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精選13篇)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精選13篇)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 篇1

一、題解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精選13篇)

1、口占

(1)不打草稿,口頭述説出來:~電文。

(2)指即興作詩詞,不打草稿,隨口吟誦出來:~一絕。

“口占”表明,這首詩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不是刻意為之的,而是情感的沉澱和文學的素養聚合在一起產生的一種“裂變”,一種“反應”。特定的時代、特定的場景、特定的傾述對象、特定的心情,這些要素匯流在作者的筆下,由此一揮而就,成就了不朽篇章。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以“口占”為題的詩,很少採用現代詩的形式,下面非常有名的兩首,都是以古典詩歌的形式出現的。

口占一絕:李大釗

壯別天涯未許愁,盡將離恨付東流。

何當痛飲黃龍府,高築神州風雨樓。

(1916年春,日本,李大釗先生送摯友幼衡回國所作。)

被逮口占:汪精衞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 1910年3月31日,汪精衞和同盟會同志刺殺攝政王載灃事敗被捕,清法庭判汪精衞“大逆不道,立即處斬”。汪精衞在獄中寫下此詩,表明他革命的決心。這首“口占”,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汪精衞,一個烈士,一個革命者,所以,人是很複雜的。)

2、蕭紅是誰?

(1)蕭紅,民國時期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

蕭紅(1911-1942),原名張迺瑩,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之一,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

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喪母。蕭紅一生命運極為悲苦,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

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東渡日本,並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後發表了中篇小説《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小説《呼蘭河傳》。

(2)1942年1月22日,蕭紅在香港的一家法國醫院去世(1月12日日軍佔領香港 ),時年31歲。1月24日,蕭紅遺體在跑馬地背後日本火葬場火化後,葬於淺水灣。

(3)展現一組蕭紅的老照片。

(4)推薦兩部電影:

①電影《蕭紅》(20__年3月上映)為紀念蕭紅誕辰百年拍攝,霍建起執導,宋佳主演。故事講述了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女作家蕭紅悽美的愛情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 ...

本片主演宋佳因主演蕭紅一角先後在金雞獎、中美電影節、温哥華華語電影節中共三次獲得影后桂冠。

②電影《黃金時代》劇情介紹:

上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國,那是一個民氣十足、海闊天空的時代,一羣年輕人經歷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時光,自由地追求夢想與愛情,有人在流離中刻骨求愛,有人在抗爭中企盼家國未來……蕭紅(湯唯主演),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一路流亡,從北方到南方,從哈爾濱到香港,一邊躲避戰亂,一邊經歷着令人唏噓又痛徹心扉的愛情與人生。對生的堅強對死的掙扎在她筆下穿透紙背,她的人生亦是如此。

20__年4月19日,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許鞍華執導的蕭紅傳記片《黃金時代》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美術執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五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

《蕭紅墓碑口占》賞析(教學設計)

3、蕭紅的墓在哪裏?

(1)1942年1月22日,蕭紅病歿香港法國醫院,遵照她的遺願:身後要能看到大海。在蕭紅去世後的第四天,端木先生帶着筆、墨和裝有蕭紅骨灰的一隻花瓶來到淺水灣的一個山坡上,他把骨灰瓶深葬之後,親筆題寫了“蕭紅之墓”的木牌立於墳前。

(2)1957年8月15日,中國作家協會廣州分會將蕭紅骨灰從香港遷到廣州銀河公墓,重新安葬。

(戴望舒先生寫這首詩的時候,他去探望的當然是位於香港淺水灣的山坡上的蕭紅墓。)

二、關於作者

1、戴望舒簡介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出生於杭州,祖籍南京。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歲。安葬於北京西山腳下的北京香山萬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親筆書寫的“詩人戴望舒之墓”

戴望舒能在文學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創作的優秀詩歌,他本人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為其風格獨特的詩作被人稱為現代詩派“詩壇領袖”。

1927年,他的詩《雨巷》顯示了新月派向現代派過渡的趨向,而1929年所創作的《我底記憶》則成為現代詩派的起點。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 篇2

知識與技能

1.誦讀詩歌,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

2.結合寫作背景,理解五首短詩的主旨和情感。

過程與方法

1.誦讀,體會詩歌的情景、意藴和詩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詩的主旨。

2.分析詩歌的語言,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畫面感。

3.對比閲讀這幾首詩,理解早期白話新詩的共同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獨立不倚的堅強性格和奮鬥精神或對友人的深切追思;理解人世間萬物相互依存的哲理內涵或相互對立、統一的關係;感悟詩人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

重點

1.誦讀、理解詩歌內容。

2.揣摩詩歌語言,品味詩句的豐富內涵。

難點

聯繫詩人生平和創作背景,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

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再現詩中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詩的意境,增強直觀性。

2.朗讀法: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詩人的感情,並感受詩歌語言之精美;讓學生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朗讀音頻以及作者及寫作背景資料。

學生:通讀詩歌,解決生字詞,初步感知文意,並在課前查閲作者的相關情況。

2課時

《月夜》 《蕭紅墓畔口占》

唐詩宋詞,經典“詠”流傳;現代詩,風格獨特別樣紅。同學們或許有過這樣的感受:現代詩以清新雋永的語言,含蓄優美的意境成為人們心靈棲息的港灣,情感自然流淌的窪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徜徉在現代詩這片水草豐美的天地,分享詩人沈尹默在霜風寒月的冬夜的遐想,傾聽詩人戴望舒在拜謁友人墓時寂寞地傾訴。

1.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傑出的學者、詩人、書法家。五四運動時期,沈尹默作為北大名教授,和魯迅、陳獨秀等人輪流主編《新青年》雜誌。

2.戴望舒(1905—1950),現代著名詩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其中《雨巷》傳誦一時,因而有“雨巷詩人”之譽。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獄。在獄中寫下《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詩篇。

1.《月夜》寫作背景

1917年,正是近代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亂的年代,卻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發的時代,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詩誕生了。新詩之“新”首先在於其精神和靈魂的新,即思想的現代性,追求“科學”與“民主”,人的個體的覺醒,思想解放、個性獨立遂成為這一時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國人有了主體意識。 例如這首《月夜》,不僅是新詩誕生的一個標誌,也是真正的新文學誕生的標誌。

2.補充介紹蕭紅的情況

蕭紅(1911-1942),原名張廼瑩,中國近現代成就很大的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之一,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蕭紅老家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她很早就從東北逃亡進關,輾轉呼號,1932年開始文學創作,用自己的筆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發表成名作《生死場》,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蘭河傳》。

3.《蕭紅墓畔口占》寫作背景

戴望舒與蕭紅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卻是一見如故。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際,蕭紅生病卻得不到正常的治療,死在極度混亂的香港,年僅31歲。這對於當時同樣在香港堅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來説,自然是一個極大的刺激。這首詩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釋放後拜謁蕭紅墓時所作。“口占”,説明這是隨口吟成。

品讀《月夜》

1.多媒體出示《月夜》,教師播放朗讀音頻,配樂範讀,學生聽後描述所想象的畫面。

2.美的詩還需要美美地讀,請大家想象着剛才所描述的畫面,有感情地朗讀這首短詩。

3.學生討論、交流。

這首詩描繪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霜風、月光、一株頂高的樹,營造了霜風寒月的幽靜氛圍。

品讀《蕭紅墓畔口占》

1.多媒體出示《蕭紅墓畔口占》。

2.教師範讀,學生聽讀。

3.學生自由朗讀,體會詩中表達的感情。

《月夜》

1.學生朗讀詩歌。

2.多媒體出示問題。

3.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問題,教師歸納明確。

(1)這首小詩描繪了一幅月夜圖景,請用你自己的語言將這幅月夜圖描繪出來。

霜風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風寒月的冬夜中,頂天立地的高樹與獨立不倚的“我”並排站立着,充滿了美的意藴。

(2)這是一首很隱晦的詩,看似是紀實,簡單地描寫記錄當時的某種場景,但這又何嘗不是對當時現狀的描寫?請你結合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説説對這首詩的象徵意象的理解。

象徵意象:這首詩反映了五四運動之前的一個社會側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某種社會相。“一株頂高的樹”象徵着古老的觀念,傳統、 穩健、 根基深厚、固執而迂腐。“並排立着”是思想的並立。“沒有靠着”是掙脱,是倔強,也是追求獨立。“我和一株頂高的樹並排立着,卻沒有靠着”象徵着詩人獨立不倚的堅強性格和奮鬥精神。

(3)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

在嚴寒下不妥協,在孤獨中不退縮,這首詩表現了“五四”時期覺醒的一代知識分子追求獨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識和探索真理的精神與人格。

《蕭紅墓畔口占》

1.指定學生朗讀詩歌。

2.分組討論、交流下面問題。

(1)詩歌文本中的“你”和“我”分別指誰?二者之間是什麼關係?

“我”指作者,“你”指蕭紅;蕭紅是作者志同道合、友情深厚的知音。

(2)作者為什麼要“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來蕭紅的墓前放一束“紅山茶”?

