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師工作計劃 >

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

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

“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級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等工作的教師,在班級管理與建設的過程中承擔着重要的角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
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一

要把班級建成一個朝氣蓬勃、積極進取的集體,是每位班主任苦苦探索和孜孜以求的目標。而班主任和學生之間應該保持怎樣的距離,眾説不一。筆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潛心研究高中學生心理,認為班主任和學生各是剪刀的一葉,班主任和學生的距離就是“剪刀差”。

高一年級是學生對中學生活的適應期。新的學校、新的環境、新的教師、新的同學,一切無不從“新”字開始,同時也是新的風氣、新的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班級工作抓得好,極有利於養成良好班風,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和學生的交往上,要做到“離多接少”。此時的學生,大都願意把自己的長處、優點顯露給教師,而不良習慣在新環境中處於自我抑制的隱蔽狀態,不敢冒頭。學生也願意在師生共同制定的班紀班規中約束自己,展露才華。這段時期班主任在瞭解學生,學生也在瞭解班主任,他們通過班主任處理每一件事的方法來摸清班主任的脾氣。班主任此時應和學生保持“離多接少”的距離,對學生嚴而有方、嚴而有度,讓學生覺得老師很嚴。這一時期中,班主任認真帶領學生做好班級的每個第一次,形成良好的開端,對以後的工作大有裨益。

到高二年級,學生進入高中生活的轉折期。隨着學生對環境的熟悉,自身的缺點、毛病也開始暴露,鬆懈情緒出現,同時從生理心理上已基本跨入青春發育期,學生情緒不穩定,動盪分化較為劇烈。學生對教師的態度也發生明顯的變化。此期的班主任和學生間的距離,已不再是高一那樣“離多接少”,而已在相互瞭解中逐漸縮短,形成一種“若即若離”的距離。對學生的教育本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原則,讓學生覺得老師雖嚴,但嚴而有據,嚴而有愛。在工作中能洞察學生的思想變化,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引導學生走出誤區,進一步提高班主任在學生中的威信。

高三的到來,對學生而言是人生道路的轉折期。他們渴望得到教師的理解與信任,尤其是教師的支持與鼓勵,這一時期絕大多數同學對學習有一種緊迫感,學習壓力和心理負擔均較以往增大。此時班主任應和學生多接觸、多談心、多理解,保持“離少接多”,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走到學生中間和他們打成一片,建立亦師亦友的親密、和諧、平等的關係。教育中掌握“以教為主,教訓結合”的原則,講究工作方法,注意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此時班主任工作更應細緻深入,從關愛學生出發,與學生推心置腹地交談。讓學生感到師愛的温暖,體驗到被信任和被尊重的幸福感,對班主任產生由衷的尊敬和愛戴,並樂於接受班主任的要求和指導,使班主任真正成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朋友和指導者。

從高一到高三,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由不瞭解到逐漸瞭解,再深入瞭解的整個過程,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也經歷了最遠、漸近到最近的變化,這就像一把張開的剪刀,班主任和學生各是剪刀的一葉,剪刀張口最大處,兩刀葉相距最遠,處在高一,師生距離最遠;慢慢隨着歲月的推移,兩刀葉之間距離縮短,師生間距離逐漸縮短;到高三結束,刀葉交叉併攏,相距最近。在對學生了解得越來越深的過程中,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如絲絲春雨,潤物無聲,已深深浸入學生的心扉,班主任也已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二

我班的吳寶盛同學,原本是一個學習習慣很差的學生,平時作業不做還是次要,更糟糕的是吳寶盛上課常常做小動作,甚至還大喊大叫,影響別的同學聽課。以致於老師和家長對他失去信心,最後實在沒有辦法,老師勸其留級。自一年級留級到我班後,我通過家訪,瞭解到這位學生的父母在一年前就離異了,這對其影響比較大。再加上他本身學習基礎不是很紮實,使其對學習失去興趣

根據瞭解到的情況,我決定採取以下的方法來幫助他進步。

第一、有句話説得好:親其師,信其道。首先我從關心他的生活開始作為突破口。利用課餘時間和他聊聊天,問問他的生活情況。同時,經常談談他的學習情況,作業中的疑難地方,利用課餘時間給他輔導。使他感到我們之間的融洽關係,沒有隔閡。

第二、在上課時,讓他體會到我對他的期望和關心。上課的時侯,我鼓勵學生自己站起來,大膽地説,説錯了沒關係,敢説就是勝利,吳寶盛開始還不怎麼舉手,後來,我經常鼓勵他,先讓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慢慢地樹立起了他對學習的信心,調動了他的學習積極性,讓他有一種學習的願望。對他每一次的提問或正確的回答都給予評價。在課後,我有時還單獨給他佈置一些課外作業,我發現,他每次都欣喜地接受。

第三,對他不足之處進行適當的批評。在沒有得到學生的信任的時侯,特別是那些成績中下的學生,千萬不要對學生進行當眾批評,否則,你就永遠失去他對你的信任,你也很難挽救你的過失。當我發現他的作業仍然比較馬虎,中午人比較少時,我就把他喊到一邊,我先表揚了他近階段的進步表現,問了一些學習情況,在氣氛比較好時,我把他的作業本打開來,然後把一本做得很認真、清楚的作業本翻開,放在他面前,他的臉紅了一下,我知道,我不必再多説了。

第四、展示才能增強集體觀念。千方百計給該生製造展示自己的機會,讓他獲得進步。他體育好,就讓他參加校運動會,在運動會上他為班級奪冠立下汗馬功勞,抓住機會在班上表揚他,使他體會到了奮進的力量,獲得了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在以後的運動會上,他表現得特別積極。不僅在體育方面,在其他方面,該生也正在向好的方面轉變。

