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精選20篇)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精選20篇)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1

教學目標: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精選20篇)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3、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運用電教媒體,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

教學難點:

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句話的意思。

一、出示課題

1、指名讀題。你覺得他讀的怎樣?評價:讀出顏色,讀出美。

2、文學大師筆下的白鷺很美,出示讚頌白鷺的詩句。“霜衣雪花青玉嘴,羣捕魚兒溪水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這是杜牧筆下的白鷺,你還知道哪些寫白鷺的詩句。

3、出示:漠漠水天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

怪生白鷺飛無數,水落灘生易取魚。——陸游

3、郭沫若筆下的白鷺也很美。請你認真的讀一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二、課文賞析

1、學生按要求讀課文。

2、組織交流

(1)、在作者的眼中,白鷺是什麼?

(2)、你是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白鷺是首精巧的詩的?

(3)、出示白鷺圖片讓學生欣賞白鷺的美像首精巧的詩。配樂

(4)、你能用朗讀來展現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嗎?

3、小結過渡:因為白鷺的顏色配合和諧、身段大小精巧,所以説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在作者的眼中它還是什麼呢?(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4、請同學們再次認真地讀讀課文6、7、8、9自然段,感受一下你的腦海中會浮現什麼樣的畫面?

5、學生按要求讀課文。

6、組織交流

(1)、第六節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什麼畫面?

(2)、出示畫面。請給起個名。(白鷺釣魚。白鷺垂釣)

(3)、第七節呢?出示畫面,能給起個名嗎?(白鷺極目遠眺、白鷺觀景、白鷺思鄉、白鷺……)

(4)、第八節呢?出示畫面,(我彷彿看到白鷺在低飛、白鷺低飛、白鷺在暮色中翱翔、白鷺飛翔。)

(5)、回想一下這三個自然段。白鷺垂釣,白鷺低飛,白鷺瞭望。想想你比較喜歡哪幅圖,為什麼?

(6)、放聲讀一讀你比較喜歡的那一自然段,看看哪些詞句讓你感覺很有味道。

(7)、引導感悟白鷺是首韻味無窮的詩。你喜歡哪幅圖?可以説説原因嗎?

A、釣魚圖

作者聯想豐富,用擬人的手法將捕魚的白鷺想象成在釣魚,以比喻的方法把整個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裏的畫,生動地描繪出白鷺在清水田裏覓食時的迷人景象,韻味十足。

B、瞭望圖:

師:什麼叫嗜好?

生:愛好;與眾不同的愛好

師:白鷺與眾不同的愛好是什麼?

師:假如這是一隻少年白鷺。他在瞭望什麼?

假如這是一隻妙齡白鷺,她在瞭望什麼?

假如這是一隻白鷺先生,他在瞭望什麼

假如這是一隻白鷺媽媽,她在瞭望什麼?

不同的白鷺瞭望的景觀不一樣。假如他不是在瞭望,他在幹嗎?

他會想幹嘛?

生自由發揮想象發言。

C、低飛圖

師:白鷺低飛。飛向哪裏,你們有品味,有欣賞,有獨到的見解。夕陽西下,忙完了一天的功課,放學回家的孩子,偶爾看到白鷺,會説什麼?

生:。。。。。。

師:幹完一天的農活正要回家的父親,看到後會説什麼?

生:。。。。。。

師:有人説白鷺不會唱歌是美中不足,你怎麼看?

生:。。。。。。

師:儘管白鷺的無聲會讓人覺得美中不足,但“無聲勝有聲”,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

三、總結課文

1、小結:不管是早晨、白天,還是黃昏,不管是白鷺覓食、棲息,還是飛行,白鷺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雖然它不會唱歌,但它那麼美,本身就是一首無聲的歌,怪不得作者那麼喜歡白鷺,要用詩一般的語言來讚美它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讓我們借用作者的語言,再一次來讚美一下白鷺,齊讀1、10節。

(出示1、10自然段的內容)

2、你還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讚美它?(學生説話訓練)

3、生活中有沒有哪些情景也充滿韻味?(竹濤聲聲;白鴿羣飛;日升日落……)

4、白鷺外形精巧,給人類美的享受;白鷺靜靜地“釣魚”、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飛行,高雅脱俗,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帶給人無比的快樂。

四、拓展深化

1、白鷺如詩,是一首……白鷺如畫,是一幅靈動的畫,白鷺如歌,是一首無言的歌,白鷺如舞,是多姿的舞,曼妙輕盈的舞。讓我們再看一眼美麗的白鷺。讓我們的心與之共舞。

2、出示一組白鷺的圖片

(多媒體出示一組白鷺的圖片,配以優雅的輕音樂。包括白鷺的外形圖、覓食圖、棲息圖、晚飛圖等。)

3、小練筆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感受到了,理解到了,欣賞到了白鷺的美,同時也領略到了大作家的文筆的魅力。你一定也想對白鷺唱一首讚歌吧?那麼,請拿起你的筆寫一首讚美白鷺的詩。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2

教學目標1.認識“鷺、嫌”等8個生字,會寫“素、宜” 等11個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個詞語。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3.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讚美之情,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本課通過對比的手法和從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的含義。教學難點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讚美之情,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認識“鷺、嫌”8個生字,會寫“素、宜” 11個字。掌握“精巧、配合”等詞語。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本課通過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的方法。教具準備課件,白鷺的圖片教學設計一、謎語引入,介紹資料。(出示課件2)1.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則謎語,這是一首古詩。“霜衣雪花青玉嘴,羣捕魚兒溪水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同學們知道是什麼嗎?對,是白鷺,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的白鷺(出示白鷺的圖片)今天我們就學習現代傑出文學家郭沫若的《白鷺》這篇課文,同學們知道郭沫若嗎?(板書:白鷺)2.展示交流有關郭沫若的資料。(出示課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中國現代傑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學。1918年開始新詩創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女神》。代表作有詩集《女神》、《星空》;劇本《屈原》、《蔡文姬》等。本文選自《郭沫若全集•文學篇》,寫於1942年10月31日。《白鷺》也作《鷺鷥》。白鷺就是鷺鷥,它是鷺的一種,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魚蝦等。3.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1.利用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自學生字詞。(出示課件4)2.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帶着以下問題默讀課文:(出示課件5)(1)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麼?它有什麼特點?(2)作者描繪了幾幅圖?分別給這幾幅圖取一個名字。(3)作者對白鷺是怎樣的情感?你能找出相應的句子嗎?(4)你能給課文分成幾部分?每部分的內容是什麼?四、交流自學成果,解決問題。師:這篇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麼?它有什麼特點?這個特點希望同學們用一個詞語總結出來。(板書:白鷺-----外形美) 作者描繪了幾幅圖?你分別給它們取了什麼名字?(板書:清田獨釣圖。(出示課件7)清晨望哨圖(出示課件8)黃昏低飛圖。(出示課件9)我們可以給課文分成幾部分?生給課文劃分段落,並概括段落大意。師總結:這篇散文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總體介紹白鷺的美。第二部分(2-10)從不同方面介紹白鷺的美。第三部分(11)總結全文,照應開頭,再次表達對白鷺的讚美之情。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白鷺,明白了白鷺的美,體會到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可以説,這一課是很有收穫的。六、佈置作業。1.掌握課後生字詞。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複習生字,複習課文的主要內容。2.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明白作者的情感。3. 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讚美之情,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具準備 課件教學設計一、複習導入。1.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白鷺》這篇文章。(板書:白鷺)2.聽寫詞語,訂正。(出示課件12)精巧 色素 配合 身段 生硬 尋常 常見 忘卻 流線型 結構 青色 清晨 安穩 悠然 黃昏 恩惠 美中不足 散文詩 3.抽查背誦。二、深讀課文,體會情感。師:在上一節課的教學中,我們已經知道這篇文章描寫了白鷺的美,那麼,作者是如何體現白鷺的美的?就讓我們深入閲讀課文,去感受一下。重點句子解析。(出示課件13)① 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運用比喻句,從總體上讚美白鷺的美。用“詩”來比喻,新奇,貼切,耐人尋味。板書:精巧的詩② 鷺“色素的配合”從哪裏可以體現出來?作者對此是如何評價的?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板書:色素美:雪白 鐵色 青色 評價: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這句話説明了白鷺顏色的恰到好處。③ 鷺“身段的大小”從哪裏可以體現出來?作者對此是如何評價的?(出示課件14)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板書:身段美:流線型結構,長喙,腳。評價: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這句話説明了白鷺身段美得恰到好處。④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白鷺: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白鶴:太大而嫌生硬。朱鷺、蒼鷺: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尋常了。這是把白鷺和白鶴、朱鷺、蒼鷺進行了對比,寫出了白鷺無論色素的配合,還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的特點,突出了白鷺的美。⑤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作者告訴我們怎樣的哲理?(出示課件15)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美往往藴含在生活中,藴含在我們常見的事物中,只要我們用心體會,就會發現尋常事物中那獨特的美。⑥現在我們認真品味描繪白鷺的三幅圖,看看作者是怎樣直接描繪白鷺的美的。(出示課件18-20)圖畫之美:清田獨釣圖。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寫“圖畫美”的?(板書:圖畫美)師生共同總結:藉助插圖,我們可以感受到圖畫之美。田為鏡匣,白鷺為主體,好一幅水墨丹青。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圖 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寫白鷺的“悠然之美”的?(板書:悠然美) 師生共同總結:描繪的背景----清晨;描繪的狀態----悠然,這是其他鳥兒沒有的,是白鷺獨特的。清澄之美:黃昏低飛圖生討論:作者是怎樣描繪白鷺的“清澄之美”的?(板書:清澄美)師生共同總結:背景---黃昏狀態----低飛感覺:鄉居生活的一種恩惠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學生討論總結,教師引導指正)1.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有什麼特點?又有什麼不同?(出示課件21)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板書: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喜愛讚美開頭句的比喻旨在點出作者的發現,引出下文;結尾的兩個比喻是對全文的總結,在上文描寫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出白鷺美的本質。2.通讀課文。這篇文章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出示課件22)這篇散文通過對白鷺的歌頌,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讚美之情。板書:喜愛讚美3.從這個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發現常見的美嗎?四、小結。郭沫若先生的這篇文章清純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過對形象和色彩的刻畫,描寫出白鷺獨特的美,同時運用新穎、貼切的比喻,使白鷺的形象鮮明生動,使文章清麗悠遠,富有濃濃的詩情畫意。五、佈置作業。運用本課學習的對比的手法,寫一寫你熟悉的事物。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擻”等3個生字,會寫“亥、恃”等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理解詩歌的意思。

3.體會詩人希望社會變革和期待人才輩出的強烈願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⒈言為心聲。今天,我們就看看清代的龔自珍是怎樣通過詩歌表達自己的心聲的。

板書:己亥雜詩

2.題解:(出示課件18)

“己亥” 本詩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這一年,正是鴉片戰爭的前一年,曾經強盛的大清帝國行將沒落。腐朽的清政府對外卑躬屈膝,對內大肆打壓,官吏貪婪,百姓民不聊生。這時候,龔自珍寫下了我們要學的這首詩。這是第220首。

