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中秋節 >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精選28篇)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精選28篇)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1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精選28篇)

賞月:在中秋節,家鄉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等月亮出來以後在桌子上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要先敬月亮神之後一家人才能吃月餅。

吃月餅:家鄉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已成為家鄉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2

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在這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中,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重陽節、元宵節……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中秋節。

中秋節是由於八月十五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節,又因為十五的月亮正圓,民間俗稱團圓節。“團圓節”,真有趣的名字,沒想到中秋節還有個這麼好的名字!

中秋節有許多美麗的傳説。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折桂。朱元璋與月餅起義等。這些故事生動有趣,你也來讀一讀吧!為了慶祝中秋節還有很多詩人寫了關於中秋節的詩歌呢!《中秋》。水調歌頭》。《中秋月》。《太常引》。《八月十五夜玩月》等。這些都是詩人們在中秋寫的詩。

在中秋節有許多習俗:吃月餅。賞月。走月亮。放天燈。它們都是中秋節的習俗。

每年的中秋節,我們一家都會回奶奶家。每年這時,大爺一家,二爺一家也都會回到奶奶家,一家人團團圓圓、説説笑笑。哈哈,要不怎麼叫團圓節呢!這時候奶奶會做許許多出國多的好吃的,當然最主要還是吃月餅。吃完飯後我們就下樓去賞月。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是個美好的節日。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3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讚歎。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綵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刻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製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柚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遊戲。

廣西有簡單的户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如今廣西廣東的不少地區,在中秋夜佈置燈會,扎制用電燈照亮的大型現代燈綵,還有用塑料製成的各式新型花燈供兒童玩,但卻少了一份舊時燈綵的純樸之美。

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着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説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鬥,頗有愛國的思想。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傳説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後,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統治,於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號。類似於峯火台點火起事,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這個傳説與中秋吃月餅的傳説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4

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大家都很重視,關於它的習俗,也很有趣呢!

在70年代的農村,大人小孩都過不上現在的好日子,但是每逢中秋節,又圓又大的月亮掛在蔚藍的天空上,在這柔和的月光下,無論多麼窮苦,家裏都要買上四個又紅又大的蘋果,放在桌子上,做成一個供盤,條件好一點的,還可以用上好的白麪,裏面放點兒糖,蒸成圓形的,就成了夢寐以求的“月餅”,也做成供盤,乞求蒼天保佑一家人的平平安安、團團圓圓。

現在生活富裕了,中秋節的食物琳琅滿目,家裏有各種各樣可口的水果,還有大大小小、種類繁多的月餅。這天一家人一起去賞月啦,一塊兒在家裏一邊吃月餅,一邊聊天啦,小夥伴們一起做遊戲啦,快樂無比,盡情享受天倫之樂。給親人、朋友送箱月餅,代表團團圓圓;給家人送一些包裝精美的蘋果,代表平平安安。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這首《靜夜思》反映了:不能回家團圓的人,到了這天特別思念家鄉的親人。除了春節,這是人們最重視的一個節日了。

八月十五正值農忙季節,人們歡歡喜喜吃月餅,高高興興收糧食,其樂融融。中秋節,代表豐收,代表喜慶,代表團圓,農民們收穫辛辛苦苦種來的五穀,臉上不由露出會心的微笑;小孩子們可以約好地方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天,晚上則可以和家人一起去賞月,或是在家裏聊聊天兒,這是多麼美好的節日呀!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5

我愛中秋,圓圓的月光,圓圓的月餅。我愛月亮,淡淡的光芒,淡淡的美麗。我愛夜幕,安靜的顏色,安靜的守護。月亮有了夜幕顯得更加清美。而中秋節無疑是其美的極致表現。

我們家鄉的中秋節可是熱鬧非凡,火熱的場面,火熱的氣氛,火熱的人們,都使中秋節的前奏顯的熱鬧非凡。晌午人們便開始忙碌起來:廚房裏,婦女們勤快的洗着為晚上準備的菜;大廳堂裏,老一輩的人們熟悉的做着各式各樣的餅;外面的路上,回家人的腳步急切的踏着,為了就是能找早一步見到在家門口等待的親人……

等着一切準備就緒,大人們也趕快做好晚飯,看着心愛的親人們露出幸福的笑容。小孩子們一個個迫不及待地擺好椅子,一圈的圍坐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身邊,等待着可口的飯菜上桌,一臉快樂。慈祥的爺爺奶奶和藹地摟着孫子孫女們,給他們整整衣服,擦擦小臉什麼的……

晚飯過後的月亮分外明亮,遼闊的夜空中沒有一朵白雲,濃得化不開的黑夜裏,一輪圓月在高空中耀眼的閃光着。天空中明亮的皓月,成為我們欣賞的美景。我們對着天空祈禱,祈求平平安安,清爽的秋風拂面而過,清清涼涼,舒舒服服,愜意極了!

