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師工作計劃 >

2022物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

2022物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

2022物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泰州市高中物理暑期培訓於7月22日在泰州舉行,此次培訓請來了江蘇省金陵中學物理教研組組長徐鋭老師,他從自己的教學體會出發,和老師們分享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大家受益匪淺。下面我結合興化市文正實驗學校的學情、教情談談自己接受培訓的心得體會。

2022物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

新課程理念一直在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實首先應該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然後再談創新,否則會是一句空話。比如我們在學習平拋運動時,不妨請同學們觀察平拋運動,提出你想提出的問題,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學生可能會提出落地的時間與什麼有關呢?是否和初速度成正比?落地速度大小和什麼因素有關?如果在教學研究中發現學生提出的問題與猜想和實際理論分析、實驗操作有巨大差別時,這將激發學生對此類問題深層次的思考,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會大大提高,因為他會覺得這很有趣。當然有些同學提的問題較為簡單、沒有水準,甚至是毫無意義的問題,這就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加以引導,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多給學生機會和舞台,因為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要重要得多。

物理學科尤其強調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如果每節課老師都給出大量習題讓學生思考,再拓展、分析,這種純粹的習題分析時間久了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我們教師不妨學着用活動帶動思考。比如在講“運動的合成與分解”這一節時,可以讓每位學生取出鉛筆、直尺、白紙,在用鉛筆沿直尺畫線的同時讓直尺沿紙面向上移動,看看畫出來的是什麼樣的線。我想全班同學畫出來的線是不一樣的,教師可以選幾種典型的類型,展示給學生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線條呢?這樣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思考,達到師生研討的目的。有些同學畫出的是曲線,其中彎曲的方向會有不同,也會有一些同學畫出的幾乎是直線。實際上鉛筆參與了兩個運動,涉及到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當兩個分運動都是勻速直線運動時,合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一個分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另一分運動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則合運動是曲線運動,並拐向受力的這一方向等等。

實驗教學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我們予以高度重視,我們在講到實驗這部分內容大致步驟是這樣的: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數據處理、注意事項、誤差分析等,這樣按程序來好像就是將考試要考的內容告訴學生,學生學習缺乏源動力,也未必知道為何用這種器材,用此類裝置。比如,高一上學期提到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教師可以先拋出一個小問題:小車從某一高處沿長木板向下滑動,很顯然運動越來越快,速度逐漸增大,那麼我們能否知道小車運動速度的具體值呢?以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思考。也許會有同學提出用捲尺測量長木板的長度,用秒錶計時,然後用公式計算速度。當同學們真正做了實驗後才發現,這樣測時間誤差太大了,實驗理論講得通,但實驗可操作性難度較大。教師藉機引出打點計時器,體會其神奇之處。再接着討論實驗的相關內容,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

再比如説,講解螺旋測微器與遊標卡尺時不直接講原理,多提問題。練習本的長度、寬度我們可以用刻度尺測量,尺寸很小的物體如一根銅絲和一個擺球的直徑如何測量呢?從而引出以上兩種精密長度測量儀器。以上所舉兩個實例實際上就是給學生一個問題,一個台階,讓學生自己走上去,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這點在我們習題教學中同樣重要。

初、高中物理的難度差距較大,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國中大部分已知條件由數字給出條件,而高中卻很多是字母作為已知條件。所以高一的老師在分析例題時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條件由數字給出。比如:一個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4s內速度由4m/s增加到8m/s,求這段時間的位移是多少?遇到較為複雜的問題,我們教師要多提幾個小問題,分台階讓學生自己走上去,學生會有一種成就感,如果教師直接給出答案學生會覺得很累,教師講得也很生硬,兩種方式會取得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在習題教學中要注重問題的延伸,從學生問題出發,思考教學改進的辦法。我們在平時批改作業時會發現學生會計算出紙帶運動的速度為33m/s,這相當於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駛速度,顯然是一個錯誤答案,學生做錯的原因在於學生沒有檢查答案,對33m/s這個速度沒有一個形象的認識,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滲透。提到太陽和地球的質量關係時,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比較,如果太陽是100Kg的大西瓜,地球則是0.3g的小顆粒,這樣給學生一個感性認識。所以,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錯誤某種程度上正是反映老師課堂中出現的問題。

以上是我在暑期培訓的一點心得體會,我也會在平時的教學中多思考,多實踐。

2022物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2

通過這兩天的培訓,使我深深的認識到,當今時代,不再以擁有知識量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提高。在學校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成為素質教育重要的價值取向。我覺得探究教學要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拓寬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開展探究教學模式成為物理教學的必然趨勢。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與想法:

一、教師應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髮展的引導者。

課堂上的促進者應更像是學生的朋友和知己,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出錯時,教師要做的不是責備,而是理解與鼓勵。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安全感的學習氛圍,是學生最信賴的心理支持源,師生之間由於這種和睦、温暖的關係,一種富有生氣的學習氛圍便形成了。

二、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適應新課標下的角色轉換

新課改倡導以人為本的主體教育,這種教育是發展個性,構建獨立人格、倡導以問題為紐帶的教育,是着眼於學生學會發展、學會創造的教育。因此,教師不僅在觀念上要不斷更新,而且教師的角色也要轉變。教師應由單純的教書匠和”傳道授業解惑”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個性發展的輔導者和社會化進程的促進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作為研究對象的科研者。

三、使物理貼近學生生活、聯繫社會實際

新世紀課程改革之風,吹開了課堂教學模式革新之幕,使課堂教學模式在經歷着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這場革命中,教育教學理念無疑是最關鍵的。因為只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才能催生先進的教育教學行為。如果不把物理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物理就永遠只是空洞的理論,無法叩開學生的心靈。因此教學中應儘量使物理貼近學生生活、聯繫社會實際。

四、突出物理學科特點,發揮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實驗是物理的基礎,是科學家探索自然規律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們檢驗假説正確與否的有效方法。在教學中,實驗演示既可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又可以增加他們對自然世界和物理知識的興趣,一定要重視起來。課件上展示的實驗往往讓學生感覺很假,所以應盡力創造條件,用實際器材做實驗,並儘量多安排分組實驗,保證學生在動手動腦中體會物理的神奇與樂趣,進而愛上物理,愛上自然科學,成長為樂學好學會學的具備科研素質的新一代中學生!

2022物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3

我於7月9日到7月23日在浙師大參加了浙江省中國小教師專業發展90學時培訓即高中物理骨幹教師培訓。在浙師大的十幾天裏,總算可以自己不動口,安安靜靜地聽取各位專家的教導。從物理前沿到物理實驗教學,從導學案到教學設計,從教師專業發展到物理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的撰寫,從普通物理專題研究到德國卡爾斯魯厄物理課程介紹,從教師教學能力差異到spss應用於教學研究,每聽一個專題,都那麼的新鮮,那麼的興奮。越來越感覺自己平時除了教書,關注的領域是那麼的狹窄,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鑽研。其中感觸最深的幾點如下:

一、吳加澍特級教師的敬業精神讓人感歎

他幽默、風趣的講解讓我們不知不覺就度過了一上午,既有理論知識,更有實戰的經驗。這種經驗上升為他對教育的四條信念:信念一:教育強調和諧:健康第一,以德育人,開發智慧,貫穿審美(系統性)。信念二:教育追求有效:讓師生們用較少時間,能得到較大收穫(科學性)。信念三:教育需要激發:用榜樣和實例去激勵,用問題和交流去啟發(藝術性)。信念四:教育要求行動:實踐出真知,訓練出技能,經驗出智慧(技術性)。他把他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20條經驗毫無保留地教與我們,難能可貴,可以領略其人格魅力。

二、蔡鐵權教授對專業的孜孜不倦讓人敬仰

他高屋建瓴地引領我們走進高中物理新課程。通過為什麼需要改革課堂教學以及新課程新在哪裏這兩個主題。並結合一些很具體案例對新課程改革做了生動地、具體地介紹。我們聽後很有收穫,也有很多思考。在將要新課程改革的前夜,我們怎麼把新課程的理念一步一步地帶進課堂。怎麼在課堂中有機的整合三維目標等等,無不讓我感受到我們中學物理界的老前輩對教育教學的關心和教師職業的執着追求。

三、陳敏華老師關於德國KPK課程的介紹讓人耳目一新

德國的國中物理課程中就提出了“熵”的概念,我們知道熱力學第二定律是自然界基本規律之一。KPK課程自20xx年首次引入我國,並在上海部分中學試用。其中對“物理量”和“物理系統”概念有明確的界定,物理量的實物性和守恆性的提法,能量和攜帶者的説法,如電學、力學、熱學、化學中的能量攜帶者分別是電荷、動量、熵、物質的量。還有他用“動量流圖”解決力學問題的思想方法是完全不同於“受力分析”解決力學問題。短短的一天讓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物理學,讓我感受到物理還可以這樣思考。更讓我激動的是我有幸得到了陳敏華老師贈送的由他主編的一本有關KPK課程的書———《社會中的能量和信息》。