表達對已逝友人深沉的追思和緬懷之情。

(3)這是一首“偉大的詩篇”,詩句簡短卻意味深長。請品味詩句中加點的詞語,體會詩中的情感表達。

第①句: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

“六小時”説明時間之長,“長途”説明距離之遠,強調“六小時”和“長途”,是寫實,更隱指詩人對已故者友誼的深厚和誠摯。“寂寞”既是詩人當時的實際感受,又是詩人長期以來心境的真實寫照,是詩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調。

第②句: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

不説“墓畔”而説“頭邊”,藴藏着詩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過是暫時安睡等豐富複雜的感情。“紅山茶”寄託作者對她的深情悼念,也象徵她山茶花般熱烈、紅豔的生命。

第③句:我等待着,長夜漫漫。

“長夜漫漫”,寫出這種“等待”的漫長、痛苦、難以忍受,也隱喻蕭紅的生命正是在這漫漫長夜中被摧殘的。

第④句:你卻卧聽着海濤閒話。

“卻”字,表示詩人與友人雖然天人永隔,逝者卻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詳與達觀。聽“海濤閒話”,海陪伴着逝者,雖仍然不免寂寞,但靈魂卻超然靜觀、從容安詳,道盡作者的人生感悟。

(4)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

這首詩通過敍寫詩人拜謁女作家蕭紅墓的情形,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深沉追思和緬懷之情,也飽含着二者之間真摯深厚、純真的友情。

1.《月夜》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突出特點是意境的創造,顯得清新質樸,含而不露。四句詩含義很廣,沒有半個字的説教;且詩中的主體情緒與客觀意象融為一體,創構出渾整的畫面與意境氛圍。此外,詩以動詞“照”“靠”押韻,卻在每行詩末綴以一個輕聲詞尾“着”,使語氣委婉,節奏舒緩自然,富有散文之美。

2.《蕭紅墓畔口占》

本詩語言樸素、洗練又富於質感。此外,這首詩篇的層次分明,結構和諧,外在的平和與內在的情感張力互相支撐,時間的連續展開,心情的慢慢沉鬱,生者與逝者的對話,在空曠的世界中相互呼應。

月夜

沈尹默

意象——烘托——主旨

霜風明月高樹與樹並立獨立自主個性解放追求自由

蕭紅墓畔口占

戴望舒

拜謁友人墓時長路遠耐寂寞擺放鮮花寄追思漫長痛苦還等待逝者安詳又達觀情誼深厚緬懷追思

《斷章》 《風雨吟》 《統一》

上一節課,我們一起品味了《月夜》的意境美,《蕭紅墓畔口占》的情感美。接下來請同學們和老師共同學習《斷章》《風雨吟》《統一》這三首詩歌,感受詩中藴含的哲理、作者抒發的深沉情思。

1.卞之琳(1910-20__),江蘇海門人,詩人、翻譯家。曾用筆名季陵、薛林等。抗戰期間在各地任教,為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做了很大貢獻。《斷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

2.蘆荻(1912—1994),著名詩人。原名陳培迪,廣東省南海縣西樵鎮人。 出版的詩集主要有《桑野》《馳驅集》《田園新歌》《海南頌》《荻花集》等。

3.聶魯達(1904—1973),智利當代著名詩人。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23年發表第一部詩集《黃昏》,1924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獲1971年諾貝爾文學獎。

1.《斷章》文題解讀

《斷章》創作於1935年10月,是一首精緻的哲理詩。據作者自雲,這四行詩原在一首長詩中,但全詩僅有這四行使他滿意,於是抽出來獨立成章,標題由此而來。

2.《風雨吟》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 20 世紀 40年代初期。那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蘆荻久居南國,對中國南方的大風大雨十分熟悉。他將自然的風雨、社會的風雨以及心中的風雨融合在一起,揭示出“我們”所面對的不僅僅是自然的風雨,更是社會的、人生的風雨,鼓勵人們敢於搏擊風雨。

3.《統一》文題解讀

詩歌題目言簡意賅,意味深長,藴含深刻的哲理,耐人尋味。世間萬物,錯綜紛繁,在對立之中存在統一,通過繁多的現象可以窺見單一的本質。詩人採擷極為常見的事物,透過詩意的語言來揭示深刻的哲理。

1.請聽範讀錄音,注意朗讀的感情基調和節奏。

2.自由朗讀,讀準字音,理解詩歌大意。

《斷章》

1.朗讀詩歌,品味畫面美。

詩歌共四行,形成四個美麗而形象的畫面。這四個畫面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呢?

前兩個畫面,“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橋上”“樓上”這兩個地點,表面看來似乎互不相關,卻因為“看風景”這個動作發生了聯繫。後兩個畫面,“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窗子”與“夢”互不相關,卻在“裝飾”這一點上又發生了聯繫。十分平常的生活畫面,幾個毫不相關的事物,經過詩人精心構思與組合,變得十分耐人尋味。

2.再讀詩歌,理解詩歌的主旨。

(1)從詩人描繪的四個相互聯繫的畫面中,你得出了什麼道理?

人可以看風景,也可以成為別人的風景;明月可以裝飾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裝飾別人的夢,人生可以互相裝飾,事物之間是相互依存的。

(2)結合你對詩歌的理解,説説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哲理內涵。

世間萬物本來就是相互關聯、互相依存的,人與人之間、物與物之間,不論自覺與不自覺,都有可能產生這樣或那樣的聯繫。

《風雨吟》

1.朗讀詩歌,描繪詩歌畫面。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六行,畫面感卻很強,請結合詩中一些關鍵的詞,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畫面並做描繪。

“風”“雨”從大地“捲來”“奔來”,氣勢十足,風雨中的大地看起來像是波濤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飄搖不定的舟船;“我”面對“大地的海”,要敢於像年輕的舵手一樣,樹立強烈的責任感,拯救在風雨中飄搖的祖國。

2.結合寫作背景,分析語言,提煉象徵意義,理解作者情感。

(1)開頭兩句“風從大地捲來,雨從大地奔來”中的“卷”“奔”二字有什麼表達效果?

“卷”“奔”這兩個動詞極為生動,描繪出了“大地”動盪的、不安定的和被裹挾着的頗有氣勢的衝過來的動態。

(2)詩歌之中的“風”“雨”僅指自然界的風雨嗎?還有什麼象徵意義?“大地”又有什麼深層內涵?

詩歌中的“風”“雨”,不僅僅是指自然界中的風雨,對於“我”這樣一個“年輕”沒有人生閲歷與生活經驗的“舵手”來説,它們也象徵着人生的坎坷與遭遇。這首詩作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這裏遭受“風雨”侵襲的“大地”指的是當時風雨如晦的中國局勢。這樣來説,“風雨”又有了更深層次的含義:當時的中國社會所承受的苦難。

(3)面對這樣的“大地”,“我”又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我”作為一個有志向的敢於像舵手一樣乘風破浪的有為青年,面對苦難中的祖國,產生了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對中國社會前途、對民族命運的深深的擔憂。

《統一》

1.朗讀詩歌,結合題目説説作者是如何表現“統一”這個思想的?

所有的葉與一片葉,所有的花與一朵花,所有的樹與一棵樹,它們都是多對一的關係,“多”與“一”本是對立的關係,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將其等同起來,用對立物表現了“統一”的思想。

2.作者為什麼認為“多”就是“一”呢?為什麼説“繁多是個謊言”?請你結合作者的回答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作者認為“一切果實並無差異”,因此“繁多是個謊言”。作者先寫到了花,又寫到了葉,然而花、葉不論它們擁有怎樣的萬象姿態,它們的本質是為了結出果實,而果實的本質又是為了生命的傳遞。從這點上看,所有的花、葉、果實都有着自己的本質,且就生命傳承的角度而言,這本質也並無不同。因此,繁多是眾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們的本質都是相同的。

3.有人説:“因為所有的葉都是這一片葉,所以認識了這一片葉也就能對所有的葉有所認識。”你認同這個觀點嗎?請説説你的看法。

示例:我認同這個觀點,因為所有的葉都有着葉的共同本質。將零散的事物化繁多為統一,通過事物現象歸結出事物的本質,從而達到對事物更清晰的認識,這也是人類本身就存在的認知規律。

1.《斷章》

該作品含蓄藴藉,語言卻極樸素、平實,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這首詩雖只短短4行,卻試圖用簡明的意象闡釋深刻的道理。詩人通過對“風景”的剎那間感悟,涉及了“相對性”的哲理命題。“你站在橋上看風景”,而相對於樓上的人來説,橋上的“你”就是他們眼中的風景,他們“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而相對於夢見“你”的人來説,“你”則像窗外的明月一樣,“裝飾”了他們的“夢”。

2.《風雨吟》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句,但意象豐富,意境深邃,並藉此表達出了詩人的情懷。例如,詩歌選取意象“大地”“風”“雨”一起構成了一種氣勢恢宏、驚心動魄甚至讓人有些畏懼的意境,加之“卷”“奔”兩個動詞的巧妙運用,讓讀者可以從這聲勢浩大的氣勢中想象到風雨的狂嘯怒吼,聯想到風雨如晦的國家局勢,由此引發詩人決心要像舵手一樣乘風破浪,拯救苦難中的祖國,流露出對國家前途命運的關心。

3.《統一》

這首詩藴含深刻的哲理,作者用詩意的語言將深刻的哲理詮釋得淺顯易懂,通俗曉暢。例如,作者將所有的葉與一片葉,所有的花與一朵花,所有的樹與一棵樹,用“是”字將其等同起來,揭示了“多”與“一”看似對立的關係,其本質是統一的哲理,點明主旨。

對比閲讀這五首短詩,可以歸納出其具備的共同特徵,一定程度上也是早期白話新詩的共同特點。

①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長短,沒有字數規定;在韻律上,押韻比較鬆散,沒有嚴格規定,但是一般還是會遵循一定的韻腳,如《風雨吟》中的“來”“海”。

②語言上:以白話寫詩,不僅以白話詞語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話的語法結構代替文言語法,並吸收國外新語法,如“霜風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等,語言散文化。

③觀念上:追求個性與獨立,強調作者主體性情、情感與見解,如《月夜》《斷章》《風雨吟》等。

《斷章》——哲理:世間萬物相互依存

《風雨吟》——象徵:風雨大地

《統一》——哲理:對立之中存在統一

對《短詩五首》的講解,基本上達到預期目的,現將成功與不足之處反思如下:

成功之處:依照教學目標,循序漸進,一步步地引導學生體會、感受並理解五首短詩的內在主旨,將學生比較難以理解的內容深入淺出地講解出來,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不足之處:對“五四”時期以來的白話新詩的對比閲讀,受限於學生的知識面和對特定歷史背景的瞭解不足,並沒有展開細品,講解得比較寬泛,學生沒有形成清晰明確的見解,收效不大。

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優秀範文三

目標導學二:《蕭紅墓畔口占》 1.簡要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現代著名詩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其中《雨巷》傳誦一時,因而有“雨巷詩人”之譽。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獄。在獄中寫下《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詩篇。

蕭紅(1911-1942),原名張廼瑩,身世坎坷而創作成就很大的現代女性作家。蕭紅老家在黑龍江省呼蘭區,她很早就從東北逃亡進關,輾轉呼號,1932年開始文學創作,用自己的筆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發表成名作《生死場》,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蘭河傳》。

戴望舒與蕭紅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卻是一見如故。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際,蕭紅生病卻得不到正常的治療,死在極度混亂中的香港,年僅31歲。這對於當時同樣在香港堅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來説,自然是一個極大的刺激。這首詩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來後拜謁蕭紅墓時所作,“口占”,説明這是隨口吟成。

2.朗讀詩歌,體會詩中的情感表達。 (1)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 .......

明確:“六小時”説明時間之長,“長途”説明距離之遠,強調“六小時”和“長途”,是寫實,更隱指詩人對已故者友誼的深厚和誠摯。“寂寞”既是詩人當時的實際感受,又是詩人長期以來心境的真實寫照,是詩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調。

(2)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 ..

