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中秋節 >

中秋節歷史演變、變化及當代意義(通用5篇)

中秋節歷史演變、變化及當代意義(通用5篇)

中秋節歷史演變、變化及當代意義 篇1

中秋節的名稱及其含義

中秋節歷史演變、變化及當代意義(通用5篇)

中秋節,是仲秋之節,在進入秋季的第二個月,以十五月圓為標誌,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比平時更亮,又謂之“月夕”。因為中秋節在秋季、八月,又名“秋節”、“八月節”;因為祭月、拜月,又叫“月節”、“月亮節”;中秋家人團聚,出嫁的女兒回家團圓,因此又稱“團圓節”、“女兒節”;仲秋時節各種瓜果成熟上市,因稱“果子節”。侗族稱為“南瓜節”,仫佬族稱為“後生節”等。人們在中秋時節歡聚賞月、祭祀、慶賀豐收。

中秋節歷史演變、變化及當代意義 篇2

中秋節的主要民俗事象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是明清時期的民俗大節。中秋節在宋元時代是一般性節日,明朝以後中秋地位顯著上升,清代成為與新年、清明、端午並重的四大節之一。

明清時期的中秋節俗內容較前代有了顯著的擴充,節俗主要表現以下三個方面:

1.祭月、拜月,慶祝豐收

唐宋時期的中秋節主要是賞月、玩月,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娛樂性節日。明清時期節日性質發生變化,人們同樣賞月,但似乎更關注月神的神性意義,以及現實社會人們之間的倫理關係與經濟關係。中秋是豐收的時節,人們利用中秋節俗表達對豐收的慶祝。祭祀月亮時的時令果品,既是對月亮的獻祭,更是對勞動果實的享用。

明朝北京人八月十五日祭月,人們在市場上買一種特製的“月光紙”。這是一種神碼,上面繪有月光菩薩像,月光菩薩端坐蓮花座上,旁邊有玉兔持杵如人似的站立着,並在臼中搗藥。這種月光菩薩像小的三寸,大的丈餘長,精緻的畫像金碧輝煌。北京人家家設月光菩薩神位,供圓形的果、餅與西瓜,西瓜要切割為蓮花狀。夜間在月出之方,向月供祭,叩拜,叩拜之後,將月光紙焚化,撤下來的供品,由家人普遍分食。清代北京祭月有所變化,月光神碼由道觀寺院贈送的,題名為“月府素曜太陰星君”。

祭月、拜月是明清中秋時節全國通行的習俗,清代俗諺有:“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供神前。”清代有特製的祭月月餅,此月餅較日常月餅為“圓而且大”。《燕京歲時記》稱:“至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兔之形。”特製月餅一般在祭月之後就由家人分享,也有的留到除夕再來享用,這種月餅俗稱“團圓餅”。

各地對月亮神的形象有不同的描述與理解。在福建汀州一帶,中秋夜有“請月姑”的習俗,浙江西安縣小兒女湊錢備辦糖、米果,“拜月婆”。諸暨的大户人家在中秋節製作大月餅,雜以瓜果,“宴嫦娥”。江浙一帶中秋祭月有“燒斗香”的習俗。蘇州所謂斗香,是用細的線香編製成鬥狀,中間盛香屑,香店製作後賣給僧俗人等。人們在中秋夜,焚於月下,稱為“燒斗香”。揚州小秦淮河,中秋節“供養太陰”,彩繪廣寒清虛之府,稱為“月宮紙”;又以紙絹作神像冠帶,月餅上排列素服女子,稱為“月宮人”;然後以蓮藕果品祭祀。

值得注意的是前代拜月男女俱拜,宋代京師中秋之夜,傾城人家,無論貧富,從能行走的孩童至十二三歲的少年都要穿上成人的服飾,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孩期望“早步蟾宮,高攀仙桂”。意思是説,請月神保佑早日科舉成名。女孩則祈求有一副美麗的容顏,“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宋人推重的是郎才女貌。