⒊作者簡介(出示課件19)

龔自珍,號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行文獨具風格,於藴藉中洋溢着激情,於客觀描述中寄託着深意,詩歌瑰麗奇幻,成就尤大。有《龔定庵全集》。

二、讀好詩句,整體把握(出示課件20)

⒈自由讀詩:①讀準字音,停頓正確地讀順詩句。②藉助註釋或工具書,試理解詩句的意思。

(出示課件21)⒉看看通過自學,能讀懂什麼?有什麼不明白的,做上記號,提出來後,大家共同研究。

⒊指名讀,齊讀,練讀。(糾正字音與停頓)

⒋彙報交流。()

交流對字義的理解:

三、誦讀賞析,領悟情感(出示課件22)

⒈指導誦讀。

⒉賞析第一、二句: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比喻)表現了一種怎樣的局面?(寫出了都是死氣沉沉的局面,以及改變這一局面的有效途徑。)

⒊賞析第三、四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出示課件23)

⑴“不拘一格”什麼意思?在那個年代“拘”着什麼“格”呢?(清朝的死板、單一、陳舊的八股科舉制度來選拔人才,用“四書五經”禁錮人們的思想)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陳舊的制度,選拔任用各個方面的人才。

⑵師:詩的後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傳誦千古的名句。詩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現了他熱烈的希望,他期待着優秀傑出人物的湧現,期待着改革大勢形成新的“風雷”、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現實,更憧憬未來、充滿理想。它獨闢蹊徑,別開生面,呼喚着變革,呼喚着未來。(出示課件24)

⒋概括中心:《己亥雜詩》這首詩通過描寫當時社會政治死氣沉沉的狀況,表達了詩人希望社會變革和期待人才輩出的強烈願望。(出示課件25)

⒌感悟寫作方法:“創景抒情”,這樣的表達方法與我們常見的“借景抒情”“觸景生情”既相通又相異,也表現出龔自珍極高的藝術成就。

板書:創景抒情----希望社會變革,期待人才輩出

四、拓展延伸,佈置作業(出示課件26)

⒈拓展:讀背《己亥雜詩》第5首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⒉作業:誦讀默寫。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這三首詩都是愛國詩,都體現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在這三首詩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優勢,讓學生通過自學瞭解詩歌內容,感受詩人的愛國情懷。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2.我還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培養。在劃分詩歌節奏的基礎上,讓學生帶着節奏,有韻味地朗讀詩歌,提高他們對詩歌的興趣。

美中不足之處在於對於《己亥雜詩》這首詩的“己亥”解釋得有點籠統,很多學生還沒有真正的理解。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抓住細節,不能讓學生帶着疑惑去學。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4

教學目標:1.獨立閲讀課文,能講這個故事。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整個故事所表達的思想感情。3.領悟文章的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一、導入激趣1.讀了上節課的內容,你一定急於知道牛郎和織女走到一起之後發生了什麼事情,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本文。2.學文之前,你想知道什麼呢?學生質疑: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的生活怎麼樣?王母娘娘酒醒後會怎麼樣?民間為什麼會流傳這個故事?它寄託着人們的什麼思想?

二、自學課文,體會感情。

1.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的生活怎麼樣?(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2)學生彙報:兩人婚後男耕女織,你勤我儉,日子過得很美滿。“美滿”是圓滿美好的合意。説明靠他們勤勞的雙手,日子不僅過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團團圓圓。(3)學生彙報:織女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她給孩子們講故事時,作者採用了排比句的修辭方法,襯托出織女熱愛人間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後會怎樣?(1)讀課文第二段至倒數第二自然段。(2)學生彙報:王母娘娘醒後先懲罰了其她的仙女們,然後又派天兵天將查找織女的下落,準備給她厲害的懲罰。説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預示着織女回來後的悲慘命運。(3)學生彙報:“她尤其恨織女,竟敢留在人間不回來,簡直是有意破壞她的門風,損害她的尊嚴。”由此可以體會到王母娘娘是一個死愛面子而又自私的人,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壞自己親人一生的幸福,為了顯示自己的尊嚴,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和他們的孩子隔開,這是多麼可惡而又自私的人呀!(4)“織女受到了嚴厲的懲罰,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過日子,共同生活”這句話説明了織女是個敢於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個勇敢堅強的人。

3.教師引導:你們喜歡這則故事嗎?為什麼?(因為牛郎織女都是那種靠勤勞節儉來創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為如此,民間才會有這樣一個悠久的傳説。)

4.請你讀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説説為什麼人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人們都希望牛郎和織女這兩位善良、勇敢、勤勞的人過上好日子,寄託着人民羣眾也能過上美滿生活的美好願望。)

三、結合《資料袋》,學習古詩詞1.讀課後《資料袋》。2.學習《乞巧》《秋夕》《鵲橋仙》四、召開故事會1.組內成員間講講這個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自己積累的民間故事在“故事會”上作彙報。

板書設計: 男耕女織

牛郎織女(二) 痛失老牛 夫妻離散 鵲橋相會

教學反思:

1.在上一課學習的基礎上,再深入走進這個美麗動人的民間故事。體會故事表達了勤勞善良的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破壞美好生活的專制者的憎恨,感受到作者對善良的人們的深深同情。

2.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牛郎折射了我國農業社會中男性吃苦耐勞的品德,織女折射了我國農業社會中婦女賢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則代表了封建保守勢力,折射了專制狡猾的醜惡嘴臉。我們讓學生讀民間故事的目的是透過故事情節,引發對價值觀的正確判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魄、抑”等11個生字,會寫“辭、抑”等12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外貌、語言等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細節描寫中藴含的深沉的母愛,喚起熱愛母親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等詞語。

2.學習作者通過人物外貌、語言等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深沉的母愛,喚起熱愛母親的情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魄、抑”等11個生字,會寫“辭、抑”等12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鋪墊的作用。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聚焦“情深”

1.板書:慈母情深

2.請同學們滿懷深情地齊讀課題。

師:看題目,大家不約而同地強調了“深”這個字。慈母的情深在何處?讓我們有怎樣的感受?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吧。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出示課件2)

1.自讀課文,解決課後的生字詞,會讀,並藉助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2.閲讀課文,用簡單的話概括文章的內容。

生總結,彙報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衞軍》的事。)(出示課件3)

三、精讀課文,體會鋪墊的作用。

1.同學們,我們知道事情的起因是買一本書。你們覺得買一本書容易嗎?請大家讀1-4自然段。

2.在讀的過程中思考:

①“書價一元多”從這句話中,我們瞭解到什麼信息?(出示課件5)

板書:書很貴。

(出示課件6)②“母親還從來沒有……要過這麼多錢。”從這句話中,我們瞭解到了什麼信息?

這句話暗示了家裏很窮。“從來沒有”“也從來沒有”這兩個詞表明

板書:A家裏很窮。

B“我知道家裏窮,因此很懂事,不給家裏增添負擔。”

③讀第4自然段,你從中獲得了什麼信息?(出示課件7)

這個自然段是直接描寫自己家“窮”的。從“賣破收音機”和“吃進了肚子裏”直接描寫家裏的窮。

板書:破收音機 吃進了肚子裏

④同學們,請大家思考一下,作者為什麼反覆交代家裏很“窮”呢?裏面的用意是什麼?(出示課件8)

生各抒己見

師總結:文章一開頭先介紹書價(一元多),然後反覆強調“從來沒有”,暗示讀者這一元多對“我”家來説已經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緊接着作者又寫出“賣破錄音機”和“吃進肚子裏”,這是直接描寫自己家窮。作者反覆介紹“窮”是為了下文母親毫不猶豫地掏錢讓“我”買書做鋪墊,從而襯托出母親對“我”的愛。

板書:窮 做鋪墊,襯托母愛的偉大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解決了生字詞,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還知道了文章運用了襯托的寫法做鋪墊。可以説收穫匪淺。

五、佈置作業。(出示課件9)

1.背寫課後生字詞。

2.繼續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段落。

2.通過分析描寫母親的細膩的語言文字,瞭解作者的寫作方法。

3.通過品讀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和善良,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1.聽寫會寫的生字。

2.為了突出母愛,作者進行了怎樣的鋪墊?

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對書的渴望與貧困的家境讓作者失魂落魄。也就在這一天,作者走進了母親那個他從未靠近的世界。

二、深入品讀

1.請同學們自由讀5~29自然段,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母親?(出示課件12)

板書:瘦弱 疲憊 貧窮 辛苦 善良……

2.在這部分中,關於母親的哪些鏡頭讓你印象最深?

3.羅列句子,對比感悟:(出示課件13)

⑴“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着……”

①你的腦海中有這樣一幅畫嗎?帶着你的感受再讀讀。

②外表極其瘦弱的母親內心也瘦弱嗎?她是怎樣做的?從哪兒可以感受到母親內心的堅強呢?

引出對比:“母親説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伏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③哪個詞讓你的這種感受最深?

④母親為什麼要“立刻”?“立刻”帶給作者的又是什麼?

⑤對比對這兩句話,小結:

瘦弱但堅強。

⑵“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出示課件14)

①再帶着感受讀這句話。

②如果你是樑曉聲,面對這樣一位眼神疲憊的母親,你讀懂些什麼?

③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極度需要休息的母親卻一刻也不肯休息,你看到了嗎?

二次引讀“母親説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伏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④母親這樣的“立刻”是一天嗎?是一個月嗎?

⑤讀,小結:

辛苦 忙碌。

(出示課件16)⑶“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着。”

①從哪個詞最能體會母親的辛苦?(龜裂)

②怎樣的手才叫“龜裂”的手?母親的手為什麼龜裂?

③儘管手已龜裂,但母親還在任勞任怨,爭分奪秒地忙碌着:

三次引讀“母親説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伏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④再讀這句話,你還讀懂些什麼?“皺皺的毛票”説明了什麼?

⑤讀,小結:

貧苦不吝嗇。

4.再讀這些句子,母親的偉大形象是通過什麼表現的?

(1)自由讀。

(2)交流:

板書:動作、神態、語言……

(3)再讀,再感受。

三、觸景寫情(出示課件17)

1.拿出筆,寫下作者的感動:

我拿着母親給我的錢,鼻子一酸,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於是,我攥着錢跑了出去,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

2.交流。

3.母親的希望是什麼?你覺得那個勸她的女人説的話有沒有道理?