明確:不説“墓畔”而説“頭邊”,藴藏着詩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過是暫時安睡等豐富複雜的感情。

(3)我等待着,長夜漫漫。 ......

明確:“長夜漫漫”,寫出這種“等待”的漫長、痛苦,難以忍受,也隱喻蕭紅的生命正是在這漫漫長夜中被摧殘的。

(4)你卻卧聽着海濤閒話。 .....

明確:“卻”字,表示詩人與友人雖然天人永隔,逝者卻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詳與達觀。聽“海濤閒話”,海陪伴着逝者,雖仍然不免寂寞,但靈魂卻超然靜觀,從容安詳,道盡作者的人生感悟。

本詩語言樸素、洗練又富於質感,充滿暗示;情感表現沉靜、剋制,而又深摯,平淡中見深厚,委婉中滲透出激情,是戴望舒最優秀的詩篇之一。

三、板書設計

《蕭紅墓畔口占》:情感美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並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德和諧發展。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語文下冊是按照新課程標準所編寫的一套全新的語文教材,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了豐富的語文資源,向師生展示了語文世界的廣闊天地和無限風光。全書共六個單元:

1.詩的激情2.文學魅力3.關注自然和生命

4戲曲欣賞5.古文詩詞6.古文詩詞

三、學生分析

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願望和合作探究的欲求,部分學生對語文知識較感興趣,但離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着眼於將來的學習動力還有待進一步的激發。此外,學生的層次參差不齊,存在兩極分化現象。優秀生有一定的基礎,上課願意積極參與,但大部分人比較懶散,沒有很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較好的學習態度,上課就當小和尚,對作業是抱着敷衍的態度。口頭能力和寫作能力一般。

四、教學策略

1.堅持上好教材上的閲讀課,充分尊重學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諧輕鬆、對話交流、互相協作的師生關係。

2.堅持在複習階段充分發掘語文教材資源和身邊的教學資源,注重突出語文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社會生活能力。

3.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利用好小組的作用,把培養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作為教學的最終歸宿。

4.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藉助先進的教學手段實現教學信息的時空跨越和交互反饋,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5.充分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取向,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培養健全的人格和較高的素養。

6、充分發揮講學稿的導向作用和複習作用,使它既是學生學習的好工具,也是複習迎考的好幫手。

五、主要教學工作

(一)在上期已經提前完成了一二單元的教學的基礎上,完成九年級上冊其餘四個單元的語文教學的任務。(略)

(二)指導學生進行國中畢業水平考試的系統複習和模擬考試。(詳)

這是本期的重點,也是整個國中語文學習成果的最終體現,因而我制定了較為詳細的計劃。如下:

1、認真研究《湘教考苑會考總複習》,明確考試的範圍與目標,對出題動向和題目類型作出科學的分析和預測,以便在複習的過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按課程標準要求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掌握每課的重點、難點,輔之以少量的練習;並不斷地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複習中,精選有代表性的訓練題和模擬題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有計劃地進行兩次模擬考試,針對學生考試當中出現的問題,查漏補缺,及時鞏固。並且指導學生能靈活、創新地掌握知識,

3、更多地關注那些基礎不紮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優等生可適當“放”,中等生宜“引”,後進生需“扶”。

4、大膽取捨複習內容,打破逐冊複習的方法,確定好重點的冊,然後再分體裁複習。分體裁複習時確定好重點的單元、重點的課文及語文知識,然後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求,避免學生盲目複習。同時就這些內容一般怎樣考,會出現哪些問題及怎樣應對,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5、分階段進行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 篇4

一.新課導入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發表白話詩九首,開創了中國新詩的先河。沈尹默作為北大名教授,他發表的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正是因為這首詩的存在,中國首次面世的這一小批現代詩歌作品才可以説真正地顯示出現代性。這首詩在文學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它到底具有怎麼樣的魅力呢?

二.作者簡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傑出的學者、詩人、書法家。“五四”運動時期,作為北大名教授,和魯迅、陳獨秀等人輪流主編《新青年》雜誌,代表作《月夜》《落葉》《三絃》等。

三.背景資料

1917年,正是近代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混亂的年代,卻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發的時代。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詩誕生了。新詩之“新”首先在於其精神和靈魂的新,即思想的現代性。追求“科學”與“民主”, 人的個體的覺醒,思想解放、個性獨立遂成為這一時代的普遍追求。

概而言之,國人有了主體意識。我國傳統詩歌中,是沒有“我”(指獨立存在的意識)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詩中,“我”才大量出現,例如這首《月夜》。因此《月夜》便不僅是新詩誕生的一個標誌,也是真正的新文學誕生的標誌。

四.細讀感悟

1.讀出節奏;感受意藴。

2. 這首小詩描繪了一幅月夜圖景,請你用自己的語言將它描繪出來。

霜風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風寒月的冬夜中,頂天立地的高樹與獨立不倚的“我”並排站立着,充滿了美的意藴。

3. 如何理解“霜風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表面上寫的是一個冬夜,環境是蕭森的,人物是孤獨的。實則反映了'五四'運動之前的一個社會側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某種社會相。

(注:這是一首很隱晦的詩,看似是紀實,實則運用象徵的手法,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緒。 )

4. 詩中“樹”有什麼象徵意義?“我”和樹之間的關係體現了“我”怎樣的精神?

要點:“樹”象徵着古老的觀念,傳統、穩健、根基深厚、固執而迂腐。

“並排立着”是思想的並立;

“沒有靠着”是掙脱、是倔強、也是追求獨立。

“我和一株頂高的樹並排立着,卻沒有靠着”象徵着詩人獨立不倚的堅強性格和奮鬥精神。

5.本詩的主旨是什麼?

在嚴寒下不妥協,在孤獨中不退縮,這首詩表現了“五四”時期覺醒的一代知識分子追求獨立自由、崇尚光明強大的意識和探索真理的精神與人格。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梳理故事情節,把握故事內容。

2.分析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會現實。

3.分析本文運用的象徵手法,培養學生對戲劇的品評鑑賞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童年往事,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我們記憶的長河裏。有人説,它像一幅畫,充滿種.種絢麗的色彩;有人説,它像一首歌,閃爍着串串快樂的音符;它天真爛漫,時時給我們帶來美好的遐想。然而,《棗兒》中的小男孩卻有自己獨特的童年經歷。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孫鴻的戲劇——《棗兒》。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瞭解作者,瞭解寫作背景

作者簡介:孫鴻,當代劇作家。他所寫的話劇小品《棗兒》,發表於《劇本》1999年第1期,曾榮獲“1999年中國曹禺戲劇獎”小品小戲獎一等獎。

作品背景:在劇烈深刻的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面臨着嚴峻的考驗。日益強勁的現代化浪潮卻無可阻擋地席捲着一切與之不相適應的思想和觀念,迫使許多人不得不放棄他們熟悉的生活。《棗兒》等靖江戲劇小品以吶喊的方式對現代化帶來的人性變異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評。

目標導學二:通讀文章,把握故事內容

通讀話劇,概括劇情。

明確:在鄉間一棵掛滿紅棗的老樹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個撿棗兒的男孩,這一老一少交談起來,十分親熱。在談話中,老人回憶有關“棗兒”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對兒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棗兒”留給父親吃,流露出自己對父親的盼望。他們滿懷親情,呼喚各自的親人迴歸故鄉,回到自己身邊,來吃這家鄉的“棗兒”。

目標導學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社會現實

1.怎樣認識本文中的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

明確:劇中的老人是一個農民形象:他滿懷親情,富有愛心。他念舊而又傳統,面對生活的變化不失愛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劇中的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親,喜愛心疼自己的老人,天真而又懂事,在他身上處處表現了兒童純真可愛的天性,他的這種天性又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2.你對劇中未出場的兩個人物怎麼看?這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

明確:老人的兒子,不再像老一輩那樣,終身不離鄉土,而是遠離故鄉和親人,闖蕩於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親,離開鄉村而定居於城裏,拋棄了舊家而另成新家。這兩個人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在社會的現代化進程中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

目標導學四:把握文中象徵手法的運用

1.揣摩語言,分析下列台詞的象徵意味。

(1)老人 老子個兒大……就叫棗兒。

(2)老人 (捏捏男孩的臉)爺爺小時候……不中看,誰要啊。

(3)老人 聽好,我講完一個故事,你才能吃一顆棗兒。噢,慢慢吃才能吃出個甜味。

(4)男孩 棗兒叔叔……爺爺,你怎麼了?

(5)男孩 爹回來會帶……你的棗兒甜!

(6)男孩 我娘説,出遠門的人有時候不認識回家的路了,只要家裏人天天喊,他早晚會回來的。

明確:(1)並非指個子,隱含了永不褪色的親情,永遠割捨不了的鄉情。

(2)老人內心呼喊兒子,因兒子沒有迴應而傷心;老人年老,被兒子遺忘,透出一種深深的失落感。

(3)不僅是對吃棗而言,也是對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隱含的是對既往歲月、對傳統生活、對精神家園的感情。

(4)“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現了現代化進程中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

(5)“巧克力”具有與“棗兒”相對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內涵,它是現代生活的象徵。走出去的人們,往往迷戀於外在世界,忘記了回家的路,但他們最終會回來的,喧囂之後是平靜,躁動之後是安寧。

(6)道德、倫理、親情是每個人必須有的,但日益強勁的現代化浪潮卻不可阻擋地席捲着一切,迫使許多人不得不放棄他們熟悉的生活。

2.劇本採用了象徵手法,“棗兒”象徵着什麼?