明清以後,祭月風俗發生重大變化,男子拜月漸少,月亮神逐漸成為專門的女性崇拜對象。北京有所謂“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明清時代北京中秋節新添了一個節令物件彩兔,清人暱稱玉兔為“兔兒爺”。人們用黃沙土作白玉兔,裝飾以五彩顏色。兔兒爺的製作工藝精美,造型千奇百狀、滑稽有趣,京城人“齊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兔兒爺給市井生活增添了許多的情趣。20世紀初,民間徑將祭月稱為“供兔兒爺”。名稱的這一變化,包含着豐富的文化信息,高懸的明月,在近代百姓那裏已俗化為可觸可摸甚至可以把玩的物件。雖然人們依舊供奉它,但其已失去神聖的品性,成為一種世俗觀念的表達。

2.分享、饋送“團圓餅”

中秋節令食品是月餅,月餅在民間稱為“團圓餅”。中秋時節正是收穫的季節,人們為了加強家族、社會成員之間的聯繫,互相饋贈禮物,月餅就成為人們相互交流的信物與吉祥的象徵。

月餅的形制在宋代可能就有了,蘇東坡曾詩讚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但從文獻記載看,當時的節物重在嘗新,如嘗石榴、棗、慄、橘、葡萄等時新水果,飲新酒等,有“秋嘗”的意味,還沒有將月餅作為重要的節令食品。以月餅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風俗大概始於明朝,民間流傳的元朝末年八月十五吃月餅反抗統治者的傳説雖不足信,但至少部分説明了明初以來中秋吃月餅的事實。明代中秋節饋送月餅是全國普遍通行的重要節俗。在明朝初年中秋已有食餅習俗,據《客座贅語》記載,明宮廷中秋太子向父皇進獻月餅,民間城鄉更是以月餅為節禮互相饋送。

先看明代京城“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麪餅相遺”。這種麪餅大小不等,呼為“月餅”。月餅的製作在明代後期的北京已經十分考究,價格也不便宜。“市肆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清代北京中秋祭月除香燈品供外,就是團圓月餅。清代後期北京出現了品牌月餅,前門致美齋的月餅為“京都第一”。供月的月餅大的直徑有尺多長,上面繪有月宮、蟾蜍、玉兔等圖案。月餅有祭祀完後全家分食的,也有將月餅留到歲暮除夕“閤家分用之,曰團圓餅也”。江南人家同樣以月餅為中秋節物,相互饋遺。

中秋節歷史演變、變化及當代意義 篇3

中秋節起源及歷史演變

春節、清明、端午、中秋是近世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其中,中秋節形成最晚,在漢魏民俗節日體系形成時期,中秋節日尚無蹤跡。唐宋時期因時代的關係,以賞月為中心節俗的中秋節日出現,明清時中秋節已上升為民俗大節。中秋節雖然晚出,但它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淵源。

1.起源於古老的月亮天體崇拜

祭月在上古作為季節祭祀儀式列入皇家祀典

“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禮俗。日月這兩大天體,在古人的觀念中代表着世界的兩極。“日者,陽之主”,“月者,陰之宗也”。日月分別為陰陽的代表,在時間上分屬日夜。同時,日月是構建曆法體系的基礎,季節上分屬春秋,空間方位上屬東西,五行中屬水與火。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禮記·祭義》所謂:“日出於東,月出於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日月的正常運行是宇宙和諧的保證,因此古人很重視對日月的祭祀。

殷人已將日月分稱東母與西母,周代依據日月的時間屬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禮。“故作大事必順天時,為朝夕必放(仿)於日月。”這種朝日夕月的祭禮,據唐人孔穎達解釋説,春分日的早上在東門外祭日,秋分的晚上在西門外祭月。因為秋分時節太陽幾乎直射月亮朝向地球的那一面,所以月亮看起來又大又圓。正如後人所説:“祭月祭日不宜遲,仲春仲秋剛適時。”

周人的日月祭祀的方式是:“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壇、坎這兩種物象作為日月的象徵,壇在上,光明,坎處下,幽靜。祭品為犧牲玉帛之類。

春秋戰國時日月神分別稱為東皇公、西王母。《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雲:“立東郊以祭陽,名曰東皇公,立西郊以祭陰,名西王母。”沂南漢畫像石中西王母與東王公分坐在柱狀物上(有説是崑崙山),西王母兩旁跪有搗藥的玉兔。由此可知,郭璞《山海經圖贊》“崑崙月精,水之靈府”的説法言之有據,後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變而來。

秦漢時期,日月祭祀仍為皇家禮制。秦雍都有日月祠,山東有日主祠、月主祠。漢代武帝時,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行朝日夕月之禮,“朝朝日,夕夕月則揖”。此後北魏、隋唐以致明清歷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禮儀。現在北京的月壇公園就是明清祭月的壇場。

