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中秋節 >

中秋節的由來、習俗與典故(精選8篇)

中秋節的由來、習俗與典故(精選8篇)

中秋節的由來、習俗與典故 篇1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着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由來、習俗與典故(精選8篇)

中秋節的傳説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節的由來、習俗與典故 篇2

民間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

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説時節事》一文説:“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

中秋節的由來、習俗與典故 篇3

中秋傳説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説,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粧枱的百寶匣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着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説之二吳剛伐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説: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説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事,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説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温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裏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羣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的由來、習俗與典故 篇4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都會想起20xx年中秋節那天情景……

20xx年我還是一個6歲的小姑娘,我還記不到太多的事情,可讓我總也忘不了的是那年的中秋節。

中秋節當天,媽媽買了很多種口味的月餅,有云腿的,有肉鬆的,有蛋黃的,還有黑芝麻的。家裏有八口人,所以媽媽每種口味的月餅都買了八個。

到了晚上,我們一大家人都來到外婆家裏過中秋。正當大家要開始吃的時候,我突然發言:“每次過中秋就是這樣吃下月餅,不如我們一起做遊戲,再吃月餅好不好?”家人們都點頭表示贊同。我接着説:“好,那我們大家每人説一句關於月亮的詩句,外公、外婆負責當評委”。

第一個上場的是老爸,只見他張嘴就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之間外婆搖搖頭:“我們家有八口人呢,哪裏才三人?”引得大家鬨堂大笑,老爸的老臉一紅,坐下去了。接着媽媽説:“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外公聽完點評到:“這比那三人的強多了”。接下來到我那有學問的姐姐了,姐姐開口便説:“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我心想:不愧是有學識,這詩句夠味道!舅舅突然説道:“快看,月亮升起來了!”大家都快速的向陽台湧去,欣賞這皎潔的月光……

不知不覺這次賞月活動結束了,我也不得不進入夢鄉。嬋娥姐姐帶着玉兔來到我的牀邊,嬋娥姐姐的影像越來越模糊,越來越模糊……

中秋節的由來、習俗與典故 篇5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一想到這首古詩,就想到了熱鬧非凡的中秋節。中秋節一直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關於中秋節有一個美麗的傳説,相傳,后羿射完九個太陽以後,王母娘娘送給后羿一顆長生不老藥。後一把這可要交給妻子嫦娥保管。可是,有一次後羿外出打獵,蓬蒙裝病並沒有外出,他來到后羿家,並且逼嫦娥交出不死之藥。嫦娥無奈之下把藥吞了下去,這時她的身體衝出了窗外,飛到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了。后羿回來後,知道了這件事,便擺上香案,放着嫦娥最喜歡吃的食物祭拜她。

在中秋節裏,人們情不自禁得會想到美味的月餅。在月餅厚厚的外皮上刻着美麗的團,外表一層油亮晶晶的,顯得月餅金燦燦的,看起來像一塊塊金子。月餅的餡也是各種各樣:有精緻的紅豆沙月餅,有香噴噴的肉鬆月餅,還有口味別具一格的蛋黃月餅……只要咬上一口,滿嘴都會留着那香味。

在中秋節那一天,我們家會到深圳灣公園去賞月,還會帶一些月餅。在那裏賞月的人很多。似乎都期待着今天的月亮有多圓有多亮呢?過了一會,月亮姐姐害羞地露出了她潔白的臉蛋。夜深了,來賞月的人更多了。月亮姐姐終於不在害羞,她激動地施展着自己皎潔的月光,把黑暗的天空照的像白天一樣亮,人們也沉靜在美麗的月光裏,都忘了吃自己到了的月餅。

我喜歡熱鬧非凡的中秋節,它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

中秋節的由來、習俗與典故 篇6

靜謐的秋天,月光灑了下來照亮了那平靜的夜。‘月到中秋’難道一定是圓的嗎?