示例:(1)“棗兒”象徵着親情。老人思念兒子,男孩想念父親,“棗兒”凝聚着老人與男孩的情感困惑。(2)“棗兒”象徵着故鄉。老人喜歡懷舊,表現了老人對故土的摯愛;兒子久出未歸,離開故土追尋心中的夢。(3)“棗兒”是傳統生活的象徵、精神家園的象徵。棗兒代表親情、故鄉,更代表一種文化傳統、一種生活方式,它所牽涉的老人與兒子、男孩與父親等人物之間的關係,是當今社會的縮影,喻示的是社會轉型期人們普遍面對的現實:在劇烈深刻的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情感、心態、思想觀念、生存方式、精神歸宿都面臨着嚴峻的考驗。

總結:在劇中,“棗兒”是親情的象徵,是故鄉的象徵,也是傳統生活的象徵和精神家園的象徵。劇本巧妙地運用象徵手法,賦予了“棗兒”以豐富而深刻的社會內涵,使全劇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內藴。

3.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題?請同學們結合全文各抒己見。

明確:(1)劇本表現了感人至深的親情,也表現了老一輩的深厚鄉情。(2)劇本反映了當今社會家庭關係的變化,呼喚人們的温暖親情和心靈溝通。(3)劇本反映了現代化進程中,青壯年離開鄉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園的農村狀況。(4)劇本表現了社會變革時期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以及人們對傳統、對精神家園的追尋。(5)劇本表現了社會的深刻變遷,企盼和呼喚人們認識和適應時代發展帶來的變化,走出家園、走出封閉、走出傳統而邁進現代社會的新生活。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 篇6

(一)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完成了對《山水畫的意境》論證思路的梳理和實例的分析,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李可染先生的這篇文藝論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內涵,並學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務】

請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小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問題。

一、作者為什麼認為“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意匠與意境是什麼關係?

二、各種藝術門類之間總有一些共通之處,彼此往往能夠互相借鑑,下面這些山水畫創作的心得體會,對你的寫作有哪些啟示?

1、對客觀對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畫不出好畫。

2、一棵樹、一座山,觀其精神實質,經過畫家思想情感的誇張渲染,意境會更鮮明;,木然地畫畫,是畫不出好畫的。

3、一個山水畫家,對所描繪的景物,一定要有強烈、真摯、樸素的感情,説假話不行。

4、有的畫家,沒有深刻感受,沒有表現自己親身感受的強烈慾望,總是重複別人的,就談不到意境的獨創性。

(三)積累運用

任務一:賞析山水畫,品味意境:

【出示任務】

運用本文中有關的“意境”的論述,從課前準備的山水名畫作品中挑選一副做賞析(如李可染畫作《萬山紅遍》;黃君璧的畫作《飛瀑雷鳴》等)。請小組合作探究完成。

學生完成任務並分組彙報。

任務二:賞析古詩詞,品味意境:

【出示任務】

運用課文中有關“意境”的論述,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古詩詞進行賞析。完成一段文字。

學生寫作。

教師點評。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務】

勾連同單元課文,橫向對比悟“意境”:

在《山水畫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説“説假話不行”,在《無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説:“美術作品不能説謊”,其含義是否一致,其中體現了哪些共同的藝術追求?又比如《山水畫的意境》和《驅遣我們的想象》都有關於意境的論述,其認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為闡釋?

(五)課後作業

思考並總結:學完課文,你認為文藝論文的閲讀策略是什麼?應該怎麼讀?有哪些閲讀方法?請將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六)板書設計

(七)課外閲讀書目推薦或課外閲讀活動推薦

袁行霈《論意境》

顏景龍的《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美》

李可染《談學山水畫》

吳調公《關於古代文論中的意境問題》

李可染《談中國畫的改造》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 篇7

詩歌賞析:

一、

作者蘆荻(1912—1994),原名陳培迪,廣東南海人,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桑野》《馳驅集》等。這首詩作於1941年12月,這正是中華民族遭受苦難最深重的時候。但在全國人民的心中,正積聚着憤怒的力量,將會有一場大風暴席捲中華大地,給中華民族帶來新生。

詩歌題目中的“風雨”不僅僅是指自然界中的風雨,對於 “我”這樣一個“年輕”沒有人生閲歷與生活經驗的“舵手”來説,它們也指“人生”的坎坷與遭遇。

一場暴風雨把大地變得天昏地暗,這裏的遭受“風”“雨”侵襲的“大地”指的是當時風雨如晦的中國局勢,“風”“雨”指當時中國社會所承受的苦難,詩人平日熟悉的景象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詩人也因此產生了年輕舵手的“憂懷”,寫下了《風雨吟》這首短詩。

這首詩用翻天覆地之勢的暴風驟雨象徵了“人生”的坎坷與磨難以及當時的中國社會所承受的苦難,表現了年輕人面對現實的勇氣和責任感,對中國社會前途、民族命運的憂慮。

詩人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展現了當時嚴峻的生存形勢及國人的抗戰熱情,表達了詩人征服天下的勇氣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展現了詩人願以天下為己任,征服每一個險濤惡浪的廣闊胸懷。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六行,畫面感卻很強,請結合詩中一些有特徵的詞,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畫面並做描繪。

明確:“風”“雨”從大地“捲來”“奔來”,氣勢十足,風雨中的大地看起來像是波濤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飄搖不定的舟船;“我”面對“大地的海”,憂思滿懷,就像一個缺乏出海經驗的年輕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風從大地捲來,雨從大地奔來”兩句詩中,“卷”這個動詞極為生動,描繪出了它動盪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挾着的頗有氣勢衝過來的動態,體現了自然之力。 而且,由於動詞“卷”的生動使用,“大地”實際上已經被描繪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個生動的且更有主體地位的意象,它與“風”“雨”一起構成了一種氣勢恢宏、驚心動魄甚至有些讓人畏懼的意境。此外,“奔”形容速度快,用在句中突出風雨氣勢之磅礴、猛烈。

詩歌中的“風”“雨”不僅是指自然界中的風雨,對於“我”這樣一個“年輕”沒有人生閲歷與生活經驗的“舵手”來説,也象徵着“人生”的坎坷與磨難。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當時中國社會局勢動盪不安,“風雨”更深層次的涵義是當時的中國社會所承受的苦難。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把“郊原”比喻成“海”,把“房舍”比喻成“舟”,不僅寫出了無邊無際、沒有盡頭、洶湧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寫出了“房舍”在風雨中的飄搖不定,象徵着中國局勢的動盪不安,表現了一幅氣勢磅礴,意境雄渾的壯闊圖景。一望無際的平原如洶湧澎湃的大海,正醖釀着更激烈的風暴,一個個分散的基層單位――房舍,被洶湧波浪所激,如一葉葉扁舟,搖晃不定,前景難測,兇險無比。大與小的強烈反差,給人造成極為深刻的印象。

面對這樣的“大地”,“我”又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面對苦難的祖國,“我”我雖缺乏經驗和閲歷,但“我”敢於像舵手一樣乘風破浪作有為的青年,表現了我對祖國強烈責任感、使命感。

因沒有經驗,“我”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表現了“我”對中國社會前途、民族命運的感到憂慮。

二、

那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作為一個廣東詩人,蘆荻久居南國,對中國南方的大風大雨應該十分熟悉。《風雨吟》一詩的立意,在當年應該很新穎。它將自然的風雨、社會的風雨以及心中的風雨融合在一起。詩也寫得簡潔、有力,前四行節奏不錯。然而,這種直抒胸懷的戰士般的詩,現在看,已經類似古董。歐洲藝術100年前進入現代主義後,中國“朦朧詩”以後,詩人們已經很少這樣寫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勵某些人,比如黃子建先生(當然還有將此詩選入教材者等)曾滿懷熱情地評道:“全詩只有6行36個字,然而,其風,呼嘯奔騰、摧枯拉朽;其雨,滂沱而下,變陸地為大海於一霎,有一種強大的衝擊力,令人不寒而慄。”不寒而慄的感覺,我沒有產生。但中間兩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視野與氣勢都不小。

從動、靜關係上看,第一段兩行是動,是兩個“卷”;第二段是靜,是兩個“如”。兩個比喻的畫面感很強。前四行是客體,後兩行轉向主體。

正是這個主體“我”在結尾的出現,十分突兀,它不僅破壞了詩人在前面苦心營造的風雨如磐的大氛圍,也破壞了全詩的語感與節奏。因此後兩行,尤其是倒數第二行,是敗筆。如果後面兩行改成“年輕的舵手的憂懷/匍匐在大地的海上”,會更好些?

另附別種説法:

讀這首詩,要讀出一幅畫面,從對畫面的呈現中體味情。當然最先一步還是要關注詩中一些有特徵的詞,如“卷”“海”“舟”“舵手”“憂懷”等等,然後讓學生想象出畫面並作描繪,這幅畫面首先是極有氣勢的自然景觀,其中“卷”字充分體現了自然的力,而“海”與“舟”之間的對比(空間、力量等方面),又給人帶來極大的視覺及精神衝擊。這時,讓學生説説自己的感受。也許會是驚恐,也許會是毫無懼意,也許會是讚歎自然神力……此一步後,就要結合“舵手”一詞了,舵手之於舟的意義,自不待言,於是“我有年輕舵手的憂懷”一句,便充分體現了“我”面對風雨的勇氣和責任感。這份勇氣與責任感會與學生先前的感受形成一種比照,則學生對“風雨”的情感體驗自會添上一層剛性。同時,“憂懷”兩字也須讓學生體會。它揭示出,“我”所面對的不僅僅是自然的風雨,更是社會的、人生的風雨。

當然會有論者認為“我有年輕舵手的憂懷/在大地的海上”破壞了風雨如磐的氛圍,在藝術上是敗筆。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而這裏想強調的是,如果沒有這兩句,則本詩至多是一首出色表現了自然景觀的詩,可作“題畫詩”來看,別無意義;而有了這兩句特別是前一句,則使本詩霎時有了強烈情感,並將這種情感有力地傳遞給我們年輕的“舵手”們。

三、

《風雨吟》一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句,卻以豐富的意象,構成了一種詩的境界,並藉此表達出了詩人的情懷。

開頭兩句 “風中大地捲來,雨中大地捲來”,詩人描繪了在鋪天蓋地的疾風驟雨中,世界的陌生化給人的衝擊與感受。這裏,“風”“雨”都是頗有象徵意味的意象,但它們首先一定是指自然界中的“風”與“雨”,因為詩句中描繪的恰是自然界的狂風驟雨給詩人的真切體驗:在狂風和籠罩天地的滂沱大雨中,“大地”也好像變成了一片波濤起伏的海面。“卷”這個動詞極為生動,描繪出了它動盪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挾着的頗有氣勢的衝過來的動態。 而且,由於動詞“卷”的生動使用,“大地”實際上已經被描繪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個生動的且更有主體地位的意象,它與“風”“雨”一起構成了一種氣勢恢宏、驚心動魄的聲勢。

四.結合寫作背景,分析語言,提煉象徵意義,理解作者情感。

(1)開頭兩句“風從大地捲來,雨從大地奔來”中的“卷”“奔”二字有什麼表達效果?

明確:“卷”“奔”這兩個動詞極為生動,描繪出了“大地”的動盪、不安定和被裹挾着的頗有氣勢的衝過來的動態。

(2)詩歌之中的“風”“雨”僅指自然界的風雨嗎?還有什麼象徵意義?“大地”又有什麼深層內涵?

