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高一第二學期歷史學科教學計劃

高一第二學期歷史學科教學計劃

一、本計劃制定的依據

高一第二學期歷史學科教學計劃

歷史是闡述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並揭示其內在規律的科學。歷史學科是高中學生必修的基礎學科。歷史教育對提高高中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一第二學期的歷史教材是在學生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學習歷史的基礎上,以敍述世界現代史為主,把有關的中國歷史作為世界歷史的一部分作重點介紹,幫助學生了解世界歷史發展總的趨勢,瞭解現代中國如何在世界大環境中發展,從而加深學生對現代中外歷史和中國國情的認識,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堅定社會主義方向。

歷史學科在學生的心目中被列為副科,因而極不重視。儘管在國中對教材中的大部分知識已有接觸,但我們的學生學習習慣都比較差,國中會考對畢業、升學無影響,再加上國中會考開卷考試,題型簡單,所以學生缺乏對歷史知識的分析、綜合、運用能力,有的部分學生連基本的歷史線索都搞不清。進入高一後對新的要求很難適應。

上學期期末區統測,成績令人擔憂,我們的平均成績61.11,及格率59.02%,優良率3.28%,低分率2.73%。區平均成績66.08,及格率74.33%,優良率12.25%,低分率2.7%。

差距是明顯的,但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學生已逐漸開始適應高中的學習,對高中歷史學習的要求、難度有了明確的認識,正努力改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相信他們在本學期的會考中都能順利過關。

二、本計劃應達到目標和力爭達到的目標

1.思想教育目標:

(1)習現代中外歷史知識,瞭解現代中外歷史的基本線索;瞭解現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瞭解現代各歷史階段的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活動;掌握有關的歷史概念。

(2)接受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教育、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國情教育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教育以及道德情操教育,增強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類的和平進步事業而獻身的歷史感和責任感。

2、能力目標

(1)能分析、概括歷史事實,形成正確的歷史概念,並上升為歷史發展規律性的認識。

(2)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

3.分類目標

(1)從19世紀中期起,由於西方資本主義的侵入,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幾代先進的中國人,千辛萬苦地向西方找尋真理,都失敗了。十月革命的炮聲,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革命走上了勝利發展的道路。歷史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2)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歷史,包括中國解放以後的歷史説明:社會發展既有曲折,又是不斷進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儘管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要經歷一個長久的過程,但這一制度已經初步地然而又是有力地顯示出它的優越性,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任何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這個時代的趨勢。

(3)中外優秀文化對推動社會進步,提高民族素質有着積極的作用。特別要注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對社會發展有着巨大的推動作用。

(4)中外各國曆史的發展説明,只有安定的環境,才能發展生產,使國家富強。這是一條重要的歷史經驗,具有普遍的意義。

4.教學質量目標:

會考合格率確保95%,力爭100%。

三、 具體實施計劃 周次 課時 內容

層次

章節

知識內容

知道

理解

比較

第一週 第一課時 (二十一)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2)二月革命;《四月提綱》;彼得格勒武裝起義;蘇維埃俄國的建立;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 (3)十月革命開創了歷史新紀元 √ (4)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背景和作用 √ 第二課時 (二十二)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前後的中國 (1)二次革命;護國運動和護法運動 √ 第三課時 (2) "五四"運動 √ 第二週 第一課時 (3)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 (4)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 √ 第二課時 (二十三)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初期國際關係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1)"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巴黎和會;《凡爾賽和約》;英法操縱的國際聯盟;華盛頓會議與《九國公約》、《五國海軍協定》 √ (2)巴黎和會的實質及其後果;華盛頓會議抑制日本獨霸遠東的作用 √ (3)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 第三課時 (二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初期的革命運動與民族解放鬥爭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國民革命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工人運動第一次高潮;孫中山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 第三週 第一課時 國共合作,開創民族解放運動的新局面;國民革命運動的挫折 √ 第二課時 (二十五)20至30年代的蘇聯 (1)新經濟政策;蘇聯的成立 √ (2)新經濟政策的實質和作用 √ √ 第三課時 (二十六)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 (1)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 (2)美國羅斯福"新政" √ √ 第四周 第一課時 (3)日本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和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 √ (4)德國希特勒上台和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 √ (5)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的影響 √ 第二課時 (二十七)1927—1937年的中國 (2)中國共產黨開創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革命根據地的開闢和毛澤東關於紅色政權的理論;四次反"圍剿"戰爭的勝利;紅軍長征 √ (3)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理由 √ 第三課時 (4)中國人民反對日本侵略的鬥爭: "九·八"事變;"一·二八"事變;偽"滿洲國";東北人民的抗日戰爭;"一二·九。運動; 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 第五週 第一課時 (二十八)第二次世界大戰 (1)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七·七"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正面戰場的抗戰與敵後戰場的開闢;《論持久戰》的發表 √ √ (2)《論持久戰》對抗日戰爭全局的科學論述 √ 第二課時 (3)英法綏靖政策和歐洲戰爭危機的加深:德國吞併奧地利;英法的綏靖政策和慕尼黑陰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 第三課時 (4)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和非洲的開始:德國突然襲擊波蘭;法國的慘敗; 不列顛之戰 √ (5)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因 √ √ 第六週 第一課 (6)歐戰爆發後的中國:日本在華組織偽政權;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日,製造國共摩擦;解放區成為抗戰的主戰場 √ (二十八)第二次世界大戰 (7)中國抗日戰爭相持階段的國際形勢及其對中國抗戰的影響 √ 第二課時 (8)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擴大與轉折: 蘇德戰爭燥發;莫斯科戰役;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開始;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中途島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阿拉曼戰役 √ (9)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建立的背景和意義 √ 第三課時 (10)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英美盟軍在北非與意大利的勝利;開羅宣言和德黑蘭會議;歐洲第二戰場的開闢;雅爾塔會議;德、意法西斯潰滅;波茨坦會議;日本投降 √ (11)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果和影響 √ √ (12)中國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 √ 第七週 第一課時 (二十九)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 (1)新中國的建立:重慶談判和國民黨發動內戰;解放戰爭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新中國建立初期的對外關係 √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 √ 第二課時 (3)戰後初期的國際政治:聯合國的建立;美蘇"冷戰"的展開;兩個德國的出現;朝鮮的分裂和朝鮮戰爭 √ 第三課時 (4)歐洲共同體和戰後的日本:歐洲共同體的建立;日本經濟起飛 √ (5)50年代中期以來西歐、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 √ 第八週 第一課時 (6)第三世界的興起和發展:亞非會議和不結盟會議 √ (7)第三世界的興起和發展對世界格局的影響 √ 第二課時 (8)50年代以來的中國: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最初探索;“ √ 第三課時 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偉大成就;“一國兩制”方針;中國對外關係的發展和國際威望的提高 √ 第九周 第一課時 (9)80年代以來世界形勢的變化: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格局呈現多極化發展趨勢 √ 第二課時 世界現代史複習 第三課時 中國現代史複習 第十週 第一課時 中外現代史聯繫比較 第二課時 期會考試 第十一週 第一課時 期中質量分析 第二課時 世界近代史複習(一) 第三課時 世界近代史複習(二) 第十二週 五一長假 第十三週 第一課時 世界近代史綜合練習 第二課時 世界現代史複習 第三課時 世界現代史練習 第十四周 第一課時 中國明清部分複習(15世紀至中國鴉片戰爭前) 第二課時 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複習 第三課時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複習(一) 第十五週 第一課時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複習(二) 第二課時 中國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部分複習 第三課時 中國史綜合練習 第十六週 第一課時 中外史聯繫比較(一) 第二課時 中外史聯繫比較(二) 第三課時 中外史聯繫比較(三) 第十七週 第一、二課時 會考模擬(一) 第三課時 試卷分析 第十八週 第一、二課時 會考模擬(二) 第三課時 試卷分析 第十九周 第一、二課時 會考模擬(三) 第三課時 試卷分析 第二十週 第一課時 答疑 第二課時 考前指導 第三課時 會考