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三

班主任是為學生規劃人生,為集體設計藍圖的人。蘇聯教育家加裏寧曾説:“教育是困難的事業。它不僅是科學事業,也是藝術事業。”我想,説他是困難的事業,並不是因為奠基的艱辛;説它是科學事業,是指育人有科學規律,要科學育人。藝術事業是指要講究藝術。

我班有一名學生,是從縣城來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他除了體育好點以外,成績是我班最差的一個,紀律更不用説,隔三差五的遲到,上課説話,不做作業,不良習慣很多;為此我找他多次談話,他都每次“虛心”聽取我的意見,可是不出一兩天他還是照樣,曾經按照班規處罰他做了兩週的值日,跟家長談話,但這並沒有解決本質問題,他的這些壞習慣絲毫沒有改變。

高一上期9月份的一天,我接到保衞科生管的電話,他説:“今天他巡宿舍時,我班的陳同學跟管理員吵架,用髒話對管理員説了一些不好聽的話,罵得非常難聽,並已經叫這位同學寫檢討書,希望班主任處理一下。”我就説:“好的,晚上我先找他談談,看他怎麼説,我一定會解決的。”

晚自習第三節還有30分鐘時,我走進教室,到陳同學面前問他:“今天的事,檢討書寫了沒有?”他説:“老師,還沒寫完呢?”突然我有一種想法,讓他到講台去當着全班同學檢討,想到此,我又對他説:“要到講台上去檢討!”聽到這句話,那位同學突然臉上一陣紅説:“老師,不會吧?”我就説:“有什麼不會啊!就是要上講台去説!”説完就走了。

過了10分鐘,我又走進教室,用眼神暗示他上講台檢討,我本以為他會拒絕的,但是他還是走上了講台,進行了檢討。可是,我突然發現他的檢討講得也有一些道理,他説:“今天中午休息時,他正在勸説沒有按時休息的同學快點,聲音剛好被生管老師聽到了,就説他不按時休息,如果這樣就要扣班級考核分。聽此,他就覺得管理員太過分啦,就跟管理員爭吵起來了。”他又説:“他雖然有錯,但是管理員也有不對的地方,動不動就拿扣分來壓他們。他認為管理員素質那麼低,不會尊重我們學生,因此根本不值得我們尊敬。”聽到此,台下的同學都笑了,看到這個情景,我突然覺得台下有部分同學是認同他的看法的。此時我覺得自己這樣做到底是對還是不對?我這樣做會不會給他造成心理傷害?他以後還會不會見我面時給我打招呼……

此時,我覺得該如何評定這個學生非常難,既不能否定他做得不對,又不能完全否定他做得對,因為無論持哪一方面,我覺得都會給學生傷害。因為如果説學生不對,那就會給學生造成心理傷害,覺得班主任不講道理;如果説學生做得對,那就會助長這種不好的風氣。所以此時我先肯定他説得有道理,確實管理員有時候不瞭解情況,做得不對。但是那是他的職責所在,當生管不容易,即使他有不對的地方,我們還是應該要尊敬他的啊。而且你都知道管理員素質不夠,你還要跟他爭吵,那不是也顯得你素質也不夠嗎?而且你是接受了比較高的教育了,管理員沒有接受多少教育,所以你更不應該跟管理員爭吵。如果按你這樣的想法,對你不尊敬的人,我們都不應該尊敬他了是嗎?如果你父母不尊重你,你是不是就不尊敬他們啦?如果你在街上遇到個瘋子罵,你就覺得這個瘋子不尊敬你,你就跟他爭吵嗎?我覺得你不可能會這樣做的是吧,所以我希望同學們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應該多點忍讓,體現自己的品質。最後,我還説,陳同學讓你上講台來檢討可能會傷害你的自尊心,在此老師向你道歉。講完這些我就走了。

從這件事,我得到了一些啟發,我們作為教師,每當在批評學生之前,一定要先問問自己,事情搞清楚了嗎?事實是這樣嗎?我批評得有理有據嗎?千萬不能憑主觀想象就草率處理。因為孩子的心是稚嫩而脆弱的,傷害了就很不容易癒合。

由此,我又想到了這事之後發生的一件事,更讓我覺得做為一個班主任要尊重學生,感受學生的心理,不能憑感情用事。10月份的一天,我正坐在辦公室備課,值日老師跑來告訴我,説我班的自習課有6、7個人缺席,當時我聽了就非常氣憤,怎麼這麼多人缺席,到底是什麼原因?

晚自習剛上課,我就把這幾個缺席的學生叫到辦公室,不管青紅皂白就亂罵一通,無緣無故為什麼會缺席、逃課,然後叫他們每人先寫一封檢討書再説,説完,那幾個學生就低着頭走進了教室。事後,我找了幾個班上的學生了解情況,最後得知,那幾個缺席的學生是去練球去了,因為這段時間學校正在進行班級籃球賽,他們想打得更好一點,為班級爭光而去練球。聽了學生的話,我感到有些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把情況問清楚。在這之後,我又找來那幾個學生,對上次大發雷霆表示歉意,但又教育他們雖然出發點是正確的,但也要分清楚時間、地點。從此,那幾個學生再沒有出現此類現象。

由這兩件事,我得到了許多感悟。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得到學生在感情上的接納,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這就要求我們作為教師,不但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還得懂得一些教育心理學知識。我們教師要進行換位思維,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考慮一些問題,這樣才能保持一顆童心,才能真正走進孩子們的真實的心理世界。我們教師還要關注心理脆弱的學生,因為現在的學生,很多時候會表現出與實際年齡不相符合的成熟,“喜怒不形於顏色”,不細心的教師就只會看到表面現象,而錯過與學生的及時的溝通,做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shi/zrd4p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