明確:它們不僅僅是指自然界中的風雨,對於“我”這樣一個“年輕”沒有人生閲歷與生活經驗的“舵手”來説,它們也象徵着人生的坎坷與遭遇。這首詩作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這裏遭受“風雨”侵襲的“大地”指的是當時風雨如晦的中國局勢。這樣來説,“風雨”又有了一層更深層次的含義:當時的中國社會所承受的苦難。

(3)面對這樣的“大地”,“我”又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明確:“我”作為一個有志向的敢於像舵手一樣乘風破浪的有為青年,面對苦難中的祖國,產生了強烈責任感、使命感與對中國社會前途、對民族命運的深深的擔憂。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 篇8

一、學情分析

在七年級和八年級兩年的語文教學中,由於自己採用新課程理念,認真執行新課程標準,潛心進行教學改革,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學習,學生語文知識,閲讀寫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歷次語文考試中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參差不齊,一少部分學生書寫與背誦能力相對較弱,學習習慣也不是很好,因缺少尖子生,導致班級優秀率不高。面對當前嚴峻的會考形勢,要想在明年的會考中取得較好成績,難度很大。

今年,學生已進入國中學習的衝刺階段,由於學科的增加,學習任務的加重,壓力的加大,語文學科的教學時間就更少,除課堂時間外,學生基本上是不動語文的。他們能否順利完成國中階段的學習任務,需要教者多下功夫。對這部分語文學科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有待在最後的總複習階段得到全面的鞏固和提高,自己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最後這一學年中完成學校下達的教學指標和任務,力爭在20__會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兩冊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編排的新教材,體現了新理念和新目標,致力於構建新的教材系統,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本冊教材教學內容以文學作品——詩歌、小説為主,安排了一個單元的議論文,繼續集中學習文言文。全冊內容分為六個版塊,即:閲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附錄,有的課文後還有補白。全冊共編排了25篇課文,其中教讀課文13篇,自讀課文12篇,共分為六個單元,每個單元一個主題。

三、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程標準,轉變教學觀念。新課標變化較大,進一步強調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變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認真研究課標,明確教學目的,轉變教學觀念,跟上時代步伐。課堂教學要從傳統的傳授知識型向培養思維能力型轉變。要以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為契機,認真解讀課程標準,吃透教材的編輯意圖,理清教材的文化內涵,擺正形成性學習與終結性學習的關係,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激發學生地學習興趣,喚起問題意識,實施教學民主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教師要做到教學五認真,實施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總攬全局,教師在備課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間,恰當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體,對全套教材進行宏觀的把握,理出知識能力訓練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以此來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認真做好試卷分析,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注重補差補缺,爭取教學大面積豐收。

三、認真抓好聽説讀寫訓練,自行設計寫作和口語交際,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結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賞,誦讀欣賞、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尤其要注重培養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根據會考新題型,設計相關練習,進行口語表達方面的訓練。

四、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報刊雜誌或網絡上精選精彩的時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閲讀技巧,重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確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增強學習的後勁,為學生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五、重視閲讀教學,擴大閲讀視野。新課標對閲讀教學極為重視,並提出了非常具體的要求。因此,要認真組織好閲讀教學,每週安排一節閲讀課,除此之外,每週還要補充一定量的精美時文,以拓寬學生視野,增加學生積累,提高閲讀能力。

六、加強作文指導,提高作文能力。作文訓練題要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有話説、想説話,要鼓勵學生表達真情實感,創作激情作文;作文評改也要形式多樣;大力提倡週記、隨筆、日記等作文形式。要高度重視作文教學,針對會考作文要求,進行作文應試訓練,側重進行記敍文寫作的達標訓練,要求學生寫出親身體驗和真實情感。注重對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培養,講究文面,講究寫作的形式的包裝。擴大一類文比重,減少四類文。

七、精選訓練材料,明確訓練目的。對課外參考資料進行篩選,認真訓練、及時批改、仔細分析、講評落實。

八、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繫和相互滲透,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努力提高語文素養,實現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終身受用,為會考和大學聯考打下堅實的基礎。教研組要與外界保持廣泛密切的聯繫,適時引進高水平高質量的試卷,教師慎重選擇試卷,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要注意優生差生之間的平衡,力爭教學質量的全面豐收。

二、教學要求

本學期我將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以學生實際為出發點,繼續深化語文課堂教學改革。

1.備課

在備課上改變以往先看教參書、教案書再備課的方法,而採用“三備”,即教師不看教參教案書面對教材先自行備課,教學設計理出頭緒後同,再對照教參書、教案書找出設計中的漏洞修改教學方案;上完課後再次修改教學方案。在備課中我還將增加“教學預設”一環節,針對教學中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課堂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都要做到預設,教師心中要有應急方案。在備課中我要努力做到不僅備知識、備方法、還要備學生。

2.上課

在授課摒棄教師“滿堂講、滿堂問”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以往忽略了朗讀教學,本學期我將給予學生大量閲讀時,在充分閲讀的基礎上再思考問題上。以往課文中品味揣摩課文重點詞句被我放在課堂教學中的次要地位,本學期我將引導學生品味揣摩重點詞句,讓學生真正學懂、學透、學有所得。在文言文教學上教學上繼續採用學生朗讀、學生自主翻譯、學生拓展擴寫、學生自主評議等方式授課。現代文教學將摒棄“串講”的授課方式,以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提問、教師啟發引導、教師在此基礎上提出深層次問題,學生自我心得體會等方式授課。

3.作業

在佈置作業上,將摒棄“一刀切”統一性作業,將分層次分類佈置作業,對於C、D類學生作業降低難度,只要求完成生字詞注意釋義和回答簡單問題,對於A、B類學生則加大作業難度,如拓展性寫作訓練,口語交際訓練等。對於練習冊,則選取有價值的習題來做,不佈置重複性的“機械性”作業。

4.考試

本學期考試,除學校統一佈置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外,我還將不定期出題測試。如學完一篇重點課文,我將出一些相應會考題來檢測學生掌握情況,並根據學習成績來調整教學方式、授課方式、授課進度等。

(一)關於閲讀:

1、開放閲讀,儘快學完統編教材,力爭在上學期完成教學,將課外閲讀引入課堂。多方尋找,挑選資料,用好資料,不做無用功,講效率,講實效。

2、課堂儘量少講,加強誦讀,培養語感。生字詞有作業,會注音、默寫。

3、關於語感培養的設想:

a.誦讀吟詠,感知語言神妙。b.揣摩品味,領悟語言精髓。

c.探究規律,把握語言理趣。d.強化實踐,增進運用習慣。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瞭解詩歌解讀“詩無達詁”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解讀; 2、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質疑的學習習慣,鍛鍊交流、表達能力; 3、理解並分析短詩的主旨。

【教學重難點】

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分析詩歌主旨,寫鑑賞性小短文。

【教學流程】

一、新課導入 我國古代詩論中有所謂“詩無達詁”論, (“達詁”的意思是確切的解釋或理解)認為 不同的讀者對於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西方也有所謂“一千個讀者, 就有一個千個哈 姆雷特”的説法, 因此在文學閲讀過程中特別強調讀者參與。 這些説法都説明了在文藝鑑賞 中存在着理解和審美的差異性,即不同的鑑賞者對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一 特點便突出體現在今天我們學習的一首現代詩《斷章》

二、解讀《斷章》 1、介紹作家作品(PPT) 卞之琳 1933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就學期間曾師從徐志摩,深受賞識,徐志摩不 僅將卞之琳的詩歌在其編輯的《詩刊》上發表,還請沈從文先生寫題記。因為這段經歷,卞 之琳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此外,在這一時期,卞 之琳與何其芳、李廣田還合出過一本名為《漢園集》的詩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稱為漢園三詩 人。 2、整體把握 卞之琳是 30 年代現代詩派的重要詩人, 《斷章》寫於 1935 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詩 人通過對“風景”的剎那間感悟,涉及了“相對性”的哲理命題。“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而相對於樓上的人來説,橋上的“你”就是他們眼中的風景,他們“在樓上看你”。

三、問題探究: 1、 《斷章》一詩中,詩人是怎樣用形象的畫面來闡釋抽象的哲理的? 《斷章》的 4 行詩,是 4 個形象的畫面。前兩個畫面,“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 的人在樓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關,“橋上”“樓上”這兩個地點,卻在看風景時發生 了聯繫。 後兩個畫面,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窗子與夢互不相關, 卻在“裝飾”這一點上又發生了聯繫。十分平常的生活畫面,幾個毫不相關的事物,經過詩 人精心構思與組合, 變得耐人尋味。 它闡釋了詩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關”的抽象哲 理。 2、有人説《斷章》是一首情詩,你説呢? 關於《斷章》這首詩的旨意,歷來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 (PPT) 3、學生分組討論,力求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請組長彙報本組解讀《斷章》的總體情況(PPT) 小結:優秀詩作的深層意藴是不可窮盡的,就像一道包含有無窮解的方程一樣,具有 多個層面,不同層面之間又互相交織與折射,從而使詩歌衍生出不同的含義來。不同的讀者 讀同一首詩,由於生活環境、文化傳統、藝術觀念、鑑賞心境等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審美 期待,產生全然不同的發現。

四、作業: 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當場背誦。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瞭解故事背景,梳理主要情節,把握戲劇衝突,深入理解主題。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3.品味語言,揣摩具有深刻意義的台詞,並代入情境,有感情地朗讀台詞。

【情境導入】

同學們,如果我們想創辦文明班級,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鬧事,後天又有人考試作弊,那麼,我們還能打造文明班級嗎?(不能)

這説明了一個道理,即當一個集體想要有所成就時,要是處處有人拉後腿,便奠定了這個集體的失敗。今天,我們將走進“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這個道理,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天下第一樓》。

【新課解讀】

一、梳理主要情節,把握戲劇衝突

1.瞭解作者

何冀平(1951-),中國劇作家。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畢業,畢業後從事專職戲劇創作,曾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編劇。1988年,何冀平創作的《天下第一樓》演出後轟動京城,演出場次僅次於《茶館》,被譽為當代現實主義經典。