中秋,總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嚮往,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希望我的家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希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6

我國傳統的節日很多: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在眾多節日中,我最惦記的是中秋節。

在中國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人們仰望天空如玉盤的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我國人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即祭拜月神。有些地方還有活動,還形成了燒斗香、放天燈、走月亮等特殊風俗。人們把酒問天,藉此寄託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團圓。中秋節吃月餅據説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農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這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信息。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就這樣慢慢在民間傳開了。

月餅是中秋節必食之物,外表與口味也算是色雙美。款式層出不窮,有花邊的、有水果月餅、冰皮月餅……抹茶月餅以新綠茶味主餡料,口感清淡微香。五顏六色的月餅,吃起來感覺也不一樣。

中秋節不但月亮皎潔,花兒也舒展着身姿,尤其是桂花。人們在這一天除了賞月還賞桂花。農曆八月,古稱桂月。有句詩説的好:“月中有客曾分種,世上無花敢斗香。”不正是讚美了桂花嗎?

我喜歡中秋。花好月圓,共度良宵,浪漫温馨中秋節,只留祝福在心中。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7

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這祭月、拜月的風習。雲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風俗。傣族傳説,月亮是天皇第三個兒子巖尖變的。巖尖是個英勇剛強的青年,他曾率領傣族人民打敗過敵人,贏得了傣族鄉親的愛戴。後來,他不幸死後,變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給傣族人民帶來光明。每逢中秋節這天,小夥子一清早就帶上火藥槍上山打火雀、野雞,獵取節日野味。姑娘、媳婦們忙着到湖邊,池塘裏抓魚。他們都忙着準備節日的晚餐。老阿媽則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隻桌角上各放一個糯米圓餅,每個餅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從山林上空一升起來,就點燃冷香,全家大小開始“拜月”。然後,對空鳴放火藥槍,以示對英雄巖尖的敬意。最後,全家老小歡樂地圍坐在小方桌旁,品嚐食物,談笑賞月,盡興方散。

鄂倫春人祭月時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擺上祭品,然後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將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後,人們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稱“打月亮”。

廣西西部壯族的“祭月請神”活動更典型,每年夏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們在村頭村尾露天處,設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爐,桌子右邊樹一高約一尺的樹枝或竹枝,象徵社樹,亦作月神下凡與上天的梯子,這裏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分為:請月神下凡,由一名或兩名婦女作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對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迴天四個階段。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愛做“追月”的遊戲。人們跨上駿馬,在銀白色月光下,奔馳在草原上。他們朝西放馬奔馳,月亮由東方升起,墜落天西方。執着的蒙古騎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藏族“尋月”。西藏一些地區的藏族同胞歡度中秋的習俗是“尋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們,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圍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後回家團圓吃月餅。

赫哲族“祭月”。在我國東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節,人們要採葡萄、祭月。相傳是為了紀念一個聰明、勤勞的赫哲族媳婦。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邊向月亮求救。最後終於奔到了月亮上。

德昂族“串月”。雲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掛,分外明亮的時候,山頭塞尾,不時傳來一陣悠揚動聽葫蘆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傾訴衷情。有的還通過“串月亮”送賓榔、送茶訂下婚約。

阿細族“跳月”。阿細人過中秋的傳統習慣是“跳月”。中秋之夜,從各個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開闊地,披紗的姑娘跳起來了,肩負大三絃的小夥子跳起來了。然而,尤為撩人的還是那種青年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對歌,彷彿月亮也聽利為之動情動容。

苗族“鬧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羣眾沐浴着如絲縷的月光,吹奏悠揚的蘆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們在“鬧月”活動中互相尋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清水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百年之好。

