組為單位説出禮物名稱)

(3)彙報:哪個勇敢的小朋友能大聲説説你們的禮物?其他小朋友仔細聽,看看你們有不同的嗎?(組內小朋友輪流説學具)

2、提要求:這麼多學具中,你們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嗎?四個小朋友共同試試看。二、操作感知A:分―――提示概念

(1)活動:按教師提的要求,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

(2)彙報: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説一説你是怎麼分的?師:他們是這樣分的,和你們一樣嗎?(其他同學進行補充)

(3)揭示概念師:每種物體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麼嗎?教師根據學生所説在電腦分出的各類實物中出示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

(4)活動教師板書:球問:請你高高舉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對了嗎?放回學具籃中,依次出現:圓柱、正方體、長方體(長方體不放回籃中)B:摸―――感知長方體a:感知長方體

(1)活動: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手中的長方體,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先和組裏的小朋友説一説。

(2)彙報:師:誰能用最大的聲音大家,你現在覺得長方體是什麼樣子?你是怎麼感覺到的?(學生口答)b:感知正方體、圓柱、球①活動: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現在你還想認識什麼的物體,就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再給同組的小朋友説説心中的感受。②彙報:學生仿照長方體的彙報,依次説:正方體:方方的,6個面,稜,頂點,不能滾動圓柱:上下一樣粗,圓的,能滾動球:光光的,能滾動學生每彙報完一種物體的特徵,老師:請不是拿這種物體的小朋友趕快找一個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c:比較①電腦出示第33頁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圖師:看了叮噹帶來的這幅圖: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大家嗎?(學生討論)②電腦出示圓和球的滾動圖師:圓柱和球能滾動,但它們滾動的一樣嗎?d:形成表象師:去掉長方體的花外衣,你還認識它嗎?(電腦依次演示,將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長方體.........(依次分四種圖形)一樣嗎?e: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物體(板書:認識物體)它們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f:聯繫實際説一説在你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這樣的。三、活動1、數一數(電腦出示)數一數剛才的機器人分別用了多少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學生可以獨立地數,也可以自由組合)

2、搭學具

(1)活動:看看你們組的學具,説説準備搭個什麼?然後再分工,由誰來搭,誰來傳遞,誰來講解。討論好了,就用你們的、智慧和靈巧的雙手開始工作吧!(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

(2)各小組彙報: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不僅認識了各種形狀的物體,還用它們裝扮了我們的生活。五、課後作業P36頁的第2題學情預測與反思學情預測與反思預測:學生有可能會這樣分:把鞋盒、肥皂、藥盒、酸奶盒......放在一起;把魔方、積木......放在一起;把易拉罐、筆筒、鉛筆......放在一起;把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放在一起。預測:學生有可能説:我知道鞋盒、肥皂、藥盒、酸奶盒都叫長方體;我知道易拉罐、筆筒、鉛筆叫圓柱體;我知道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叫球體。預測:學生有可能説:

①長方體是長長的,我是看出來的。②長方體有6個面,我是數出來的。③我摸到長方體有“疙稜”④我摸到長方體這裏“尖尖的”⑤我覺得長方體不能滾動。預測:為什麼圓柱能滾,而長方體卻不能滾呢?學情預測與反思預測:學生有可能會搭成的有:城堡、火車、五角大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vvon6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