2.背景資料

名噪京師的烤鴨老字號“福聚德”創業於清同治年間。傳業至民國初年,老掌櫃唐德源因年邁多病而退居內室,店業全仗二掌櫃王子西協助兩位少掌櫃慘淡經營。怎奈兩位少爺與鴨子無緣,大少爺迷戲玩票,二少爺崇尚武林,鬧得店鋪入不敷出,王子西幾次向老掌櫃推薦他的換帖兄弟盧孟實來操持店業。生性聰慧的盧孟實立誓要幹出一番事業來,以泄人間不平。面對勢如累卵的“福聚德”,他絞盡了腦汁,結果在不長的時間裏竟使這三間老屋翻蓋起了二層樓。盧孟實之所以能使“福聚德”東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幹練,還得助於與他相好的青樓妓女玉雛兒姑娘,更靠技藝超羣的廚師羅大頭和善於迎來送往的堂頭常貴。光陰荏苒,十年一晃而過,“福聚德”名噪京華。然而,事與願違,就在“福聚德”發展正盛時,卻又遭到了東家、官府等內外逼壓,最終走向沒落。

3.快速閲讀全文,梳理出主要情節,並用自己的話概括情節。

情節一:唐茂昌強行要錢,王子西勉強應對。

情節二:克五以羅大頭藏煙土為要挾騙吃喝,遭盧孟實趕出。

情節三:盧孟實處罰不成器小夥計,厚賞成順。

情節四:羅大頭自恃烤鴨技藝自大,侮辱盧孟實並撂挑子離開。

情節五:唐茂盛藉機要錢,挖走堂頭常貴。

4.上述情節也正是本文的戲劇衝突,説説本文戲劇衝突是圍繞什麼展開的。

明確:本文戲劇衝突是圍繞“福聚德”的即將衰落展開的。

5.文章中哪句話最能概括上述情節?結合課文內容,説説你對“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認識。

明確:修鼎新的一句話“一個人幹,八個人拆”是對上述情節最好的概括。從全文來看,唐茂昌與唐茂盛是隻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錢揮霍,且二少爺直接挖走店裏的得力助手,這比坐吃山空的後果更加嚴重;羅大頭是烤鴨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煙土,這無疑是羅大頭將要出事的信號。且羅大頭自恃烤鴨技藝離去,這對於“福聚德”無疑是有打擊力的;此外,連小夥計都不成器。種.種跡象,幾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將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説,這是勤勞務實的人與東家少爺、克五這樣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與欺壓平民的官僚之間的矛盾。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二、把握語言特徵,理解語句含意

1.本文語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運用比較低俗,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請結合文章做簡要分析。

明確:如王子西説“要不孟實這麼咬牙跺腳地幹,心裏窩着口氣”,一個“窩”字將方言特徵凸顯無疑;又如盧孟實罵小夥計時説“瞎話”“下作的東西”,這裏不僅方言味十足,且顯得比較低俗。但是,呈現出這樣的語言特徵是比較必要的。首先,作者選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話劇所表現的是真實,“福聚德”絕不是一個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語言正是當地真實的語言,還原場景語言最真實的特徵,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現其真實性,才將話劇中的諸多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教學提示】

話劇要通過人物性格反映社會生活,因此,話劇中的對話是經過提煉加工的口語,必須具有個性化,自然,精練,富有表現力,通俗易懂,能為羣眾所接受。教師宜引導學生關注話劇的這一語言特徵。

2.文中用語簡單明瞭,符合真實生活,但也有不少語言含義深刻,請你找出幾句,並做簡要分析。

(1)克五:煙太多我就聞不出來了。(嬉笑)得了,給倆鴨脖子還不行?!

分析:“煙太多我就聞不出來了”,煙多為什麼會聞不出來呢?這明顯是個反諷的句子。作者看似在這裏只是説克五一人,事實上是諷刺了一大批欺軟怕硬的人,他們仗着自己有一丁點地位就欺壓樸實善良的民眾,而面對惡勢力,卻又諂媚地賠着笑臉。

(2)盧孟實:披紅掛綠,騎馬坐轎子,怎麼紅火怎麼辦。讓那些不開眼的看看,福聚德的夥計也是體面的。

分析:盧孟實罵小夥計,是想夥計們能爭口氣,即使社會地位低下也要維護自己的尊嚴。而讓成順將喜事辦得有面子,也是為了維護尊嚴,體現出了勞動人民的傲骨。

三、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本文人物出場極多,但是許多人都給了我們十分鮮明的印象,這得益於作者對人物的個性化刻畫,請你認真閲讀文章,挑選出幾個你喜歡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盧孟實形象】

分析:盧孟實在未出場時就通過王子西等人的評價,“咬牙跺腳地幹”,側面表現出他是一個務實勤勞的人。盧孟實一經出場,便不屑於與克五這樣的遊手好閒之輩打交道,且將事情安排得妥帖,這就説明盧孟實是個精明能幹的人。訓斥夥計,賞成順,讓成順體面一點,又表現了一個勞動者的自尊,他不僅關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時也關注着夥計們的自尊。而與羅大頭的對話中,又體現了他是個不固執的人,對陳腐該改的規矩力圖改之。不過,從他對待羅大頭的過程中,又能見其剛直的性格。這與後來東家二少爺出場時似有所矛盾,對待這位東家二少爺,盧孟實依然要賠着笑,這是這個時代階級之分下樸實勞動人民的悲劇。

總結:務實勤勞、精明能幹、自尊自強、關心夥計、拒絕陳腐不變通、剛直卻又不得不學着屈服於社會環境。

【羅大頭形象】

分析:羅大頭是“福聚德”的烤鴨師傅,從“別忘了你們當初是怎麼把我請回來的”一語中,可以看出羅大頭的技藝精湛,是店裏的“頂樑柱”之一,但是他固執,不變通,如強調不到七十不傳徒弟;自恃技藝精湛,心胸狹窄,容不得人,動輒撂杆子走人;脾氣也十分火爆。不過,他的火爆脾氣與他的性格之真是連貫的,他看重自身的價值與名譽,絲毫瞧不起克五那種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爺”。

總結:恃才自傲,迂腐固執,心胸狹窄,容不得人,脾氣火爆,同時又一身正氣,真率,不屑與小人為伍。

【其他人物形象】

常貴:同情他人,老實厚道。

福子:仗勢欺人,諂媚姿態。

唐茂盛:勢利。

【教學提示】

教師可結合課本“思考探究”第四題對此進行研究,引導學生關注話劇人物形象。

四、拓展延伸

1.請同學們結合分析的人物形象,代入角色進行朗讀。

2.組織話劇表演活動。

五、本課小結

“福聚德”衰落的原因其實是勤勞務實的人與東家少爺、克五這樣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與欺壓平民的官僚之間的矛盾。修鼎新的一句話“一個人幹,八個人拆”概括了文章情節,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加強團隊意識,團結一致才能使一個集體走向輝煌。

附板書設計: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 篇11

一、教材

《破陣子》是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本單元以宋詞文學為主,涵蓋了詞的豪放派和婉約派風格。通過鑑賞,體味詞中表達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傳情達意的。進一步瞭解詞的特點和寫法,讓學生在學習後對詞的鑑賞建立一個初步的感性的理念。

辛棄疾南來著名的愛國詞人,他力主抗金收復失地,他寫的許多詞都跟當時的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有關。他的詞題材廣闊、內容豐富、意境高遠、風格以豪放悲壯為主,繼承和發展了蘇軾的豪放派詞風,成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詞《破陣子》是作者在江西上饒閒居時期的創作,是寫給在抗金主張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陳亮的。

二、教育教學思想

根據新課標標準,語文教學的指導思想是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養成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發展奠定語文基礎。所以,這節課我遵循的教學思想是:

1、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2、利於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學習。

3、進教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著名詞人的生平,詞的風格。

2、瞭解詞的知識,當堂背誦課文。

3、緊扣“壯”品味詞句。

過程方法目標:

1.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掌握停頓,節奏與語氣。

2.體會詞人所表達的情感3.鼓勵學生從語言的角度品析詞。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詞表達的思想感情。

2.認識詞人面生活與自身變化所持的態度與觀念。

四、教學方法

朗讀教學法

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討論法是民主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映,有利於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評論與爭辯能力。通過討論,使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合作,敢於質疑,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教師適時給予必要的點撥指導,引導學生品評鑑賞。

五、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有一位英雄帶騎兵五十人直闖有五萬人的金兵大營活捉叛徒,英雄的故事蕩氣迴腸,令人心馳神往。這位青年將軍便是當時年僅23歲的辛棄疾。他不僅是一位馳騁沙場的愛國戰將,也是一位傑出的詞人。,

二、介紹詞的常識、題解、作者及時代背景。(請學生介紹,瞭解預習情況)

1、詞的常識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大家看,寫在最上面的

破陣子”是題目嗎?

不是,和我們已經學過的“沁園春”、“卜算子”一樣是詞牌名;“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才是題目。

2、“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結合註釋1,我們知道這首詞是辛棄疾賦閒時寫給他的好朋友陳亮的。我們知道,要理解詩必須先要了解作者。那有誰能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這首詞所涉及的辛棄疾和陳亮兩個人?

3、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同時,由於辛棄疾是在金人統治下的北方長大的,他也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規蹈矩的傳統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

陳亮,為人才氣超邁,喜談兵,論議風生,下筆數千言立就。隆興初,與金人約和,天下忻然,幸得蘇息,獨亮持不可。

4、這首《破陣子》是辛棄疾贈給他的好友陳亮的,二人均為南宋著名詞人,又都堅決主張抗金,收復中原,這共同的志向使他們成為知心朋友。

辛棄疾作這首詞時,已辭官在江西上饒農村閒居,但心中時時不忘殺敵立功,統一祖國。

三、整體感知

我們知道文章有“文眼”,詩有“詩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詩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詞或句子。對與詞來説,我們姑且稱之為“詞眼”。這首詞的“詞眼”就在題目裏,誰能把它找出來?