高山族“賞月”居住在台灣省山區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懸、清輝灑滿大地的時候,穿着民族盛裝,圍坐在一起載歌載舞,飲酒賞月,共享天倫之樂。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裏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後生的園圃,去採摘瓜菜,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來,她們這是藉助月宮仙女傳遞紅線呢。如果能摘到一個並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因此,成雙生長的豆角便成了她們採摘的對象。嫂子們這夜也同樣到別家園圃裏去“偷月亮菜”,不過,她們希望能採到一個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鮮青翠的毛豆,因為,這象徵着小孩的肥壯,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指小孩)。小夥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裏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8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後,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

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説:“應將胡餅邀蟾蜍”。説完把餅分給羣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着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民間就已有為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太師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胡餅”,唐高祖時,李靖出征突厥,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着當空的皓月説:“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分給羣臣食之。若此説確實,這可能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但“月餅”一詞,最早是見於南宋吳自牧的紅菱餅。

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朝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説:“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説:“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藴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説:“月宮符,畫成玉兔窯台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製為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後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遊戲取樂。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9

家鄉的中秋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對它充滿着幻想。明月中秋全家聚,月下私語樂融融。去年的中秋節我是在奶奶家過的。當夜幕徐徐地拉開時,我們迫不及待地拿出各種各樣的食物,有月餅,西瓜,紅棗,葡萄等祭品!奶奶在前面放了一個大香爐,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祭月之後,由奶奶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拜完月神,我們到院子中賞月,哪知天空上的月亮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烏雲後面,似乎知道我們在看她,磨磨蹭蹭不肯出來。我有些灰心喪氣,心想:唉,今年恐怕看不到那玉盤似的月亮了,真遺憾!

這時,奶奶端出一大盤月餅,一股清香味撲面而來,令人垂涎欲滴!我忍不住抓了一塊品嚐起來,暫時忘了先前的不愉快。接着,我和弟弟抬着頭,仰着脖子眼巴巴地望着天空,希望“奇蹟”會出現。功夫不負有心人,月亮仙子姍姍來遲。“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的心也跟着忽憂忽喜。晧月當空,映着皎潔的月亮,我們品嚐着節日的美食,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夜色已經很深了,美麗的月亮依然在空中發出柔和的光,我永遠忘不了這中秋節之夜。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10

習俗一賞月

中秋節習俗賞月

最早起源於周代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習俗二吃月餅

中秋節習俗吃月餅

最早起源於宋代

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至少在宋代就有了。蘇東坡有詩可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宋以後,製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説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後粘貼在餅面上,後來乾脆用餅模壓制在月餅之上。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徵着大團圓,人們把它當做節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當時的節物重在嘗新,如嘗石榴、棗、慄、橘、葡萄等時新水果,飲新酒等,有“秋嘗”的意味。

習俗三:玩花燈

中秋節習俗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除此之外,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11

一、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説。

總之,根據史籍的記載,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於農曆8月15日。因為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為“中秋節”。漢辭網認為,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二、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到了,各地都有自己的習俗。但中秋節的習俗共同之處不外乎:祭月、賞月、觀花燈、吃月餅。

除此之外,各地還有:民間拜月、月光馬兒、兔兒爺、中秋宴俗、舞火龍、燃寶塔燈、偷菜求郎、竊瓜祈子、中秋博餅、祭月燒香斗、乞月照月爬月、走月亮走三橋等等。

中秋節習俗代代流傳。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中秋節文化的多樣性。我們都有責任繼承和發揚這種優秀傳統,讓親情永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12

上海中秋節風俗,有祭月和燒香斗等。祭月時,當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供以月餅、瓜果、毛豆、芋艿和藕等食物,還供有執着搗藥杵站立的玉兔月宮符畫。舊以月屬陰,祭月時由婦女先拜,男子後拜,也有説是“男人不拜月”的,祭月完畢,一家吃團圓酒、賞月飯等。婦女回孃家暫住的,中秋夜必須返回夫家,因為這是團圓節的緣故。中秋夜出遊賞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婦女們結伴夜遊,稱為“踏月”。上海小東門外的陸家石橋,橋下面水中盪漾的皎月倒影,與天空中的皓月形成美妙對照。因此中秋夜遊人如織,爭相觀賞。這“石樑夜月”在上海很有名氣,被稱作“滬城八景”之一。