月到中秋,是一種什麼感覺?秋風是蕭瑟的,捲走了疲倦帶來了團圓的前言。我朦朦朧朧張開了眼,奶奶正在座機前不停的打電話,我站了起來看見日曆上大大的畫了個月亮,又看到窗外那陰沉的天氣便又倒在了牀上睡了過去,不知過了多久,奶奶把我叫醒去和我根本不認識的人打招呼,看着奶奶滿臉的笑容我也不好掃她的興便十分僵硬地和他們依次打招呼。事後我便坐在一旁靜靜地看着書。中秋有了些喧雜的氣氛。

月,何時生起?窗外的雨淅淅瀝瀝的下了起來。電話也不知何時響起,奶奶將電話接起得知了中秋父母都不回來的消息,我倒是很平靜,可奶奶都快要和他們吵起來了。爺爺從屋裏走出來不斷的勸着奶奶。雨停了,月也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中秋。

‘月到中秋,難道一定是圓的嗎?’我趴在窗台上,看着月亮所殘缺的一角。屋裏傳來陣陣的電視聲,奶奶好像還在生着悶氣,爺爺一言不發的坐在沙發上。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這麼看重這個節日。這時窗外傳來的鞭炮聲才烘托除了些節日的氣氛。

月到中秋,並沒有帶來團圓而是帶來了一些淒冷。奶奶走過來給我一杯水,我喝了一口平淡無奇。爺爺也走了過來,我好似想到了什麼-----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我用手輕輕地畫出那殘缺的一角。我靜靜望着那一輪月亮,水杯裏映出的卻是一輪完整的月亮,又大又圓。月到中秋,帶來了些什麼?

月到中秋,失去了那本該熱鬧的團圓,可月亮依舊是那麼圓那麼亮,我站在中間也依舊那麼美好。一輪新月,靜靜的掛在天上,照亮那安靜而和平的夜。

中秋節的由來、習俗與典故 篇7

中秋對於大家來説一定不陌生吧?各地的習俗肯定不一樣。它的名字可不止一個,有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之稱。它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xx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xx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對於我奶奶的習俗,就會先擺個桌子,上面擺着各種吃的,當然也包括月餅,我不喜歡吃月餅,它非常甜,我不是特別喜歡吃甜食。哦,那是是晚上。把這些放在走廊,我們一起站在那裏,等着“月神”吃完。這樣祭月就好了,然後是拜月,先放上一個大鐵方鍋子(我也不知道怎麼説),在裏面放上紙錢等紙製品,點起一把火,邊燒邊拜,等燒完就好了。當然,不是隻能吃月餅的。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再在家裏和家人一起吃頓飯,看看電視,聊聊天,你説我笑,這才是中秋節真正的意義!

我們家中秋節是這樣過的,你呢?

中秋節的由來、習俗與典故 篇8

中秋節是中國著名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仲秋節,秋節。在中秋節,全家團圓,吃月餅,賞月,人們祭拜月神,也稱“祭月”。在祭品裏,西瓜和月餅是最不可少的。

我們家每逢中秋節,都會吃月餅,我最愛吃的是雙黃白蓮蓉月餅,甜絲絲的白蓮蓉裹着略帶鹹味的蛋黃,別有一番滋味。這一天,家人們都會相聚一堂,吃一頓美味的大餐,餐後我們都會一起欣賞那一輪圓圓的明月。這時,我總會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的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説到這句詩又不能不提到一段有名的傳説---嫦娥奔月的故事。

射下九個太陽的后羿娶了美女嫦娥,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后羿收了許多徒弟,心懷鬼胎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一天,后羿上崑崙上訪友求道,碰上了西王母,西王母給了他一顆長生不老的藥。三天後,后羿帶着徒弟們去打獵,蓬蒙假裝生病,推辭不去,等后羿與徒弟們走後,他來到嫦娥的房間裏,逼他拿出長生不老的藥,嫦娥自知打不過蓬蒙,於是她拿出藥吞了下去,這時嫦娥輕飄飄的飛上了天,她由於不捨得后羿,於是就飄到了人間最近的月亮上,后羿回來後氣的要殺掉蓬蒙,但是他已經跑掉了,后羿很傷心,於是他就在嫦娥最喜歡的花園裏擺上她最愛吃的糕餅,這就是祭拜月神的由來。這種糕餅就是現在的月餅,又叫“團圓餅”,月餅是由唐太宗李世民命名的,在此之前,被稱為“胡餅”。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中秋節,它給人們不僅帶來了歡樂和甜蜜,還有相聚的機會。中秋節是個温馨快樂的節日,你們喜歡它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zhongqiu/dl3le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