四、音樂渲染

1.母親像天空,像大海,更像一條河,靜靜地流淌在四季的交替中……

2.送出歌曲《母親》。

五、作業。(出示課件18)

1.蒐集表現“母愛”的古詩句。

2.用充滿感情的文字來寫一寫自己的母親。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 本課教學設計,我始終努力堅守以學生為主體,以情感的教學為主線,以個性的悟讀為手段,通過展示文章重點句子和段落,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人物(母親)的偉大、無私形象。

2. 課文對人物的描寫有多種方法。首先是文章開頭的襯托,然後就是直接描寫,文章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的描寫來體現人物形象。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這些方面,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寫法,效果較好。

美中不足的是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對學生激勵性的評價不多,因此,對學生的情緒調動不起來。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改進。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瓏、剔”等8個生字,會寫“毀、拱”等12個生字。掌握“毀滅、眾星拱月”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被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

1.會認“瓏、剔”等8個生字,會寫“毀、郊”等12個生字。掌握“毀滅、眾星拱月”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被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瓏、剔”等8個生字,會寫“毀、拱”等12個生字。掌握“毀滅、眾星拱月”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雨果曾經説過:“人們一向把希臘的巴特農神廟、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競技場、巴黎的聖母院和東方的圓明園相提並論。如果不能目睹圓明園,人們就在夢中看到它。”

圓明園為何受到如此的讚美?我們引以為傲的圓明園又經歷了些什麼,竟然變成了如今的廢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瞭解圓明園曾經的輝煌和遭受的苦難。

板書:圓明園的毀滅

二、讀文識字。

1.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語。

2.查閲工具書,理解生字,詞語。教師隨機指導。

3.小組內交流,運用詞語造句,藉以理解。

三、整體感知。(出示課件2)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通過閲讀,你對圓明園有了哪些瞭解?

2.小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課文。

(1)針對第2自然段。

①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舉世聞名”是什麼意思?這個詞説明了什麼?

板書:舉世聞名

舉世聞名,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這個詞説明了圓明園是一座在世界園林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家園林。

②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眾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周圍。

弄清楚圓明園的地理位置和分佈情況,進一步理解“眾星拱月”的意思,分清哪裏是“月”,哪裏是“星”。

(2)針對第3自然段。

細讀第3自然段,在網上搜集資料,瞭解圓明園的建築風格。

板書:建築風格

①圓明園中哪些建築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邊讀邊想象畫面。(出示課件4)

A總寫:

板書:……有……也有……有……也有……

B舉例

板書:如,海寧的……,蘇州的……,杭州的……

②園中不僅有民族特色的建築,還有西洋景觀。(出示課件6)

代表我們民族特色的建築,課文列舉了哪些?

課文中沒有介紹的景觀還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師總結:圓明園的建築風格可以説是多種多樣。不僅有民族建築,還有西洋景觀,不僅有金碧輝煌的殿堂,還有山鄉村野。

當我們走進這樣宏偉、精美的圓明園,心中怎能不發出這樣的讚歎: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着中外風景名勝,流連期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裏。

板書:美----讚歎

(3)引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欣賞、讚美、自豪之情。

四、佈置作業。(出示課件7)

1.在網上搜集關於圓明園的資料,瞭解歷史。

2.繼續閲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情感變化。

2.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被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請在圓明園前面填一個詞。

________的圓明園

(出示課件11)

(舉世聞名 金碧輝煌 詩情畫意 建築雄偉 萬園之園……)

二、深入領悟。(出示課件12)

1.指名讀第4自然段,讀出自豪與驚歎之情。

2.這個自然段的結構是怎樣的?好處是什麼?

生總結:這個自然段運用了總分的結構,第一句既是過渡句,又總領了全段。這樣使段落結構清楚,讓人一目瞭然。

3.“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有哪些?

板書:歷史文化---珍貴

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聯繫上下文,注意表示時間的詞語,説説你的感受。

運用時間順序,點明圓明園收藏之豐富,同時也説明寶物之貴重,其價值不可估量。

4.圓明園中的文物到底有多麼珍貴,它們究竟有着怎樣的價值?請大家看一下資料:(出示課件13)

其價值難以估量。僅圓明園內海晏堂前噴水台上的4個生肖銅首,20__年的國際市場拍賣價就高達9000多萬元人民幣。

5.這些價值連城的“圓明園”中的文化瑰寶飄零在世界各地的還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説一説。

6.這些名人字畫,這些奇珍異寶就曾經在我們的圓明園中。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三、研讀“毀滅”。 (出示課件14)

1.這“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為何只能出現在人們的夢裏呢?請同學們閲讀第5自然段。

2. 聯繫上下文,注意表示時間的詞語,説説你的感受。

第5自然段中出現的時間是1860年10月6日和10月18日、19日。10月6日講述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10月18日、19日寫侵略者火燒圓明園。這兩個時間點揭示了侵略者所犯罪行,令人髮指。

3.有感情地讀一讀讓你感到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

重點感悟:(出示課件15)

(1)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加點的詞語體現出了什麼?

板書:侵略者的貪婪、殘暴、無恥

(2)大火連燒了三天,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出示課件16)

①思考:圓明園中化成灰燼的是什麼?

(建築藝術的精華 文化藝術的瑰寶 中華民族的尊嚴)

②圓明園就這樣在三天的大火中化為灰燼,就這樣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就這樣只能浮現在我們的夢中。圓明園的毀滅僅僅是我們華夏兒女的損失嗎?

四、品讀體味(出示課件17)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1)説説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板書:圓明園的損失巨大,無法估量

(2)這一句中連用了兩個“不可估量”,你們的內心是怎樣的感受?

板書:痛惜、痛恨、悲哀

五、感悟寫法(出示課件18)

這篇文章題為《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量的篇幅卻是描寫昔日的輝煌,你覺得這樣寫合適嗎?

(這樣寫可以説是匠心獨運。課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繪圓明園昔日的輝煌,讓我們更加熱愛圓明園,以圓明園為驕傲。而就是這個我們引以為傲的皇家園林被英法聯軍肆意掠奪、踐踏,這更能激起我們對侵略者的痛恨,對祖國的熱愛。)

六、小結。

面對帝國主義的欺凌,面對風雨中圓明園的斷壁殘垣,振興中華,自強不息,我們責無旁貸。

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1.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通過抓重點句子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我通過讓學生用不同方式的閲讀,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激發學生對侵略者的恨、對祖國的熱愛,以及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們通過自學來解決生字詞、來把握課文的內容。同學們又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了整合,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3. 美中不足的是在學生課堂展示收集的資料的過程中,我的引導有不到位的地方,對部分應該深化的內容,沒有深化到位。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7

《鳥的天堂》第一課時設計

教學目標設計:

認知目標: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識本文中的動態和靜態的描寫。感情朗讀課文。

情意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南方的優美風光,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通過情境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育學生養成主動讀書思考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播放歌曲,創設情境

導入:請同學們先聽一段樂曲,聽後説一説你有什麼感覺?

1、欣賞《山林鳥鳴》樂曲。

2、説一説,聽後你們有什麼感受?(鳥很多,鳥的天堂——板書)。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多麼令人嚮往的鳥的樂園啊!如果大家讀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鳥的天堂》一定會有更多體會的。

(1)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想法?(發揮學生想象)這個鳥的天堂是哪兒,你知道嗎?(一棵大榕樹)

2、介紹資料:這棵大榕樹在哪兒?結合你課前查找的資料,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播放“大榕樹”圖片,教師加以文字簡介,隨機介紹巴金)

3、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和巴金爺爺一起去廣東新會縣大馬河上一個被人們稱做“鳥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

4、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然後討論:鳥的天堂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5、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①讀準字音:

“顫”chàn“應接不暇”中“應”讀yìng“一簇”中“簇”讀cù“隙”讀xì

②理解詞語:

留戀:不忍捨棄或離開。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南國:指我國的南部。

顫動:本課指微風吹動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

應接不暇:本課指由於鳥兒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過來。

(2)用“______”劃出文中你認為寫得美的詞句來讀一讀、細體會。

(3)自由讀課文,質疑問難。生讀後交流,再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快速閲讀課文,體會一下榕樹給你什麼感受?鳥又給你什麼感受?

(榕樹——大、茂盛;鳥——多、歡快)

6、分小節朗讀課文。

三、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

3、摘抄:把本課中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來,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提前、

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啟發學生談談自己童年裏難忘的人和事,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

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並領悟這種感

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感情朗讀,體會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並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一、談話引入。

1.談話:同學們,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難忘的,回憶童年美好的事情更

是一種享受,充滿了樂趣。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賞美麗的桂花雨。

板書課題。

2.簡介作者:琦君(1918—)現當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畢

業於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師從詞學家夏承燾。1949年赴中國台灣,在司法部門工作

了26年,並任中國台灣中國文化學院、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後定居美國。出版散文

集、小説集及兒童文學作品30餘種,內有《煙愁》《細紗燈》《三更有夢書當枕》

《桂花雨》《細雨燈花落》《讀書與生活》《千里懷人月在峯》《與我同車》《留予他

年説夢痕》《琦君寄小讀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傷》以及《琦君自選集》

等。

3.介紹桂花:桂花,也稱木犀,木犀科。常綠小喬木,高達15m,冠卵圓形。

葉對生,硬革質,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全緣或具疏齒。花簇生葉腋或頂生聚傘

花序,黃色或白色,極香,花期中秋。核果橢圓形,藍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

產我國西南、華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變種較多,有金桂、銀桂、四季桂。

是傳統的名貴香花,城市綠化、美化的重要樹種。桂花經蜜餞後,可做各種甜食。

二、檢查預習

1.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桂花的名句。

因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歷代文人墨客經常用美好的詩詞歌頌它。

你們讀過哪些有關桂花的名句來跟同學交流一下好嗎?我們卻從未聽説桂花會下

雨。

2.抽名讀課文,解決生字、新詞。

3.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桂花雨”是什麼意思?

(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回憶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幫媽媽搖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

三、自讀自悟細讀悟情。

1.自讀自悟(出示思考題)。

(1)默讀2──6自然段,看看桂花給作者帶來了哪些快樂?勾出有關的詞

(2)把你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讀給同桌聽。

2.細讀悟情(討論交流)。

重點理解句子:

(1)“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説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一個“浸”字,形象地寫出了桂花的香氣,桂花不僅花開時香,晾乾了泡茶、做餅也同樣香氣瀰漫。桂花,永遠香在人們的心裏。它的香,已掙脱了季節的束縛,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們的生活。

重點理解搖花時的樂趣:

(2)為什麼説搖花對“我”來説是件大事?(理解“總是”)

(3)畫出“我”搖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

②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為什麼説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讀體會。

1.八月桂花,十里飄香。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可是母親説:“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同是桂花,難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樣嗎?為什麼?