上海民間還有燒香斗的風俗。所謂香斗,也有稱為斗香的,是由紙紮店製作的,形狀四方,上大下小,大的四周各寬約有二尺多。香斗四周糊着紗絹,繪有月宮樓台亭閣等圖畫,也有的香斗用線香編繞而成,鬥中插有紙紮的龍門魁星以及彩色旗旌等裝飾。上海中秋節燒香斗的場面,向以南園為最盛。此外,城裏城外許多大橋的橋堍都點燃有特製的大型香斗。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13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14

唐代稱月餅為圓餅,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與吳自牧《夢粱錄》中曾出現過月餅的記載。當時/、月十五吃月餅極為普遍,有高超的製作月餅的技術。清代月餅的品種、質量都有新的發展,餡好、味鮮、形美,餅面上印有“嫦娥奔月”、“三潭印月”以及福、祿、壽、喜圖案。現在全國各地因地區不同和用料、調味、形狀的差別,形成不同風格的品種。主要品種有京式、蘇式、廣式、潮式、滇式多種。其餡更是種類繁多,甜、鹹、葷、素各有特點,色香味俱佳。

中秋節習俗-打餈粑

和吃月餅相類似,中秋節打餈粑也是中秋節的習俗。

月餅是圓形,象徵團圓;餈粑也是圓形,意味着團圓、團聚,因為是極富粘性的糯米做成,所以象徵把大家粘在一起,永不分離。月餅是饋贈佳品,餈粑也是饋贈禮品。

所不同者,吃月餅的範圍是全國性的,而打餈粑的習俗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稻作地區,特別是四川、重慶、湖北、湖南一帶。有民諺説:“中秋不打粑,婆娘兒女不歸家。”

(《武隆縣誌》)打餈粑,就是舂餈粑、搗餈粑,其製作並不複雜。據《墊江縣誌》記載:中秋節這天,“民間家家户户早上糯米蒸熟後,用木棒在碓窩內舂融,做成餈粑,拌糖或黃豆麪食之。”其具體程序是:浸泡糯米——蒸熟糯米——倒人石碓搗細——團成餈粑(撲上炒黃豆粉)。

打餈粑是中秋節的高潮。常常是節日的佳餚美酒都擺上了餐桌,就等這最後一道餈粑大餐。正當一家老小圍在石碓窩旁“看熱鬧”時,大嫂子將蒸好的熱騰騰的糯米端過來,倒入石碓,早已手持碓棒(餈粑棒)的兩位大力士你來我往,有節奏地打起餈粑來,既舂又搗,既揉又扯,從幾十次到幾百次,不禁哼起了“嘿!嘿!”的號子聲,一時間,大力士大汗淋漓,旁觀者繼續鼓勵,有時也來打幾下。在全家的熱心關照下,餈粑終於擺上餐桌,吃起了中秋團圓飯。三峽庫區的涪陵農村,傳唱着這樣的童謠:

鴉雀尾巴沙(張開),喜到主人家;紅糖泡米子(爆米花),白糖蘸餈粑。

中秋佳節,秋收大忙季節已經過去,家家置辦佳餚美酒,打餈粑,推豆花,煮臘肉,喜慶豐收,短暫休整,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談笑風生,其樂融融。

八月十五打餈粑,必用新糯米制作,含有享受豐收成果之意,過去也要在供月、祭祖之後才能食用,稱為“報秋”。食用時須讓席上長輩或家中老人首先嚐鮮。農村男女訂婚,女家必打兩個大餈粑,做工特別精細講究,還要貼上兩個大紅喜字,表示把新女婿牢牢粘住,圓圓滿滿配一對。

除中秋打餈粑外,長江中上游和烏江流域的農村男女訂婚、孩子滿月時,往往也打餈粑、送餈粑。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15

古代:女子拜月祈求美麗容顏

從古至今,有關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説莫過於嫦娥奔月。據公開資料顯示,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可見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對月亮的朝拜儀式自周朝開始歲時化。此前曾有一説,即古代文人習慣中秋賞月、賦詩懷人;普通百姓則家人團聚,分吃“團圓餅”,更有“拜月”習俗。蕭放表示,拜月是對月神的崇拜活動,宋代以後開始流行。拜月儀式大體上是在八月十五晚上,在家或户外設月神牌位,擺上供品如瓜果、月餅等,然後叩拜,祈求月神給予福佑。