四、具體實施

1.進一步鑽研教材,精心備好每節課,再次精選習題。

2.提高課堂效率,確保課堂紀律的穩定,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啟發誘導他們積極開動腦筋,重點培養學生分析、綜合、運用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3.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鼓信心,找原因。

4.請求班主任老師的支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5.必要時請求家長的幫助,做好家庭複習工作。

6.十七週以後,確定10%的學習困難生,進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一幫一”互助。

7.加強與教研員的聯繫,及時瞭解會考動向。加強與兄弟學校合作,做好模擬試題交流工作。

五、保障措施與可行性

1.本人從教高中多年,平時注重積累,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對待教學工作責任性強,善長學生的思想工作,歷年任教年級的會考合格率均達100%,此次會考完全有信心、有能力達到100%合格率。

2.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興趣及能力,為部分學生高三“三加一”做好準備。在複習階段,少部分學習困難生課外需進行補習,臨考前需要年級組、家長支持配合,做好全體學生複習的督促工作。

3.本人目前注重收集網絡資料並進行有效篩選。選讀各類歷史書目及教參資料。與教研員、七寶、閔中、三中等同行的交流渠道暢通。

4.平時的教輔資料有:教材配套練習冊、新華東師大版《一課一練》、《高中歷史學科教學基本要求與訓練》、《高中會考模擬與精練》、《高中歷史解析》等。這些資料本人已全部做過。目前學生平時作業以教材配套練習冊為主,習題內容有選擇性。複習階段計劃增訂《高中會考模擬與精練》加強訓練,先已得到教研組、教導處核准同意。

5.單元測驗由本人自己根據會考考綱要求命題,並請求年級組安排在課餘時間統一測試。

六、總目標達成度與現階段教學目標達成度的相關分析

目前本人的教學在校範圍內處上游水平,在區範圍內處中游水平。主觀上強烈要求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在平時的教學過程正不斷修改教案,更新教學手段。但苦於缺乏名師指點,使自己的業務水平再上一個台階。希望學校能提供這些方面的幫助。

課堂教學的總目標是提高高中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希望課堂教學能有助於學生正確思想觀、價值觀的形成,使學生終身受益。

對整個高中教學有較完整的思考。在高一階段要面向全體學生,夯實每一位學生的基礎,力爭人人通過會考,同時為高三綜合考試打下紮實的基礎。從興趣入手,以能力培養為重點,吸引更多的學生,讓他們喜愛歷史這門學科,學會主動學習,使學生到高三“三加一”時有更多的選擇餘地。對於一批已對歷史產生濃厚興趣的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這一課程,從高一開始就重點培養。高二時,儘管不開設歷史課,但也設想通過研究性學習、選修課等形式對這批學生進行系統訓練,重點培優。

七、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整合

歷史學科的教學質量提高只有完全依靠課堂40分鐘,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是本人在教學中的研究課題,近年來,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已着手以信息技術為平台,以新基礎教育理念為指導,“授之以漁”,在課堂上學會,課後設計研究性學習主題,培養更多的學生會學。不斷加強義務鑽研,提該業務水平,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gvgnx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