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明”如出一轍。母親每年都聞着桂花的香氣,關注桂花,收穫桂花,體驗着饋贈桂花的快樂,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院子裏的這棵桂花樹,是唯我的,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還會有什麼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沒有區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它們。一親一疏,感覺自然就涇渭分明瞭。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家鄉在母親心中的分量。

2.“於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個“又”字説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只是這次母親的話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話,卻傳遞出了作者對故鄉桂花深深的懷念。家鄉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樂連在一起的,那種“搖花樂”和桂花雨已植進了他的生命,成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記憶。這恐怕是作者難忘家鄉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拓展延伸。

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如果有,説給大家聽聽。

板書設計:

7、桂花雨

桂花飄香十里

搖花真像下雨

愛花賞花拾花

彷彿回到故里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9

教學目標

1. 會認、會寫本課生字。正確讀寫詞語。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 瞭解有關太陽的知識,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3.初步學習閲讀説明文,體會説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太陽的特點,掌握有關太陽的知識,初步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2.體會課文中作者是怎樣運用舉例子和列數字等方法來説明太陽的特點的。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請看投影(出示太陽圖片的投影),它與我們共同生活,與我們是形影不離的朋友,它是誰 ?(太陽)

2.你們對 太陽有哪些瞭解呢?(太陽是個大火球,很圓。太陽離我們很遠。沒有太陽,地 球就會變成一片漆黑。)

3.你們對太陽還是有一定的感性瞭解的,但是我們對太陽還要有更深一步的認識,瞭解它與我們人類的關係。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説明文《太陽》。(板書課文題目)

二 初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朗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不認識的生字、新詞多拼讀幾遍。 (2)藉助字典弄清生字的偏旁部首和筆順、筆畫。

(3)聯繫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4)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課文中介紹的有關太陽的知識。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彙報交流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卡片。

攝shè 氏shì度 莊zhuānɡ 稼jia 生存cún 繁fán 殖zhí 蔬shū菜 比較jiào 預yù防 殺shā菌 差chà不多 抵dǐ得上 温wēn度 鋼ɡānɡ鐵

(2)認清字形。

①找出相同結構的生字。

上下結構:蔬 殺 繁  左右結構:抵 稼 殖 較 預

半包圍結構:差 莊 存 麻  獨體字:氏

②“蔬” 左下部的筆順:。

③“繁”左上部“每”第四筆是。

(3)學會書寫。

①不要少寫一橫的字:差 殖 獸

②不要少寫一點的字: 抵 蔬 預

③不要多寫一點的字:氏 莊

(4)用生字組詞。

麻 棉麻 麻煩 心亂如麻   存 生存 存在   殺 殺害 捕殺

(5)理解詞語意思。

攝氏度:攝氏温標的單位。 估計:根據某些情況,對事物的性質、數量、變化等作大概推斷。

繁殖:生物產生新的個體以傳代。 治療:用藥物、手術等消除疾病。

(6)全文共有八個自然段。

4.總結自學生字、新詞的方法。(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學會書寫,用字組詞,理解詞義。)

三 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層次

1.自由朗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一下。

第1自然段:太陽離我們很遠。

第2 自然段:太陽實際上很大。

第3自然段: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

第4自然段:太陽雖然離我 們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

第5自然段: 太陽和雲、雨、雪的關係。

第6自然段:太陽和風的關係。

第7自然段:太陽光可以用來預防和治療疾病。

2.課文可以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講太陽的特點。

第二部分(第4~8自然段):寫太陽與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

3.文中有一個過渡句,你能找出來嗎?(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

點撥:句中的關聯詞語(雖然……但是……),它是表示轉折關係的,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很自然地引出另一部分內容,因此把它稱為過渡句。如果是一個自然段,稱為過渡段。

3. 分段朗讀課文,感受 太陽與我們的關係。

四 引出課下思考題

太陽有哪些特點?作 者是用什麼方法進行介紹的?

第8自然段:太陽給地球送來光明和温暖。

殺菌:用日光、高温、過氧乙酸、酒精、抗生素等殺死病菌。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10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染、暈、紫、昏、鴉”,學習多音字“暈”和“着”。

2、能抓住表示時間的詞瞭解作者描寫景物的順序,感受四季之美。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自然對生命的愛。

教學重點:

能抓住表示時間的詞瞭解作者描寫景物的順序,感受四季之美。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自然對生命的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引出課題

師:播放有關四季的圖片,問學生這些圖片都是哪個季節的?

生:舉手自由發揮。

師:那麼今天咱們就來繼續學習第六課,看看作者眼中的四季是不是和你一樣!(板書課題:四季之美)

生:齊讀課題。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把書翻到28頁,自由朗讀課文。

生:自由朗讀課文,並畫出不懂的字詞。

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一年有四個季節(貼卡片: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你最喜歡哪一個季節?為什麼?(生答)

哪位同學能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舉手朗讀,之後再指出一名學生朗讀。

師:這兩位同學讀的好不好?那誰能説一説,春天最美是什麼?

生:春天最美是黎明。

師:你是從哪一句知道的?

生:第一句話。(黑板板書:黎明)

師:很好,那請拿起你的筆,用你喜歡的符號畫下來。

師:在讀的過程中,誰發現了一個多音字?

生:“暈”是多音字,它在課文當中是四聲,紅暈,還有一個音是一聲,暈倒。

師:你真聰明!(課件出示多音字)

師:那我們把這個多音字帶入這個自然段中,再來讀一讀。

師:看你們讀的這麼好,老師也想讀一讀了,但是在老師讀的過程中,請你們仔細聽,老師是怎麼去讀的?(範讀第一自然段)

師:老師讀完了,你們覺得老師讀的怎麼樣?那誰能像老師一樣讀一讀?

生:請一個組的學生讀,讀完,相互學習生字“染、暈、紫”。

師:你們真棒,我已經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那過了春天,就會迎來美麗的——夏天!

你們喜歡夏天嗎?為什麼呢?

生:自由回答喜歡夏天的原因。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是啊,夏天確實美,那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第二自然段夏天的美!

(師讀第一句話,隨意點學生接着讀)

師:聽他們讀完,讓你感受到夏天最美的是——夜晚。(黑板板書:夜晚)

師:(課件出示螢火蟲動態圖和本段填空)是啊,看,夏天確實很美!在這裏又出現了一個多音字誰發現了?

生:“着”是多音字。

師:是啊,這情景着實迷人,迷在哪裏呢?咱們班女生來讀一讀!

生:男生評價女生,之後男生再讀。

師:翩翩飛舞的螢火蟲給給夏夜增添了無限的樂趣!那誰能用歡快的語氣再來讀一讀!

生:舉手讀本段。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師:(課件出示樹葉飄落的動態圖)看,樹葉開始飄零,我似乎感覺到了一絲絲寒意,此時,讓你們感受到了什麼季節?(手指着秋天卡片)

生讀:秋天!

師:接下來,老師帶着你們一起進入秋天的黃昏!

師:哪位同學願意跟你的好朋友一起讀一讀?

生:兩位或三位同學讀第三自然段。

(師提出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並找出這段中的四字詞語)

師:你找到了哪些四字詞語呢?

生:急急匆匆、成羣結隊、比翼聯飛、夕陽西沉、夜幕降臨、心曠神怡。

師:那麼秋天最美是——(貼卡片:黃昏)

生:秋天最美是黃昏。

師:講解句型“在高空中比翼連飛,尤其叫人感動”這個句子,並叫同學用“尤其”造句。

師:是啊,秋天那麼美,叫人感到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窠裏飛去),讓我們再回到秋天最美的黃昏,全班齊讀。

生:全班齊讀第三自然段,讀完,相互藉助工具書學習“昏,鴉”。

四、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師:多麼美麗的畫面,真的叫人心曠神怡,這麼美的秋天,哪怕秋雨綿綿,也叫人覺得温暖了。秋去冬來,我們就可以穿上厚厚的雪地靴去滑雪了,多麼有趣!讓我們一起進入冬的世界!

(課件出示冬天圖片)

師:冬天哪一個時刻最美呢?我請這個組的同學來讀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

生:冬天最美是早晨。(師貼卡片:早晨)

師:是啊,落雪的早晨當然美(隨手拿出水晶球),邊説邊指着學生往下讀。

五、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師:多麼美四季呀!讓我們再去感受一下四季之美吧!(播放錄音)

師:老師是伴着音樂讀的,你們也想這樣讀嗎?(播放音樂)

生:伴着音樂讀課文。(美美的讀)

師:你們讀的太美了,讓我彷彿置身其中,謝謝你們。

(若時間允許,試着背誦)

六、小練筆

師:你最喜歡哪個季節?請四人小組寫一寫!

生:四人小組,派代表讀。

七、播放一首跟四季有關的歌曲。

小結:今天咱們學習了“四季之美”這篇課文,瞭解了作者筆下的美麗四季(指着板書,讓學生説出四個季節不同的最美時間段)。

作業佈置: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板書: 四季之美

春天 最美是黎明

夏天 最美是夜晚

秋天 最美是黃昏

冬天 最美是早晨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扉、癮”等生字,並通過相互提示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2、準確、流暢、有情感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重要內容,重點感悟作者從讀書和作文中受益的語句。

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中領會讀書的快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一些讀書和習作的要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明白感悟作者從讀書和習作中受益的語句,並學習作者的讀寫要領。

教學難點:

結合自己的課外閲讀和習作領會“長水果”的寓意。

課前準備:

讓學生蒐集關於讀書的名言警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發言導入,板題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關於讀書的文章。(板書課題)

2、板題:我的“長生果”。

二、出示自學目的

1、自由朗讀課文,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詞。

2、通過閲讀課文,抓住文章的重要內容,聯繫自己的讀書領會,明白課文。

3、摘抄文中優美的文句。

三、出示自學引導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每一個字音,把課文讀暢通,記一記不了解的生字。

2、和同桌交流自己記生字的辦法,並互相讀一讀課文。

3、帶着問題默讀課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

問題:

(1)我的“長生果”指的是什麼?

(2)作者寫了童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自學時間8分鐘。

4、找出文中的優美詞句,同桌討論其中的含義。

四、學生開始自學。

五、檢測學習情況

1、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樣讀書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樣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讀幾遍,畫出相關的句子並做批註。

2、小組交流讀書的體會。

3、全班彙報交流讀書體會。

(1)作者在童年是怎樣讀書的?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引導學生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並説説自己的體會和感受。)看叫做“香煙人”的小畫片時津津有味;看連環畫時廢寢忘食;讀文藝書籍時不求甚解;讀中外名著時如醉如痴。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讀書的體會和方法學習作者寫讀書筆記:記書中優美的詞句,記描寫的精彩段落,並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鑑運用。

(2)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樣的道理?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鑑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3)引導學生理解為什麼作者説書是“我的“長生果”。

(4)引導學生讀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並説一説自己的感受。

4、品讀課文,積累詞句引導學生找到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讀一讀,背一背,寫一寫。讓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和比喻的生動。

六、當堂訓練

1、寫出有關讀書的詞語和描寫秋天的詞語。

2、抄寫文中的優美詞句。

七、板書設計:

4、我的“長生果”

津津有味→廢寢忘食→不求甚解→如醉如痴

閲讀:博覽羣書如情入境寫讀書筆記

作文:構思別出心裁寫真情實感借鑑模仿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12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同學們,你一定聽説過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投影顯示)“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首詩呼喚人才,呼喚健全的人才制度。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也談到了作者的人才觀,它是唐代大作家韓愈的《馬説》。

設計二:我們古代名士文人特別喜愛借物抒情、託物言志,因此所借之物就有了豐富的內涵。上一學期我們學習了《愛蓮説》《陋室銘》,今天我們學習韓愈的傳世名作《馬説》。

二、作者及文體簡介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資料內容如下:

1、關於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西)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因曾任吏部侍郎,所以又有“韓吏部”之稱。諡號“文”,所以又世稱“韓文公”。唐代文學家。