“唐代確有賞月風尚,但未見拜月習俗;宋代男女拜月各有不同需求:男子希望科舉有好功名,女子則祈求擁有美麗容顏。隨着時代演進,明清以後才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説法。”專家肯定地説。

古代中秋豐富節俗的緣起與演進曾讓很多學者頗費考量。據稱,“中秋”一詞,最早則見於《周禮》,起源於先民月亮崇拜。根據我國古代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中秋節為農曆八月十五日,恰逢月中,故稱“中秋”。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

隨着時代的發展,唐代文人中秋賞月成為新的文化習慣,但尚未見到它與社會生活的結合。宋朝開始,賞月成為家庭節日慶祝娛樂內容之一。明清時代賞月傳統逐漸被民間的拜月習俗替代。月餅也是這一過程的產物。

現代:吃新米飯未來女婿上門送禮

中國飲食文化昌盛,圍繞重大節慶均有各類可口食物呈現,中秋也不例外,其中的代表便是綿延流傳至今的月餅。據悉,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起源於月神祭祀的需要。

宋代以來,月餅逐漸在民間風行,關於月餅的文字較早出現在北宋蘇東坡的詩句中,“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中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至明代《西湖遊覽志會》方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這類描述到清代以後逐漸增多,所記載的月餅製作方式也逐步完善。

“中秋恰逢秋收,新谷登場瓜果豐收,新酒同時上市,所以中秋飲食豐富。”據介紹,除吃月餅外,人們還會在中秋當天團圓飲酒,吃新米飯,玩月羹(桂圓、蓮子、藕粉一起熬製的羹湯),南京則有桂花鴨等物,飲食不可謂不豐富。

圍繞中秋拜月、賞月,各地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據介紹,其中較為典型的是中秋拜兔兒爺、拜月姑、祭月娘、走月亮、唱月亮,還有燒寶塔燈、放孔明燈,偷月亮菜等活動。當此時期,民間未來的女婿還會上門送禮提親,在一些經濟活動中會結算與兑付工資等。

在南方,江南“卜狀元”遊戲較具特色,即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後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憑此取樂。

“中秋節節俗南北地區差異不大,主要月餅的口味有不同。當然在一些具體節俗上也有細微區分,如北方地區有兔兒爺等神偶,南方地區則大多是遙拜無形的月神。”據介紹,在節日娛樂方面北方地區偏重於家內親人團聚,南方地區中秋户外的娛樂活動較多,前文介紹燒寶塔燈、舞草龍等均屬此類。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16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被我盼來了。 昨天晚上,我看了下電視,媽媽説,月亮出來啦! 我高興地跑出去。 過了一會兒,媽媽捧着月餅走來了,媽媽把月餅放在桌子上,拿了個火腿味道的月餅遞給我説,猜猜這是什麼味道?我説:“火腿味的。”媽媽點點頭。我就吃了起來,裏面有花生,糖,還有瓜子,真好吃。

我又拿了一個月餅,原來這是芝麻味的。我看了看裏面沒有芝麻呀,爸爸説因為芝麻被打成粉啦,你是看不出來的。我明白啦!吃完以後,我又拿了一個月餅,這次是什麼味道的呢?我咬了一口:“啊,是百果味的。”這可是我最喜歡吃的,我三下五除二地就把它給吃了。

爸爸見我吃成了大花貓,哈哈地大笑。我見爸爸這麼笑,我也笑啦,媽媽見我這麼笑,也笑了起來,接着一家人都笑了。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17

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後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為熱鬧。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18

中秋節源自於人們對月亮的崇拜。我國是古老的農業國家,古人經長期觀察認為,月亮的運行同農業生產和季節變化有很大關係,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禱國家長治久安的一項重要祭祀活動。《周禮》記載,我國周朝時就有中秋之夜擊鼓賦詩以“迎寒”的活動,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舉行“夕月”儀式。春秋戰國時,日月神分別稱為東皇公、西王母。後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變而來。北魏、隋唐以來,歷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禮儀。人們為了祈求月神為農業發揮有利作用,或為了慶祝豐收,答謝月神的保佑,便更加重視祭月、拜月禮俗,現在北京的月壇公園就是明清中央政府祭月的壇場。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人們在祭月拜月的同時,又出現了賞月的習俗。晉代文獻中已有中秋賞月的記載。