“壯”。這個字是本詞的“文眼”,整首詞都是圍繞這個字來寫的。大家能找出課文哪些地方表現了“壯”,這個“壯”字的含義又是什麼呢?這兩個問題我們梳理了課文後再來回答。

1、首先,先聽一下錄音,大家在書上注音;然後我請幾位同學試着為我們朗讀一下。

2、學生朗讀,理解這首詞的含義。

3、齊讀課文。

(朗讀是學習語文必不可少的過程,它能幫助學生初步把握文意。先由自由讀、個人讀、齊讀,師範讀,教師作好朗讀指導。

結合註釋,疏通文意。培養自主學習詞的有效方法就是讓學生在多次閲讀的基礎上感知文意。小組內交流解決疑難。

師生共同賞析,體會詞人的思想感情。在這個環節,讓各小組討論,思考出答案。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啟發思考。通過探討解決問題組織學生自我學習、自主解決問題,在學生回答結束以後,及時給予點撥,幫助學生理解。)

4、賞析: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回:醒。

沉醉中挑亮燈光抽出劍來細看,夢醒後各個營壘接連響起號角之聲。這時候作者回想夢中之事想到了下面的景象。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八百里:牛。(典故)。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一個倒裝句,正常的順序為“分麾下八百里炙”的倒裝,分給部下烤牛肉,以犒勞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瑟,泛指樂器(典故:以前都有50弦,因三皇之一的泰皇受不了它發出的悲哀之音,才下令改為25弦)。

翻:演奏。

“五十弦翻塞外聲”中的“翻”字改為“彈”字好不好?為什麼?

明確:不好,“翻”字寫出了戰歌嘹亮,樂器轟鳴的熱烈場面;如用“彈”字代之,就表現不出這種氣氛。

“秋”僅僅表示這時是秋天嗎?

明確:不,既點明瞭戰爭爆發的季節,也為戰士出征增添了肅殺的氣氛。

把烤牛肉分給部下飽餐一頓,琴瑟演奏出北疆蒼涼的樂曲。在肅殺的秋風中,戰場上軍隊正在檢閲準備出征。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這兩句是寬泛對偶,這樣看來與“如”字相對的“作”字是什麼意思?

明確:作:像。這個字古今詞義不同要注意。的盧:額部有白色斑點的馬。霹靂:弓弦的響聲。

戰馬像的盧那樣飛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鳴使人心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君王的天下事是指什麼?統一國家。

多想完成君主完成統一國家的大業,自己也贏得一世乃至死後的英名。可惜白髮已現兩鬢。

5、我們梳理了整首詞後,大家能否找出文中表現“壯”的地方?

這些句子表現出來的“壯”的內涵是什麼?

壯: 點兵出征、飛馳敵陣——壯觀而激烈 雄壯 統一國家、名垂青史——雄心壯志

本詞的文眼“壯”,僅僅是雄壯嗎? 我想我們與另一位南宋著名詩人的一首詩對照着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放錄音)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僵卧:挺直躺着,借僵硬的睡態來表現自己年老體衰。

不自哀:自己不感到悲哀。

尚思:還想着。

戍輪台:守衞邊疆。

請一位同學結合註釋來給我們講解一下這首詩。

我年老體衰卻不感到悲哀,還想着為國家守衞邊疆。深夜躺着聽到風雨的聲音,就迷迷糊糊的夢見騎着戰馬跨過冰河。

這是陸游在68歲的時候寫的詩,他在年老時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還希望為國出力,甚至在夢裏都在為了國家的統一而戰鬥。對照這首詩,我們來看《破陣子》中的最後一句的含義。

陸游説“僵卧孤村不自哀”,他還要上戰場;那麼,當辛棄疾説“可憐白髮生”的時候,他認為自己還能上戰場嗎?

不能! 那麼他可惜的是什麼呢?

不僅僅可惜自己不能為國盡力;也可惜因為不能指揮戰鬥統一國家,從而不能名垂青史了。

那麼,再回到本詞的文眼“壯”,僅僅是雄壯嗎?

不是,最後一句壯和悲,理想和現實,形成強烈的反差。而當翱翔天際之時,陡然下跌,這裏的“壯”還有為“悲壯”的含義。

作者化“雄壯”為“悲壯”,由理想回到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作者有抗金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卻只能在沉醉後的夢裏馳騁沙場,心中有壯志未酬的悲情。

6、作者為什麼會發出“可憐白髮生”的慨歎?

明確:作者一生抗金收復失地,連夢中也不忘抗金的戰鬥生活,但由於朝廷的無能,自己的理想難以實現,當看到兩鬢新生的白髮,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雲壯志,“報國欲死無戰場”只能在沉醉後馳騁沙場,心中不由湧起壯志未酬的悲情。

7、作者寫這首詞有什麼用意?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這首詞託名為安慰朋友,實則是抒發詞人自己對青年時代抗金的戰鬥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堅決恢復中原,建功立業的壯志,還有壯志難酬的悲憤。

8、如何理解這首詞?

明確:這首詞是詞人愛國詞篇中的代表作之一,雖是為鼓舞愛國壯士、好友陳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詞人以早年戰鬥生活為基礎,融夢境幻覺為一體,描繪了一幅愛國將士馳騁沙場,雄偉壯闊的場面,全詞內涵豐富,造語豪壯,結構謹嚴,構想奇特,以夢境貫穿上下片,自出機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憐”一句將感情一落千丈:詞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裏和夢中實現。理想和現實形成極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詞人的悲憤。

四、小結全文

全詞從想象着筆,描繪了理想中的抗金隊伍和戰鬥場景。全詞在感情基調上是雄壯高昂的,而結句又是悲涼低沉的。前後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這種抑揚法賦予了本詞特有的藝術魅力,有力地表現了詞人滿懷壯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

五、知識鏈接,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1 .稼軒名句集錦

(1)、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 元夕》

(2)、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清平樂 村居》

(3)、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2、讀到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名句,不禁讓我們想起蘇軾“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 ,射天狼 ”的壯志;也會讓我們想起李賀“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豪邁;還會使讓我想起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叮嚀;更能讓我們記起岳飛、夏完淳、岑參、王翰、等更多的愛國志士,讓我們收集這一類的詩句。

3、吳伯蕭的《記一輛紡車》中寫到:“那場面真是沙場秋點兵”,請學以致用,把我們的古詩詞用到我們的講話和寫作中去,比如:我們在操場上舉行廣播操比賽,那場面不禁讓我想起辛棄疾的名句“沙場秋點兵”來;九年級了,學習真緊張,大家真是“夜裏挑燈看書,夢迴書聲琅琅”奧運賽場上,騎術比賽“ 馬作的盧飛快,射箭比賽“弓如霹靂弦驚。(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古詩詞)

六、佈置作業

1、朗讀、背誦這首詩。

2/如果你是辛棄疾的摯友陳亮,看到這首詞後,你會對辛棄疾説些什麼?以此為主題寫一篇300這左右的文章。

七、説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的功能是簡要全面的概括教學內容。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沙場秋點兵——豪邁場面(志士熱情)

可憐白髮生——冷酷現實(朝廷冷漠)

七、教學評價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的教學目標指引着教師教的活動,也指引着學生學的活動。學生正確掌握了本詞的思想內容,對詞人有了一個深入的瞭解,能及時瞭解並熟悉課文,所提出的問題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鞏固原有知識,整個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但具體的課堂教學還要根據當時的情景調整。

總結一下,本課的教學有以下特點:

1、全新引入,調動積極性。

2、師生互動有效教與學

3、愉快教學,能力提高。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 篇12

工具概述

溜索是怒江大峽谷各少數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他們改造和戰勝自然的象徵,是他們不畏艱險、勇猛頑強性格的寫照。近幾年,溜索已經從單純的交通工具,發展為表現各民族頑強意志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過溜有單人、雙人、男女混雙、人與物、人與畜等多種項目。成為怒江大峽谷一大驚險景觀。繩索有犛牛毛繩、藤編繩及鋼絲繩等多種。過渡者將竹、木製作的溜板或特製座位,吊在繩索上,藉助於繩索的傾斜度,溜向彼岸。過去生活在金沙江、怒江、瀾滄江一帶的藏、傈僳、怒、獨龍等民族,多使用溜索過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着少數民族地區交通事業的發展,大部分溜索已為橋樑所取代,只有極少數邊遠地區仍在使用溜索。在國外,祕魯安第斯山的印第安人也運用溜索作為渡河工具。

溜索原理

碗口粗竹纜系兩岸石柱上,渡者以皮帶或繩索繫腰間,繩上掛以木製滑輪,俗稱“溜殼子”,借傾斜之勢滑越渡河。河上也可設兩根溜索,一高一低,過河時由高處滑向低處。

上課筆記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梳理故事情節,把握文章內容。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人物形象;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對樂觀向上人生態度的讚美以及對平庸、畏難的厭棄。

教學重難點:

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法學法:

朗讀法、指導法、談論法。

課前準備:

準備相關課件。

精彩課堂

一、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

雲南怒江大峽谷,被稱為“東方大峽谷”,世界三大峽谷之一。峽谷的谷底是奔騰咆哮的怒江。怒江沒有船,驚濤怒浪上小船無法橫渡,兩岸居民過江,主要靠“溜索”橋。那麼,什麼是“溜索”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跟隨作者的描述去感受這種驚心動魄的過江方式。

二、自學互研 生成新知

步驟一 知識梳理 夯實基礎

1.文學常識

作者簡介

阿城,原名鍾阿城,生於北京,原籍重慶江津,中國內地作家、編劇。處女作《棋王》。

2.生難字詞

(1)字音

錙銖(zī zhū)   滇西(diān)   盤桓(huán)

頃刻(qǐng) 千鈞之力(jūn) 絞(jiǎo)

跺(duò) 嘔(ǒu) 戰戰兢兢(zhànzhàn jīng jīng)

(2)詞義

【錙銖】錙和銖是古代重量單位,六銖等於一錙,四錙等於一兩。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

【遲疑】拿不定主意;猶豫。

【俯身】彎腰向前向下,有時同時彎膝;呈曲身狀態的動作,尤指禮節或表示服從的姿勢。

【頃刻】極短的時間。

【千鈞之力】三十斤為一鈞,千鈞即三萬斤。常用來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戰戰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發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

【探視】看望;察看。

步驟二 整體感知 走進文本

1.朗讀指導。

反覆朗讀、默讀,讀準字音,體會人物心理。

2.熟讀課文,歸納文章層次結構。

開端:馬幫抵達怒江邊——等待溜索過江。

發展:馬幫的漢子們決定溜索——將牛們以及馱子熟練沉着地運到對岸。

高潮:在首領的指導下膽戰心驚地溜索。

結局:全隊順利到達對岸——再次上路。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驟三 精讀課文 深入理解

1.用一句話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

【交流點撥】一個首領帶領馬幫一起溜索過怒江。

2.首領是一個怎樣的人,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描寫首領的語句,分析首領的性格特徵。

【交流點撥】①“首領穩穩坐在馬上,笑一笑”。“穩穩”“笑一笑”與“我”和牛的恐懼形成對比,襯托出首領的從容不迫、胸有成竹。②“首領緩緩移下馬,拐着腿走到索前,舉手敲一敲那索”。溜索前首領下馬用手“敲一敲那索”體現了他細心、認真、負責的性格特徵。③“(我)戰戰兢兢跨上角框,首領吼一聲:‘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帶“我”溜索時提醒“我”不要看下面,體現了首領對他人的關愛。總結:首領是一個認真負責、關愛他人、身手非凡、從容不迫、具有領袖氣質的人。

3.本文用不少筆墨寫牛,這對環境描寫和人物刻畫各有什麼作用?