韓愈三歲而孤,由嫂撫養,刻苦好學。及長,盡通六經百家之學。貞元八年進士,曾任汴州觀察推官、四門博士、監察御史等官。因關中大旱,上疏奏請減免徭役租賦,得罪權貴,被貶為陽山令。後又因上書諫阻迎佛骨,觸怒憲宗,幾乎被殺,乃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官至吏部侍郎,卒年五十七。

在文學上,他領導了著名的古新運動,反對浮豔華美的駢文,恢復散句單行、自由樸實的秦漢散文藝術,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礎,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散文無論説理、敍事、言情,均寫得生氣流動、雄奇奔放,被譽稱為“文起八代之衰”。

2、關於文體:

説,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説明議論,也可以記敍事物,但都是用來闡述作者對各種問題的見解。

本文是《雜説》第四篇,“馬説”是後人加的標題,“説”比“論”隨便,是一篇託物寓意的散文。

3、關於背景:

韓愈所處的中唐時期,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激烈,許多中下層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都懷才不遇,難以找到出路。通不過科舉考試就潦倒終身,即使考上了還要受到種.種限制,根本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韓愈自身就經歷過這種遭遇,因此他對埋沒人才不但不滿,而且加以揭露和抨擊。

4、關於伯樂: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人,姓孫名陽。據説,有一匹千里馬拉着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傷心流淚,並且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低下頭吐氣,仰頭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在感激伯樂體貼它啊。

伯樂的典故曾幾次被韓愈引用,可見韓愈對伯樂能識別千里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

學生讀資料,增強對課文的感性認識。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⑴ 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

教師抽查預習情況,督促學生積累生字、通假字。

(多媒體顯示)

① 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伯樂相馬 駢 槽櫪

②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食之不能盡其材

才美不外見

其真無馬邪

教師選四位同學回答,明確:

① xiànɡ pián cáo lì sù

② 食:通“飼”,餵養,讀“sì”。

材:通“才”,才能,讀“cái”。

見:通“現”,表現,讀“xiàn”。

邪:通“耶”,嗎。

⑵ 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跟讀,提醒學生注意句中停頓。

如:不以千里/稱也

才美/不外見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⑶ 學生大聲讀課文,注意語調的變化。

⑷ 學生齊讀課文。

2、翻譯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⑴ 學生自讀課文,參考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翻譯課文。

⑵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資料內容如下:

① 積累重點詞語:相、駢、櫪、策、粟、邪

② 掌握一詞多義:

策: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名詞動用)

執策南昌臨之(名詞,鞭子)

其:安求其能千里也(它)

其真無馬邪(通道,表反問語氣)

其真不知馬也(恐怕,表推測語氣)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它的)

之:祗辱於奴隸人之手(的,助詞)

馬之千里者(結構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

策之不以其道(它,代詞)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它,代詞)

以:不以千里稱也(憑藉)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孔夫子何以謂之文也(憑,靠)

能以徑寸之木(用)

盡:一食或盡粟一石(吃盡)

食之不能盡其材(竭盡)

③ 難句翻譯。

一食或盡粟一石:吃一頓有時能吃盡一石糧食。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駢死於槽櫪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裏。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想要和平常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⑶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解決詞句方面的疑難問題。教師巡視,參與學生討論,適時給予指導點撥。

四、合作研討,深層探究

1、學生齊讀課文。

2、教師設計相關問題,供學生研討。

⑴ 提問:伯樂和千里馬各指什麼?“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世上到底是先有馬還是先有伯樂?

學生明確:“千里馬”指人才,“伯樂”指識別人才賞識人才任用人才的人。

按常理來説,應是先有馬,然後才有對馬的認識。然而對於千里馬來説,情形便有所不同,世上先要有會相馬的伯樂,然後才能發現千里馬。千里馬是常有的,可伯樂不常有,表明千里馬多伯樂少。因為沒有人識得好馬,即使有了好馬,也只是被當作一般馬對待。所以,對千里馬來説,貴在發現有“馬”,貴在伯樂。

⑵ 品讀文章三個自然段最後一句的“也”字,看看它們所表達的語氣是否相同?

學生討論後明確:“也”字所表達的語氣是由各段的內容決定的。第一段主要寫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即“伯樂不常有”,而寫得有聲有色的卻是千里馬被埋沒的情形,即“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流露出作者的憤憤不平之意;最後用“不以千里稱”作結,“也”字流露出作者無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從千里馬的特點出發進一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責任歸於“食馬者”的無知,然後步步緊逼,到段末再用反問句“安求其能千里也”,作者憤怒譴責的感情強烈地表現出來。“也”字凝聚着作者憤慨的情感。第三段作者用自問自答的形式,把“真無馬”和“真不知馬”對照起來,“無馬”一句用“邪”字輕輕帶過,而“不知馬”一句則用“也”字收住,有作者的痛切之感,也有對“食馬者”的嘲諷之意。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如下:

學生根據詞語提綱背誦課文。

⑶ 作者借伯樂和千里馬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本文采用託物寓意的寫法,作者所要表達的見解是:封建統治者應當善於識別人才,對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養之以厚祿,任之以重權,使他們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幹。從這一見解出發,文章借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説,將愚妄淺薄的統治者比作“食馬者”,將人才比作“千里馬”,集中闡述了封建社會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字裏行間洋溢着強烈的不平和悲憤。

學生齊讀課文,注意情感的把握,體會作者的懷才不遇之情。

學生推選一位同學讀課文,力求讀得鏗鏘悦耳、抑揚頓挫、聲情並茂。

五、體驗與反思

1、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簡練、含蓄的特點。

學生自由發言,暢談學習課文的感受。

生1:託物寓意的寫法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寓深刻的思想於具體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咫尺論萬里之勢。

生2:文章語言簡練,三個“也”字舉足輕重。七個“不”字別有藴味。“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不能通其意”,七個“不”字如江河直下,將“食馬者”的平庸淺薄寫得淋漓盡致。

2、組織學生討論:當今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怎樣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盡其才?

此次討論意在引導學生聯繫當今的社會現實,用現代觀念重新審視這篇作品的思想內容。學生只要説出自己的理解,談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即使有些看法偏激,也不必動輒評判,相信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多數學生是能夠明辨是非的。

六、課堂小結

《馬説》是韓愈的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顯著特點是文辭形象簡練,藴藉含蓄,讀起來迴環跌宕、格調鏗鏘,好像遊歷小巧的園林,有咫尺萬里之勢。特別是作者的思想如雷震耳,催人深思。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時代,要學會珍惜一切,努力磨練自己,打造自己,使自己成為國家的棟樑,社會發展的有用人才。

七、佈置作業

1、運用以物喻人或託物寓意的手法,寫一個片斷。

2、閲讀劉基的《説虎》,思考:文章運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方法?説明了什麼道理?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13

教學目標1.認識“榴”等•6個生字,會寫“畝、播”等8個生字;掌握“便”這個多音字,理解“便宜、愛慕”等詞語的意思。2.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重點句,把握課文內容。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學習對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教學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學習對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認識“榴”等6個生字,掌握“便”這個多音字;會寫“畝、播”等8個生字。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一、激趣導入1.謎語導入:麻屋子,紅帳子,裏面住着個白胖子。(打一物)同學們,你們知道是什麼嗎?生猜謎語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板書:落花生)3.作者簡介:許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贊堃(kūn),字地山,筆名落華生(古時“華”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貫廣東揭陽。生於中國台灣一個愛國志士家庭。許地山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説家、散文家、“五四”時期新文學運動先驅者之一。主要著作有《危巢墜簡》《空山靈雨》《道教史》《達衷集》《印度文學》;譯著有《二十夜問》《太陽底下降》《孟加拉民間故事》等4.“落花生”就是我們平時常見常吃的花生,可為什麼叫它“落花生”呢?課前同學們都查閲了資料,誰來談一談?(出示課件2)5.過渡:課文圍繞花生講了一些什麼事呢?同學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出示課件3)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讀錯或讀破句的地方。3.藉助多媒體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可指名讀、齊讀、分行、分組比賽讀)。4.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評議讀的情況。(出示課件4)5.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花生講了哪些事?(①種花生、收花生。②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穫節,併為收穫節做了準備。③吃花生時的議論。)教師:按照課文講的這三件事,我們把課文分成三部分來理解。生討論,並回答,師總結:第一部分(1)寫“我們”按照母親的吩咐開闢空地種花生,居然收穫了。第二部分(2)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穫節,並定下過節的地點。第三部分(3—15)寫“我們”和父親吃花生、議花生的過程。三、學習課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課件5)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彙報交流。(出示課件6)(1)説一説你都讀懂了什麼?(2)質疑、解疑。①“開闢”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説“開發”出一塊空地?②“居然”一詞怎麼理解?你能找一個和它意思相近的詞嗎?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四、佈置作業1.會寫課後10個生字。2.熟讀課文。3.預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重點句,把握課文內容。學習對比手法在表達中的作用。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教具準備 課件教學過程:一、複習引入,交代探究目標1.回憶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2.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究課文,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對花生為什麼有着特殊的感情,還要學習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二、深入探究課文的第三部分(出示課件7)1.默讀課文,想一想:這部分課文講了幾層意思?講了兩層意思,第一層(3-11自然段)講議論花生的好處。第二層(12-15自然段)講從談花生到論人生。2.自讀課文,畫出父親説的話,談談你的理解,體會文中對花生好處的議論以及從談花生怎麼到論人生。(出示課件8)3.小組討論交流。4.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出示課件9)(l)體會第一層意思(重點理解父親的話)①出示父親的話。②指名讀父親的話,然後完成如下填空:(出示課件10)父親的話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種事物,父親認為雖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讓人一見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還是_______最可貴。③分析父親的話,學生議答。(出示課件11)a.“愛慕”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愛慕之心”?b.父親有沒有產生愛慕之心?父親對什麼產生了愛慕之心?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c.什麼是“最可貴”?父親為什麼認為花生最可貴?(板書:默默無聞地奉獻最可貴)(引導學生理解蘋果、桃子、石榴高掛枝頭,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d.學生再次讀父親的話,並根據自己的理解,判斷以下句子是否正確,並説出理由。(出示課件12)(a)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b)凡是埋在地裏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上的東西都是不好的。(c)我們不需要外表美。板書:對比的手法:落花生和桃子、石榴等對比。師:對比手法,是文學創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較,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運用這種手法,有利於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出示課件13)④教師:本課中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是僅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並不是説那三種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⑤生活中有沒有其他事物讓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的?有沒有其他事物具有花生這樣的品質?你能用上“愛慕”一詞説一説嗎?(2)體會第二層意思過渡:父親給我們點出了花生有別於桃子、石榴、蘋果的特點,父親僅僅是説花生嗎?(出示課件14)①出示父親的話。②學生齊讀,談理解。(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的目的是論人生,他讚美花生的品格也是為了説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父親教育孩子們要學習花生的優秀品格,注重實際,不炫耀自己,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別人有用的人。)③教師:父親的話孩子們明白了嗎?從哪兒看出來?④理解“我”説的話:a.齊讀b.討論交流“體面”什麼意思?什麼叫“只講體面”?什麼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麼聯繫? c.你身邊有沒有這種默默奉獻的人?請説一説。 d.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人?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三部分。三、分清課文的主次1.按課文敍述的順序填空,再説説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練習2)(出示課件15)種花生→→→(板書:收花生 品花生 評花生)2.思考: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人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四、總結全文1.分角色朗讀課文。2.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説點什麼?把你的想法和同學們交流。3.總結:課文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經過,通過收穫節上對花生好處的談論,説明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課文在講述的時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內容寫得比較簡略,把主要內容寫得比較詳細。正是由於圍繞主要意思來寫,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瞭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哲理。今後我們在讀文章或寫文章的時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五、延伸拓展人們常常從某種事物的特點上,體會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種常見的事物為例,説説你體會到的道理嗎?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他們合作的精神,同時,我也注重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的參與度,讓他們知道自己才是學習的真正的主人。2.這篇文章非常富有教育意義,而這教育意義則藴含在人物的語言中,因此,我注重通過朗讀來讓學生體會這種教育意義,通過把握重點詞句讓學生受到啟發,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同時,我還設計“分角色朗讀”這樣的環節來加深學生對這種教育意義的理解。3.不足之處在於,對本課的生字教學,我沒有作為重點去把握,而是一帶而過,使部分學生對生字掌握不夠牢固。總之,需要改進的還很多,我要多吸取別人的經驗,不斷實踐、不斷反思,爭取讓自己有個較大幅度的提高。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14