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大約是在唐代。北宋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普遍的民俗節日。到了明清,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中秋上升為與新年、清明、端午並重的民俗大節,節俗活動豐富多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月圓之日,又是親人團聚、團圓之時。自古以來,團結、團圓、慶豐收,就是中秋節的主題。因此,中秋節又稱“團圓節”,由家人團聚、團圓、和睦相處,達到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國家統一。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19

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多姿多彩的季節,是個秋高氣爽的季節,秋天迎來了中秋節,讓我們一起進入這個美妙的節日吧!

中秋節最主要的當然是賞月和吃月餅了。中秋節,吃月餅象徵着家人團聚圓圓滿滿。早在唐朝的時候,我們中國就有吃月餅的習慣了,只是月餅的形狀不一樣。後來經過改進月餅的形狀之後,月餅就變成現在的這種形狀,口感也好了。

接下來就是賞月了,大家應該聽過《嫦娥奔月》和《吳剛伐樹》的故事吧。講的是嫦娥吃下靈藥,然後飛上了月亮的故事。

後來天庭裏的吳剛犯了錯誤,被降凡到月亮上,天庭讓他把一棵桂花樹砍倒,就讓他迴天庭去。不料這棵樹是被天庭的人施過魔法的,是一棵砍不倒的樹。可憐的吳剛就只能乖乖地在月球砍樹。

每當中秋節的時候,我看着月亮的時候,還會想起有關月亮的一些詩句或者一些古詩,比如説: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我非常期待中秋節,因為晚上可以看到美麗的月亮。還有吃月餅。與小夥伴拎着花燈到處玩。

中秋節真是個美妙的節日!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20

十月三日,中秋節前一天,爸爸特地從義烏趕回家,姐姐、姐夫也從杭州回到了家,他們都從那麼遠的地方趕回家,就是為了一家的大團圓。

十月四日,中秋節的早晨,我和媽媽早早地起牀,媽媽要給大家準備早餐,我給媽媽當幫手。首先我們拿出幾個雞蛋,我學着媽媽平時的樣子把蛋放進鍋裏,放入水,開始煮蛋。媽媽把準備好的麪包片放進麪包烤箱,很快五片面包也烤好了,我把他們都分別放在盤裏。媽媽把煮好的雞蛋也拿了出來,拿出五個杯子給每個杯子都倒滿了牛奶。哇,一頓豐盛的早晨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樓上喊爸爸、姐姐和姐夫,“快來吃早餐吧!”姐姐開心地從牀上“砰”摔到了地上,我和姐姐都笑了······

晚上,我們一家坐在陽台上,一起吃月餅看月亮,我想“我有個非常幸福的家”!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21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至少在宋代就有了。蘇東坡有詩可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宋以後,製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説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後粘貼在餅面上,後來乾脆用餅模壓制在月餅之上。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徵着大團圓,人們把它當做節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當時的節物重在嘗新,如嘗石榴、棗、慄、橘、葡萄等時新水果,飲新酒等,有“秋嘗”的意味。

以月餅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風俗盛於明朝,明代文學家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餘》中寫道:“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所以,月餅在民間被稱為“團圓餅”。明代史學家沈榜在《宛署雜記》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餅盛況時寫道“造麪餅相遺,大小不等。餅中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從書中介紹的製作工藝看,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供給北京皇宮中的月餅“從下至上直徑尺餘,重有兩斤”。清代北京中秋祭月除香燈供品外,就是團圓月餅。供月的月餅大的直徑有一尺多長,上面有月宮、蟾蜍、玉兔等圖案。

現代月餅有濃郁的地域風格,有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甬式月餅等,月餅內餡、形制及加工方法上也各有不同。北京月餅,酥皮、冰糖餡;廣式月餅以糖漿麪皮為主,有酥皮、硬皮兩種,月餅有鹹甜兩味,餡有肉類與蓮蓉、豆沙等;蘇式月餅,也是酥皮,餅餡常用桃仁、瓜子、松子,配以桂花、玫瑰花等天然香料;甬(寧波)式月餅,酥皮,多用苔菜為餡。傳統的月餅糖多油重,近年來,隨着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流行以果類為餡的低糖月餅。

