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師工作計劃 >

教師個人研修計劃表

教師個人研修計劃表

新的學期已經來了,教師如何制定個人研修計劃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個人研修計劃,歡迎閲讀。

教師個人研修計劃表
教師個人研修計劃篇一

開展校本研究是促進教育教學提高的有效形式,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教師集體同伴互助、專業人員引領構成了校本教研的三個核心因素,本學期我制定了教研的計劃,如下:

總體目標:

通過開展校本教研,解決我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或困惑,在先進教育理念與千變萬化教育實踐之間溝通橋樑,提升自身的駕馭課堂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方向發展,努力培養自己成為觀念新、素質高、能力強、能夠適應21世紀素質教育需要的教師。

美術特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它既要體現整體性、基礎性、又要體現適應性、現實性、超前性。教師不但要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還要發現和培養學生的個性意識和藝術素養。在教學中要以培養學生的初步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為宗旨,在課標的指引下以適應不同的需要,採用不同的教學組織方式,不同的能力評價標準、真正地提高到素質教育的高度,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重新認識“教”與“學”的關係。因此,我在課程教學設置安排上採取提高學生認識,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機制,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實施素質教育,轉變傳統教育觀念

(1)如何認識或看待美術為原則而選擇有效的教學課題和教學內容

美術課程不僅僅是教給學生技能技巧、而且包含更廣泛的美術文化,使得美術教育所具有認識技能、情感創造等價值系統得以回覆。

教學設計在課堂實施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又不是一成不變的,我根據學生的狀態和當前形式發展的需要靈活地改變教學設計與實施,對學生採取分類教學,實現全面發展,避免“一刀切”的認識誤區,客觀地認識學生羣體的現實水平及個體差異性,進行意向選修,分類編組,分層次教學。

(2)以幫助學生如何實現自己的小畫家夢為原則而選擇有效的教學課題和教學內容,並重視促進學生在美術文化表達過程中,對美術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對藝術感覺的陶冶,在針對具體的培養目標中,我制定了一個相對活躍的教學思路。

(3)在課程內容設置上與不同層次階段的學生的情境和認知特徵相適應,同時讓學生完成一定的課業量,以摸清學生的美術表現水平。對後進生實行個別輔導,做到教學目的教學任務明確,雙基與能力目標清楚,重視做好教學質量的反饋和課後的教學小結,加強基礎教學,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和主動意識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

(4)培養學生感覺美術文化的能力和美術文化感覺能力的涵育,是有助於個體人的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我在對課改精神的理解上,不斷強調學生要深入學習,多畫,多記,多觀察,在頭腦中積累素材,能有效地傳承文化,儘量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美術活動中。另外,培養學生勤於實踐,讓他們熟練掌握素描的結構、重組,寫生創作的技能,重點培養學生的素質,在基本功、創造力和應變能力上下功夫。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與全面發展。

三:以情動人,追尋“樂趣”

教師必須以身作則,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動學生,關心和愛護學生,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從而使學生親近自己所教學科。尤其要有力的調動學生個體,包括他們的積極性結構的心理分析,如:需要、動機、目標、態度等方面。教師要創造性地處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的內容,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靈活、開放的呈現方式,給學生以出乎意料的新穎感受;或設置思維荒漠,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新課標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從全新的角度,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因此,在教學中巧妙處理好這些內容,防止學生鬆馳、厭學,按新課程標準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意識的能力

學生學習主要是圍繞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習活動的。學生的問題意識普遍不強是與老師的教學直接相關。

五:協助學校調整美術教學樓硬件設施,改造美術教室,改善採光條件,美術教室安裝學生作業陳列櫃、挑選教師和學生優秀作品裝裱,美化校園環境。

教師個人研修計劃篇二

體育、藝術“2+1”工程是進一步推動學校體育、藝術的改革與發展,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為了全面推進該工程的開展,努力構建活力校園、藝術校園、和諧校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為指針,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合理配置體育和藝術活動器材;以“2+1工程項目”建設為平台,充分發揮我校樂器教學的優勢和體育訓練的傳統,進一步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健康、樂觀的生活情趣,形成健全人格,使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工作要求

(一)掌握兩項技能,提高身體素質

1.認真制訂學校體育工作計劃和學期體育教學進度計劃,圍繞學期總目標,採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措施,保證總目標的順利實現,對各項工作要有預見性,有對策性。

2.按照學校工作要求,備好每一節體育課,備課過程中要體現教學過程、教學措施、安全保障和重點難點,要體現課改的新課程理念。上好每堂體育課,落實45分鐘上課的效率,重訓練,抓實效,保證學生每節課有所學、有所得、有進步、有提高。結合學校組織的2+1活動安排,認真組織好學校“體育節”,保證學生在校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要注意改善、和諧師生關係,重視師生雙向交流,關愛學生,重視安全工作,確保學生安全。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正確引導學生,重視基礎技能、素質的提高,要培養學生終生鍛鍊能力和習慣的培養,逐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3.開展大課間活動,活動時間為上午9:40-10:10分,一共30分鐘。學校規定內容:廣播操、集體舞、冬季長跑活動、跳繩、籃球運球、足球運球、排球墊球。班級、學生自選內容:原則上以班級為單位,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在指定的場地自由活動,負責教師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同時負責學生活動紀律和安全。

4.抓好課餘訓練,組織學生喜聞樂見的賽事。田徑是我校的傳統體育項目,要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訓練。乒乓隊、排球隊、籃球隊、健美操隊教練要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鑽研科學的訓練方法,不斷提高訓練水平。要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舉辦各種賽事,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