【交流點撥】牛不肯挪動半步的恐懼和溜索時流淚發抖:①側面表現怒江峽谷的高峻險惡;②與“我”戰戰兢兢互相映襯,又與領隊及漢子們的勇敢無畏形成反襯。

4.文中描寫了峽谷的險峻氣勢,請分析其表現特色。

【交流點撥】以壁頂為觀察點,變換視角,從視覺、聽覺、內心感受多方面描寫,使人如臨其境。

步驟四 深層探究 局部突破

跳讀課文,分析語句的表達作用。

萬丈絕壁飛快垂下去,馬幫原來就在這壁頂上。……怒江自西北天際亮亮而來,深遠似涓涓細流,隱

隱喧聲騰上來,着一派森氣。俯望那江,驀地心中一顫,慘叫一聲。

【交流點撥】視覺描寫和聽覺描寫相結合,寫出了怒江峽谷壁頂孤懸、高峻、險惡的特點,“一派森氣”“驀地心中一顫”等心理方面的細節描寫充分體現了“我”初次直面峽谷時的震顫、驚恐之情,讓讀者如臨其境。

四、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步驟五 總結課文 拓展延伸

1.課堂小結

本文的環境描寫既有多感官多角度描寫,又有對比烘托,既突出了怒江峽谷環境的險惡,又表現出了馬幫漢子們的從容不迫、沉着穩重。

2.拓展延伸

平常走的路很多,你有過文中溜索這樣害怕的感覺嗎?

【交流點撥】有。我有一次過玻璃棧橋時嚇得雙腿發軟,直接坐在了地上,旁邊的好友見狀,不停地鼓舞我不要怕,讓我站起來。好友見勸説無效,試圖上前拉起我,可是這時,懼怕的我硬是賴在地上不敢前進,無奈之下,好友直接把我扛了起來,揹我走過了玻璃棧橋。這一幕也讓在場的人忍俊不禁。

3.佈置作業

完成《精英新課堂》本節內容。

板書設計

溜索

五、課後反思 查漏補缺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的教學進度比較合理,雖説沒有詳細解讀,但是重點突出。我引導學生們在把握文章內容、人物形象的基礎上,對環境描寫的作用和表現手法做了一定的瞭解。但其他比較深層的意藴,如鷹、馬、牛三種動物形象的隱喻和人與自然的關係等沒有展開深入研究。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郭沫若及其創作情況。

2.認識鮮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屈原的性格特徵。

過程與方法

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屈原深沉的愛國愛民思想和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

理解劇中的戲劇衝突所反映的社會矛盾,認識屈原鮮明的人物形象。

難點

賞析文中運用的修辭手法、象徵手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教學方法

分角色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力求從讀、演、評三個方面培養戲劇欣賞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課前準備

教師:組織學生觀看歷史劇《屈原》,注意與課文有關的情節內容。

學生:預習課文,蒐集有關歷史劇的相關知識。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有這樣一個人,他身材魁梧,飽經風霜的臉上愁眉不展。腰繫博帶,佩陸離長劍,戴切雲高冠,着雪白羅服。瑟瑟秋風下,踱步遠方,似行吟澤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郭沫若的戲劇作品《屈原》,走進這位偉大詩人的內心世界。

二、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1978),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原名郭開貞。代表作:詩集《女神》,歷史劇《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漸離》《南冠草》。

三、文本鏈接

1.屈原,名平,字原,號靈均,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戰國時楚國人。他用楚辭的形式寫了我國第一首政治抒情詩《離騷》。因看透了秦國吞併六國的野心,力勸楚懷王聯齊抗秦,後來遭奸人陷害,罷官放逐,但心仍系國。楚國被攻後,自投汨羅江而死。

2.《屈原》寫於1942年1月,這時正值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也是國民黨統治最為黑暗的時候。蔣介石集團消極抗日,發動“皖南事變”,大肆屠殺愛國抗戰軍民,掀起反高潮。郭沫若從抗戰的現實鬥爭中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聲和時代的責任,又從往昔的歷史回顧中汲取着鬥爭的力量與澎湃的詩情。

四、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感知劇本內容。

2.《屈原》全劇分五幕,雖然只寫屈原一天的生活經歷,卻具有高度的歷史概括性。課文節選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場,是全劇的高潮。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情節。

屈原被囚禁在東皇太一廟,含冤被屈,悲憤填膺,在雷電風雨交加的夜晚作風、雷、電的頌歌。嬋娟逃脱囚禁來見屈原,誤飲靳尚暗害屈原的毒酒而身亡。屈原與前來救助他的衞士一起出走,潛往漢北。全劇在悼嬋娟的《禮魂》歌聲中結束。

五、課文精讀

1.閲讀課文中的舞台説明,談談其作用。

舞台説明為舞台上屈原的動作、形象、外貌做了一個必要的交代,為讀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鋪墊。我們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個堅持真理的愛國者,是一個受到奸佞殘酷迫害的形象。

2.課文一開始,靳尚和鄭詹尹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是寫靳尚和鄭詹尹稟承南後的旨意,欲密謀毒死屈原。他們的陰謀把他們和屈原的矛盾推到了頂點。

3.文中作者將很多的事物賦予了其他的含義。請同學們歸納一下,作者究竟賦予了這些事物什麼特殊的含義?這又是一種什麼手法?聯繫作者的寫作背景談談戲劇的創作主旨。

風、雷、電:象徵人世間追求正義、光明的變革力量。洞庭湖、東海、長江:象徵人民羣眾。無形的長劍:象徵堅定的信念。土偶木梗:象徵無德無能、欺民惑眾的官僚統治集團。沒有陰謀、沒有污穢、沒有自私自利的沒有人的小島:象徵寄託靈魂的一方淨土。這是象徵手法。對風、雷、電的呼喚與歌頌,表現了詩人對黑暗世界的強烈憤懣和摧毀黑暗的熱望,也表達了詩人對光明未來的熱烈追求。

4.本文綜合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請品讀下面的句子,指出其所用的修辭方法,並賞析其表達效果。

(1)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

這幾句運用了呼告、反覆的修辭手法,強烈地表現了屈原對風的熱切期盼和對黑暗勢力的痛恨。

(2)電,你這宇宙中的劍,也正是,我心中的劍。你劈吧,劈吧,劈吧!把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

運用呼告、比喻、反覆的修辭手法,熱切地讚美電這種自然界的偉力,表達屈原想要衝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決心。

(3)鼓動吧,風!咆哮吧,雷!閃耀吧,電!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懷裏的東西,毀滅,毀滅,毀滅呀!

運用了呼告、排比、反覆的修辭手法,呼喚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閃耀着的偉大自然力來毀滅這黑暗的社會,表達了必須徹底毀滅黑暗社會的決心,體現了他與黑暗勢力決鬥到底的浩然正氣。

(4)把你這東皇太一燒燬了吧!把你這雲中君燒燬了吧!他們這些土偶木梗,你們高坐在神位上有什麼德能?你們只是產生黑暗的父親和母親!

通過反問、反覆、比喻等手法的使用,深刻指出產生社會黑暗的根源——昏庸無能的統治集團,欺民惑眾,壓迫人民。表達作者鞭撻一切污穢、橫掃一切邪惡的頑強戰鬥精神,與黑暗勢力決鬥到底的浩然正氣。

5.屈原的獨白激情澎湃、氣象雄渾,作者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1)內心獨白想象奇特,聯想豐富,氣勢宏偉,表現作者浪漫主義的激情。(2)運用象徵的手法,將作者難以言表的情感表達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練。(3)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覆、呼告、反問等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增強了語句的氣勢和感情色彩。(4)多用短句,表達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語氣,體現屈原憂國憂民、英勇無畏的偉大精神。

6.作品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徵意義?

屈原是一個愛國愛民,忠貞不屈,有着浩然正氣和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的形象。作者以屈原的形象體現和概括了中華民族的性格。歌頌他所堅持的爭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風亮節,歌頌他為捍衞真理與正義剛正不阿、奮不顧身的意志言行。

六、文章脈絡

第一部分:靳尚和鄭詹尹稟承南後的旨意,欲密謀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雷電頌。共分兩層。

第一層:詩人呼喚與歌頌風雷電這些偉大的自然力,表達了對黑暗的激憤和對光明的禮讚與嚮往。

第二層:借指斥神鬼偶像來抨擊昏庸腐朽的當權者。

七、文章主旨

這篇戲劇(歷史劇)以奇特的想象、宏偉的氣魄、火一般熾烈的語言和雷霆萬鈞的氣勢,塑造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光輝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黑暗世界的強烈憤懣和對光明未來的熱烈追求。

八、寫作特點

1.想象瑰麗奇特,意境雄渾壯闊。

文中的獨白想象奇特,氣勢恢宏,體現了革命浪漫主義的風格。作者進行大膽的藝術虛構,展開神奇的想象,上天入地,呼風喚雷,運用誇張、象徵等藝術手法,讓屈原同宇宙間偉大的自然力——疾風、怒雷、閃電結合在一起,達到物我同化的境地,使主人公具有了摧毀一切黑暗的力量。

2.運用象徵手法。

作者賦予一些物象以具體的象徵義:①風、雷、電:象徵變革現實的偉大力量。②洞庭湖、長江、東海:象徵人民羣眾。③無形的長劍:象徵堅定的信念。④沒有陰謀、沒有污穢、沒有自私自利的沒有人的小島:象徵對社會現實極端憎惡而祈求寄託靈魂的一方淨土。⑤“土偶木梗”的羣像:象徵無德無能、欺民惑眾的官僚統治集團。

象徵手法的運用,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與感染力,使作者難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達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練。

3.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增強語句的氣勢。

本文通篇運用擬人、呼告的修辭手法,直接有力地表達了愛憎的感情,增強了語句的氣勢和表達效果。運用反覆、排比等修辭手法,增強了整個獨白的抒情效果,具有詩的形式美,迴環往復,蕩氣迴腸,朗朗上口,鏗鏘有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3dgm8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