中秋月餅的吃法很有講究:一般切月餅都要均勻切成若干份,按人口數平分,每人都享受一塊,象徵家庭成員是團圓的一部分。如家中有人外出,便特地留下一份,象徵他也參加了家庭團聚,這塊月餅留待除夕他回來享用。這種以飲食團聚家人的方式是中國人所特有的文化習慣。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22

中秋節習俗-賞桂花

八月中秋月圓時,正是丹桂飄香的季節。因此,唐宋之時,中秋節除賞月外,還有賞桂這一中秋節的習俗。

正如韓養民的《中國古代節日風俗》所説:“對月遙想月中桂,縱目欣賞人間桂,再聯想吳剛伐桂、月中桂子落人人間的傳説,更能激發起詩人的靈感,增添節日情趣。”

古人多有詩句描述中秋節月下賞桂的習俗。正如初唐詩人宋之問(656-712)的“桂子中天落,天香雲外飄”(《靈隱寺》);宋代詩人虞儔的“芙蓉泣露坡頭見,桂子飄香月下聞”(《有懷漢老弟》)。這些詩句寫出了桂子飄香,月下賞桂的情景。唐代詩人李嶠(644—713)的《桂》寫道:

“未植銀宮裏,寧移玉殿幽。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

俠客條為馬,仙人葉作舟。願君期道術,攀折可淹留。”

此詩寫出了月下桂花婆娑搖曳之姿,以及對桂花的無限愛戀之情。

中秋節習俗-賞燈

在南宋時,就有中秋節賞燈的習俗。

據《武林舊事》説,中秋節時,浙江放羊皮小水燈數十萬盞,漂浮在水面上,宛若羣星燦爛,引眾人駐足觀望,成為當時的一大勝景。各地街市到處明燈高懸,慶祝中秋。

廣州等地中秋節要“樹中秋”。各家在節前用竹條扎燈籠,上糊彩紙,做成果品燈、鳥獸燈、魚蟲燈、宇燈等。到中秋夜將歲燈懸掛於高罕上或樹於瓦檐露台上,叫“樹中秋”。

南方在中秋這日必玩花燈。花燈包括各種各式的彩燈,如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子燈及鳥獸花樹燈。廣西南寧除了用竹紙紮各式花燈讓JL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柏子燈、南瓜燈、橘子燈。所謂袖子燈,是將袖子掏空,畫出圖案,穿上繩子,在裏面點上蠟燭就可以了。南瓜燈、橘子燈也是將瓤掏出後製作而成的。這些燈外表樸素而製作簡易,很受歡迎。而在廣州、香港的小孩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子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杆中,再豎到高杆上,高掛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喜添美景。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23

飲桂花酒

在古代,中秋之夜還有喝桂花酒的習俗。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着明月,聞着陣陣桂香,遙想吳剛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鬥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可見我國飲桂花釀酒的年代,已是相當久遠了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24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有此名。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説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説:“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一説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二説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

還有一種説法,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__年5月20日,國務院將中秋節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自20__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如當天與週六、週日重合,則在下週一補休一天。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25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它不同於元宵節的大型燈會,而主要是在家庭、兒童中進行。南方民間還有燃燈習俗,燃的是寶塔形狀的寶塔燈。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兒童燃“番塔燈”,用碎瓦搭成;還有柚皮燈,用紅柚皮雕刻各種人物花草,中間安放一個琉璃盞,紅光四射。另外一種是素馨茉莉燈,這種燈香氣四溢。在安徽、江西、湖南等地都有砌寶塔燈的習俗。江西清江,中秋多鏤瓜作燈,其形似月。兒童堆砌瓦礫作浮屠(佛塔)狀,中置薪柴,點燃後,“四面玲瓏,如火樹”。湖南寧鄉兒童堆寶塔,中間焚燒,“以紅透為吉兆”。這些燃燒塔燈或鬧寶塔的民俗,都有着求取生活平安的意義。