三、實施辦法

(一)發揮優勢,彰顯特色

根據國家“2+1項目”體育與藝術技能標準,依據本校現有師資條件及音體美教育教學設施等實際情況,在我校原有的小樂器教學、田徑訓練等特色的基礎上,發展學校體育運動,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基本知識、技能,發展學生個性,進一步彰顯學校魅力。

(二)自主選項,突出主體

學生在“自選”項目時,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意願,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訓練中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鼓勵學生自我發展,教師適當指導並點評,讓學生多練、多動,給學生以儘可能多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在多種活動體驗的過程中發現、發展自己的運動天賦和藝術特長。

(三)制定細則,分期達標

根據教育部“2+1項目”的測定方法標準,結合本校的實際教育資源和學生實際,制定《任村一中體育、藝術‘2+1’工程考核細則》。根據學生不同的選項,藝體教師對任教學生選項進行統計分類,根據學生的原有水平和下階段預期目標,藝體教師分類進行有效指導,由考核小組每學年進行“2+1項目”的階段性考核。

(四)學科滲透,加強整合

“2+1”工程是體育與藝術課程的組成部分,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設計教學內容時,要與學科教學加強整合、相互滲透,體現教學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適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和教學評價的主體性。

四、教學評價

(一)對學生評定

1.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要評價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目標達成度和學生達成目標的學習過程,因此,除了要評價學生學習過程中知識與技能的習得過程外,更要評價體藝訓練中評價能力提高、情感提升、習慣形成等過程。

2.評價形式:本人現場表演或獲得校級以上各單項表演、比賽、創作和測試的獎項;作品通過本校寫字能手評定、美術作品收藏,可直接獲得相應的考級技能認定

3.綜合性評價:除了技能性評價,在認定中應參考學生的興趣、態度、知識的修養等全面表現,以促進學生對項目的關注,並終身受益。

4.評價等級: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其原有水平的測定以及對預期目標的完成情況,對學生評定的等級分為:優秀、良好、及格。對學生的評定由學校組織統一實施,並將認定結果記入《學生綜合素質報告單》和學生成長記錄冊。

(二)對教師(班主任、專業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學生考勤記錄。

2.有完整、真實的學生“2+1項目”活動情況檔案資料,並指導學生保存好自己的作品。

3.專業教師應按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課時與教學目標。

4.學校通過對教師聽課、查閲教學資料、訪問等形式,對教師履行工作職責情況綜合評價,納入學期考核。

教師個人研修計劃篇三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抓均衡,提質量,促和諧”為目標,圍繞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和教師成長髮展工作,積極參與校本培訓,切實提高自身素質,努力為建設和諧校園和提高辦學綜合水平提供有效的隊伍保障。具體工作與措施:

一、參與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深化教師培訓工作

校本培訓以學校整體發展和教師專業化發展為根本,以學校自主培訓、自主管理和教師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為準則,依託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特色,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地開展校本培訓。校本培訓週期內培訓時間為120學時,每學期培訓時間不少於12學時。

1、聆聽中興教育講堂。在週四政治學習期間,聽校內外教育專家作教育教學講座,從而開闊視野,不斷思考。參與“名優教師讀書報告會”,促進名師自身繼續發展,發揮名師引領作用。

2、紮實推進優良校風的形成,在學生中廣泛開展“序”的意識的教育,開展學生評價教師活動。

3、整合教學教研力量,召開教學工作會議,開展教學研究專題探討活動,以“聚焦課堂教學,破解疑難問題”為中心,不斷聚力教師,聚焦課堂,構建“三有”課堂。

4、加強教師業務學習和評課活動,參加教研組組織開課評課活動,兩週參加一次教師業務學習,主要內容包括:備課組工作交流、教育教學理論文章學習、觀看優秀課件、課堂實錄和各種業務評比研討等。

5、打造思想校園,參與教師讀書活動,並寫出讀後感。

二、參與“教師執教水平提升年”主題活動,深化教師專題培訓

專題培訓以提高教師執教能力為目的,以“落實教學常規,破解疑難問題”為主題,以理論提升與實踐探究相結合為準則,把探究“輕負高效”的教學策略作為重點加以研究。專題培訓週期內培訓時間不低於150學時,學校每學期完成8學時的培訓任務。

1、破解疑難問題。以課程改革為中心,鞏固課改成果。在認真反思課改歷程的基礎上,關注薄弱環節,深度破解新課程新教材疑難問題。通過學科專題培訓、新教材培訓和教學展示系列活動,使教學理念轉化為實際教學行為,建設生本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知識建構的引路人。

2、打造精品課例。以“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宗旨,全力打造科學性、理論性、實踐性和操作性有機同意的精品課例,實施課堂教學先進教學模式的構建,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參與科研興校工程,提升辦學綜合實力

1、提升教師個人課題研究能力,打造科研品牌。從事個人課題研究,把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充分發揮課題研究在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中的價值。積極開展教學研究、論文撰寫、課題研究,提高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為推進教學進步的能力。

2、以教學質量為中心,提高教科研的實效性。通過“三重點一深化”來提高教學質量,即重點開展新課程研究,使自身適應教育的發展需要;重點開展教學手段與方法研究,使自身綜合素質逐步提高;重點開展對後20%學生的個案研究,使自身能夠進行“因材施教”。

標籤: 計劃表 研修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shi/mm977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