學習過程

一、回顧導入

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我愛讀書”,在前幾篇課文中,我們一直在和書進行着有趣地對話。《竊讀記》生動、細緻地刻畫了竊讀的心理和樂趣,表達對讀書的熱愛與渴

望;《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通過小女孩和北大學者對閲讀的交流,使我們得到讀書的有益見解;《走遍天下書為侶》則在假定和選擇中,告訴我們要與書為伴,以書為侶,其樂無窮;提出善於讀書,要常讀常新,百讀不厭,必有所獲;今天,我們再來學一篇關於讀書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訴了我們什麼。(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問題?(我的“長生果”是什麼?為什麼把書叫做我的“長生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着問題自讀課文,看一看剛才提出的問題找到答案了嗎?

2.同桌互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相互評價。

3.參考閲讀提示中的問題和方法,再讀課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讀幾遍,再旁邊做批註。

4.小組交流讀書情況。

三、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班級交流

(1)作者寫了少年時代讀書和寫作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看香煙人小畫片;看連環畫;

重點回憶了兩次作文的構思與寫作的經歷。得出了一些道理:

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

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鑑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2)反覆讀一讀作者例舉的兩篇作文,你是怎樣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寫作中有過類似的體會嗎?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讀書寫作體驗來理解,來談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學習並運用作者的寫作方法和讀書方法──博覽羣書,入情入境,做讀書筆記,會借鑑運用等。

四、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由揭示課題內容引入。通過剛才的交流,你理解為什麼把書比作“長生果”了嗎? 長生果,指營養極其豐富。將書比喻為“長生果”,意思是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是人類文明延續的營養。作者就是在書的引領下寫作越來越成熟的。

將書譽為長生果,作者對書的鐘愛可見一斑。文中真實地回顧了作者少時與書的故事,使作者酷愛讀書的情景再現在我們眼前。讀讀課文,你是從哪裏感受到作者對書的特殊情感的?

(通過重點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愛讀書這種情感貫穿始終:看叫做“香煙人”的小畫片時的津津有味,看連環畫時的廢寢忘食,讀文藝書籍時的不求甚解,讀中外名著時的如醉如痴。正是不斷地在書裏如飢似渴地汲取營養,才不斷地成長起來。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時光時才感到那樣的愉悦。)

看來書真正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啊!即使多年之後品味讀書的味道,還是這樣讓人心醉。讓我們再讀讀課文,體會那種讀書的樂趣吧。

五、品讀語言,學習積累。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15

學情分析

本文語言淺顯,但所説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義。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所説明的做人道理的問題上,教師要注意三點:一要保證學生個體進行充分閲讀、思考和小組進行交流討論的時間。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基礎,教師作適當點撥,引導學生由內容到思想,由花生的生長特點到花生的品格,由花生的品格到做人的道理,逐步加深理解,切忌教師一廂情願地説教。二要注重引導學生聯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繫起來,突破本課教學難點,要對作者的立意有所瞭解,取得認同。三要尊重學生的不同體驗,允許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見解。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

2、分清課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落花生的特點從而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激趣導入

1、啟發談話:同學們,你們吃過花生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寫花生的課文。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落花生”就是我們平時常見常吃的花生,可為什麼叫它“落花生”呢?課前同學們都查閲了資料,誰來談一談?

4、過渡:課文圍繞花生講了一些什麼事呢?同學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讀錯或讀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詞卡片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可指名讀、齊讀、分行、分組比賽讀)。

4、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評議讀的情況。

5、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①種花生、收花生。②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穫節,併為收穫節做了準備。③吃花生時的議論。)

教師:按照課文講的這三件事,我們把課文分成三部分來理解。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彙報交流。

(1)説一説你都讀懂了什麼?

(2)質疑、解疑。

①“開闢”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説“開發”出一塊空地?

②“居然”一詞怎麼理解,你能找一個和它意思相近的詞嗎?

3、指導感情朗讀。

四、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預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課時

一、謎語引入。

由謎語引入課文,作家許地山有個筆名叫落華生,大家猜猜他為什麼取這個筆名呢?(指多名同學説)大家想不想知道原因呢?

二、學習課文

1、教師範讀課文,要求畫出重點詞語,作好記號。

2、老師今天帶來了花生,大家想不想嚐嚐,檢查生字情況。(出示動畫)

3、自由讀課文,你知道了這篇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些什麼?

4、對作者影響的是哪件事?

5、那天晚上,在茅亭下,他們談論花生的什麼,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

6、分角色朗讀(出示閲讀要求),其他孩子邊聽邊勾畫,他們各自認為花生的好處是什麼?

7、引讀齊答,對於花生的好處(出示課件)

姐姐説: 哥哥説:

我説: 爸爸説:

8、其中誰的談話對“我”的影響?

9、指名讀爸爸的話,其他的同學勾畫出花生和蘋果、桃子、石榴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10、練習填空作比較。(出示課件)

11、從父親的話語中,你知道花生最可貴的地方是什麼?

12、自己讀一讀討論:爸爸在讚美花生的什麼精神?學生結合爸爸的談話內容談,不炫耀,默默奉獻的精神。

13、練習有感情朗讀,指多名同學讀爸爸的話。

14、爸爸僅僅在説花生嗎?爸爸教育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人?

15、爸爸由讚美花生的可貴之處,談到怎樣做人,許地山聽懂了爸爸的話嗎?從哪兒看出來?

教師總結:許地山這樣説,也是這樣做的,他長大後埋頭苦幹,默默奉獻,成為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個筆名叫落花生,這就是他筆名的由來,在抗日戰爭中,他為抗日奔波勞累過度而去世,年僅 48歲,他的確是一位具有落花生精神的人。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讀許地山説的話。

16、許地山懂了,同學們也懂了,男孩子讀,女孩子讀

17、年幼的我是怎麼理解父親的話?(為什麼用落花生做筆名?)的聯繫上下文,談談你的理解。

18、學生再次讀父親的話,根據自己的理解,判斷以下句子是否正確,並説出理由。(出示課件)

(1)、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

(2)、凡是埋在地裏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上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

(3)、我們不需要外表美。( )

教師總結:文課中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是僅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並不是説那三種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

19、那麼,你長大以後,準備做象花生一樣的人,還是準備做像桃子,蘋果,石榴那樣的人呢?為什麼?(出示課件討論)

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的目的是為了論人生,他讚美花生的品格也是為了説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父親教育孩子們要學習花生的優秀品格,注重實際,不炫耀自己,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別人有用的人。)

板書設計

種花生

落花生 吃花生

過收穫節 我們談

談花生 贊花生

父親談

學花生

借物 喻 做有用的人

(道理)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16

【教材分析】

《憶讀書》是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讀書明智”話題下的一篇敍事散文。作者是中國著名女作家冰心。

文章按照時間順序,回憶了作者童年時期的讀書經歷,多年的讀書經驗,選書的標準以及讀書的方法,表達“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等感悟。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根據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內容要點”,文章的語言敍述質樸、簡潔,冰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孩子們娓娓道來自己讀書的歷程和感受。這是五年級的學生第一次使用部編版教材,孩子經過五年的學習積累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根據要求梳理信息”這個語文要素的提出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但是在他們平時的學習中圈點勾畫這樣的方法也經常用,教學中主要結合課後第一題: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説説冰心回憶了自己讀書的哪些經歷,她認為什麼樣的書才是好書。以這樣一個問題為突破口,結合作者讀《三國演義》的讀書經歷,使學生明白梳理信息的方法有很多種,選取合適的方法進行信息梳理,把握內容要點。

【教學目標】

1.會認“舅、斬”等14個生字 ,讀準詞語,讀通課文

2.默讀課文,用自己適合的方法梳理出作者童年的讀書經歷。

3.能説出作者童年時對“好書”的看法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熟讀課文,完成課前預習單

2.教師準備:

(1)細讀文本,篩選教學要點

(2)課文《憶讀書》

(3)瞭解作者

(4)設計教學環節

3.教具準備:

(1)ppt課件

(2)翻頁筆

(3)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01

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書中人物圖片,指名生説

2.總結並揭示課題——《憶讀書》(板書課題)

02

檢查預習,瞭解文章順序

1.檢查預習單中的讀詞情況(生開火車讀詞語)

2.説説自己預習單中時間順序的梳理(師相機板書)

03

初步梳理讀書經歷,把握文章脈絡

1.生快讀默讀課文,畫出作者所讀書目

2.指名學生上台根據時間順序梳理所讀書目

3.把握作者讀書經歷分為童年——老年兩個時期

04

研讀童年讀書經歷,品味《三國演義》

1.師:小組合作:先讀課文第②——第⑤自然段,討論:“我”是怎樣愛上讀三國的?

2.生小組討論

3.彙報

4.根據學生的彙報,引導學生説出作者讀三國的經歷

5.總結

6.那你覺得在她七歲時認為什麼樣的書是好書?

05

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繼續梳理信息

1.同桌合作梳理剩下的讀書經歷

2.彙報

06

總結梳理方法,佈置作業

總結:孩子們這節課我們主要用圈畫和分條列出信息的方法瞭解了作者的讀書經歷,如果我們想更清晰、直觀的瞭解整個她從童年一直到到老年的讀書經歷,你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把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讓人一看就明白了?(列表格)老師的板書其實已經初具表格的樣子,回去後同學們可以嘗試自己列出一個表格,把作者讀書經歷進行梳理,看誰的表格設計的合理、清晰。

《憶讀書》讀書經歷梳理學習單 姓名:

①可以把在文中圈畫出的重點詞進行摘錄

②可以分條列出作者的讀書經歷

《憶讀書》讀書經歷梳理學習單 姓名:

①可以把在文中的重點詞進行摘錄

②可以用一句話來列出作者讀謀一本書的經歷

《憶讀書》讀書經歷梳理學習單 姓名:

①可以把在文中的重點詞進行摘錄

②可以用一句話來列出作者讀謀一本書的經歷

課前預習單

姓名

1.你把課文讀了( )遍

2.你能把下面這些詞語讀準確嗎?