月為“夜明之神”,它與太陽同輝。奎諾爾特人稱月為“夜間的太陽”,與明朝人的“夜明”之稱相同。祭月在上古作為季節祭祀儀式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後,民間缺少了祭月的消息。這可能與古代社會的神權控制有關,在“絕地天通”之後,像日月這樣的代表陰陽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與之溝通,一般百姓自然是無緣祭享的。月亮對於平民來説,是一種外在的神祕的支配力量,無法接近它,祭祀它。因此華夏文化系統內民間祭月的習俗,在漢魏時期不見著錄,更不用説出現以拜月為中心的節日。

2.唐宋以後中秋節俗主幹因素的確立

隋唐以後,隨着天文知識的豐富與時代文化的進步,人們對月亮天體有了較理性的認識,月亮的神聖色彩明顯消褪。這時皇家也逐漸失去了對月神祭祀的獨佔。月亮對一般平民來説,不再是那樣高不可及。唐人精神浪漫、氣象恢弘,親近自然,唐朝雖沒有中秋節日,但中秋賞月玩月已成為文人的時尚。人們將清秋明月視為可賞可玩的宇宙奇觀,吟詠中秋明月的華章麗句尋常可見。秋月也常常引發人們感物懷人的情思,如白居易所説:“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中秋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古代傳承下來的有關月神的神話,這時出現了新的情節,月宮中除了寂寞的嫦娥、蟾蜍、玉兔外,又添了一位據説因學仙有過而被貶謫來的吳剛。吳剛從事的是一項懲罰性工作,即砍伐一棵永遠砍不倒的桂樹。太陰之精月亮在這時成為仙界的流放地,從嫦娥偷吃不死仙藥、化為月精,到吳剛被貶往月中伐桂的傳説看,月神已由原始的宇宙主神演化為具有道教色彩的神仙。

宋代中秋節已成為民俗節日,中秋放假一日。以賞月為中心的中秋節俗的形成,大概與都市生活情境有着內在的聯繫。《夢粱錄》説: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因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稱為“月夕”。(卷四)月夕之名,顯然與古代秋分“夕月”有關。文人沿襲賞月古風,但宋人賞月的情趣大異於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輝聯想到河山的壯美,友朋千里,邀賞明月,詩酒風流。宋人對月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世態。當然,對於宋人來説中秋還有另一種形態,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北宋東京,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市人縱酒度節;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熱鬧。在銀蟾光滿之時,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樓,臨軒玩月,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市井貧民雖無富户鋪張的財力,可過節的願望十分強烈,“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宋代中秋夜是不眠之夜,主管治安的官員取消例行的宵禁,夜市通宵營業,“閭里兒童,連宵嬉戲”,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現實的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中秋節俗的變化更是明顯。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中秋成為民眾時間生活中的重要節點。唐宋時代地位微弱的中秋上升為與年節、端午並列的民俗大節。節俗活動豐富多樣。

中秋節歷史演變、變化及當代意義 篇4

中秋賞月

賞月主要來源於古時候皇帝祭拜月亮的習俗。隨着歷史的變遷賞月也漸漸從嚴肅的祭祀活動,變成了娛樂項目。在唐朝的時候,文人雅士用詩詞,寄情於明月。而隨着歷史的不斷髮展,中秋節的個地慶祝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燃寶塔燈、民間拜月、舞火龍、拜月、拜土地公等等。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因為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古時稱為仲秋,又因處於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但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着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

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現在,已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

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如《西湖遊覽志餘》中説:“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説:“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所以,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

與中秋有關的傳説有很多。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説,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事,以示懲罰。故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説,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

中秋節歷史演變、變化及當代意義 篇5

中秋燃燈

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中秋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樹於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中秋燃燈的規模僅次於元宵燈節。

吃月餅

吃月餅,中秋節飲食習慣。“月餅”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樑錄》。一種圓形有餡的餅餌,為農曆中秋節應時食品,元周密《武林舊事》:月餅為“蒸作從食”。至今山東掖縣、濰縣等地還有此種月餅。取團圓之義。咸豐九年《金鄉縣誌》:“中秋日:作月餅、買西瓜,饋送親友”。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zhongqiu/6vyxe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