明清時期人們同樣賞月,但似乎注入更多月神的神性意義和現實社會的倫理意義。從時令上説,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秋天該收穫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祭祀月亮時的時令果品,既是對月亮的獻祭,更是對勞動果實的享用。

明清時期,祭月、拜月成為全國通行的習俗。清代俗諺有:“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供神前。”清代有特製的祭月月餅,這種月餅較其他月餅為“圓而且大”,“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兔之形。”特製月餅一般在祭月之後就由家人分享,也有的留到除夕再來享用。在明代,北京人八月十五日祭月的方式是,在市場上買一種特製的“月光紙”,上面繪有月光菩薩像,月光菩薩端坐在蓮花座上,旁邊有玉兔持杵在臼中搗藥。這種月光菩薩像小的三寸,大的一丈多長,畫像金碧輝煌,非常精緻。當時,家家設月光菩薩神位,供圓形的果、餅與西瓜,西瓜要切成蓮花狀。晚上,在月出之方,向月供祭、叩拜,叩拜之後,將月光紙焚化,一家人共享撤下來的供品。

明清以後,北京中秋節新添了一個節令物件——彩兔,清人暱稱玉兔為“兔兒爺”。人們用黃沙土做玉兔,裝飾以五彩顏色。兔兒爺的製作工藝精美,造型千奇百狀、滑稽有趣,京城人“齊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兔兒爺給市井生活增添了許多情趣。20世紀初,民間索性將祭月稱為“供兔兒爺”。名稱的變化,包含着豐富的文化信息,高懸的明月,在近代百姓那裏已俗化為可觸摸甚至可以把玩的物件。雖然人們依舊供奉它,但它已失去神聖的品性,成為一種世俗觀念的表達。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26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

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説時節事》一文説:“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樹於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27

客家人過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與全國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稱八月節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圓月升起時,客家的人們早早便在庭院、樓台,或屋前的禾坪對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

拜過月後,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小孩子一般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裏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他們的天堂。而吃東西則是有些講究的。家長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在華夏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在神主享用後,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整個祭祀禮儀結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傳統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説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餅這個傳統的、帶有普遍意義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食品,品種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像剖柚子叫‘殺柚’,帶有驅邪的意思在裏面。也有説剝柚子皮是‘剝鬼皮’,寄寓了驅邪消災的願望。”

客家地區的月餅,除普通月餅外,有“五仁月餅”,還有一種用糯米粉加糖壓制成大小不一的圓形糕。雖社會經濟不斷進步,但客家人始終繼承傳統飲食文化又在發展民間飲食文化,而中原遺風始終不變。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篇28

以苗族為例,中秋風俗與月亮緊密相關,按照傳統習慣,在中秋之夜要“跳月”。中秋晚上,男女老少都相聚于山林空地上,在這裏載歌載舞,舉行着熱熱鬧鬧的“跳月”活動。

相傳,苗族的古老傳説中“月亮”是一位年輕憨厚的小夥,有個年輕的苗族姑娘名叫水清,她愛上“月亮”,為此拒絕了99個小夥的求婚,並通過太陽給她製造的各種磨難,最終和“月亮”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從此以後,青年男女都會通過“跳月”,來尋找自己的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

除了風俗習慣不同,月餅的大小、口味也不盡相同,因南北文化差異,多年來每到傳統節日南北之爭從未消停過,從甜粽子到鹹粽子,從甜豆漿到鹹豆漿,從豆腐腦到甜豆花等等,而一到中秋,月餅就會被推上風口浪尖。

甜月餅還是鹹月餅

北方愛鹹,南方喜甜,就像飯菜和甜品,月餅的使命對南方人和北方人來説是不同的,這跟甜鹹粽子的歷史遺留問題比起來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吃月餅是傳統文化,但今年的中秋不比往年,中秋國慶雙節同日,除了月餅之外還可以備上一些零食,沒有鹹甜之爭,和和氣氣過節。將鹹香肉鬆和新鮮雞蛋相互混合,讓香軟的蛋仔燒入口嚼勁十足,香軟彈牙,每一口幸福感都來自精選原料和用心烘焙,可甜可鹽的拔絲蛋仔燒,鹹香酥脆,鹹甜適宜,巧妙地中和了南北差異,不管愛鹹還是喜甜,都會喜歡上這款味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zhongqiu/3v7ojw.html
專題