舅父 無限 凱旋 述説 煩瑣 諸葛亮 報刊 樸實

《水滸傳》 《蕩寇志》 書卷 興亡盛衰 天罡地煞 栩栩如生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3.課文是按( )順序寫的,我找到了這樣一些具體的表示文章順序的詞語

( )——( )——( )——( )

課前預習單

姓名

1.你把課文讀了( )遍

2.你能把下面這些詞語讀準確嗎?

舅父 無限 凱旋 述説 煩瑣 諸葛亮 報刊 樸實

《水滸傳》 《蕩寇志》 書卷 興亡盛衰 天罡地煞 栩栩如生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3.課文是按( )順序寫的,我找到了這樣一些具體的表示文章順序的詞語

( )——( )——( )——( )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1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自學掌握生字,理解詞意,瞭解詩意;背誦、默寫《己亥雜詩》。

2、積累其他愛國詩。

過程與方法

1、能根據詩歌領悟古詩的意境。

2、能從古詩內容想開去,想到與之相關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詩人豐富而深刻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識字,朗讀並背誦古詩《己亥雜詩》;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己亥雜詩》的內容,領悟詩歌的意境;感悟龔自珍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教法與學法

教法:點撥、指導法。

學法:自讀自悟,討論交流法。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小黑板,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介紹寫作背景,揭示課題,簡介作者。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並讓學生齊讀課題。

2、適時介紹寫作背景。

3、課件出示作者,簡介作者(課件出示)。龔自珍,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着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

二、指導學生朗讀。

1、課件出示朗讀停頓要領,讓學生在書上做上記號。

己 亥 雜 詩

12314;清12315; 龔 自 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2、教師範讀古詩,學生認真聽。

3、現在大家小組間以合作的方式來朗讀這首古詩,互相間注意糾錯,同時注意停頓,要讀出感情來。(學生朗讀時教師組間巡視指導)

三、理解古詩中的重點詞語。

師:我們讀得差不多了,很好!我們要掌握一首優美的古詩,只讀出來還不夠,我們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這首詩效果就會很好。下面我們看到書,小組討論一下,下面幾個詞語是什麼意思?等會再叫一些小組推薦一個同學來説説這些詞語的意思。(教師用課件出示)

九州 :泛指全中國。 恃:依靠。

喑:啞。 究:到底。

(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大家討論了一下,就叫一些小組推薦一個同學來説説這些詞語的意思吧!(指名一些小組回答,集體訂正,教師並適時用課件展示)

四、學習古詩,領會詩句含義。

1. 師:好!詩中的一些詞語我們理解得差不多了,現在我們就看看詩句的意思吧!先看到第一句詩大概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先齊讀一下詩句,大家再小組討論交流一下,等會再叫一個小組推薦一個同學來説説這句詩的意思,好吧?(教師用課件出示)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 大家討論了一下,就叫一個小組推薦一個同學來説説這句詩的大概意思吧! (指名一個小組回答,師生集體訂正,教師並適時用課件展示)

第一句詩的意思:只有風雷激盪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機,然而朝野臣民噤口有不語終究是一種悲哀。 (讓學生在書上作上記號)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狀況的擔憂之情。

2. 師:好!第一句詩我們理解得差不多了,我們再看到第二句詩大概是什麼意思,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先齊讀一下詩句,大家再小組討論交流一下, 等會又叫一個小組推薦一個同學來説説這句詩的意思。(教師用課件出示)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 大家討論了一下,就叫一個小組推薦一個同學來説説這句詩的意思吧! (指名一個小組回答,師生集體訂正,教師並適時用課件展示)

第二句的意思:我奉勸天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束規格,以降生更多的人才。(讓學生在書上作上記號)

這句詩表達了內心深處力主改革現實政治的強烈願望。

五、再讀古詩,體會思想感情。

1. 師:大家再讀讀這首詩,看這首詩主要講了什麼?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教師並適時用課件出示)

2.教師並適時用課件展示: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對當時中國形勢的看法和熱切的希望,表達了作者變革社會的強烈願望。

六、古詩音樂欣賞。

師:我們學習這首詩心情顯得有些沉重。好!我們放鬆一下子,聽聽古詩音樂欣賞,同時也能加強我們對詩歌的背誦。(教師用課件演示詩歌音樂欣賞2遍,再讓學生跟着唱)

七、佈置作業。

師: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裏,下面佈置一下作業。(教師用課件展示)

1、再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2、課後默寫這首詩。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18

教學目標

1.會認“窠、曠”等6個生字,會寫“黎、暈”等9個生字,會寫“黎明、紅暈、彩雲”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

3.學習本文按照時間順序描寫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習按照時間順序描寫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窠、曠”等6個生字,會寫“黎、暈”等9個生字,會寫“黎明、紅暈、彩雲”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出示課件1)

同學們,一年有幾個季節?分別是什麼?每個季節有什麼特點?

生説自己喜歡的季節及其特點,師加以點撥。

我們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納言筆下的四季是怎樣的。請我們打開書,翻到90頁,大家齊讀課題。

生齊讀,師板書課題。

板書:四季之美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出示課件2)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2.小組活動,大家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並在小組內交流。

3.小組長檢查小組每個同學對生字的識記和理解情況,並及時向老師彙報。

4.每個小組在向老師彙報學習生字的結果時,要總結出本小組的識字方法。

生彙報識字情況,並總結識字方法。

三、初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出示課件3)

1.讀課文,用一句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全文總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麼?

生總結、彙報(出示課件4)

這篇文章描寫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個季節不同的美景進行描寫。

板書:〖〗

春天----黎明

夏天----夜晚

秋天---黃昏

冬天-----早晨

四、朗讀課文,體會文中的美。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出示課件5)

師進行朗讀指導:在朗讀的時候,要注意讀出感情。這篇文章描寫的是四季之美,表達的是作者對四季之美的喜愛之情。因此我們在閲讀的時候,要把這種喜愛的情感讀出來。我們要通過輕重讀的變化、語速快慢的改變,來表達情感。下面,我們讀課文,看誰讀得好。

2.生自由讀課文。

3.小組讀課文,推薦讀得好的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讀。其他同學及時做出評價。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明白了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並且通過朗讀,達到了對課文內容的熟悉。這節課還是有所收穫的。

六、佈置作業。(出示課件6)

1.掌握課後生字詞。

2.背誦課文。

3.朗讀課文,體會文中體現的四季之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

2.學習本文按照時間順序的寫作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四季之美》這篇文章。

板書:四季之美

2.聽寫詞語。(出示課件9)

黎明 紅暈 漆黑 夜幕 降臨 愈發

心曠神怡 閒逸 和諧 掃興

二、深讀課文,體會四季之美

1.讀第一自然段,説一説,春天的美體現在哪裏?作者寫這一部分用了怎樣的寫法?

生總結,彙報(出示課件10)

作者認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作者描寫了春天黎明的動態變化,描繪出春天特有的特點,體現出春天的動態美。

板書:春天----黎明(顏色的變化)

魚肚白-----微微的紅暈---紅紫紅紫的彩雲

2.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了夏天哪些景物,體現出夏天怎樣的特點。(出示課件11)

生總結,彙報『』

板書:夏天----夜晚(螢火蟲的動態)

夏夜螢火蟲----迷人

3.讀第三自然段,説説秋天的美體現在哪裏。

生總結,彙報(出示課件12)

板書:秋天---黃昏(鳥兒們的動態)

烏鴉歸巢 成羣大雁 大自然的各種聲音

4.讀第四自然段,説説冬天美在哪裏,你的心情怎樣。(出示課件13)

生總結,彙報

板書:冬天早晨----落雪----閒逸

師總結:分析課文,我們發現,作者筆下的四季和我們常接觸到的描寫四季的文章不同。作者在描寫四季之美的時候,只是抓住每個季節最具有代表性的美。

三、探討寫作順序。(出示課件14)

我們再一次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采用什麼順序來描寫的?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生總結,彙報(出示課件15)

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描寫的。是從“春、夏、秋、冬”這四個詞語看出來的。

板書:時間順序

師:同學們總結得很好。這篇文章就是用時間順序來介紹的。我們常用的寫作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這兩種。介紹事物的發展,一般用時間順序;介紹物體不同部位的情況,適合用空間順序。我們在寫作的時候,要根據所寫內容來確定寫作的順序。(出示課件16)

四、佈置作業。

試着用時間順序寫一寫你喜歡的植物的成長過程。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這是一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散文。文章採用時間順序,分別介紹了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中最有特點的美。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們在朗讀的基礎上抓住這些描寫,來體現四季之美。同時,我還對寫作進行了指導,效果良好。

2.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採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利用問題引導學生們進行自學,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在教學中,我運用層層深入的教學方法,一步一步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把握課文內容,瞭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學中,我對學生激勵性評價較少,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有所改進。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19

【教學要求】

1、認識太陽的遠、大、熱,知道太陽與人的密切關係,激發學生研究天體的熱情。

2、培養學生初步閲讀説明文的方法及興趣。

3、理解“覺得……其實……”“看起來……實際上……”“如果……就……”“雖然……但是……”等關聯詞的作用。

【課前準備】

適逢有日環食,先帶領學生觀察,或放太陽的幻燈。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導入新課、創設問題情境、自學課文、分段、讀講第一段。

第二課時:讀講第二、三段,創設情境鞏固練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結合兒童的生活,引起學習新課的興趣)。

昨天下午整整三個小時,同學們密切注視着太陽的變化,同樣在這樣的這個時間,有上億萬眼睛注視着太陽,觀看、研究日環食這奇異的天象。從同學們的熱情來看,大家對探索天體的奧祕懷有相當大的興趣。

這一課就請同學們來做個小小科學家,研究研究太陽。(板書:太陽)

二、創設研究太陽的情境,促使兒童對新課主動地思考。(出示太陽幻燈)

(運用電化教學創設情境: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光彩眩目,投影幻燈的電光源使畫面富有真實感。此時,距離地球三萬萬公里的太陽一下子推到學生眼前。這鮮明的形象加上兒童的強烈的求知慾,進入問題情境。)

1、啟發:太陽,我們每天都能看到,早晨,從東方升起,把光明帶給大地;傍晚,從西天落下,黑暗便來臨。太陽對於我們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實又是很陌生的。因為對於太陽的真實情況我們知道得太少了。需要老老少少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去研究它,揭開它的奧祕。

要研究一個事物,首先要會提出問題。(板書:“?”)現在你們面對太陽,你們想知道它的什麼?