還有其他幾個專家的講座也給我們展示了新課改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新課改給我們基礎教育的老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但無論多麼好的課程理念,如果沒有教師的教育思想的轉變和教學方式方法的更新,都將無法得以落實。教學質量的好壞與我們自身的素質的高低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這必然要求我們既要加強理論素養的學習,可以是集中學習,更多的是自己學習,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和準備,以滿足學生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社會的不斷髮展,同時可以走出去看看別人的做法,聽聽別人的課堂,吸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不足。在物理課中,怎麼把新課改的理念和精神,把教學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很好運用在課堂中,把教和學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在導學。教比導容易,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把握教學的節奏和環節,除了有很好的掌握教材以為,更多的是有掌握學生,瞭解學生。教師的教不是演員在舞台上的表演,更不是電視屏幕上的節目,是師生之間的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溝通。

在浙江師大的這幾天的高物理骨幹教師培訓,雖然時間短,但是內容豐富,感受很深,收益匪淺。既有專家的講座,得到理念的提升,又有中學同行的表演,感受新課改的精神,同時還有領導的鼓舞和鞭策,讓我們一線教師得到理論與實踐的充實。我從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心靈上得到隆重的洗禮,大腦從繁忙的工作中得到解脱,細思回想導師、教授的精彩講課,他們的聲音、形象久久迴盪在腦海,永不退卻。教授的思想教育了我,導師的思想影響了我,使我充分認識到學習和掌握一種重要的思想,比學習和掌握一門學科知識更重要。

2022物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4

教師遠程研修平台,我再次深深地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課改倡導全人教育,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終身學習的能力,新課改倡導建設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關注體驗性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學習,課程改革的成敗關鍵在於教師,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作為教師的我必須抓住這次研修的機會,學習新課程改革理論,觀看專題視頻課件,積極參與網上交流,更新教學觀念,嘗試一些創新的做法。為迎接新課改的挑戰我覺得我們教師應做到:

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面向全體學生我們應做到:

1創設各種情景,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2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説、讀、寫的綜合能力;

4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

二、關注學生情感,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關注學生我們應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儘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關。

三、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

對學生學習策略進行指導,即讓他們在學習和使用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那麼,指導學生學習策略我們應做到:

1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採用推測、查閲和協調的方法進行學習;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並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新課程改革不是説説而已,必須要與實踐相結合,即將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積極參與課程改革,在課堂實踐教學中不斷摸索,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

2022物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5

今天,我的重新反思,儘管時間已經不早,但我還要記下一些我的想法。

今天朱老師、徐老師來看我的試教,萍萍是月亮隊的孩子,她們今天的活動內容是區角以往她是基本上不參加的,遊蕩到結束。

自由選擇開始了,孩子們陸陸續續的進入區角了。萍萍照例沒有,但她今天沒有站起來到處走。(這是一個好的觀察),我問她:想玩嗎?老師幫你,她警覺地看看周圍的人,(今天教室裏的其她人很多,除了朱老師、徐老師還有其她空輪的老師)遲疑了好一會兒,發出了哦的一聲,代表她的回答。我為她選擇了菜園裏的畫這份材料,色彩鮮豔、操作簡單,簡單示範之後,我離開了。去看別的孩子了,心中也沒指望她會長時間堅守崗位。

奇蹟就這麼發生了,我之所以用奇蹟一詞,因為今天萍萍真的是表現太出乎我的預料了,前所未有的好,她一直到最後一直在她的盤上認真的操作,儘管花開圖不是很美,但由萍萍敲出來的,世上最美的花也不過如此,我狠狠的在她的額頭上親了一口。 離園前,我在所有孩子面前表揚了萍萍,並獎勵她一顆糖,她咕噥着發出兩個音藉藉,我愕然,她又一次大聲的説了一遍藉藉,我聽懂了,是謝謝。 反思:

一:是什麼原因使萍萍今天參加活動了,而且自始至終堅持了?

1、現場的氛圍有別往日,她可能比別的孩子更加敏感的發覺了今日沒有往日那麼寬鬆,那麼多的大人拿着紙和筆記呀記,這樣一種全新的壓力,使得她警覺,也可能有些緊張,她屈就了當時的環境。

2、老師為她選擇的材料也是她堅持到底的原因。材料的確定使萍萍有了目的,材料的易操作使她有了信心,材料的色彩鮮豔、圖案明快,使她有了成功感,因此她堅持了。

二:是否平常我們對萍萍的要求過於寬鬆,對她過於的低要求,也可能她覺得的自己的老師太寵她,使她沒有任何約束,她有了一張無形的通行證,導致她平時不太配合成人的安排。 萍萍,即使她確實和別的孩子有些不一樣,但是,我們似乎也該給她一定的要求和目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shi/kq89w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