學生提問。(估計學生對太陽的大小、遠近、温度及現象均會提出有關問題。)

2、教師將學生問題分類概括。

教師鼓勵:這些問題提得很好,説明同學們很有些科學精神、科學態度。

你們提的這些問題怎樣去尋找答案呢?一是從課文《太陽》中找答案,二是課外自己去閲讀有關資料進一步瞭解,三是有的現在我們人類還沒有得出結論,要靠你們去研究、去發現、去解答。

(這樣處理問題,不僅使學生懷着極大的興趣主動學習課文--這是最主要的;而且開拓了學生的思路。起了很好的導引作用。)

三、自學課文,尋找答案。(進一步激發學習動機,並初步培養學生自己查閲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

1、關於太陽有多遠、多大、多熱與人的關係,課文上説得很清楚。現在我們就把這篇課文當作一份資料閲讀。研究科學,要提出問題,還需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學會查閲資料,有的還要搞實驗。現在就請你們閲讀這份有關太陽的資料。看誰通過自己的閲讀找到答案。

(無形之中,就把學生帶入了研究科學,查找、閲讀資料的情境中。他們似乎是一個小小科學家。這時,他們讀起課文來分外專注。)

2、學生自學。

△指導①。

對於這類科普的説明文,一般一小節説明一個意思,我們閲讀時首先要概括出每節的內容。

(板書:一節一意)

要求學生讀時把每個節概括的內容寫在每一小節前,像加註一樣。

△指導②。

每小節內容概括出來了,就要進一步弄清全文可以分成幾部分。

引導學生交流,充許多種分段起訖:

指點:閲讀説明文,一節一意首先分清層次,概括段意。(板書符號〢〢)

(實際上,這是教給學生學習説明文、閲讀科普讀物的方法,弄清每節每層説明的主要意思。)

四、再讀課文,運用不同形式進行檢查,報告答案。

(讓學生繼續擔當小小科學家的角色,這就把學生進一步帶入研究太陽,深入瞭解學習資料的情境中)

第一段:

1、太陽有多遠、多大、多熱,你們這些小小科學家自己能找到答案嗎?(學生回答,教師將數字填入表中。表格見下)

2、指點:從這表上我們可以知道課文上説太陽的遠、大、熱是通過什麼來説明的?

(板書:列舉數字)

對資料中數字比較多,可以列表,將數字一填,就一目瞭然了。

3、文章中是不是光用數字來説明的?還用了什麼辦法?

4、指名分節朗讀課文後回答。

①引用傳説(板書:引用傳説)

誰還記得我們二年級時學過的一個關於太陽傳説的故事?(《后羿射日》)誰能説説。

如果這裏不用傳説,光用數字,這三節課文就變為:

“太陽離我們很遠,有3萬萬公里,

太陽很大,有130萬個地球大,

太陽很熱,表面温度有6千度,中心温度有1800萬度”。

文章這樣寫,你們的閲讀興趣怎麼樣?

(這樣教學豐富了課文內容又緊扣課文,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②指點:“傳説”是流傳在民間的口頭上的故事。研究科學非常講究科學性,必須説明它的實質。這兒

在傳説以後,用一個什麼詞語來揭示實質?(“其實”)文章中引用傳説,引人入勝,接着用“其實”一詞揭示實質。

(板書:説明實質傳説其實)

下面一節説明實質的又用了什麼詞?(板書:覺得實際上)

③説太陽,怎麼又説了地球,説了沸水和鋼鐵呢?(突出“抵得上”“比”等詞語。)(板書:進行比較)

俗話説“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比較的方法能夠幫助讀者進一步瞭解所説明的事物。

④引導學生從事物相互關係上思考問題。太陽的“大”、“熱”、離我們“遠”這三大特點,與我們的地球關

系是相互聯繫的,你們要做科學家,閲讀資料時,就得認真思考,自己先思考一些問題。

例句:(出示句式:因為……所以……)

△太陽雖然大,但因為遠,所以看起來小。

△太陽雖然熱,但因為遠,所以燒不死地球上的生物。

△因為太陽大,所以整個地球太陽都照得到。

△因為太陽熱,又離我們遠,所以太陽光使我們感到温暖。

第二課時

第二段:

1、提出:在家都分析得很好,具體説來,太陽與人的關係怎樣密切呢?這個問題我們要好好研究。現在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2、你們自己讀第二部分,根據你平時觀察所得和書上提供的資料説説太陽與我們人類關係怎麼密切。

提供句式:A、有了太陽……

B、如果沒有太陽……就……,因為……

(出示兩種句式,由學生自己任意選擇,以體現因材施教。)

3、閲讀、討論後學生回答,進行以上句式的説話訓練。

4、指點:這一節先正面説,“有了太陽……”再反過來説,“如果沒有太陽……就……”説明了關係密切。用“看起來……其實……”從現象説到實質。

5、提問:這一節內容可以用哪一句話來概括?書上把這一段內容概括成一句話“太陽雖然離我們這麼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寫在這一段的開頭,這叫“段首概括”。(板書:段首概括)

閲讀這類文章要注意小節開頭的話,那樣往往可以幫助我們掌握全小節的內容。

太陽離我們很遠很遠,照理關係不大,這裏意思轉折,所以用上“雖然……但是……”。

6、朗讀全段。齊讀第一句,以下幾句輪讀。

第三段。

第二段説了太陽與我們人的關係,那麼太陽與自然關係怎樣呢?我們學習時可以用箭頭標明,弄清它們之間的關係。

分別出示兩組卡片:1.太陽水雨雪水蒸氣小水滴雲

2.太陽熱量多熱量少熱冷風

第四段。

指名讀。齊讀。(突出“沒有……就沒有……”)

五、創設《太陽》的小型展覽的情境,進行鞏固練習。

激發興趣,明確要求。

1987年9月23日,在我國可以看到罕見的日環食,為了幫助同學們認識太陽,我們這些小小科學家,舉辦一個關於“太陽”的小小展覽會。展覽會用多種形式,用圖畫,用幻燈,還用動畫演示、介紹,説明太陽與人的關係,這是展覽會主要的部分。現在請一個扮演動畫中的太陽公公,一個扮小朋友,兩人對話。小朋友提問,太陽公公回答,幫助小朋友認識太陽。

△同座對話。(全班進行分角色普遍訓練)

△指名扮演講解員。

動畫表演

(此時創設情境需具有綜合性,不僅要鞏固本課學得的知識,加深印象,而且能靈活運用,培養能力。創設“展覽會”情境,學生感到新鮮有趣,尤其是動畫片角色的扮演,這種形式使兒童興趣濃厚)

總結:

1、這一課的學習,使我們懂得了太陽有多遠、多大、多熱。知道了太陽與人的關係密切。沒有太陽就沒有動物、植物、人類,沒有風雲雪霜,沒有這美麗可愛的世界。

2、學習這篇文章也使我們懂得了怎樣閲讀説明文。

説明文一般在寫作方法上是“一節一意” 、“段意概括” ,常用“引用傳説” 、“列舉數據” 、“進行比較”來説明事物的實質和因果關係。所以在閲讀時,針對這些特點,“一節一意學概括”,“引用傳説增興趣”,“列舉數據可畫表”,“抓住實質明因果” 。

同學們能注意觀察天象,又能認真學習有關書籍、資料,並進行研究,就有點像小小科學家。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優質 篇20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瞭解故事之間的聯繫

3、通過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重點:

1.理解三個故事的原因和結果。

2.瞭解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繫。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疑

1、出示課題。理解:“和”,就是和好。

2、質疑激趣。看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什麼?

“將”和“相”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他們為什麼和好?

二、初讀感知

1、帶着問題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簡單介紹歷史背景。

3、快速瀏覽全文,把“將”、“相”的名字用________畫下來。同時想一想,這篇文章講了幾個小故事?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一下。

“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

三、理清層次

1、這三件事情分別用了哪幾個自然段來敍述的?根據提綱給課文分段,説説每段的主要意思。

2、交流。

第一段(1~10)自然段,寫藺相如出使秦國,機智勇敢,保護國寶,立了大功。

第二段(11~15)自然段,寫藺相如在澠池會上,不畏強暴,維護國威,又立新功。

第三段(16~18)自然段,寫廉頗負荊請罪,將相和好。

四、深入研讀

1、你覺得廉頗和藺相如由和轉向不和的原因是什麼?課文中哪裏開始寫到了不和。

“我廉頗功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去!”

(1)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從廉頗的話中能讀懂些什麼?(廉頗內心的不滿……)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這樣下去,廉頗和藺相如遲早有一天會鬧僵,到那時,趙國可能將國將不國了。你現在的任務是勸服正在氣頭上的,什麼也聽不進去的廉頗。為了勸好,老師建議大家讀讀全文,看看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張嘴,沒什麼能耐?

3、出示學習提示:

(1)學習任務:一邊讀一邊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藺相如並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

(2)學習建議:建議大家先劃出重點句子或重點詞揣摩人物特點,並感情朗讀,然後採用擺事實或講道理的方法,來説服廉頗。

(3)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從藺相如的語言、動作來體會藺相如的特點;也可以從趙王和秦王的表現跟藺相如作對比,從而體會藺相如的特點。

4、學生自主研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感悟體會

1、説説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藺相如並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指導幾個重點句子的理解。

(1)“藺相如看到這種情形,直到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説:‘大王,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説着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讀這段話,從中你發現了藺相如得什麼特點?從哪裏看出來的?

“……我指給您看”這是有謀;

“我的腦袋和璧就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這是有勇。

②體會藺相如在説這些話時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藺相如説的話。

(2)“藺相如一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藺相如也叫人記下來,所在澠池上,秦王為趙王擊缶。”

①讀讀這段話,想象當時的情境。

②從這裏可以看出藺相如得什麼特點?

“我就跟你拼了”——捨身救主

“秦王被逼得沒法,只好為趙王擊缶。”——不畏權勢

三、角色體驗

1、導入:廉頗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錯誤。於是有了動人的負荊請罪這一幕。

2、讀一讀書上描述負荊請罪的句子。

3、引導學生看插圖,書上只説:“他脱下戰袍,背上荊條,親自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廉頗負荊請罪一直被後人傳為美談,我想他們當時一定説了許多感人的話。你能不能替作家把他們當時説的話還原出來。

4、學生寫作,交流。

5、想象説話:如果當時圍觀的百姓看到了這動人的一幕,他們會説些什麼?這件事傳到趙王或秦王的耳朵裏,他們可能會説些什麼?廉頗的屬下或藺相如的屬下看到大將軍廉頗負荊請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這動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處的點點滴滴,又想説什麼?請你任意選擇一個角色説一説。自由準備--同桌互説 ---指名説

6、同學們,一位功勛卓著,叱吒風雲的老將軍,他能夠脱下戰袍,露着脊背,赤着腳,背上荊條,跪在相府門前認錯,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氣魄啊!所以,有句俗語叫:宰相肚裏能撐船,將軍背上能插荊。

四、總結提升,課後延伸

1、請同學談談學了這篇課文後的收穫。

2、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後去閲讀有關的書籍,瞭解一下後來秦國滅了六國,趙國也包括在內。那麼趙國後來怎麼也逃脱不了被滅亡的命運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kq3o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